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3/A4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某地 1984 年几类疾病的死亡率与潜在减寿年数如下: (分数:4.00)(1).对寿命影响最大的死因是(分数:2.00)A.心脏病B.恶性肿瘤C.脑血管病D.意外死亡E.传染病(2).对死亡率和寿命两者影响都较大的死因是(分数:2.00)A.心脏病B.恶性肿瘤C.脑血管病D.意外死亡E.传染病某男,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总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说话大声并具暴发性,喜欢竞争,对人怀有潜在的
2、敌意和戒心,常常不耐烦和敌意。(分数:4.00)(1).该男子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C 型行为B.A 型行为C.B 型行为D.D 型行为E.E 型行为(2).该男子较别人更容易得(分数:2.00)A.冠心病B.糖尿病C.关节炎D.耳聋E.胃癌某妇女,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回避矛盾,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分数:4.00)(1).该妇女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C 型行为B.预防性行为C.B 型行为D.D 型行为E.E 型行为(2).该妇女比别的妇女更容易得(分数:2.00)A.宫颈癌B.胃溃疡C.冠心病D.糖尿病E.不孕症某家
3、庭,父亲及儿子都抽烟,母亲肥胖,从不进行体育锻炼,女儿上大学,在学校居住,每天坚持锻炼,饮食合理。(分数:4.00)(1).这家父亲、母亲及儿子具有(分数:2.00)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环境危害行为C.预警行为D.预防性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2).这家女儿具有(分数:2.00)A.日常健康行为B.A 型行为C.预警行为D.C 型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某学生寝室,共住 2 名女生,甲女活泼好动,每周有 34 天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乙女整日课后都待在寝室看书,又喜欢吃零食,体重达 100kg。(分数:4.00)(1).甲女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日常健康行为B.A 型行为C.预警行为D.
4、C 型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2).乙女比甲女更容易得什么慢性病(分数:2.00)A.冠心病B.白内障C.风湿性关节炎D.耳聋E.以上都不是某妇女,患病后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注意日常饮食。她的儿子虽然没病,在她的影响下也开始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了。(分数:4.00)(1).该妇女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预防性行为B.患者角色行为C.A 型行为D.C 型行为E.生病行为(2).她儿子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预防性行为B.患者角色行为C.A 型行为D.C 型行为E.预警行为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男性,58 岁。近 4 年上腹部胀闷感,消化
5、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近日经胃钡餐透视、胃镜以及胃 CT 等检查确认为胃癌。患者童年丧母,性格克制,好压抑情绪,经常焦虑、抑郁,有吸烟史。(分数:6.00)(1).在以下心理评估量表中最可能发现其有问题的是(分数:2.00)A.生活事件量表B.抑郁自评量表C.A 型行为量表D.B 型行为量表E.C 型行为量表(2).最适宜的心理治疗措施是(分数:2.00)A.系统脱敏疗法B.精神支持疗法C.精神分析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E.矫正其行为类型(3).患者心理应激导致的重要生理变化是(分数:2.00)A.交感神经功能亢进B.免疫系统功能低下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亢进D.下丘脑-垂体-
6、神经肽系统功能低下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问卷法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问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所收集到的资料的有效性及可信度,从而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分数:6.00)(1).问卷的结构包括(分数:2.00)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B.封面信,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审核记录C.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计算机编码D.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E.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2).以下属于问卷设计中“双重装填”错误的问句是(分数:2.00)A.你生病了,还是没生病B.你是否抽烟喝酒C.你是否得过两种慢性病D.你是否看过医生E.你住院后,
7、是否转诊到其他医院(3).评价问卷的效度可以评价(分数:2.00)A.重复测量效度B.复本测量效度C.折半测量效度D.内容效度E.干预前后结果的一致性四、A1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核心B.卫生宣传比健康教育更能体现卫生事业的性质C.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和内容上的拓展和深化D.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E.健康教育要实现行为目标,不必依靠卫生宣传2.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分数:2.00)A.监测监督B.监督评估C.群众参与D.社会动员E.组织领导3.曼谷宣言对 21 世纪全球健康
8、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出了主要承诺,该承诺不包括(分数:2.00)A.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球发展议程的中心B.使健康促进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核心责任C.使健康促进成为社区民间社会的一个主要重点D.使健康促进成为公司规范的一项基本要求E.使健康促进成为防范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项任务4.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B.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发展的结果C.健康教育包括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内容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和基础E.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深化与发展5.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增加了(分数:2.00)A.符号B.反馈C.信息D.受众E.把
9、关人6.下列关于人际传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际传播一般不需要任何非自然媒介B.人际传播的速度较快,信息量相对较大C.人际传播的交流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D.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E.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交流可较随意地进行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3/A4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某地 1984 年几类疾病的死亡率与潜在减寿年数如下: (分数:4.00)(1).对寿命影响最大的死因是(分数:2.00)A.心脏病B.恶性肿瘤C.脑血管病D.意外
