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6-(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E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有效,具普遍性(分数:2.00)A.B.C.D.E.2.卫生行政机关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是A自立案之日起 7 日内做出B自立案之日起 15 日内做出C自立案之日起 60 日内做出D自立案之日起 3 个月内做出E自立案之日起 2 年内做出(分数:2.00)A.B.C.D.E.
2、3.在医院工作的小吴已取得某大学护理大专文凭,但她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如果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就必须再读一个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这样将来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体现了法的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作用E预测作用(分数:2.00)A.B.C.D.E.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分为A1 个阶段B2 个阶段C3 个阶段D4 个阶段E5 个阶段(分数:2.00)A.B.C.D.E.5.不享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组织是A卫生行政主管机关B药品监督管理机关C计划生育管理机关D国境卫生检疫机关E卫生局执法大队(分数:2.00)A.B.C.D.E.6.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复
3、议案件采用的审查方式是A只做合法性审查B只做合理性审查C合法性审查但也有例外D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E合理性审查但也有例外(分数:2.00)A.B.C.D.E.7.标准的定义是A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B对唯一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C对恒定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D对固定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E对标准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分数:2.00)A.B.C.D.E.8.从广义上看,制定标准的领域包括A所有经济和生活领域B所有经济和技术领域C所有人类生产和技术领域D所有人类生活和技术领域E所有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分数:2.00)A.B.C.D.E.9.有关标准产生程序的正确描述是A经
4、国家下达指令计划,由主管机构批准B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C经主管机构制定,由国家立法机构批准D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国家立法机构批准E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由主管机构批准(分数:2.00)A.B.C.D.E.10.国家强制性标准可以理解为A国家技术经济领域的技术指南B国家立法领域的法规指南C国家技术经济领域的技术法规D国家社会活动领域的技术法规E国家社会活动领域的法规指南(分数:2.00)A.B.C.D.E.11.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不包括A制定标准B发布标准C推荐标准D修订标准E实施标准(分数:2.00)A.B.C.D.E.12.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是指安全、防护、设施与主体工
5、程A同时论证、同时评审、同时设计B同时论证、同时规划、同时设计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D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E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资(分数:2.00)A.B.C.D.E.13.以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为主的企业应当建在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B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C夏季侧风向的下风侧D冬季侧风向的下风侧E秋季侧风向的下风侧(分数:2.00)A.B.C.D.E.1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审核的重要任务是审查A预评价报告是否符合要求B选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C费用是否满足卫生要求D国外同类项目的卫生技术E污染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分数:2.00)A.B.C.D.E.15.建设项目职业
6、病危害卫生审查工作重点是审查A防护设施设计B卫生隐患处理C卫生设施费用D设计平面图E安全教育规划(分数:2.00)A.B.C.D.E.16.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分早中晚三期,每期持续的时间是A1 年B2 年C13 年D24 年E4 年以上(分数:2.00)A.B.C.D.E.17.油脂在高温下发生高度氧化会产生的有害物质是A聚合体、羰基、环氧基等化合物B杂环胺类、聚合体、羰基等化合物C聚合体、多环芳烃、环氧基等化合物D亚硝胺类、多环芳烃E聚合体、羰基、环氧基、杂环胺类等化合物(分数:2.00)A.B.C.D.E.18.“中国古代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属于社会医学的A生物医学模式B
7、机械论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古代医学模式(分数:2.00)A.B.C.D.E.19.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要有A生理、心理的完美状态和社会交往能力B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C躯体、智力的正常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D神经、精神的完美状态和社会劳动能力E肢体、心理的平衡状态和社会工作能力(分数:2.00)A.B.C.D.E.20.青春期男女素质指标差别迅速扩大是在A715 岁B1520 岁C1318 岁D712 岁E1316 岁(分数:2.00)A.B.C.D.E.21.超铀元素大部分是A+辐射体B 辐射体C 辐射体D-辐射体E 辐射体(分数:2.00)A.B
8、.C.D.E.22.地方性砷中毒可引起人体A皮肤瘙痒B皮肤角化C恶心呕吐D神经衰弱E骨质硬化(分数:2.00)A.B.C.D.E.23.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是将卫生资源的A投入和产出按效果的形式进行分析B投入按货币形式、产出按效果进行分析C投入和产出都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D投入按效果形式、产出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E投入和产出都按专家的打分形式进行分析(分数:2.00)A.B.C.D.E.24.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A统计设计B调查表设计C搜集资料D整理资料E分析资料(分数:2.00)A.B.C.D.E.25.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最适用的指标是A方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
9、分位数间距E标准正态离差(分数:2.00)A.B.C.D.E.26.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0,+1.96)所对应的面积是A97.5%B47.5%C45%D95%E90%(分数:2.00)A.B.C.D.E.27.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的情况是A变异系数较小B标准差较小C标准误较小D极差较小E四分位数间距较小(分数:2.00)A.B.C.D.E.28.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分数:2.00)A.B.C.D.E.29.总体率 95%可信区间的意义是A95%的正常值在此范围B95%的样
