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试卷 19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D.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2.治疗量是指(分数:2.00)A.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间B.大于极量C.等于极量D.大于最小有效量E.等于最小有效量3.首关消除大,血药浓度低的药物,其(分数:2.00)A.治疗指数低B.活性低C.排泄快D.生物利
2、用度小E.效价低4.药物代谢酶不足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分数:2.00)A.首关效应减少B.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升高C.易出现不良反应D.代谢物药物比率低于正常E.增加剂量和延长疗程可刺激代谢酶分泌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将(分数:2.00)A.转运加快B.作用增强C.暂时失活D.排泄加速E.代谢加快6.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消除速度E.体内转化速度7.按每个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分数:2.00)A.首剂加倍B.首剂增加 3 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以上都不对8.下
3、列哪一项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分数:2.00)A.逆浓度梯度B.需要 ATPC.需要载体D.无竞争抑制现象E.有饱和性9.药物吸收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分数:2.00)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C.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率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10.属于肝药酶诱导剂的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氯霉素B.利福平、灰黄霉素C.卡马西平、异烟肼D.苯妥英钠、保泰松E.水合氯醛、酮康唑11.下列有关被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B.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C.不耗能D.无饱和性E.小分子、高脂溶性
4、药物易被转运12.肝清除率小的药物(分数:2.00)A.易受诸多因素影响B.易受血浆蛋白结合力的影响C.首关消除少D.口服生物利用度大E.易受肝药酶诱导剂的影响13.连续多次给药,给药间隔为 t 1/2 为达稳态血药浓度,需经(分数:2.00)A.57 个 t 1/2B.46 个 t 1/2C.35 个 t 1/2D.24 个 t 1/2E.13 个 t 1/214.下列关于表观分布容积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用以估算体内的总药量B.用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C.提示药物在血液及组织中分布的相对量D.用以估算欲达到有效血浓度应投给药量E.反映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及排泄速度15.只能激动
5、 M 胆碱受体的药物是(分数:2.00)A.乙酰胆碱B.毛果芸香碱C.新斯的明D.东莨菪碱E.琥珀胆碱16.阿托品禁用于(分数:2.00)A.肠痉挛B.虹膜睫状体炎C.溃疡病D.青光眼E.胆绞痛17.乙酰胆碱作用的消失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突出前膜的重摄取B.血液中酶的水解C.突触部位酶的水解D.胆碱受体数量减少E.胆碱受体失活18.毛果芸香碱可用于(分数:2.00)A.重症肌无力B.青光眼C.术后腹胀D.房室传导阻滞E.检查晶状体屈光度19.下列不能用普萘洛尔的是(分数:2.00)A.心力衰竭B.甲亢C.心绞痛D.高血压E.心律失常20.新斯的明过量可致(分数:2.00)A.中枢兴
6、奋B.中枢抑制C.胆碱能危象D.窦性心动过速E.青光眼加重21.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最明显者为(分数:2.00)A.子宫平滑肌B.胆管、输尿管平滑肌C.支气管平滑肌D.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E.血管平滑肌22.能引起眼调节麻痹的药物是(分数:2.00)A.琥珀胆碱B.毛果芸香碱C.阿托品D.毒扁豆碱E.肾上腺素23.下列与阿托品阻断 M 受体无关的作用是(分数:2.00)A.抑制腺体分泌B.升高眼内压C.松弛胃肠平滑肌D.加快心率E.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24.筒箭毒碱中毒宜选用的抢救药是(分数:2.00)A.毛果芸香碱B.东莨菪碱C.新斯的明D.毒扁豆碱E.阿托品25.治疗过敏性休
7、克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酚妥拉明B.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阿托品26.下列不属于肌松药的是(分数:2.00)A.阿曲库铵B.泮库溴铵C.筒箭毒碱D.琥珀胆碱E.苯扎溴铵27.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理是(分数:2.00)A.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B.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呼吸C.收缩血管,升高血压D.心率加快,增加心输出量E.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28.属于肝药酶抑制剂的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利福平B.卡马西平、灰黄霉素C.氯霉素、异烟肼D.地塞米松、西咪替丁E.苯妥英钠、别嘌呤29.对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有些毒性反应停药后仍可
8、残存B.副反应难以避免C.有些不良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D.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E.毒性作用只在超极量才会发生30.安全范围是指(分数:2.00)A.极量与最小有效量间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极量间的范围C.治疗量与中毒量间的范围D.极量与中毒量间的范围E.95有效量与 5中毒量间的范围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试卷 19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D.受体与配体
9、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解析:解析: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内,是能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受体受生理、病理及药理因素调节,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受体与配体结合能引起多种效应。药物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已知的药物作用机制涉及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载体、免疫系统、基因等。所以答案为 A。2.治疗量是指(分数:2.00)A.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间 B.大于极量C.等于极量D.大于最小有效量E.等于最小有效量解析:解析:治疗量是指在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可以产生期望的疗效,而又不易中毒的剂量。极量是指达到
