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5 (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2921       资源大小:74.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5 (1)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5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有关放大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首先应计算放大倍数B.X 线中心线对准标记C.容易引起肢体运动模糊D.肢体不同层面的放大率是一致的E.曝光条件较普通 X 线摄影稍大2.头颅体层摄影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分数:2.00)A.正确运用头颅体表定位点面、线B.根据轨迹特征选择体位C.选择适当的体层方式D.精确地选用层间距离E.除去人工阴影3.关于胸部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用大圆轨迹B.支气管体层层间距离为 0C.

    2、胸部正位用直线轨迹 1015D.胸部正侧位起始层:F=MHE.气管正位定层:气管分叉处胸部前后径的 1/24.鼻窦正位体层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层间距 1B.标准头颅的后前正位C.了解窦腔和窦壁骨质的情况D.用小圆轨迹 810E.用直线轨迹 305.眼球异物定位眼眶正位平片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采用柯氏位B.听眶线与台面成 67C.鼻根下 5cm 处对应胶片中心D.观察眼眶内有无不透过性异物E.中心线经检查侧眼眶中心垂直摄入胶片6.有关自动冲洗机动态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要具备密度计和曝光仪B.管理用片要选择使用量最大的片种C.管理光

    3、楔片制作采用简易铝梯曝光取得D.冲洗机启动 5min 后,冲洗管理光楔片E.光楔片密度控制在 Dmin07.自动冲洗机显影温度在(分数:2.00)A.2023B.2426C.2732D.3335E.36408.关于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宽容度是产生密度 0B.胶片感光度为产生密度 1C.反差系数为照片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之比D.反差系数大组织间影像锐利度高E.反差系数大宽容度大9.X 线胶片的感光测定方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距离法B.密度仪测定法C.感光仪测定法D.铝梯定量测定法E.时间阶段曝光法10.关于显影液成分与作用的组合,错误的是(分数:2.

    4、00)A.显影剂菲尼酮-海得B.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C.促进剂醋酸D.缓冲剂偏硼酸钠E.抑制剂5-甲基苯并三唑11.关于自动冲洗机定影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定影剂:硫代硫酸铵B.坚膜剂:钾矾、络矾C.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D.中和剂:使 pH 值上升E.中和剂:无机酸、有机酸12.关于自动冲洗机起动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中和剂常冰醋酸B.抑制剂常用溴化钾C.保护剂常用无水硫酸钠D.使冲洗影像始终稳定E.降低显影液开始时的 pH 值13.自动冲洗机药液温度监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监视冲洗机温度指示与控制是否正常B.用水银式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C.用

    5、金属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D.用电子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E.每月最少监测一次14.建立自动冲洗机质量控制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取用量最大的胶片作为管理专用片B.冲洗机药液温度调整到标准要求值C.用 21 级铝梯或冲洗控制感光仪曝光D.中间密度灰阶不超过密度 1E.取密度平均值最接近 215.自动冲洗机动态管理界限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本底灰雾上限为+0B.中间密度(MD)界限为0C.密度差(DD)界限为0D.MD 超出管理限制范围0E.DD 超出管理限制范围016.肺部 CT 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分数:2.00)A.高分辨率扫描模式B.软组

    6、织扫描模式C.重叠扫描方式D.局部放大扫描E.标准扫描模式17.静脉团注法作肾脏 CT 增强,常用的剂量(成人)是(分数:2.00)A.1020mlB.2040mlC.4060mlD.80100mlE.100150ml18.一般显示脑组织常用的窗宽是(分数:2.00)A.-30-40B.3040C.70100D.100250E.35060019.颅脑 CT 扫描采用的基准线是(分数:2.00)A.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B.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C.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D.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20.耳部 CT 常用的扫描体位是(分数:2.00)A.横断面、矢状面B.

