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C、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E、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分数:4.00)(1).以上哪项是均具有家庭聚集现象(分数:2.00)A.B.C.D.E.(2).以上哪项是均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要的防治措施(分数:2.00)A.B.C.D.E.A、痰涂片阳性结核患者 B、痰培养阳性结核患者 C、潜隐感染结核患者 D、活动性结核患者 E、复燃结核患者(分数:4.00)(1).以上哪类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分数:
2、2.00)A.B.C.D.E.(2).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是(分数:2.00)A.B.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某饭店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职工为甲型肝炎患者。(分数:4.00)(1).该职工最有可能通过哪种途径患病(分数:2.00)A.粪一口途径B.献血C.性接触D.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E.母婴垂直传播(2).对该患者所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接种乙肝疫苗B.接种甲肝疫苗C.隔离治疗D.仍可继续工作,但要接受药物治疗E.痊愈后也不能在饮食行业工作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为痰涂片阳性。(分数:4.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
3、00)A.该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B.应对该患者立即接种卡介苗C.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D.对该患者应进行药物预防E.给予短程抗结核药物治疗(2).对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家属应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长期服用抗结核药以提高抵抗力B.药物预防C.接种卡介苗D.长期督导化疗E.不用采取任何措施三、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是(分数:2.00)A.牛型分枝杆菌B.非洲型分枝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田鼠分枝杆菌E.鸟型分枝杆菌2.以下关于结核分枝杆菌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核分枝杆菌的典型形态为直或微弯曲的细长杆菌B.结
4、核分枝杆菌用萋-尼氏染色法抗酸性弱C.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D.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最适生长温茇为 37E.结核分枝杆菌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毒力变异3.以下关于结核病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首次侵入人体为原发感染B.原发感染的结核菌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液中可导致血行播散C.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是否发病受到细菌毒力、侵入机体的菌量以及机体自身免疫力的影响D.肺结核潜隐感染者虽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但会传播结核病E.婴幼儿容易发生活动性结核病4.以下关于结核病流行状况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核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B.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结核
5、病高负担国家C.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达国家D.目前全球约有 13 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E.结核病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5.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分数:2.00)A.低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B.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C.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低耐药率和低递降率D.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高递降率E.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6.以下哪项不是结核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数:2.00)A.年龄B.生活水平C.人口流动D.环境潮湿E.劳动强度大7.结核病防治策略是(分数:2.00)A.婴幼儿卡介
6、苗接种;封锁疫情;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B.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封锁疫情;长期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C.婴幼儿卡介苗接种;隔离患者;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D.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E.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长期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8.WHO 建议的结核病病例发现途径是(分数:2.00)A.普查B.因症就诊C.筛检D.定期体检E.抽样调查9.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分数:2.00)A.痰结核菌检查B.X 线胸片C.X 线胸部透视D.痰涂片检查E.痰培养10.结核病的短程督导化疗是指(分数:2.0
7、0)A.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个月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B.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 10 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C.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周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D.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两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E.医师督促患者服用每剂抗结核药物1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分数:2.00)A.医院护士在给患者护理过程中获得的感染B.院内患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C.住院患者因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而被传染病毒性感冒D.刚入院两天的外科患者被确诊患有甲型肝炎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肠炎12.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医源性感染(分数:
8、2.00)A.患者由于医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所造成的医院感染B.入院时处于某种传染性疾病潜伏期的患者在入院后发病导致的医院感染C.医师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D.同一病房的患者通过间接接触导致的医院感染E.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13.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数:2.00)A.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且来源也广泛B.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较低,病死率也低C.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D.在医院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扩散E.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有多重耐药性14.下列哪项不是能促使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分数:2.00)A.年龄B.侵人性诊疗方法C.长期使用激
9、素类药物D.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E.长期应用抗生素15.下列哪项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是以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分子的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续发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漏报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16.以原发病例接触者人数为分母的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漏报率E.医院感染续发率17.一般要求医院感染漏报率不超过(分数:2.00)A.0.05B.0.08C.0.1D.0.15E.0.218.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漏报率C.
