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8-(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入关时由谁负责检验A国家技监部门B当地工商部门C都可以检验D由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2.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哪些是异常现象A瘪听B胖听C锈听D漏听E以上都有(分数:2.00)A.B.C.D.E.3.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如何鉴别生物性胖听A保温试验中胖听消失B保温试验中胖听不变C保温试验中胖听增大D以上试验无法鉴别E以上试验均可以鉴别(
2、分数:2.00)A.B.C.D.E.4.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一种毒索引起的,是一种什么菌A需氧菌B厌氧菌C兼性厌氧菌D肠杆菌E球菌(分数:2.00)A.B.C.D.E.5.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引起的,该毒素属于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类D细胞毒素E肠毒素(分数:2.00)A.B.C.D.E.6.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以下哪些属于高分子类化合物类包装材料A竹、木、纸B搪瓷、陶瓷C树脂、塑料D不锈钢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7.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高分子类化合物包装材料的卫生问
3、题主要有A聚合不充分的低聚合物的毒性B低分子降解产物的毒性C未参与聚合的游离单体的毒性D添加剂的毒性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8.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它包括A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B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图形C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符号D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说明物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9.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标签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吗A不能维护生产者的权益B只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C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D起促进销售的作用E标签可以查看生产日期(分数:2.00)A.B.C
4、.D.E.10.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哪两大类A天然食品添加剂BA+DC化合物添加剂D人工合成添加剂E食品防腐剂(分数:2.00)A.B.C.D.E.1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按功能用途分为A10 类B15 类C16 类D20 类E21 类(分数:2.00)A.B.C.D.E.12.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法定时间内出具报告单,一般要求A5d 内B10d 内C15d 内D20d 内E25d 内(
5、分数:2.00)A.B.C.D.E.13.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法定时间内出具报告单,对食物中毒的样品要求为A1d 内B2d 内C3d 内D4d 内E5d 内(分数:2.00)A.B.C.D.E.14.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其重点检查内容是A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制度与管理B个人卫生及卫生知识抽查C许可证、健康证及培训证办理情况D生产经营的卫生状况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15.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至少几人以上A1 人B2 人C3 人D4 人E无所谓(分数:2.00)A.B.C.D.E.16.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职责之一,许可
6、应按审批程序来逐步完成,许可程序通常由哪几个步骤组成A依法申请B依法受理C依法审查D依法核准E包括以上四个步骤(分数:2.00)A.B.C.D.E.17.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职责之一,许可应按审批程序来逐步完成,由卫生部许可批准的食品有A保健食品B新资源食品C动物性食品D植物性食品EA+B(分数:2.00)A.B.C.D.E.18.食物中毒按病因物质的不同可分类为A细菌性的食物中毒B真菌性的食物中毒C化学性的食物中毒D动植物性的食物中毒E以上四种(分数:2.00)A.B.C.D.E.19.各类食物中毒的共同特点是A发病急,病程短B与食物有明显关系C无传染性D细菌性中毒有明显季节性E以
7、上均是(分数:2.00)A.B.C.D.E.20.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其均值的计算是A各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B各病例潜伏期的平均数C各病例潜伏期的峰值D各病例潜伏期的几何均值E以上计算所得值均可(分数:2.00)A.B.C.D.E.21.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及时计算出潜伏期的意义A没什么意义B可以初步判断中毒的性质C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长些D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短些EB+C+D(分数:2.00)A.B.C.D.E.22.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它的特点是A全年皆可发生,夏秋季多发B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C往往是
8、由于食品贮存和加工不妥D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进食量有关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23.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预防措施为A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B控制细菌繁殖C杀灭病原菌D保护易感人群EA+B+C(分数:2.00)A.B.C.D.E.24.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从外界摄取的经过消化吸收而能被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一般包括A蛋白质、脂肪B糖类C水D无机盐、维生素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25.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从外界摄取的经过消化吸收而能被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素的功能有A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B修补组织C维
