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是(分数:2.00)A.化生B.机化C.分化D.再生E.增生2.肉眼观察肉芽组织呈颗粒状是由于(分数:2.00)A.炎症细胞灶性集聚B.新生的毛细血管呈团块状C.新生的毛细血管呈袢状弯曲状D.巨噬细胞的灶性集聚E.纤维母细胞形成过多3.某器官或局部组织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血量增多,称为(分数:2.00)A.动脉性充血B.静脉性充血C.侧支性充血D.减压后充血E.炎性充血4.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
2、:2.00)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纤维蛋白E.单核细胞5.脂肪栓塞患者的一般死亡原因是(分数:2.00)A.动脉系统栓塞B.脂肪分解产物引起中毒C.肺水肿和心力衰竭D.肾梗死E.脑栓塞6.下列不属于病理性出血的是(分数:2.00)A.溃疡引起的大呕血B.肺结核并发咳血C.宫外孕引起的出血D.月经期引起的子宫内膜出血E.维生素 C减少引起的牙龈出血7.炎症时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分数:2.00)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小静脉扩张,血流变慢C.细动脉短暂收缩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E.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8.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分数:2.00)A.化脓性炎B.浆液性炎
3、C.假膜性炎D.卡他性炎E.变态反应性炎9.肿瘤间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纤维结缔组织B.血管C.淋巴管D.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E.血管和淋巴管10.恶性肿瘤向邻近器官侵犯的主要方式为(分数:2.00)A.直接蔓延B.淋巴管播散C.血管播散D.种植播散E.接触播散11.下列不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分数:2.00)A.肠腺瘤B.皮肤乳头状瘤C.乳腺瘤D.甲状腺腺瘤E.乳腺纤维腺瘤12.关于肿瘤发病机制,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从遗传角度来说,肿瘤是一种基因病B.瘤细胞的多克隆性扩增形成肿瘤C.原癌基因的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D.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
4、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过程E.肿瘤的发生是免疫监视功能丧失的结果1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具备的是(分数:2.00)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肺动脉高压C.右心室心肌肥大D.肺小动脉硬化E.肺动脉主干栓塞14.关于肺硅沉着症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大于 5m 的硅尘致病性最强B.硅酸导致巨噬细胞自溶C.硅结节内无免疫球蛋白D.纤维性结节是肺硅沉着症的早期病变E.胸膜常无病变15.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改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病变区腺上皮萎缩,腺体缩小B.在幽门窦病变区,幽门腺萎缩甚至消失C.病变区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D.病变仅限于黏膜浅层E.在胃底或胃体部
5、病变,壁细胞减少或消失16.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分数:2.00)A.上腹部疼痛B.压痛、反跳痛、肌紧张C.转移性右下腹疼痛D.恶心、呕吐E.发热17.坏死后肝硬化的特点是(分数:2.00)A.结节大小不等,纤维间隔厚薄不均B.结节大小相仿,纤维间隔薄而均匀C.肝脏呈深绿色D.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大量增生E.小叶中心纤维化18.中晚期食管癌最常见的肉眼形态是(分数:2.00)A.髓质型B.蕈伞型C.溃疡型D.缩窄型E.腔内型19.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分数:2.00)A.隆起型B.表浅隆起型C.表浅平坦型D.表浅凹陷型E.凹陷型20.与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无关的是(分数:2.00)A.黄曲
6、霉毒素B.华支睾吸虫C.乙型肝炎病毒D.丙型肝炎病毒E.亚硝胺类化合物21.宫颈癌的病因不包括(分数:2.00)A.雌激素分泌过多B.宫颈糜烂C.HPV感染D.多个性伙伴E.过早性生活22.与遗传性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基因是(分数:2.00)A.APC基因B.BRCA1和 BRC2基因C.NF-1基因D.RB基因E.WTT-1基因23.关于 Paget病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导管内癌不突破基底膜B.导管内癌突破基底膜C.导管内癌沿乳腺导管累及乳头、乳晕D.发生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和腺泡E.不属于癌2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主要病变是(分数:2.00)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
7、皮细胞的增生B.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的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改变D.肾小球系膜炎症细胞浸润E.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25.微小病变性肾炎的微小病变是指(分数:2.00)A.肾小管病变轻微B.肾间质病变轻微C.光镜下肾小球病变轻微D.肾血管病变轻微E.坏死轻微26.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光镜下的特征性改变为(分数:2.00)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呈“虫蚀状”改变C.增厚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分裂成两层,呈“双轨状”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钉状突起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常有裂孔缺损27.不符合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的描述是(分数:2.00)A.多为上
