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学技术中级(师)基础知识-试卷 8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关于再生下列可能发生的是(分数:2.00)A.一侧肾脏摘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B.胃肠道黏膜缺损后由表层上皮增生修补C.神经细胞通过脱髓鞘后再生D.分化低的组织再生能力强E.横纹肌损伤均不能再生2.关于瘢痕修复描述筻堡的是(分数:2.00)A.胸膜腔粘连B.肠腔狭窄C.心瓣膜变形D.瘢痕的抗拉力强度可与正常皮肤相同E.瘢痕疙瘩3.槟榔肝形成是由于(分数:2.00)A.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淤血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内出血D.
2、肝细胞坏死和肝淤血E.肝细胞水样变性4.不属于血栓结局的是(分数:2.00)A.溶解吸收B.机化C.再通D.分离排出E.钙化5.病理诊断羊水栓塞的依据是(分数:2.00)A.肺脏广泛出血B.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C.肺泡内有角化上皮D.肺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6.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分数:2.00)A.机械性因子B.免疫反应C.物理性因子D.化学性因子E.生物性因子7.在炎症增生性改变中,最常见的细胞是(分数:2.00)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8.下列不符合肿瘤的特点的是(分数:2.00)A.相对无止境的生长B.生
3、长旺盛C.与机体不协调D.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持续存在E.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9.恶性肿瘤细胞最主要的形态特点是(分数:2.00)A.核大B.多核或异型核C.核仁大D.核染色浓染E.病理性核分裂象10.肿瘤血道转移的可靠依据是(分数:2.00)A.肿瘤细胞侵入静脉B.肿瘤细胞侵入动脉C.血液中发现瘤细胞D.在远隔部位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的肿瘤E.肺部见到阴影11.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的是(分数:2.00)A.神经母细胞瘤B.肾母细胞瘤C.髓母细胞瘤D.肌母细胞瘤E.视网膜母细胞瘤12.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CT、检查B.X线透视C.超声波检查D.脱落细胞学检查E.活组织检
4、查13.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分数:2.00)A.腺病毒B.肺炎支原体C.大肠杆菌D.肺炎克雷伯杆菌E.肺炎球菌14.鼻咽癌的特点除外(分数:2.00)A.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B.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为多见C.大多数发生自鼻咽黏膜鳞状上皮D.早期可经淋巴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E.对放射治疗较敏感15.下列与溃疡病的发生无关的是(分数:2.00)A.胃液的消化作用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C.胆汁反流入胃D.精神过度紧张E.遗传因素16.关于慢性阑尾炎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粪石阻塞B.慢性细菌感染C.阑尾扭曲D.瘢痕性狭窄E.全部由急性阑尾炎迁延而来17.胆汁性肝硬化的组织学特点是(
5、分数:2.00)A.结节大小较一致,纤维间隔薄而均匀B.肝脏变小、变硬、深绿色C.结节大小不一,纤维间隔厚薄不均D.胆管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将肝脏分隔为结节状E.肝脏淤血,纤维组织增生,分隔肝小叶18.关于食管癌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早期即发生血道转移B.早期无明显症状C.晚期恶病质D.多见于食管生理狭窄处E.发生于食管中段最多19.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分数:2.00)A.直接转移B.淋巴道转移C.血道转移D.腹腔内种植转移E.消化道播散20.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除外(分数:2.00)A.块状型B.周围型C.结节型D.小癌型E.弥漫型21.子宫颈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分数:2
6、.00)A.鳞状细胞癌B.原位癌C.早期浸润癌D.高分化腺癌E.透明细胞癌22.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的肿瘤是(分数:2.00)A.子宫颈鳞状上皮癌B.子宫颈腺癌C.绒毛膜癌D.乳腺癌E.卵巢乳头状囊腺癌23.下列不符合乳腺癌的描述是(分数:2.00)A.多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B.多发生于外上象限C.以腺癌多见D.多数为实性癌E.不发生直接蔓延24.在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病理改变是(分数:2.00)A.电镜下见基底膜常有裂孔或缺损B.纤维蛋白沉积于肾球囊内C.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D.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E.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或玻璃样变25.脂
7、性肾病的病理学特点是(分数:2.00)A.嗜银染色显示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形成许多钉状突起B.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C.系膜细胞增生D.系膜基质增生E.内皮细胞增生26.致密沉积物病属于(分数:2.00)A.膜性肾小球肾炎B.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上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镜下首先发生的病变是(分数:2.00)A.肾盂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B.肾小管及肾小球内充满脓细胞C.间质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间质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E.肾盂内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
