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科( 含结核病科)-1-6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微生物、媒体、宿主 B病原体、环境、宿主 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病原体、人体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分数:1.00)A.B.C.D.E.2.下列疾病中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 A鼠疫 B霍乱 C艾滋病 D血吸虫病 E流行性腮腺炎(分数:1.00)A.B.C.D.E.3.患者,37 岁,男性农民,10 月 14 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 7 天,咳嗽、咳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
2、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近期曾参加秋收,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大叶肺炎 B败血症 C流行性感冒 D钩端螺旋体病 E肺结核(分数:1.00)A.B.C.D.E.4.感染中毒型钩体病的临床表现是 A浅表淋巴结肿大 B全身肌肉疼痛 C体温呈梯样上升 D全身充血性斑丘疹 E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分数:1.00)A.B.C.D.E.5.关于艾滋病的病理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会性病原体感染组织中炎症反应重,病原繁殖多 B主要病理变化在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C反应性病变包括滤泡增殖性淋巴结肿大 D肿瘤性病变包括卡波济肉瘤和其他淋巴瘤 E卡波济肉瘤是一种恶性组织细胞病(分数:1.00)A.
3、B.C.D.E.6.钩端螺旋体毒力最强的血清群是 A波摩那群 B黄疸出血群 C流感伤寒群 D犬群 E爪哇群(分数:1.00)A.B.C.D.E.7.EHF 病人透析治疗的指征是 A少尿 4 天或无尿 24 小时以上 B明显的尿毒血症 C明显的高血钾 D高血容量综合征 E低血压难以纠正(分数:1.00)A.B.C.D.E.8.下列症状中属于丝虫病晚期表现的是 A丝虫热 B乳糜尿 C精囊炎 D急性淋巴结炎 E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分数:1.00)A.B.C.D.E.9.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 A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疾病的治疗 C疾病的预防 D估计疾病的预后 E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分数:
4、1.00)A.B.C.D.E.10.对于登革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隔离至完全退热 B应积极静脉输液 C解热镇痛剂有利于本病退热 D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E发热病人均可使用酒精擦浴(分数:1.00)A.B.C.D.E.11.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分数:1.00)A.B.C.D.E.12.丝虫病患者的下列标本中不能找到微丝蚴的是 A外周血 B鞘膜积液 C乳糜尿 D痰 E乳糜腹水(分数:1.00)A.B.C.D.E.13.流脑快速,简易确诊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A脑脊液检查 B皮肤瘀斑组织液涂片染色镜检 C血液或脑脊液培养 D特
5、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 E血液或脑脊液中细菌 DNA 检测(分数:1.00)A.B.C.D.E.14.患者,男性, 42 岁,广东人,1992 年 8 月 28 日入院。入院前 10 天开始持续发热,明显腹胀,轻微腹痛,大便每 35 日一次,3 天前开始排鲜红色糊状大便。入院查体:体温 39.2,脉搏 72 次/分,轻度贫血貌,无欲状,听力下降,肝右肋下 1.5cm 可触及,质软,脾肋下侧位 3.5cm,右下腹部压痛。白细胞数303109/L,HGB89g/L,大便潜血(+ +)。该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伤寒 C肠结核 D恙虫病 E败血症(分数:1.00)A.B.C.D.E.15.疟
6、疾的周期性发作,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A感染性子孢子进入人体血循环的数量 B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的时间 C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的数量 D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成熟的时间 E疟原虫毒力强弱(分数:1.00)A.B.C.D.E.16.患者,男,15 岁,学生,近 6 天来发热、疲乏、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5 天,尿黄、身目黄染2 天。体格检查:体温 36.8,巩膜轻度黄染,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肝于肋下 1.5 cm 可触及,质软,脾未及。实验室检查: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 5.7109/L,N 0.74,L0.21,ALT1500u/L ,AST1300u/L ,TB 70 mol/L,D
7、B 35mol/L,尿蛋白(+)。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A伤寒 B急性病毒性肝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肝吸虫病 E钩端螺旋体病(分数:1.00)A.B.C.D.E.17.下列疾病中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伤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B.C.D.E.18.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时可做为扩容指标的化验是 A血钠浓度 B血钾浓度 C白细胞计数 D血色素 E血小板计数(分数:1.00)A.B.C.D.E.19.用于传染病早期诊断时主要检测血中 AIgA BIgE CIgG D IgM EIgD(分数:1.00)A.B.C.D.E.20.治疗丝虫病的首选药物是 A蚍喹