10、死亡 E.传染病解析: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考查对潜在减寿年数(PYLL)指标意义的理解,属于知识灵活运用试题。PYLL 指标是衡量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死亡年龄距离目标生存年龄损失的寿命年,直接反映死亡尤其是早死对寿命影响的实际水平。低年龄死亡所导致的 PYLL 将较大,高年龄死亡造成的 PYLL 将较小。本题中男女 PYLL 最大的是意外死亡,所以正确答案应当是 D。显然心脏病的死亡率最高,它所导致的死亡频率最大,但心脏病的死亡所损失的 PYLL,为第二位,所以对寿命的影响不是最大,因此回答 A 是错误的。(2).对死亡率和寿命两者影响都较大的死因是(分数:2.00
11、)A.心脏病 B.恶性肿瘤C.脑血管病D.意外死亡E.传染病解析:解析:需综合考虑 PYLL 和死亡率指标。除了意外死亡之外,心脏病 PYLL 较高而且死亡率最高,故选 A。某男,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总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说话大声并具暴发性,喜欢竞争,对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常常不耐烦和敌意。(分数:4.00)(1).该男子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C 型行为B.A 型行为 C.B 型行为D.D 型行为E.E 型行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心理行为因素概念的理解,属于知识灵活运用试题。A 型性格有三个特点:敌意、匆忙
12、和竞争。(2).该男子较别人更容易得(分数:2.00)A.冠心病 B.糖尿病C.关节炎D.耳聋E.胃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考查对心理行为因素影响作用的理解,属于知识灵活运用试题。具有 A 型性格的人容易得冠心病,原因主要在于其中的敌意成分。研究表明,敌意的人对环境中的不良刺激会表现出更强烈更持久的心血管反应。某妇女,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回避矛盾,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分数:4.00)(1).该妇女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C 型行为 B.预防性行为C.B 型行为D.D 型行为E.E 型行为解析
13、: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考查对心理行为因素概念的理解,属于简单应用类型的试题。C 型性格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性格,表现为过分的顺从、忍让和自我克制,情绪压抑,爱生闷气。(2).该妇女比别的妇女更容易得(分数:2.00)A.宫颈癌 B.胃溃疡C.冠心病D.糖尿病E.不孕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考查对心理行为因素影响作用的理解,属于简单应用类型的试题。具有这种性格或行为模式的人易患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肝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某家庭,父亲及儿子都抽烟,母亲肥胖,从不进行体育锻炼,女儿上大学,在学校居住,每天坚持锻炼,饮食合
14、理。(分数:4.00)(1).这家父亲、母亲及儿子具有(分数:2.00)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环境危害行为C.预警行为D.预防性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 解析:解析:该家庭中父亲及儿子都抽烟,母亲肥胖,从不进行体育锻炼,属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2).这家女儿具有(分数:2.00)A.日常健康行为 B.A 型行为C.预警行为D.C 型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解析:解析:健康行为,是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客观上促进或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该家庭中女儿上大学,在学校居住,每天坚持锻炼,饮食合理,属于日常健康行为。某学生寝室,共住 2 名女生,甲女活泼好动,每周有 34 天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乙女整日课
15、后都待在寝室看书,又喜欢吃零食,体重达 100kg。(分数:4.00)(1).甲女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日常健康行为 B.A 型行为C.预警行为D.C 型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考查对心理行为因素概念的理解,属于简单应用类型的试题。健康行为,是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客观上促进或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甲女活泼好动,每周有 34 天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属于日常健康行为。(2).乙女比甲女更容易得什么慢性病(分数:2.00)A.冠心病 B.白内障C.风湿性关节炎D.耳聋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
16、关系,主要考查对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作用的理解,属于简单应用类型的试题。乙女缺乏运动,体重超标,具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某妇女,患病后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注意日常饮食。她的儿子虽然没病,在她的影响下也开始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了。(分数:4.00)(1).该妇女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预防性行为B.患者角色行为 C.A 型行为D.C 型行为E.生病行为解析:解析:该妇女患病后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进入了患者角色,之后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注意日常饮食属于患者角色行为。(2).她儿子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预防性行为 B.患者角色行为C.A 型行为D.C 型行为E.预警行为解
17、析:解析:她儿子虽然没病,但在患病的母亲的影响下也开始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属于预防性行为。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男性,58 岁。近 4 年上腹部胀闷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近日经胃钡餐透视、胃镜以及胃 CT 等检查确认为胃癌。患者童年丧母,性格克制,好压抑情绪,经常焦虑、抑郁,有吸烟史。(分数:6.00)(1).在以下心理评估量表中最可能发现其有问题的是(分数:2.00)A.生活事件量表B.抑郁自评量表 C.A 型行为量表D.B 型行为量表E.C 型行为量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质量评价量表,主要考查对各个量表的理解,属于
18、知识灵活运用试题。患者常焦虑、抑郁,抑郁自评量表最可能发现其有问题。(2).最适宜的心理治疗措施是(分数:2.00)A.系统脱敏疗法B.精神支持疗法 C.精神分析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E.矫正其行为类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支持”和“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不仅用于癌症患者,也同时用于患者家属亲朋。(3).患者心理应激导致的重要生理变化是(分数:2.00)A.交感神经功能亢进B.免疫系统功能低下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亢进 D.下丘脑-垂体-神经肽系统功能低下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心理应激(担心患了癌症)可首先导致
