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2964       资源大小:74.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40.5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关于减少运动模糊的措施,错误的是A固定肢体B缩短曝光时间C缩小肢片距D缩小照射野E缩小放大率(分数:1.00)A.B.C.D.E.2.心血管系统的构成,不包括A心脏B动脉C静脉D淋巴管E毛细血管(分数:1.00)A.B.C.D.E.3.食管分颈、胸、腹 3 段的分界标志分别是A颈静脉切迹、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B颈静脉切迹、膈食管裂孔C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膈食管裂孔D胸骨角、膈食管裂孔E第二气管软骨、胸骨角(分数:1.00)A.B.C.D.E.4.X 线摄影距离缩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管电流应为原条件的A1/8

    2、 倍B1/4 倍C1/2 倍D2 倍E4 倍(分数:1.00)A.B.C.D.E.5.位于内耳的是A鼓室B咽鼓管C半规管D乳突窦E乳窦小房(分数:1.00)A.B.C.D.E.6.有关左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斜裂,无水平裂B分为上、下两叶C较右肺粗短D前缘有心切迹E肺尖部高出锁骨内 1/3 上方 23cm(分数:1.00)A.B.C.D.E.7.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不包括A曝光量B观片灯亮度C增感屏D摄影距离E胶片感度(分数:1.00)A.B.C.D.E.8.下列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中,能增大照片密度的是A增加照射量B增加照射距离C增加滤线栅比D增加肢-片距E增加焦-肢距(分数:1.00)A

    3、.B.C.D.E.9.有关心脏传导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B窦房结是心脏正常心跳的起搏点C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D房室结位于房中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E由窦房结发出房室束(分数:1.00)A.B.C.D.E.10.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A聚焦栅反置B焦-片距小于栅焦距C焦-片距大于栅焦距D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侧向倾角E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角(分数:1.00)A.B.C.D.E.11.有关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 r 值大的胶片获得照片对比度大B使用增感屏可提高照片对比度C高千伏摄影可提高照片的对比度D降低散射线可提高照片对比度E冲洗技术可

    4、直接影响照片对比度(分数:1.00)A.B.C.D.E.12.关于核医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照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B核医学诊断包括脏器功能测定C治疗核医学包括内、外照射治疗D核医学诊断包括体内诊断如脏器显像E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的学科(分数:1.00)A.B.C.D.E.13.采用 125kV 摄影,滤过板应选用A1mm 铝B2mm 铝C3mm 铝D3mm 铝+0.3mm 铜E3mm 铝+1mm 铜(分数:1.00)A.B.C.D.E.14.X 线照片对比度的正确表达式为AK=D 1+D2BK=D 1-D2CD (分数:1.00)A.B.C.D.E.15.关于滤线栅栅比的叙述,下列哪项

    5、错误A是栅条高度与栅条间隔之比B是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之一C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D栅比亦称曝光倍数E高电压摄影应使用大栅比滤线栅(分数:1.00)A.B.C.D.E.16.不经眶上裂入眶的结构是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上颌神经D上眼静脉E展神经(分数:1.00)A.B.C.D.E.17.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AkJ/LBkJ/(m 2h)CkJD%EL/g(分数:1.00)A.B.C.D.E.18.X 线平片上心右缘下段的构成结构为A右心房和上腔静脉B右心室和下腔静脉C右心房和右心室D右心房E上腔静脉、右心房和右心室(分数:1.00)A.B.C.D.E.19.入射光强度为透射光的

    6、10 倍时,照片密度值应为A0.1B0.2C1.0D1.1E1.2(分数:1.00)A.B.C.D.E.20.关于照片斑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斑点增多可使影像模糊B荧光颗粒可致结构斑点C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D分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EX 线量子越少斑点越多(分数:1.00)A.B.C.D.E.21.增感屏产生模糊的根本原因是A余晖现象B荧光颜色C光扩散D光吸收E增感剂(分数:1.00)A.B.C.D.E.22.以下关于翼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额骨、顶骨、枕骨、颞骨汇合处B为顶骨、枕骨、颞骨、蝶骨汇合处C为顶骨、枕骨、颞骨、筛骨汇合处D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E为额骨、顶骨、颞骨、筛骨汇合处(分

