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3885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

    1、病理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8,分数:58.00)1.1 分子 -羟丁酸彻底氧化为 CO2和 H2O 生成多少分子 ATPA20.5 B22.5 C24.5 D26.5 E29.5(分数:1.00)A.B.C.D.E.2.人体多数组织细胞内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A糖有氧氧化 B糖酵解C磷酸戊糖途径 D糖醛酸途径E多元醇途径(分数:1.00)A.B.C.D.E.3.脂酰辅酶 A 经一次 氧化可生成几分子 ATPA2 B3 C4D5 E6(分数:1.00)A.B.C.D.E.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AHK BGK C糖原磷酸化

    2、酶 DUDPG-焦磷酸化酶E糖原合酶(分数:1.00)A.B.C.D.E.5.血中氨的主要来源是A胺类物质分解产生B肾脏谷氨酰胺水解产生C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D嘌呤嘧啶分解产生 E从肠道吸收而来(分数:1.00)A.B.C.D.E.6.血中 NPN 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进食太多 B尿素合成增加C肝脏功能不良 D谷氨酰胺合成增加E肾脏功能不良(分数:1.00)A.B.C.D.E.7.不能降低丙酮酸脱氢酶体活性的是A乙酰辅酶 A BATPCAMP D丙酮酸脱氢酶激酶ENADH(分数:1.00)A.B.C.D.E.8.脂肪酸 氧化时不生成的物质是ANADH+H + B脂酰辅酶 AC乙酰辅酶

    3、A DH 2OEFADH 2(分数:1.00)A.B.C.D.E.9.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是AATP BFAD CNADP +DGMP EPAPS(分数:1.00)A.B.C.D.E.10.脂肪酸进行 氧化的形式是A脂肪酸 B脂肪酰肉毒碱C脂肪酰辅酶 A D脂肪酰 ACP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E.11.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A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B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C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D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原增加E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分数:1.00)A.B.C.D.E.1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B脂肪和蛋白质混

    4、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C几种营养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作用D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E用糖和脂肪代替蛋白质的作用(分数:1.00)A.B.C.D.E.13.最简单的甘油磷脂是A卵磷脂 B脑磷脂 C磷脂酸D磷脂酰肌醇 E磷脂酰丝氨酸(分数:1.00)A.B.C.D.E.14.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羧酸循环是产生 ATP 的基础B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的代谢过程C三羧酸循环是不能逆行的D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枢纽E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循环使用而不需要补充(分数:1.00)A.B.C.D.E.15.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A磷酸葡萄糖变

    5、位酶B糖原磷酸化酶 C分支酶D脱枝酶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6.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A氨基酸 B肽类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胺类、尿酸 E肌酐、肌酸(分数:1.00)A.B.C.D.E.17.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A软脂酸 B硬脂酸 C油酸D软油酸 E亚油酸(分数:1.00)A.B.C.D.E.18.1 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的 ATP 的摩尔数最多可达A28 B30 C32D34 E36(分数:1.00)A.B.C.D.E.19.关于己糖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产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B催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转变为葡萄糖C专

    6、一性高 D为肝脏所特有E胰岛素可诱导其合成(分数:1.00)A.B.C.D.E.20.PFK-1 最强的别构激活剂是AADP BAMP CATPD2,6-FBP E1,6-FBP(分数:1.00)A.B.C.D.E.21.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AHMG-CoA 合成酶 BHMG-CoA 裂解酶CHMG-COA 还原酶 D甲羟戊酸激酶E鲨烯环氧酶(分数:1.00)A.B.C.D.E.22.运载外源性三酰甘油的脂蛋白是AVLDL BLDL CIDLDHDL ECM(分数:1.00)A.B.C.D.E.23.肝脏在代谢中产生过多酮体主要因为A糖的供应不足 B脂肪摄食过多C酮体是病理性代谢产物D肝中脂肪

    7、代谢紊乱 E肝功能不好(分数:1.00)A.B.C.D.E.24.下列不是糖异生的关键酶的是A磷酸果糖激酶 B葡萄糖-6-磷酸酶C果糖双磷酸酶-1 D丙酮酸羧化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分数:1.00)A.B.C.D.E.25.所谓必需脂肪酸是因为它们A比一般脂肪酸重要B在食物中促进某些维生素的利用C在体内不能合成D在体内合成某些重要物质E供能较多(分数:1.00)A.B.C.D.E.26.与蚕豆病的发病有关的酶是A磷酸戊糖差向酶 B磷酸戊糖异构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内酯酶 E转酮基酶(分数:1.00)A.B.C.D.E.27.下列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C胰岛素 D