10、本率在此范围C95%的总体率在此范围D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E样本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分数:2.00)A.B.C.D.E.30.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具有必然的表达式是ASS 组内 MS 组间BMS 组间 MS 组内CMS 总 =MS 组间 +MS 组内D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E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分数:2.00)A.B.C.D.E.31.在相对数计算中,一般说A率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B构成比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C相对比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D动态数列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E标化率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分数:2.00)A.
11、B.C.D.E.32.进行多个样本构成比比较的 2检验,当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可认为A各总体构成比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构成比均不相同C各样本构成比均不相同D各样本构成不同或不全相同E各总体构成比之间两两存在差别(分数:2.00)A.B.C.D.E.33.型回归中变量 X 和 Y 应满足AX 是固定变量,Y 是随机变量BX 是随机变量,Y 是固定变量C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DX 和 Y 都是固定变量EX 和 Y 都是随机变量(分数:2.00)A.B.C.D.E.34.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对照、随机、均衡B随机、重复、均衡C对照、随机、齐同D随机、重复、齐同E对照、重复、随机(分数
12、:2.00)A.B.C.D.E.35.寿命表中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是A死亡概率B死亡率C尚存人数D死亡人数E预期寿命(分数:2.00)A.B.C.D.E.36.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A主板BCPUC内存储器DI/O 设备E机箱(分数:2.00)A.B.C.D.E.37.计算机病毒是A计算机系统自己生成的程序B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C可由计算机向接触者感染的病毒D计算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程序和数据E一种可以使计算机更好地工作的程序(分数:2.00)A.B.C.D.E.38.“32 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A微机型号B字节长度C内存容量D存储单位E硬盘容量(分
13、数:2.00)A.B.C.D.E.39.下列设备中,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的是A图形扫描仪B磁盘驱动器C绘图仪D显示器E键盘(分数:2.00)A.B.C.D.E.40.发现计算机病毒以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A用查毒软件处理B删除磁盘文件C用杀毒软件处理D格式化磁盘E升级系统(分数:2.00)A.B.C.D.E.41.不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A光笔B打印机C键盘D鼠标E手写板(分数:2.00)A.B.C.D.E.42.计算机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财务管理系统BDOS 操作系统CWindows98 操作系统DWindows2000 操作系统EUNIX 操作系统(分数:2.00)A.B.C
14、.D.E.43.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A计算机系统B计算机硬件C计算机软件D计算机程序E计算机网络(分数:2.00)A.B.C.D.E.44.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由浅入深依次推进的三个工作范畴是A找出原因、揭示现象、提供并确证措施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提供措施、确证措施有效性、用于人群D揭示分布、找出规律、总结分析E找出规律、总结分析、验证原因(分数:2.00)A.B.C.D.E.45.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是A传染病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分子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分数:2.00)A.B.C.D.E.46.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的对照来源
15、是A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B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C病例的邻居D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患者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或同事等(分数:2.00)A.B.C.D.E.47.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研究观察的方向B作为观察终点的事件在研究开始时是否已发生C确定暴露因素的时间D是否设立对照组E是否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分数:2.00)A.B.C.D.E.48.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危险度的本质是率比B相对危险度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 C相对危险度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D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E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密切相
16、关(分数:2.00)A.B.C.D.E.49.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A治疗组服用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B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药物的性质D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E两组研究对象互相不认识(分数:2.00)A.B.C.D.E.50.能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规律,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治措施效应的研究方法为A流行病学数学模型B流行病学实验研究C描述性研究D分析性研究E观察性研究(分数:2.00)A.B.C.D.E.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6-(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
17、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E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有效,具普遍性(分数:2.00)A.B.C. D.E.解析:法的特征有:调整行为的规范。行为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的规范性。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法律的国家性;法律的普遍性。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来源。通过程序强制予以实施。历史性不是法的特征。2.卫生行政机关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是A自立案之日起 7 日内做出B自立案之日起 15 日内做出C自立案之日起 60
