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师基础知识-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3259       资源大小:143.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师基础知识-8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药师基础知识-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单选题/B(总题数:41,分数:82.00)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是_的结果 A.K+平衡电位 B.Na+内流和 Cl-内流 C.Na+内流和 K+内流 D.K+外流和 Cl-外流 E.K+外流和 Na+内流(分数:2.00)A.B.C.D.E.2.下列属于跨膜转运的物质是_ A.O2 B.N2 C.葡萄糖 D.尿素 E.水分子(分数:2.00)A.B.C.D.E.3.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_ A.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B.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 Ic、Na +等),通过被动

    2、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 D.促进扩散的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E.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可以用米氏方程式描述(分数:2.00)A.B.C.D.E.4.下列属于单纯扩散的物质是_ A.Na+ B.Ca2+ C.N2 D.葡萄糖 E.核苷酸(分数:2.00)A.B.C.D.E.5.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_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分数:2.00)A.B.C.D

    3、.E.6.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 A.5-羟色胺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分数:2.00)A.B.C.D.E.7.呼吸爆发是指_ A.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 B.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C.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大量增加 D.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 E.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分数:2.00)A.B.C.D.E.8.下列不是胆汁作用的是_ A.中和部分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B.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 C.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处于溶解状态 D.分解部分脂肪,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等 E.通过胆盐肠肝循环,刺激胆汁分泌,

    4、发挥利胆作用(分数:2.00)A.B.C.D.E.9.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_ A.ADH减少 B.ADH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分数:2.00)A.B.C.D.E.1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_ A.Na+内流,Cl -外流 B.Na+内流,K +外流 C.Na+内流,Cl -内流 D.Ca2+内流,K +外流 E.K+内流,Ca 2+外流(分数:2.00)A.B.C.D.E.11.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_ 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B.老年人体温略低 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D.

    5、运动时体温升高 E.体温呈昼夜周期性波动(分数:2.00)A.B.C.D.E.12.关于神经对胃肠活动的调节作用,正确的是_ A.消化道全长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 C.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肾上腺素 D.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E.以上都对(分数:2.00)A.B.C.D.E.13.某人的红细胞与 B型血的血浆凝集,其血浆与 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_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阳性(分数:2.00)A.B.C.D.E.14.常温安静时,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_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

    6、发 E.不感蒸发(分数:2.00)A.B.C.D.E.15.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_ 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 C.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分数:2.00)A.B.C.D.E.16.病理生理学是一门_ 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E.研究疾病发生的科学(分数:2.00)A.B.C.D.E.17.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包括的是_ A.机体变化中的因果交替 B.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C.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D.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 E.

    7、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分数:2.00)A.B.C.D.E.18.某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 5%的葡萄糖液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易发生_ A.高血钙 B.低血钙 C.高血钾 D.低血钾 E.高血镁(分数:2.00)A.B.C.D.E.19.动脉血 pH在 7.357.45 不能说明_ A.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B.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C.没有酸碱平衡紊乱 D.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E.酮症酸中毒(分数:2.00)A.B.C.D.E.20.碱性物质的来源有_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分数:2.00

    8、)A.B.C.D.E.21.休克早期的心脑灌流量情况是_ A.心脑灌流量先减少后增加 B.心脑灌流量明显减少 C.心脑灌流量明显增加 D.心灌流量增加,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 E.脑灌流量增加,心灌流量无明显改变(分数:2.00)A.B.C.D.E.22.下列因素属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的是_ A.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 B.自由基作用 C.白细胞的作用 D.钙超载 E.无复流现象(分数:2.00)A.B.C.D.E.23.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_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微动脉收缩 D.微静脉收缩 E.后微静脉收缩(分数:2.00)A.B.C.D.E

    9、.2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最主要特征是_ A.严重出血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凝血功能紊乱 D.纤维过程亢进 E.广泛微血栓形成(分数:2.00)A.B.C.D.E.25.关于休克的定义哪项是正确的_ A.休克即心排血量减少 B.休克即心力衰竭 C.休克即有效循环减少,组织灌流不足 D.休克即遭受打击后意识丧失 E.休克即严重低血压(分数:2.00)A.B.C.D.E.26.下列有关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叙述,哪项不妥_ A.失代偿期心肌肥厚致心肌损伤和坏死 B.失代偿时持续性心脏扩大,可加重心肌损伤 C.失代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长期活性增加仍可维持血液灌注压 D.慢性心衰早期通过

