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练习)-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4955       资源大小:71.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练习)-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练习)-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1.下列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分数:2.00)A.血浆B.组织液C.淋巴液D.脑脊液E.细胞内液2.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排出量增加(分数:2.00)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B.颈动脉窦压力升高时C.动脉血压升高时D.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E.使用肾上腺素时3.神经元与神经元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是(分数:2.00)A.终板B.受体C.神经-肌肉接头D.突触E.闰盘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医源性传播 B、垂直传播 C、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2、E、食物传播(分数:10.00)(1).结核病通常是经(分数:2.00)A.B.C.D.E.(2).甲型肝炎(甲肝)流行通常是经(分数:2.00)A.B.C.D.E.(3).被狗咬伤感染狂犬病,这是(分数:2.00)A.B.C.D.E.(4).感染 HIV的母亲也引起胎儿感染,这是(分数:2.00)A.B.C.D.E.(5).输血后感染乙型肝炎(乙肝),这是(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胰岛素(分数:6.00)(1).使机体能量代谢增强的主要激素是(分数:2.00)A.B.C.

    3、D.E.(2).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分数:2.00)A.B.C.D.E.(3).使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是(分数:2.00)A.B.C.D.E.四、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相对数 D、中位数 E、标准差(分数:4.00)(1).偏态分布数值资料,对数变换后,分布仍然呈偏态,描述原始数据集中趋势宜用(分数:2.00)A.B.C.D.E.(2).正态分布资料,描述集中趋势习惯上宜用(分数:2.00)A.B.C.D.E.A、硫酸镁 B、硫酸亚铁 C、氢氧化铝 D、维生素 B 12 E、维生素 K(分数:4.00)(1).治疗长期慢性失血

    4、引起的贫血选用(分数:2.00)A.B.C.D.E.(2).防治梗阻性黄疸患者出血选用(分数:2.00)A.B.C.D.E.A、绝对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均数的抽样误差 D、系统误差 E、率的抽样误差(分数:4.00)(1).从一个红细胞总体均数为 5010 12 个L 总体中抽取 10个观察单位,其均数为 4910 12 个L,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分数:2.00)A.B.C.D.E.(2).已知某地有 2000人,患高血压者 220人,从该地 2000人中抽查 150人,患高血压者 15人,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分数:2.00)A.B.C.D.E.五、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

    5、00)4.某工业染料职业暴露与膀胱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汇总如下:病例与对照均有职业暴露史共 30对;病例与对照均无职业暴露史共 60对;病例有职业暴露史,对照无职业暴露史共 50对;病例无职业暴露史,对照有职业暴露史共 10对。工业染料职业暴露与膀胱癌相关联的 OR值为(分数:2.00)A.300B.100C.20D.50E.4005.抽样调查 150名成年男子血清胆固醇(mmolL),均数为 54,标准差为 08,理论上约有 95的男子血清胆固醇分布在(分数:2.00)A.383697B.460620C.380700D.334746E.3007806.某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

    6、放线菌及螺旋体等均有抗菌作用,不耐酸,不耐酶,对厌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该药是(分数:2.00)A.红霉素B.羧苄西林C.苯唑西林D.氨苄西林E.青霉素 G7.测定 64例结核病患者和对照者脑脊液中镁含量(mmolL),结果见下表。 (分数:2.00)A.成组 t检验B.u检验C.两因素方差分析D.t“检验E.相关分析六、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为研究两类病人的红细胞总体水平有无差别,分别测定 30例甲类病人和 25例乙类病人的红细胞数,计算得其均数 X 1 和 X 2 ,标准差 S 1 和 S 2 (=005)。(分数:8.00)(1).其对应的变量和统计资料类型是(

    7、分数:2.00)A.数值变量、计数资料B.数值变量、等级资料C.分类变量、计量资料D.分类变量、计数资料E.数值变量、计量资料(2).若进行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00)A.t检验B.u检验C.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D.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E.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3).若进行两个小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方差不齐,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00)A.t检验B.u检验C.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E.秩和检验(4).若作两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时(=005),假设检验结果为 P005,则可以认为(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无差异B.两样本均数有差异

