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2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重症肺炎小儿常存在(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2.婴幼儿肺炎首先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分数:2.00)A.高碳酸血症B.呼吸性酸中毒C.低氧血症D.混合性酸中毒E.代谢性中毒3.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哪项检查结果说明有肝细胞再生(分数:2.00)A.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B.转氨酶胆红素分离C.甲胎蛋白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凝血酶原时间正常4.伤寒致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机制
2、是(分数:2.00)A.免疫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B.免疫复合物作用于红细胞膜,造成红细胞破裂出血C.因伤寒菌血症引起骨髓炎和肾脓肿D.伤寒杆菌内毒素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发生凝血E.伤寒杆菌内毒素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5.抢救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早期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的最主要理由是(分数:2.00)A.减轻炎性反应B.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C.增加心肌收缩力D.降低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稳定溶酶体膜6.引起深部真菌病的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的是(分数:2.00)A.组织胞浆菌B.球孢子菌C.新型隐球菌D.芽生菌E.白色念珠菌7.下列哪项不是风湿活动的指标(分数:2.00)
3、A.C 反应蛋白阳性B.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血 ASO 增高D.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E.球蛋白和黏蛋白增高8.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中,下列哪种感染形式最常见(分数:2.00)A.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B.暂时菌血症C.感染带菌状态D.败血症E.化脓性脑脊髓膜炎9.Roger 病的缺损直径为(分数:2.00)A.小于 5mmB.大于 5mmC.小于 10mmD.大于 10mmE.小于 15mm10.反映骨钙化最灵敏的指标是(分数:2.00)A.1,25-(OH)D3B.血钙C.尿钙D.骨碱性磷酸酶E.血碱性磷酸酶11.参与胸腺嘧啶核苷合成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 KB.维生素 CC
4、.叶酸D.维生素 AE.维生素 PP12.下列哪种维生素在肝脏中的含量较少(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2C.维生素 PPD.维生素 KE.维生素 C13.糖原累积病型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分数:2.00)A.苯丙氨酸羟化酶B.氨基己糖酶C.酪氨酸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半乳糖-磷酸-尿苷转移酶14.营养不良患儿水肿的原因是(分数:2.00)A.低蛋白血症B.肾衰竭C.低钠血症D.心力衰竭E.维生素 B2 缺乏15.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病变主要在(分数:2.00)A.大脑皮质B.基底神经节C.小脑半球D.丘脑黑质E.脑干网状系统16.产前确诊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方法是(
5、分数:2.00)A.超声波检查B.X 线检查C.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D.母血甲胎蛋白测定E.抽取羊水进行 DNA 检查17.下列哪项是佝偻病时骨质软化的表现(分数:2.00)A.肋骨串珠B.漏斗胸C.手镯D.方颅E.脚镯18.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分数:2.00)A.单基因突变B.染色体异常C.孕期感染D.孕期射线或特殊药物、毒物接触史E.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19.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易发原因(分数:2.00)A.严重心力衰竭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心肌炎E.肾功能不全20.下列哪项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数:2.00)A.严重缺铁B.重度营养不良C.缺钙D.缺维生素 B1E.
6、严重缺钾21.小儿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是(分数:2.00)A.心律失常B.胃肠道症状C.嗜睡、头昏D.色视症E.以上都是22.血清 IgG 高于母体见于(分数:2.00)A.足月儿B.早产儿C.过期产儿D.小于胎龄儿E.足月小样儿23.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脑肿瘤的特点(分数:2.00)A.恶性肿瘤占第 1 位B.大多数发生在中线部位C.以神经胶质细胞瘤最多见D.颅内压症状出现早E.定位症状少,易误诊24.如果怀疑颅内占位病变,哪项检查必须慎重(分数:2.00)A.EEG 检查B.MRIC.腰穿检查D.CTE.X 线平片25.脑性瘫痪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数:2.00)A.痉挛型B.手足徐动型C.共济
7、失调型D.混合型E.肌张力低下型26.哪种神经反射出生后即有且终生存在(分数:2.00)A.拥抱反射B.觅食反射C.腹壁反射D.膝腱反射E.握持反射27.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卡的供应原则是(分数:2.00)A.逐渐少量增加到正常需要量B.快速增加到正常需要量C.逐步小量增加到超过正常需要量D.逐步少量增加到低于正常需要量E.快速增加到超过正常需要量28.有关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凝血时间延长C.出血时间延长D.血块收缩不良E.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29.下列不属于抑酸药的是(分数:2.00)A.阿托品B.奥美拉唑C.碳酸氢钠D.