10、最大疗效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所以治疗量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所以答案为A。3.首关消除大,血药浓度低的药物,其(分数:2.00)A.治疗指数低B.活性低C.排泄快D.生物利用度小 E.效价低解析:解析: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度量,是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关消除大的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量较小,即生物利用度小。4.药物代谢酶不足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分数:2.00)A.首关效应减少B.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升高C.易出现不良反应D.代谢物药物比率低于正常E.增加剂量和延长疗程可刺激代谢酶分泌 解析:解析:某些药物可增强或抑制药物代
11、谢酶活性,影响该药本身或其他药物的作用,但不能刺激代谢酶本身的分泌。所以答案是 E。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将(分数:2.00)A.转运加快B.作用增强C.暂时失活 D.排泄加速E.代谢加快解析: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的转运和药理活性会产生影响,结合型药物无法通过生物膜,因而不能进行转运并暂时失去活性。6.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消除速度 E.体内转化速度解析:解析:药物从体内消除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代谢和排泄,体内消除速度是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所以答案为 D。7.按每个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
12、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分数:2.00)A.首剂加倍 B.首剂增加 3 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首剂加倍可以较短达到血药浓度的时间。8.下列哪一项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分数:2.00)A.逆浓度梯度B.需要 ATPC.需要载体D.无竞争抑制现象 E.有饱和性解析:解析:少数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甲基多巴,其吸收方式是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并耗能,以主动转运方式的药物可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载体对药物有特异的选择性,且转运能力有饱和性,如两个药均经同一载体转运,则它们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所以答案为 D。9.药物吸收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
13、意味着(分数:2.00)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C.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率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解析:解析: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经45 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所以答案为 D。10.属于肝药酶诱导剂的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氯霉素B.利福平、灰黄霉素 C.卡马西平、异烟肼D.苯妥英钠、保泰松E.水合氯醛、酮康唑解析:解析: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利福平、卡马西平、
14、灰黄霉素、苯妥英钠、地塞米松、水合氯醛等。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别嘌呤、酮康唑等。只有 B 选项利福平、灰黄霉素都属于肝药酶诱导剂,所以答案为 B。11.下列有关被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B.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 C.不耗能D.无饱和性E.小分子、高脂溶性药物易被转运解析:解析: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 (1)简单扩散: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指外源化学物从浓度高侧直接穿过生物膜向浓度低侧进行的扩散性转运,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不耗能,无载体。 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正比,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脂溶
15、性:可用脂水分配系数表示。该系数越大,越易溶于脂肪,转运的速率越快。 解离状态:解离态的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跨膜扩散。弱有机酸、有机碱解离态或非解离态的比例,取决于其本身的解离常数 pKa 和体液的 pH (2)滤过: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溶性孔道的过程。借助于流体静压和渗透压使水通过膜上的微孔,化学物随之转运。只能通过分子量小于 100、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如水、乙醇、尿素、乳酸等水溶性小分子和 O 2 、CO 2 等气体分子。 (3)易化扩散:又称载体扩散,系指利用载体由高浓度侧经生物膜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不需消耗能量。12.肝清除率小的药物(分数:2.00)A.易受诸多因素影响B.易受血浆蛋
16、白结合力的影响C.首关消除少 D.口服生物利用度大E.易受肝药酶诱导剂的影响解析:解析: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首先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就在胃肠道或肝脏灭活(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称之为首关消除。而肝清除率也指肝脏代谢的能力,故肝清除率小的药物首关消除少。13.连续多次给药,给药间隔为 t 1/2 为达稳态血药浓度,需经(分数:2.00)A.57 个 t 1/2B.46 个 t 1/2 C.35 个 t 1/2D.24 个 t 1/2E.13 个 t 1/2解析:解析: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
17、逐渐增高,经46 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也称坪值。所以答案为B。14.下列关于表观分布容积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用以估算体内的总药量B.用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C.提示药物在血液及组织中分布的相对量D.用以估算欲达到有效血浓度应投给药量E.反映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及排泄速度 解析:解析: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它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和与组织的结合程度。根据药物的分布容积可以从血药浓度计算出体内总药量或计算出为达到某一血药浓度时所需要的剂量,也可以估计药物的分布范围。所以答案为 E。15