    8、C.两总体均数有差异D.两总体均数无差异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1岁婴儿常出现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可见方形颅,长到 1岁半时,两腿向内弯曲成“X”形。(分数:6.00)(1).从营养学考虑,可能缺乏下列哪种营养素(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2).该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00)A.构成机体的氧化还原酶系B.与能量代谢有关C.调节体内钙、磷代谢D.是体内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成分E.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3).从膳食考虑,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分数:2.00)A.粮谷类B.鱼

    9、肝油、各种动物肝脏C.新鲜蔬菜和水果D.豆类和豆制品E.坚果类某中等氟病区的患者,其症状为肉眼可见牙齿微黄,并有部分人的牙齿缺损,骨关节疼痛,四肢僵直,进而行动困难。化验:尿氟、发氟均增高。(分数:6.00)(1).最常见的氟中毒流行类型是(分数:2.00)A.饮水型B.饮食型C.空气型D.煤烟型E.饮水与煤烟型(2).氟中毒的机制主要在于(分数:2.00)A.破坏了钙磷代谢B.氟磷灰石被取代C.骨钙被取代D.钙质在骨内过多沉积E.碱性磷酸酶的破坏(3).预防氟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数:2.00)A.增加营养B.饮水化学除氟C.饮水物理除氟D.改用低氟水源及低氟煤E.改用低氟煤八、A3/A4

    10、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某医院用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HBsAg 阴转效果见下表。 (分数:4.00)(1).欲研究该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有无效果,宜做(分数:2.00)A. 2 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配对 2 检验E.秩和检验(2).该检验的无效假设为(分数:2.00)A. 1 = 2B. 1 = 2C. 1 =0D. 1 2E. 1 = 2采用负荷试验评价成人维生素 B 1 营养状态时:(分数:4.00)(1).维生素 B 1 经口给予的剂量为(分数:2.00)A.3mgB.4mgC.5mgD.8mgE.10mg(2).摄入维生素 B 1 后,收集尿液的时间为(分数:2

    11、.00)A.4小时内B.6小时内C.8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练习)-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1.下列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分数:2.00)A.血浆B.组织液C.淋巴液D.脑脊液E.细胞内液 解析:解析:该试题是概念理解型题目,考查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细胞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它包括血浆(备选答案 A)、组织液(备选答案 B)、淋巴液(备选答案 C)和脑脊液(备选答案 D),而不包括细胞内液(备选答案 E),所以,正确答案为 E。2.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排出量增加(分数:2.00)

    12、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B.颈动脉窦压力升高时C.动脉血压升高时D.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E.使用肾上腺素时 解析:解析:该试题是理解分析型题目,考查考生对影响心输出量因素的理解。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备选答案 A),抑制心脏活动,心输出量减少。颈动脉窦压力升高时(备选答案 B),通过减压反射使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升高时(备选答案 C),也可通过减压反射使输出量减少。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备选答案 D),广泛升高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通过减压反射可使心率下降,利于心输出量减少。使用肾上腺素时(备选答案 E),直接作用于心肌 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可使心输出量增加,所以,该考试题正确答案为E。3.神经元与神

    13、经元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是(分数:2.00)A.终板B.受体C.神经-肌肉接头D.突触 E.闰盘解析:解析:该试题是基本概念理解型题目,考查考生对突触概念的理解。终板(备选答案 A)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相接触的部位,又称神经-肌肉接头(备选答案 C)。受体(备选答案 B)是指能与神经递质实现特异性结合的膜蛋白。闰盘(备选答案 E)是存在于心肌细胞间的特殊结构。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是突触(备选答案 D),所以,正确答案为 D。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医源性传播 B、垂直传播 C、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E、食物传播(分数:10.00)(1).结核病通