    8、甲状腺素E胰高血糖素(分数:1.00)A.B.C.D.E.28.脂肪动员产生的脂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A与球蛋白结合 B与 VLDL 结合C与 HDL 结合 D与 CM 结合E与白蛋白结合(分数:1.00)A.B.C.D.E.29.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是AATP BAMPC异柠檬酸 D柠檬酸E乙酰辅酶 A(分数:1.00)A.B.C.D.E.30.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AFH 4 B泛醌 C维生素 AD维生素 E E维生素 D(分数:1.00)A.B.C.D.E.31.丙二酰辅酶 A 出现于下列何种物质的合成过程A胆固醇 B胆汁酸C甘油磷脂 D脂肪酸E鞘磷脂(分数:1.00)A.B.C

    9、.D.E.32.长期饥饿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A食物中获取 B肝糖原的分解C肌糖原的分解 D肌蛋白降解来的氨基酸E甘油的糖异生(分数:1.00)A.B.C.D.E.33.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AG6P BG1P CCDPGDUDPG EUDPGA(分数:1.00)A.B.C.D.E.34.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APFK-1 BHK CPKDGK E磷酸甘油酸激酶(分数:1.00)A.B.C.D.E.35.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叶酸 B维生素 B12C四氢叶酸 D血红蛋白ES-腺苷甲硫氨酸(分数:1.00)A.B.C.D.E.36.血中氨的主要去路是A合成尿素 B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C

    10、生成谷氨酰胺 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E生成铵盐(分数:1.00)A.B.C.D.E.37.可以在体内转变生成黑色素的氨基酸是A蛋氨酸 B色氨酸C组氨酸 D谷氨酸E酪氨酸(分数:1.00)A.B.C.D.E.38.能够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 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 D胰高血糖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C.D.E.39.合成卵磷脂时所需的活性胆碱是AADP-胆碱 BGDP-胆碱CTDP-胆碱 DUDP-胆碱ECDP-胆碱(分数:1.00)A.B.C.D.E.40.含有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ACM BVLDL CIDLDLDL EHDL(分数:1.00)A.B.C

    11、.D.E.41.下列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的是A甲状腺素 B苯丙氨酸C肾上腺素 D黑色素E多巴胺(分数:1.00)A.B.C.D.E.4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是AFMN BFAD CNAD +DNADP + E维生素 B6(分数:1.00)A.B.C.D.E.43.生酮兼生糖氨基酸是A丙氨酸 B天冬氨酸C苯丙氨酸 D亮氨酸E甘氨酸(分数:1.00)A.B.C.D.E.44.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途径是A有氧氧化 B磷酸戊糖途径C糖异生 D糖酵解E糖原合成(分数:1.00)A.B.C.D.E.45.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A己糖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C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D丙酮酸羧化酶E

    12、烯醇化酶(分数:1.00)A.B.C.D.E.46.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A脂酰辅酶 A 合成酶B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脂酰辅酶 A 脱氢酶D硫解酶 E2 烯酰水化酶(分数:1.00)A.B.C.D.E.47.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方向取决于作用物浓度BGPT 和 GOT 是两种最重要的转氨酶C嘌呤核苷酸循环是肝脏转氨基的重要方式D转氨基作用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E转氨酶的辅酶可以是磷酸吡哆醛(分数:1.00)A.B.C.D.E.48.前列腺素是下列何种物质的衍生物A亚油酸 B花生四烯酸C亚麻酸 D硬脂酸E油酸(分数:1.00)A.B.C.D.E.49.可以转化生成

    13、儿茶酚胺的氨基酸是A丝氨酸 B酪氨酸C谷氨酸 D天冬氨酸E赖氨酸(分数:1.00)A.B.C.D.E.50.糖酵解、糖原合成与分解及磷酸戊糖途径的交叉点是A3-磷酸甘油醛 B1-磷酸葡萄糖C6-磷酸葡萄糖 D丙酮酸E6-磷酸果糖(分数:1.00)A.B.C.D.E.51.体内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是A谷氨酸 B天冬氨酸C酪氨酸 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分数:1.00)A.B.C.D.E.52.牛磺酸是由下列哪种氨基酸衍变而来的A蛋氨酸 B甘氨酸C半胱氨酸 D谷氨酸E苏氨酸(分数:1.00)A.B.C.D.E.53.合成 VLDL 的场所主要是A肾脏 B肝脏C脂肪组织 D小肠黏膜E血浆(分数:1.00