10、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19.发生医院感染时的管理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检疫B.封锁疫情C.隔离患者D.检查病原携带者E.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开展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现场调查B.RCT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干预研究四、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某幼儿园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在食堂工作的职工为 HBsAg 携带者,则对该职工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传染B.调离食堂工作岗位C.不能献血D.对其家属进行乙肝疫苗接种E.要求该职工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所
11、用物品传播 HBV22.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被发现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则医师应采取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短期化疗B.中长期化疗C.短程督导化疗D.长期督导化疗E.卡介苗接种23.某医院收入一名哮喘患者,在该患者入院后的第 2 天发现其同时患有腮腺炎,如果该患者在此次住院期间导致病房其他患者感染腮腺炎,则这种感染应属于(分数:2.00)A.带入感染B.交叉感染C.医源性感染D.自身感染E.内源性感染24.某医院 2006 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 10 000 例,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40 例,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为 10 例,则该医院 2006 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分
12、数:2.00)A.0.001B.0.004C.0.005D.0.2E.0.2525.已知某医院 2007 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续发病例数以及接触者总数,则下列指标中不能计算的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漏报率B.医院感染发生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C、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E、乙型肝
13、炎和戊型肝炎(分数:4.00)(1).以上哪项是均具有家庭聚集现象(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是理解判断题。HBV 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尤为明显。这种聚集性与母婴传播、长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丙型肝炎有家庭聚集现象,若夫妻一方抗-HCV 阳性,对方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则 1 题正确答案为 B。(2).以上哪项是均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要的防治措施(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由于 HDV 的复制依赖于 HBV,因此接种乙肝疫苗等预防乙型肝炎的一系列措施能有效地预防HDV 感染。所以 2 题正确答案为 D。
14、A、痰涂片阳性结核患者 B、痰培养阳性结核患者 C、潜隐感染结核患者 D、活动性结核患者 E、复燃结核患者(分数:4.00)(1).以上哪类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处于潜隐感染的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会传播结核病,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常处于休眠静止状态,所以 1 题正确答案为 C。(2).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病例发现的主要对象。A 为 2 题正确答案。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某饭店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职工为甲型肝炎患者。(分数:
15、4.00)(1).该职工最有可能通过哪种途径患病(分数:2.00)A.粪一口途径 B.献血C.性接触D.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E.母婴垂直传播解析:解析: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所以第 1 题最正确答案为 A。(2).对该患者所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接种乙肝疫苗B.接种甲肝疫苗C.隔离治疗 D.仍可继续工作,但要接受药物治疗E.痊愈后也不能在饮食行业工作解析:解析:对甲型肝炎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从发病之日起为三周,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治疗,注意对患者居住和活动场所的消毒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45 天,以早期发现新病例。饮食
16、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型肝炎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所以 2 题正确答案为 C。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为痰涂片阳性。(分数:4.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该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B.应对该患者立即接种卡介苗C.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 D.对该患者应进行药物预防E.给予短程抗结核药物治疗解析:解析: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对象。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尤其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治愈患者是防止结核病传播和预防耐药结核产生的有效措施。所以第 1 题正确答案为 C。(2).对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家属应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
17、00)A.长期服用抗结核药以提高抵抗力B.药物预防 C.接种卡介苗D.长期督导化疗E.不用采取任何措施解析:解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成员,结核菌素试验新近转阳的儿童均为药物预防的对象。所以第 2 题正确答案为 B。三、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是(分数:2.00)A.牛型分枝杆菌B.非洲型分枝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 D.田鼠分枝杆菌E.鸟型分枝杆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知识。结核分枝杆菌对人类的感染率和致病率最高,牛型较少。C 为正确答案。2.以下关于结核分枝杆菌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核分枝杆菌
18、的典型形态为直或微弯曲的细长杆菌B.结核分枝杆菌用萋-尼氏染色法抗酸性弱 C.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D.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最适生长温茇为 37E.结核分枝杆菌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毒力变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知识。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阳性,但不易着色,具有抗酸性,用萋-尼氏染色法抗酸性强,据此能与痰液等其他标本内的其他杆菌相区别。所以选 B。3.以下关于结核病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首次侵入人体为原发感染B.原发感染的结核菌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液中可导致血行播散C.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是否发病受到细菌毒力、侵入机体的菌量以及机体自身
19、免疫力的影响D.肺结核潜隐感染者虽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但会传播结核病 E.婴幼儿容易发生活动性结核病解析: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处于潜隐感染的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会传播结核病,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常处于休眠静止状态,但当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就会重新滋生繁殖,引起发病。所以正确答案为 D。4.以下关于结核病流行状况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核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B.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C.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达国家 D.目前全球约有 13 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E.结核病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解
20、析:解析:本题较简单,考查关于结核病的流行状况的知识。近 20 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结核病流行仍维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国家的结核病疫情不再下降或略有上升,95的结核患者及 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本题选 C。5.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分数:2.00)A.低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B.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C.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低耐药率和低递降率D.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高递降率E.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内容。中国约有 6 亿人感染结核分
21、枝杆菌,约有 451 万人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 13 万。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为我国的结核病流行特点。6.以下哪项不是结核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数:2.00)A.年龄 B.生活水平C.人口流动D.环境潮湿E.劳动强度大解析: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潮湿环境容易感染结核病。生活水平、居住条件、人口流动和卫生服务对结核病的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人群对结核病普遍易感,所以年龄并不是影响结核病流行的因素。7.结核病防治策略是(分数:2.00)A.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封锁疫情;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B.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封锁疫情;长期督导化疗
22、;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C.婴幼儿卡介苗接种;隔离患者;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D.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E.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长期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解析:解析:本题简单,考查对结核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掌握。由于结核病不存在母传被动免疫,应及早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尤其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治愈患者是防止结核病传播和预防耐药结核产生的有效措施。所以病例发现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此题选 D。8.WHO 建议的结核病病例发现途径是(分数:2.00)A.普查B.因症就诊 C.筛检D.定期体检E