    7、数:1.00)A.B.C.D.E.23.使影像产生运动模糊的因素是A管电流大B管电压低C肢-片距小D显影时间长E肢体震颤(分数:1.00)A.B.C.D.E.24.关于小脑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颅中窝B在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C延髓和脑桥间隔为第四脑室D脑桥和小脑之间的空腔为第三脑室E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为延髓和脑桥(分数:1.00)A.B.C.D.E.25.发现 X 线的物理学家是A伦琴B贝克勒尔C居里夫人D戈瑞E拉德(分数:1.00)A.B.C.D.E.26.关于脊髓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神经共 31 对B颈神经有 8 对C胸神经有 10 对D腰神经有 5 对E骶神经有 5 对(分数:1.00

    8、)A.B.C.D.E.27.放射工作人员防止眼晶状体发生非随机性效应的年剂量当量限值是A5mSvB50mSvC100mSvD150mSvE500mSv(分数:1.00)A.B.C.D.E.28.属于意外性移动的是A呼吸B痉挛C心脏搏动D胃肠蠕动E体位移动(分数:1.00)A.B.C.D.E.29.人体的基本组织不包括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液体组织E肌肉组织(分数:1.00)A.B.C.D.E.30.不与鼻腔相通的窦是A额窦B筛窦C蝶窦D胃窦E上颌窦(分数:1.00)A.B.C.D.E.从卧位到立位时,人体会发生血流的变化而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分数:1.00)(1).此时,正常成年人静

    9、脉可容纳多少血液A100mlB200mlC300mlD400mlE500ml(分数:0.50)A.B.C.D.E.(2).此时,维持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静脉回流增加B心率减慢C心肌收缩力降低D化学感受性反射加强E降压反射减弱(分数:0.50)A.B.C.D.E.一青年男性,因胸闷气急入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分数:1.00)(1).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常积滞于A胸腔内B肋膈隐窝内C肋纵隔隐窝内D心包腔内E纵隔内(分数:0.50)A.B.C.D.E.(2).进行胸膜腔穿刺时,进针部位是A腋中线以后,沿上一肋的下缘进针B腋中线以前,沿上一肋的下缘进针C腋中线以前,沿下一肋的上缘进

    10、针D腋中线以前,沿肋间隙中间进针E从左剑突肋角处进针(分数:0.50)A.B.C.D.E.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 ABO 和 Rh 血型系统。在 ABO 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 A 凝集原的为 A 型,只含有 B 凝集原的为 B 型,若含有 A、B 两种凝集原则为 AB 型;O 型者,血清含有抗 A、抗 B 凝集素。(分数:1.00)(1).某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 A 凝集素,则其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一定A含 A 凝集原B含 B 凝集原C不含 A 凝集原D不含 B 凝集原E不含 A 凝集原与 B 凝集原(分数:0.50)A.B.C.D.E.(2).若某人血型为 AB 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

    11、胞膜上含 A、B 凝集原B细胞膜上不含 A 凝集原C血清中含抗 A 凝集素D血清中含抗 B 凝集素E可输血给任何血型(分数:0.50)A.B.C.D.E.激光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和光学谐振腔。(分数:1.50)(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能产生激光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B光通过正常状态下的发光物质时,吸收过程占优势C使受激辐射占优势才能产生激光D受激辐射占优势时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比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E粒子数反转后能产生稳定的激光输出(分数:0.50)A.B.C.D.E.(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发装置的作用是把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激发到高能级B激发装置实现粒子数翻转C

    12、原子不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亚稳态D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必须具有合适的亚稳态能级E只有人为地创造条件,才能得到激光(分数:0.50)A.B.C.D.E.(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学谐振腔是在工作物质两端安装的一对互相垂直的反射镜B谐振腔能起选频作用C平行于主轴D为全反射镜E使受激辐射能在有限体积的工作物质中快速终止(分数:0.50)A.B.C.D.E.某中年男性,因头晕、乏力、柏油样便入院诊治,既往有反酸及上腹痛史。体格检查:腹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大便隐血试验(+)。(分数:1.00)(1).最有可能出血的部位是A食管B空肠、回肠C回盲部D胃E直肠(分数:0.50)A.B.C.D