    14、)A.B.C.D.E.54.胆固醇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去路是A生成维生素 D B生成肾上腺皮质激素C生成性激素 D生成胆汁酸E原形排出(分数:1.00)A.B.C.D.E.55.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A生物素 BNAD + CFADD硫辛酸 E辅酶 A(分数:1.00)A.B.C.D.E.56.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A赖氨酸 B甲硫氨酸C谷氨酸 D苏氨酸E色氨酸(分数:1.00)A.B.C.D.E.57.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A肥皂液致肠道 pH 升高,促进氨的吸收B可能导致碱中毒C可能严重损害肾脏功能D肥皂液促进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E可能严重损害肝脏功

    15、能(分数:1.00)A.B.C.D.E.58.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A补充蛋氨酸 B生成腺嘌呤核苷C合成四氢叶酸 D合成同型半胱氨酸E提供甲基(分数:1.00)A.B.C.D.E.病理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8,分数:58.00)1.1 分子 -羟丁酸彻底氧化为 CO2和 H2O 生成多少分子 ATPA20.5 B22.5 C24.5 D26.5 E29.5(分数:1.00)A.B. C.D.E.解析:-羟丁酸脱氢(NADH+H +)再裂解为 2 分子乙酰辅酶 A,氢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 2.5 分子 ATP,2

    16、分子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 20 分子 ATP(注:NADH+H +和 FADH2进入呼吸链与氧化合生成水与 ADP 的磷酸化耦联分别生成 2.5 分子和 1.5 分子 ATP 是最新算法)。2.人体多数组织细胞内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A糖有氧氧化 B糖酵解C磷酸戊糖途径 D糖醛酸途径E多元醇途径(分数:1.00)A. B.C.D.E.解析:3.脂酰辅酶 A 经一次 氧化可生成几分子 ATPA2 B3 C4D5 E6(分数:1.00)A.B.C. D.E.解析:脂肪酸一次 氧化经过脱氢(FADH 2)、加水、再脱氢(NADH 和 H+)、硫解(脂酰辅酶 A、乙酰辅酶 A)四次反应,其中两

    17、次脱氢分别进入呼吸链氧化分别生成 1.5 分子和 2.5 分子 ATP(注:NADH +H+和 FADH2进入呼吸链与氧化合生成水与 ADP 的磷酸化耦联分别生成 2.5 分子和 1.5 分子 ATP 是最新算法,按传统算法分别生成 3 分子和 2 分子 ATP,则一次 氧化可生成 5 分子 ATP)。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AHK BGK C糖原磷酸化酶 DUDPG-焦磷酸化酶E糖原合酶(分数:1.00)A.B.C.D.E. 解析:5.血中氨的主要来源是A胺类物质分解产生B肾脏谷氨酰胺水解产生C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D嘌呤嘧啶分解产生 E从肠道吸收而来(分数:1.00)A.B.C. D.E.解析

    18、:各项皆为血氨的来源,但氨基酸脱氨基是主要来源。6.血中 NPN 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进食太多 B尿素合成增加C肝脏功能不良 D谷氨酰胺合成增加E肾脏功能不良(分数:1.00)A.B.C.D.E. 解析:血中 NPN 主要是尿素,由肾脏排出,肾脏功能不良导致血尿素增高。7.不能降低丙酮酸脱氢酶体活性的是A乙酰辅酶 A BATPCAMP D丙酮酸脱氢酶激酶ENADH(分数:1.00)A.B.C. D.E.解析:AMP 属于该酶的激活剂。乙酰辅酶 A、ATP、NADH 是抑制剂。丙酮酸脱氢酶激酶使丙酮酸激酶磷酸化而失活。8.脂肪酸 氧化时不生成的物质是ANADH+H + B脂酰辅酶 AC乙

    19、酰辅酶 A DH 2OEFADH 2(分数:1.00)A.B.C.D. E.解析:脂肪酸 氧化经过脱氢(FADH 2)、加水、再脱氢(NADH+H +)、硫解(脂酰辅酶 A、乙酰辅酶 A)。9.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是AATP BFAD CNADP +DGMP EPAPS(分数:1.00)A.B.C.D.E. 解析:含硫氨基酸氧化产生硫酸根,被 ATP 活化成活性硫酸根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为硫酸化反应提供硫酸基。10.脂肪酸进行 氧化的形式是A脂肪酸 B脂肪酰肉毒碱C脂肪酰辅酶 A D脂肪酰 ACP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 D.E.解析:辅酶 A 是酰基的载

