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剂师-26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分数:-1.00)A.中央二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B.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中央四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D.中央五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E.中央六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用麦芽糖酶水解,强心苷( )连接方式键的苷键易断裂(分数:-1.00)A.2-去氧糖与 2-去氧糖B.葡萄糖与 2,6-二去氧糖C.2-去氧糖与苷元D.6-去氧糖与 6-去氧糖E.6-去氧糖与苷元3.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分
2、数:-1.00)A.D-芹糖B.D-夫糖C.D-半乳糖D.芸香糖E.D-葡萄糖醛酸4.在体内可分解成苯甲醛和氢氰酸,小剂量有镇咳作用,但大剂量时有毒的是(分数:-1.00)A.山慈菇苷B.芦荟苷C.巴豆苷D.黑芥子苷E.苦杏仁苷5.黄酮类化合物与铅盐反应产生沉淀为(分数:-1.00)A.黄红色B.红紫色C.紫蓝色D.蓝绿色E.绿黑色6.甾体皂苷元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为( )(分数:-1.00)A.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B.大孔树脂法C.汽油提取法D.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法E.胆甾醇沉淀法7.能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化学成分是(分数:-1.00)A.三萜皂苷B.苯醌C.蒽醌D.多糖E.强心苷8.对二氢
3、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为(分数:-1.00)A.醋酸镁甲醇溶液B.锆盐-枸橼酸反应C.硝酸铝溶液D.四氢硼钠试剂E.氨性氯化锶甲醇溶液9.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数:-1.00)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E.中性10.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含氧衍生物,如(分数:-1.00)A.桉油精B.樟脑C.桂皮醛D.鱼腥草素E.癸酸乙醛11.甲型强心苷 C17 位结合( )(分数:-1.00)A.五元不饱和内酯环B.六元不饱和内酯环C.戊酸D.乙基E.羟基12.提取黄酮苷元时不宜用(分数:-1.00)A.氯仿B.甲醇C.乙醇D.5NaHC
4、O3E.乙醚13.称为苷键的是(分数:-1.00)A.糖与非糖连接而成的键B.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键C.糖的衍生物与非糖连接而成的键D.糖与糖的衍生物连接而成的键E.糖与糖连接而成的键14.酸催化水解最难水解的苷是(分数:-1.00)A.氮苷B.氧苷C.硫苷D.碳苷E.糖醛酸苷15.应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分数:-1.00)A.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不同B.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C.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D.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E.以上都是16.挥发油难溶于(分数:-1.00)A.高浓
5、度乙醇B.二硫化碳C.乙醚D.石油醚E水17.具有甜味的萜类化合物是(分数:-1.00)A.蔗糖B.葡萄糖C.芸香糖D.甜菊苷E.银杏内酯18.能水解六碳醛糖苷键的酶是(分数:-1.00)A.转化糖酶B.麦芽糖酶C.杏仁苷酶D.葡萄糖醛酸苷酶E.内酰胺酶19.分馏法分离,主要是利用挥发油中各组分所具有的何种性质不同而得以分离(分数:-1.00)A.比重B.溶解度C.旋光性D.折光性E.沸点20.下面化合物中 Emerson 反应呈阳性的是(分数:-1.00)A.5,6-二羟基香豆素B.6-羟基香豆素C.7,8-二羟基香豆素D.6,7 二羟基香豆素E.以上都是21.下面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先后
6、顺序为(分数:-1.00)A.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单糖苷黄酮醇黄酮B.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黄酮黄酮单糖苷C.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单糖苷黄酮黄酮醇D.异黄酮黄酮黄酮醇黄酮单糖苷二氢黄酮E.黄酮单糖苷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22.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分数:-1.00)A水B.丙酮C.丁醇D苯E.甲醇23.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生物碱的为( )(分数:-1.00)A.可待因B.吗啡C.苯丙氨酸D.莨菪碱E.咖啡因24.在药材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数倍量乙醚后析出的成分是(分数:-1.00)A.三萜B.甾醇C.挥发油D.皂苷E.黄酮25.水飞蓟素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它在结构上(分数:-1.00)A.既具有木脂素的结构
