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2978       资源大小:154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4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胸骨角平对于第几肋前端 A.第 1 肋 B.第 2 肋 C.第 3 肋 D.第 4 肋 E.第 5 肋(分数:2.00)A.B.C.D.E.2.成人肝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B.其最高点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 5 肋的交点 C.其最高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 5 肋间隙的交点 D.下界可超过肋弓下缘,但一般不超过 2cm E.平静呼吸时,肝上、下移动幅度为 23cm(分数:2.00)A.B.C.D.E.3.空肠大部分

    2、位于 A.左下腹 B.右下腹 C.右上腹 D.左上腹 E.脐区(分数:2.00)A.B.C.D.E.4.右肺下缘的体表投影在肩胛线处与 A.第 10 肋相交 B.第 8 肋相交 C.第 6 肋相交 D.第 7 肋相交 E.第 4 肋相交(分数:2.00)A.B.C.D.E.5.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 B.结间束 C.左、右束支 D.房室束 E.房室结(分数:2.00)A.B.C.D.E.6.平静呼吸时胸式呼吸以哪种肌的活动为主 A.膈肌 B.腹肌 C.肋间内肌 D.肋间外肌 E.胸大肌(分数:2.00)A.B.C.D.E.7.若某人的血清中仅含有抗 A 凝集素,则其血型为 A.A 型

    3、 B.B 型 C.AB 型 D.O 型 E.Rh 阳性(分数:2.00)A.B.C.D.E.8.X 线照片影像的 5 大要素不包括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亮度 E.颗粒度(分数:2.00)A.B.C.D.E.9.下列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被照体的线吸收系数 B.被照体的原子序数 C.被照体的组织密度 D.X 线波长 E.冲洗条件(分数:2.00)A.B.C.D.E.10.关于焦点允许放大率的计算,正确的计算式是 A.F=Hb/a B.M=F1/H C.H=Fb/a D.M=1+0.2/F E.M=1+F/H(分数:2.00)A.B.C.D.E.11.一般人眼

    4、的模糊阈值是 A.0.2nm B.0.2m C.0.2mm D.0.2cm E.0.2km(分数:2.00)A.B.C.D.E.12.散射线主要产生于 A.汤姆逊效应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分数:2.00)A.B.C.D.E.13.关于滤线栅栅比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栅条高度与栅条间隔之比 B.是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之一 C.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 D.栅比亦称曝光倍数 E.高电压摄影应使用大栅比滤线栅(分数:2.00)A.B.C.D.E.14.软 X 线摄影的管电压值应为 A.20kV 以下 B.40kV 以下 C.60kV 以下 D.80kV 以

    5、下 E.100kV 以下(分数:2.00)A.B.C.D.E.15.属于实质性器官的是 A.尿道 B.肾脏 C.子宫 D.小肠 E.呼吸道(分数:2.00)A.B.C.D.E.16.属于肺实质的是 A.血管 B.肺泡 C.淋巴 D.神经 E.结缔组织(分数:2.00)A.B.C.D.E.17.对横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横膈又称膈肌 B.左膈顶高于右膈顶 C.膈松弛时,肺呼出气体 D.膈顶向外下斜行与胸侧壁形成肋膈角 E.立位下横膈位于第 5、第 6 前肋间隙水平(分数:2.00)A.B.C.D.E.18.接受双重血液供应的脏器是 A.肾脏 B.脾脏 C.肝脏 D.子宫 E.胰腺(分数:2.0