    7、横断面、冠状面C.矢状面、冠状面D.斜面、矢状面E.横断面、斜面21.鼻咽部冠状面 CT 扫描的体位是(分数:2.00)A.坐位,头后仰B.仰卧,下颌内收C.半蹲位,下颌前伸D.仰卧,成标准的顶颏位E.俯卧,听眶线与台面平行22.喉部 CT 检查时常采用瓦氏呼吸,不采用发“咿”声的原因是(分数:2.00)A.由于声带震动会产生运动伪影B.由于平卧时发“咿”声较困难C.由于发“咿”声检查效果不好D.由于发“咿”声的方法已淘汰E.由于发“咿”声时男、女效果不同23.胸部 CT 软组织窗显示纵隔的窗宽和窗位分别是(分数:2.00)A.W15002000,C-350-500B.W13501500,C-

    8、350-500C.W13501500,C-600-800D.W300400,C3550E.W600800,C-60024.胰腺 CT 的扫描范围为(分数:2.00)A.自胰腺上 5cm 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B.自胰腺上 1cm 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C.自横膈面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D.自横膈面向下至脐孔上 1cmE.自横膈面向下至脐孔25.膝关节 CT 检查的体位是(分数:2.00)A.仰卧,头先进B.俯卧,头先进C.仰卧,足先进D.俯卧,足先进E.坐位,足先进26.肘关节 CT 检查的体位是(分数:2.00)A.仰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上B.俯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上C.俯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下D

    9、.仰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下E.俯卧,两臂下垂,手心向上27.比较适用于头颅 CT 扫描的对比剂注射方法是(分数:2.00)A.静脉团注法B.静脉滴注法C.静脉团注滴注法D.静脉多次团注法E.静脉滴注团注法28.不适于颅脑 CT 扫描方法的是(分数:2.00)A.扫描基线取听眉线B.从颅底向上扫描至颅顶C.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D.层厚 10mm、层距 10mmE.窗宽 7080,窗位 304029.关于脾脏 CT 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能区分良恶性肿瘤B.采用软组织扫描模式C.病人平静呼气后屏住呼吸D.检查前半小时口服阴性对比剂E.扫描范围自膈面向下扫完整个脾脏30.垂体

    10、冠状位 CT 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病人仰卧,采用颏顶位B.病人俯卧,采用顶颏位C.垂体扫描层厚、层距分别为 2mm、2mmD.机架倾斜角度使 X 射线与听眉线垂直E.垂体扫描前方达前床突根部、后方达鞍背31.不属于颅脑 CT 增强扫描的禁忌证的是(分数:2.00)A.动脉瘤B.碘过敏C.急性出血D.颅脑外伤E.严重肝、肾功能损害32.按照听眉线颅底向上扫描方向,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 CT 扫描层面为(分数:2.00)A.第一层B.第三层C.第五层D.第七层E.第九层33.关于耳部 CT 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听眶线为基准B.高分辨率扫描模式C.

    11、仰卧位,横断面扫描D.仰卧位,冠状面扫描E.层厚、层距分别为 10mm、10mm34.关于鼻和鼻咽部 CT 扫描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CT 检查可鉴别该部位的良、恶性肿瘤B.鼻和鼻咽部不能做增强扫描C.扫描期间不能做吞咽动作D.层厚、层距分别为 5mm、5mmE.仰卧位,横断面扫描35.CT 的膝关节扫描可见内外两侧的半月板,其密度均匀,CT 值在(分数:2.00)A.1020HUB.3040HUC.5060HUD.7090HUE.100110HU36.下述哪一种情况可不拍摄颅脑 CT 的骨窗(分数:2.00)A.蝶鞍B.脑萎缩C.颅脑外伤D.颅骨病变E.内听道病变37.采用眼眶

    12、 CT 冠状位检查的原因之一是(分数:2.00)A.确定眼眶内异物的方位B.有利于多方位图像重组C.显示的图像更为直观D.便于手术方案的制定E.主要在增强扫描时使用38.甲状腺 CT 检查时的扫描范围是(分数:2.00)A.从舌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B.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下缘C.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D.从舌骨上缘至胸锁关节上缘E.从舌骨下缘至胸锁关节上缘39.胸部 CT 扫描,以 10mm 层厚、层距计算,一般整个肺部的扫描层数为(分数:2.00)A.25 层左右B.22 层左右C.20 层左右D.18 层左右E.16 层左右40.注射对比剂后,肝脏的密度提高,其 CT 值一般可提高(分数

    13、:2.00)A.-1020HUB.110HUC.2030HUD.6080HUE.80150HU41.关于超声伪像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显示断层图像与相应解剖断面图像间的差异B.是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C.衰减声影、后方回声减少D.聚焦调节不当E.反射、折射导致回声失落42.肝脏超声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般需要空腹B.最常用的体位是仰卧位C.正常肝实质回声较密、均匀、细小D.成人检查探头频率在 3E.选用实时、高灰阶低分辨率超声诊断仪43.多普勒超声伪像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心脏采用 23MHz 探头B.腹部