8、酮 B呋喃嘧酮 C乙胺嗪 D阿苯达唑 E乙胺嘧啶(分数:1.00)A.B.C.D.E.21.患者,男性, 20 岁,外地来京学生。高热 3 天,抽搐、意识障碍 1 天入院,体检 T 40,R 30 次/ 分,颈抵抗,Kernigs 征阳性,巴彬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外周血象 WBC 20109/L,N 92%。尿蛋白(+)。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为重要 A血培养 B脑脊液检查 C乙脑特异性抗体检查 D病毒分离 E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查(分数:1.00)A.B.C.D.E.22.患者,女性, 27 岁,广东人,6 月 23 日入院。因发热伴头痛 5 天、皮疹 1 天人院。体检:体温 39.
9、2,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 3.8109/L,血小板为 8.0109/L。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作血清肥达反应 B检测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体 C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的 IgM 抗体 D血液培养细菌 E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的 IgM 抗体(分数:1.00)A.B.C.D.E.23.有助于乙型脑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血清学试验不包括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特异性 IgM 检查 D中和试验 E反相间接血凝试验(分数:1.00)A.B.C.D.E.24.患者,女,37 岁,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 1 周于 2005 年 3
10、 月入院。体查: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胸前有一蜘蛛痣,肝掌征(+),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 272/L, AST 148/L,ALB 34g/L,GLB 39g/L,TB 17moL/L。1988 年曾因易感冒注射丙种球蛋白。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药物性肝炎 B慢性丙型肝炎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肝吸虫病 E慢性乙型肝炎(分数:1.00)A.B.C.D.E.25.登革热患者出皮疹的特点是 A于病程的第 12 天出疹 B于病程的第 36 天出疹 C只见斑丘疹 D四肢先出疹 E常见荨麻疹(分数:1.00)A.B.C.D.E.26.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而初发病的症状再度
11、出现称为 A再燃 B再感染 C复发 D重复感染 E二重感染(分数:1.00)A.B.C.D.E.27.下列各项均符合急性普通型阿米巴痢疾的诊断,除外 A发病数天前曾有不洁食物进食史 B缓慢起病,无明显发热 C每天排大便 20 次以上 D周围血液白细胞数无明显增多 E皮肤有皮疹和出血点(分数:1.00)A.B.C.D.E.28.艾滋病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达 30% 70%。其中不包括 A脑弓形虫病 B格林-巴利综合征 C脑囊虫病 D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E转移性淋巴瘤(分数:1.00)A.B.C.D.E.2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病原体 B有传染源,传染性,流行性,免
12、疫性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易发性 E有病原体,传染源,流行性,免疫性(分数:1.00)A.B.C.D.E.30.患者,王某,女, 5 岁,因发热、头痛、呕吐 4 天,烦躁不安 1 天,于 2 月 10 日入院,体检:体温39.3,脉搏 123 次/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 (+),布氏征(-) 。外周血象:WBC17109/L,N 0.89,脑脊液:压力 312mmH2O,细胞数 2.41012/L,N 0.95,蛋白质 1.65g/L,糖1.5mmol/L,氯化物 89mmol/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
13、乙型脑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分数:1.00)A.B.C.D.E.31.伤寒和败血症的鉴别具有确诊意义的是 A毒血症的轻重 B肝脾肿大的程度 C有无皮疹 D白细胞的高低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32.关于艾滋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免疫缺陷病毒有两个型,均能引起艾滋病 B人免疫缺陷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C目前尚无清除 HIV 感染的治疗方法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E人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感染 CD8+T 淋巴细胞(分数:1.00)A.B.C.D.E.33.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出现最多的是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14、B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亚急性感染(分数:1.00)A.B.C.D.E.34.