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3706       资源大小:69.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

    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休克 (分数:2.00)_2.自我输血 (分数:2.00)_3.自我输液 (分数:2.00)_4.感染性休克 (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5.休克按发生原因不同可分为 1、 2、 3、 4、 5、 6、 7。 (分数:2.00)6.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 1、 2、 3。 (分数:2.00)7.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血压 1,脉搏 2,面色 3,四肢 4,尿量 5,表情 6。 (分数:2.00)8.典型的失血性休克,根据微循环变化特点,可分

    2、为 1、 2 和 3 三期。 (分数:2.00)9.休克早期机体可通过 1 和 2 两种方式增加回心血量。 (分数:2.00)10.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子作用引起的 1,其特点是 2 导致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量 3 和组织细胞的 4 和 5 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分数:2.00)11.休克时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 AG 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机制是组织 1,导致 2 生成增多。 (分数:2.00)12.休克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肾小管 1,发生 2 肾衰竭。 (分数:2.00)13.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衰竭属于 1,休克难治期发生的急性肾衰竭属于 2。 (分数:2.00)14.低

    3、血容量性休克在临床上有“三低一高”的典型表现,即 1 降低, 2 降低, 3 降低,而 4 升高。 (分数:2.00)三、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四、(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5.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灌流情况较为可靠的指标是_(分数:1.00)A.血压B.脉搏C.尿量D.意识16.休克的本质是_(分数:1.00)A.心肌收缩力减弱B.血压下降C.组织微循环障碍D.血管阻力增加17.不符合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的是_(分数:1.00)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脉压增大18.休克初期发生急性肾衰竭属于_(分数:1.00)A.肾前性肾衰竭B.肾后性肾衰竭C

    4、.肾性肾衰竭D.肾前性和肾性肾衰竭19.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_(分数:1.00)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少流,灌多于流20.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微动脉收缩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C.微静脉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21.属休克初期的临床表现是_(分数:1.00)A.尿量减少B.血压下降C.心率减慢D.脉压增大22.休克时引起末梢微血管痉挛的主要物质是_(分数:1.00)A.组胺B.儿茶酚胺C.5-羟色胺D.缓激肽23.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原因是_(分数:1.00)A.病毒感染B.螺旋体感染

    5、C.寄生虫感染D.革兰阳性细菌感染24.患儿,男性,8 岁。半小时前从三楼阳台不慎坠落,颈、背、腰部有明显损伤,大量出血,至医院时已发生休克。问可能属何种类型_(分数:1.00)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神经源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25.休克晚期发生 DIC 的机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_(分数:1.00)A.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B.儿茶酚胺释放增加C.缺氧D.组织损伤26.休克微循环淤血期的血管和血流变化中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1.00)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B.微静脉开放C.小静脉收缩D.毛细血管网开放27.休克时机体的主要代谢变化中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1.00)A.ATP

    6、 生成减少B.高钾血症C.脂肪氧化减少D.糖酵解增强28.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_(分数:1.00)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29.以下哪一项改变一般不会引起休克_(分数:1.00)A.心排血量明显减少B.血管容量显著增加C.失血使血容量减少D.炎热天气大量出汗30.对酸性物质耐受性较强的部位是_(分数:1.00)A.微动脉B.后微动脉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D.微静脉31.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_(分数:1.00)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D.微

    7、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3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_(分数:1.00)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静脉短路33.正常微循环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_(分数:1.00)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双重调节C.局部性体液因素D.全身性体液因素34.休克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_(分数:1.00)A.中枢神经系统抑制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D.重要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35.成人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多少才能引起休克_(分数:1.00)A.10%B.20%C.30%D.40%36.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_(分数:1

    8、.00)A.大面积心肌梗死B.急性心肌炎C.心脏按压D.充血性心力衰竭37.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_(分数:1.00)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先抑制后兴奋D.先抑制后衰竭38.休克初期自身输血的作用主要是指_(分数:1.00)A.静脉血管收缩而使回心血量增加B.动-静脉吻合支关闭使回心血量减少C.血液重新分布D.肾重吸收钠水增加39.失血性休克工期,患者不会出现_(分数:1.00)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皮肤花斑D.脉压减小40.发生难治性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_(分数:1.00)A.酸碱平衡失调B.肾衰竭C.心功能不全D.DIC41.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淤血期的表现_(分数:1.0

