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学技术中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双股 DNA解链成单股 DNAB单股 DNA恢复成双股 DNACDNA 形成超螺旋 DDNA 分子超螺旋解开 E磷酸二酯键断裂(分数:6.00)(1).DNA变性是指(分数:2.00)A.B.C.D.E.(2).DNA复性是指(分数:2.00)A.B.C.D.E.(3).DNA水解是指(分数:2.00)A.B.C.D.E.二、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细菌缺少哪种成分仍可能生存(分数:2.00)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核质E
2、.核蛋白体2.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生长缓慢B.生长最快C.易形成芽胞D.形态不典型E.死菌数多3.关于热原质,错误的是(分数:2.00)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内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4.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灭菌的方法是(分数:2.00)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D.电离辐射灭菌法E.超声波杀菌法5.质粒是细菌的(分数:2.00)A.核质 DNAB.胞质中核蛋白体C.异染颗粒D.中介体E.核质外或染色体外 DNA6.毒力的强
3、弱取决于(分数:2.00)A.细菌侵入的门户B.机体抵抗力的强弱C.细菌侵入的数量D.细菌侵袭力及细菌的毒素E.细菌能否产生芽胞7.关于人和动物病毒复制的步骤,错误的是(分数:2.00)A.吸附B.穿入C.脱壳D.分裂E.生物合成8.病毒潜伏感染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显性感染期B.急性发作时查不到病毒C.潜伏期体内查不到抗体D.潜伏期抗体阳性但分离不到病毒E.潜伏期可分离出病毒但抗体阴性9.反转录病毒含有(分数:2.00)A.一种依赖 RNA的 DNA多聚酶B.一种依赖 RNA的 RNA多聚酶C.一种依赖 DNA的 DNA多聚酶D.一种脱氧胸腺嘧啶激酶E.一种核苷酸磷酸水解酶10.内
4、基小体可用于辅助诊断的疾病是(分数:2.00)A.腺病毒感染B.鹦鹉热C.麻疹D.狂犬病E.疱疹11.中间宿主是指(分数:2.00)A.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B.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C.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D.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E.寄生虫的成虫寄生的宿主12.关于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戊糖磷酸在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B.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维系稳定C.每个螺旋为 10个碱基对D.遵循碱基互补规则,但有摆动现象E.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13.关于 DNA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磷酸二
5、酯键断裂B.A260降低C.DNA变性后溶液黏度升高D.变性是可逆的E.热变性是缓慢发生的14.真核生物:DNA 复制中填补冈崎片段间空隙的酶是(分数:2.00)A.polB.polC.polD.polE.pol15.下列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的是(分数:2.00)A.AUGB.GAUC.GAAD.CUAE.UAA16.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辨认位点位于转录起始区的(分数:2.00)A.+35bp区B.35bp 区C.+10bp区D.10bp 区E.0区17.关于摆动配对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和几种密码子配对B.一种反密码子可以和一组同义密码子配对C.反密码子的第三碱基和密码子
6、的第一碱基配对可以不严格互补D.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和密码子的第三碱基配对可以不严格互补E.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的第二碱基之间的配对可以不严格互补18.释放因子(RF)不具有的作用是(分数:2.00)A.使转肽酶水解肽链与 tRNA之间的连接键B.促进肽链和 tRNA的脱落C.促进 mRNA与核糖体分离D.促进合成的肽链形成空间结构E.识别并且结合终止密码19.每个操纵子操纵基因以外通常含有(分数:2.00)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一个启动序列和多个编码基因C.两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两个启动序列和多个编码基因E.多个启动序列和多个编码基因20.关于增强子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
7、.00)A.增强子作用无方向性B.增强子是远距离影响启动的转录调控元件C.可不与蛋白质因子结合即可发挥增强转录作用D.对启动子的影响没有严格的专一性E.增强子属顺式作用元件21.关于探针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要加以标记、带有示踪物,便于杂交后检测B.应是单链,若为双链用前需先行变性为单链C.具有高度特异性,只与靶核酸序列杂交D.探针长度一般是十几个碱基到几千个碱基不等E.作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要选取基因非编码序列22.对于极微量的靶序列的扩增可以采用的 PCR技术是(分数:2.00)A.通用引物-PCR 方法(general primer mediated PCR,GP-CR)B.