    20、体,脂酰辅酶 A 是脂肪酸的活化形式。11.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A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B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C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D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原增加E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分数:1.00)A. B.C.D.E.解析:糖异生的意义在于维持饥饿时血糖浓度恒定、恢复糖原储备、防止酸中毒。1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B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C几种营养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作用D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E用糖和脂肪代替蛋白质的作用(分数:1.00)A.B.C. D

    21、.E.解析:几种营养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作用,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3.最简单的甘油磷脂是A卵磷脂 B脑磷脂 C磷脂酸D磷脂酰肌醇 E磷脂酰丝氨酸(分数:1.00)A.B.C. D.E.解析:其磷酸基团上的取代基为 H 原子。14.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羧酸循环是产生 ATP 的基础B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的代谢过程C三羧酸循环是不能逆行的D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枢纽E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循环使用而不需要补充(分数:1.00)A.B.C.D.E. 解析:单从三羧酸循环本身运转来看,循环的中间物质包括草酰乙酸在内部起催化剂的作用,本身并不消耗。但是由于体内各种代谢途

    22、径的交汇和无定向,有些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质可以作为其他物质合成原料而离开循环。为了补充耗去的中间物质和维持三羧酸循环的高活性运转,需要及时补充中间物质,称为回补反应。15.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B糖原磷酸化酶 C分支酶D脱枝酶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16.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A氨基酸 B肽类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胺类、尿酸 E肌酐、肌酸(分数:1.00)A.B.C. D.E.解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氨基生成的 -酮酸,可经三羧酸循环与生物氧化体系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脱下的氨则在肝脏合成尿素从肾脏排出。-酮酸

    23、还可以合成其他非必需氨基酸或转变成糖和脂类。17.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A软脂酸 B硬脂酸 C油酸D软油酸 E亚油酸(分数:1.00)A.B.C.D.E. 解析: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18.1 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的 ATP 的摩尔数最多可达A28 B30 C32D34 E36(分数:1.00)A.B.C. D.E.解析:1 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最多可有 3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6ATP)、5 次以 NAD 为受氢体的脱氢(2.552=25mol ATP)、1 次以 FAD 为受氢体的脱氢(1.512=3mol ATP),共生成 34mol ATP。扣除消耗 2m

    24、ol ATP,最多可净生成 32mol ATP(注:NADH+H +和 FADH2进入呼吸链与氧化合生成水与 ADP 的磷酸化耦联分别生成 2.5 分子和 1.5 分子 ATP 是最新算法,按传统算法分别生成 3 分子和 2 分子 ATP,则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最多可生成 38mol ATP)。19.关于己糖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产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B催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转变为葡萄糖C专一性高 D为肝脏所特有E胰岛素可诱导其合成(分数:1.00)A. B.C.D.E.解析:己糖激酶催化己糖的磷酸化,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专一性差,可作用于多种己糖,可被其产物 6-

    25、磷酸葡萄糖反馈抑制。其同工酶葡萄糖激酶为肝脏独有,特异性强,仅作用于葡萄糖,不受产物抑制,且可被胰岛素诱导合成。20.PFK-1 最强的别构激活剂是AADP BAMP CATPD2,6-FBP E1,6-FBP(分数:1.00)A.B.C.D. E.解析:此酶受产物 1,6-FBP 和 2,6-FBP、ADP、AMP 的激活,且 2,6-FBP 作用最强。21.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AHMG-CoA 合成酶 BHMG-CoA 裂解酶CHMG-COA 还原酶 D甲羟戊酸激酶E鲨烯环氧酶(分数:1.00)A.B.C. D.E.解析:22.运载外源性三酰甘油的脂蛋白是AVLDL BLDL CIDLDH

    26、DL ECM(分数:1.00)A.B.C.D.E. 解析:外源性三酰甘油(食物中的三酰甘油)在小肠合成 CM,再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利用。23.肝脏在代谢中产生过多酮体主要因为A糖的供应不足 B脂肪摄食过多C酮体是病理性代谢产物D肝中脂肪代谢紊乱 E肝功能不好(分数:1.00)A. B.C.D.E.解析:糖供应不足时,脂肪酸氧化供能加强,在肝脏则生成大量酮体。24.下列不是糖异生的关键酶的是A磷酸果糖激酶 B葡萄糖-6-磷酸酶C果糖双磷酸酶-1 D丙酮酸羧化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分数:1.00)A. B.C.D.E.解析:磷酸果糖激酶为糖酵解或糖氧化的关键酶,反应方向与糖异生相反。25.所