    9、0)A.血压降低B.表情淡漠C.皮肤发绀D.脉压增大42.休克早期的心、脑血流量变化情况是_(分数:1.00)A.均明显增加B.均明显减少C.心灌流量增加,脑灌流量无明显变化D.脑灌流量增加,心灌流量无明显变化43.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_(分数:1.00)A心B脑C肾D肺44.休克早期发生的少尿是由于_(分数:1.00)A.器质性肾衰竭B.肾前性肾衰竭C.肾性肾衰竭D.肾后性肾衰竭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5.血管床容量增加的休克类型有_(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46.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包括_(分

    10、数:2.00)A.血容量降低B.血压降低C.血管床容量增加D.毛细血管数目增加E.心排血量减少47.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出现收缩的是_(分数:2.00)A.微动脉B.后微动脉C.微静脉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动-静脉吻合48.休克时引起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有_(分数:2.00)A.缓激肽B.内皮素C.心房钠尿肽D.血管紧张素E.儿茶酚胺49.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机制是_(分数:2.00)A.交感神经兴奋B.血管紧张素增多C.儿茶酚胺释放D. 受体受刺激E. 受体受刺激50.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机体的代偿表现有_(分数:2.00)A.血液重新分布B.血管床容量增加C.组织液回流入血D.心肌收

    11、缩力增强E.容量血管收缩51.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选择性血管收缩B.自身输血C.外周阻力增高D.汗腺分泌增加E.自身输液5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代偿的结果有_(分数:2.00)A.心、脑血流量明显增加B.血压正常或稍高C.肾血流量减少D.脉压减小E.回心血量增加53.休克淤血缺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自身输液_(分数:2.00)A.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B.皮肤发绀并出现花斑C.心肌收缩力下降,表情淡漠D.少尿或无尿E.动脉血压维持正常54.休克期难治的原因主要是_(分数:2.00)A.DIC 形成B.重要器官功能衰竭C.内毒素入血D.动-静脉吻合支大量

    12、开放E.发生 SIRS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2.00)55.休克初期、休克期微循环有哪些变化?临床主要表现有哪些? (分数:3.00)_56.简述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及其代偿意义。 (分数:3.00)_57.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微循环的变化及代偿意义是什么? (分数:3.00)_58.用微循环的改变解释休克早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分数:3.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0.00)59.试述休克晚期患者常易并发 DIC 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有哪些? (分数:5.00)_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19 岁。于外出务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

    13、肢湿冷、出汗,左耻骨连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血压 65/50mmHg,心率 125 次/分,体温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肤瘀斑,最终死亡。 试分析:(分数:5.01)(1).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分数:1.67)_(2).送往医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的哪一阶段?(分数:1.67)_(3).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分数:1.67)_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 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休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 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后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其特点是微

    14、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组织细胞的功能代谢紊乱以及结构受损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2.自我输血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自我输血 是指休克早期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大量释放引起容量血管收缩,迅速而短暂的增加回心血量的现象。3.自我输液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自我输液 是指休克早期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大量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动脉等收缩,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使组织间液回流增加的现象。4.感染性休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感染性休克 是指在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

    15、0.00)5.休克按发生原因不同可分为 1、 2、 3、 4、 5、 6、 7。 (分数:2.00)解析:失血失液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烧伤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6.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 1、 2、 3。 (分数:2.00)解析:血容量不足 心泵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 血管床容量扩张7.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血压 1,脉搏 2,面色 3,四肢 4,尿量 5,表情 6。 (分数:2.00)解析:下降 细速 苍白 湿冷 减少 淡漠8.典型的失血性休克,根据微循环变化特点,可分为 1、 2 和 3 三期。 (分数:2.00)解析: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淤

    16、血期(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衰竭期9.休克早期机体可通过 1 和 2 两种方式增加回心血量。 (分数:2.00)解析:自我输血 自我输液10.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子作用引起的 1,其特点是 2 导致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量 3 和组织细胞的 4 和 5 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分数:2.00)解析:急性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 严重不足 功能 代谢紊乱11.休克时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 AG 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机制是组织 1,导致 2 生成增多。 (分数:2.00)解析:缺血缺氧 乳酸12.休克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肾小管 1,发生 2 肾衰竭。 (分数:2.00)解析:坏死 器质性13.休