9、持体内多种生理活动D更新组织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26.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冷灭菌属于A热力消毒法B巴氏消毒法C电离辐射消毒法D过氧化物类消毒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27.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巴氏消毒属于A含氯化合物消毒法B醇类消毒法C电离辐射消毒法D热力消毒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28.鱼的新鲜程度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当感官指标出现哪一条时判定鱼不新鲜A角膜透明B鳃鲜红C鱼鳞紧贴完整D肌肉无弹性、鱼体变软E鱼腹未膨胀(分数:2.00)A.B.C.D.E.29.鱼的新鲜程度
10、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当鱼体出现下列哪一现象时,可判断的为新鲜鱼A角膜变浑浊B鳃色变淡C鱼鳞完整,有弹性,有光泽D肛门突出E鳃色变深(分数:2.00)A.B.C.D.E.30.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A改变肉制品的味道B改变肉制品的颜色C改变肉制品的营养D防止发生食物中毒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31.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不得超过A0.01g/kgB0.02g/kgC0.03g/kgD0.04g/kgE0.05g/kg(分数:2.00)A.B.C.D.E.32.在食品
11、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洗手步骤有A涂肥皂B手刷刷洗C流水充分冲洗干净D吹干EA+B+C+D(分数:2.00)A.B.C.D.E.33.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必须洗手的环节有A脱工作服前B上厕所后C休息或打电话后DA+CEB+C(分数:2.00)A.B.C.D.E.34.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有A腌肉制品类B酱油制品类C肉罐头类D肉肠类E熏烤动物食品类(分数:2.00)A.B.C.D.E.35.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常见的有哪几种A红肠B牛餐肉C烤羊肉串D腊肉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3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2、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为A病例组和对照组B暴露组和非暴露组C只有实验组D实验组和对照组E只有病例组(分数:2.00)A.B.C.D.E.37.公共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应A在卫生防疫部门备案B取得卫生知识合格证明及健康合格证C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D在街道办事处备案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38.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负责机构是A各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B由所在单位工会和劳动鉴定委员会C企业主管部门D由各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委员会E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分数:2.00)A.B.C.D.E.39.与社会发展指标 ASHA 成反比的是A就业率B出生率C平均寿命D成
13、人识字率E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分数:2.00)A.B.C.D.E.40.下列哪一项不是全面质量保证的内容A人员培训B实行全程质量控制C设备一律更新D保持设备良好E建立、健全质保部门(分数:2.00)A.B.C.D.E.41.检验微生物的样品,采样后送至检验室的时间是A2h 内B4h 内C8h 内D3h 内E6h 内(分数:2.00)A.B.C.D.E.42.化妆品斑贴试验是下列哪一种皮肤病的诊断依据A化妆品光感性皮炎B化妆品接触性皮炎C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D化妆品甲损害E化妆品痤疮(分数:2.00)A.B.C.D.E.43.在事故医学应急时,专科医治是A一级医疗救治B三级医疗救治C五级医疗救治D
14、二级医疗救治E四级医疗救治(分数:2.00)A.B.C.D.E.44.大量饮劣质酒,引起酒精中毒的毒物是A乙醇B甲醇C乙醛D甲酸E乙酸(分数:2.00)A.B.C.D.E.45.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A自然环境中的因素B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物C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46.吸烟可致肺癌但不是每个吸烟者都会得肺癌,即吸烟者肺癌发生率100%;另外不是每个肺癌病人以前都吸烟,即肺癌病人以前的吸烟率100%,此实例的病因组合符合A充分而且必要病因B充分但不必要病因C以上都不是D必要但不充分病因E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分数:2.00)A.B
15、.C.D.E.47.把符合 t 检验条件的资料做秩和检验,则A第一类错误减少B第二类错误增大C第二类错误减少D第一类错误增大E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均无变化(分数:2.00)A.B.C.D.E.48.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过程是A提出病因假设,描述病因假设,综合评价病因假设B提出病因假设并验证之,综合判定病因C构思病因假设,确立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D提出病因假设,分析病因假设,判定病因假设E提出病因假设,检验病因假设,判定病因(分数:2.00)A.B.C.D.E.49.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的主要卫生问题是A树脂的本身毒性B丙烯腈单体残留C苯乙烯单体残留D丁二烯单体残留E聚合中添加的防老剂