8、丙谷胺E.雷尼替丁30.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为(分数:2.00)A.130mmol/LB.150mmol/LC.130140mmol/LD.130150mmol/LE.140150mmol/L31.下列常表现为稽留热的疾病是(分数:2.00)A.结核病B.回归热C.风湿热D.大叶性肺炎E.败血症32.度咯血失血量为(分数:2.00)A.5%B.10%20%C.20%以上D.5%10%E.10%15%33.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大于 10%的疾病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急性淋巴结炎D.幼年类风湿E.立克次体感染34.出现青紫时,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血红蛋
9、白总量的(分数:2.00)A.20%B.10%C.15%D.5%E.30%35.用腋表测体温,高热的标准是(分数:2.00)A.38.539%B.3940%C.3941D.39.540E.38.54036.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分数:2.00)A.急性喉炎B.支气管异物C.毛细支气管炎D.哮喘E.气胸37.下列哪项不是周围性瘫痪的特点(分数:2.00)A.病理反射阴性B.肌张力增高C.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无明显感觉障碍E.肌萎缩多见38.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环境因素的作用很小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起同样重要的作用C.内分泌因素
10、为主要因素D.脂肪代谢异常E.遗传因素起的作用小,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39.对于咯血的诊断,最重要的常规检查是(分数:2.00)A.痰液检查B.肺组织活检C.胸部 X 线片D.胸部 CT 检查E.血常规40.反复呕吐最可能引起的电解质酸碱紊乱是(分数:2.00)A.低氯低钾性酸中毒B.低氯高钾性酸中毒C.低氯高钾性碱中毒D.低氯低钾性碱中毒E.高氯低钾性酸中毒4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血涂片检查时可见巨大幼稚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是因为(分数:2.00)A.合并严重感染B.缺乏维生素 B12C.药物的毒性反应D.转化为白血病E.缺乏铁42.关于铁代谢,下列哪一项是不正
11、确的(分数:2.00)A.人体总铁量的 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B.食物中的铁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从十二指肠吸收C.铁主要由胆汁、尿、汗和脱落的黏膜细胞排出D.缺铁时主要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而对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影响较小E.铁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为铁的贮存形式43.关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维生素 B12 缺乏,使四氢叶酸减少,红细胞 DNA 合成不足B.维生素 B12 缺乏,使四氢叶酸减少,红细胞 RNA 合成不足C.红细胞生成减慢,但在血中和骨髓中破坏增加D.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也有红细胞类似变化E.红细胞胞核发育落后,但血红蛋白发育正常44.缺铁性贫
12、血患儿对感染的易感性高。最可能的机制为(分数:2.00)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B.微量元素缺乏C.能量和蛋白质营养不良D.体温较低E.体液免疫功能缺陷45.8 个月婴儿,牛奶喂养。近 2 个月腹泻,肤色苍白,食欲减退。RBC 2.710 12 /L,Hb 71g/L。为明确贫血原因,下列哪项检查有早期诊断价值(分数:2.00)A.血清铁测定B.总铁结合力测定C.血清铁蛋白测定D.MCV、MCH、MCHC 测定E.骨髓检查46.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结肠的平滑肌发育不良B.结肠交感神经丛发育不良C.扩张结肠部分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D.结肠肠壁的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
13、E.以上都不是47.下述哪一项不是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表现(分数:2.00)A.血纤维蛋白原升高B.血白蛋白降低C.血三酰甘油升高D.血乳酸脱氢酶升高E.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48.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是(分数:2.00)A.主动脉瓣相对狭窄B.肺动脉相对狭窄C.血流通过缺损口D.二尖瓣相对狭窄E.三尖瓣相对狭窄49.房间隔缺损的肺动脉第二心音是(分数:2.00)A.减弱B.亢进C.分裂D.不分裂E.固定分裂50.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体征是(分数:2.00)A.心包摩擦音B.心尖区收缩期杂音C.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期前收缩D.奔马律E.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儿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27 答案解析(总
