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双相滴定是指(分数:2.00)A.在水和乙醇中进行滴定B.在水和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滴定C.非水滴定D.氧化还原滴定E.先水解再在乙醇中进行滴定2.需要做澄清度检查的药物主要是(分数:2.00)A.难溶性药物B.用作颗粒剂的原料药C.脂溶性药物D.用作注射液的原料药E.注射液3.关于冷冻干燥制品的优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生物活性不变,对热敏感的药物可避免高温而分解变质B.干燥在真空低温中进行,虽制品含水量较高,但药物不易氧化
2、C.制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原有特性D.产品所含微粒较其他生产方法产生的少E.外观色泽均匀,形态饱满4.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分数:2.00)A.硫酸灰分B.灰分C.易碳化物D.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E.结晶水5.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浓度是(分数:2.00)A.100(mlm1)B.995(mlml)C.95(mlml)D.75(mlml)E.50(mlml)6.中国药典采用纸色谱法进行鉴别的药物是(分数:2.00)A.地高辛B.洋地黄毒苷C.葡萄糖D.乳糖E.多糖7.青霉素分子中含几个手性碳原子(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4
3、 个E.5 个8.下列不是中国药典的内容部分的是(分数:2.00)A.凡例B.正文C.附录D.通则E.索引9.具有芳伯氨基的芳仲胺类药物,重氮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是(分数:2.00)A.弱碱性B.中性C.碱性D.酸性E.强酸性10.关于沉淀滴定法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所有的沉淀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B.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必须迅速,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C.终点的确定可以不用指示剂,根据沉淀的颜色来判断D.不需要关注沉淀的吸附现象E.沉淀的溶解度大小对滴定影响不大11.各国药典中用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分数:2.00)A.红外分光光度
4、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气相色谱法D.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E.薄层法12.配制 50某注射液,按其含量限度应为 97103,下面含量合格者为(分数:2.00)A.5100B.4830C.5200D.4800E.525013.下列不属于药品质量标准中性状项下的内容是(分数:2.00)A.相对密度B.纯度C.溶解度D.吸收系数E.臭、味14.取葡萄糖 40 g,加水 30 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溶液(pH 35)26 ml,依法检查重金属(中国药典),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问应取标准铅溶液多少 ml(每 1 ml 相当于 Pb 10gml)(分数:2.00)A.02 mlB.06 mlC.
5、2 mlD.18 mlE.20 ml15.根据分离原理划分的色谱分析方法中不包括(分数:2.00)A.吸附色谱法B.分配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D.排阻色谱法E.离子交换色谱法16.下面关于折光率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B.中国药典规定供试品的测定温度为 25C.测定前应采用水或校正用棱镜进行读数校正D.nsinisinrE.是液体药物的物理常数17.下列不可用作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分数:2.00)A.空气B.氩气C.氮气D.氢气E.氦气18.TLC 法检查药物中杂质时常用的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杂质对照法B.高低浓度对比法C.