8、行性感染B.多为血源性感染C.多为大肠杆菌感染D.与尿路阻塞有关E.多发生于女性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病原体被消灭、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吸收 B病原体大量繁殖、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扩大 C病原体经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扩散 D病原体侵入淋巴管,达到局部淋巴结 E病原体侵入血流(分数:6.00)(1).炎症痊愈(分数:2.00)A.B.C.D.E.(2).炎症局部蔓延(分数:2.00)A.B.C.D.E.(3).炎症淋巴道扩散(分数:2.00)A.B.C.D.E.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
9、:27,分数:54.00)1.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是(分数:2.00)A.化生B.机化C.分化D.再生 E.增生解析:2.肉眼观察肉芽组织呈颗粒状是由于(分数:2.00)A.炎症细胞灶性集聚B.新生的毛细血管呈团块状C.新生的毛细血管呈袢状弯曲状 D.巨噬细胞的灶性集聚E.纤维母细胞形成过多解析:解析:肉芽组织的镜下可见大量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着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因此,肉眼看上去,肉芽组织呈颗粒状。3.某器官或局部组织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血量增多,称为(分数:2.00)A.动脉性充血B.静
10、脉性充血 C.侧支性充血D.减压后充血E.炎性充血解析:4.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 D.纤维蛋白E.单核细胞解析:5.脂肪栓塞患者的一般死亡原因是(分数:2.00)A.动脉系统栓塞B.脂肪分解产物引起中毒C.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D.肾梗死E.脑栓塞解析:解析:脂肪栓塞主要影响肺和神经系统,后果取决于脂滴的大小和量的多少及全身受累的程度,若进入肺内脂滴量增多,广泛阻塞肺微血管,会引起肺功能不全的表现,严重者伴有肺水肿、出血或肺不张,甚至心力衰竭,引起死亡;脂肪栓塞脑时,可引起点状出血或梗死,甚至脑水肿。6.下列不属于病理性出血的是(分数:2.00)
11、A.溃疡引起的大呕血B.肺结核并发咳血C.宫外孕引起的出血D.月经期引起的子宫内膜出血 E.维生素 C减少引起的牙龈出血解析:7.炎症时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分数:2.00)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小静脉扩张,血流变慢C.细动脉短暂收缩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E.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解析:8.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分数:2.00)A.化脓性炎 B.浆液性炎C.假膜性炎D.卡他性炎E.变态反应性炎解析:9.肿瘤间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纤维结缔组织B.血管C.淋巴管D.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 E.血管和淋巴管解析:10.恶性肿瘤向邻近器官侵犯的主要方式为(分数:2.00
12、)A.直接蔓延 B.淋巴管播散C.血管播散D.种植播散E.接触播散解析:11.下列不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分数:2.00)A.肠腺瘤B.皮肤乳头状瘤C.乳腺瘤D.甲状腺腺瘤E.乳腺纤维腺瘤 解析:解析:乳腺纤维腺瘤是纤维组织及腺上皮共同起源的良性肿瘤,非单纯的上皮来源。12.关于肿瘤发病机制,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从遗传角度来说,肿瘤是一种基因病B.瘤细胞的多克隆性扩增形成肿瘤 C.原癌基因的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D.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过程E.肿瘤的发生是免疫监视功能丧失的结果解析:解析:引起遗传物质 DNA损害的各种环境与
13、遗传的致癌因子可能以协同或者序贯的方式,使细胞发生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可先呈多克隆生增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其中一个克隆可相对无限制地扩增(单克隆性),通过附加突变,选择性地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亚克隆,从而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形成恶性肿瘤。1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具备的是(分数:2.00)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肺动脉高压C.右心室心肌肥大D.肺小动脉硬化E.肺动脉主干栓塞 解析:解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可以出现肺动脉硬化,主要分支管腔扩张,管壁增厚。右心室心肌肥大是肺动脉高压的结果,而肺动脉主干栓塞不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固有的病变。14.关于肺硅沉着症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
14、0)A.大于 5m 的硅尘致病性最强B.硅酸导致巨噬细胞自溶 C.硅结节内无免疫球蛋白D.纤维性结节是肺硅沉着症的早期病变E.胸膜常无病变解析:解析:硅尘粒子越小致病性越强,较大的硅尘粒子多受阻于呼吸道防御的各个环节,一般小于5m 硅尘粒子才能吸入肺泡,被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后,在二氧化硅的毒性作用下,巨噬细胞发生坏死和崩解。肺硅沉着症早期病变是细胞结节;胸膜常受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厚。15.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改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病变区腺上皮萎缩,腺体缩小B.在幽门窦病变区,幽门腺萎缩甚至消失C.病变区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D.病变仅限于黏膜浅层 E.在胃底或胃