    27、谓必需脂肪酸是因为它们A比一般脂肪酸重要B在食物中促进某些维生素的利用C在体内不能合成D在体内合成某些重要物质E供能较多(分数:1.00)A.B.C. D.E.解析: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植物油中摄取,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称人体必需脂肪酸。26.与蚕豆病的发病有关的酶是A磷酸戊糖差向酶 B磷酸戊糖异构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内酯酶 E转酮基酶(分数:1.00)A.B.C. D.E.解析: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先天缺陷的患者磷酸戊糖途径障碍导致机体 NADPH 不足,GSH 减少,导致红细胞膜易遭受氧化剂破坏而导致溶血。27.下列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28、是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C胰岛素 D甲状腺素E胰高血糖素(分数:1.00)A.B.C. D.E.解析: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能够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激素。28.脂肪动员产生的脂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A与球蛋白结合 B与 VLDL 结合C与 HDL 结合 D与 CM 结合E与白蛋白结合(分数:1.00)A.B.C.D.E. 解析:白蛋白(清蛋白)是游离脂肪酸在血液中运输的载体。29.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是AATP BAMPC异柠檬酸 D柠檬酸E乙酰辅酶 A(分数:1.00)A.B.C.D.E. 解析:丙酮酸羧化酶必须有乙酰辅酶 A 存在才有活性,同时乙酰辅酶 A 又

    29、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抑制剂。30.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AFH 4 B泛醌 C维生素 AD维生素 E E维生素 D(分数:1.00)A.B.C.D.E. 解析:胆固醇可以转变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 D3。31.丙二酰辅酶 A 出现于下列何种物质的合成过程A胆固醇 B胆汁酸C甘油磷脂 D脂肪酸E鞘磷脂(分数:1.00)A.B.C.D. E.解析:丙二酰辅酶 A 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活性单体。32.长期饥饿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A食物中获取 B肝糖原的分解C肌糖原的分解 D肌蛋白降解来的氨基酸E甘油的糖异生(分数:1.00)A.B.C.D. E.解析:长期饥饿时血糖来源主要是氨基酸为原料的糖

    30、异生作用。33.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AG6P BG1P CCDPGDUDPG EUDPGA(分数:1.00)A.B.C.D. E.解析:34.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APFK-1 BHK CPKDGK E磷酸甘油酸激酶(分数:1.00)A. B.C.D.E.解析:该途径有三个关键酶,PFK-1、HK(GK)、PK,其中 PFK-1 的调节作用最强。35.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叶酸 B维生素 B12C四氢叶酸 D血红蛋白ES-腺苷甲硫氨酸(分数:1.00)A.B.C. D.E.解析:一碳单位不能游离存在,必须与四氢叶酸结合而转运并参与代谢。36.血中氨的主要去路是A合成尿素 B参

    31、与嘌呤嘧啶的合成C生成谷氨酰胺 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E生成铵盐(分数:1.00)A. B.C.D.E.解析:以上皆为氨的去路,但合成尿素是主要去路。37.可以在体内转变生成黑色素的氨基酸是A蛋氨酸 B色氨酸C组氨酸 D谷氨酸E酪氨酸(分数:1.00)A.B.C.D.E. 解析:酪氨酸可以生成多巴、多巴醌、吲哚醌、黑色素。38.能够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 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 D胰高血糖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 C.D.E.解析:39.合成卵磷脂时所需的活性胆碱是AADP-胆碱 BGDP-胆碱CTDP-胆碱 DUDP-胆碱ECDP-胆碱(分数:1.00

    32、)A.B.C.D.E. 解析:40.含有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ACM BVLDL CIDLDLDL EHDL(分数:1.00)A.B.C.D. E.解析:转运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41.下列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的是A甲状腺素 B苯丙氨酸C肾上腺素 D黑色素E多巴胺(分数:1.00)A.B. C.D.E.解析:苯丙氨酸可羟化成酪氨酸。酪氨酸可以生成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多巴、多巴醌、吲哚醌、黑色素;或对羟苯丙酮酸、尿黑酸、延胡索酸及乙酰乙酸;也与甲状腺素生成有关。4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是AFMN BFAD CNAD +DNADP + E维生素 B6(分数:1.00)

