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案信息技术-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3604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案信息技术-13及答案解析.doc

    1、病案信息技术-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100.00)1.通常国际疾病分类的每个层次的分类轴心有(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多个E.不存在分类轴心2.ICD-1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各个类目的分类轴心是(分数:2.00)A.病因B.解剖部位C.临床表现D.病理E.发病时间3.A19 粟粒性结核病这个类目的主要分类轴心是临床表现的(分数:2.00)A.症状及体征B.性别及年龄C.急及慢性D.分期及分型E.发病时间4.国际疾病分类家族开始创建的年代是(分数:2.00)A.20 世纪 60

    2、年代末期B.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C.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D.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E.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5.国际疾病分类家族不包括(分数:2.00)A.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支持B.卫生防疫方案C.其他与健康有关的分类D.国际疾病命名法(IND)E.专科适用本6.在国际疾病分类中的特殊组合章是按某一特定阶段(时期)组成的章节,其强烈优先分类的章是(分数:2.00)A.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肿瘤C.精神和行为障碍D.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E.妊娠、分娩和产褥期7.ICD-10 中除按解剖系统分类的各章外,其余的是(分数:2.00)A.强烈优先分类章B.特殊组合章C.最后

    3、分类章D.附加编码章E.一般优先分类章8.下列不属于一般优先分类章的是(分数:2.00)A.精神和行为障碍B.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C.妊娠、分娩和产褥期D.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E.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9.下列属于最后分类章是(分数:2.00)A.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C.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D.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E.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10.ICD-10 中附加编码章是(分数:2.00)A.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B.第十九章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C.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4、”D.第二章“肿瘤”E.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1.ICD-10 中统计时需要排除在外,编码不做统计的章节是(分数:2.00)A.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C.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D.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E.第二十一章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2.在 ICD 多次修订过程中,一直强调保持不变的思想是(分数:2.00)A.部位分类B.病因分类C.管理分类D.临床表现分类E.病理分类13.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次修订中,其变化最大的是(分数:2.00)A.注意疾病分类的完善B.临床检索的需求C.

    5、医疗管理的需要D.引进了字母,形成字母数字混合编码E.方便付款统计14.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主持修订 ICD 的时间是(分数:2.00)A.1900 年B.1938 年C.1946 年D.1975 年E.1994 年15.在国际疾病分类(ICD)的修订过程中,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是在(分数:2.00)A.第五次修订时B.第六次修订时C.第七次修订时D.第八次修订时E.第九次修订时16.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成立的时间是(分数:2.00)A.1974 年B.1981 年C.1983 年D.1994 年E.2000 年17.ICD-10 被批准为我国新的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的时间是(分数:2

    6、.00)A.2000 年B.2001 年C.2002 年D.2003 年E.2004 年18.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国内与国际交流B.医疗、研究与教学的病案资料检索C.管理信息的汇总与提供D.将疾病分门别类E.医疗付款的疾病分组19.衡量一个好的分类系统的标准不包括(分数:2.00)A.分类科学性B.分类及时性C.分类完整性D.分类适用性与可操作性E.分类准确性20.ICD-10 含有的类目、亚目、细目分别代表(分数:2.00)A.个位数编码、二位数编码、三位数编码B.二位数编码、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C.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五位数编码D.四位数编码、五位数编码

    7、、六位数编码E.五位数编码、六位数编码、七位数编码21.在 ICD-10 的类目中,没有使用的字母是(分数:2.00)AWBUCVDXEY22.在 ICD-10 中,选择性使用的五位数编码是(分数:2.00)A.类目表B.内容类目表C.类目D.亚目E.细目23.在 ICD-10 中,含有亚目标题“其他”和“未特指”字样,这些疾病绝大多数特定分类在.8 和.9,称为(分数:2.00)A.类目表B.类目C.细目D.残余类目E.亚目24.ICD-10 中星号及剑号编码的含义分别是(分数:2.00)A.剑号表明疾病的原因,星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B.剑号表明疾病的病理,星号表明疾病的部位C.剑号表明疾病