16、(分数:2.00)A.B.C.D.E.50.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哪个部门来制定A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C科学研究部门D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E有关生产企业(分数:2.00)A.B.C.D.E.公共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8-(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入关时由谁负责检验A国家技监部门B当地工商部门C都可以检验D由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 E.解析:2.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哪些是异常现象A瘪听B
17、胖听C锈听D漏听E以上都有(分数:2.00)A.B.C.D.E. 解析: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瘪听、胖听、锈听和漏听一些异常现象,生物性胖听是由于杀菌不彻底残留的微生物或从裂缝进入的微生物繁殖产气的结果,此类胖听常为两端突起,叩击有明显鼓音,保温试验中胖听增大,穿洞有腐败味气体逸出。3.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如何鉴别生物性胖听A保温试验中胖听消失B保温试验中胖听不变C保温试验中胖听增大D以上试验无法鉴别E以上试验均可以鉴别(分数:2.00)A.B.C. D.E.解析:4.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一种毒索引起的,是一种什么菌A需氧菌B厌氧菌C兼性厌
18、氧菌D肠杆菌E球菌(分数:2.00)A.B. C.D.E.解析:肉毒梭菌是一种厌氧菌,产生一种神经毒素(外毒素)。5.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引起的,该毒素属于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类D细胞毒素E肠毒素(分数:2.00)A.B. C.D.E.解析:6.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以下哪些属于高分子类化合物类包装材料A竹、木、纸B搪瓷、陶瓷C树脂、塑料D不锈钢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 D.E.解析:树脂、塑料等属于高分子类化合物类包装材料。7.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高分子类化合物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主要有A聚合
19、不充分的低聚合物的毒性B低分子降解产物的毒性C未参与聚合的游离单体的毒性D添加剂的毒性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高分子类化合物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主要有聚合不充分的低聚合物的毒性、低分子降解产物的毒性、未参与聚合的游离单体的毒性和添加剂的毒性。8.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它包括A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B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图形C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符号D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说明物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 解析: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包括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
20、号和说明物。标签也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9.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标签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吗A不能维护生产者的权益B只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C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D起促进销售的作用E标签可以查看生产日期(分数:2.00)A.B.C. D.E.解析:10.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哪两大类A天然食品添加剂BA+DC化合物添加剂D人工合成添加剂E食品防腐剂(分数:2.00)A.B. C.D.E.解析:食品添加剂按期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
21、类。1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按功能用途分为A10 类B15 类C16 类D20 类E21 类(分数:2.00)A.B.C.D.E. 解析:食品添加剂按功能用途分为 21 类。12.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法定时间内出具报告单,一般要求A5d 内B10d 内C15d 内D20d 内E25d 内(分数:2.00)A.B.C. D.E.解析: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 15d 内内出具报告单,对食物中毒的样品应在 5d 内出具。13.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法定时间内出具报
22、告单,对食物中毒的样品要求为A1d 内B2d 内C3d 内D4d 内E5d 内(分数:2.00)A.B.C.D.E. 解析:14.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其重点检查内容是A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制度与管理B个人卫生及卫生知识抽查C许可证、健康证及培训证办理情况D生产经营的卫生状况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其重点检查内容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制度与管理、许可证、健康证及培训证办理情况、生产经营的卫生状况、个人卫生及卫生知识抽查。15.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至少几人以上A1 人B2 人C3 人D4 人E无所谓(分数:2
23、.00)A.B. C.D.E.解析: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至少应该 2 人以上。16.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职责之一,许可应按审批程序来逐步完成,许可程序通常由哪几个步骤组成A依法申请B依法受理C依法审查D依法核准E包括以上四个步骤(分数:2.00)A.B.C.D.E. 解析:食品卫生许可程序通常由依法申请、依法受理、依法审查和依法核准四个步骤组成。17.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职责之一,许可应按审批程序来逐步完成,由卫生部许可批准的食品有A保健食品B新资源食品C动物性食品D植物性食品EA+B(分数:2.00)A.B.C.D.E. 解析:由卫生部许可批准的食品有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