6、选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标准品做对照D.以实验条件下显色剂对杂质的检出限来控制E.选用可能存在的某种杂质的代用品为对照19.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中和乙酰水杨酸分子中的游离酸B.中和片剂中可能加入的有机酸C.中和游离水杨酸D.水解酯键E.中和游离醋酸20.可用作盐酸普鲁卡因鉴别反应的是(分数:2.00)A.还原反应B.羟肟酸铁盐反应C.氧化反应D.磺化反应E.碘化反应21.红外吸收光谱中,出现在 19001650 cm -1 的最强峰是(分数:2.00)A.羟基B.羧基C.芳香环D.羰基E.酚性羟基22.下列哪个药物不是皮质激素(分
7、数:2.00)A.可的松B.肤轻松C.地塞米松D.曲安西龙E.苯丙酸诺龙23.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 1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24.不能用于鉴别含有硫氮杂蒽母核药物的是(分数:2.00)A.与硝酸反应显红色B.与过氧化氢反应呈色C.红外分光光度法D.重氮化一偶合反应E.紫外分光光度法25.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分数:2.00)A.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B.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C.加入中性盐D.加入强酸E.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二、B1 型题(
8、总题数:4,分数:22.00)A盐酸普鲁卡因 B盐酸丁卡因 C对乙酰氨基酚 D肾上腺素 E阿托品用化学方法区别上述药物(分数:8.00)(1).具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一偶合反应(分数:2.00)A.B.C.D.E.(2).具有仲胺结构,可与亚硝酸反应(分数:2.00)A.B.C.D.E.(3).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再加氨水变色(分数:2.00)A.B.C.D.E.(4).具有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分数:2.00)A.B.C.D.E.A吸光度 B甲醇与乙醇 C光学异构体 D乙醚、乙醇与丙酮 E防腐剂(分数:4.00)(1).除去吸光度外,诺氟沙星滴眼液应检查的是(分数:2.00
9、)A.B.C.D.E.(2).左氧氟沙星应检查的是(分数:2.00)A.B.C.D.E.A青霉素钾 B硫酸阿托品 C醋酸氟氢松 D苯巴比妥钠 E甘油(分数:6.00)(1).样品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分数:2.00)A.B.C.D.E.(2).样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鲜黄色(分数:2.00)A.B.C.D.E.(3).样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紫色(分数:2.00)A.B.C.D.E.A1 gB25 gC57 gD79 gE10 g(分数:4.00)(1).1 ml 流浸膏相当于原药材(分数:2.00)A.B.C.D.E.(2).1g 浸膏相当于原
10、药材(分数:2.00)A.B.C.D.E.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双相滴定是指(分数:2.00)A.在水和乙醇中进行滴定B.在水和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滴定 C.非水滴定D.氧化还原滴定E.先水解再在乙醇中进行滴定解析:解析:非水滴定是指在除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的滴定分析方法。双相滴定是指在水和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滴定的分析方法,故答案应为 B。2.需要做澄清度检查的药物主要是(分数:2.00)A.难溶性药物B.用作颗粒剂的原料药C.脂溶性药物D.用作注射液的原料药 E.注
11、射液解析:解析:澄清度可以反映药物溶液中的微量不溶性杂质的存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药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工艺水平,对于供制备注射液用原料药物的纯度检查尤为重要,故答案为 D。3.关于冷冻干燥制品的优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生物活性不变,对热敏感的药物可避免高温而分解变质B.干燥在真空低温中进行,虽制品含水量较高,但药物不易氧化 C.制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原有特性D.产品所含微粒较其他生产方法产生的少E.外观色泽均匀,形态饱满解析:解析:冷冻干燥制品含水量低,且其他选项均是冷冻干燥制品的优点。4.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分数:2.00)A.硫酸灰分B.灰分C.
12、易碳化物D.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 E.结晶水解析:解析:干燥失重测定法,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5.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浓度是(分数:2.00)A.100(mlm1)B.995(mlml)C.95(mlml) D.75(mlml)E.50(mlml)解析:解析:药典上明确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 95乙醇。6.中国药典采用纸色谱法进行鉴别的药物是(分数:2.00)A.地高辛 B.洋地黄毒苷C.葡萄糖D.乳糖E.多糖解析:解析:中国药典中,采用纸色谱法对地高辛供试品和对照品进行展开后,在 100
13、烘干,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不得有斑点,喷以新制的三氯醋酸的氯仿溶液,再在 100烘干,放冷,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荧光和位置应与对照品的主斑点相同,故答案为 A。7.青霉素分子中含几个手性碳原子(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 D.4 个E.5 个解析:解析:青霉素分子中含有 3 个手性碳原子(C3,C5,C6)。8.下列不是中国药典的内容部分的是(分数:2.00)A.凡例B.正文C.附录D.通则 E.索引解析:解析:药典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9.具有芳伯氨基的芳仲胺类药物,重氮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是(分数:2.00)A.弱
