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学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6 及答案解析(总分:4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2,分数:42.00)1.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中过氧化氢液的作用是A提高抗原抗体的识别能力B减少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C修复抗原 D提高敏感性E激活抗原(分数:1.00)A.B.C.D.E.2.免疫荧光染色法中制备一种标记抗体可以检出多种抗原的是A补体法 B直接法C间接法 D双层染色法E再染色法(分数:1.00)A.B.C.D.E.3.保持组织细胞内抗原物质免疫活性的最重要步骤是A组织彻底脱水 B组织及时固定C切片彻底脱蜡 D组织彻底透明E适当的烤片温度(分数:1.00)A.B.C
2、.D.E.4.免疫酶化学组织的固定不同于其他组织学技术的是A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质等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B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C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D有利于切片E便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成分(分数:1.00)A.B.C.D.E.5.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将组织进行固定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持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B保持组织细胞功能的完整性C保持组织的新鲜状态D防止组织中酶被降解E使抗原抗体亲和力更强(分数:1.00)A.B.C.D.E.6.ABC法的基本原理是A利用抗卵白素分别连接卵白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卵白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B利用抗卵白素分别连接卯白素标记的第
3、一抗体和卵白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C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D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E利用抗地高辛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分数:1.00)A.B.C.D.E.7.关于内源性生物素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素是一种消化酶B肝、肾等组织内生物素含量最少C在用 ABC法染色时可引起非特异性染色D预先用生物素作用可增强敏感性E内源性生物素丰富的组织不适合进行 PAP法染色(分数:1.00)A.B.C.D.E.8.欲显示各种酶的组织切片
4、,应选择的固定液是AAF 液 B10%中性甲醛C丙酮 D95%乙醇E75%乙醇(分数:1.00)A.B.C.D.E.9.下列可作为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的是A高压汞灯 B氪灯C钠灯 D红外线灯E氙灯(分数:1.00)A.B.C.D.E.10.关于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为了保证荧光充分标记,标本染色后应放置 3秒钟后再观察B为了避免荧光减弱,标本染色后应立即观察C为保护眼睛,应在正常光线下观察D切片不能太薄,以免降低荧光的标记率E如果需长期保存,染色后标本需用中性树胶进行封裱(分数:1.00)A.B.C.D.E.11.SPA用于 PAP法时,下列试剂不需要的是A第一抗体 B第二抗体CSP
5、A DPAP 复合物EDAB(分数:1.00)A.B.C.D.E.12.免疫酶组织化学中的阳性对照是指A用已知补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B用已知抗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C用已知抗原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D用已知过氧化物酶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E用已知 DAB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分数:1.00)A.B.C.D.E.13.冷丙酮用于免疫荧光细胞化
6、学染色时,选用的切片方法是A石蜡切片法 B冰冻切片法C树脂包埋切片法 D火棉胶切片法E石蜡包埋半薄切片法(分数:1.00)A.B.C.D.E.14.下列关于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吸收波长是 520560nmB最大发射光谱为 490mmC呈现黄绿色荧光 D呈现红色荧光E性质不稳定(分数:1.00)A.B.C.D.E.15.免疫荧光染色标本必须用的封固剂是A缓冲甘油 B蒸馏水C生理盐水 D光学树脂胶E甘油(分数:1.00)A.B.C.D.E.16.下列关于免疫酶化学组织切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冷冻切片为 ICC首选B石蜡切片为 ICC首选C对未知抗原显色,冷冻和石蜡切片最好同时应用D根
7、据抗原的性质选择切片E微波照射的切片可激活部分核内抗原(分数:1.00)A.B.C.D.E.17.可引起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假阳性的是A组织内待检抗原过多B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丰富C洗液用 TBS缓冲液 D抗体浓度过低E抗体特异性高(分数:1.00)A.B.C.D.E.18.下列不是标记使用的酶的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 D葡萄糖氧化酶E胃蛋白酶(分数:1.00)A.B.C.D.E.19.关于荧光显微镜图像的记录方法,下列错误的是A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荧光的颜色和亮度综合判断B要及时摄影记录结果C曝光速度要慢D荧光显微镜可用 CCD与计算机连接,可将图像存在计算机硬盘上E暂时不观察
8、时,应用挡板遮盖激发光(分数:1.00)A.B.C.D.E.20.下列有关 HRP的描述,错误的是AICC 染色最为常用的酶B特异底物为 AS-MXC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D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E最适 pH55.5(分数:1.00)A.B.C.D.E.21.凝集素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以下正确的是A直接法是将凝集素直接与切片反应B间接法是将生物素化的凝集素与切片反应后,再与 ABC复合物结合C糖-凝集素-糖法是用微量的凝集素与切片进行反应,然后与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特异性糖基结合D对照试验是将凝集素预先与相应的糖在室温孵育,再将此凝集素进行孵育,结果应为阳性E凝集素法特异性差,但是灵敏度高(分数:
9、1.00)A.B.C.D.E.22.葡萄球菌 A蛋白(SPA)具有和人与许多动物等的 IgG结合的能力,但除外A猴 IgG B禽类 IgGC小鼠 IgG D豚鼠 IgGE猪 IgG(分数:1.00)A.B.C.D.E.23.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的对照实验不包括A吸收实验 B凝集实验C置换实验 D阳性对照E替代实验(分数:1.00)A.B.C.D.E.24.SPA与免疫球蛋白有较强亲和力的部位是AFab 段 BFc 段CF(ab)2 段 D重链E轻链(分数:1.00)A.B.C.D.E.25.凝集素的特性是A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二价结合能力B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
