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感染(一)-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急性重型肝炎主要病理变化 A肝内淤胆 B肝细胞局灶性坏死 C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 D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 E肝细胞广泛坏死(分数:1.00)A.B.C.D.E.2.在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分数:1.00)A.B.C.D.E.3.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我国的艾滋病传播以下列哪项为主 A性接触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经血液途径传播 D器官移植途径传播 E蚊虫叮咬(分数:1.00)A.B.C.D.E.4.下述肝性脑
2、病的发病基础,哪项不正确 A含氮物质代谢障碍 B抑制性神经递质积聚 C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短链脂肪酸增多 E芳香族氨基酸减少(分数:1.00)A.B.C.D.E.5.淤胆型肝炎的黄疸性质属于 A肝细胞型黄疸 B溶血性黄疸 C体质性黄疸 D肝内梗阻性黄疸 E肝外梗阻性黄疸(分数:1.00)A.B.C.D.E.6.肝性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 A25%硫酸镁 B生理盐水 C生理盐水加食醋 D肥皂水 E乳果糖加水(分数:1.00)A.B.C.D.E.7.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 A积极处理原发病 B纠正酸中毒 C补充血容量 D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 E抗凝治疗解除微细血栓(分数:1.00)A.B.
3、C.D.E.8.以下哪项不是引起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 A消化道大出血 B严重感染 C低血容量休克 D高蛋白饮食 E大量放腹水(分数:1.00)A.B.C.D.E.9.下列有关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A积极扩容治疗 B纠正酸中毒 C及时治疗 DIC D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控制感染 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分数:1.00)A.B.C.D.E.10.下列哪种肝炎病毒的基因组为 DNA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分数:1.00)A.B.C.D.E.11.以下有关丁型肝炎病毒(HDV)特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AHDV 为缺陷病毒 BHDV 只有一个抗原抗体
4、系统 C在肝细胞核内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出 HDVAg D在血清中测不出游离的 HDVAg EHDV 为 DNA 病毒(分数:1.00)A.B.C.D.E.12.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哪项不正确 A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B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 C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D抗病毒治疗 E注射乙肝疫苗(分数:1.00)A.B.C.D.E.13.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后,美国 CDC 按临床表现将 HIV 感染分为 A期 B期 C期 D期 E不分期(分数:1.00)A.B.C.D.E.14.目前降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最关键的措施是 A加强卫生宜教 B早期隔离病人 C防螨、灭螨 D防鼠、灭鼠 E作好
5、疫情监测(分数:1.00)A.B.C.D.E.15.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原因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B毛细血管损伤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机制障碍 E血液浓缩(分数:1.00)A.B.C.D.E.16.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错的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病原体是 RNA 病毒 D可经呼吸道传播 E每年 79 月份为流行高峰(分数:1.00)A.B.C.D.E.17.下列治疗艾滋病药物中,哪项不属于抗 HIV 药物 A双脱氧肌苷 B奈韦拉平 C长春新碱 D蛋白酶抑制剂 E拉米夫定(分数:1.00)A.B.C.D.E.18.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几天以内迅速出现
6、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急性重型肝炎 A5 天 B7 天 C10 天 D14 天 E15 天(分数:1.00)A.B.C.D.E.19.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小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 B心肌损害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肾功能不全 E腔道大出血或继发感染(分数:1.00)A.B.C.D.E.20.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因不明全身淋巴结肿大 B慢性腹泻每日45 次 C体重下降10% D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仅 HIV 抗体阳性 E原因不明发热(分数:1.00)A.B.C.D.E.21.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宜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稳定体内环境和支持治疗
7、C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D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 E防治并发症(分数:1.00)A.B.C.D.E.22.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 A抗病毒 B提高免疫力 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D治疗并发症 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分数:1.00)A.B.C.D.E.23.艾滋病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疗为 A心理治疗 B抗 HIV 治疗 C支持治疗 D抗真菌治疗 E增强免疫治疗(分数:1.00)A.B.C.D.E.24.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 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D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E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