    6、0)A.B.C.D.E.19.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 A.脑桥 B.延髓 C.间脑 D.脊髓 E.脑神经(分数:2.00)A.B.C.D.E.20.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21.一般地讲,食物到达回盲部的时间为 A.11.5h B.23.5h C.46h D.1014h E.1620h(分数:2.00)A.B.C.D.E.22.与照片密度值成正比关系的是 A.照射量 B.摄影距离 C.被照体密度 D.被照体厚度 E.显影液的疲劳度(分数:2.00)A.B.C.D.E.23.有关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7、A.使用 r 值大的胶片获得照片对比度大 B.使用增感屏可提高照片对比度 C.高千伏摄影可提高照片的对比度 D.降低散射线可提高照片对比度 E.冲洗技术可直接影响照片对比度(分数:2.00)A.B.C.D.E.24.由于半影造成的影像模糊称为 A.放大模糊 B.散射模糊 C.移动模糊 D.屏-片模糊 E.几何学模糊(分数:2.00)A.B.C.D.E.25.膝关节正位片中,髌骨与股骨重叠,此现象称 A.切线效果 B.影像放大 C.影像重叠 D.影像失真 E.影像变形(分数:2.00)A.B.C.D.E.26.对减少与消除散射线无关的措施是 A.使用滤线栅 B.使用多层遮线器 C.选择绿屏-绿片

    8、系统 D.选择背面含铅薄的暗盒 E.加大被照体与胶片距离(分数:2.00)A.B.C.D.E.27.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 A.聚焦栅反置 B.焦-片距小于栅焦距 C.焦-片距大于栅焦距 D.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侧向倾角 E.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角(分数:2.00)A.B.C.D.E.28.锐利度的表达式:S=(D 2-D1)/H=K/H 其中 K 代表的是 A.锐利度 B.对比度 C.模糊值 D.光密度 E.灰雾度(分数:2.00)A.B.C.D.E.29.在医学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称为 A.均方根值 B.威纳频谱 C.调制传递函数 D.量子检出效率 E.观测者操

    9、作曲线(分数:2.00)A.B.C.D.E.30.采用 125kV 摄影,滤过板应选用 A.1mm 铝 B.2mm 铝 C.3mm 铝 D.3mm 铝+0.3mm 铜 E.3mm 铝+1mm 铜(分数:2.00)A.B.C.D.E.31.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股骨-大粗隆 B.颞骨-乳突 C.肩胛骨-喙状突 D.胸骨-剑突 E.腰椎-棘突(分数:2.00)A.B.C.D.E.32.胃的分部是:胃底;胃体;胃窦;幽门;贲门 A. B. C. D. E.(分数:2.00)A.B.C.D.E.3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淋巴系统能协助静脉运送体液回归血循环 B.淋巴系统能运转脂肪 C.淋巴系统参

    10、与免疫过程 D.淋巴系统腺体之一 E.淋巴系统可繁殖增生淋巴细胞(分数:2.00)A.B.C.D.E.34.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骨髓造血功能 B.胆囊胆汁分泌 C.小肠营养吸收 D.大肠水分吸收 E.胃胰液分泌(分数:2.00)A.B.C.D.E.35.构成照片影像的要素中,属于几何因素的是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颗粒度 E.失真度(分数:2.00)A.B.C.D.E.36.X 线胶片的 也称为 A.人工对比度 B.天然对比度 C.射线(X 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照片对比度(分数:2.00)A.B.C.D.E.37.照片影像失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标准的优秀照

    11、片影像不应有任何失真度 B.影像的变形是被照体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C.失真度与焦点、被照体及胶片三者间位置无关 D.位置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 E.放大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分数:2.00)A.B.C.D.E.38.散射线含有率的正确定义是 A.作用在胶片上的 X 线量 B.作用在胶片上的散射线量 C.原发射线与散射线之比 D.原发射线中含有散射线的量 E.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比率(分数:2.00)A.B.C.D.E.39.关于散射线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射线是离开原射线线束的折射光子 B.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 C.增感屏感度越高,散射线越少 D.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

    12、越厚,散射线越多 E.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素之(分数:2.00)A.B.C.D.E.40.关于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光扩散 B.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 C.荧光交迭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 D.X 线倾斜摄影不会使照片产生模糊 E.影像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分数:2.00)A.B.C.D.E.41.有关摄影条件选择中可变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随意运动器官的移动是主要矛盾 B.同体厚的两个健康人的胸片,摄影条件应一致 C.厚度的慢性骨髓炎与骨结核相比,需增加摄影条件 D.被照体构成组织比例是重要可变因素 E.病理因素对摄影条件的影响十分复杂(分数:2.00)