    8、的临床表现,星号表明疾病的原因D.剑号表明疾病的部位,星号表明疾病的病理E.剑号表明疾病的性质,星号表明疾病的动态25.ICD-10 中星号、剑号分类系统的应用规则正确的是(分数:2.00)A.剑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B.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C.可以单独使用星号编码D.可以单独使用剑号编码E.无须说明,星号编码可以做统计26.在 ICD-10 中,多数编码是指(分数:2.00)A.某一疾病同时有多条编码适用于它B.用一个以上的编码来说明一个复杂的诊断报告的所有成分C.当两个疾病诊断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被分类到一个编码D.某一诊断报告除主要编码外还有多个附加编码E.星号及剑号编码2

    9、7.能满足三级医院各方面的需求,对疾病的编码至少要求有(分数:2.00)A.3 个疾病诊断和 1 个手术操作名称B.4 个疾病诊断和 1 个手术操作名称C.4 个疾病诊断和 2 个手术操作名称D.5 个疾病诊断和 2 个手术操作名称E.5 个疾病诊断和 3 个手术操作名称28.在 ICD-10 中,NOS 的解释是(分数:2.00)A.其他方面未特指B.病因未特指C.部位未特指D.临床表现未特指E.疾病性质未特指29.NEC 的含义是“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在 ICD-10 中不可以(分数:2.00)A.出现在第一卷B.出现在第二卷C.出现在第三卷D.以全名称形式出现E.以缩略形式出现30.在

    10、ICD-10 的符号中,NOS 和 NEC 的含义实际上是(分数:2.00)A.表示术语内容不完整B.辅助性的修饰词C.提示资料不完整D.表示可酌情编码E.减少重复31.在 ICD-10 中的符号只用于第三卷索引的肿瘤表中的是(分数:2.00)A.B.()C.D.#E.*32.ICD-10 中,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分数:2.00)A.同义词B.代用词C.注释短语D.指示短语E.以上均是33.关于编码操作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3.00)A.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B.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具有两个编码,所以要两次操作C.疾病的主导词主要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D.疾病的病

    11、因都可以作为主导词E.多数情况下,以临床表现作主导词更方便34.在 ICD-10 中,一般不能用作疾病主导词的是(分数:3.00)A.临床表现B.病因C.部位D.“综合征”E.“侵染”35.ICD-10 中,疾病的主导词主要是(分数:3.00)A.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部位D.疾病的性质E.疾病的动态36.在 ICD-10 第三卷书中,解剖部位及表明疾病性质的形容词(分数:3.00)A.永远作为主导词B.一般作为主导词C.一般不作为主导词D.优先作为主导词E.经常作为主导词37.主导词的确定是疾病分类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可以作为主导词直接查找的是(分数:3.00)A.疾

    12、病的病因B.临床表现C.损伤D.人名地名E.解剖部位38.下列主导词判断错误的是(分数:3.00)A.“结核性脑膜炎”主导词“结核性”B.“梅毒性心肌炎”主导词“梅毒性”C.“风湿性心脏病”主导词“风湿性”D.“细菌性肺炎”主导词“肺炎”E.“病毒性肝炎”主导词“病毒性”39.诊断“肠道寄生虫病”编码时,主导词应为(分数:3.00)A.肠道B.寄生虫C.传染D.侵染E病40.诊断“肠道毛细线虫病”编码时,主导词应为(分数:3.00)A.肠道B病C.传染D.侵染E.寄生虫41.在 ICD-10 第三卷索引中,有三部分索引。正确的说明是(分数:3.00)A.第一部分为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第二部分为

    13、损伤和中毒的外因索引、第三部分是一个药物和化学制剂表B.第一部分为病因索引、第二部分为临床表现索引、第三部分为损伤的中毒的外部原因索引C.第一部分为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第二部分为疾病临床症状索引、第三部分为药物和化学制剂表D.第一部分为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第二部分为损伤的中毒的外部原因索引、第三部分为疾病临床表现E.第一部分为化学制剂表、第二部分为损伤性质索引、第三部分是中毒的外因索引42.ICD-10 第一卷的分类“核心”是(分数:3.00)A.三位数类目表B.内容类目表C.疾病性质分类D.四位数亚目E.特殊类目表43.ICD-10 由三卷组成,第一卷由主要分类占用,其中不包括(分数:3.0