8、分数:1.00)A.B.C.D.E.25.当细菌入侵艾滋病患者后下列哪项病理变化是错误的 A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B炎症反应强烈 C炎症反应低下 D病原体不易被消灭 E胸腺退变及萎缩(分数:1.00)A.B.C.D.E.26.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出血导致的血容量下降 B高热、出汗导致体内液体相对不足 C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衰竭 D血浆外渗于组织间隙,血容量下降 E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分数:1.00)A.B.C.D.E.27.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肝外表现是 A皮疹、关节痛 B呼吸道症状 C腹痛 D血红蛋白尿 E发热(分数:1.00)A.B.C.D.E.28.下列
9、情况哪种不属艾滋病 4 期内容 A急性感染 B前驱期 C无症状感染 D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E艾滋病(分数:1.00)A.B.C.D.E.29.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 A病原学诊断 B流行病学调查 C评定传染性大小 D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 E判断预后(分数:1.00)A.B.C.D.E.30.肝肺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 A慢性肝病的体征 B呼吸困难、肺水肿 C低氧血症 D心源性哮喘 E卧立呼吸(分数:1.00)A.B.C.D.E.31.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B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 C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D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
10、肝硬化 E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分数:1.00)A.B.C.D.E.32.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的流行季节为 A13 月 B35 月 C57 月 D79 月 E911 月(分数:1.00)A.B.C.D.E.33.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采取下列哪种措施进行预防 A应用干扰素 B碘酒消毒 C注射转移因子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E.34.肝细胞出现羽毛状或网状坏死见于 A门脉性肝硬化 B坏死后性肝硬化 C胆汁性肝硬化 D淤血性肝硬化 E血吸虫性肝硬化(分数:1.00)A.B.C.D.E.35.对乙型肝炎抗病毒
11、治疗的理解,哪项不正确 A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B可以联合用药,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 C改善临床症状 D抑制病毒复制 E完全清除 HBV,包括 HBsAg(分数:1.00)A.B.C.D.E.36.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A甲型肝炎病毒 B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丁型肝炎病毒(分数:1.00)A.B.C.D.E.37.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原则中的“三早一就“不包括 A早发现 B早休息 C早诊断 D早治疗 E就近治疗(分数:1.00)A.B.C.D.E.38.肝昏迷时,为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 A青霉素 B氯霉素 C黄连素 D红霉素 E新霉
12、素或诺氟沙星(分数:1.00)A.B.C.D.E.39.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中下列哪项可除外 A病毒发生变异,导致免疫逃逸 B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C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基因组中 D乙型肝炎病毒是血液体液传播 E病毒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40.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主征 A发烧,休克,少尿 B出血,休克,肾损害 C发烧,出血,肾损害 D发烧,出血,“三痛“ E休克,少尿,“三痛“(分数:1.00)A.B.C.D.E.41.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注射、输血途径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粪-口传播 E垂直传播(分数:1.00)
13、A.B.C.D.E.42.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的原因可除外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B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C下尿路阻塞,尿液排出障碍 D尿蛋白和管型阻塞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分数:1.00)A.B.C.D.E.43.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治疗适应证 A血清 ALT 升高 BHBeAg 阳性 CHBV-DNA 阳性 D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E血清胆红素正常(分数:1.00)A.B.C.D.E.44.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的主要原因 A血管内弥散性凝血 B醛固酮增多 C肾小管重吸收亢进 D肾动脉受压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分数:1.00)A.B.C.D.E.45.被乙型肝炎病人
14、血液污染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A局部碘酒、酒精消毒 B注射干扰素 C注射干扰素诱生剂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分数:1.00)A.B.C.D.E.46.在电镜下所见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是 A特异的 DNA 多聚酶 BHBcAg C管形颗粒 DDane 颗粒 E双股 DNA(分数:1.00)A.B.C.D.E.47.关于甲型肝炎,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型肝炎病毒是单链 RNA 病毒 B在黄疸出现前,粪中排病毒量已达高峰 C早期诊断可测定血清中特异性 IgG 抗体 D甲型肝炎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能增殖和传代 E早期诊断用免疫电镜查粪中的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数:1.00
15、)A.B.C.D.E.4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 A蚊 B幼猪 C成年猫 D乙型脑炎带毒者 E虱(分数:1.00)A.B.C.D.E.49.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的传染源是 A人 B人和褐家鼠 C人和黑线姬鼠 D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E大林姬鼠(分数:1.00)A.B.C.D.E.50.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肝素样物质增多 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分数:1.00)A.B.C.D.E.病毒感染(一)-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急性重