14、碱性B.中性C.碱性D.酸性E.强酸性 解析:解析:如果酸度不足,重氮盐会与被测的芳伯胺偶合生成偶氮化合物,使结果偏低,因而反应应该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 E。10.关于沉淀滴定法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所有的沉淀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B.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必须迅速,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C.终点的确定可以不用指示剂,根据沉淀的颜色来判断D.不需要关注沉淀的吸附现象E.沉淀的溶解度大小对滴定影响不大解析:解析: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沉淀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沉淀滴定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必须
15、迅速,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必须有适宜的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终点的确定,故答案为 B。11.各国药典中用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分数:2.00)A.红外分光光度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气相色谱法D.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E.薄层法解析:解析:氨基糖苷类原料药的含量(效价)测定方法,目前各国药典仍主要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12.配制 50某注射液,按其含量限度应为 97103,下面含量合格者为(分数:2.00)A.5100 B.4830C.5200D.4800E.5250解析:解析:50某注射液规定的含量限度为 97103时,其含量应在 48505150范围内
16、。13.下列不属于药品质量标准中性状项下的内容是(分数:2.00)A.相对密度B.纯度 C.溶解度D.吸收系数E.臭、味解析:解析:药品质量标准中性状项下的内容包括外观、臭、味、溶解度、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酸值和皂化值等物理常数。纯度不包括在内。14.取葡萄糖 40 g,加水 30 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溶液(pH 35)26 ml,依法检查重金属(中国药典),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问应取标准铅溶液多少 ml(每 1 ml 相当于 Pb 10gml)(分数:2.00)A.02 mlB.06 mlC.2 ml D.18 mlE.20 ml解
17、析:解析:由公式 LCVS公式中 C 为应取标准铅溶液的浓度(gm1);V 为应取标准铅溶液的体积(m1);S 为供试品取样量(g),得 VLsC510 -6 401010 -6 2 ml。15.根据分离原理划分的色谱分析方法中不包括(分数:2.00)A.吸附色谱法B.分配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 D.排阻色谱法E.离子交换色谱法解析:解析:色谱分析方法根据其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排阻色谱法等。薄层色谱法是根据分离方法分的。16.下面关于折光率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B.中国药典规定供试品的测定温度为 25
18、 C.测定前应采用水或校正用棱镜进行读数校正D.nsinisinrE.是液体药物的物理常数解析:解析:折光率是光线人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数学表达式为 nsinisinr(式中 i是人射角度,r 是折射角度)。药品检验中测定的折光率系指光线从空气进入供试品的折光率,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从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折射现象,并遵从折射定律。药典规定折光率测定温度为 20,用钠光 D 线测定。折光率是液体药物的物理常数。折光率测定前应采用水或校正用棱镜进行读数校正。17.下列不可用作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分数:2.00)A.空气 B.氩气C.氮气D.氢气E.氦
19、气解析:解析:气源提供实现气相色谱分离测定所需的载气和各种辅助气。FID 常用的载气多为氮气或氦气,常用的燃气为氢气,助燃气为空气;FCD 多用氦气或氢气为载气;ECD 载气多用氮气或氩气。18.TLC 法检查药物中杂质时常用的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杂质对照法B.高低浓度对比法C.选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标准品做对照 D.以实验条件下显色剂对杂质的检出限来控制E.选用可能存在的某种杂质的代用品为对照解析:解析:薄层色谱法(TLC)按操作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在一定供试品及检查条件下,不允许有杂质斑点存在;选用实际存在的待检杂质作为杂质对照品;选用可能存在的某种杂质作为杂质对照品;将
20、供试品稀释到适当浓度作为杂质对照溶液;选用质量符合规定的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杂质对照品。19.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中和乙酰水杨酸分子中的游离酸B.中和片剂中可能加入的有机酸C.中和游离水杨酸D.水解酯键 E.中和游离醋酸解析:解析:阿司匹林片剂中含有酸性稳定剂(如酒石酸、枸橼酸等),并有酸性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存在,若采用直接滴定法势必产生干扰,因而采用两步滴定法,第一步为中和,用氢氧化钠中和供试品中的游离酸,包括阿司匹林、酸性辅料和杂质;第二步为水解与测定,在中和后的供试品中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热水解后,用硫酸滴定