    14、0)A.内容类目表B.三位数类目表C.肿瘤形态学分类D.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E.药物和化学制剂表44.在 ICD-10 第一卷中,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肿瘤形态学这两部分的编码的排列方法是(分数:3.00)A.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按数字的大小顺序B.按英文字母的顺序按数字的大小顺序C.按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顺序按笔画多少顺序D.按数字的大小顺序按英文字母的顺序E.按笔画多少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病案信息技术-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100.00)1.通常国际疾病分类的每个层次的分类轴心有(分数:2.00)A.1 个 B

    15、.2 个C.3 个D.多个E.不存在分类轴心解析:解析 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时所采用疾病的某种特征,也是分类的标准,通常国际疾病分类的每个层次的分类轴心只有一个,但是类目下的亚目分类,个别情况有两个分类轴心,一个层次中出现两个分类轴心的情况是特殊情况。2.ICD-1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各个类目的分类轴心是(分数:2.00)A.病因 B.解剖部位C.临床表现D.病理E.发病时间解析:3.A19 粟粒性结核病这个类目的主要分类轴心是临床表现的(分数:2.00)A.症状及体征B.性别及年龄C.急及慢性 D.分期及分型E.发病时间解析:4.国际疾病分类家族开始创建的年代是(分数:2.0

    16、0)A.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B.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C.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D.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E.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解析:5.国际疾病分类家族不包括(分数:2.00)A.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支持B.卫生防疫方案 C.其他与健康有关的分类D.国际疾病命名法(IND)E.专科适用本解析:6.在国际疾病分类中的特殊组合章是按某一特定阶段(时期)组成的章节,其强烈优先分类的章是(分数:2.00)A.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肿瘤C.精神和行为障碍D.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E.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解析:解析 第 15 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强烈优先分类章,不管同时

    17、伴随有任何其他疾病,只要是向产科求医,就要分类到第 15 章中,必要时,其他章的疾病编码只能作为附加编码。7.ICD-10 中除按解剖系统分类的各章外,其余的是(分数:2.00)A.强烈优先分类章B.特殊组合章 C.最后分类章D.附加编码章E.一般优先分类章解析:8.下列不属于一般优先分类章的是(分数:2.00)A.精神和行为障碍B.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C.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D.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E.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解析:9.下列属于最后分类章是(分数:2.00)A.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C.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

    18、 D.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E.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解析:解析 第十八章和第二十一章均为最后分类章。10.ICD-10 中附加编码章是(分数:2.00)A.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B.第十九章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C.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D.第二章“肿瘤”E.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解析:11.ICD-10 中统计时需要排除在外,编码不做统计的章节是(分数:2.00)A.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C.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D.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E.第二十

    19、一章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解析:解析 疾病本身的情况已分类于第十九章,因此在统计时要将此章的编码除外,否则损伤和中毒患者将会重复计数,将出现出院患者总数大于实际人数。12.在 ICD 多次修订过程中,一直强调保持不变的思想是(分数:2.00)A.部位分类B.病因分类 C.管理分类D.临床表现分类E.病理分类解析:解析 ICD 在第六次修订中引入了疾病分类,以后每次修订更加注意疾病分类的完善和临床检索及管理的需求,但强调病因分类的思想一直保持不变。13.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次修订中,其变化最大的是(分数:2.00)A.注意疾病分类的完善B.临床检索的需求C.医疗管理的需要D.引进

    20、了字母,形成字母数字混合编码 E.方便付款统计解析:14.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主持修订 ICD 的时间是(分数:2.00)A.1900 年B.1938 年C.1946 年 D.1975 年E.1994 年解析:15.在国际疾病分类(ICD)的修订过程中,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是在(分数:2.00)A.第五次修订时B.第六次修订时 C.第七次修订时D.第八次修订时E.第九次修订时解析:16.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成立的时间是(分数:2.00)A.1974 年B.1981 年 C.1983 年D.1994 年E.2000 年解析:解析 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于 1981 年正式成立,它