10、的能力,而且具有一价结合能力C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多价结合能力D具有广泛的结合能力,能与糖、蛋白质、脂肪结合E具有广泛的结合能力,但不能与糖结合(分数:1.00)A.B.C.D.E.26.SABC法的基本原理是A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B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C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D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
11、,形成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E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分数:1.00)A.B.C.D.E.27.应用尚无文献报道的抗血清或自己制备的抗血清进行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时,必须设置的对照是A交叉实验 B替代实验C吸收实验 D置换实验E阳性对照(分数:1.00)A.B.C.D.E.28.LAB法的基本原理是A以酶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二抗体B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标记抗生物素作为第二抗体C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与抗生物素抗体形成复合
12、物D以生物素标记第二抗体,然后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E以酶标记第一抗体,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形成复合物(分数:1.00)A.B.C.D.E.29.BRAB法的基本原理是A用生物素标记抗体,然后与生物素和酶形成复合物B用生物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然后以抗生物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C用卵白素标记抗体,然后与卵白素和酶形成复合物D用卵白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然后以抗卵白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E用亲和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然后以抗亲和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分数:1.00)A.B.C.D.E.30.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放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亲和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B生物素、亲
13、和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志物C两者之间极高的亲和力D经化学修饰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D.E.31.酶桥染色法中的桥抗体是指A免疫反应系统中的特异性抗体B显色系统中的抗酶抗体C第二抗体 D第一抗体E以上均不对(分数:1.00)A.B.C.D.E.32.下列不是 SPA-HRP间接法所需试剂的是ATris 盐酸缓冲液 B第一抗体C第二抗体-SPA DSPA-HRPEDAB(分数:1.00)A.B.C.D.E.33.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载玻片厚度应在 1.52.0mm 之间B盖玻片厚度在 0.17mm左右C组织切片不能太厚
14、D封裱剂常用甘油E暗视野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分数:1.00)A.B.C.D.E.34.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下列要求,除外A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离子键B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D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性质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分数:1.00)A.B.C.D.E.35.荧光抗体直接法的最大特点是A特异性差,敏感性高B不够敏感,不常用C特异性高,敏感性高D特异性高,方法简便快捷,敏感性较差E以上说法均正确(分数:1.00)A.B.C.D.E.36.凝集素是指A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
15、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B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脂蛋白或能与脂类结合的脂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C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黏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D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血小板,因而得名E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白细胞,因而得名(分数:1.00)A.B.C.D.E.37.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调整光源时应戴防护眼镜B检查时间每次以 23 小时为宜C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D汞灯开启不到 15分
16、钟的应在 15分钟后关闭E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分数:1.00)A.B.C.D.E.38.下列关于标记抗体的酶应具备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酸性 pH时酶应稳定,酶标记抗体后活性不变B酶催化的底物必须是特异的,所形成的产物易于镜下观察C酶标过程中,酶与抗体连接,不影响两者活性D待检组织中不应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内源性酶E所形成的终产物必须稳定(分数:1.00)A.B.C.D.E.39.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是A采用卵白素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B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
17、组织中的抗原C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D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E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分数:1.00)A.B.C.D.E.40.不能用于标记抗体的酶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 D胰蛋白酶E葡萄糖氧化酶(分数:1.00)A.B.C.D.E.41.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条件是A日光 B常见光C灯光 D暗室、紫外光E激光(分数:1.00)A.B.C.D.E.42.