14、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重症肺炎小儿常存在(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解析:解析 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而严重缺氧体内无氧酵解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多,以及高热、呕吐、腹泻等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2.婴幼儿肺炎首先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分数:2.00)A.高碳酸血症B.呼吸性酸中毒C.低氧血症 D.混合性酸中毒E.代谢性中毒解析:解析 肺炎时影响通气、换气功能,两者均可引起低氧血症。3.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哪项检查结果说明有肝细胞
15、再生(分数:2.00)A.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B.转氨酶胆红素分离C.甲胎蛋白阳性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解析:解析 甲胎蛋白若阳性,提示有肝细胞再生。4.伤寒致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机制是(分数:2.00)A.免疫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B.免疫复合物作用于红细胞膜,造成红细胞破裂出血C.因伤寒菌血症引起骨髓炎和肾脓肿D.伤寒杆菌内毒素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发生凝血 E.伤寒杆菌内毒素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解析:解析 伤寒杆菌产生毒力很强的内毒素。5.抢救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早期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的最主要理由是(分数:2.00)A.减轻炎性反应B.减轻毛
16、细血管的通透性C.增加心肌收缩力D.降低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稳定溶酶体膜解析:6.引起深部真菌病的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的是(分数:2.00)A.组织胞浆菌B.球孢子菌C.新型隐球菌D.芽生菌E.白色念珠菌 解析:解析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口腔、咽喉、肠道、阴道黏膜的正常菌群,也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7.下列哪项不是风湿活动的指标(分数:2.00)A.C 反应蛋白阳性B.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血 ASO 增高 D.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E.球蛋白和黏蛋白增高解析:解析 血 ASO 滴度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链球菌感染,提示有风湿热可能,不反映风湿活动性。8.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中,下列哪种感染形式最
17、常见(分数:2.00)A.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B.暂时菌血症C.感染带菌状态 D.败血症E.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解析:9.Roger 病的缺损直径为(分数:2.00)A.小于 5mm B.大于 5mmC.小于 10mmD.大于 10mmE.小于 15mm解析:解析 室间隔缺损的小型缺损即 Roger 病,小于 5mm,常见于肌部。510mm 属中型,大于 10mm为大型。10.反映骨钙化最灵敏的指标是(分数:2.00)A.1,25-(OH)D3B.血钙C.尿钙D.骨碱性磷酸酶 E.血碱性磷酸酶解析:11.参与胸腺嘧啶核苷合成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 KB.维生素 CC.叶酸D.维生素 A
18、E.维生素 PP解析:12.下列哪种维生素在肝脏中的含量较少(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2C.维生素 PPD.维生素 KE.维生素 C 解析:解析 维生素 C 的主要来源是各种水果及新鲜蔬菜。13.糖原累积病型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分数:2.00)A.苯丙氨酸羟化酶B.氨基己糖酶C.酪氨酸酶D.葡萄糖-6-磷酸酶 E.半乳糖-磷酸-尿苷转移酶解析:解析 糖原累积病型是由于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使糖原分解或糖异生途径产生的 6-磷酸葡萄糖不能水解产生葡萄糖,糖代谢发生紊乱所致。14.营养不良患儿水肿的原因是(分数:2.00)A.低蛋白血症 B.肾衰竭C.低钠血症D.心力衰竭E.