    14、常是经(分数:2.00)A.B.C. D.E.解析:(2).甲型肝炎(甲肝)流行通常是经(分数:2.00)A.B.C.D.E. 解析:(3).被狗咬伤感染狂犬病,这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感染 HIV的母亲也引起胎儿感染,这是(分数:2.00)A.B. C.D.E.解析:(5).输血后感染乙型肝炎(乙肝),这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这是考查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的区分、理解和掌握情况。呼吸道传染病都经过空气传播,常见的有流感、结核病等。甲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水和食物进行传播。被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是带有狂犬病病毒

    15、的狗与易感者通过直接接触而引起的,属于直接接触传播。垂直传播是指孕期和分娩期病原体从母体到其子代的传播,所以感染 HIV的母亲也引起胎儿感染就属于垂直传播。输血后感染乙肝或者是由于血制品中有乙肝病毒,或者是易感者在接受治疗或检查措施时由于医疗器械受到污染被感染,两者都属于医源性感染的范畴。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胰岛素(分数:6.00)(1).使机体能量代谢增强的主要激素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能量代谢影响因素的理解。生长激素(B)、糖皮质激素(C)、盐皮质

    16、激素(D)和胰岛素(E)均对物质代谢有明确作用,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内氧化速率,增加氧耗量和产热量,使机体能量代谢增强更为显著,所以,正确答案为 A。(2).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使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关于激素对代谢和肾小管功能的影响的理解。与盐皮质激素比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对水盐代谢和肾小管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使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保水和排钾。所以,正确答案为 D。四、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几何平

    17、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相对数 D、中位数 E、标准差(分数:4.00)(1).偏态分布数值资料,对数变换后,分布仍然呈偏态,描述原始数据集中趋势宜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偏态分布数值资料,对数变换后,分布仍然呈偏态,描述原始数据集中趋势宜用中位数,所以,正确答案为 D。中位数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它反映居中位置的变量的大小。它和均数、几何均数不同,不是由全部观察值综合计算出来的。偏态分布数值资料,对数变换后,分布仍然呈偏态的资料,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都不适用,所以,备选答案 A和 B不符合要求。该考试题是数值资料,不应该用相对数描述集中趋势,所以

    18、,备选答案 C不符合要求。标准差是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所以,备选答案 E也不符合题目要求。该考试题难度系数为 03319,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尚不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意义及适用的资料。(2).正态分布资料,描述集中趋势习惯上宜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正态分布资料,描述集中趋势习惯上宜用算术平均数,所以,正确答案为 B。该考试题难度系数为 04908。对该考试题有 50的考生未能正确选择答案,可见这些考生仍然不能正确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意义及其适用资料。A、硫酸镁 B、硫酸亚铁 C、氢氧化铝 D、维生素 B 12 E、维生素 K(分数:4.00)(1).治疗长期慢性失血引

    19、起的贫血选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基础和临床相联系的考试题,考查“抗贫血药的应用”。引起贫血的原因众多,题目中指出长期慢性失血,由于失血过多所致的是缺铁性贫血,应选择铁剂补充治疗。5 个备选药物中,只有维生素B 12 (备选答案 D)和硫酸亚铁(备选答案 B)属于抗贫血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备选答案 B;其他硫酸镁(备选答案 A)、氧氧化铝(备选答案 C)和维生素 K(备选答案 E)分别是泻药(或抗惊厥药)、抗酸药和促凝血药等,都不符合题中“缺铁性贫血”的要求。选择备选答案 B的考生占 592。选择维生素 B 12 和维生素 K错误答案,显然是对慢性失血过多引起贫血

    20、的病因错误分析理解,导致选择促凝血药维生素 K和抗贫血药维生素 B 12 。(2).防治梗阻性黄疸患者出血选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基础和临床联系的理解类题目,考查“防治梗阻性黄疸患者出血选择用药”。因为阻塞性黄疸是因胆汁分泌受阻,肠内菌群生成及食物中维生素 K 2 、维生素 K 1 均为脂溶性,其吸收受到影响,造成维生素 K缺乏引起的出血,应当选用维生素 K治疗。所以,正确答案为 E。选择正确答案的考生占581,显示题目难度适中。其他考生分别选择的维生素 B 12 (备选答案 D)、硫酸镁(备选答案 A)、硫酸亚铁(备选答案 B)及氢氧化铝(备选答案 C),对治