18、下列不是凝集素的应用范围的是A作为细胞特殊类型的标记B作为细胞分化和成熟的标记C用于判断肿瘤的临床分期D区分肿瘤的组织类型E作为肿瘤组织源性的标记(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7.00)A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中的亲和素替换为链亲和素,特异性更高B利用线状的葡聚糖分子与大量的 AP或 HRP酶结合,再将葡聚糖-酶复合物连接到第二抗体上,形成酶葡聚糖-第二抗体复合物,灵敏度高C用 AP取代 PAP法的过氧化物酶而成,显色对比好D将游离酶和抗酶抗体制成稳定的酶-抗酶抗体复合物E通过复合物中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与生物素
19、化的抗体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抗原的目的(分数:2.00)(1).免疫组织化学 PAP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C.D.E.(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 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C.D.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APAAP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C.D.E.(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C.D.E.A以 DAB显色时呈棕褐色B以 AEC显色时呈红色C以 CN显色时呈蓝黑色D以葡萄糖为底物时显色呈蓝色E以 AS-MX为底物、FB/FR 为发色剂时呈蓝色/红色(分数:1.50)(1).辣根过氧化物酶(分数:0.5
20、0)A.B.C.D.E.(2).碱性磷酸酶(分数:0.50)A.B.C.D.E.(3).葡萄糖氧化酶(分数:0.50)A.B.C.D.E.A把生物素耦联到特异性第一抗体上,将生物素化抗体直接和 ABC复合物结合B先用 PAP法,然后用 ABC法C先用 PAP法,后用 LAB法D抗体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的一步法EHRP-多聚化合物-特异性抗体复合物一步法(分数:2.00)(1).快速 ABC法(分数:0.50)A.B.C.D.E.(2).二步 ABC法(分数:0.50)A.B.C.D.E.(3).PAP-ABC法(分数:0.50)A.B.C.D.E.(4).EPOS法(分数:0.50
21、)A.B.C.D.E.A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B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C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D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复合物E抗体-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分数:1.50)(1).与 PAP法有关的复合物是(分数:0.50)A.B.C.D.E.(2).与 ABC法有关的复合物是(分数:0.50)A.B.C.D.E.(3).与快速 ABC法有关的复合物是(分数:0.50)A.B.C.D.E.病理学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6 答案解析(总分:4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2,分数:42.00)1.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中过氧化氢液
22、的作用是A提高抗原抗体的识别能力B减少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C修复抗原 D提高敏感性E激活抗原(分数:1.00)A.B. C.D.E.解析:2.免疫荧光染色法中制备一种标记抗体可以检出多种抗原的是A补体法 B直接法C间接法 D双层染色法E再染色法(分数:1.00)A.B.C. D.E.解析:间接法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可以检出多种抗原,敏感性较高,操作方法较易掌握,而且能解决一些不易制备动物免疫血清的病原体(如麻疹)等的研究和检查,所以已被广泛应用于自身抗体和感染患者血清的试验。3.保持组织细胞内抗原物质免疫活性的最重要步骤是A组织彻底脱水 B组织及时固定C切片彻底脱蜡 D组织彻底透明E适当的烤片
23、温度(分数:1.00)A.B. C.D.E.解析:4.免疫酶化学组织的固定不同于其他组织学技术的是A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质等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B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C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D有利于切片E便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成分(分数:1.00)A.B.C. D.E.解析:只有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才能正确地判断抗原物质在组织细胞内的位置,才能得到理想的 ICC染色效果。5.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将组织进行固定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持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B保持组织细胞功能的完整性C保持组织的新鲜状态D防止组织中酶被降解E使抗原抗体亲和力更强(分数:1.00)A. B.C.