下列疾病中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是 A鼠疫 B艾滋病 C麻疹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血吸虫病(分数:1.00)A.B.C.D.E.35.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的特点 A为流行中少见的类型 B发热 34 天后,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等脑膜炎症状 C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等脑的临床表现 D单纯脑膜炎患者预后不好 E脑脊液中可培养分离出钩体(分数:1.00)A.B.C.D.E.36.阿米巴痢疾患者的腹部压痛常位于 A右上腹部 B右下腹部 C左上腹部 D左下腹部 E脐周部位(分数:1.00)A.B.C
15、.D.E.37.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关于 HIV 感染分类的期表现 A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B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C进行性痴呆 D卡氏肺孢子虫 E体质性疾病(分数:1.00)A.B.C.D.E.38.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但不包括 A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潜伏性感染者 D病原携带者 E受感染的动物(分数:1.00)A.B.C.D.E.39.乙型脑炎的下列流行病学特点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蚊子是主要的传染媒介 B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C发病时间为严格的夏秋季节 D新生儿常不易感染 E发病常呈家庭聚集现象(分数:1.00)A
16、.B.C.D.E.40.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病原体的毒力 B病原体的数量 C侵入途径 D变异性 E机体的免疫应答(分数:1.00)A.B.C.D.E.41.关于艾滋病发病机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HlV 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使 CD4+T 淋巴细胞产生减少 B游离的 gpl20 可以使 CD4+T 细胞成为靶细胞 CHIV 感染者 NK 细胞计数减少、功能缺陷 D CD4+T 淋巴细胞可出现功能损害 EHIV 感染者 B 细胞功能存在异常(分数:1.00)A.B.C.D.E.42.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体温呈阶梯状上升 B常无明显畏寒寒战 C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
17、腹泻 D相对缓脉 E神经精神症状(分数:1.00)A.B.C.D.E.43.引起病原体变异因素不包括 A病原体所处的环境的改变 B病原体自身遗传因素的改变 C药物的因素 D机体的免疫压力 E病原体感染的途径(分数:1.00)A.B.C.D.E.44.患者,男性,林业工人,一月份起病,发热两天就诊,查体结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胸壁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下列哪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帮助最小 A血常规 B尿常规 C出血热 IgM 型抗体检查 D RT-PCR 测 EHFV RNA E胸部 CT(分数:1.00)A.B.C.D.E.45.用于艾滋病特异性抗体检测,作为确诊的试验是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
18、放射免疫测定 C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D免疫印迹法 E补体结合试验(分数:1.00)A.B.C.D.E.46.艾滋病胃肠系统表现不包括 A以念珠菌病及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常见 B表现为口腔炎、食管炎或溃疡 C主要症状为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烧灼感 D同性恋患者肛周疱疹病毒感染和疱疹性直肠炎较为常见 E艾滋病患者肝脏受鸟分枝杆菌感染出现肝肿大和 ALT 升高的少见(分数:1.00)A.B.C.D.E.47.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是 A病情的轻重 B潜伏期的长短 C有无后遗症 D治疗的早晚 E病程的长短(分数:1.00)A.B.C.D.E.48.非特异免疫不包括 A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 C吞噬作用 D补体 E抗体(分数:1.00)A.B.C.D.E.49.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是指 A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 B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C传染病病例发病地点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 D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E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分数:1.00)A.B.C.D.E.50.下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血吸虫病 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腮腺炎 E风疹(分数:1.00)A.B.C.D.E.传染病科( 含结核病科)-1-6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