18、.只能激动 M 胆碱受体的药物是(分数:2.00)A.乙酰胆碱B.毛果芸香碱 C.新斯的明D.东莨菪碱E.琥珀胆碱解析:解析:毛果芸香碱为选择性 M 胆碱受体激动剂,对眼和腺体的选择性作用最明显。所以答案是 B。16.阿托品禁用于(分数:2.00)A.肠痉挛B.虹膜睫状体炎C.溃疡病D.青光眼 E.胆绞痛解析:解析:由于阿托品具有扩瞳作用,使虹膜退向周围边缘,阻碍房水回流,造成眼压升高,因此禁用于青光眼。所以答案为 D。17.乙酰胆碱作用的消失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突出前膜的重摄取B.血液中酶的水解C.突触部位酶的水解 D.胆碱受体数量减少E.胆碱受体失活解析:解析:乙酰胆碱作用的消
19、失主要由于神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水解。所以答案为 C。18.毛果芸香碱可用于(分数:2.00)A.重症肌无力B.青光眼 C.术后腹胀D.房室传导阻滞E.检查晶状体屈光度解析:解析:毛果芸香碱对闭角型和开角型青光眼均有效。青光眼系由于房水回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可导致头痛、视力减退,严重者可致失明。毛果芸香碱能使房水回流通畅,使眼压下降。所以答案为 B。19.下列不能用普萘洛尔的是(分数:2.00)A.心力衰竭 B.甲亢C.心绞痛D.高血压E.心律失常解析:解析:普萘洛尔是 1 、 2 受体阻断剂,对心脏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可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甲亢所致心动过速)、心绞
20、痛和高血压;心力衰竭时,心肌存在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使用普萘洛尔会加重心功能衰竭,所以答案为 A。20.新斯的明过量可致(分数:2.00)A.中枢兴奋B.中枢抑制C.胆碱能危象 D.窦性心动过速E.青光眼加重解析:解析:新斯的明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要防止剂量过大使兴奋过度转入抑制,引起“胆碱能危象”,反使肌无力症状加剧。所以答案为 C。21.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最明显者为(分数:2.00)A.子宫平滑肌B.胆管、输尿管平滑肌C.支气管平滑肌D.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 E.血管平滑肌解析:解析:阿托品对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内脏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在平滑肌过度活动或痉挛状态时,松弛作用更明显。其
21、作用强度依次为: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输尿管胆管支气管子宫平滑肌。所以答案为 D。22.能引起眼调节麻痹的药物是(分数:2.00)A.琥珀胆碱B.毛果芸香碱C.阿托品 D.毒扁豆碱E.肾上腺素解析:解析:阿托品阻断 M 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出现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所以答案为 C。23.下列与阿托品阻断 M 受体无关的作用是(分数:2.00)A.抑制腺体分泌B.升高眼内压C.松弛胃肠平滑肌D.加快心率E.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解析:解析:大剂量的阿托品(偶见治疗量)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潮红、温热等症状,尤其是当微循环的血管痉挛时,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可改善微循环。
22、但阿托品扩血管作用机制未明,可能是机体对阿托品引起的体温升高(由于出汗减少)后的代偿性散热反应,也可能是阿托品的直接扩血管作用。所以答案为E。24.筒箭毒碱中毒宜选用的抢救药是(分数:2.00)A.毛果芸香碱B.东莨菪碱C.新斯的明 D.毒扁豆碱E.阿托品解析:解析:筒箭毒碱能与乙酰胆碱竞争神经肌肉接头的 N 胆碱受体,能竞争性阻断乙酰胆碱的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而新斯的明是抗胆碱酯酶药,可抑制乙酰胆酯酶活性而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即可兴奋 M、N 胆碱受体,故新斯的明可解筒箭毒碱中毒。所以答案是 C。25.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酚妥拉明B.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
23、素D.去甲肾上腺素E.阿托品解析:解析: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小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循环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同时伴有支气管痉挛。而肾上腺素为 、 受体激动剂,激动仪受体,可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动 B 受体,可改善心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过敏介质释放,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症状,所以答案为 B。26.下列不属于肌松药的是(分数:2.00)A.阿曲库铵B.泮库溴铵C.筒箭毒碱D.琥珀胆碱E.苯扎溴铵 解析:解析:苯扎溴铵为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具有洁净、杀菌消毒和灭藻作用,广泛用于杀菌、消毒、防腐、乳化、去垢、增溶等方面,是迄今工业循环水处理常用的非氧化性杀
24、菌灭藻剂、黏泥剥离剂和清洗剂之一,不属于肌松药。所以答案是 E。27.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理是(分数:2.00)A.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B.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呼吸C.收缩血管,升高血压D.心率加快,增加心输出量E.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解析:解析:阿托品抗休克主要是由于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障碍。28.属于肝药酶抑制剂的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利福平B.卡马西平、灰黄霉素C.氯霉素、异烟肼 D.地塞米松、西咪替丁E.苯妥英钠、别嘌呤解析:解析: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利福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苯妥英钠、地塞米松、水合氯醛等。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别嘌
25、呤、酮康唑等。只有 C 选项氯霉素、异烟肼都属于肝药酶抑制剂,所以答案为 C。29.对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有些毒性反应停药后仍可残存B.副反应难以避免C.有些不良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D.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E.毒性作用只在超极量才会发生 解析:解析:相同剂量的药物在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不同状态下产生的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量的差异。因此。非超极量的药物在某些人也可引起毒性反应。30.安全范围是指(分数:2.00)A.极量与最小有效量间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极量间的范围C.治疗量与中毒量间的范围D.极量与中毒量间的范围E.95有效量与 5中毒量间的范围 解析:解析:是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它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安全范围越大,用药越安全。药理学上用 95有效剂量(ED 95 )到 5中毒剂量(LD 5 )的距离来表示。所以答案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