15、体部病变,壁细胞减少或消失解析: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消失常伴腺上皮化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变仅限于黏膜浅层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6.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分数:2.00)A.上腹部疼痛B.压痛、反跳痛、肌紧张C.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D.恶心、呕吐E.发热解析:解析:A、B、C、D、E 均为急性阑尾炎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17.坏死后肝硬化的特点是(分数:2.00)A.结节大小不等,纤维间隔厚薄不均 B.结节大小相仿,纤维间隔薄而均匀C.肝脏呈深绿色D.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大量增生E.小叶中心纤维化解析:解析:坏死后性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型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表面有较
16、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结节直径可达 6cm;纤维间隔较厚,且厚薄不均。18.中晚期食管癌最常见的肉眼形态是(分数:2.00)A.髓质型 B.蕈伞型C.溃疡型D.缩窄型E.腔内型解析:19.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分数:2.00)A.隆起型B.表浅隆起型C.表浅平坦型D.表浅凹陷型E.凹陷型 解析:20.与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无关的是(分数:2.00)A.黄曲霉毒素B.华支睾吸虫 C.乙型肝炎病毒D.丙型肝炎病毒E.亚硝胺类化合物解析:解析:肝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性肝炎 HBV、HCV 感染,肝硬化,真菌如黄曲霉茵、青霉菌等,亚硝胺类化合物。华支睾吸虫则与胆管癌的发生
17、有关。21.宫颈癌的病因不包括(分数:2.00)A.雌激素分泌过多 B.宫颈糜烂C.HPV感染D.多个性伙伴E.过早性生活解析:22.与遗传性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基因是(分数:2.00)A.APC基因B.BRCA1和 BRC2基因 C.NF-1基因D.RB基因E.WTT-1基因解析:23.关于 Paget病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导管内癌不突破基底膜B.导管内癌突破基底膜C.导管内癌沿乳腺导管累及乳头、乳晕 D.发生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和腺泡E.不属于癌解析:解析:导管内癌不突破基底膜为导管内原位癌特点;导管内癌突破基底膜为导管浸润癌特点;发生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和腺泡为小叶浸润癌特
18、点;Paget 病属于癌。2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主要病变是(分数:2.00)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 B.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的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改变D.肾小球系膜炎症细胞浸润E.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解析:解析: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细胞数目的增多,以系膜细胞、内皮细胞的增生肿胀为主,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而形成新月体见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丛纤维素样坏死见于急性出血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炎症细胞浸润见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见于肾盂肾炎。25.微小
19、病变性肾炎的微小病变是指(分数:2.00)A.肾小管病变轻微B.肾间质病变轻微C.光镜下肾小球病变轻微 D.肾血管病变轻微E.坏死轻微解析:解析: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又称足突病或脂性肾病,主要是足细胞足突病变和肾小管病变。但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足突病变,因而显示肾小球病变轻微故称之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26.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光镜下的特征性改变为(分数:2.00)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呈“虫蚀状”改变C.增厚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分裂成两层,呈“双轨状”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钉状突起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常有裂孔缺损解析:解析:弥漫性
20、膜性增生性肾炎型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于内皮下基底膜内侧和系膜区,并有系膜细胞大量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生的系膜细胞和基质插入基底膜与内皮细胞之间,镜下可见基底膜弥漫不规则增厚,PASM-HE 染色见基底膜“分裂”为两层,称为“双轨征”。27.不符合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的描述是(分数:2.00)A.多为上行性感染B.多为血源性感染 C.多为大肠杆菌感染D.与尿路阻塞有关E.多发生于女性解析:解析:肾盂肾炎以 2040 岁女性多见,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茵。感染途径以上行性感染最常见,血源性感染较少见,尿路阻塞是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病原体被消灭、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吸收 B病原体大量繁殖、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扩大 C病原体经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扩散 D病原体侵入淋巴管,达到局部淋巴结 E病原体侵入血流(分数:6.00)(1).炎症痊愈(分数:2.00)A. B.C.D.E.解析:(2).炎症局部蔓延(分数:2.00)A.B.C. D.E.解析:(3).炎症淋巴道扩散(分数:2.00)A.B.C.D. 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