    21、疗阻塞性黄疸者出血无效,原因是对梗阻性黄疸可以引起维生素 K缺乏病因错误分析,导致选用抗贫血药和抗酸药。A、绝对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均数的抽样误差 D、系统误差 E、率的抽样误差(分数:4.00)(1).从一个红细胞总体均数为 5010 12 个L 总体中抽取 10个观察单位,其均数为 4910 12 个L,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均数的抽样误差(2).已知某地有 2000人,患高血压者 220人,从该地 2000人中抽查 150人,患高血压者 15人,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分数:2.00)A

    22、.B.C.D.E. 解析:解析:已知某地有 2000人,患高血压者 220人,从该地 2000人中随机抽查 150人,患高血压者15人,二者之间的差别是率的抽样误差,所以,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E。该考试题是计数资料,两样本率差异显然是属于从同一总体中率的抽样误差。( 2 =014,P)约等于 07,或用正态近似法进行 u检验,u=0374,P 约等于 066)。五、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4.某工业染料职业暴露与膀胱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汇总如下:病例与对照均有职业暴露史共 30对;病例与对照均无职业暴露史共 60对;病例有职业暴露史,对照无职业暴露史共 50对;病例无职业暴

    23、露史,对照有职业暴露史共 10对。工业染料职业暴露与膀胱癌相关联的 OR值为(分数:2.00)A.300B.100C.20D.50 E.400解析:解析:这是对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资料的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病例与对照均有职业暴露史共 40对,病例与对照均无职业暴露史共 60对,以上 100对在分析中不提供有用信息。只需要对病例有职业暴露史对照无职业暴露史的 50对,病例无职业暴露史对照有职业暴露史的 10对进行分析。OR 为5010=50,故答案 D正确。5.抽样调查 150名成年男子血清胆固醇(mmolL),均数为 54,标准差为 08,理论上约有 95的男子血清胆固醇分布在(分数:2.

    24、00)A.383697 B.460620C.380700D.334746E.300780解析:解析:本题已知均数和标准差,抽样人数大于 100人,因此,按正态理论估计其医学参考值范围。公式是:XSD,血清胆固醇过高或过低均为异常,故按双侧估计其界值,计算得 95的男子血清胆固醇分布在 383697 之间。所以,正确答案为 A。6.某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放线菌及螺旋体等均有抗菌作用,不耐酸,不耐酶,对厌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该药是(分数:2.00)A.红霉素B.羧苄西林C.苯唑西林D.氨苄西林E.青霉素 G 解析:解析:该试题属抗生素基本知识型题目,考查“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及其

    25、特点”。 5 个备选的抗生素,可以归纳为 2类:一类是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另一类是青霉素类,又再分为天然青霉素类的青霉素 G和半合成青霉素类的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红霉素(备选答案 A)抗菌谱与青霉素 G相似而更广,对多数革兰阳性(包括对青霉素 G耐药的金葡菌)和阴性球菌及部分阴性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和弯曲杆菌等),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放线菌有效,且不耐酸。羧苄西林(备选答案 B)为广谱,不耐酶,耐酸性差,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苯唑青霉素,即苯唑西林(备选答案 C)对耐青霉素 G的金葡菌作用强,但对其他菌作用不如青霉素 G,属窄谱,耐酸耐酶。氨苄

    26、西林(备选答案 D)属广谱,不耐酶、耐酸,对阳性菌不如青霉素 G,对许多阴性杆菌(伤寒、大肠杆菌)有效。青霉素 G(备选答案 E)对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球菌、放线菌及螺旋体等有效,且不耐酸和酶。综上比较,青霉素 G(备选答案 E)为正确答案,但只有 517的考生选择青霉素 G。其他考生分别选择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其抗菌谱比青霉素 G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也有效等重要的区别,导致选择错误。7.测定 64例结核病患者和对照者脑脊液中镁含量(mmolL),结果见下表。 (分数:2.00)A.成组 t检验 B.u检验C.两因素方差分析D.t“检验E.相关分析解析: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资