7、又有黄酮的结构B.具有木质素的结构C.具有黄酮的结构D.具有香豆素的结构E.具有有机酸的结构26.伞形花内酯在结构分类上属于(分数:-1.00)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吡喃香豆素D.线型香豆素E.角型香豆素27.一般无颜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分数:-1.00)A.黄酮苷元B.黄酮苷C.黄酮醇苷元D.黄酮醇苷E.二氢黄酮苷元28.具有镇咳平喘作用的生物碱为( )(分数:-1.00)A.秋水仙碱B.吗啡C.麻黄碱D.莨菪碱E.阿托品29.酸催化水解较易水解的苷是(分数:-1.00)A.甾体皂苷B.三萜皂苷C.酚苷D.二萜苷E.甾醇苷30.具有镇咳平喘作用的生物碱为( )(分数:-1.00)A
8、.秋水仙碱B.吗啡C.麻黄碱D.莨菪碱E.阿托品二、X 型题(总题数:20,分数:-20.00)31.苷的特点是(分数:-1.00)A.多为固体B.含糖少的可结晶C.一般无味D.多少呈左旋光性E.含糖基多的有吸湿性,且多为无定形粉末32.使各类生物碱均能较好溶解的溶剂( )(分数:-1.00)A.乙醇B水C.氯仿D.乙酸乙酯E.酸水33.游离香豆素类化合物易溶于(分数:-1.00)A.甲醇B.乙醇C.氯仿D.乙醚E苯34.强心苷一般分布在有毒植物( )中(分数:-1.00)A.无花果B.玲兰C.毒毛旋花子D.黄花夹竹桃E.毛花洋地黄35.能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分数:-1.00)A.7-羟基
9、香豆素B.7,8-二羟基香豆素C.5-羟基香豆素D.6-羟基香豆素E.5,6-二羟基香豆素36.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1.00)A.结晶法B.酸碱沉淀法C.聚酰胺色谱法D.溶剂沉淀法E.盐析法37.影响聚酰胺柱色谱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因为(分数:-1.00)A.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型B.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C.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位置D.黄酮类化合物与溶剂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E.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38.可以采用碱提取酸沉淀的成分是(分数:-1.00)A.黄酮B.蒽醌C.生物碱D.甾体E.酚酸39.下列属于弱碱性生物碱的是( )(
10、分数:-1.00)A.叔胺碱B.仲胺碱C.季铵碱D.酰胺生物碱E.吡咯生物碱40.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分数:-1.00)A.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B.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C.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D.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E.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合成41.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为( )(分数:-1.00)A.根据氮原子未共用电子对杂化方式,其碱性的强弱顺序:SP3SP2SPlB.氮原子附近有供电子基团时,碱性增强C.当生物碱的氮原子处于 p- 共轭体系时碱性减弱D.当生物碱分子的立体结构对氮原子产生空间位阻时使碱性增强E.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碱性
11、增强42.乙型强心苷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分数:-1.00)A.醋酐-浓硫酸反应B.三氯醋酸反应C.Legal 反应D.Kedde 反应E.三氯化锑反应43.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分数:-1.00)A.结晶性较好B.其苷类多具旋光性C.多数为黄色D.多数具有酸性E.能与盐酸生成盐44.苷的酸催化水解常用的酸为(分数:-1.00)A.稀盐酸B.稀硫酸C.甲酸D.浓硫酸E.浓盐酸45.挥发油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使其(分数:-1.00)A.颜色加深B.颜色变浅C.增加香味D.失去原有的香味E.无变化46.下列哪些成分常存在于新鲜植物中(分数:-1.00)A.蒽醌B.萘醌C.菲醌D.蒽酮E.蒽酚47
12、.挥发油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有(分数:-1.00)A.萜类成分B.生物碱类C.芳香族化合物D.脂肪族成分E.具有羟基类成分48.常用水、甲醇、乙醇进行洗脱的吸附剂是(分数:-1.00)A.硅胶B.氧化铝C.聚酰胺D.大孔吸附树脂E.活性炭49.挥发油的质量检查通常是依据挥发油的(分数:-1.00)A.气味B.挥发性C.物理常数D.化学常数E.化学反应50.下面化合物能发生 Gibbs 反应的是(分数:-1.00)A.6,7-二羟基香豆素B.7,8-二羟基香豆素C.5-羟基香豆素D.6-羟基香豆素E.8-羟基香豆素初级药剂师-26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
