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神经系统疾病)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婴儿化脓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高压症状可不明显是由于(分数:2.00)A.颅骨骨缝未闭B.大脑处于抑制状态C.机体反应性差D.脑膜炎症反应轻E.血脑屏障功能较弱2.哪个因素可能会引起小儿神经管畸形(分数:2.00)A.孕早期缺乏叶酸B.孕妇被动吸烟C.初产妇年龄大于 35 岁D.孕早期发热 38以上,并持续数天E.母患精神病3.易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C
2、.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D.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B 族溶血性链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5.在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中。首选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分数:2.00)A.氢氯噻嗪B.乙酰唑胺C.氨苯蝶啶D.甘露醇E.呋塞米(速尿)6.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为(分数:2.00)A.细菌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B.病毒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C.真菌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D.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E.支原体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7.重症肌无力属哪类疾病(分数:2.0
3、0)A.脑干疾病B.脊髓前角细胞疾病C.外周神经疾病D.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E.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8.6 岁以上小孩心尖搏动在(分数:2.00)A.拥抱反射B.巴氏征C.提睾反射D.腹壁反射E.膝腱反射9.吉兰巴雷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分数:2.00)A.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B.周期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C.进行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D.非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E.周期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10.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药物为(分数:2.00)A.庆大霉素B.新斯的明C.三磷腺苷D.辅酶 AE.洛贝林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分数:2.00)A
4、.四肢瘫痪B.吞咽困难C.呼吸肌麻痹D.水、电解质紊乱E.皮肤感染12.在颅高压症的治疗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脱水剂B.糖皮质激素C.白蛋白D.吸氧E.24 小时输液量为 1500ml13.深层神经反射不包括(分数:2.00)A.提睾反射B.膝反射C.跟腱反射D.肱二头肌腱反射E.肱三头肌腱反射14.氟乙酰胺中毒处理中哪项错误(分数:2.00)A.生理盐水洗胃B.高锰酸钾溶液洗胃C.碳酸氢钠洗胃D.乙酰胺注射E.可以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15.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定量应为(分数:2.00)A.100mgLB.200mgLC.400mgLD.600mgLE.800mgL16.脑的重量与年
5、龄的关系,错误的是(分数:2.00)A.出生时脑重 370g,占体重 1012B.6 个月时脑重 600700gC.2 岁时脑重 1000gD.成人脑重 1500g,占体重的 140E.4 岁时脑重达到成人水平17.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握持反射生后 34 个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1 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D.34 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E.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18.不同年龄脊髓下端的位置与椎体的关系,正确的是(分数:2.00)A.胎儿时,脊髓下端位于第四腰椎B.出生时,脊髓下端位于第三腰椎C.4 岁时,脊髓下端位于第一腰椎D.10 岁时
6、,脊髓下端位于第一腰椎E.以上都不是19.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应用的时间是(分数:2.00)A.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停药B.脑脊液正常即可停药C.脑脊液虽不正常临床症状已消失 1 周以上即可停药D.用药 1 周即可停药E.脑脊液正常后再用 12 周20.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是(分数:2.00)A.淋球菌B.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脑膜炎双球菌21.婴幼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 型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E.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二
7、、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足月婴儿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Apgar 评分为 3 分。查体:昏迷,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心率慢。呼吸不规则,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为(分数:2.00)A.极轻度B.轻度C.中度D.重度E.极重度23.一青年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意识清、四肢无瘫痪、颈项有阻力。为鉴别其为蛛网膜下隙出血,还是化脓性脑膜炎,宜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数:2.00)A.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检查B.颅脑 CT 扫描C.反复测量体温D.抽血作细菌培养E.腰椎穿刺查脑脊液24.1 岁患儿,已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曾用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一周,病情好转,体温