24、D.E.解析:6.ABC法的基本原理是A利用抗卵白素分别连接卵白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卵白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B利用抗卵白素分别连接卯白素标记的第一抗体和卵白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C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D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E利用抗地高辛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抗原(分数:1.00)A.B.C. D.E.解析:7.关于内源性生物素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素是一种消化酶B肝、肾等组织内生物素含量最少C在用 ABC法染
25、色时可引起非特异性染色D预先用生物素作用可增强敏感性E内源性生物素丰富的组织不适合进行 PAP法染色(分数:1.00)A.B.C. D.E.解析:8.欲显示各种酶的组织切片,应选择的固定液是AAF 液 B10%中性甲醛C丙酮 D95%乙醇E75%乙醇(分数:1.00)A.B.C. D.E.解析:丙酮的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和糖,对组织穿透性很强,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较好。9.下列可作为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的是A高压汞灯 B氪灯C钠灯 D红外线灯E氙灯(分数:1.00)A. B.C.D.E.解析:荧光光源一般采用高压汞灯,它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工作时电流通过高压汞蒸气,使之电离激发,形成放电管中电子、原子和
26、离子间的碰撞而发光。10.关于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为了保证荧光充分标记,标本染色后应放置 3秒钟后再观察B为了避免荧光减弱,标本染色后应立即观察C为保护眼睛,应在正常光线下观察D切片不能太薄,以免降低荧光的标记率E如果需长期保存,染色后标本需用中性树胶进行封裱(分数:1.00)A.B. C.D.E.解析:11.SPA用于 PAP法时,下列试剂不需要的是A第一抗体 B第二抗体CSPA DPAP 复合物EDAB(分数:1.00)A.B. C.D.E.解析:12.免疫酶组织化学中的阳性对照是指A用已知补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B用已知
27、抗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C用已知抗原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D用已知过氧化物酶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E用已知 DAB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分数:1.00)A.B.C. D.E.解析:13.冷丙酮用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时,选用的切片方法是A石蜡切片法 B冰冻切片法C树脂包埋切片法 D火棉胶切片法E石蜡包埋半薄切片法(分数:1.00)A.B. C.D.E.解析:冰冻切片法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较完好地
28、保存多种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更应采用冰冻切片。14.下列关于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吸收波长是 520560nmB最大发射光谱为 490mmC呈现黄绿色荧光 D呈现红色荧光E性质不稳定(分数:1.00)A.B.C. D.E.解析:15.免疫荧光染色标本必须用的封固剂是A缓冲甘油 B蒸馏水C生理盐水 D光学树脂胶E甘油(分数:1.00)A. B.C.D.E.解析:封固剂常用缓冲甘油,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 pH8.59.5 时较亮,不易很快褪去。16.下列关于免疫酶化学组织切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冷冻切片为 ICC首选B石蜡切片为 ICC首选C对未知抗原显色,
29、冷冻和石蜡切片最好同时应用D根据抗原的性质选择切片E微波照射的切片可激活部分核内抗原(分数:1.00)A.B. C.D.E.解析:因为在石蜡包埋固定过程中,可能使抗原物质发生某些改变,致使其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抗原决定簇丢失,所以以新鲜组织的冰冻切片为首选。17.可引起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假阳性的是A组织内待检抗原过多B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丰富C洗液用 TBS缓冲液 D抗体浓度过低E抗体特异性高(分数:1.00)A.B. C.D.E.解析:18.下列不是标记使用的酶的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 D葡萄糖氧化酶E胃蛋白酶(分数:1.00)A.B.C.D.E. 解析: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性
30、蛋白酶,由胃部中的胃黏膜主细胞所分泌,功能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片段。19.关于荧光显微镜图像的记录方法,下列错误的是A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荧光的颜色和亮度综合判断B要及时摄影记录结果C曝光速度要慢D荧光显微镜可用 CCD与计算机连接,可将图像存在计算机硬盘上E暂时不观察时,应用挡板遮盖激发光(分数:1.00)A.B.C. D.E.解析:因紫外光对荧光淬灭作用大,因此曝光速度太慢,就不能将荧光图像拍摄下来。20.下列有关 HRP的描述,错误的是AICC 染色最为常用的酶B特异底物为 AS-MXC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D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E最适 pH55.5(分数:1.00)A.B. C.