    21、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有关疾病分类的中文事项,包括培训、指导、咨询、翻译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收集和控制疾病分类资料的质量。17.ICD-10 被批准为我国新的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的时间是(分数:2.00)A.2000 年B.2001 年C.2002 年 D.2003 年E.2004 年解析:解析 ICD-10 于 2002 年被批准为我国新的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2003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有利于 ICD 的推广和应用。18.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国内与国际交流B.医疗、研究与教学的病案资料检索C.管理信息的汇总与提供D.将疾病分门别类

    22、E.医疗付款的疾病分组解析:19.衡量一个好的分类系统的标准不包括(分数:2.00)A.分类科学性B.分类及时性 C.分类完整性D.分类适用性与可操作性E.分类准确性解析:解析 衡量一个好的分类系统的标准包括分类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0.ICD-10 含有的类目、亚目、细目分别代表(分数:2.00)A.个位数编码、二位数编码、三位数编码B.二位数编码、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C.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五位数编码 D.四位数编码、五位数编码、六位数编码E.五位数编码、六位数编码、七位数编码解析:21.在 ICD-10 的类目中,没有使用的字母是(分数:2.00)AWBU

    23、CVDXEY解析:22.在 ICD-10 中,选择性使用的五位数编码是(分数:2.00)A.类目表B.内容类目表C.类目D.亚目E.细目 解析:解析 细目指五位数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编码,它提供了一个与四位数分类轴心不同的轴心分类,其特异性更强。类目表指三位数编码表;内容类目表指四位数编码表;类目指三位数编码;亚目指四位数编码。23.在 ICD-10 中,含有亚目标题“其他”和“未特指”字样,这些疾病绝大多数特定分类在.8 和.9,称为(分数:2.00)A.类目表B.类目C.细目D.残余类目 E.亚目解析:解析 残余类目是分类那些不能归类到该类目其他特指亚目的疾病。24.ICD-10 中星号及

    24、剑号编码的含义分别是(分数:2.00)A.剑号表明疾病的原因,星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 B.剑号表明疾病的病理,星号表明疾病的部位C.剑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星号表明疾病的原因D.剑号表明疾病的部位,星号表明疾病的病理E.剑号表明疾病的性质,星号表明疾病的动态解析:25.ICD-10 中星号、剑号分类系统的应用规则正确的是(分数:2.00)A.剑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B.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 C.可以单独使用星号编码D.可以单独使用剑号编码E.无须说明,星号编码可以做统计解析:解析 ICD-110 中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但仍要求一起使用,既不能单独使用星号编码,也不能

    25、单独使用剑号编码。这是由于单独使用剑号编码不能满足编制与专科有关的统计报表。如果采用星号编码做统计时,需要有明确的说明。26.在 ICD-10 中,多数编码是指(分数:2.00)A.某一疾病同时有多条编码适用于它B.用一个以上的编码来说明一个复杂的诊断报告的所有成分 C.当两个疾病诊断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被分类到一个编码D.某一诊断报告除主要编码外还有多个附加编码E.星号及剑号编码解析:27.能满足三级医院各方面的需求,对疾病的编码至少要求有(分数:2.00)A.3 个疾病诊断和 1 个手术操作名称B.4 个疾病诊断和 1 个手术操作名称C.4 个疾病诊断和 2 个手术操作名称D.5 个疾病诊断

    26、和 2 个手术操作名称E.5 个疾病诊断和 3 个手术操作名称 解析:解析 一般要求负有医、研、教任务的医院或者三级医院都应尽量将所有影响患者医疗的情况进行编码,至少要编码 5 个疾病诊断和 3 个手术操作名称,除非患者没有存在那么复杂的疾病情况。28.在 ICD-10 中,NOS 的解释是(分数:2.00)A.其他方面未特指 B.病因未特指C.部位未特指D.临床表现未特指E.疾病性质未特指解析:解析 NOS:其他方面未特指,表示病因、部位或临床表现三个方面中的某一种情况没有具体说明。29.NEC 的含义是“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在 ICD-10 中不可以(分数:2.00)A.出现在第一卷B.出