    17、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衰竭属于 1,休克难治期发生的急性肾衰竭属于 2。 (分数:2.00)解析:功能性肾衰竭(肾前性肾衰竭) 器质性肾衰竭(肾性肾衰竭)14.低血容量性休克在临床上有“三低一高”的典型表现,即 1 降低, 2 降低, 3 降低,而 4 升高。 (分数:2.00)解析:中心静脉压 心排血量 动脉血压 总外周阻力三、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四、(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5.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灌流情况较为可靠的指标是_(分数:1.00)A.血压B.脉搏C.尿量 D.意识解析:16.休克的本质是_(分数:1.00)A.心肌收缩力减弱B.血压下

    18、降C.组织微循环障碍 D.血管阻力增加解析:17.不符合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的是_(分数:1.00)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脉压增大 解析:18.休克初期发生急性肾衰竭属于_(分数:1.00)A.肾前性肾衰竭 B.肾后性肾衰竭C.肾性肾衰竭D.肾前性和肾性肾衰竭解析:19.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_(分数:1.00)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解析:20.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微动脉收缩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C.微静脉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解析:21.属休克初

    19、期的临床表现是_(分数:1.00)A.尿量减少 B.血压下降C.心率减慢D.脉压增大解析:22.休克时引起末梢微血管痉挛的主要物质是_(分数:1.00)A.组胺B.儿茶酚胺 C.5-羟色胺D.缓激肽解析:23.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原因是_(分数:1.00)A.病毒感染B.螺旋体感染C.寄生虫感染D.革兰阳性细菌感染 解析:24.患儿,男性,8 岁。半小时前从三楼阳台不慎坠落,颈、背、腰部有明显损伤,大量出血,至医院时已发生休克。问可能属何种类型_(分数:1.00)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神经源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 解析:25.休克晚期发生 DIC 的机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_(分数:1.0

    20、0)A.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B.儿茶酚胺释放增加 C.缺氧D.组织损伤解析:26.休克微循环淤血期的血管和血流变化中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1.00)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B.微静脉开放 C.小静脉收缩D.毛细血管网开放解析:27.休克时机体的主要代谢变化中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1.00)A.ATP 生成减少B.高钾血症C.脂肪氧化减少 D.糖酵解增强解析:28.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_(分数:1.00)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解析:29.以下哪一项改变一般不会引起休克_(分数:1.00)A.心排血

    21、量明显减少B.血管容量显著增加C.失血使血容量减少D.炎热天气大量出汗 解析:30.对酸性物质耐受性较强的部位是_(分数:1.00)A.微动脉B.后微动脉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D.微静脉 解析:31.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_(分数:1.00)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解析:3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_(分数:1.00)A.直捷通路 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静脉短路解析:33.正常微循环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_(分数:1.00)A.神经调节B.神经、

    22、体液双重调节C.局部性体液因素 D.全身性体液因素解析:34.休克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_(分数:1.00)A.中枢神经系统抑制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D.重要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 解析:35.成人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多少才能引起休克_(分数:1.00)A.10%B.20% C.30%D.40%解析:36.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_(分数:1.00)A.大面积心肌梗死B.急性心肌炎C.心脏按压D.充血性心力衰竭 解析:37.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_(分数:1.00)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C.先抑制后兴奋D.先抑制后衰竭解析:38.休克初期自身输

    23、血的作用主要是指_(分数:1.00)A.静脉血管收缩而使回心血量增加 B.动-静脉吻合支关闭使回心血量减少C.血液重新分布D.肾重吸收钠水增加解析:39.失血性休克工期,患者不会出现_(分数:1.00)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皮肤花斑 D.脉压减小解析:40.发生难治性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_(分数:1.00)A.酸碱平衡失调B.肾衰竭C.心功能不全D.DIC 解析:41.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淤血期的表现_(分数:1.00)A.血压降低B.表情淡漠C.皮肤发绀D.脉压增大 解析:42.休克早期的心、脑血流量变化情况是_(分数:1.00)A.均明显增加B.均明显减少C.心灌流量增加,脑灌流量无明显