19、维生素 B2 缺乏解析:15.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病变主要在(分数:2.00)A.大脑皮质B.基底神经节 C.小脑半球D.丘脑黑质E.脑干网状系统解析:解析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病变主要在基底神经节的豆状核及尾状核;晚期丘脑、黑质、大脑皮质层、白质、小脑齿状核和脑干也受累。16.产前确诊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方法是(分数:2.00)A.超声波检查B.X 线检查C.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 D.母血甲胎蛋白测定E.抽取羊水进行 DNA 检查解析:解析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病因是性染色体 x 呈单体所致的身材矮小、原发性闭经、颈蹼、肘外翻等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确诊本病的关键手段。17.下列哪
20、项是佝偻病时骨质软化的表现(分数:2.00)A.肋骨串珠 B.漏斗胸C.手镯D.方颅E.脚镯解析:18.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分数:2.00)A.单基因突变B.染色体异常C.孕期感染D.孕期射线或特殊药物、毒物接触史E.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解析:19.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易发原因(分数:2.00)A.严重心力衰竭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 D.心肌炎E.肾功能不全解析:解析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病变时,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按常规剂量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肾脏功能不全时,洋地黄的排泄清除受到影响,按常规剂量治疗时,也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需要考虑上述因素,选
21、择合适的剂量。20.下列哪项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数:2.00)A.严重缺铁B.重度营养不良C.缺钙 D.缺维生素 B1E.严重缺钾解析:解析 由于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缺铁引起贫血,代偿性心率加快,到失代偿阶段出现心衰;重度营养不良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发生心衰;低钾血症可导致心脏肌肉细胞及其传导组织的功能障碍,可致心衰;缺维生素 B 1 可出现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称为“湿性脚病”。缺钙对心脏影响主要为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室纤颤等。21.小儿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
22、表现是(分数:2.00)A.心律失常 B.胃肠道症状C.嗜睡、头昏D.色视症E.以上都是解析:22.血清 IgG 高于母体见于(分数:2.00)A.足月儿 B.早产儿C.过期产儿D.小于胎龄儿E.足月小样儿解析:解析 新生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绝大部分为通过胎盘的母亲 IgG,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的 IgG 水平低于母体。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的 IgG 水平低与胎盘功能不全有关。23.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脑肿瘤的特点(分数:2.00)A.恶性肿瘤占第 1 位 B.大多数发生在中线部位C.以神经胶质细胞瘤最多见D.颅内压症状出现早E.定位症状少,易误诊解析:解析 颅内肿瘤发病率相当低,但在小儿
23、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24.如果怀疑颅内占位病变,哪项检查必须慎重(分数:2.00)A.EEG 检查B.MRIC.腰穿检查 D.CTE.X 线平片解析:解析 小儿颅内肿瘤好发于脑中线部位上,易引起颅内高压症。腰穿检查要慎重,谨防脑疝发生,危及生命。25.脑性瘫痪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数:2.00)A.痉挛型 B.手足徐动型C.共济失调型D.混合型E.肌张力低下型解析:解析 痉挛型脑性瘫痪最常见,约占全部患儿的 60%70%。26.哪种神经反射出生后即有且终生存在(分数:2.00)A.拥抱反射B.觅食反射C.腹壁反射D.膝腱反射 E.握持反射解析:解析 拥抱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生后即存在,
24、持续约数月自然消失,腹壁反射生后可不存在,随生长逐渐出现。27.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卡的供应原则是(分数:2.00)A.逐渐少量增加到正常需要量B.快速增加到正常需要量C.逐步小量增加到超过正常需要量 D.逐步少量增加到低于正常需要量E.快速增加到超过正常需要量解析:28.有关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凝血时间延长 C.出血时间延长D.血块收缩不良E.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解析:解析 凝血时间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与血小板无关。29.下列不属于抑酸药的是(分数:2.00)A.阿托品 B.奥美拉
25、唑C.碳酸氢钠D.丙谷胺E.雷尼替丁解析:解析 阿托品是 M 胆碱受体阻断剂。丙谷胺有抗胃泌素作用,对控制胃酸和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效果较好;奥美拉唑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的分泌;雷尼替丁是 H 2 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碳酸氢钠为弱碱,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30.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为(分数:2.00)A.130mmol/LB.150mmol/LC.130140mmol/LD.130150mmol/L E.140150mmol/L解析:31.下列常表现为稽留热的疾病是(分数:2.00)A.结核病B.回归热C.风湿热D.大叶性肺炎 E.败血症解析:解析 回归热表现为周期性发热,
26、结核病和败血症多表现为弛张热,风湿热多为不规则发热,结核病有时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32.度咯血失血量为(分数:2.00)A.5%B.10%20%C.20%以上D.5%10% E.10%15%解析:解析 度咯血失血量少于有效循环血量的 5%,度咯血失血量为有效循环血量的 5%10%,度咯血失血量大于有效循环血量的 15%。33.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大于 10%的疾病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急性淋巴结炎D.幼年类风湿E.立克次体感染解析:34.出现青紫时,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分数:2.00)A.20%B.10%C.15% D.5%E.3