8、多重 PCR(multiplex PCR)C.套式 PCR(nested primers-polyxnerase chain reaction,NP-PCR)D.AP-PCR方法(arbitrarily primed PCR)E.原位 PCR技术(in situ PCR,ISPCR)23.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 5,它的蛋白质含量正确的是(分数:2.00)A.880B.1250C.160D.380E.312524.下列氨基酸不是 L-氨基酸的是(分数:2.00)A.GlyB.AlaC.ValD.LeuE.Asp病理学技术中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9、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双股 DNA解链成单股 DNAB单股 DNA恢复成双股 DNACDNA 形成超螺旋 DDNA 分子超螺旋解开 E磷酸二酯键断裂(分数:6.00)(1).DNA变性是指(分数:2.00)A. B.C.D.E.解析:(2).DNA复性是指(分数:2.00)A.B. C.D.E.解析:(3).DNA水解是指(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DNA 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维系 DNA双螺旋的次级键断裂,DNA 双螺旋分子解开成单链的过程。DNA 变性可以使其理化性质发生一系列改变,包括黏度下降和 OD260紫外吸收增加(增色
10、效应)等。DNA 复性指变性后解开的单链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DNA 复性后出现 OD260紫外吸收降低(减色效应)。二、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细菌缺少哪种成分仍可能生存(分数:2.00)A.细胞膜B.细胞壁 C.细胞质D.核质E.核蛋白体解析:解析:缺乏细胞壁的细菌称为细菌 L型,细菌 L型可以在高渗的培养基中生长并且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2.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生长缓慢B.生长最快 C.易形成芽胞D.形态不典型E.死菌数多解析:解析:细菌对数生长期是细茵培养 68 小时,细菌以几何级数恒定快速增殖,此期细菌的大小、形态、染色性、生理活
11、动等都较典型,是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3.关于热原质,错误的是(分数:2.00)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 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内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解析:解析:热原质高压蒸汽灭茵不能破坏,玻璃器皿须在 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液体中的热原质需用离子交换剂和特殊石棉滤板除去。4.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灭菌的方法是(分数:2.00)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 D.电离辐射灭菌法E.超声波杀菌法解析:5.质粒是细菌的(分数:2.00)A.核质 DNAB.胞质中核蛋白体C.异染颗粒
12、D.中介体E.核质外或染色体外 DNA 解析:6.毒力的强弱取决于(分数:2.00)A.细菌侵入的门户B.机体抵抗力的强弱C.细菌侵入的数量D.细菌侵袭力及细菌的毒素 E.细菌能否产生芽胞解析:解析:构成细菌毒力的主要是侵袭力和毒素。7.关于人和动物病毒复制的步骤,错误的是(分数:2.00)A.吸附B.穿入C.脱壳D.分裂 E.生物合成解析:解析: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8.病毒潜伏感染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显性感染期B.急性发作时查不到病毒C.潜伏期体内查不到抗体D.潜伏期抗体阳性但分离不到病毒 E.潜伏期可分离出病毒但抗体阴性解析:解析:病毒在
13、潜伏感染时,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在非发作期一般常规法不能分离出病毒。9.反转录病毒含有(分数:2.00)A.一种依赖 RNA的 DNA多聚酶 B.一种依赖 RNA的 RNA多聚酶C.一种依赖 DNA的 DNA多聚酶D.一种脱氧胸腺嘧啶激酶E.一种核苷酸磷酸水解酶解析:解析:反转录病毒是一组含有反转录酶(依赖 RNA的 DNA多聚酶)的病毒。10.内基小体可用于辅助诊断的疾病是(分数:2.00)A.腺病毒感染B.鹦鹉热C.麻疹D.狂犬病 E.疱疹解析:解析: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Negr
14、i body),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230nm,可作为诊断狂犬病的指标。11.中间宿主是指(分数:2.00)A.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B.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C.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D.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E.寄生虫的成虫寄生的宿主解析:12.关于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戊糖磷酸在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B.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维系稳定C.每个螺旋为 10个碱基对D.遵循碱基互补规则,但有摆动现象 E.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解析:解析: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 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
15、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右手双螺旋; 在两条链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位于螺旋外侧,碱基平面位于螺旋内侧,脱氧核糖平面与碱基平面垂直,螺旋表面形成大沟与小沟; 双螺旋直径 2nm,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垂直,相邻碱基平面距离 034nm,旋转夹角 36,每 10个核苷酸旋转一周,螺距 34nm; 两条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碱基形成氢键,遵循 A-T、G-C 碱基互补原则; 双螺旋结构横向稳定靠两条链之间的氢键,纵向稳定则依靠碱基平面之间的疏水性碱基堆积力。13.关于 DNA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磷酸二酯键断裂B.A260降低C.DNA变性后溶液黏度升高D.变性是可逆的 E.热变性是缓慢发
