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6-(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法的特征是A惩诫性;意志性;规范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B规范性;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C规范性;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统一性D规范性;意志性;舆论性;普遍性;程序性E规范性;意志性;舆论性;普遍性;长期性(分数:2.00)A.B.C.D.E.2.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A3 种B4 种C5 种D6 种E7 种(分数:2.00)A.B.C.D.E.3.当场执行罚款的行政处罚必须符合A依法给予 1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B依法给予 20 元以下的罚款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C依法给予 3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D依法给予 4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E依法给予 5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分数:2.00)A.B.C.D.E.4.法的本质不包括A法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B法体现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整体性C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D法体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E法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分数:2.00)A.B.C.D.E.5.行政处罚的原则不包括A行政处罚法定的原则B公开、公平的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处罚相当的原则E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分数:2.0
3、0)A.B.C.D.E.6.行政合理性原则不包括A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和精神B行政行为必须在依法的前提下具有合理的动机C公正、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D做出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要旨E做出行政行为因出于自由裁量权,可以考虑与事实不相关的因素(分数:2.00)A.B.C.D.E.7.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法定程序原则B相对人参与原则C程序公正原则D效率原则E公开、公平原则(分数:2.00)A.B.C.D.E.8.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A行政机关内部奖惩任免行为B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机关实施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D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
4、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E抽象行政行为(分数:2.00)A.B.C.D.E.9.卫生行政执法的种类不包括A卫生监督检查B卫生行政许可C卫生行政指导D卫生行政控制E卫生行政处罚(分数:2.00)A.B.C.D.E.10.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出发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C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立法经验E保持法律的普遍性与统一性(分数:2.00)A.B.C.D.E.11.总平面图上的风向频率图中所示的风向是A从中心向外周吹的风向B北面向南面吹的风向C南面向北面吹的风向D东面向西面吹的风向E从外周向中心吹入的风向(分数
5、:2.00)A.B.C.D.E.12.在三面投影中,水平投影反映A形体的长度和高度B形体的宽度和高度C形体的长度和宽度D形体的前面E形体的侧面(分数:2.00)A.B.C.D.E.13.组成立体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是A长B宽C高D点、线、面E长、宽、高(分数:2.00)A.B.C.D.E.14.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控制和消除噪声源C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D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E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分数:2.00)A.B.C.D.E.15.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A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30mmHgB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C收缩压120mmHg,
6、舒张压80mmHgD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E收缩压140mmHg 或(和)舒张压90mmHg(分数:2.00)A.B.C.D.E.16.流行病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偏倚,下列不属于偏倚的是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测量误差D信息误差E选择误差(分数:2.00)A.B.C.D.E.17.观察某种疫苗的预防效果,若于第一季度初接种了 400 人,第二季度初接种了 300 人,第三季度初接种了 100 人,第四季度初接种了 200 人。年终发现这 1000 人中发病者 20 人。计算发病率的分母应该是A1000(人)B(400+200)/2(人)C(400+300+200+100
7、)/4(人)D400+300(3/4)+100(1/2)+200(1/4)(人)E400+300(3/4)+100(1/2)+200(1/4)-20(人)(分数:2.00)A.B.C.D.E.18.评价人群健康状况首先要考虑的是A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B要有对比资料C人群经济的变化D人群社会环境的变化E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资料(分数:2.00)A.B.C.D.E.19.中国人群疾病谱的特点是A感染性疾病得到完全控制B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C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一些慢性病威胁明显上升D感染性疾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E意外伤害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数:2.00)A.B.C.