    10、心率加快、心肌肥厚及心脏扩大可提高心排血量 E.心衰早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增加血管阻力,水钠潴留以维持血液灌注压(分数:2.00)A.B.C.D.E.27.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_ A.血液的重新分布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D.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28.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是_ A.心肌顺应性下降 B.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C.心室各部舒缩不协调 D.心肌收缩性下降和舒张功能异常 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分数:2.00)A.B.C.D.E.29.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_ A.

    11、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垂直传播(分数:2.00)A.B.C.D.E.30.以下属于糖异生关键酶的是_ A.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乙酰辅酶 A羧化酶 B.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丙酮酸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 C.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D.6-磷酸果糖激酶-1、PEP 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E.丙酮酸羧化酶、己糖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分数:2.00)A.B.C.D.E.31.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_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入

    12、人体的途径 D.侵袭力和毒素 E.分解代谢产物(分数:2.00)A.B.C.D.E.32.下列有关 -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适应证的叙述,最正确的是_ A.耐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 B.产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 C.因产 -内酰胺酶而耐药的细菌感染 D.对 -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 E.因产 -内酰胺酶而对 -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分数:2.00)A.B.C.D.E.33.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_ A.伤寒杆菌 B.脑膜炎双球菌 C.炭疽杆菌 D.肺炎球菌 E.破伤风杆菌(分数:2.00)A.B.C.D.E.34.注射用油最好选择的灭菌方法是_ A.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

    13、紫外线灭菌法 D.微波灭菌法 E.过滤灭菌法(分数:2.00)A.B.C.D.E.35.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_ A.病毒的核酸类型 B.病毒是否产生霉素 C.细胞表面受体 D.组织中易感细胞的数目 E.病毒的特殊结构(分数:2.00)A.B.C.D.E.36.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是_的表现 A.菌群失调症 B.败血症 C.菌血症 D.毒血症 E.脓毒血症(分数:2.00)A.B.C.D.E.37.下列有关新生儿期禁用的抗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 A.磺胺类 B.青霉素类 C.四环素类 D.氨基糖苷类 E.第一、二代喹诺酮类(分数:2.00)A.B.C.D.E.38.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是

    14、_ A.八月龄婴儿 B.六月龄婴儿 C.四月龄婴儿 D.二月龄婴儿 E.新生儿(分数:2.00)A.B.C.D.E.39.下列有关微生物特征的叙述,不属于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_ A.种类繁多 B.分布广泛 C.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繁殖 D.可无致病性 E.个体微小(分数:2.00)A.B.C.D.E.40.HLA抗原属于_ A.超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同种异型抗原(分数:2.00)A.B.C.D.E.4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是_ A.增强机体体液免疫 B.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C.直接灭活病毒 D.间接发挥作用 E.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分数:2.00)A.

    15、B.C.D.E.二、B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B(总题数:3,分数:18.00) A.溶血现象 B.单核细胞 C.ADP和 ATP D.凝血酶原 E.嗜酸性粒细胞(分数:6.00)(1).血小板释放的物质是_(分数:2.00)A.B.C.D.E.(2).能产生组胺的白细胞是_(分数:2.00)A.B.C.D.E.(3).在 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是_(分数:2.00)A.B.C.D.E. A.感染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分数:6.00)(1).在休克治疗中缩血管药物首先使用的是_(分数:2.00)A.B.C.D.E.(2).高排低

    16、阻型休克最常见的是_(分数:2.00)A.B.C.D.E.(3).在休克治疗中输液首选的是_(分数:2.00)A.B.C.D.E. A.火焰灭菌法 B.干热空气灭菌 C.流通蒸汽灭菌 D.热压灭菌 E.紫外线灭菌(分数:6.00)(1).维生素 C注射液选用_(分数:2.00)A.B.C.D.E.(2).无菌室空气选用_(分数:2.00)A.B.C.D.E.(3).葡萄糖输液选用_(分数:2.00)A.B.C.D.E.初级药师基础知识-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单选题/B(总题数:41,分数:82.00)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是_的结果 A.K+平衡