    27、料,研究结核病患者和对照者脑脊液中镁含量均数有无差别的方法应该是成组 t检验,正确答案为 A。 题目中两组例数都小于 40,不宜采用 u检验。 F=S 大 2 /S 小 2 =017 2 /013 2 =171 F 005,35,27 =213 FF 005,35,27 P006 方差齐,不需作 t“检验。 题目中仅一个因素,不能作两因素方差分析。该考试题资料无法作相关分析。难度系数 03612,较难。难在不了解各种假设检验的应用条件。六、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为研究两类病人的红细胞总体水平有无差别,分别测定 30例甲类病人和 25例乙类病人的红细胞数,计算得其均数 X

    28、 1 和 X 2 ,标准差 S 1 和 S 2 (=005)。(分数:8.00)(1).其对应的变量和统计资料类型是(分数:2.00)A.数值变量、计数资料B.数值变量、等级资料C.分类变量、计量资料D.分类变量、计数资料E.数值变量、计量资料 解析:解析:首先必须清楚“数值变量”、“分类变量”、“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这些在“规划教材”的绪论中就交代的基本概念。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红细胞数属于数值变量,数值变量的一个特征是有单位,红细胞数是单位体积中的计数,它不属于“分类变量”,亦不属于“计数资料”。计数资料是按性质区分的数字资料。等级资料是计数资料中按不同程度分组的资

    29、料,亦是一种分类(有序分类)变量。所以,正确答案为 E。该: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为 0321 4,难点在于应当分清资料的性质。(2).若进行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00)A.t检验 B.u检验C.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D.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E.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解析:解析: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则其假设检验可以用 t检验,正确答案为 A。理由是小样本两样本均数之差在题干中的上述条件之下服从 t分布,因此其假设检验可用t检验。u 检验适用于大样本,所以,备选答案 B不正确。备选答案 C、D、E 都只适用于计数资料。

    30、(3).若进行两个小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方差不齐,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00)A.t检验B.u检验C.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E.秩和检验 解析:解析:两个小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方差不齐,则其假设检验可用秩和检验,正确答案为 E。除了秩和检验外,还可作 t“检验,但是,备选答案中无 t“检验,只列了 t检验、u 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这几种假设检验方法都不适用于方差不齐的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t 检验的前提之一是方差必须齐,u 检验仅适用于大样本,方差分析也要求方差齐,卡方检验不适用于计量资料。该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为 02898,难点在于必须了解假设检验适用资料的条件。(4).

    31、若作两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时(=005),假设检验结果为 P005,则可以认为(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无差异B.两样本均数有差异C.两总体均数有差异 D.两总体均数无差异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析:解析:涉及假设检验基本概念,正确答案为 C。考生之所以有较高比例选择了备选答案 B与 E,是不了解 H 0 : 1 = 2 ,H 1 : 1 2 ,=005,P005 是说明在 =005 的检验水准上拒绝 H 0 ,接受 H 1 ,而 H 1 是 1 2 ,即两总体均数有差别。七、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1岁婴儿常出现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可见方形颅,长到 1岁半

    32、时,两腿向内弯曲成“X”形。(分数:6.00)(1).从营养学考虑,可能缺乏下列哪种营养素(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 E.维生素 E解析:(2).该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00)A.构成机体的氧化还原酶系B.与能量代谢有关C.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D.是体内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成分E.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解析:(3).从膳食考虑,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分数:2.00)A.粮谷类B.鱼肝油、各种动物肝脏 C.新鲜蔬菜和水果D.豆类和豆制品E.坚果类解析:解析:此题是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几种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食物来源等知识的理解、掌握及

    33、综合能力的考查,应注意区分鉴别。题目中所述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是婴幼儿佝偻病的典型表现,而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维生素 D的缺乏。维生素 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如果体内维生素 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血中钙磷水平降低,使骨组织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方形颅、“X”形或“O”形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而维生素 D最丰富的食物来源是鱼肝油、各种动物肝脏和蛋黄等,所以以上答案依次为 D、C、B。某中等氟病区的患者,其症状为肉眼可见牙齿微黄,并有部分人的牙齿缺损,骨关节疼痛,四肢僵直,进而行动困难。化验:尿氟、发氟均增高。(分数:6.00)(1).最常见