21、剩余的碱。20.可用作盐酸普鲁卡因鉴别反应的是(分数:2.00)A.还原反应B.羟肟酸铁盐反应 C.氧化反应D.磺化反应E.碘化反应解析:解析:盐酸普鲁卡因分子中具有芳酰胺结构,加入浓过氧化氢溶液,加热至沸后,先被氧化成羟肟酸,再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羟肟酸铁配位化合物,呈紫红色溶液,随即变为暗棕色至棕黑色,可用于鉴别。21.红外吸收光谱中,出现在 19001650 cm -1 的最强峰是(分数:2.00)A.羟基B.羧基C.芳香环D.羰基 E.酚性羟基解析:解析:红外光谱图中羰基吸收峰是在 19001600cm -1 区域。CO 的伸缩振动由于受氢键的影响,羧基中的 CO 吸收向低波移。22.下
22、列哪个药物不是皮质激素(分数:2.00)A.可的松B.肤轻松C.地塞米松D.曲安西龙E.苯丙酸诺龙 解析:解析:皮质激素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两类。可的松、肤轻松、地塞米松和曲安西龙均属于皮质激素类药物。苯丙酸诺龙为蛋白同化激素类药。23.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 1 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解析:解析:维生素 B,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24.不能用于鉴别含有硫氮杂蒽母核药物的是(分数:2.00)A.与硝酸反应显
23、红色B.与过氧化氢反应呈色C.红外分光光度法D.重氮化一偶合反应 E.紫外分光光度法解析:解析:具有硫氮杂蒽母核的药物可采用的鉴别试验有与硝酸反应显红色、与过氧化氢反应呈色、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25.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分数:2.00)A.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B.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 C.加入中性盐D.加入强酸E.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解析:解析:去除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中性盐;加入强酸;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酶解法。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22.00)A盐酸普鲁卡因 B盐酸丁卡因 C
24、对乙酰氨基酚 D肾上腺素 E阿托品用化学方法区别上述药物(分数:8.00)(1).具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一偶合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盐酸普鲁卡因具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产生橙黄至猩红色沉淀。盐酸丁卡因具有仲胺结构,可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乳白色沉淀。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呈蓝紫色。肾上腺素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呈翠绿色,再加氨水即变紫色最后变成紫红色。(2).具有仲胺结构,可与亚硝酸反应(分数:2.00)A.B. C.D.E.解析:(3).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再加氨水变色(分数:2.00)A.B.C.D. E.解析:(
25、4).具有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分数:2.00)A.B.C. D.E.解析:A吸光度 B甲醇与乙醇 C光学异构体 D乙醚、乙醇与丙酮 E防腐剂(分数:4.00)(1).除去吸光度外,诺氟沙星滴眼液应检查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滴眼液会有防腐剂存在,必须控制;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是外消旋体的数倍,易混有右氧氟沙星杂质,属于光学异构体杂质。2010 版中国药典规定了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右氧氟沙星的限量,采用配合交换手性流动相法测定。(2).左氧氟沙星应检查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A青霉素钾 B硫酸阿托品 C醋酸氟氢松 D苯巴比妥钠
26、E甘油(分数:6.00)(1).样品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分数:2.00)A.B. C.D.E.解析:(2).样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鲜黄色(分数:2.00)A.B.C.D. E.解析:(3).样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紫色(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样品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后,生成沉淀的方法用于检测硫酸根离子;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的样品,火焰显鲜黄色者示有钠离子,苯巴比妥钠含有钠;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的样品,火焰显紫色者示有钾离子。A1 gB25 gC57 gD79 gE10 g(分数:4.00)(1).1 ml 流浸膏相当于原药材(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流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份,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 1 ml 相当于原药材 1 g。所以选 A。(2).1g 浸膏相当于原药材(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或煎出)有效成分,浓缩,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粉状或膏状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 1 g 相当于原药材 25 g,所以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