    17、电位 B.Na+内流和 Cl-内流 C.Na+内流和 K+内流 D.K+外流和 Cl-外流 E.K+外流和 Na+内流(分数:2.00)A. B.C.D.E.解析:2.下列属于跨膜转运的物质是_ A.O2 B.N2 C.葡萄糖 D.尿素 E.水分子(分数:2.00)A.B.C. D.E.解析:3.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_ A.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B.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 Ic、Na +等),通过被动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 D.促进扩散的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E.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可以用米氏方程式描述(分数:2.00)A.B

    18、. C.D.E.解析:4.下列属于单纯扩散的物质是_ A.Na+ B.Ca2+ C.N2 D.葡萄糖 E.核苷酸(分数:2.00)A.B.C. D.E.解析:5.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_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分数:2.00)A.B.C.D. E.解析:6.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 A.5-羟色胺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分数:2.00)A.B

    19、. C.D.E.解析:7.呼吸爆发是指_ A.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 B.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C.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大量增加 D.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 E.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分数:2.00)A.B.C. D.E.解析:8.下列不是胆汁作用的是_ A.中和部分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B.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 C.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处于溶解状态 D.分解部分脂肪,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等 E.通过胆盐肠肝循环,刺激胆汁分泌,发挥利胆作用(分数:2.00)A.B.C.D. E.解析:9.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_ A.ADH减少 B.ADH增

    20、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分数:2.00)A. B.C.D.E.解析:1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_ A.Na+内流,Cl -外流 B.Na+内流,K +外流 C.Na+内流,Cl -内流 D.Ca2+内流,K +外流 E.K+内流,Ca 2+外流(分数:2.00)A.B.C.D. E.解析:11.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_ 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B.老年人体温略低 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D.运动时体温升高 E.体温呈昼夜周期性波动(分数:2.00)A. B.C.D.E.解析:12.关于神经

    21、对胃肠活动的调节作用,正确的是_ A.消化道全长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 C.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肾上腺素 D.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E.以上都对(分数:2.00)A.B. C.D.E.解析:13.某人的红细胞与 B型血的血浆凝集,其血浆与 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_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阳性(分数:2.00)A.B.C. D.E.解析:14.常温安静时,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_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不感蒸发(分数:2.00)A. B.C.D.E.解析:15.对维持细

    22、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_ 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 C.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分数:2.00)A. B.C.D.E.解析:16.病理生理学是一门_ 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E.研究疾病发生的科学(分数:2.00)A.B.C.D. E.解析:17.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包括的是_ A.机体变化中的因果交替 B.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C.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D.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 E.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分数:2.00)A.B.C.D.

    23、E.解析:18.某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 5%的葡萄糖液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易发生_ A.高血钙 B.低血钙 C.高血钾 D.低血钾 E.高血镁(分数:2.00)A.B.C.D. E.解析:19.动脉血 pH在 7.357.45 不能说明_ A.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B.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C.没有酸碱平衡紊乱 D.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E.酮症酸中毒(分数:2.00)A.B. C.D.E.解析:20.碱性物质的来源有_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24、:21.休克早期的心脑灌流量情况是_ A.心脑灌流量先减少后增加 B.心脑灌流量明显减少 C.心脑灌流量明显增加 D.心灌流量增加,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 E.脑灌流量增加,心灌流量无明显改变(分数:2.00)A.B.C.D. E.解析:22.下列因素属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的是_ A.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 B.自由基作用 C.白细胞的作用 D.钙超载 E.无复流现象(分数:2.00)A.B. C.D.E.解析:23.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_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微动脉收缩 D.微静脉收缩 E.后微静脉收缩(分数:2.00)A.B. C.D.E.