24、18.食物中毒按病因物质的不同可分类为A细菌性的食物中毒B真菌性的食物中毒C化学性的食物中毒D动植物性的食物中毒E以上四种(分数:2.00)A.B.C.D.E. 解析:食物中毒按病因物质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化学性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19.各类食物中毒的共同特点是A发病急,病程短B与食物有明显关系C无传染性D细菌性中毒有明显季节性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 解析:食物中毒按病因物质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化学性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这些中毒都发病急,病程短、与食物有明显关系、无传染性,其中细菌性中毒有明显季节性。20.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其均值的计算是
25、A各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B各病例潜伏期的平均数C各病例潜伏期的峰值D各病例潜伏期的几何均值E以上计算所得值均可(分数:2.00)A. B.C.D.E.解析: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其均值是各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21.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及时计算出潜伏期的意义A没什么意义B可以初步判断中毒的性质C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长些D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短些EB+C+D(分数:2.00)A.B.C.D.E. 解析:及时计算出潜伏期可以初步判断中毒的性质,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长些,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短些。22.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
26、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它的特点是A全年皆可发生,夏秋季多发B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C往往是由于食品贮存和加工不妥D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进食量有关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 解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它的特点有发病季节明显(全年皆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常因食物采购疏忽、保存不好、烹调不当、交叉污染或剩余食物处理不当而引起,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食品,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进食量有关。23.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预防措施为A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B控制细菌繁殖C杀灭病原菌D保护易感人群EA+B+C(分数:2.00)A.B.C.D.E
27、. 解析: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有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24.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从外界摄取的经过消化吸收而能被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一般包括A蛋白质、脂肪B糖类C水D无机盐、维生素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营养素一般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25.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从外界摄取的经过消化吸收而能被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素的功能有A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B修补组织C维持体内多种生理活动D更新组织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营养素的功能包括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修补组
28、织、维持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和更新组织。26.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冷灭菌属于A热力消毒法B巴氏消毒法C电离辐射消毒法D过氧化物类消毒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冷灭菌是电离辐射消毒法;巴氏消毒属于热力消毒法。27.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巴氏消毒属于A含氯化合物消毒法B醇类消毒法C电离辐射消毒法D热力消毒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 E.解析:巴氏消毒属于热力消毒法。28.鱼的新鲜程度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当感官指标出现哪一条时判定鱼不新鲜A角膜透明B鳃鲜红C鱼鳞紧贴完整
29、D肌肉无弹性、鱼体变软E鱼腹未膨胀(分数:2.00)A.B.C.D. E.解析:鱼的新鲜程度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手持鱼身时,尾部下垂,按压肌肉不凹陷、鳃紧闭、口不张、体表有光泽、眼球光亮是鲜鱼的标志。29.鱼的新鲜程度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当鱼体出现下列哪一现象时,可判断的为新鲜鱼A角膜变浑浊B鳃色变淡C鱼鳞完整,有弹性,有光泽D肛门突出E鳃色变深(分数:2.00)A.B.C. D.E.解析:30.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A改变肉制品的味道B改变肉制品的颜色C改变肉制品的营养D防止发生食物中毒E以上均是(分数:2.00)A.B. C.D.E.解析:在肉
30、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改变肉制品的颜色。31.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不得超过A0.01g/kgB0.02g/kgC0.03g/kgD0.04g/kgE0.05g/kg(分数:2.00)A.B.C. D.E.解析: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不得超过 0.03g/kg。32.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洗手步骤有A涂肥皂B手刷刷洗C流水充分冲洗干净D吹干EA+B+C+D(分数:2.00)A.B.C.D.E. 解析: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洗手步骤有涂