31、D.E.解析:特异底物为 H2O2。21.凝集素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以下正确的是A直接法是将凝集素直接与切片反应B间接法是将生物素化的凝集素与切片反应后,再与 ABC复合物结合C糖-凝集素-糖法是用微量的凝集素与切片进行反应,然后与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特异性糖基结合D对照试验是将凝集素预先与相应的糖在室温孵育,再将此凝集素进行孵育,结果应为阳性E凝集素法特异性差,但是灵敏度高(分数:1.00)A.B. C.D.E.解析:22.葡萄球菌 A蛋白(SPA)具有和人与许多动物等的 IgG结合的能力,但除外A猴 IgG B禽类 IgGC小鼠 IgG D豚鼠 IgGE猪 IgG(分数:1.00)A.B.
32、 C.D.E.解析:23.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的对照实验不包括A吸收实验 B凝集实验C置换实验 D阳性对照E替代实验(分数:1.00)A.B. C.D.E.解析:24.SPA与免疫球蛋白有较强亲和力的部位是AFab 段 BFc 段CF(ab)2 段 D重链E轻链(分数:1.00)A.B. C.D.E.解析:25.凝集素的特性是A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二价结合能力B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一价结合能力C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多价结合能力D具有广泛的结合能力,能与糖、蛋白质、脂肪结合E具有广泛的结合能力,但不能与糖结合(分数:1.
33、00)A.B.C. D.E.解析:26.SABC法的基本原理是A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B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C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D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E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34、(分数:1.00)A. B.C.D.E.解析:27.应用尚无文献报道的抗血清或自己制备的抗血清进行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时,必须设置的对照是A交叉实验 B替代实验C吸收实验 D置换实验E阳性对照(分数:1.00)A.B.C. D.E.解析:28.LAB法的基本原理是A以酶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二抗体B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标记抗生物素作为第二抗体C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与抗生物素抗体形成复合物D以生物素标记第二抗体,然后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E以酶标记第一抗体,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形成复合物(分数:1.00)A.B. C.D.E.解析:29.B
35、RAB法的基本原理是A用生物素标记抗体,然后与生物素和酶形成复合物B用生物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然后以抗生物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C用卵白素标记抗体,然后与卵白素和酶形成复合物D用卵白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然后以抗卵白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E用亲和素分别标记抗体和酶,然后以抗亲和素为桥,把两者连接起来(分数:1.00)A.B. C.D.E.解析:30.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放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亲和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B生物素、亲和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志物C两者之间极高的亲和力D经化学修饰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 B.C.D
36、.E.解析:31.酶桥染色法中的桥抗体是指A免疫反应系统中的特异性抗体B显色系统中的抗酶抗体C第二抗体 D第一抗体E以上均不对(分数:1.00)A.B.C. D.E.解析:32.下列不是 SPA-HRP间接法所需试剂的是ATris 盐酸缓冲液 B第一抗体C第二抗体-SPA DSPA-HRPEDAB(分数:1.00)A.B.C. D.E.解析:33.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载玻片厚度应在 1.52.0mm 之间B盖玻片厚度在 0.17mm左右C组织切片不能太厚D封裱剂常用甘油E暗视野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分数:1.00)A. B.C.D.E.解析:载玻片厚度应在
37、0.81.2mm 之间,太厚的玻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34.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下列要求,除外A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离子键B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D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性质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分数:1.00)A. B.C.D.E.解析:应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与蛋白质结合后不易解离,而未结合的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易于清除。35.荧光抗体直接法的最大特点是A特异性差,敏感性高B不够敏感,不常用C特异性高,敏感性高D特异性高,方法简便快捷,敏感性较差E以