    13、A.B.C.D.E.42.与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都有关的是 A.管电流 B.增感屏 C.曝光时间 D.摄影距离 E.定影速度(分数:2.00)A.B.C.D.E.43.通过对测试卡的摄影,可以测量 A.密度 B.灰雾 C.光晕 D.锐利度 E.分辨率(分数:2.00)A.B.C.D.E.44.关于数字 X 线成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胶片数字化仪不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B.计算机 X 线摄影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C.非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D.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E.硒鼓技术是数字成像技术(分数:2.00)A.B.C.D.E.45.超声探头频率

    14、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频率固定的探头是宽频探头 B.变频探头接收时分 3 种情况 C.宽频探头发射时带宽范围 58Hz D.根据需要选择 23 种发射频率的是单频探头 E.宽频探头采用宽频带复合压电材料(分数:2.00)A.B.C.D.E.46.核医学的定义是 A.研究放射性药物的代谢 B.研究脏器或组织的形态 C.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 D.研究核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E.研究核素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数:2.00)A.B.C.D.E.47.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A.同位素 B.放射性衰变 C.人工放射性核素 D.放射现象 E.X 线(分数:2.00)A.B.C

    15、.D.E.48.SPECT 显像条件选择,最适宜的 射线能量为 A.6080keV B.100250keV C.511keV D.364keV E.300400keV(分数:2.00)A.B.C.D.E.49.关于发射式计算机断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ECT 获得脏器三维图像 B.ECT 不能进行断层显像 C.是以引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为放射源 D.基本原理与 照相机相似 E.从体外不同角度采集脏器中放射性药物分布信息(分数:2.00)A.B.C.D.E.50.关于 照相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能对脏器中放射性核素分布一次成像的仪器 B.能显示脏器的功能与血流变化 C. 照相机成像速度慢 D.

    16、可以连续动态显像 E.显示脏器的形态(分数:2.00)A.B.C.D.E.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胸骨角平对于第几肋前端 A.第 1 肋 B.第 2 肋 C.第 3 肋 D.第 4 肋 E.第 5 肋(分数:2.00)A.B. C.D.E.解析:胸骨角是确定第 2 肋的重要标志。2.成人肝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B.其最高点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 5 肋的交点 C.其最高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 5 肋间隙的交点 D.下界可超过肋弓下缘,但一

    17、般不超过 2cm E.平静呼吸时,肝上、下移动幅度为 23cm(分数:2.00)A.B.C.D. E.解析:健康幼儿 3 岁以下肝下缘常低于右肋弓 12cm,到 7 岁以上儿童在右肋下已不能触及。3.空肠大部分位于 A.左下腹 B.右下腹 C.右上腹 D.左上腹 E.脐区(分数:2.00)A.B.C.D. E.解析:空肠主要占据腹腔的左上部。4.右肺下缘的体表投影在肩胛线处与 A.第 10 肋相交 B.第 8 肋相交 C.第 6 肋相交 D.第 7 肋相交 E.第 4 肋相交(分数:2.00)A. B.C.D.E.解析:左肩胛线与第 10 肋相交。5.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 B.结间

    18、束 C.左、右束支 D.房室束 E.房室结(分数:2.00)A. B.C.D.E.解析: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6.平静呼吸时胸式呼吸以哪种肌的活动为主 A.膈肌 B.腹肌 C.肋间内肌 D.肋间外肌 E.胸大肌(分数:2.00)A. B.C.D.E.解析: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7.若某人的血清中仅含有抗 A 凝集素,则其血型为 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 E.Rh 阳性(分数:2.00)A. B.C.D.E.解析:人的红细胞中含有 A 凝集原(抗原)或 B 凝集原,而在血清中分别存在相应的抗 A 抗体(抗 A 凝集素)、抗 B 抗体(抗 B 凝集素)。根据凝集原不同,血型

