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有关连续 X 线的解释,正确的是(分数:2.00)A.连续 X 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B.连续 X 线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C.连续 X 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D.连续 X 线的质取决于管电流E.连续 X 线的放射中,高速电子的能量没有丢失2.关于 X 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软组织摄影应使用钼靶 X 线管B.栅控 X 线管本身带有快速 X 线开关闸C.增加电源频率可提高旋转阳极转速D.减小阳极倾斜角度,可提高 X 线管负荷E.阳极面越粗糙,产生的
2、X 线强度越均匀3.10241024 表示方式代表的是(分数:2.00)A.像素B.矩阵C.体素D.视野E.分辨率4.潜影是由下列哪个组成的(分数:2.00)A.感光中心B.显影中心C.银离子D.溴离子E.电子5.透过光为入射光的 50%时,照片密度是(分数:2.00)A.0B.0C.0D.1E.16.CR 成像基本原理不包括(分数:2.00)A.影像信息的采集B.影像信息的读取C.影像信息的处理D.影像的再现E.影像信息的三维重建和传输7.下列组合,错误的是(分数:2.00)A.感光度产生密度 1B.最大密度最高管电压允许的最大曝光量所产生的密度C.平均斜率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的直线与
3、横坐标夹角正切值D.本底灰雾胶片未经曝光,而显影加工后还原的密度E.最大斜率照片影像密度差与对应的射线对比度的比值8.自动洗片机控制显影时间的系统是(分数:2.00)A.温度控制系统B.控制系统C.补充系统D.传输系统E.药液循环系统9.下列自动洗片机干燥不良的原因,错误的是(分数:2.00)A.干燥温度设定低B.干燥组件湿度大C.定影液疲劳D.水洗不充分E.水洗温度低于常温10.激光相机结构中,不包含(分数:2.00)A.激光打印系统B.胶片传输系统C.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D.透镜曝光快门系统E.控制系统11.以下影像学技术,必须应用对比剂进行检查的是(分数:2.00)A.DRB.CTC.US
4、D.DSAE.MRI12.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激光打印图像是模拟图像B.图像可以多机输入C.可以连续打印,存储、打印可并行D.打印格式可自行编辑E.带有质量控制程序13.X 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 X 线强度的差异称为(分数:2.00)A.人工对比B.天然对比C.射线对比度D.胶片对比度E.照片对比度14.关于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为提高乳腺组织各层次的对比,应选用低电压技术B.骨骼照片之所以有很高的对比,是因为组成骨骼元素的原子序数高C.离体肺组织的照片,具有很高的对比D.消化道必须通过对比剂才能形成组织对比E.高电压摄影的照片对比
5、度偏低15.关于散射线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散射线是离开原射线线束的折射光子B.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C.增感屏感度越高,散射线越少D.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E.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素16.下列情况下,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最大的为(分数:2.00)A.滤线栅侧向倾斜B.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C.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D.滤线栅反用E.滤线栅侧向、上下双向偏离栅焦距17.影响影像锐利度的因素中,最大的不锐利是(分数:2.00)A.几何模糊B.移动模糊C.物体吸收模糊D.屏-片体系模糊E.视觉模糊18.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最大的可能是(分数:2.00)A.检查床
6、颤动B.暗盒漏光C.曝光时间长D.病人移动E.增感屏与胶片接触不良19.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分数:2.00)A.X 线管焦点尺寸B.被照体的移动C.摄影时间D.增感屏E.干燥温度20.放大摄影允许的模糊阈值是(分数:2.00)A.0B.0C.0D.1E.221.有关 X 线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卤化银颗粒在感光材料中是最大的B.晶体颗粒分布不均匀时颗粒性好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E.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22.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不包括(分数:2.00)A.照片颗粒性变差B.影像对比度增加C.影像清晰度降低D.照片密度值降低
7、E.锐利度下降23.关于显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全部为化学显影B.显影途径分物理显影和化学显影C.物理显影与化学显影原理是一样的D.将潜影转换成可见银影的化学反应过程E.化学显影把乳剂中的 Ag+作为还原银的来源24.高分辨率 CT 扫描的特点是(分数:2.00)A.图像噪声相对较低B.图像显示相对较为柔和C.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D.图像噪声相对较低E.图像灰度级增多25.CT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分数:2.00)A.计算机图像重建B.X 射线的衰减特性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26.解除因腹部加压引起迷走神经反应的最有效措施是(分数:2.