13、题数:30,分数:-30.00)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分数:-1.00)A.中央二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B.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C.中央四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D.中央五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E.中央六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解析:2.用麦芽糖酶水解,强心苷( )连接方式键的苷键易断裂(分数:-1.00)A.2-去氧糖与 2-去氧糖B.葡萄糖与 2,6-二去氧糖 C.2-去氧糖与苷元D.6-去氧糖与 6-去氧糖E.6-去氧糖与苷元解析:3.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分数:-1.00)A.D-芹糖B.D-夫糖 C.D-半乳糖D.芸香糖E.D
14、-葡萄糖醛酸解析:4.在体内可分解成苯甲醛和氢氰酸,小剂量有镇咳作用,但大剂量时有毒的是(分数:-1.00)A.山慈菇苷B.芦荟苷C.巴豆苷D.黑芥子苷E.苦杏仁苷 解析:5.黄酮类化合物与铅盐反应产生沉淀为(分数:-1.00)A.黄红色 B.红紫色C.紫蓝色D.蓝绿色E.绿黑色解析:6.甾体皂苷元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为( )(分数:-1.00)A.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B.大孔树脂法C.汽油提取法D.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法 E.胆甾醇沉淀法解析:7.能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化学成分是(分数:-1.00)A.三萜皂苷B.苯醌 C.蒽醌D.多糖E.强心苷解析:8.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为
15、(分数:-1.00)A.醋酸镁甲醇溶液B.锆盐-枸橼酸反应C.硝酸铝溶液D.四氢硼钠试剂 E.氨性氯化锶甲醇溶液解析:9.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数:-1.00)A.强酸性B.弱酸性 C.强碱性D.弱碱性E.中性解析:10.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含氧衍生物,如(分数:-1.00)A.桉油精B.樟脑C.桂皮醛 D.鱼腥草素E.癸酸乙醛解析:11.甲型强心苷 C17 位结合( )(分数:-1.00)A.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B.六元不饱和内酯环C.戊酸D.乙基E.羟基解析:12.提取黄酮苷元时不宜用(分数:-1.00)A.氯仿B.甲醇C.乙醇D.5NaHC
16、O3 E.乙醚解析:13.称为苷键的是(分数:-1.00)A.糖与非糖连接而成的键B.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键 C.糖的衍生物与非糖连接而成的键D.糖与糖的衍生物连接而成的键E.糖与糖连接而成的键解析:14.酸催化水解最难水解的苷是(分数:-1.00)A.氮苷B.氧苷C.硫苷D.碳苷 E.糖醛酸苷解析:15.应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分数:-1.00)A.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不同B.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C.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D.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E.以上都是 解析:16.挥发油难
17、溶于(分数:-1.00)A.高浓度乙醇B.二硫化碳C.乙醚D.石油醚E水 解析:17.具有甜味的萜类化合物是(分数:-1.00)A.蔗糖B.葡萄糖C.芸香糖D.甜菊苷 E.银杏内酯解析:18.能水解六碳醛糖苷键的酶是(分数:-1.00)A.转化糖酶B.麦芽糖酶C.杏仁苷酶 D.葡萄糖醛酸苷酶E.内酰胺酶解析:19.分馏法分离,主要是利用挥发油中各组分所具有的何种性质不同而得以分离(分数:-1.00)A.比重B.溶解度C.旋光性D.折光性E.沸点 解析:20.下面化合物中 Emerson 反应呈阳性的是(分数:-1.00)A.5,6-二羟基香豆素B.6-羟基香豆素C.7,8-二羟基香豆素 D.6
18、,7 二羟基香豆素E.以上都是解析:21.下面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先后顺序为(分数:-1.00)A.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单糖苷黄酮醇黄酮B.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黄酮黄酮单糖苷C.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单糖苷黄酮黄酮醇D.异黄酮黄酮黄酮醇黄酮单糖苷二氢黄酮E.黄酮单糖苷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 解析:22.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分数:-1.00)A水 B.丙酮C.丁醇D苯E.甲醇解析:23.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生物碱的为( )(分数:-1.00)A.可待因B.吗啡C.苯丙氨酸 D.莨菪碱E.咖啡因解析:24.在药材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数倍量乙醚后析出的成分是(分数:-1.00)A.三萜B.甾醇C.挥发油D.皂