16、型肝炎主要病理变化 A肝内淤胆 B肝细胞局灶性坏死 C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 D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 E肝细胞广泛坏死(分数:1.00)A.B.C.D.E. 解析:2.在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分数:1.00)A. B.C.D.E.解析:3.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我国的艾滋病传播以下列哪项为主 A性接触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经血液途径传播 D器官移植途径传播 E蚊虫叮咬(分数:1.00)A.B.C. D.E.解析:4.下述肝性脑病的发病基础,哪项不正确 A含氮物质代谢障碍 B抑制性神经递质积聚 C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短链脂肪酸增多
17、 E芳香族氨基酸减少(分数:1.00)A.B.C.D.E. 解析:5.淤胆型肝炎的黄疸性质属于 A肝细胞型黄疸 B溶血性黄疸 C体质性黄疸 D肝内梗阻性黄疸 E肝外梗阻性黄疸(分数:1.00)A.B.C.D. E.解析:6.肝性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 A25%硫酸镁 B生理盐水 C生理盐水加食醋 D肥皂水 E乳果糖加水(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是考察对疾病的临床处理原则的掌握。治疗肝性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为碱性溶液,与氨离子结合产生氨,易透过血脑屏障,加重肝性昏迷。7.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 A积极处理原发病 B纠正酸中毒 C补充血容量 D应用血
18、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 E抗凝治疗解除微细血栓(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五个答案均符合休克的抢救治疗原则,问题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失血性休克及时止血或手术治疗,感染性休克时抗生素的应用等均是休克治疗的治本之策。8.以下哪项不是引起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 A消化道大出血 B严重感染 C低血容量休克 D高蛋白饮食 E大量放腹水(分数:1.00)A.B.C. D.E.解析:9.下列有关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A积极扩容治疗 B纠正酸中毒 C及时治疗 DIC D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控制感染 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分数:1.00)A.B.C
19、.D.E. 解析:10.下列哪种肝炎病毒的基因组为 DNA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为记忆题。根据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可分为两种,即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常见的五种肝炎病毒中仅乙型肝炎病毒(HBV)为 DNA 病毒。其余四种均为 RNA 病毒。11.以下有关丁型肝炎病毒(HDV)特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AHDV 为缺陷病毒 BHDV 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C在肝细胞核内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出 HDVAg D在血清中测不出游离的 HDVAg EHDV 为 DNA 病毒(分数:1.00)A.B.C.D
20、.E. 解析:12.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哪项不正确 A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B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 C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D抗病毒治疗 E注射乙肝疫苗(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对乙肝治疗原则的掌握。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除注射乙肝疫苗外,其他如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应用免疫调节药物,抗病毒治疗均适用。13.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后,美国 CDC 按临床表现将 HIV 感染分为 A期 B期 C期 D期 E不分期(分数:1.00)A.B.C. D.E.解析:14.目前降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最关键的措施是 A加
21、强卫生宜教 B早期隔离病人 C防螨、灭螨 D防鼠、灭鼠 E作好疫情监测(分数:1.00)A.B.C.D. E.解析:15.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原因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B毛细血管损伤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机制障碍 E血液浓缩(分数:1.00)A.B.C.D.E. 解析:16.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错的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病原体是 RNA 病毒 D可经呼吸道传播 E每年 79 月份为流行高峰(分数:1.00)A.B.C.D.E. 解析:17.下列治疗艾滋病药物中,哪项不属于抗 HIV 药物 A双脱氧肌苷 B奈韦拉平 C长春新碱 D蛋白酶抑制剂 E拉
22、米夫定(分数:1.00)A.B.C. D.E.解析:18.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几天以内迅速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急性重型肝炎 A5 天 B7 天 C10 天 D14 天 E15 天(分数:1.00)A.B.C. D.E.解析:19.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小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 B心肌损害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肾功能不全 E腔道大出血或继发感染(分数:1.00)A. B.C.D.E.解析:20.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因不明全身淋巴结肿大 B慢性腹泻每日45 次 C体重下降10% D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仅 HIV 抗体阳性 E原因不明发热(分
23、数:1.00)A.B.C.D. E.解析:21.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宜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稳定体内环境和支持治疗 C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D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 E防治并发症(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为临床治疗分析题。重型肝炎的治疗目前无特殊疗法,主要是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和支持治疗,如绝对卧床休息,可给清淡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如保肝、利尿、促进肝细胞再生等;防治并发症,如抗感染、治疗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防治出血等;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抗病毒治疗可根据病情采用,但干扰素在重肝病人不宜应用。故本题答案应