8、D.E.20.现代医学模式属于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分数:2.00)A.B.C.D.E.21.现代健康观突出强调了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A神经、精神、社会活动能力B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C神经、心理、社会活动能力D身体、生理、社会适应能力E精神、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分数:2.00)A.B.C.D.E.22.统计学研究的指标特性是A可加性B稳定性C变异性D正态性E对称性(分数:2.00)A.B.C.D.E.23.在科学研究中,不管是实验设计还是流行病学调查,都离不开统计学知识,以下正确的是A有了实验数据之后就开始应用其知识B
9、有了实验设计之后就开始应用其知识C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应用其知识D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应用其知识E从统计分析开始应用其知识(分数:2.00)A.B.C.D.E.24.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E样本误差(分数:2.00)A.B.C.D.E.25.8 名新生儿的身长(cm)分别为 58,50,51,52,54,55,54,53,其中位数为A53.5B54C53D52E54.5(分数:2.00)A.B.C.D.E.26.用标准差和均数可全面描述A左偏态分布的特征B正态分布的特征C对称分布的特征D任何计量资料分布的特征E右偏态分
10、布的特征(分数:2.00)A.B.C.D.E.27.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1.96)所对应的面积是A99.5%B97.5%C95%D99%E90%(分数:2.00)A.B.C.D.E.28.统计推断的内容是A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C统计设计D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并进行假设检验E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和统计设计(分数:2.00)A.B.C.D.E.29.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A适当增加观测例数B控制个体变异C校正仪器、试剂,统一标准D严格挑选观测对象E考查总体中每一个个体(分数:2.00)A.B.C.D.E.30.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小,
11、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人员的设备B降低实验误差C增加样本含量D提高显著性水平E降低系统误差(分数:2.00)A.B.C.D.E.31.属于轮状模型的两个组成部分是A传染源、易感者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宿主、环境D环境、病因E病因、宿主(分数:2.00)A.B.C.D.E.32.适合计数资料的统计图是A条图、直方图B线图、半对数线图C条图、百分条图D百分条图、直方图E条图、线图(分数:2.00)A.B.C.D.E.33.某地开展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首先将该地中学按照学生人数多少排序,然后按照一定间隔随机抽取学校,在抽中的学校中随机抽取班级,对抽取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A系统
12、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机械抽样E多阶段抽样(分数:2.00)A.B.C.D.E.34.为了解某校近视的发生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 50 个班中,随机抽取 5 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机械抽样(分数:2.00)A.B.C.D.E.35.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A算术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E百分位数(分数:2.00)A.B.C.D.E.36.测量文化程度等指标所得的资料是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二分资料(分数:2.00)A.B.C.D.E.37.正态分布 N(, 2),当 恒定时,
13、 越大,表示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C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D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E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变(分数:2.00)A.B.C.D.E.38.在求出 y 随 x 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后,判断回归方程是否显著,需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检验的结果是接受零假设,那就意味着Ay 与 x 无直线关系By 与 x 有直线关系C方程求的有问题Dx 与 y 之间毫无关系Ey 与 x 有曲线关系(分数:2.00)A.B.C.D.E.39.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之前,要A核对数据B做方差齐性检验C求均数和标准差D做变量代换E确定各样本是否可靠(分数:2.00)A.B
14、.C.D.E.40.寿命表中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是A死亡概率B死亡率C尚存人数D死亡人数E平均期望寿命(分数:2.00)A.B.C.D.E.41.已知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甲地符年龄组死亡率,比较两地肝癌总死亡率宜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B直接法与间接法均可C对各年龄组分别比较D用直接法标化后比较E用间接法标化后比较(分数:2.00)A.B.C.D.E.42.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的因素是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B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C研究疾病的发病率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E检验的把握度(分数:2.00)A.B.C.D.E.4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
15、对照研究结果显示:OR=3.0, 2=11.35,P0.05,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小于吸烟者E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分数:2.00)A.B.C.D.E.44.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们在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吸烟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现况研究B临床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实验研究(分数:2.00)A.B.C.D.E.45.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率差C可计算相对危险度D只能计算比值比E只能计算率差(分数
16、:2.00)A.B.C.D.E.46.在队列研究中,最理想的对照形式为A内对照B外对照C一般人群对照D多重对照E可疑病例对照(分数:2.00)A.B.C.D.E.47.在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是指A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观察时间数之比B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人时数总和之比C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人时数总和之比D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人数之比E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分数:2.00)A.B.C.D.E.48.队列研究中较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检出症候偏倚C失