8、00)A.抗休克措施B.注射阿托品C.注射肾上腺素D.立即解除压迫E.输液加速对比剂的排泄27.X 线能使胶片产生(分数:2.00)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脱水作用28.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1B.1C.1D.1E.129.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管电压B.管电流量C.焦-片距离D.焦点尺寸E.显影加工30.透过观片灯光 1%的 X 线照片的密度值是(分数:2.00)A.1B.0C.0D.2E.331.影响半影大小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肢体至胶片(成像介质)的距离B.焦点至肢体的距离C.
9、管电压D.管电流E.胶片的灰雾32.中心线是指(分数:2.00)A.X 线束中心部分的一束 X 线B.X 线束中心部分的一条射线C.X 线束照射在胶片中心的那一条射线D.X 线束照射在胶片中心的那一束 X 线E.以上均不对33.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是指(分数:2.00)A.X 线管运动轨迹平面B.支点所在平面C.病灶所在平面D.床面E.胶片所在平面34.防止运动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数:2.00)A.应用过滤板B.应用增感屏C.应用滤线栅D.缩短曝光时间E.消除散射线35.CT 图像重建主要依靠于(分数:2.00)A.机架B.键盘和显示屏C.控制台D.计算机E.操作键盘36.形成几何学模糊的最
10、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焦-片距B.焦-物距C.物-片距D.焦点面积E.滤线器使用37.下列因素中,不影响 X 线对比度的是(分数:2.00)A.X 线吸收系数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C.人体组织的密度D.透光率E.X 线波长38.导致 X 线照片模糊的因素中,不包括(分数:2.00)A.X 线管焦点的大小B.被检体的运动C.屏胶组合D.间接摄影中的透镜及其他光学系统E.观片灯的亮度39.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照片对比度的是(分数:2.00)A.胶片的 值B.X 线质C.X 线量D.X 线入射角E.被照体本身的因素40.关于 CR 的优点,错误的说法是(分数:2.00)A.IP 替代胶片可重
11、复使用B.可与原有的 X 线摄影设备匹配工作C.具有多种处理技术D.可数字化存储,并入网络系统,利于网络会诊E.可进行三维重建41.X 线摄影中表示 X 线量的是(分数:2.00)A.kVB.mAsC.半值层D.靶物质E.电压波形42.胶片特性曲线直线部表示(分数:2.00)A.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无关B.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成正比C.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成反比D.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不成比例E.不是 X 线摄影力求应用的部分43.增感屏的结构不包括(分数:2.00)A.荧光体层B.保护层C.片基层D.反射层E.基层44.在 20cm20cm 照射野,被照体厚度超过 15cm 时,对胶片来说,散射线的
12、影响趋势是(分数:2.00)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E.不再增加45.旋转阳极启动的定子线圈安装在(分数:2.00)A.球管内阳极端B.球管内阴极端C.高压发生器内D.控制台内E.管套中央部46.胶片特性曲线可以反映的特性包括(分数:2.00)A.本底灰雾B.感光度C.反差系数D.平均斜率E.最大密度47.X 线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分数:2.00)A.乳剂层B.片基C.保护层D.底层E.荧光体层48.关于体层摄影支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以是可调支点B.可以是固定支点C.必须是可调支点D.必须是固定支点E.支点决定体层面的深度49.增感屏的作用包括(分
13、数:2.00)A.提高胶片感光效应,缩短曝光时间B.可使用小焦点摄片C.提高小容量 X 线机的使用范围D.增加影像对比度E.增加病人的 X 线受量50.感光测定的应用有(分数:2.00)A.X 线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B.显影液性能的测定C.增感屏感度的测定D.胶片保存性的测定E.胶片感光性能的测定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有关连续 X 线的解释,正确的是(分数:2.00)A.连续 X 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B.连续 X 线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C.连续 X 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D.连续