    13、.E.(2).哪项检查有利于迅速明确诊断A纤维胃镜B腹部 CTC腹部 B 超D纤维肠镜E腹部平片(分数:0.50)A.B.C.D.E.A壁细胞B主细胞C胃幽门部的 G 细胞D黏液细胞E干细胞(分数:2.00)(1).分泌内因子的是(分数:0.50)A.B.C.D.E.(2).分泌胃蛋白酶原的是(分数:0.50)A.B.C.D.E.(3).分泌胃酸的是(分数:0.50)A.B.C.D.E.(4).分泌促胃液素的是(分数:0.50)A.B.C.D.E.A收缩压B舒张压C脉搏压D平均动脉压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分数:1.00)(1).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分数:0.50)A.B.C.D.E.(2)

    14、.舒张压加 1/3 脉压称为(分数:0.50)A.B.C.D.E.A肝B胆囊C肝胰壶腹D钩突E螺旋襞(分数:2.00)(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分数:0.50)A.B.C.D.E.(2).有分泌胆汁的功能(分数:0.50)A.B.C.D.E.(3).胰头下份向左突出的部分(分数:0.50)A.B.C.D.E.(4).位于胆囊颈和胆囊管内(分数:0.50)A.B.C.D.E.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40.5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关于减少运动模糊的措施,错误的是A固定肢体B缩短曝光时间C缩小肢片距D缩小照射野E缩小放大率(分数:1.00)A.B.C.D. E.解析

    15、:减少运动模糊的措施:需固定肢体;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缩短曝光时间;把肢体尽量靠近胶片;尽量增加焦点至胶片的距离。只有 D 不包括在内,所以选 D。2.心血管系统的构成,不包括A心脏B动脉C静脉D淋巴管E毛细血管(分数:1.00)A.B.C.D. E.解析: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构成。3.食管分颈、胸、腹 3 段的分界标志分别是A颈静脉切迹、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B颈静脉切迹、膈食管裂孔C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膈食管裂孔D胸骨角、膈食管裂孔E第二气管软骨、胸骨角(分数:1.00)A.B. C.D.E.解析:食管颈由颈静脉切迹和膈食管裂孔分颈、胸、腹 3 段。4.X 线摄影距离缩小一半

    16、,其他条件不变,管电流应为原条件的A1/8 倍B1/4 倍C1/2 倍D2 倍E4 倍(分数:1.00)A.B. C.D.E.解析:摄影距离变换与管电流关系遵循反平方定律,5.位于内耳的是A鼓室B咽鼓管C半规管D乳突窦E乳窦小房(分数:1.00)A.B.C. D.E.解析:内耳由骨迷路(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和膜迷路组成。6.有关左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斜裂,无水平裂B分为上、下两叶C较右肺粗短D前缘有心切迹E肺尖部高出锁骨内 1/3 上方 23cm(分数:1.00)A.B.C. D.E.解析:较右肺窄而长。7.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不包括A曝光量B观片灯亮度C增感屏D摄影距离E胶片感度(分数:

    17、1.00)A.B. C.D.E.解析:只有 B 不是照片密度值的影响因素。8.下列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中,能增大照片密度的是A增加照射量B增加照射距离C增加滤线栅比D增加肢-片距E增加焦-肢距(分数:1.00)A. B.C.D.E.解析: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所以 A 正确。9.有关心脏传导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B窦房结是心脏正常心跳的起搏点C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D房室结位于房中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E由窦房结发出房室束(分数:1.00)A.B.C.D.E. 解析:由房室结发出房室束。10.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A聚焦栅反置B焦-片距小于栅焦距C焦

    18、-片距大于栅焦距D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侧向倾角EX 线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角(分数:1.00)A.B.C.D.E. 解析:只有 E 不产生切割效应,其余 4 项均产生。11.有关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 r 值大的胶片获得照片对比度大B使用增感屏可提高照片对比度C高千伏摄影可提高照片的对比度D降低散射线可提高照片对比度E冲洗技术可直接影响照片对比度(分数:1.00)A.B.C. D.E.解析:高千伏摄影时,骨、肌肉、脂肪等组织 X 线量的吸收差异不大,所以获得照片对比度低。12.关于核医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照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B核医学诊断包括脏器功能测定C治疗核医学包括