    27、现在第二卷 C.出现在第三卷D.以全名称形式出现E.以缩略形式出现解析:解析 NEC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它既出现在第一卷,也出现在第三卷。在第一卷出现的形式是英文的全名称,在第三卷中是以缩略形式出现的。30.在 ICD-10 的符号中,NOS 和 NEC 的含义实际上是(分数:2.00)A.表示术语内容不完整B.辅助性的修饰词C.提示资料不完整 D.表示可酌情编码E.减少重复解析:31.在 ICD-10 中的符号只用于第三卷索引的肿瘤表中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当部位标有“#”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

    28、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的恶性肿瘤中。如果肿瘤是乳头状瘤,则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的良性肿瘤。32.ICD-10 中,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分数:2.00)A.同义词B.代用词C.注释短语D.指示短语E.以上均是 解析:33.关于编码操作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3.00)A.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B.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具有两个编码,所以要两次操作C.疾病的主导词主要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D.疾病的病因都可以作为主导词 E.多数情况下,以临床表现作主导词更方便解析:34.在 ICD-10 中,一般不能用作疾病主导词的是(分数:3.00)A.临床表现B.病因C.部位 D.“

    29、综合征”E.“侵染”解析:解析 部位一般都不能做主导词,只有当部位这个词作为被修饰词时,它可以作为主导词。35.ICD-10 中,疾病的主导词主要是(分数:3.00)A.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 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部位D.疾病的性质E.疾病的动态解析:解析 主导词指第三卷索引中的黑体字词,它的确定是操作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疾病的主导词主要是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被置于诊断术语的尾部。36.在 ICD-10 第三卷书中,解剖部位及表明疾病性质的形容词(分数:3.00)A.永远作为主导词B.一般作为主导词C.一般不作为主导词D.优先作为主导词E.经常作为主导词 解析:37.主导词的确定是

    30、疾病分类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可以作为主导词直接查找的是(分数:3.00)A.疾病的病因B.临床表现C.损伤D.人名地名 E.解剖部位解析:38.下列主导词判断错误的是(分数:3.00)A.“结核性脑膜炎”主导词“结核性”B.“梅毒性心肌炎”主导词“梅毒性”C.“风湿性心脏病”主导词“风湿性”D.“细菌性肺炎”主导词“肺炎”E.“病毒性肝炎”主导词“病毒性” 解析:解析 虽然疾病的病因常常可以作为主导词,但若病因是病毒、细菌引起,不能作为主导词,还要以临床表现为主导词。A、B、C 选项可以将病因作为主导词,但 D、E 只能以临床表现为主导词。39.诊断“肠道寄生虫病”编码时,主导词应为(分数:

    31、3.00)A.肠道B.寄生虫C.传染D.侵染 E病解析:解析 对于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40.诊断“肠道毛细线虫病”编码时,主导词应为(分数:3.00)A.肠道B病C.传染D.侵染 E.寄生虫解析:解析 对于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41.在 ICD-10 第三卷索引中,有三部分索引。正确的说明是(分数:3.00)A.第一部分为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第二部分为损伤和中毒的外因索引、第三部分是一个药物和化学制剂表 B.第一部分为病因索引、第二部分为临床表现索引、第三部分为损伤的中毒的外部原因索引C.第一部分为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第二部分为疾病临床症状索引、第三部分为

    32、药物和化学制剂表D.第一部分为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第二部分为损伤的中毒的外部原因索引、第三部分为疾病临床表现E.第一部分为化学制剂表、第二部分为损伤性质索引、第三部分是中毒的外因索引解析:42.ICD-10 第一卷的分类“核心”是(分数:3.00)A.三位数类目表B.内容类目表 C.疾病性质分类D.四位数亚目E.特殊类目表解析:43.ICD-10 由三卷组成,第一卷由主要分类占用,其中不包括(分数:3.00)A.内容类目表B.三位数类目表C.肿瘤形态学分类D.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E.药物和化学制剂表 解析:44.在 ICD-10 第一卷中,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肿瘤形态学这两部分的编码的排列方法是(分数:3.00)A.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按数字的大小顺序B.按英文字母的顺序按数字的大小顺序 C.按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顺序按笔画多少顺序D.按数字的大小顺序按英文字母的顺序E.按笔画多少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病案信息技术-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