8、正常,近 3天来又出现发热、抽搐。查体:前囟紧张。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白细胞 1210 9 L,蛋白450mgL,氯化物 110mmolL,糖 40mmolL。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分数:2.00)A.脑膜炎复发B.硬脑膜下积液(脓)C.脑水肿D.脑脓肿E.脑膜炎后遗症25.5 岁男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分数:2.00)A.风湿热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类风湿关节炎D.原发性肺结核E.川崎病26.男,2 岁半。因发热 18 小时,咳嗽,半小时前突然抽风一次来诊。查体:T 395,神清,面色潮红,前囟已闭。咽部充血,颈软,心肺
9、腹(),无脑膜刺激征。临床诊断为上感,高热惊厥;应给予的及时处理是(分数:2.00)A.查血常规B.静点抗生素C.吸氧D.降温E.做脑电图27.男,5 岁,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全身节律性抽动 2 年,每次发作持续 34 分钟,每 12 周发作一次,查体无异常。最有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脑脊液检查B.脑电图检查C.颅脑 CT 检查D.血生化检查E.血尿氨基酸分析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0.00)A癫痫,肌阵挛发作 B癫痫,阵挛发作 C抽动秽语综合征 D睡眠肌阵挛 E婴儿痉挛症(分数:8.00)(1).男,8 个月,发作性抽搐 4 个月,表现为点头、双手上举,持续 12 秒
10、钟,连续发作数十下。每天发作 45 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EEG 高波幅慢波。夹杂尖波、棘波、棘慢波。各导不同步、不对称。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2).男,10 岁,不自主抽动 1 年,表现为眨眼、耸肩、歪嘴,肢体抽动,喉中发声,紧张时加重,睡眠中消失,脑电图正常。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3).女孩,8 岁,1 年来入睡后不久即出现肢体抽动。部位不固定,可以是单个肢体,也可以是全身的快速抽动,觉醒时消失,EEG 常。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4).女,3 岁,发作性抽搐 1 个月,表现四肢的快速抽动,持续时间不到
11、 1 秒钟,每日发作数次,发作同期 EEG 示全导多棘慢波。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A高热惊厥 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低血糖症 D屏气发作 E癫痫(分数:6.00)(1).男,7 岁,突然面色苍白、大汗、头晕、心慌,神志清楚。脑电图正常。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B.C.D.E.(2).女,2 岁,突然四肢阵挛,两眼上翻,意识丧失,持续约 3 分钟,体温 395,巴氏征(),布氏征()。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B.C.D.E.(3).男,1 岁,大哭时即出现青紫,“上不来气”,约半分钟后出现吸气动作。青紫渐缓解,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动,脑电图无
12、异常。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B.C.D.E.A颅内占位性病变 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癫痫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偏头痛(分数:6.00)(1).大多有发热及颅内压增高,并可有脑膜刺激征和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2).反复发作搏动性头痛,可有视觉障碍和胃肠道症状,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3).头痛及呕吐多为进行性,可见视神经盘水肿,并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神经系统疾病)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
13、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婴儿化脓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高压症状可不明显是由于(分数:2.00)A.颅骨骨缝未闭 B.大脑处于抑制状态C.机体反应性差D.脑膜炎症反应轻E.血脑屏障功能较弱解析:2.哪个因素可能会引起小儿神经管畸形(分数:2.00)A.孕早期缺乏叶酸B.孕妇被动吸烟C.初产妇年龄大于 35 岁D.孕早期发热 38以上,并持续数天 E.母患精神病解析:3.易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D.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E.流感嗜血
14、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析:解析: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病后不久,即易出现昏迷和惊厥;易于多次复发或再发,可出现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易并发硬膜下积液、积脓、脑脓肿、脑积水;在肺炎流行季节,或在中耳炎、乳突炎、颅脑外伤、颅底骨折、脾切除之后,出现脑膜刺激征时,均应考虑有本病可能。肺炎嗜血杆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咳嗽、流涕等,经数日或 12 周方出现脑膜刺激征;小于 6 个月的婴儿易出现脑室膜炎;常并发硬膜下积液;脑脊液涂片可见极短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有的类似球菌,如在同一涂片上发现形态不同的细菌,都应疑为流感杆菌。4.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分数:
15、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B 族溶血性链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解析:解析: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以婴儿多见。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患儿多见。若加上无症状者,其发生率可高达 8590。5.在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中。首选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分数:2.00)A.氢氯噻嗪B.乙酰唑胺C.氨苯蝶啶D.甘露醇 E.呋塞米(速尿)解析:解析:降低颅内高压的首选脱水剂是 20的甘露醇,每次 12gkg,于 2030 分钟内静脉注入,每日可用 24 次,23 日后逐渐减少次数,约 710 日停用。一般于停用甘露醇前 12 天加用乙酰唑胺,每日 2040mgkg(0