16、生的解析:解析:DNA 变性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次级键断裂、DNA 双螺旋被解开成单链的过程。变性后A260升高(增色效应)、黏度下降。DNA 的热变性是爆发性的,只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像晶体的熔化一样。DNA 变性是可逆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复性。14.真核生物:DNA 复制中填补冈崎片段间空隙的酶是(分数:2.00)A.polB.polC.polD.polE.pol 解析:解析:RNA 引物被切除后留下的空隙在原核生物由 DNA聚合酶工、真核生物则由 DNA聚合酶 催化填补。15.下列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的是(分数:2.00)A.AUGB.GAUC.GAAD.CUAE.UAA 解析:解
17、析:特殊密码子:起始密码子 AUG,终止密码子 UAA、UGA、UAG。16.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辨认位点位于转录起始区的(分数:2.00)A.+35bp区B.35bp 区C.+10bp区D.10bp 区 E.0区解析:解析:位于10bp 处由 6个富含 AT、的保守核苷酸组成(5“-TATAAT-3“),通常称为 TATA盒。一般认为此处容易解链,与 RNA聚合酶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有关。17.关于摆动配对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和几种密码子配对B.一种反密码子可以和一组同义密码子配对C.反密码子的第三碱基和密码子的第一碱基配对可以不严格互补D.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和密码子的
18、第三碱基配对可以不严格互补 E.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的第二碱基之间的配对可以不严格互补解析:解析:mRNA 的密码子与 tRNA反密码子配对辨认时有时不完全遵守碱基互补原则,尤其是密码子的第三碱基和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不严格互补也能相互辨认,称密码子的摆动性。18.释放因子(RF)不具有的作用是(分数:2.00)A.使转肽酶水解肽链与 tRNA之间的连接键B.促进肽链和 tRNA的脱落C.促进 mRNA与核糖体分离D.促进合成的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E.识别并且结合终止密码解析:19.每个操纵子操纵基因以外通常含有(分数:2.00)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一个启动序列和多个编码基因 C.两个
19、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两个启动序列和多个编码基因E.多个启动序列和多个编码基因解析:解析:典型的操纵子分为控制区(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三种调控原件)和信息区(各种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两部分。20.关于增强子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增强子作用无方向性B.增强子是远距离影响启动的转录调控元件C.可不与蛋白质因子结合即可发挥增强转录作用 D.对启动子的影响没有严格的专一性E.增强子属顺式作用元件解析:21.关于探针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要加以标记、带有示踪物,便于杂交后检测B.应是单链,若为双链用前需先行变性为单链C.具有高度特异性,只与靶核酸序列杂交D
20、.探针长度一般是十几个碱基到几千个碱基不等E.作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要选取基因非编码序列 解析:解析:作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要选取基因编码序列,避免用内含子及其他非编码序列。22.对于极微量的靶序列的扩增可以采用的 PCR技术是(分数:2.00)A.通用引物-PCR 方法(general primer mediated PCR,GP-CR)B.多重 PCR(multiplex PCR)C.套式 PCR(nested primers-polyxnerase chain reaction,NP-PCR) D.AP-PCR方法(arbitrarily primed PCR)E.原位 PCR技术(in s
21、itu PCR,ISPCR)解析:解析:通用引物-PCR 方法利用合成的通用引物,进行 PCR反应,具有广谱检测优势,阳性率远远高于特异性引物 PCR法,便于临床诊断中大量标本筛检,大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多重 PCR则是用几对引物在同一个 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这样可以同时扩增出几个不同专一靶区域的片段。套式 PCR要设计“外引物”及“内引物”两对引物进行连续两次 PCR,可以提高 PCR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极微量的靶序列,一次扩增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应用套式 PCR技术可获得良好的结果。APPCR 方法,可快速地从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织细胞中分离出差异基因或基因差异表达产物。原位 PCR技术能在细胞涂片和组织切片上对待检的低拷贝或单拷贝数基因进行扩增。23.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 5,它的蛋白质含量正确的是(分数:2.00)A.880B.1250C.160D.380E.3125 解析:解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氮元素的含量恒定在 16,即蛋白质含量是氮含量的 625 倍。24.下列氨基酸不是 L-氨基酸的是(分数:2.00)A.Gly B.AlaC.ValD.LeuE.Asp解析:解析:甘氨酸(Gly)的旷碳非手性碳原子,无旋光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