    19、内、外照射治疗D核医学诊断包括体内诊断如脏器显像E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的学科(分数:1.00)A. B.C.D.E.解析:内照射治疗是目前核医学最常用的方法。13.采用 125kV 摄影,滤过板应选用A1mm 铝B2mm 铝C3mm 铝D3mm 铝+0.3mm 铜E3mm 铝+1mm 铜(分数:1.00)A.B.C.D. E.解析:其他均不适合。14.X 线照片对比度的正确表达式为AK=D 1+D2BK=D 1-D2CD (分数:1.00)A.B. C.D.E.解析:X 线照片对比度为 X 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表达式为:KD 1 -D2。15.关于滤线栅栅比的叙述,下列哪项错

    20、误A是栅条高度与栅条间隔之比B是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之一C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D栅比亦称曝光倍数E高电压摄影应使用大栅比滤线栅(分数:1.00)A.B.C.D. E.解析:滤线栅因子也称曝光倍数。16.不经眶上裂入眶的结构是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上颌神经D上眼静脉E展神经(分数:1.00)A.B.C. D.E.解析: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其行走中眶下神经经眶下裂入眶。17.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AkJ/LBkJ/(m 2h)CkJD%EL/g(分数:1.00)A.B. C.D.E.解析:18.X 线平片上心右缘下段的构成结构为A右心房和上腔静脉B右心室和下腔静脉C右心房和右心室D右

    21、心房E上腔静脉、右心房和右心室(分数:1.00)A.B.C.D. E.解析:19.入射光强度为透射光的 10 倍时,照片密度值应为A0.1B0.2C1.0D1.1E1.2(分数:1.00)A.B.C. D.E.解析:根据公式:Dlg(I 0/I)得出,Dlg101.0。20.关于照片斑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斑点增多可使影像模糊B荧光颗粒可致结构斑点C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D分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EX 线量子越少斑点越多(分数:1.00)A.B.C. D.E.解析:照片斑点经定影不能消除。21.增感屏产生模糊的根本原因是A余晖现象B荧光颜色C光扩散D光吸收E增感剂(分数:1.00)A.B.C. D.E

    22、.解析:增感屏产生模糊的根本原因是光扩散。22.以下关于翼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额骨、顶骨、枕骨、颞骨汇合处B为顶骨、枕骨、颞骨、蝶骨汇合处C为顶骨、枕骨、颞骨、筛骨汇合处D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E为额骨、顶骨、颞骨、筛骨汇合处(分数:1.00)A.B.C.D. E.解析:在颞窝内侧壁,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称为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分支经过,骨折时易引起颅内出血。23.使影像产生运动模糊的因素是A管电流大B管电压低C肢-片距小D显影时间长E肢体震颤(分数:1.00)A.B.C.D.E. 解析:肢体震颤能使影像产生运动模糊的因素。24.关于小脑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颅中窝

    23、B在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C延髓和脑桥间隔为第四脑室D脑桥和小脑之间的空腔为第三脑室E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为延髓和脑桥(分数:1.00)A.B. C.D.E.解析:小脑位于颅后窝,在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小脑下方为延髓和脑桥,其间隔为第四脑室。25.发现 X 线的物理学家是A伦琴B贝克勒尔C居里夫人D戈瑞E拉德(分数:1.00)A. B.C.D.E.解析:26.关于脊髓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神经共 31 对B颈神经有 8 对C胸神经有 10 对D腰神经有 5 对E骶神经有 5 对(分数:1.00)A.B.C. D.E.解析:胸神经有 12 对。27.放射工作人员防止眼晶状体发生非随机性效应的年剂量当

    24、量限值是A5mSvB50mSvC100mSvD150mSvE500mSv(分数:1.00)A.B.C.D. E.解析:28.属于意外性移动的是A呼吸B痉挛C心脏搏动D胃肠蠕动E体位移动(分数:1.00)A.B.C.D.E. 解析:A、B、C、D 为生理性移动;只有 E 属于意外性移动。29.人体的基本组织不包括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液体组织E肌肉组织(分数:1.00)A.B.C.D. E.解析:人体基本组织共分 4 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30.不与鼻腔相通的窦是A额窦B筛窦C蝶窦D胃窦E上颌窦(分数:1.00)A.B.C.D. E.解析:胃窦不属于鼻窦,是胃的