8、:8.00)A中央型多见 B周围型多见 C弥漫型多见 D嗜银细胞发生 E由上皮化生恶变而来(分数:4.00)(1).肺泡细胞癌(分数:2.00)A.B.C.D.E.(2).鳞状细胞癌(分数:2.00)A.B.C.D.E.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胆道阻塞 D寄生虫感染 E慢性酒精中毒(分数:4.00)(1).胆汁性肝硬化的原因(分数:2.00)A.B.C.D.E.(2).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分数:2.00)A.B.C.D.E.病理学技术中级(师)基础知识-试卷 8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关于再生下列可能发
9、生的是(分数:2.00)A.一侧肾脏摘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B.胃肠道黏膜缺损后由表层上皮增生修补C.神经细胞通过脱髓鞘后再生D.分化低的组织再生能力强 E.横纹肌损伤均不能再生解析:2.关于瘢痕修复描述筻堡的是(分数:2.00)A.胸膜腔粘连B.肠腔狭窄C.心瓣膜变形D.瘢痕的抗拉力强度可与正常皮肤相同 E.瘢痕疙瘩解析:3.槟榔肝形成是由于(分数:2.00)A.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淤血 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内出血D.肝细胞坏死和肝淤血E.肝细胞水样变性解析:4.不属于血栓结局的是(分数:2.00)A.溶解吸收B.机化C.再通D.分离排出 E.钙化解析:解析
10、:分离排出是坏死组织的结局。5.病理诊断羊水栓塞的依据是(分数:2.00)A.肺脏广泛出血B.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C.肺泡内有角化上皮D.肺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 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解析:6.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分数:2.00)A.机械性因子B.免疫反应C.物理性因子D.化学性因子E.生物性因子 解析:7.在炎症增生性改变中,最常见的细胞是(分数:2.00)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解析:8.下列不符合肿瘤的特点的是(分数:2.00)A.相对无止境的生长B.生长旺盛C.与机体不协调D.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持续存在 E.不同程度失
11、去分化成熟的能力解析:解析:肿瘤细胞在致瘤因子作用下,已经发生了基因水平的异常,并且可以稳定地将这些异常传给子代细胞。所以,即使在致瘤因子不存在的情况下,子代细胞仍然持续自主生长。9.恶性肿瘤细胞最主要的形态特点是(分数:2.00)A.核大B.多核或异型核C.核仁大D.核染色浓染E.病理性核分裂象 解析:解析:肿瘤细胞核的多型性和病理核分裂象,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在区分良恶性肿瘤上有重要意义。10.肿瘤血道转移的可靠依据是(分数:2.00)A.肿瘤细胞侵入静脉B.肿瘤细胞侵入动脉C.血液中发现瘤细胞D.在远隔部位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的肿瘤 E.肺部见到阴影解析:解析:肿瘤细胞侵入动、静脉或出现
12、于血中而数量较少时,可被机体的免疫功能消灭。肺转移常为多灶性阴影,故选 D最佳。11.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的是(分数:2.00)A.神经母细胞瘤B.肾母细胞瘤C.髓母细胞瘤D.肌母细胞瘤 E.视网膜母细胞瘤解析:12.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CT、检查B.X线透视C.超声波检查D.脱落细胞学检查E.活组织检查 解析:13.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分数:2.00)A.腺病毒B.肺炎支原体C.大肠杆菌D.肺炎克雷伯杆菌E.肺炎球菌 解析:14.鼻咽癌的特点除外(分数:2.00)A.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B.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为多见C.大多数发生自鼻咽黏膜鳞状上皮 D.早期可经
13、淋巴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E.对放射治疗较敏感解析:解析:鼻咽癌的发病可能与 EB病毒有关。鼻咽癌的组织类型中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绝大多数鼻咽癌来源于鼻咽部黏膜的柱状上皮,仅少数起自鼻咽鳞状上皮。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过早是鼻咽癌的特点之一。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尤其是泡状核细胞癌。15.下列与溃疡病的发生无关的是(分数:2.00)A.胃液的消化作用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C.胆汁反流入胃D.精神过度紧张E.遗传因素解析:解析:溃疡的发生与迷走神经兴奋性有关。迷走神经兴奋时,壁细胞的胆碱能性刺激增多,胃酸分泌增加易致溃疡;另一方面,在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时胃蠕动减少,胃内食物淤积,使胃窦部的 G细胞
14、受到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多而导致溃疡。16.关于慢性阑尾炎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粪石阻塞B.慢性细菌感染C.阑尾扭曲D.瘢痕性狭窄E.全部由急性阑尾炎迁延而来 解析:解析: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以开始即呈慢性经过。17.胆汁性肝硬化的组织学特点是(分数:2.00)A.结节大小较一致,纤维间隔薄而均匀B.肝脏变小、变硬、深绿色C.结节大小不一,纤维间隔厚薄不均D.胆管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将肝脏分隔为结节状 E.肝脏淤血,纤维组织增生,分隔肝小叶解析:解析:胆汁性肝硬化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以后增生的结缔组织自汇管区向肝小叶内伸入,形成假小叶。A 项为门脉