17、访偏倚D时间效应偏倚E混杂偏倚(分数:2.00)A.B.C.D.E.49.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包括A病例组B实验组C病例组和对照组D暴露组和非暴露组E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数:2.00)A.B.C.D.E.50.对 150 名高血压患者,用某一新药降压,随访 3 个月,有 70%的血压降至正常,因此认为A此药降压效果好,仅 3 个月就有 70%的人有效B无法结论,因样本量小C效果可疑,还有 30%的未见效D无法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无法结论,因未作统计学检验(分数:2.00)A.B.C.D.E.公共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6-(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18、1.法的特征是A惩诫性;意志性;规范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B规范性;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C规范性;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统一性D规范性;意志性;舆论性;普遍性;程序性E规范性;意志性;舆论性;普遍性;长期性(分数:2.00)A.B. C.D.E.解析:法的特征有:调整行为的规范。行为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的规范性。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法律的国家性;法律的普遍性。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来源。通过程序强制予以实施。2.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A3 种B4 种C5 种D6 种E7 种(分数:2.00)A.B.C.D.E.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
19、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形式包括:申诫罚,又称影响声誉的行政处罚,它是指对违反卫生法的管理相对人在声誉和名誉上进行惩戒,包括警告。财产罚,财产罚就是强迫违法行为人缴纳一定的货币或实物,或者剥夺其某些财产的一种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行为罚,它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一种处罚,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卫生执法无)等。3.当场执行罚款的行政处罚必须符合A依法给予 10 元以下
20、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B依法给予 2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C依法给予 3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D依法给予 4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E依法给予 50 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条件(分数:2.00)A.B.C.D.E. 解析:当场执行罚款的行政处罚必须符合 3 个条件:案情简单;后果轻微;有明确的法定依据。此类案件采取简单程序处理,给予警告和一定数额罚款(公民 50 元以下,法人或组织 1000 元以下)。4.法的本质不包括A法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B法体现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整体性C法体现统
21、治阶级的意志D法体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E法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分数:2.00)A.B.C.D. E.解析:法的本质在于它所固有的阶级性、强制性和规范性三者的统一之中。其阶级性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5.行政处罚的原则不包括A行政处罚法定的原则B公开、公平的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处罚相当的原则E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分数:2.00)A.B.C.D.E. 解析: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的基本原则包括:处罚法定原则;公开公正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原则;过罚相当原则(适当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监督、制约原则(保障相对人权益原则);先调查取证,后裁决原则。6.行政合理性原则不
22、包括A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和精神B行政行为必须在依法的前提下具有合理的动机C公正、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D做出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要旨E做出行政行为因出于自由裁量权,可以考虑与事实不相关的因素(分数:2.00)A.B.C.D.E. 解析:7.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法定程序原则B相对人参与原则C程序公正原则D效率原则E公开、公平原则(分数:2.00)A.B.C.D. E.解析:1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的基本原则如下:(1)公开原则:表明身份制度;告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咨询制度;公告制度。(2)公正原则:回避制度;合议制度;听证制度;调查制度;格式制度。(3)参与原则。(4)效率原则
23、。2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的方法有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方法。8.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A行政机关内部奖惩任免行为B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机关实施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D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E抽象行政行为(分数:2.00)A.B.C.D. E.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指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
24、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9.卫生行政执法的种类不包括A卫生监督检查B卫生行政许可C卫生行政指导D卫生行政控制E卫生行政处罚(分数:2.00)A.B.C. D.E.解析:卫生行政执法的种类按卫生行政执法的内容分为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处理、卫生行政处罚、卫生监督检查(经常性卫生监督)、卫生行政控制措施。10.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出发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
25、结合的原则C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立法经验E保持法律的普遍性与统一性(分数:2.00)A.B.C. D.E.解析:中国立法基本原则有四项:一是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二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三是民主立法原则,四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11.总平面图上的风向频率图中所示的风向是A从中心向外周吹的风向B北面向南面吹的风向C南面向北面吹的风向D东面向西面吹的风向E从外周向中心吹入的风向(分数:2.00)A.B. C.D.E.解析:12.在三面投影中,水平投影反映A形体的长度和高度B形体的宽度和高度C形体的长度和宽度D形体的前面E形体的侧面(分数:2.00)A.B.