    34、的氟中毒流行类型是(分数:2.00)A.饮水型B.饮食型C.空气型D.煤烟型E.饮水与煤烟型 解析:解析: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是氟中毒病人,但未曾指出氟的来源。因此,应当将两种氟中毒类型的可能性都指出,所以,正确答案为 E。通过该考试题应当掌握地方性氟中毒不仅是饮水型,还可能有煤烟型。由于当地的煤中含氟量高,燃烧后,大量氟化物污染了空气和食物,引起氟中毒。(2).氟中毒的机制主要在于(分数:2.00)A.破坏了钙磷代谢 B.氟磷灰石被取代C.骨钙被取代D.钙质在骨内过多沉积E.碱性磷酸酶的破坏解析:解析:氟中毒机制主要是氟破坏了钙磷代谢。氟与钙形成氟化钙,然后才引起牙钙化不全,与钙有关的酶活性受

    35、到抑制,骨质进一步脱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该考试题正确答案为 A。(3).预防氟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数:2.00)A.增加营养B.饮水化学除氟C.饮水物理除氟D.改用低氟水源及低氟煤 E.改用低氟煤解析:解析:预防氟中毒最根本的有效措施是彻底消除氟的来源,所以,正确答案为 D。由于题干中并未说明该地区氟的来源,因此,在回答时应当将两种来源都考虑到。而备选 答案 E只考虑煤,不全面。物理除氟尚无好措施,化学除氟成本高,尽量不用。八、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某医院用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HBsAg 阴转效果见下表。 (分数:4.00)(1).欲研究该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

    36、有无效果,宜做(分数:2.00)A. 2 检验 B.方差分析C.t检验D.配对 2 检验E.秩和检验解析:解析:题干中是计数资料,备选答案 B、C 显然不正确;该考试题非配对设计,不能作配对 2 检验,备选答案 D不正确;就本题资料无法做秩和检验,备选答案 E不正确;另外,在可以做 2 检验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考虑采用秩和检验。所以,正确答案为 A。该题难度系数 03304,难点在于应当掌握分析何种资料该用相应的假设检验。(2).该检验的无效假设为(分数:2.00)A. 1 = 2B. 1 = 2 C. 1 =0D. 1 2E. 1 = 2解析:解析:检验假设为 1 = 2 ,正确答案为 B。

    37、备选答案 A是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的检验假设;备选答案 C是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 t检验的检验假设;备选答案 D是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的备择假设;备选答案 E是两样本率(或比)比较的 2 检验的备择假设。该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为 028,说明大部分考生尚不了解各种不同的假设检验所做检验假设的意义。采用负荷试验评价成人维生素 B 1 营养状态时:(分数:4.00)(1).维生素 B 1 经口给予的剂量为(分数:2.00)A.3mgB.4mgC.5mg D.8mgE.10mg解析:解析:正确答案为 C,即 5mg。评定维生素 B 1 营养状态时,常采用负荷试验,进行负荷试验时,往往给予较大的负荷

    38、量,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给予 5mg,此为试验中的常规做法。考生作答时选择备选答案A(3mg)、B(4mg)、D(8mg)、E(10mg)者均有,表明没有确切掌握要点,而是加以猜测,导致选择不正确。(2).摄入维生素 B 1 后,收集尿液的时间为(分数:2.00)A.4小时内 B.6小时内C.8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解析:解析:正确答案为 A,即 4小时内。由于维生素 B 1 是水溶性,摄入体内后吸收较快,排泄至体外也较快,故试验中收集尿液时间为 4小时内(备选答案 A)的尿液,此为试验中的常规做法,实施中易于操作。考生答题中,选择备选答案 B(6小时内)、C(8 小时内)、D(12 小时内)、E(24 小时内)者各占相当比例,说明对负荷试验原理没有正确理解。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练习)-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