    14、采用 3C.浅表器官采用7MHz 探头D.测浅表组织低速血流用低频率探头E.深部组织血流多普勒频移用较低频率探头44.心脏检查常用声窗和切面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剑突下:正中线剑突下B.心尖部:心尖搏动最弱处C.胸骨旁:胸骨左缘 35 肋间D.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处E.胸骨上窝:常用切面主动脉弓长轴45.胸壁、胸膜腔的超声检查方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患者双手上抬或抱头B.需排除骨骼、脂肪、肌肉干扰C.肺外周小病变用 2D.充分利用呼气、吸气状态观察病变E.超声窗窄小病变用 34MHz 小凸阵探头46.关于显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靠的显像性能

    15、B.适度的放射性活度C.放射化学纯度要高D.进入靶器官的时间早E.最适宜的 射线能量 40150keV47.关于准直器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123I 常选用低能型准直器B.99mTc 选用高能型准直器C.131I 则选用高能型准直器D.考虑显像器官大小及厚度E.考虑放射性活度48.关于显像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肾动态显像每 3060s 采集 10 帧B.肝胆动态显像每 515min 采集 1 帧C.心脏首次通过显像每 50ms 左右采集 1 帧D.显像剂在体内运转较慢时,采集的速度要慢E.显像剂在体内运转速度快,采集的时间间隔应短49.甲状腺显像的叙述,

    16、错误的是 A血流显像时,病人取仰卧位 B血流显像采用高能通用准直器 C静态显像常规采用前位平面采集 D静态显像静脉注射 (分数:2.00)A.B.C.D.E.50.关于仪器的最佳条件选择,错误的是(分数:2.00)A.静态采集宜选用较小矩阵B.显像检查前必须确定采集矩阵C.显像检查前确定每帧采集的时间D.仪器最佳工作状态获得清晰图像E.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宜选用较小矩阵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5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有关放大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首先应计算放大倍数B.X 线中心线对

    17、准标记C.容易引起肢体运动模糊D.肢体不同层面的放大率是一致的 E.曝光条件较普通 X 线摄影稍大解析:同一病灶因体位不同,病灶距 X 线管距离不同,病灶放大倍数也不同。2.头颅体层摄影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分数:2.00)A.正确运用头颅体表定位点面、线B.根据轨迹特征选择体位 C.选择适当的体层方式D.精确地选用层间距离E.除去人工阴影解析:根据轨迹特征选择摄影方式。3.关于胸部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用大圆轨迹 B.支气管体层层间距离为 0C.胸部正位用直线轨迹 1015D.胸部正侧位起始层:F=MHE.气管正位定层:气管分叉处胸部前后径的 1/2解析:胸部体层摄影

    18、用直线轨迹,因此 A 不正确。4.鼻窦正位体层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层间距 1 B.标准头颅的后前正位C.了解窦腔和窦壁骨质的情况D.用小圆轨迹 810E.用直线轨迹 30解析:层间距 0.30.5cm。5.眼球异物定位眼眶正位平片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采用柯氏位B.听眶线与台面成 67C.鼻根下 5cm 处对应胶片中心 D.观察眼眶内有无不透过性异物E.中心线经检查侧眼眶中心垂直摄入胶片解析:应是鼻根下 1cm 处对应胶片中心,所以 C 不正确。6.有关自动冲洗机动态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要具备密度计和曝光仪B.管理用片要选择使用量

    19、最大的片种C.管理光楔片制作采用简易铝梯曝光取得 D.冲洗机启动 5min 后,冲洗管理光楔片E.光楔片密度控制在 Dmin0解析:管理光楔片制作采用 21 级铝棒曝光取得。7.自动冲洗机显影温度在(分数:2.00)A.2023B.2426C.2732D.3335 E.3640解析:自动冲洗机显影温度在 3335。8.关于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宽容度是产生密度 0B.胶片感光度为产生密度 1C.反差系数为照片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之比D.反差系数大组织间影像锐利度高E.反差系数大宽容度大 解析:反差系数大宽容度小,而不同组之间的影像锐利度越高。9.X 线胶片的感光