    25、解析:2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最主要特征是_ A.严重出血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凝血功能紊乱 D.纤维过程亢进 E.广泛微血栓形成(分数:2.00)A.B.C. D.E.解析:25.关于休克的定义哪项是正确的_ A.休克即心排血量减少 B.休克即心力衰竭 C.休克即有效循环减少,组织灌流不足 D.休克即遭受打击后意识丧失 E.休克即严重低血压(分数:2.00)A.B.C. D.E.解析:26.下列有关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叙述,哪项不妥_ A.失代偿期心肌肥厚致心肌损伤和坏死 B.失代偿时持续性心脏扩大,可加重心肌损伤 C.失代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长期活性增加仍可维持血液灌注压

    26、D.慢性心衰早期通过心率加快、心肌肥厚及心脏扩大可提高心排血量 E.心衰早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增加血管阻力,水钠潴留以维持血液灌注压(分数:2.00)A.B.C. D.E.解析:27.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_ A.血液的重新分布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D.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8.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是_ A.心肌顺应性下降 B.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C.心室各部舒缩不协调 D.心肌收缩性下降和舒张功能异常 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分数:2.00)A.B.C.D. E.

    27、解析:29.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_ A.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垂直传播(分数:2.00)A.B.C.D. E.解析:30.以下属于糖异生关键酶的是_ A.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乙酰辅酶 A羧化酶 B.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丙酮酸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 C.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D.6-磷酸果糖激酶-1、PEP 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E.丙酮酸羧化酶、己糖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分数:2.00)A.B.C. D.E.解析:31.细

    28、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_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入人体的途径 D.侵袭力和毒素 E.分解代谢产物(分数:2.00)A.B.C.D. E.解析:32.下列有关 -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适应证的叙述,最正确的是_ A.耐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 B.产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 C.因产 -内酰胺酶而耐药的细菌感染 D.对 -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 E.因产 -内酰胺酶而对 -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分数:2.00)A.B.C.D.E. 解析:33.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_ A.伤寒杆菌 B.脑膜炎双球菌 C.炭疽杆菌 D.肺炎球菌 E.破伤风杆菌(分数:2.00)A. B.C.D.

    29、E.解析:34.注射用油最好选择的灭菌方法是_ A.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微波灭菌法 E.过滤灭菌法(分数:2.00)A.B. C.D.E.解析:35.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_ A.病毒的核酸类型 B.病毒是否产生霉素 C.细胞表面受体 D.组织中易感细胞的数目 E.病毒的特殊结构(分数:2.00)A.B.C. D.E.解析:36.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是_的表现 A.菌群失调症 B.败血症 C.菌血症 D.毒血症 E.脓毒血症(分数:2.00)A.B. C.D.E.解析:37.下列有关新生儿期禁用的抗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 A.磺胺类 B.青霉素类 C.四环

    30、素类 D.氨基糖苷类 E.第一、二代喹诺酮类(分数:2.00)A.B. C.D.E.解析:38.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是_ A.八月龄婴儿 B.六月龄婴儿 C.四月龄婴儿 D.二月龄婴儿 E.新生儿(分数:2.00)A. B.C.D.E.解析:39.下列有关微生物特征的叙述,不属于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_ A.种类繁多 B.分布广泛 C.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繁殖 D.可无致病性 E.个体微小(分数:2.00)A.B.C. D.E.解析:40.HLA抗原属于_ A.超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同种异型抗原(分数:2.00)A.B.C.D.E. 解析:4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31、是_ A.增强机体体液免疫 B.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C.直接灭活病毒 D.间接发挥作用 E.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分数:2.00)A.B.C.D. E.解析:二、B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B(总题数:3,分数:18.00) A.溶血现象 B.单核细胞 C.ADP和 ATP D.凝血酶原 E.嗜酸性粒细胞(分数:6.00)(1).血小板释放的物质是_(分数:2.00)A.B.C. D.E.解析:(2).能产生组胺的白细胞是_(分数:2.00)A.B.C.D.E. 解析:(3).在 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 A.感染性休克 B.低血

    32、容量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分数:6.00)(1).在休克治疗中缩血管药物首先使用的是_(分数:2.00)A.B.C.D. E.解析:(2).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的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3).在休克治疗中输液首选的是_(分数:2.00)A.B. C.D.E.解析: A.火焰灭菌法 B.干热空气灭菌 C.流通蒸汽灭菌 D.热压灭菌 E.紫外线灭菌(分数:6.00)(1).维生素 C注射液选用_(分数:2.00)A.B.C. D.E.解析:(2).无菌室空气选用_(分数:2.00)A.B.C.D.E. 解析:(3).葡萄糖输液选用_(分数:2.00)A.B.C.D. 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师基础知识-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