14、X 线的质取决于管电流E.连续 X 线的放射中,高速电子的能量没有丢失解析:解析 连续 X 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X 线。2.关于 X 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软组织摄影应使用钼靶 X 线管B.栅控 X 线管本身带有快速 X 线开关闸C.增加电源频率可提高旋转阳极转速D.减小阳极倾斜角度,可提高 X 线管负荷E.阳极面越粗糙,产生的 X 线强度越均匀 解析:解析 阳极面粗糙,在阳极效应下,X 线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更突出。3.10241024 表示方式代表的是(分数:2.00)A.像素B.矩阵 C.体素D.视野E.分辨率解析:解析 10241024 表示
15、方式代表的是矩阵。4.潜影是由下列哪个组成的(分数:2.00)A.感光中心B.显影中心 C.银离子D.溴离子E.电子解析:解析 许多的显影中心构成了潜影。5.透过光为入射光的 50%时,照片密度是(分数:2.00)A.0B.0 C.0D.1E.1解析:解析 光学密度为阻光率的对数值,根据密度公式可得 0.3。6.CR 成像基本原理不包括(分数:2.00)A.影像信息的采集B.影像信息的读取C.影像信息的处理D.影像的再现E.影像信息的三维重建和传输 解析:解析 CR 成像基本原理包括影像信息的采集、影像信息的读取、影像信息的处理、影像的再现。7.下列组合,错误的是(分数:2.00)A.感光度产
16、生密度 1B.最大密度最高管电压允许的最大曝光量所产生的密度 C.平均斜率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的直线与横坐标夹角正切值D.本底灰雾胶片未经曝光,而显影加工后还原的密度E.最大斜率照片影像密度差与对应的射线对比度的比值解析:解析 对某种感光材料来说,密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因曝光量的增加而上升,此时的密度值称为最大密度。8.自动洗片机控制显影时间的系统是(分数:2.00)A.温度控制系统B.控制系统C.补充系统D.传输系统 E.药液循环系统解析:解析 自动洗片机的显影时间由胶片传输系统控制。9.下列自动洗片机干燥不良的原因,错误的是(分数:2.00)A.干燥温度设定低B.干燥组件湿度大C
17、.定影液疲劳D.水洗不充分E.水洗温度低于常温 解析:解析 自动洗片机干燥不良的原因与水洗温度无关。10.激光相机结构中,不包含(分数:2.00)A.激光打印系统B.胶片传输系统C.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D.透镜曝光快门系统 E.控制系统解析:解析 透镜曝光快门系统是多幅相机的结构。11.以下影像学技术,必须应用对比剂进行检查的是(分数:2.00)A.DRB.CTC.USD.DSA E.MRI解析:解析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 X 线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DSA 必须应用对比剂才能显示血管影像。其余选项的影像学方法并非必须应用对比剂,仅在增强扫描或造影检查时使用对比剂。1
18、2.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激光打印图像是模拟图像 B.图像可以多机输入C.可以连续打印,存储、打印可并行D.打印格式可自行编辑E.带有质量控制程序解析:解析 激光相机打印的是数字图像。13.X 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 X 线强度的差异称为(分数:2.00)A.人工对比B.天然对比C.射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E.照片对比度解析:解析 X 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 X 线强度的差异称为射线对比度。14.关于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为提高乳腺组织各层次的对比,应选用低电压技术B.骨骼照片之所以有很高的对比,是因为组成骨骼元素的原子序数高C.离体肺
19、组织的照片,具有很高的对比 D.消化道必须通过对比剂才能形成组织对比E.高电压摄影的照片对比度偏低解析:解析 离体肺组织因肺内不含空气,不可能出现对比影像。15.关于散射线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散射线是离开原射线线束的折射光子B.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C.增感屏感度越高,散射线越少 D.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E.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素解析:解析 影响散射线的因素,主要有管电压、被照体厚度和照射野,与增感屏无关。16.下列情况下,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最大的为(分数:2.00)A.滤线栅侧向倾斜B.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C.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D.滤线栅反用 E.滤线栅
20、侧向、上下双向偏离栅焦距解析:解析 滤线栅反用产生的切割效应最严重,照片只有中心部分受到照射。17.影响影像锐利度的因素中,最大的不锐利是(分数:2.00)A.几何模糊B.移动模糊 C.物体吸收模糊D.屏-片体系模糊E.视觉模糊解析:解析 移动模糊是最大的不锐利。18.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最大的可能是(分数:2.00)A.检查床颤动B.暗盒漏光C.曝光时间长D.病人移动E.增感屏与胶片接触不良 解析:解析 照片影像某一部分模糊,最大的可能是增感屏与胶片接触不良。19.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分数:2.00)A.X 线管焦点尺寸B.被照体的移动C.摄影时间D.增感屏 E.干燥温度解