    24、变化 D.脑灌流量增加,心灌流量无明显变化解析:43.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_(分数:1.00)A心B脑C肾 D肺解析:44.休克早期发生的少尿是由于_(分数:1.00)A.器质性肾衰竭B.肾前性肾衰竭 C.肾性肾衰竭D.肾后性肾衰竭解析: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5.血管床容量增加的休克类型有_(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 解析:46.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包括_(分数:2.00)A.血容量降低 B.血压降低C.血管床容量增加 D.毛细血管数目增加E.心排血量减少 解析:47.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

    25、出现收缩的是_(分数:2.00)A.微动脉 B.后微动脉 C.微静脉 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E.动-静脉吻合解析:48.休克时引起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有_(分数:2.00)A.缓激肽B.内皮素 C.心房钠尿肽D.血管紧张素 E.儿茶酚胺 解析:49.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机制是_(分数:2.00)A.交感神经兴奋 B.血管紧张素增多 C.儿茶酚胺释放 D. 受体受刺激 E. 受体受刺激 解析:50.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机体的代偿表现有_(分数:2.00)A.血液重新分布 B.血管床容量增加C.组织液回流入血 D.心肌收缩力增强 E.容量血管收缩 解析:51.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26、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选择性血管收缩 B.自身输血 C.外周阻力增高 D.汗腺分泌增加E.自身输液 解析:5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代偿的结果有_(分数:2.00)A.心、脑血流量明显增加B.血压正常或稍高 C.肾血流量减少 D.脉压减小E.回心血量增加 解析:53.休克淤血缺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自身输液_(分数:2.00)A.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 B.皮肤发绀并出现花斑 C.心肌收缩力下降,表情淡漠 D.少尿或无尿 E.动脉血压维持正常解析:54.休克期难治的原因主要是_(分数:2.00)A.DIC 形成 B.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C.内毒素入血 D.动-静脉吻合支大量开放E.发生 SIR

    27、S 解析: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2.00)55.休克初期、休克期微循环有哪些变化?临床主要表现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以缺血为主,表现为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小静脉、微静脉均收缩。真毛细血管网内血液灌流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状况。临床典型的表现有烦躁不安、血压正常或略高、脉压缩小、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尿量减少。休克期,微循环变化以淤血为主,表现为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小静脉、微静脉仍收缩,血液“泥化”淤滞,真毛细血管网内血液出现多灌少流,灌而不流的状况。临床典型的表现有血

    28、压进行性下降、心搏无力、脉搏细速、表情淡漠、并逐渐转入昏迷、少尿或无尿、皮肤发绀或出现花斑样变化。56.简述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及其代偿意义。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早期小血管收缩痉挛,尤其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强烈收缩,使毛细血管的前阻力增加,真毛细血管关闭,血流量减少,血液通过直捷通路和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支回流,使组织灌流减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此期的代偿意义:有助于休克早期动脉血压的维持。血液重新分布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的维持。57.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微循环的变化及代偿意义是什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

    29、化: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代偿意义:自身输血、自身输液,维持动脉血压。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58.用微循环的改变解释休克早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早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明显增加而引起除心、脑以外其他器官的前阻力血管显著收缩,微循环缺血。临床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烦躁不安、尿少、血压多正常或稍升高,由于外周阻力增加使舒张压升高,故脉压差减少。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0.00)59.试述休克晚期患者常易并发 DIC 的主要原因

    30、和机制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晚期患者常易并发 DIC 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是:因长时间缺血、缺氧、酸中毒、内毒素等因素作用,使血管内皮受损,胶原暴露,激活了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入血,激活了外源性凝血系统。血流缓慢,血液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易于聚集,促进微血栓形成。中性粒细胞因缺氧、酸中毒、内毒素等因素而激活,产生大量促凝血物质,促进 DIC 的发生。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19 岁。于外出务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出汗,左耻骨连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血压 65/50mmHg,心率 125 次/分,体温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肤瘀斑,最终死亡。 试分析:(分数:5.01)(1).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分数:1.67)_正确答案:()解析:该患者所属休克的类型: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2).送往医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的哪一阶段?(分数:1.67)_正确答案:()解析:送往医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的阶段:休克初期(缺血缺氧期)。(3).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分数:1.67)_正确答案:()解析: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毛细血管前阻力升高大于毛细血管后阻力升高;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