    20、测定方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距离法B.密度仪测定法 C.感光仪测定法D.铝梯定量测定法E.时间阶段曝光法解析:X 线胶片的感光测定方法包括 A、C、D、E,不包括 B。10.关于显影液成分与作用的组合,错误的是(分数:2.00)A.显影剂菲尼酮-海得B.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C.促进剂醋酸 D.缓冲剂偏硼酸钠E.抑制剂5-甲基苯并三唑解析:促进剂应是碱性溶液。11.关于自动冲洗机定影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定影剂:硫代硫酸铵B.坚膜剂:钾矾、络矾C.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D.中和剂:使 pH 值上升 E.中和剂:无机酸、有机酸解析:pH 值控制在 4.06.0。12.关于

    21、自动冲洗机起动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中和剂常冰醋酸B.抑制剂常用溴化钾C.保护剂常用无水硫酸钠 D.使冲洗影像始终稳定E.降低显影液开始时的 pH 值解析:保护剂常用无水亚硫酸钠。13.自动冲洗机药液温度监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监视冲洗机温度指示与控制是否正常B.用水银式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C.用金属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D.用电子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E.每月最少监测一次解析:应是用一只电子温度计或金属温度计(不可用水银式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显影、定影温度记录在质量管理卡上。14.建立自动冲洗机质量控制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取

    22、用量最大的胶片作为管理专用片B.冲洗机药液温度调整到标准要求值C.用 21 级铝梯或冲洗控制感光仪曝光D.中间密度灰阶不超过密度 1E.取密度平均值最接近 2 解析:应是取密度平均值最接近 2.20 为高密度灰阶。15.自动冲洗机动态管理界限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本底灰雾上限为+0B.中间密度(MD)界限为0C.密度差(DD)界限为0D.MD 超出管理限制范围0E.DD 超出管理限制范围0 解析:如 DD 超出管理限制范围0.15,则必须在正式冲洗临床照片之前,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纠正。16.肺部 CT 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分数:2.00)A.高分辨率扫

    23、描模式 B.软组织扫描模式C.重叠扫描方式D.局部放大扫描E.标准扫描模式解析:重点观察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时采用或局部加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并改变层厚为 12mm。17.静脉团注法作肾脏 CT 增强,常用的剂量(成人)是(分数:2.00)A.1020mlB.2040mlC.4060mlD.80100ml E.100150ml解析:静脉团注法作肾脏 CT 增强,采用手推或压力注射器,一般以每秒 26ml 的速度将 60100ml 的碘水对比剂注入静脉。18.一般显示脑组织常用的窗宽是(分数:2.00)A.-30-40B.3040C.70100 D.100250E.350600解析:横断层面图

    24、像宽 10100HU,窗位+35+40HU。19.颅脑 CT 扫描采用的基准线是(分数:2.00)A.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B.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C.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D.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解析:颅脑 CT 扫描采用的基准线是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又称大脑基底线。20.耳部 CT 常用的扫描体位是(分数:2.00)A.横断面、矢状面B.横断面、冠状面 C.矢状面、冠状面D.斜面、矢状面E.横断面、斜面解析:耳部 CT 扫描,因结构复杂,常规采用位置: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层厚、层距通常采用 2mm,必要时采用 1mm 扫描。21.鼻咽部冠状面

    25、CT 扫描的体位是(分数:2.00)A.坐位,头后仰B.仰卧,下颌内收C.半蹲位,下颌前伸D.仰卧,成标准的顶颏位 E.俯卧,听眶线与台面平行解析:仰卧位,听眦线与台面垂直。22.喉部 CT 检查时常采用瓦氏呼吸,不采用发“咿”声的原因是(分数:2.00)A.由于声带震动会产生运动伪影 B.由于平卧时发“咿”声较困难C.由于发“咿”声检查效果不好D.由于发“咿”声的方法已淘汰E.由于发“咿”声时男、女效果不同解析:会产生运动伪影。23.胸部 CT 软组织窗显示纵隔的窗宽和窗位分别是(分数:2.00)A.W15002000,C-350-500B.W13501500,C-350-500C.W135

    26、01500,C-600-800D.W300400,C3550 E.W600800,C-600解析:胸部 CT 软组织窗用来显示纵隔,其窗宽和窗位是 W300400,C3550。24.胰腺 CT 的扫描范围为(分数:2.00)A.自胰腺上 5cm 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B.自胰腺上 1cm 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C.自横膈面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 D.自横膈面向下至脐孔上 1cmE.自横膈面向下至脐孔解析:胰腺 CT 的扫描范围自膈顶开始扫,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水平段。25.膝关节 CT 检查的体位是(分数:2.00)A.仰卧,头先进B.俯卧,头先进C.仰卧,足先进 D.俯卧,足先进E.坐位,足先进