    19、可分为 ABO 血型和 Rh 血型两个系统。若某人的血清中仅含有抗 A 凝集素,则其血型为 B 型。8.X 线照片影像的 5 大要素不包括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亮度 E.颗粒度(分数:2.00)A.B.C.D. E.解析:X 线照片影像的 5 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前 4 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9.下列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被照体的线吸收系数 B.被照体的原子序数 C.被照体的组织密度 D.X 线波长 E.冲洗条件(分数:2.00)A.B.C.D.E. 解析: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线吸收系数

    20、;物体厚度 d;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z;人体组织的密度 p;X 线波长 。但不包括 E。10.关于焦点允许放大率的计算,正确的计算式是 A.F=Hb/a B.M=F1/H C.H=Fb/a D.M=1+0.2/F E.M=1+F/H(分数:2.00)A.B.C.D. E.解析:焦点允许放大率的计算式是 M=1+0.2/F 式中,M 为焦点的允许放大率,0.2 为人眼的模糊阈值,F为焦点的尺寸。11.一般人眼的模糊阈值是 A.0.2nm B.0.2m C.0.2mm D.0.2cm E.0.2km(分数:2.00)A.B.C. D.E.解析: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半影模糊值小于 0.2mm 时,人

    21、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之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 时,人眼观察影像开始有模糊之感。故 0.2mm 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的阈值。12.散射线主要产生于 A.汤姆逊效应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分数:2.00)A.B.C. D.E.解析:散射线主要产生于康普顿效应。13.关于滤线栅栅比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栅条高度与栅条间隔之比 B.是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之一 C.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 D.栅比亦称曝光倍数 E.高电压摄影应使用大栅比滤线栅(分数:2.00)A.B.C.D. E.解析:滤线栅因子也称曝光倍数。14.软 X 线摄影的管电压值应为 A.20k

    22、V 以下 B.40kV 以下 C.60kV 以下 D.80kV 以下 E.100kV 以下(分数:2.00)A.B. C.D.E.解析:40kV 以下管电压产生的 X 线,因其能量低,波长较长,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称软 X 线。用这种射线摄影称软 X 线摄影。15.属于实质性器官的是 A.尿道 B.肾脏 C.子宫 D.小肠 E.呼吸道(分数:2.00)A.B. C.D.E.解析:实质器官多属腺组织,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或浆膜,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16.属于肺实质的是 A.血管 B.肺泡 C.淋巴 D.神经 E.结缔组织(分数:2.00)A.B. C.D.E.解析:肺实质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

    23、。17.对横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横膈又称膈肌 B.左膈顶高于右膈顶 C.膈松弛时,肺呼出气体 D.膈顶向外下斜行与胸侧壁形成肋膈角 E.立位下横膈位于第 5、第 6 前肋间隙水平(分数:2.00)A.B. C.D.E.解析:A、C、D、E 选项是正确的,B 选项是错误的。18.接受双重血液供应的脏器是 A.肾脏 B.脾脏 C.肝脏 D.子宫 E.胰腺(分数:2.00)A.B.C. D.E.解析:肝接受肝动脉、门静脉的双重血液。19.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 A.脑桥 B.延髓 C.间脑 D.脊髓 E.脑神经(分数:2.00)A.B.C.D.E. 解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组成

    24、。20.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A. B.C.D.E.解析:血液包括液体(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 个部分构成。21.一般地讲,食物到达回盲部的时间为 A.11.5h B.23.5h C.46h D.1014h E.1620h(分数:2.00)A.B.C. D.E.解析:一般地讲,食物到达回盲部的时间为 46h,到达降结肠为 1014h,到达乙状结肠、直肠为1620h。22.与照片密度值成正比关系的是 A.照射量 B.摄影距离 C.被照体密度 D.被照体厚度 E.显影液的疲劳度(分数:2.00)A. B.