    33、A.B.C.D. E.解析:43.生酮兼生糖氨基酸是A丙氨酸 B天冬氨酸C苯丙氨酸 D亮氨酸E甘氨酸(分数:1.00)A.B.C. D.E.解析:生酮兼生糖氨基酸包括异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5 种氨基酸。44.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途径是A有氧氧化 B磷酸戊糖途径C糖异生 D糖酵解E糖原合成(分数:1.00)A.B.C.D. E.解析: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糖酵解供能。45.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A己糖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C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D丙酮酸羧化酶E烯醇化酶(分数:1.00)A.B. C.D.E.解析:该酶催化 1,3-二磷酸甘油酸与三磷酸甘油酸的互变,

    34、由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三磷酸甘油酸的反应伴有 ADP 的磷酸化。46.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A脂酰辅酶 A 合成酶B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脂酰辅酶 A 脱氢酶D硫解酶 E2 烯酰水化酶(分数:1.00)A.B. C.D.E.解析:47.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方向取决于作用物浓度BGPT 和 GOT 是两种最重要的转氨酶C嘌呤核苷酸循环是肝脏转氨基的重要方式D转氨基作用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E转氨酶的辅酶可以是磷酸吡哆醛(分数:1.00)A.B.C. D.E.解析:嘌呤核苷酸循环存在于肌肉组织。48.前列腺素是下列何种物质的衍生物A亚油酸 B花生四烯酸C亚麻酸

    35、 D硬脂酸E油酸(分数:1.00)A.B. C.D.E.解析: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的合成原料均为花生四烯酸。49.可以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氨基酸是A丝氨酸 B酪氨酸C谷氨酸 D天冬氨酸E赖氨酸(分数:1.00)A.B. C.D.E.解析:酪氨酸可以生成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后三者统称儿茶酚胺。50.糖酵解、糖原合成与分解及磷酸戊糖途径的交叉点是A3-磷酸甘油醛 B1-磷酸葡萄糖C6-磷酸葡萄糖 D丙酮酸E6-磷酸果糖(分数:1.00)A.B.C. D.E.解析:51.体内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是A谷氨酸 B天冬氨酸C酪氨酸 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分数:1.00)A.B.C.D.E

    36、. 解析:谷氨酰胺是氨的储存和转运形式,主要从脑和肌肉组织向肝和肾转运氨。同时谷氨酰胺也是氨的解毒产物。52.牛磺酸是由下列哪种氨基酸衍变而来的A蛋氨酸 B甘氨酸C半胱氨酸 D谷氨酸E苏氨酸(分数:1.00)A.B.C. D.E.解析:半胱氨酸氧化成磺基丙氨酸再脱羧生成牛磺酸,作为结合胆汁酸的组成成分。53.合成 VLDL 的场所主要是A肾脏 B肝脏C脂肪组织 D小肠黏膜E血浆(分数:1.00)A.B. C.D.E.解析:VLDL 在肝脏合成,主要向肝外组织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肝脏合成的三酰甘油)。54.胆固醇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去路是A生成维生素 D B生成肾上腺皮质激素C生成性激素 D生成胆

    37、汁酸E原形排出(分数:1.00)A.B.C.D. E.解析:胆固醇可以转变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 D3。正常人每天合成的胆固醇有 40%在肝脏转变为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55.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A生物素 BNAD + CFADD硫辛酸 E辅酶 A(分数:1.00)A. B.C.D.E.解析:丙酮酸脱氢酶体包括五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辅酶 A、FAD、NAD +。56.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A赖氨酸 B甲硫氨酸C谷氨酸 D苏氨酸E色氨酸(分数:1.00)A.B.C. D.E.解析:必需氨基酸包括苏氨酸、亮氨酸、异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苯氨酸、色氨酸8 种。57.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A肥皂液致肠道 pH 升高,促进氨的吸收B可能导致碱中毒C可能严重损害肾脏功能D肥皂液促进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E可能严重损害肝脏功能(分数:1.00)A. B.C.D.E.解析:肠道碱性环境中 NH4+易转变成 NH3使氨的吸收增强,加重氨中毒。58.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A补充蛋氨酸 B生成腺嘌呤核苷C合成四氢叶酸 D合成同型半胱氨酸E提供甲基(分数:1.00)A.B.C.D.E. 解析:甲硫氨酸(蛋氨酸)通过甲硫氨酸循环生成 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