27、0%解析:35.用腋表测体温,高热的标准是(分数:2.00)A.38.539%B.3940%C.3941 D.39.540E.38.540解析:解析 低热 37.338;中等发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36.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分数:2.00)A.急性喉炎 B.支气管异物C.毛细支气管炎D.哮喘E.气胸解析:解析 急性喉炎引起的是上气道梗阻,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异物、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均为呼气性呼吸困难,气胸可为混合性呼吸困难。37.下列哪项不是周围性瘫痪的特点(分数:2.00)A.病理反射阴性B.肌张力增高 C.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无明显感觉障
28、碍E.肌萎缩多见解析:解析 周围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38.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环境因素的作用很小B.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起同样重要的作用C.内分泌因素为主要因素D.脂肪代谢异常E.遗传因素起的作用小,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 解析:解析 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主要为摄入的营养超过机体能量消耗和代谢需要,再加上活动过少,能量消耗过低,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引起肥胖。39.对于咯血的诊断,最重要的常规检查是(分数:2.00)A.痰液检查 B.肺组织活检C.胸部 X 线片D.胸部 CT 检查E.血常规解析:解析 痰液检查包括肉眼观
29、察和涂片及染色镜检,直接了解出血的性质、原因。血常规、胸部 X线片及胸部 CT 检查均为间接检查法,间接推测咯血量及原因。肺组织活检为侵袭性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40.反复呕吐最可能引起的电解质酸碱紊乱是(分数:2.00)A.低氯低钾性酸中毒B.低氯高钾性酸中毒C.低氯高钾性碱中毒D.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E.高氯低钾性酸中毒解析:解析 呕吐消化液中含大量酸性物质 Cl - 及 K + ,所以出现低氯低钾性碱中毒。4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血涂片检查时可见巨大幼稚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是因为(分数:2.00)A.合并严重感染B.缺乏维生素 B12 C.药物的毒性反应D.转
30、化为白血病E.缺乏铁解析:42.关于铁代谢,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人体总铁量的 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B.食物中的铁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从十二指肠吸收C.铁主要由胆汁、尿、汗和脱落的黏膜细胞排出D.缺铁时主要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而对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影响较小E.铁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为铁的贮存形式 解析:解析 铁与血浆中转铁蛋白结合供机体利用,未被利用的部分与去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贮存。43.关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维生素 B12 缺乏,使四氢叶酸减少,红细胞 DNA 合成不足B.维生素 B12 缺乏,使四氢叶酸减少,红细胞 RNA
31、 合成不足 C.红细胞生成减慢,但在血中和骨髓中破坏增加D.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也有红细胞类似变化E.红细胞胞核发育落后,但血红蛋白发育正常解析:44.缺铁性贫血患儿对感染的易感性高。最可能的机制为(分数:2.00)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微量元素缺乏C.能量和蛋白质营养不良D.体温较低E.体液免疫功能缺陷解析:解析 缺铁时,T 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含铁的髓过氧化物酶减少,使粒细胞杀菌力降低。45.8 个月婴儿,牛奶喂养。近 2 个月腹泻,肤色苍白,食欲减退。RBC 2.710 12 /L,Hb 71g/L。为明确贫血原因,下列哪项检查有早期诊断价值(分数:2.00)A.血清铁测定 B.总铁结合
32、力测定C.血清铁蛋白测定D.MCV、MCH、MCHC 测定E.骨髓检查解析:解析 缺铁时,机体首先动用储存铁,肝及骨髓中铁蛋白减少,继之血清铁蛋白减少,临床出现缺铁现象,然后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加。46.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结肠的平滑肌发育不良B.结肠交感神经丛发育不良C.扩张结肠部分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D.结肠肠壁的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 E.以上都不是解析:47.下述哪一项不是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表现(分数:2.00)A.血纤维蛋白原升高 B.血白蛋白降低C.血三酰甘油升高D.血乳酸脱氢酶升高E.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解析:解析 疾病活动期,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3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48.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是(分数:2.00)A.主动脉瓣相对狭窄B.肺动脉相对狭窄 C.血流通过缺损口D.二尖瓣相对狭窄E.三尖瓣相对狭窄解析:解析 房间隔缺损时右心室排血量增多,导致右心室流出道相对狭窄。49.房间隔缺损的肺动脉第二心音是(分数:2.00)A.减弱B.亢进C.分裂D.不分裂E.固定分裂 解析:解析 房间隔缺损时,呼气时右心房回心血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存在左向右分流,右心血量仍然增加,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致第二心音分裂;吸气时,右房压力暂时性增高,同时左向右分流稍减,抵消了吸气时右心血流增加的改变,因此较固定。50.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体征是(分数:2.00)A.心包摩擦音B.心尖区收缩期杂音C.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期前收缩 D.奔马律E.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解析:解析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常合并的心律失常是各种期前收缩,所以体征主要是心音低钝和期前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