    25、C.D.E.解析: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23.有关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 r 值大的胶片获得照片对比度大 B.使用增感屏可提高照片对比度 C.高千伏摄影可提高照片的对比度 D.降低散射线可提高照片对比度 E.冲洗技术可直接影响照片对比度(分数:2.00)A.B.C. D.E.解析:高千伏摄影时,骨、肌肉、脂肪等组织 X 线量的吸收差异不大,所以获得照片对比度低。24.由于半影造成的影像模糊称为 A.放大模糊 B.散射模糊 C.移动模糊 D.屏-片模糊 E.几何学模糊(分数:2.00)A.B.C.D.E. 解析:由于半影造成的影像模糊称为几何学模糊。25.膝关节正位片中

    26、,髌骨与股骨重叠,此现象称 A.切线效果 B.影像放大 C.影像重叠 D.影像失真 E.影像变形(分数:2.00)A.B.C. D.E.解析:膝关节正位片中,髌骨与股骨重叠,此现象称影像重叠。26.对减少与消除散射线无关的措施是 A.使用滤线栅 B.使用多层遮线器 C.选择绿屏-绿片系统 D.选择背面含铅薄的暗盒 E.加大被照体与胶片距离(分数:2.00)A.B.C. D.E.解析:选择绿屏-绿片系统对减少与消除散射线无关,其他选项均为散射线减少与消除的方法。27.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 A.聚焦栅反置 B.焦-片距小于栅焦距 C.焦-片距大于栅焦距 D.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侧向倾角 E.X 线

    27、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角(分数:2.00)A.B.C.D.E. 解析:只有 E 不产生切割效应,其余 4 项均产生。28.锐利度的表达式:S=(D 2-D1)/H=K/H 其中 K 代表的是 A.锐利度 B.对比度 C.模糊值 D.光密度 E.灰雾度(分数:2.00)A.B. C.D.E.解析:K=D 2-D1,为相邻组织的密度差,即对比度。29.在医学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称为 A.均方根值 B.威纳频谱 C.调制传递函数 D.量子检出效率 E.观测者操作曲线(分数:2.00)A.B. C.D.E.解析:在医学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称为威纳频谱。30.采用 12

    28、5kV 摄影,滤过板应选用 A.1mm 铝 B.2mm 铝 C.3mm 铝 D.3mm 铝+0.3mm 铜 E.3mm 铝+1mm 铜(分数:2.00)A.B.C.D. E.解析:其他均不适合。31.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股骨-大粗隆 B.颞骨-乳突 C.肩胛骨-喙状突 D.胸骨-剑突 E.腰椎-棘突(分数:2.00)A. B.C.D.E.解析:股骨有大小粗隆。32.胃的分部是:胃底;胃体;胃窦;幽门;贲门 A. B. C. D. E.(分数:2.00)A. B.C.D.E.解析:胃分为胃底、胃体、胃窦部。3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淋巴系统能协助静脉运送体液回归血循环 B.淋巴系统能运转

    29、脂肪 C.淋巴系统参与免疫过程 D.淋巴系统腺体之一 E.淋巴系统可繁殖增生淋巴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淋巴系统不是腺体。34.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骨髓造血功能 B.胆囊胆汁分泌 C.小肠营养吸收 D.大肠水分吸收 E.胃胰液分泌(分数:2.00)A.B. C.D.E.解析:胆囊是胆汁贮存和浓缩的场所。35.构成照片影像的要素中,属于几何因素的是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颗粒度 E.失真度(分数:2.00)A.B.C.D.E. 解析:X 线照片影像的 5 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前 4 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