18、日内做出D自立案之日起 3 个月内做出E自立案之日起 2 年内做出(分数:2.00)A.B.C. D.E.解析:3.在医院工作的小吴已取得某大学护理大专文凭,但她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如果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就必须再读一个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这样将来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体现了法的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作用E预测作用(分数:2.00)A.B.C.D. 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九条规定“具有高等学科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方有资格参加医师执业考试。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分为A1 个阶段B2
19、 个阶段C3 个阶段D4 个阶段E5 个阶段(分数:2.00)A.B.C.D. E.解析:法律制定的程序分 4 个阶段:提出,讨论,评议,公布。5.不享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组织是A卫生行政主管机关B药品监督管理机关C计划生育管理机关D国境卫生检疫机关E卫生局执法大队(分数:2.00)A.B.C.D.E. 解析:卫生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机关包括:卫生行政机关、药品监督管理机关、计划生育管理机关、国家卫生检疫机关、爱国卫生管理机关。受委托组织。法律授权机关。6.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复议案件采用的审查方式是A只做合法性审查B只做合理性审查C合法性审查但也有例外D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E合理性审查但也
20、有例外(分数:2.00)A.B.C.D. E.解析:卫生行政复议的处理权限比卫生行政诉讼的处理权限广,包括合法性与合理性。7.标准的定义是A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B对唯一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C对恒定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D对固定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E对标准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分数:2.00)A. B.C.D.E.解析: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8.从广义上看,制定标准的领域包括A所有经济和生活领域B所有经济和技术领域C所有人类生产和技术领域D所有人类生活和技术领域E所有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分数:2.00)A.B.C. D.E.解析:9
21、.有关标准产生程序的正确描述是A经国家下达指令计划,由主管机构批准B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C经主管机构制定,由国家立法机构批准D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国家立法机构批准E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由主管机构批准(分数:2.00)A.B. C.D.E.解析:标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0.国家强制性标准可以理解为A国家技术经济领域的技术指南B国家立法领域的法规指南C国家技术经济领域的技术法规D国家社会活动领域的技术法规E国家社会活动领域的法规指南(分数:2.
22、00)A.B.C. D.E.解析: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如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以及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属强制性标准。11.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不包括A制定标准B发布标准C推荐标准D修订标准E实施标准(分数:2.00)A.B.C.D.E. 解析:12.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是指安全、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A同时论证、同时评审、同时设计B同时论证、同时规划、同时设计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D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E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资(分数:2.00)A.B.C. 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
23、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3.以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为主的企业应当建在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B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C夏季侧风向的下风侧D冬季侧风向的下风侧E秋季侧风向的下风侧(分数:2.00)A. B.C.D.E.解析:1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审核的重要任务是审查A预评价报告是否符合要求B选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C费用是否满足卫生要求D国外同类项目的卫生技术E污染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分数:2.00)A. B.C.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
24、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1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审查工作重点是审查A防护设施设计B卫生隐患处理C卫生设施费用D设计平面图E安全教育规划(分数:2.00)A. B.C.D.E.解析:16.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分早中晚三期,每期持续的时间是A1 年B2 年C13 年D24 年E4 年以上(分数:2.00)A.B.C.D. E.解析: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持续的时间是 2 年,中期持续的时间是 23 年,晚期持续的时间是 2 年。17.油脂在高温下发生高度氧化会产生的有害物质是A聚合体、
25、羰基、环氧基等化合物B杂环胺类、聚合体、羰基等化合物C聚合体、多环芳烃、环氧基等化合物D亚硝胺类、多环芳烃E聚合体、羰基、环氧基、杂环胺类等化合物(分数:2.00)A. B.C.D.E.解析:油脂在高温下发生高度氧化产生的有害物质是聚合体、羰基、环氧基等化合物。18.“中国古代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属于社会医学的A生物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古代医学模式(分数:2.00)A.B.C.D. E.解析:19.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要有A生理、心理的完美状态和社会交往能力B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C躯体、智力的正常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D神经、精神的
26、完美状态和社会劳动能力E肢体、心理的平衡状态和社会工作能力(分数:2.00)A.B. C.D.E.解析: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要有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20.青春期男女素质指标差别迅速扩大是在A715 岁B1520 岁C1318 岁D712 岁E1316 岁(分数:2.00)A.B.C. D.E.解析:青春期素质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1318 岁期间男女差别迅速扩大。21.超铀元素大部分是A+辐射体B 辐射体C 辐射体D-辐射体E 辐射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超铀元素是指原子序数在铀(原子序数为 92)以后的所有元素,又称铀后元素。超铀元素衰变时放出