    27、解析:膝关节(半月板):仰卧位,足先进,膝关节下略垫高,使关节稍弯曲。扫描整个关节时,12mm层厚,层距连续扫描。26.肘关节 CT 检查的体位是(分数:2.00)A.仰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上B.俯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上 C.俯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下D.仰卧,两手上举,手心向下E.俯卧,两臂下垂,手心向上解析:肘关节 CT 检查的体位是:仰卧位,两手上举,手心向上,两侧肘关节尽量靠拢以缩小扫描野。头先进,标准扫描模式。23mm 层厚,层距连续扫描。27.比较适用于头颅 CT 扫描的对比剂注射方法是(分数:2.00)A.静脉团注法 B.静脉滴注法C.静脉团注滴注法D.静脉多次团注法E.静脉滴注团

    28、注法解析:静脉团注法给药使扫描对病变的血管特征和病变范围、性质、血供均有良好显示,现已成为常规CT 增强扫描给药法。28.不适于颅脑 CT 扫描方法的是(分数:2.00)A.扫描基线取听眉线 B.从颅底向上扫描至颅顶C.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D.层厚 10mm、层距 10mmE.窗宽 7080,窗位 3040解析:扫描基线取听眦线。29.关于脾脏 CT 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能区分良恶性肿瘤B.采用软组织扫描模式C.病人平静呼气后屏住呼吸D.检查前半小时口服阴性对比剂 E.扫描范围自膈面向下扫完整个脾脏解析:阴性对比剂多用于肠道 CT。30.垂体冠状位 CT 扫描技术的描

    29、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病人仰卧,采用颏顶位B.病人俯卧,采用顶颏位C.垂体扫描层厚、层距分别为 2mm、2mmD.机架倾斜角度使 X 射线与听眉线垂直 E.垂体扫描前方达前床突根部、后方达鞍背解析:机架倾斜角度使 X 射线应是与听眦线垂直。31.不属于颅脑 CT 增强扫描的禁忌证的是(分数:2.00)A.动脉瘤 B.碘过敏C.急性出血D.颅脑外伤E.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解析:目前使用的对比剂有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严重的可导致休克死亡。有下列情况者应禁用或慎用对比剂:碘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急性出血和颅脑外伤。不包括 A。32.按照听眉线颅底向上扫描方向,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 CT

    30、 扫描层面为(分数:2.00)A.第一层B.第三层 C.第五层D.第七层E.第九层解析: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 CT 扫描层面为第三层,为第三脑室平面。33.关于耳部 CT 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听眶线为基准B.高分辨率扫描模式C.仰卧位,横断面扫描D.仰卧位,冠状面扫描E.层厚、层距分别为 10mm、10mm 解析:耳部 CT 扫描,扫描层厚、层距通常采用 2mm,必要时采用 1mm 扫描。34.关于鼻和鼻咽部 CT 扫描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CT 检查可鉴别该部位的良、恶性肿瘤B.鼻和鼻咽部不能做增强扫描 C.扫描期间不能做吞咽动作D.层厚、层距分别为

    31、5mm、5mmE.仰卧位,横断面扫描解析:鼻窦肿瘤薄层横断层面平扫加增强扫描。35.CT 的膝关节扫描可见内外两侧的半月板,其密度均匀,CT 值在(分数:2.00)A.1020HUB.3040HUC.5060HUD.7090HU E.100110HU解析:正常内侧半月板表现为“C”形,外侧半月板表现为“O”形,其轮廓完整、光滑,密度均匀,CT值在 7090HU。所以选 D。36.下述哪一种情况可不拍摄颅脑 CT 的骨窗(分数:2.00)A.蝶鞍B.脑萎缩 C.颅脑外伤D.颅骨病变E.内听道病变解析:下列情况下必须摄骨窗:涉及颅底、内听道和蝶鞍的扫描,必须摄骨窗;观察颅脑外伤须同时摄骨窗;涉及颅