26、C. D.E.解析:投影是一个几何概念。从一个立体物的顶部垂直投影时,物体的顶面和底面被置于同一水平位置,故又称为水平投影。水平投影反映的是从上往下看到的形状(面积),即物体投影面积的长和宽。13.组成立体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是A长B宽C高D点、线、面E长、宽、高(分数:2.00)A.B.C.D. E.解析:组成立体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是点、线、面。14.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控制和消除噪声源C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D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E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分数:2.00)A.B. C.D.E.解析: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控制和消除噪声源。15.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A
27、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30mmHgB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C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D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E收缩压140mmHg 或(和)舒张压90mmHg(分数:2.00)A.B.C.D.E. 解析:1999 年 10 月中国向血压联盟规定:3 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到或超过 140mmHg 和(或)舒张压达到 90mmHg 即可认为高血压。16.流行病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偏倚,下列不属于偏倚的是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测量误差D信息误差E选择误差(分数:2.00)A. B.C.D.E.解析:偏倚是指在流行病的研究或推论
28、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其真实值,所以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不属于偏倚。17.观察某种疫苗的预防效果,若于第一季度初接种了 400 人,第二季度初接种了 300 人,第三季度初接种了 100 人,第四季度初接种了 200 人。年终发现这 1000 人中发病者 20 人。计算发病率的分母应该是A1000(人)B(400+200)/2(人)C(400+300+200+100)/4(人)D400+300(3/4)+100(1/2)+200(1/4)(人)E400+300(3/4)+100(1/2)+200(1/4)-20(人)(分数:2.00)A. B.C.D.E.解析: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
29、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某时间内特定人群某病新发生病例数/同期该人群暴露的人口数)K。K=100%,1000。18.评价人群健康状况首先要考虑的是A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B要有对比资料C人群经济的变化D人群社会环境的变化E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资料(分数:2.00)A. B.C.D.E.解析:对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首先要考虑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19.中国人群疾病谱的特点是A感染性疾病得到完全控制B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C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一些慢性病威胁明显上升D感染性疾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E意外伤害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数:2.00)A.B.C. D.E.
30、解析:中国人群疾病谱的特点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一些慢性病威胁明显上升。20.现代医学模式属于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分数:2.00)A.B.C.D. E.解析:现代医学模式属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1.现代健康观突出强调了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A神经、精神、社会活动能力B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C神经、心理、社会活动能力D身体、生理、社会适应能力E精神、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分数:2.00)A.B. C.D.E.解析: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
31、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2.统计学研究的指标特性是A可加性B稳定性C变异性D正态性E对称性(分数:2.00)A.B.C. D.E.解析:23.在科学研究中,不管是实验设计还是流行病学调查,都离不开统计学知识,以下正确的是A有了实验数据之后就开始应用其知识B有了实验设计之后就开始应用其知识C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应用其知识D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应用其知识E从统计分析开始应用其知识(分数:2.00)A.B.C. D.E.解析:在科学研究中,统计学知识应该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应用其知识。否则研究便会出现问题,浪费之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4.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称为A
32、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E样本误差(分数:2.00)A.B.C. D.E.解析: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即是抽样误差。25.8 名新生儿的身长(cm)分别为 58,50,51,52,54,55,54,53,其中位数为A53.5B54C53D52E54.5(分数:2.00)A. B.C.D.E.解析:中位数的计算公式是 n 为奇数时:M=X(n+1/2);n 为偶数时:M=0.5X(n/2)+X(n/2+1)。26.用标准差和均数可全面描述A左偏态分布的特征B正态分布的特征C对称分布的特征D任何计量资料分布的特征E右偏态分布的特征(分数:2.00)A
33、.B. C.D.E.解析:用标准差和均数可描述对称分布,但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27.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1.96)所对应的面积是A99.5%B97.5%C95%D99%E90%(分数:2.00)A.B. C.D.E.解析: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1.96,+1.96)所对应的面积是 95%,因此(-,+1.96)的面积为97.5%。28.统计推断的内容是A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C统计设计D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并进行假设检验E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和统计设计(分数:2.00)A.B.C.D. E.解析:统计分析分为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则包括参数估计(用样本指标
34、估计总体指标)和假设检验。29.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A适当增加观测例数B控制个体变异C校正仪器、试剂,统一标准D严格挑选观测对象E考查总体中每一个个体(分数:2.00)A. B.C.D.E.解析: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增加样本含量即适当增加观测例数。30.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人员的设备B降低实验误差C增加样本含量D提高显著性水平E降低系统误差(分数:2.00)A.B.C. D.E.解析: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小,最简便、最可行的方法是增加样本含量。31.属于轮状模型的两个组成部分是A传染源、易感
35、者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宿主、环境D环境、病因E病因、宿主(分数:2.00)A.B.C. D.E.解析: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称病因模型,轮状模型是其中之一。轮状模型将人生活在环境界比作车轮,外轮是人生活的外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理化环境),内轮是人的机体内环境(遗传因素、生物代谢等),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机体的疾病。所以疾病的轮状模型反映了多病因学说。32.适合计数资料的统计图是A条图、直方图B线图、半对数线图C条图、百分条图D百分条图、直方图E条图、线图(分数:2.00)A.B.C. D.E.解析:33.某地开展中学生健康行为调
36、查,首先将该地中学按照学生人数多少排序,然后按照一定间隔随机抽取学校,在抽中的学校中随机抽取班级,对抽取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机械抽样E多阶段抽样(分数:2.00)A.B.C.D.E. 解析:通过一次抽样产生样本为单阶段抽样。但在现场调查中,很难通过一次抽样产生完整的样本,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来进行,称为多阶段抽样。34.为了解某校近视的发生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 50 个班中,随机抽取 5 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机械抽样(分数:2.00)A.B.