23、.抽样调查解析:解析:WHO 建议遵循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原则,建立通畅的因症就诊渠道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途径。因症就诊、转诊和因症推荐是实施 DOTS 策略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正确答案为 B。9.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分数:2.00)A.痰结核菌检查 B.X 线胸片C.X 线胸部透视D.痰涂片检查E.痰培养解析: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考查结核病病例发现相关知识。痰结核菌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病原学诊断方法,其特异性高。痰标本除了收集患者就诊时的即时痰液外,还要收集患者次日的清晨痰液和夜间痰液进行检查。所以此题选 A。10.结核病的短程督导化疗是指(分数:2.00
24、)A.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个月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B.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 10 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C.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周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D.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两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E.医师督促患者服用每剂抗结核药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结核病短程督导化疗的内容。实施短程督导化疗,要求患者在服用每剂药物时,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试监督进行。1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分数:2.00)A.医院护士在给患者护理过程中获得的感染B.院内患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C.住院患者因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而被传染病毒性感冒D.刚
25、入院两天的外科患者被确诊患有甲型肝炎 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肠炎解析: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概念的理解。选 D 是根据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 天,刚入院两天的患者不可能是在院内获得的感染,故不属于医院感染。A 和 C 属于交叉感染,B为医源性感染,E 属于内源性感染。12.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医源性感染(分数:2.00)A.患者由于医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所造成的医院感染 B.入院时处于某种传染性疾病潜伏期的患者在入院后发病导致的医院感染C.医师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D.同一病房的患者通过间接接触导致的医院感染E.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体内的正常
26、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解析: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分类的理解。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的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制剂及卫生材料污染或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造成的感染。所以 A 为正确答案。B 属于带入感染,C 和 D 属于交叉传染,E 为自身感染。13.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数:2.00)A.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且来源也广泛B.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较低,病死率也低 C.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D.在医院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扩散E.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有多重耐药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特征的记忆。医院感染的特点是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
27、死率较高。B 答案与医院感染的特点不符,故为正确答案。14.下列哪项不是能促使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分数:2.00)A.年龄B.侵人性诊疗方法C.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D.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 E.长期应用抗生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的理解。老年人和婴幼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其免疫力降低,所以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升高。D 选项是促进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而不是使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15.下列哪项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是以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分子的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续发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 D
28、.医院感染漏报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解析:解析:医院感染患病率是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该指标是以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分子。故 C 为正确答案。医院感染发生率(A)是以一定时期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新病例数为分子。医院感染续发率(B)是以续发病例数为分子。医院感染漏报率(D)是以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为分子。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E)是以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为分子。16.以原发病例接触者人数为分母的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漏报率E.医院感染续发率 解析:解析:医院感染续发率是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一
29、个最长潜伏期内,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所以 E 为正确答案。17.一般要求医院感染漏报率不超过(分数:2.00)A.0.05B.0.08C.0.1D.0.15E.0.2 解析:解析:本题比较容易。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 20。18.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漏报率 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解析:解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漏报率调查可以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所以
30、B 为正确答案。19.发生医院感染时的管理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检疫B.封锁疫情 C.隔离患者D.检查病原携带者E.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的掌握程度。当出现医院感染时应及时采取检疫,隔离患者,检查病原携带者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所以此题选 B。20.开展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现场调查B.RCT 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干预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关于医院感染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的掌握程度。RCT 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它主要应用于治疗,诊断,筛检,预后以及病因研究,并不适合进行医院感
31、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四、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某幼儿园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在食堂工作的职工为 HBsAg 携带者,则对该职工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传染 B.调离食堂工作岗位C.不能献血D.对其家属进行乙肝疫苗接种E.要求该职工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所用物品传播 HBV解析: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对健康体检的饮食行业人员和保育人员中的乙型肝炎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HBsAg 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人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学习,但要加强随访,不需隔离。所以正确答案为 A。22.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被发现
32、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则医师应采取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短期化疗B.中长期化疗C.短程督导化疗 D.长期督导化疗E.卡介苗接种解析:解析:本题较简单,考查结核病短程督导化疗的内容和应用。短程督导化疗可以促使患者不间断的服用抗结核药物,保证治疗的有效性。23.某医院收入一名哮喘患者,在该患者入院后的第 2 天发现其同时患有腮腺炎,如果该患者在此次住院期间导致病房其他患者感染腮腺炎,则这种感染应属于(分数:2.00)A.带入感染 B.交叉感染C.医源性感染D.自身感染E.内源性感染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能够掌握关于医院感染分类以及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由于腮腺炎的平均潜伏期
33、为 18 天,故可以判断这位因哮喘而住院的患者是在此次住院前,在院外感染的腮腺炎,住院后发病,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A。24.某医院 2006 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 10 000 例,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40 例,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为 10 例,则该医院 2006 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分数:2.00)A.0.001B.0.004C.0.005D.0.2 E.0.25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计算。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分子是该年漏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10,而分母是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为 50。所以正确答案为 D。25.已知某医院 2007 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续发病例数以及接触者总数,则下列指标中不能计算的是(分数:2.00)A.医院感染漏报率B.医院感染发生率 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医院感染监测常用指标的计算。由于没有给出该年医院感染新病例数,所以无法计算出医院感染发生率,所以正确答案为 B。可以通过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计算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