    32、骨本身的病变,或颅脑病变侵犯到颅骨,也要同时摄骨窗。只有 B 不属于,所以选 B。37.采用眼眶 CT 冠状位检查的原因之一是(分数:2.00)A.确定眼眶内异物的方位 B.有利于多方位图像重组C.显示的图像更为直观D.便于手术方案的制定E.主要在增强扫描时使用解析:以上选项只有 A 符合。38.甲状腺 CT 检查时的扫描范围是(分数:2.00)A.从舌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B.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下缘C.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D.从舌骨上缘至胸锁关节上缘E.从舌骨下缘至胸锁关节上缘解析:甲状腺 CT 检查时的扫描范围是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机架无需倾斜角度。39.胸部 CT 扫描,以

    33、10mm 层厚、层距计算,一般整个肺部的扫描层数为(分数:2.00)A.25 层左右B.22 层左右C.20 层左右 D.18 层左右E.16 层左右解析:胸部 CT 扫描,以 10mm 层厚、层距计算,一般整个肺部的扫描层数为 20 层左右,身材瘦长,有肺气肿的病人有时可达 30 层。40.注射对比剂后,肝脏的密度提高,其 CT 值一般可提高(分数:2.00)A.-1020HUB.110HUC.2030HU D.6080HUE.80150HU解析:注射对比剂后,肝脏的密度提高,其 CT 值增加 2030HU,所以窗位也要相应增加 2030。41.关于超声伪像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

    34、.00)A.是显示断层图像与相应解剖断面图像间的差异B.是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C.衰减声影、后方回声减少 D.聚焦调节不当E.反射、折射导致回声失落解析:超声伪像产生原因中,衰减声影、后方回声应是增强。所以 C 是错误的。42.肝脏超声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般需要空腹B.最常用的体位是仰卧位C.正常肝实质回声较密、均匀、细小D.成人检查探头频率在 3E.选用实时、高灰阶低分辨率超声诊断仪 解析:应是选用实时、高灰阶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所以 E 不正确。43.多普勒超声伪像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心脏采用 23MHz 探头B.腹部采用

    35、 3C.浅表器官采用7MHz 探头D.测浅表组织低速血流用低频率探头 E.深部组织血流多普勒频移用较低频率探头解析:测浅表组织低速血流应选用高频率探头,所以 D 不正确。44.心脏检查常用声窗和切面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剑突下:正中线剑突下B.心尖部:心尖搏动最弱处 C.胸骨旁:胸骨左缘 35 肋间D.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处E.胸骨上窝:常用切面主动脉弓长轴解析:应是心尖部:心尖搏动最强处,所以 B 不正确。45.胸壁、胸膜腔的超声检查方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患者双手上抬或抱头B.需排除骨骼、脂肪、肌肉干扰C.肺外周小病变用 2 D.充分利用呼气、吸气状态观察病

    36、变E.超声窗窄小病变用 34MHz 小凸阵探头解析:肺外周小病变应选用 57.5MHz 凸阵探头,所以 C 不正确。46.关于显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靠的显像性能B.适度的放射性活度C.放射化学纯度要高D.进入靶器官的时间早E.最适宜的 射线能量 40150keV 解析:最适宜的 射线能量 100250keV。47.关于准直器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123I 常选用低能型准直器B.99mTc 选用高能型准直器 C.131I 则选用高能型准直器D.考虑显像器官大小及厚度E.考虑放射性活度解析: 99m Tc 选用低能型准直器,所以 B 不正确。48.关于显

    37、像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肾动态显像每 3060s 采集 10 帧 B.肝胆动态显像每 515min 采集 1 帧C.心脏首次通过显像每 50ms 左右采集 1 帧D.显像剂在体内运转较慢时,采集的速度要慢E.显像剂在体内运转速度快,采集的时间间隔应短解析:肾动态显像每 3060s 采集 1 帧,所以 A 不正确。49.甲状腺显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流显像时,病人取仰卧位 B血流显像采用高能通用准直器 C静态显像常规采用前位平面采集 D静态显像静脉注射 (分数:2.00)A.B.C.D.E. 解析:E 属于甲状旁腺显像。50.关于仪器的最佳条件选择,错误的是(分数:2.00)A.静态采集宜选用较小矩阵 B.显像检查前必须确定采集矩阵C.显像检查前确定每帧采集的时间D.仪器最佳工作状态获得清晰图像E.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宜选用较小矩阵解析:静态采集宜选用较大矩阵,所以 A 不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5 (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