    30、影像的几何因素。36.X 线胶片的 也称为 A.人工对比度 B.天然对比度 C.射线(X 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照片对比度(分数:2.00)A.B.C.D. E.解析:X 线摄影的对象是人体组织,其组织间的 X 线吸收差异不大。为了获得影像对比度明显的效果,需要 X 线胶片具有较大的反差性能。那么,在此也可以把 X 线胶片对人体组织吸收 X 线差异的放大能力,称为反差系数()或胶片对比度。37.照片影像失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标准的优秀照片影像不应有任何失真度 B.影像的变形是被照体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C.失真度与焦点、被照体及胶片三者间位置无关 D.位置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 E.放

    31、大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分数:2.00)A.B. C.D.E.解析:标准的优秀照片影像应尽量减少失真度。失真度可因焦点、被照体及胶片三者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影像的变形包括:位置变形,放大变形,形状变形。38.散射线含有率的正确定义是 A.作用在胶片上的 X 线量 B.作用在胶片上的散射线量 C.原发射线与散射线之比 D.原发射线中含有散射线的量 E.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比率(分数:2.00)A.B.C.D.E. 解析: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的比率,称为散射线含有率。39.关于散射线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射线是离开原射线线束的折射光子 B.管电压越高

    32、,散射线越多 C.增感屏感度越高,散射线越少 D.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 E.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素之(分数:2.00)A. B.C.D.E.解析:由于焦点外 X 线或 X 线穿过被照体及其他物体产生的与原发 X 线同向、反向或侧向,且比原发 X 线波长长的 X 线为散射线。40.关于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光扩散 B.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 C.荧光交迭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 D.X 线倾斜摄影不会使照片产生模糊 E.影像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分数:2.00)A.B.C.D. E.解析:X 线倾斜摄影会使照片产生模糊。41.有关摄影条件选择中可变

    33、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随意运动器官的移动是主要矛盾 B.同体厚的两个健康人的胸片,摄影条件应一致 C.厚度的慢性骨髓炎与骨结核相比,需增加摄影条件 D.被照体构成组织比例是重要可变因素 E.病理因素对摄影条件的影响十分复杂(分数:2.00)A.B. C.D.E.解析:同等厚度,一个是体力劳动,一个是体弱的病人,其摄影条件应不同,否则就得不到理想的影像效果。42.与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都有关的是 A.管电流 B.增感屏 C.曝光时间 D.摄影距离 E.定影速度(分数:2.00)A.B. C.D.E.解析: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包括:影像对比度增加;影像清晰度降低;密着程度不佳就更加重了

    34、影像锐利度的下降。X 线斜射效应,整个照片影像就会出现模糊,影像颗粒性变差等。所以选 B。43.通过对测试卡的摄影,可以测量 A.密度 B.灰雾 C.光晕 D.锐利度 E.分辨率(分数:2.00)A.B.C.D.E. 解析:焦点的极限分辨率可以通过测试卡测定。44.关于数字 X 线成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胶片数字化仪不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B.计算机 X 线摄影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C.非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D.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 X 线成像方式 E.硒鼓技术是数字成像技术(分数:2.00)A. B.C.D.E.解析:数字化仪是数字成像方式。45.超声探头频率

    35、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频率固定的探头是宽频探头 B.变频探头接收时分 3 种情况 C.宽频探头发射时带宽范围 58Hz D.根据需要选择 23 种发射频率的是单频探头 E.宽频探头采用宽频带复合压电材料(分数:2.00)A.B.C.D.E. 解析:以上选项只有 E 正确。46.核医学的定义是 A.研究放射性药物的代谢 B.研究脏器或组织的形态 C.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 D.研究核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E.研究核素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数:2.00)A.B.C. D.E.解析: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47.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A.同位素 B.放射性衰变 C.人工放射性核素 D.放射现象 E.X 线(分数:2.00)A.B. C.D.E.解析: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右勒尔发现了放射性衰变。48.SPECT 显像条件选择,最适宜的 射线能量为 A.6080keV B.100250keV C.511keV D.364keV E.300400keV(分数:2.00)A.B.C.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