15、性肝硬化特点,B 项为胆汁性肝硬化肉眼形态,C 项为坏死后性肝硬化特点,E 项是淤血性肝硬化特点。18.关于食管癌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早期即发生血道转移 B.早期无明显症状C.晚期恶病质D.多见于食管生理狭窄处E.发生于食管中段最多解析:解析:食管癌血道转移多见于晚期患者。19.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分数:2.00)A.直接转移B.淋巴道转移 C.血道转移D.腹腔内种植转移E.消化道播散解析:解析:淋巴道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胃周有多组淋巴结,晚期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20.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除外(分数:2.00)A.块状型B.周围型 C.结节型D.小癌型E.弥漫型解析:解析
16、:1982 年我国肝癌病理协作组提出肝癌肉眼分型,包括块状型、结节型、小癌型、弥漫型四型,其中以块状型和结节型多见。21.子宫颈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分数:2.00)A.鳞状细胞癌 B.原位癌C.早期浸润癌D.高分化腺癌E.透明细胞癌解析:解析:子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 90。来源于移行带或宫颈内膜化生的鳞状上皮。22.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的肿瘤是(分数:2.00)A.子宫颈鳞状上皮癌B.子宫颈腺癌C.绒毛膜癌D.乳腺癌 E.卵巢乳头状囊腺癌解析:23.下列不符合乳腺癌的描述是(分数:2.00)A.多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B.多发生于外上象限C.以腺癌多见D.多数为实性癌E.不发生直接蔓延
17、 解析:解析:乳腺癌沿乳腺导管直接蔓延,可累及相应的乳腺小叶腺泡,或沿导管周围组织间隙和筋膜浸润到脂肪组织,甚至侵入胸大肌及胸壁。24.在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病理改变是(分数:2.00)A.电镜下见基底膜常有裂孔或缺损 B.纤维蛋白沉积于肾球囊内C.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D.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E.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或玻璃样变解析:解析: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关键的病变是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性改变,电镜下见有裂孔或缺损,光镜下基底膜改变不显著。正是由于缺损进一步引起纤维蛋白的渗出、沉积,并刺激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改变
18、继发于肾小球病变,亦可见于其他肾炎。25.脂性肾病的病理学特点是(分数:2.00)A.嗜银染色显示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形成许多钉状突起B.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C.系膜细胞增生D.系膜基质增生E.内皮细胞增生解析:解析:脂性肾病即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电镜下见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26.致密沉积物病属于(分数:2.00)A.膜性肾小球肾炎B.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解析:解析: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和电镜表现分为、型。型C3 沉积于内皮下、系膜区和上皮下。型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C3)沉积于基底膜,故称为
19、致密沉积物病。型内皮上、下均有沉积物,此型少见。27.上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镜下首先发生的病变是(分数:2.00)A.肾盂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B.肾小管及肾小球内充满脓细胞C.间质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间质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E.肾盂内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解析:解析:急性肾盂肾炎镜下病变因感染途径不同而不同。上行性感染,病变首先累及肾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肿形成。以后病变向肾脏表面发展,先后累及肾间质、肾小管,肾小球很少受累。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中央型多见 B周围型多见 C弥漫型多见 D嗜银细胞发生 E由
20、上皮化生恶变而来(分数:4.00)(1).肺泡细胞癌(分数:2.00)A.B.C. D.E.解析:(2).鳞状细胞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中央型肺癌多见于鳞状细胞癌,周围型以腺癌多见,而弥漫型以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胆道阻塞 D寄生虫感染 E慢性酒精中毒(分数:4.00)(1).胆汁性肝硬化的原因(分数:2.00)A.B.C. D.E.解析:(2).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坏死后性肝硬化,患者多患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迁延数月至 1年以上,逐渐形成坏死后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道系统阻塞引起,约占肝硬化总数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