16、75gd)口服,根据颅内压情况,可服用 13 个月或更长,每日服或间歇服(服 4 日,停 3 日)。6.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为(分数:2.00)A.细菌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B.病毒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C.真菌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D.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 E.支原体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解析:7.重症肌无力属哪类疾病(分数:2.00)A.脑干疾病B.脊髓前角细胞疾病C.外周神经疾病D.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E.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解析:8.6 岁以上小孩心尖搏动在(分数:2.00)A.拥抱反射B.巴氏征C.提睾反射 D.腹壁反射E.膝腱反射解析:9.吉兰巴雷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
17、分数:2.00)A.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B.周期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C.进行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D.非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E.周期性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解析:10.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药物为(分数:2.00)A.庆大霉素 B.新斯的明C.三磷腺苷D.辅酶 AE.洛贝林解析: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分数:2.00)A.四肢瘫痪B.吞咽困难C.呼吸肌麻痹 D.水、电解质紊乱E.皮肤感染解析:12.在颅高压症的治疗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脱水剂B.糖皮质激素C.白蛋白D.吸氧E.24 小时输液量为 1500ml 解析:13.深层神经反射
18、不包括(分数:2.00)A.提睾反射 B.膝反射C.跟腱反射D.肱二头肌腱反射E.肱三头肌腱反射解析:14.氟乙酰胺中毒处理中哪项错误(分数:2.00)A.生理盐水洗胃B.高锰酸钾溶液洗胃C.碳酸氢钠洗胃 D.乙酰胺注射E.可以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解析:15.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定量应为(分数:2.00)A.100mgLB.200mgLC.400mgL D.600mgLE.800mgL解析:16.脑的重量与年龄的关系,错误的是(分数:2.00)A.出生时脑重 370g,占体重 1012B.6 个月时脑重 600700gC.2 岁时脑重 1000gD.成人脑重 1500g,占体重的 140E.4 岁
19、时脑重达到成人水平 解析:17.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握持反射生后 34 个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1 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 D.34 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E.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解析:解析:出生时即有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先天性反射。足月儿吸吮、拥抱、握持等原始反射多于生后 34 个月消失。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 1 岁稳定。34 个月前小儿肌张力较高,Kernig 征可阳性,2 岁以下小儿巴氏征阳性(对称)亦可为生理现象。18.不同年龄脊髓下端的位置与椎体的关系,正确的是(分数:2.00)
20、A.胎儿时,脊髓下端位于第四腰椎B.出生时,脊髓下端位于第三腰椎C.4 岁时,脊髓下端位于第一腰椎 D.10 岁时,脊髓下端位于第一腰椎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新生儿脊髓重 26 克,脊髓功能相对成熟。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 2 腰椎下缘,4 岁时上移至第 1 腰椎。做腰椎穿刺定位时应注意。19.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应用的时间是(分数:2.00)A.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停药B.脑脊液正常即可停药C.脑脊液虽不正常临床症状已消失 1 周以上即可停药D.用药 1 周即可停药E.脑脊液正常后再用 12 周 解析:解析: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正确治疗前应了解其特点: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临床
21、症状重、起病急,感染中毒症状重,脑膜刺激征多不明显。合并症多,在病程中反复、加重,应考虑合并硬膜下积液、脑室膜炎、脑脓肿、脑积水等。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是头孢类如头孢曲松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疗程较长 23 周。一般脑脊液正常后再用 12 周。20.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是(分数:2.00)A.淋球菌B.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E.脑膜炎双球菌解析:解析:新生儿最常见的脑膜炎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面色差、精神萎靡、呕吐、嗜睡、惊厥、两眼凝视、前囟饱满。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21.婴幼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分数:2.00
22、)A.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型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E.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解析:解析: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诊断对治疗十分重要,随年龄而异。婴幼儿期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 20 万40 万 Ukg,分次静注。流感嗜血杆菌首选氨苄西林100200mg(kg.d),分次静滴。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后,继续用药 57 日。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足月婴儿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Apgar 评分为 3 分。查体:昏迷,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心率慢。呼吸不规则,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23、,临床分度为(分数:2.00)A.极轻度B.轻度C.中度D.重度 E.极重度解析:解析:Apgar 评分通过对生后 1 分钟婴儿的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及对刺激的反应等五项指标评分,以区别新生婴儿窒息程度。五项指标每项 2 分,共 10 分,评分越高,表明窒息程度越轻,47 分为轻度窒息,03 分为重度窒息。本题中 Apgar 评分为 3 分,说明是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表现常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出生至 72 小时或以上症状最明显,出现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伴惊厥。23.一青年患者,突然出现剧