21、析:解析 X 线照片颗粒度与增感屏关系最密切,特别是稀土屏。20.放大摄影允许的模糊阈值是(分数:2.00)A.0B.0 C.0D.1E.2解析:解析 人眼睛允许的模糊值是 0.2mm,如果超过 0.2mm,就会感到照片不清晰。21.有关 X 线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卤化银颗粒在感光材料中是最大的B.晶体颗粒分布不均匀时颗粒性好 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E.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解析:解析 晶体颗粒分布均匀时颗粒性好。22.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不包括(分数:2.00)A.照片颗粒性变差B.影像对比度增加C.影像清晰度降低D.照片密度
22、值降低 E.锐利度下降解析:解析 照片的密度值与增感屏无关。23.关于显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全部为化学显影 B.显影途径分物理显影和化学显影C.物理显影与化学显影原理是一样的D.将潜影转换成可见银影的化学反应过程E.化学显影把乳剂中的 Ag+作为还原银的来源解析:解析 显影有物理显影和化学显影。24.高分辨率 CT 扫描的特点是(分数:2.00)A.图像噪声相对较低B.图像显示相对较为柔和C.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 D.图像噪声相对较低E.图像灰度级增多解析:解析 高分辨率 CT 的特点是空间分辨率较普通 CT 高。25.CT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分数:2.00)A.计算机图像重
23、建B.X 射线的衰减特性 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解析:解析 根据物理学原理可知,X 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穿透能力,当 X 射线束遇到物体时,物体对射入的 X 射线有衰减作用,即物体对 X 射线的吸收和散射。26.解除因腹部加压引起迷走神经反应的最有效措施是(分数:2.00)A.抗休克措施B.注射阿托品C.注射肾上腺素D.立即解除压迫 E.输液加速对比剂的排泄解析:解析 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时,因压迫腹部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烦燥不安甚至休克、意识障碍等各种症状,此时最有效的处理措施就是解除腹部压迫。27.X 线能使胶片产生(分数:2.
24、00)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E.脱水作用解析:解析 X 线照射到胶片时可使感光银盐发生感光作用,生成银,形成显影中心。28.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1 B.1C.1D.1E.1解析:解析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36 号出版物(1982 年)规定,标称有效焦点的尺寸用无量纲数字来表示。29.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管电压B.管电流量C.焦-片距离D.焦点尺寸 E.显影加工解析:解析 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有许多,如焦点尺寸的大小、放大率的大小、增感屏的使用及被照体运动等均可影响照片清晰度,但焦点尺寸
25、的大小是最主要因素。30.透过观片灯光 1%的 X 线照片的密度值是(分数:2.00)A.1B.0C.0D.2 E.3解析:解析 透过观片灯光 1%的 X 线照片的密度值是 2.0。31.影响半影大小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肢体至胶片(成像介质)的距离B.焦点至肢体的距离C.管电压D.管电流E.胶片的灰雾 解析:解析 由半影计算公式 H=Fb/a 可知,半影 H 与焦点的尺寸 F、肢体与胶片(成像介质)的距离b、焦点至肢体的距离 a 有关,事实上焦点的大小不是固定的,它受管电压和管电流的影响。而胶片的灰雾与此无关。32.中心线是指(分数:2.00)A.X 线束中心部分的一束 X 线
26、B.X 线束中心部分的一条射线 C.X 线束照射在胶片中心的那一条射线D.X 线束照射在胶片中心的那一束 X 线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 中心线是指 X 线束中心部分的一条射线。33.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是指(分数:2.00)A.X 线管运动轨迹平面B.支点所在平面C.病灶所在平面 D.床面E.胶片所在平面解析:解析 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是指病灶所在平面,又称“指定层”。34.防止运动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数:2.00)A.应用过滤板B.应用增感屏C.应用滤线栅D.缩短曝光时间 E.消除散射线解析:解析 常见的运动模糊是被照体的移动。诸如:肢体固定不良、患者不配合等。尽可能短时间曝光,会减少曝