27、 粒子、 射线和中子,且超铀元素大部分是 辐射体。22.地方性砷中毒可引起人体A皮肤瘙痒B皮肤角化C恶心呕吐D神经衰弱E骨质硬化(分数:2.00)A. B.C.D.E.解析: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Arsenism)简称地砷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或)色素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慢性中毒。临床上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和掌跖角化的“三联症”改变为主,并作为特异性诊断标志;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症状和体症。23.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是将卫生资
28、源的A投入和产出按效果的形式进行分析B投入按货币形式、产出按效果进行分析C投入和产出都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D投入按效果形式、产出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E投入和产出都按专家的打分形式进行分析(分数:2.00)A.B.C. D.E.解析: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是将卫生资源的投入和产出都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24.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A统计设计B调查表设计C搜集资料D整理资料E分析资料(分数:2.00)A. B.C.D.E.解析:统计全过程分为 4 个基本过程:统计设计(最关键环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25.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最适用的指标是A
29、方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标准正态离差(分数:2.00)A.B.C.D. E.解析:四分位数间距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分布特征的,方差与标准差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特征的,变异系数则是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的相对变异指标。26.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0,+1.96)所对应的面积是A97.5%B47.5%C45%D95%E90%(分数:2.00)A.B. C.D.E.解析: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1.96,+1.96)所对应的面积是 95%,因此(0,+1.96)的面积为47.5%。27.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的情况是A变异系数较小B标准差较小C标准误
30、较小D极差较小E四分位数间距较小(分数:2.00)A.B.C. D.E.解析:标准误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样本均数与相应总体均数间的差异。因此标准误较小,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28.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分数:2.00)A.B. C.D.E.解析:统计分析分为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则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9.总体率 95%可信区间的意义是A95%的正常值在此范围B95%的样本率在此范围C95%的总体率在此范围D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E样本率在此范围内的可
31、能性为 95%(分数:2.00)A.B.C.D. E.解析:总体率 95%可信区间就是总体率会有 95%的可能性落在所得到的区间内,即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30.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具有必然的表达式是ASS 组内 MS 组间BMS 组间 MS 组内CMS 总 =MS 组间 +MS 组内D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E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分数:2.00)A.B.C.D. E.解析:31.在相对数计算中,一般说A率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B构成比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C相对比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D动态数列的总和理论上是 100%E标化率的总和理论上是
32、 100%(分数:2.00)A.B. C.D.E.解析:构成比是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通常以 100%为比例基数。32.进行多个样本构成比比较的 2检验,当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可认为A各总体构成比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构成比均不相同C各样本构成比均不相同D各样本构成不同或不全相同E各总体构成比之间两两存在差别(分数:2.00)A. B.C.D.E.解析: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无效假设一般为各总体构成比均相等,备择假设便是各总体构成比不等或不全相等。33.型回归中变量 X 和 Y 应满足AX 是固定变量,Y 是随机变量BX 是随机变量,Y 是固定变量C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
33、随机变量DX 和 Y 都是固定变量EX 和 Y 都是随机变量(分数:2.00)A.B.C.D.E. 解析:型回归要求变量 X、Y 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 X 和 Y 都应该是随机变量。34.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对照、随机、均衡B随机、重复、均衡C对照、随机、齐同D随机、重复、齐同E对照、重复、随机(分数:2.00)A.B.C.D.E. 解析:实验设计的 3 个基本原则是随机、对照和重复。35.寿命表中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是A死亡概率B死亡率C尚存人数D死亡人数E预期寿命(分数:2.00)A.B.C.D.E. 解析:寿命表指标包括死亡概率、生存人数、死亡人数、生存人年数、生存总人年数和平均
34、期望寿命。其中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36.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A主板BCPUC内存储器DI/O 设备E机箱(分数:2.00)A.B. C.D.E.解析: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CPU。37.计算机病毒是A计算机系统自己生成的程序B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C可由计算机向接触者感染的病毒D计算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程序和数据E一种可以使计算机更好地工作的程序(分数:2.00)A.B. C.D.E.解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38.“32 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A微机型号B字节长度C内存容量D存储单位E硬盘容