38、上说法均正确(分数:1.00)A.B.C.D. E.解析:36.凝集素是指A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B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脂蛋白或能与脂类结合的脂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C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黏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D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血小板,因而得名E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白细胞,因而得名(分数:1.00)A. B.C.D.E.解析:37.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使
39、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调整光源时应戴防护眼镜B检查时间每次以 23 小时为宜C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D汞灯开启不到 15分钟的应在 15分钟后关闭E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分数:1.00)A.B. C.D.E.解析:检查时间每次以 12 小时为宜,超过 90分钟,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38.下列关于标记抗体的酶应具备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酸性 pH时酶应稳定,酶标记抗体后活性不变B酶催化的底物必须是特异的,所形成的产物易于镜下观察C酶标过程中,酶与抗体连接,不影响两者活性D待检组织中不应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内源性酶E所形成的终产物必须稳定(分数:1.00)A. B.C.D.E.解析:39.
40、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是A采用卵白素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B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C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D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E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分数:1.00)A.B.C.D.E. 解析:40.不能用于标记抗体的酶
41、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 D胰蛋白酶E葡萄糖氧化酶(分数:1.00)A.B.C.D. E.解析:41.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条件是A日光 B常见光C灯光 D暗室、紫外光E激光(分数:1.00)A.B.C.D. E.解析:荧光几乎都较弱,应在较暗的室内进行。42.下列不是凝集素的应用范围的是A作为细胞特殊类型的标记B作为细胞分化和成熟的标记C用于判断肿瘤的临床分期D区分肿瘤的组织类型E作为肿瘤组织源性的标记(分数:1.00)A.B.C. D.E.解析: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7.00)A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中的亲和素替换为链亲和素,特异性更高B利用线状的葡聚糖
42、分子与大量的 AP或 HRP酶结合,再将葡聚糖-酶复合物连接到第二抗体上,形成酶葡聚糖-第二抗体复合物,灵敏度高C用 AP取代 PAP法的过氧化物酶而成,显色对比好D将游离酶和抗酶抗体制成稳定的酶-抗酶抗体复合物E通过复合物中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抗原的目的(分数:2.00)(1).免疫组织化学 PAP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C.D. E.解析:(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 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APAAP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B.C.
43、 D.E.解析:(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的原理是(分数:0.50)A. B.C.D.E.解析:A以 DAB显色时呈棕褐色B以 AEC显色时呈红色C以 CN显色时呈蓝黑色D以葡萄糖为底物时显色呈蓝色E以 AS-MX为底物、FB/FR 为发色剂时呈蓝色/红色(分数:1.50)(1).辣根过氧化物酶(分数:0.50)A. B.C.D.E.解析:(2).碱性磷酸酶(分数:0.50)A.B.C.D.E. 解析:(3).葡萄糖氧化酶(分数:0.50)A.B.C.D. E.解析:A把生物素耦联到特异性第一抗体上,将生物素化抗体直接和 ABC复合物结合B先用 PAP法,然后用 ABC法C先用 PAP法
44、,后用 LAB法D抗体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的一步法EHRP-多聚化合物-特异性抗体复合物一步法(分数:2.00)(1).快速 ABC法(分数:0.50)A.B.C.D. E.解析:(2).二步 ABC法(分数:0.50)A. B.C.D.E.解析:(3).PAP-ABC法(分数:0.50)A.B. C.D.E.解析:(4).EPOS法(分数:0.50)A.B.C.D.E. 解析:A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B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C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D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复合物E抗体-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分数:1.50)(1).与 PAP法有关的复合物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与 ABC法有关的复合物是(分数:0.50)A. B.C.D.E.解析:(3).与快速 ABC法有关的复合物是(分数:0.50)A.B.C.D.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