19、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亢进。问卷法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问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所收集到的资料的有效性及可信度,从而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分数:6.00)(1).问卷的结构包括(分数:2.00)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B.封面信,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审核记录C.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计算机编码D.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E.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 解析:解析:属于记忆类型的试题。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须具备统一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人们通过长期调查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固定的问卷结构,一般包括:封面信、指导语
20、、问题及答案、编码等几个部分。因此 E 为正确答案。其他答案均不正确。(2).以下属于问卷设计中“双重装填”错误的问句是(分数:2.00)A.你生病了,还是没生病B.你是否抽烟喝酒 C.你是否得过两种慢性病D.你是否看过医生E.你住院后,是否转诊到其他医院解析:解析:属于简单应用型题。所谓“双重装填”错误指的是一个问题中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有些应答者可能难以做出回答。“你是否抽烟喝酒”实际上是问了两个问题:即“是否抽烟”和“是否喝酒”,因此这是属于问题设计中的“双重装填”错误。(3).评价问卷的效度可以评价(分数:2.00)A.重复测量效度B.复本测量效度C.折半测量效度D.内容效度
21、E.干预前后结果的一致性解析:解析:属于解释型题。该题所考查的是考生对于“信度”和“效度”的理解。所谓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在备选答案中只有 D 内容效度属于效度评价的一种,而复本测量、重复测量和折半测量都是测量信度的方法。四、A1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核心B.卫生宣传比健康教育更能体现卫生事业的性质C.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和内容上的拓展和深化 D.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E.健康教育要实现行为目标,不必依靠卫生宣传解析:解析:卫生宣传一般指卫生知
22、识的单向传播,其传授对象比较泛化,缺乏针对性,与健康教育相比,卫生宣传侧重于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态度,不着重信息的反馈和效果。健康教育是双向传播,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注重反馈信息,着眼于教育对象的行为改变,因此,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上的拓展,内容上的深化。但应注意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实现行为改变目标的重要手段。2.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分数:2.00)A.监测监督B.监督评估C.群众参与D.社会动员 E.组织领导解析:解析:社会动员是一种有计划地促进社会变化和发展的策略,强调充分发挥社会各相关方面的作用,强调各种活动的整合与持续,通过一系列综合的、高效的动员促使社
23、会各阶层(领导层、社区基层组织、NGO、相关专业人员、社区家庭和个人)广泛的主动参与,把健康促进的目标转化成满足广大居民健康需求的社会目标,并转化为社会成员共同的社会行动。3.曼谷宣言对 21 世纪全球健康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出了主要承诺,该承诺不包括(分数:2.00)A.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球发展议程的中心B.使健康促进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核心责任C.使健康促进成为社区民间社会的一个主要重点D.使健康促进成为公司规范的一项基本要求E.使健康促进成为防范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项任务 解析:解析:曼谷宣言是 2005 年 8 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全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曼谷宣言是一份 21 世纪全球化形
24、势下健康促进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涉及健康促进观念、原则、行动战略等多个方面。对 21 世纪全球健康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出了四项主要承诺,即该题选项中的A、B、C、D。4.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B.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发展的结果C.健康教育包括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内容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和基础 E.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深化与发展解析:解析:健康促进的内涵包括了个人、群体的健康教育。社区和群众参与是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人群的健康知识和观念是主动参与的关键。通过健康教育激发领导者、社区和个人参与的意愿,提高健康对
25、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知,营造健康促进的氛围。因此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与基础,如果健康促进不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和先导,则健康促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增加了(分数:2.00)A.符号B.反馈 C.信息D.受众E.把关人解析:解析: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用双向传播模式将传播过程描述为一种有反馈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一传播模式强调传播双向都是传播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向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人在发出信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受信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6.下列关于人际传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际传播一般不需要任何非自然媒介B.人际传播的速度较快,信息量相对较大 C.人际传播的交流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D.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E.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交流可较随意地进行解析:解析: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因而不需要有器械设备等非自然媒介,双方交流比较充分,可以及时反馈,即时了解双方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并互换角色。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比较速度慢,信息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