35、量(分数:2.00)A.B.C.D. E.解析:在计算机中,字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存储单元。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 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称为字,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和若干字节组成。所以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字长越长,性能越强。不同的计算机字长是不相同的,常用的字长有 8 位、16 位、32位、64 位等。39.下列设备中,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的是A图形扫描仪B磁盘驱动器C绘图仪D显示器E键盘(分数:2.00)A.B. C.D.E.解析:磁盘驱动器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40.发现计算机病毒以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A用查毒软件处理B删除磁盘
36、文件C用杀毒软件处理D格式化磁盘E升级系统(分数:2.00)A.B.C.D. E.解析:发现计算机病毒以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格式化磁盘。41.不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A光笔B打印机C键盘D鼠标E手写板(分数:2.00)A.B. C.D.E.解析:打印机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42.计算机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财务管理系统BDOS 操作系统CWindows98 操作系统DWindows2000 操作系统EUNIX 操作系统(分数:2.00)A. B.C.D.E.解析: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厂家提供的、为了管理和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
37、发挥和扩展计算机功能、提高使用效率的通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在各个领域中,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开发的软件,比如财务管理软件等。43.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A计算机系统B计算机硬件C计算机软件D计算机程序E计算机网络(分数:2.00)A.B. C.D.E.解析: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称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它是实现计算机功能的实体部分,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44.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由浅入深依次推进的三个工作范畴是A找出原因、揭示现象、提供并确证措施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提供措施、确证措施有效性、用于人群D揭示分布、找出规律、总结分析E找出规律、总结分析、验
38、证原因(分数:2.00)A.B. C.D.E.解析:流行病学任务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导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45.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是A传染病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分子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分数:2.00)A. B.C.D.E.解析:所谓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传染病流行病学旨在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
39、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对疾病的三间分布可作出具体的描述。46.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的对照来源是A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B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C病例的邻居D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患者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或同事等(分数:2.00)A.B. C.D.E.解析:在病例对照研究的实际工作中的对照来源主要有: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病例的配偶、同胞、亲
40、戚、同学或同事等。其中以第种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而以第种使用最多。47.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研究观察的方向B作为观察终点的事件在研究开始时是否已发生C确定暴露因素的时间D是否设立对照组E是否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分数:2.00)A.B. C.D.E.解析: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现时)研究对象的暴露状况而定的。此时,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还需要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而历史性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材料作出的;研究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已经出现,其资料可从历史资料中获得,不需要前瞻
41、性观察。48.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危险度的本质是率比B相对危险度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 C相对危险度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D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E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密切相关(分数:2.00)A.B.C. D.E.解析: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归因危险度(AR)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rate difference,RD)和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
42、的程度。RR 与AR 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彼此密切相关,但其公共卫生意义却不同。RR 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AR 则一般是对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有病因学的意义,后者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49.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A治疗组服用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B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药物的性质D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E两组研究对象互相不认识(分数:2.00)A.B.C.D. E.解析:双盲(double blind)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50.能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规律,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治措施效应的研究方法为A流行病学数学模型B流行病学实验研究C描述性研究D分析性研究E观察性研究(分数:2.00)A. B.C.D.E.解析: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公式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流行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治措施效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