27、光时肢体位移,是减少运动模糊的最有效办法之一。35.CT 图像重建主要依靠于(分数:2.00)A.机架B.键盘和显示屏C.控制台D.计算机 E.操作键盘解析:解析 探测器系统在接收到足够的射线衰减数据后,必须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由数据采集系统送给计算机行图像处理和重建。36.形成几何学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焦-片距B.焦-物距C.物-片距D.焦点面积 E.滤线器使用解析:解析 形成几何学模糊的原因有焦点面积、放大率等因素(H=Fb/a),但根本原因是焦点面积的大小。37.下列因素中,不影响 X 线对比度的是(分数:2.00)A.X 线吸收系数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C
28、.人体组织的密度D.透光率 E.X 线波长解析:解析 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有 X 线吸收系数、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人体组织的密度和 X 线波长。透光率则是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38.导致 X 线照片模糊的因素中,不包括(分数:2.00)A.X 线管焦点的大小B.被检体的运动C.屏胶组合D.间接摄影中的透镜及其他光学系统E.观片灯的亮度 解析:解析 导致 X 线照片模糊的因素有上述 A、B、C、D 四项,而与观片灯的亮度无关。39.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照片对比度的是(分数:2.00)A.胶片的 值B.X 线质C.X 线量D.X 线入射角 E.被照体本身的因素解析:解析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主
29、要为胶片的 值、X 线质和 X 线量,以及被照体本身因素。40.关于 CR 的优点,错误的说法是(分数:2.00)A.IP 替代胶片可重复使用B.可与原有的 X 线摄影设备匹配工作C.具有多种处理技术D.可数字化存储,并入网络系统,利于网络会诊E.可进行三维重建 解析:解析 CR 不能做三维重建。41.X 线摄影中表示 X 线量的是(分数:2.00)A.kVB.mAs C.半值层D.靶物质E.电压波形解析:解析 X 线摄影时选择 kV 描述的是质,mA、s 的乘积描述的是量。42.胶片特性曲线直线部表示(分数:2.00)A.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无关B.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成正比 C.密度与照射量的
30、增加成反比D.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不成比例E.不是 X 线摄影力求应用的部分解析:解析 胶片特性曲线直线部表示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成正比。43.增感屏的结构不包括(分数:2.00)A.荧光体层B.保护层C.片基层 D.反射层E.基层解析:解析 增感屏的结构包括基层、荧光体层、保护层、反射层和吸收层。44.在 20cm20cm 照射野,被照体厚度超过 15cm 时,对胶片来说,散射线的影响趋势是(分数:2.00)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E.不再增加 解析:解析 上层组织中产生的散射光子受能量限制,被下层组织所吸收不能达到胶片,因此,对胶片来说此时散射线的影响已不再增加。45.
31、旋转阳极启动的定子线圈安装在(分数:2.00)A.球管内阳极端 B.球管内阴极端C.高压发生器内D.控制台内E.管套中央部解析:解析 定子线圈的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使阳极转动,必须在阳极端,不能与阳极分开。46.胶片特性曲线可以反映的特性包括(分数:2.00)A.本底灰雾 B.感光度 C.反差系数 D.平均斜率 E.最大密度 解析:解析 完整的胶片特性曲线可反映本底灰雾、感光度、反差系数、平均斜率、最大密度和宽容度。47.X 线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分数:2.00)A.乳剂层 B.片基 C.保护层 D.底层 E.荧光体层解析:解析 X 线胶片的主要结构包括:乳剂层、片基、保护层和底层,同时也包括一
32、些附加结构。荧光体层属增感屏的基本结构之一。48.关于体层摄影支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以是可调支点 B.可以是固定支点 C.必须是可调支点D.必须是固定支点E.支点决定体层面的深度 解析:解析 体层摄影装置的支点包括两种形式,即可调支点或固定支点。无论是可调支点还是固定支点,都决定体层面的深度。49.增感屏的作用包括(分数:2.00)A.提高胶片感光效应,缩短曝光时间 B.可使用小焦点摄片 C.提高小容量 X 线机的使用范围 D.增加影像对比度 E.增加病人的 X 线受量解析:解析 增感屏可减少病人的 X 线受量。50.感光测定的应用有(分数:2.00)A.X 线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 B.显影液性能的测定 C.增感屏感度的测定 D.胶片保存性的测定E.胶片感光性能的测定 解析:解析 感光测定的应用包括:胶片感光性能的测定;显影液性能的测定;冲洗机性能的测定;增感屏感度的测定;X 线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