    25、一部分。从卧位到立位时,人体会发生血流的变化而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分数:1.00)(1).此时,正常成年人静脉可容纳多少血液A100mlB200mlC300mlD400mlE500ml(分数:0.50)A.B.C.D.E. 解析:(2).此时,维持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静脉回流增加B心率减慢C心肌收缩力降低D化学感受性反射加强E降压反射减弱(分数:0.50)A.B.C.D.E. 解析:一青年男性,因胸闷气急入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分数:1.00)(1).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常积滞于A胸腔内B肋膈隐窝内C肋纵隔隐窝内D心包腔内E纵隔内(分数:0.50)A.B. C.D.E.解析

    26、:(2).进行胸膜腔穿刺时,进针部位是A腋中线以后,沿上一肋的下缘进针B腋中线以前,沿上一肋的下缘进针C腋中线以前,沿下一肋的上缘进针D腋中线以前,沿肋间隙中间进针E从左剑突肋角处进针(分数:0.50)A.B.C.D. E.解析: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 ABO 和 Rh 血型系统。在 ABO 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 A 凝集原的为 A 型,只含有 B 凝集原的为 B 型,若含有 A、B 两种凝集原则为 AB 型;O 型者,血清含有抗 A、抗 B 凝集素。(分数:1.00)(1).某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 A 凝集素,则其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一定A含 A 凝集原B含 B 凝集原C不含 A 凝集原D

    27、不含 B 凝集原E不含 A 凝集原与 B 凝集原(分数:0.50)A.B.C. D.E.解析:(2).若某人血型为 AB 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含 A、B 凝集原B细胞膜上不含 A 凝集原C血清中含抗 A 凝集素D血清中含抗 B 凝集素E可输血给任何血型(分数:0.50)A. B.C.D.E.解析:激光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和光学谐振腔。(分数:1.50)(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能产生激光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B光通过正常状态下的发光物质时,吸收过程占优势C使受激辐射占优势才能产生激光D受激辐射占优势时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比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E粒子数反转后能

    28、产生稳定的激光输出(分数:0.50)A.B.C.D.E. 解析:(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发装置的作用是把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激发到高能级B激发装置实现粒子数翻转C原子不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亚稳态D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必须具有合适的亚稳态能级E只有人为地创造条件,才能得到激光(分数:0.50)A.B.C. D.E.解析:(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学谐振腔是在工作物质两端安装的一对互相垂直的反射镜B谐振腔能起选频作用C平行于主轴D为全反射镜E使受激辐射能在有限体积的工作物质中快速终止(分数:0.50)A.B. C.D.E.解析:某中年男性,因头晕、乏力、柏油样便入院诊治,既往有反酸及上腹痛史。体格检

    29、查:腹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大便隐血试验(+)。(分数:1.00)(1).最有可能出血的部位是A食管B空肠、回肠C回盲部D胃E直肠(分数:0.50)A.B.C.D. E.解析:(2).哪项检查有利于迅速明确诊断A纤维胃镜B腹部 CTC腹部 B 超D纤维肠镜E腹部平片(分数:0.50)A. B.C.D.E.解析:A壁细胞B主细胞C胃幽门部的 G 细胞D黏液细胞E干细胞(分数:2.00)(1).分泌内因子的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分泌胃蛋白酶原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分泌胃酸的是(分数:0.50)A. B.C.D.

    30、E.解析:(4).分泌促胃液素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A收缩压B舒张压C脉搏压D平均动脉压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分数:1.00)(1).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分数:0.50)A.B.C. D.E.解析:(2).舒张压加 1/3 脉压称为(分数:0.50)A.B.C.D. E.解析:A肝B胆囊C肝胰壶腹D钩突E螺旋襞(分数:2.00)(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有分泌胆汁的功能(分数:0.50)A. B.C.D.E.解析:(3).胰头下份向左突出的部分(分数:0.50)A.B.C.D. E.解析:(4).位于胆囊颈和胆囊管内(分数:0.50)A.B.C.D.E.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