19、苷 E.黄酮解析:25.水飞蓟素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它在结构上(分数:-1.00)A.既具有木脂素的结构又有黄酮的结构 B.具有木质素的结构C.具有黄酮的结构D.具有香豆素的结构E.具有有机酸的结构解析:26.伞形花内酯在结构分类上属于(分数:-1.00)A.简单香豆素 B.呋喃香豆素C.吡喃香豆素D.线型香豆素E.角型香豆素解析:27.一般无颜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分数:-1.00)A.黄酮苷元B.黄酮苷C.黄酮醇苷元D.黄酮醇苷E.二氢黄酮苷元 解析:28.具有镇咳平喘作用的生物碱为( )(分数:-1.00)A.秋水仙碱B.吗啡C.麻黄碱 D.莨菪碱E.阿托品解析:29.酸催化水解较易水解的
20、苷是(分数:-1.00)A.甾体皂苷B.三萜皂苷C.酚苷 D.二萜苷E.甾醇苷解析:30.具有镇咳平喘作用的生物碱为( )(分数:-1.00)A.秋水仙碱B.吗啡C.麻黄碱 D.莨菪碱E.阿托品解析:二、X 型题(总题数:20,分数:-20.00)31.苷的特点是(分数:-1.00)A.多为固体 B.含糖少的可结晶 C.一般无味 D.多少呈左旋光性 E.含糖基多的有吸湿性,且多为无定形粉末 解析:32.使各类生物碱均能较好溶解的溶剂( )(分数:-1.00)A.乙醇 B水C.氯仿D.乙酸乙酯E.酸水 解析:33.游离香豆素类化合物易溶于(分数:-1.00)A.甲醇 B.乙醇 C.氯仿 D.乙醚
21、 E苯 解析:34.强心苷一般分布在有毒植物( )中(分数:-1.00)A.无花果B.玲兰 C.毒毛旋花子 D.黄花夹竹桃 E.毛花洋地黄 解析:35.能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分数:-1.00)A.7-羟基香豆素 B.7,8-二羟基香豆素 C.5-羟基香豆素 D.6-羟基香豆素 E.5,6-二羟基香豆素 解析:36.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1.00)A.结晶法 B.酸碱沉淀法 C.聚酰胺色谱法D.溶剂沉淀法 E.盐析法 解析:37.影响聚酰胺柱色谱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因为(分数:-1.00)A.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型 B.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 C.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
22、羟基的位置 D.黄酮类化合物与溶剂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E.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解析:38.可以采用碱提取酸沉淀的成分是(分数:-1.00)A.黄酮 B.蒽醌 C.生物碱D.甾体E.酚酸 解析:39.下列属于弱碱性生物碱的是( )(分数:-1.00)A.叔胺碱B.仲胺碱C.季铵碱D.酰胺生物碱 E.吡咯生物碱 解析:40.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分数:-1.00)A.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 B.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C.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D.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E.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合成解析:41.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为( )(分数:-1.00)A.根据氮原子未共用电子对杂化方式,其碱性的强弱顺序:SP3SP2SPlB.氮原子附近有供电子基团时,碱性增强C.当生物碱的氮原子处于 p- 共轭体系时碱性减弱D.当生物碱分子的立体结构对氮原子产生空间位阻时使碱性增强 E.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碱性增强 解析:42.乙型强心苷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分数:-1.00)A.醋酐-浓硫酸反应 B.三氯醋酸反应 C.Legal 反应D.Kedde 反应E.三氯化锑反应 解析:43.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分数:-1.00)A.结晶性较好 B.其苷类多具旋光性 C.多数为黄色 D.多数具有酸性 E.能与盐酸生成
24、盐 解析:44.苷的酸催化水解常用的酸为(分数:-1.00)A.稀盐酸 B.稀硫酸 C.甲酸 D.浓硫酸E.浓盐酸解析:45.挥发油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使其(分数:-1.00)A.颜色加深 B.颜色变浅C.增加香味D.失去原有的香味 E.无变化解析:46.下列哪些成分常存在于新鲜植物中(分数:-1.00)A.蒽醌B.萘醌C.菲醌D.蒽酮 E.蒽酚 解析:47.挥发油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有(分数:-1.00)A.萜类成分 B.生物碱类C.芳香族化合物 D.脂肪族成分 E.具有羟基类成分解析:48.常用水、甲醇、乙醇进行洗脱的吸附剂是(分数:-1.00)A.硅胶B.氧化铝C.聚酰胺 D.大孔吸附树脂 E.活性炭 解析:49.挥发油的质量检查通常是依据挥发油的(分数:-1.00)A.气味 B.挥发性 C.物理常数 D.化学常数 E.化学反应解析:50.下面化合物能发生 Gibbs 反应的是(分数:-1.00)A.6,7-二羟基香豆素B.7,8-二羟基香豆素 C.5-羟基香豆素 D.6-羟基香豆素E.8-羟基香豆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