24、烈头痛、恶心和呕吐、意识清、四肢无瘫痪、颈项有阻力。为鉴别其为蛛网膜下隙出血,还是化脓性脑膜炎,宜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数:2.00)A.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检查B.颅脑 CT 扫描C.反复测量体温D.抽血作细菌培养E.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解析:解析:化脓性脑膜炎的确诊必须依靠脑脊液涂片,细菌培养,对流免疫电泳等抗原检查法。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诊断要点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而无明显神经系统局灶定位征。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对诊断很有帮助。有条件时做头颅 CT 进一步明确诊断。24.1 岁患儿,已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曾用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一周,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
25、 3天来又出现发热、抽搐。查体:前囟紧张。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白细胞 1210 9 L,蛋白450mgL,氯化物 110mmolL,糖 40mmolL。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分数:2.00)A.脑膜炎复发B.硬脑膜下积液(脓) C.脑水肿D.脑脓肿E.脑膜炎后遗症解析:解析:硬脑膜下积液以婴儿多见,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患儿多见,若加上无症状者,其发生率可高达 8590。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在治疗中体温不退或热退数日后又复升;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症状好转后又复出现惊厥、呕吐、意识障碍。颅骨透光试验阳性,必要时头部 CT 扫描;确诊后可经前囟作硬膜下穿刺放液
26、,积液应作常规检查及涂片检菌。正常情况下硬膜下积液2ml,蛋白质定量04gL。并发硬膜下积液时,液体量增多,少数可呈脓性。25.5 岁男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分数:2.00)A.风湿热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类风湿关节炎D.原发性肺结核 E.川崎病解析:26.男,2 岁半。因发热 18 小时,咳嗽,半小时前突然抽风一次来诊。查体:T 395,神清,面色潮红,前囟已闭。咽部充血,颈软,心肺腹(),无脑膜刺激征。临床诊断为上感,高热惊厥;应给予的及时处理是(分数:2.00)A.查血常规B.静点抗生素C.吸氧D.降温 E.做脑电图解
27、析:27.男,5 岁,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全身节律性抽动 2 年,每次发作持续 34 分钟,每 12 周发作一次,查体无异常。最有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脑脊液检查B.脑电图检查 C.颅脑 CT 检查D.血生化检查E.血尿氨基酸分析解析:解析:小儿时期神经精神发育一直十分活跃。出生时脑重平均 370g,占体重的 1012,约为成人脑重(约 1500g)的 25。6 个月时脑重 600700g,1 岁时达 900g,2 岁时 1000g 左右,46 岁时只达成人脑重的 8590。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0.00)A癫痫,肌阵挛发作 B癫痫,阵挛发作 C抽动秽语综合征 D睡眠
28、肌阵挛 E婴儿痉挛症(分数:8.00)(1).男,8 个月,发作性抽搐 4 个月,表现为点头、双手上举,持续 12 秒钟,连续发作数十下。每天发作 45 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EEG 高波幅慢波。夹杂尖波、棘波、棘慢波。各导不同步、不对称。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男,10 岁,不自主抽动 1 年,表现为眨眼、耸肩、歪嘴,肢体抽动,喉中发声,紧张时加重,睡眠中消失,脑电图正常。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 D.E.解析:(3).女孩,8 岁,1 年来入睡后不久即出现肢体抽动。部位不固定,可以是单个肢体,也可以是全身的快速抽动,觉醒时消失,E
29、EG 常。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 E.解析:(4).女,3 岁,发作性抽搐 1 个月,表现四肢的快速抽动,持续时间不到 1 秒钟,每日发作数次,发作同期 EEG 示全导多棘慢波。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 B.C.D.E.解析:A高热惊厥 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低血糖症 D屏气发作 E癫痫(分数:6.00)(1).男,7 岁,突然面色苍白、大汗、头晕、心慌,神志清楚。脑电图正常。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女,2 岁,突然四肢阵挛,两眼上翻,意识丧失,持续约 3 分钟,体温 395,巴氏征(),布氏征()。可能的诊断是(分数
30、:2.00)A. B.C.D.E.解析:(3).男,1 岁,大哭时即出现青紫,“上不来气”,约半分钟后出现吸气动作。青紫渐缓解,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动,脑电图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B.C.D. E.解析:A颅内占位性病变 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癫痫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偏头痛(分数:6.00)(1).大多有发热及颅内压增高,并可有脑膜刺激征和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可诊断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反复发作搏动性头痛,可有视觉障碍和胃肠道症状,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 解析:(3).头痛及呕吐多为进行性,可见视神经盘水肿,并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可诊断为(分数:2.00)A. B.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