24、为 C。22.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 A抗病毒 B提高免疫力 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D治疗并发症 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治疗原则和目的。对乙脑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早期可应用非特异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最主要的治疗目的应该是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治疗并发症在C 中包括,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23.艾滋病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疗为 A心理治疗 B抗 HIV 治疗 C支持治疗 D抗真菌治疗 E增强免疫治疗(分数:1.00)A.B. C.D.E.解析:24.下列检验
25、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 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D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E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分数:1.00)A.B. C.D.E.解析:25.当细菌入侵艾滋病患者后下列哪项病理变化是错误的 A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B炎症反应强烈 C炎症反应低下 D病原体不易被消灭 E胸腺退变及萎缩(分数:1.00)A.B. C.D.E.解析:26.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出血导致的血容量下降 B高热、出汗导致体内液体相对不足 C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衰竭 D血浆外渗于组织间隙,血容量下降 E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分数:1.00)
26、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对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原因的了解。在本病的 37 天,常出现低血压休克,称之为原发性休克,其主要发生原因为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早期出血、高热和出汗可能与休克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感染性休克也叫败血症休克,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全身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异常,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等综合征。27.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肝外表现是 A皮疹、关节痛 B呼吸道症状 C腹痛 D血红蛋白尿 E发热(分数:1.00)A. B.C.D.E.解析:28.下列情况哪种不属艾滋病 4 期
27、内容 A急性感染 B前驱期 C无症状感染 D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E艾滋病(分数:1.00)A.B. C.D.E.解析:29.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 A病原学诊断 B流行病学调查 C评定传染性大小 D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 E判断预后(分数:1.00)A.B. C.D.E.解析:30.肝肺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 A慢性肝病的体征 B呼吸困难、肺水肿 C低氧血症 D心源性哮喘 E卧立呼吸(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对慢性肝病的并发症-肝肺综合征的了解。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narysyndrom,HPS)是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终末期合并严重肺
28、功能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实际上是原发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氧合不足所构成的三联征。肝硬化晚期由于肝功能异常导致的正常由肝脏分解的扩血管物质的异常增高,引起肺内血管扩张,肺内动-静脉解剖和/或功能性分流所致的氧合功能障碍。HPS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卧立呼吸和直立性缺氧。HPS 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原发性肝病和肺内血管改变的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气分析。31.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B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 C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D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肝硬化 E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分数:1.00)A.B. C.D.E.解析:32.流行
29、性乙型脑炎在我国的流行季节为 A13 月 B35 月 C57 月 D79 月 E911 月(分数:1.00)A.B.C.D. E.解析:33.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采取下列哪种措施进行预防 A应用干扰素 B碘酒消毒 C注射转移因子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E. 解析:34.肝细胞出现羽毛状或网状坏死见于 A门脉性肝硬化 B坏死后性肝硬化 C胆汁性肝硬化 D淤血性肝硬化 E血吸虫性肝硬化(分数:1.00)A.B.C. D.E.解析:35.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解,哪项不正确 A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B可以联合用药,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 C改善临床症状 D抑制病毒复制 E完全清除 HBV,包括 HBsAg(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为考核对乙肝抗病毒治疗目的理解。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比较困难,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抗 HBV 感染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贺普丁和泛昔洛韦)。国内报道某些中药如苦参碱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目前有专家主张联合抗病毒,以提高疗效。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清除病毒比较困难。36.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A甲型肝炎病毒 B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丁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