31、肥皂、用刷子刷、流水充分冲洗干净和吹干。33.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必须洗手的环节有A脱工作服前B上厕所后C休息或打电话后DA+CEB+C(分数:2.00)A.B.C.D.E. 解析: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必须洗手的操作环节有工作前、上厕所后、休息或打电话后、接触不洁原料或工具后。34.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有A腌肉制品类B酱油制品类C肉罐头类D肉肠类E熏烤动物食品类(分数:2.00)A.B.C.D.E. 解析: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是熏烤动物食品类。35.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常见的有哪几种A红肠B牛餐肉C烤羊
32、肉串D腊肉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 D.E.解析: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是熏烤动物食品类。3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为A病例组和对照组B暴露组和非暴露组C只有实验组D实验组和对照组E只有病例组(分数:2.00)A.B.C.D. E.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7.公共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应A在卫生防疫部门备案B取得卫生知识合格证明及健康合格证C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D在街道办事处备案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公共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上岗前应取得卫生知识合格证明及健康合格证。38.职业病患
33、者劳动能力鉴定的负责机构是A各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B由所在单位工会和劳动鉴定委员会C企业主管部门D由各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委员会E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分数:2.00)A.B.C.D. E.解析: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由各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委员会负责。39.与社会发展指标 ASHA 成反比的是A就业率B出生率C平均寿命D成人识字率E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分数:2.00)A.B. C.D.E.解析:社会发展指标 ASHA 与出生率成反比。40.下列哪一项不是全面质量保证的内容A人员培训B实行全程质量控制C设备一律更新D保持设备良好E建立、健全质保部门(分数:2.00)A.B.C
34、. D.E.解析:设备一律更新不是全面质量保证的内容。41.检验微生物的样品,采样后送至检验室的时间是A2h 内B4h 内C8h 内D3h 内E6h 内(分数:2.00)A.B. C.D.E.解析:42.化妆品斑贴试验是下列哪一种皮肤病的诊断依据A化妆品光感性皮炎B化妆品接触性皮炎C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D化妆品甲损害E化妆品痤疮(分数:2.00)A.B. C.D.E.解析:化妆品斑贴试验是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依据。43.在事故医学应急时,专科医治是A一级医疗救治B三级医疗救治C五级医疗救治D二级医疗救治E四级医疗救治(分数:2.00)A.B. C.D.E.解析:44.大量饮劣质酒,引起酒精中毒的毒物
35、是A乙醇B甲醇C乙醛D甲酸E乙酸(分数:2.00)A.B. C.D.E.解析:45.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A自然环境中的因素B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物C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 E.解析: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46.吸烟可致肺癌但不是每个吸烟者都会得肺癌,即吸烟者肺癌发生率100%;另外不是每个肺癌病人以前都吸烟,即肺癌病人以前的吸烟率100%,此实例的病因组合符合A充分而且必要病因B充分但不必要病因C以上都不是D必要但不充分病因E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分数:2.00)A
36、.B.C.D.E. 解析:充分病因是指由该病因存在,必定导致疾病发生。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由该病因存在。47.把符合 t 检验条件的资料做秩和检验,则A第一类错误减少B第二类错误增大C第二类错误减少D第一类错误增大E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均无变化(分数:2.00)A.B. C.D.E.解析:把符合 t 检验条件的资料作秩和检验,则检验功效降低因此导致第二类错误增大。48.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过程是A提出病因假设,描述病因假设,综合评价病因假设B提出病因假设并验证之,综合判定病因C构思病因假设,确立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D提出病因假设,分析病因假设,判定病因假设E提出病因假设,检验病因
37、假设,判定病因(分数:2.00)A.B.C.D.E. 解析: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过程分为 3 个部分:提出病因假设,检验病因假设,判定病因。49.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的主要卫生问题是A树脂的本身毒性B丙烯腈单体残留C苯乙烯单体残留D丁二烯单体残留E聚合中添加的防老剂(分数:2.00)A.B. C.D.E.解析: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和丙烯腈-丁二烯共聚树脂是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丙烯腈-苯乙烯树脂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本身无毒。但是,两者都含有丙烯腈单体,而丙烯腈毒性较大。慢性动物实验证实丙烯腈对。肾、脑、统和肾脏损伤作用,甚至引起肿瘤。且树脂中的雨烯腈会向食品迁移,迁移量与残留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因此,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丙烯腈溶出量分别在 50mg/kg 和 11mg/kg 以下。50.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哪个部门来制定A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C科学研究部门D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E有关生产企业(分数:2.00)A.B. C.D.E.解析: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