37、C. D.E.解析: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取的群体中的所有观察单位构成样本。35.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A算术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E百分位数(分数:2.00)A.B.C. D.E.解析:血清学滴度资料属于对数正态分布,因此使用几何均数。36.测量文化程度等指标所得的资料是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二分资料(分数:2.00)A.B. C.D.E.解析:37.正态分布 N(, 2),当 恒定时, 越大,表示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C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D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E曲线形
38、状和位置不变(分数:2.00)A.B.C. D.E.解析:38.在求出 y 随 x 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后,判断回归方程是否显著,需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检验的结果是接受零假设,那就意味着Ay 与 x 无直线关系By 与 x 有直线关系C方程求的有问题Dx 与 y 之间毫无关系Ey 与 x 有曲线关系(分数:2.00)A. B.C.D.E.解析:接受零假设表示 =0,说明 y 与 x 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也无直线关系。39.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之前,要A核对数据B做方差齐性检验C求均数和标准差D做变量代换E确定各样本是否可靠(分数:2.00)A.B. C.D.E.解析:在进行成组设计
39、资料的 t 检验之前,要看两组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方差是否齐同。40.寿命表中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是A死亡概率B死亡率C尚存人数D死亡人数E平均期望寿命(分数:2.00)A.B.C.D.E. 解析:寿命表指标包括死亡概率、生存人数、死亡人数、生存人年数、生存总人年数和平均期望寿命。其中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41.已知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甲地符年龄组死亡率,比较两地肝癌总死亡率宜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B直接法与间接法均可C对各年龄组分别比较D用直接法标化后比较E用间接法标化后比较(分数:2.00)A.B.C.D.E. 解析:因缺乏乙
40、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年龄别死亡率。此时,选用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后再比较。42.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的因素是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B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C研究疾病的发病率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E检验的把握度(分数:2.00)A.B.C. D.E.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取决于下列 4 个参数: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预期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 RR 或暴露的比值比 OR;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即假设检验第类错误的概率;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 为统计学假设检验第类错误的概率。4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OR=3.0, 2=11.35,P0.05
41、,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小于吸烟者E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分数:2.00)A.B.C.D. E.解析:44.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们在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吸烟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现况研究B临床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实验研究(分数:2.00)A.B.C.D. E.解析: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
42、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状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45.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率差C可计算相对危险度D只能计算比值比E只能计算率差(分数:2.00)A.B.C. D.E.解析:队列研究中可以计算的指标有: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这些指标可以评价暴露的效应。46.在队列研究中,最理想的对照形式为A内对照B外对照C一般人群对照D多重对照E可疑病例对照(分数:2.00)A.B.C.D. E.解
43、析:多重对照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选择的人群同时作对照,以减少只用一种对照所带来的偏倚,增强结果的可靠性。47.在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是指A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观察时间数之比B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人时数总和之比C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人时数总和之比D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人数之比E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分数:2.00)A.B. C.D.E.解析: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的发病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
44、病密度。48.队列研究中较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检出症候偏倚C失访偏倚D时间效应偏倚E混杂偏倚(分数:2.00)A.B.C. D.E.解析:49.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包括A病例组B实验组C病例组和对照组D暴露组和非暴露组E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数:2.00)A.B.C.D.E. 解析: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研究,是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50.对 150 名高血压患者,用某一新药降压,随访 3 个月,有 70%的血压降至正常,因此认为A此药降压效果好,仅 3 个月就有 70%的人有效B无法结论,因样本量小C效果可疑,还有 30%的未见效D无法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无法结论,因未作统计学检验(分数:2.00)A.B.C.D. E.解析:设立对照是流行病研究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