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4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关于高温快显胶片的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低银薄层B.不需防静电剂C.需加入较多附加剂D.175m 厚E.聚酯片基2.组成图像矩阵中的基本单元的是(分数:2.00)A.体素B.像素C.元素D.灰阶E.视野3.用原始数据经计算而得到影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模数转换B.数模转换C.重建D.滤波E.量化4.数字图像形成的过程不包括(分数:2.00)A.信息采集B.重建C.量化D.转换E.分割5.将图像上的重要内容突出,将不重要内容抑制改善图像质量的方法是(分数:2.00)A.图像重建
2、B.灰度处理C.强化处理D.均衡处理E.频率处理6.为提高微细强度差异的可察觉性可采用(分数:2.00)A.滤波处理B.均衡处理C.灰度处理D.频率处理E.强化处理7.CR 经 X 线照射后在影像板存留的是(分数:2.00)A.模拟影像B.数字影像C.黑白影像D.彩色影像E.电信号8.非晶硒 FPD 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成像环节少B.吸收率高C.灵敏度高D.量子检出效率高E.无电离辐射9.关于 CR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CR 将透过人体的 X 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B.IP 不能重复使用C.IP 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
3、为数字信号D.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E.CR 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10.DSA 中采集到的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没有对比剂的图像称为(分数:2.00)A.数字影像B.对比影像C.Mask 影像D.减影像E.原始影像11.DSA 造影期间一般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前,一次是在(分数:2.00)A.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后B.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C.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后D.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前E.对比剂消退后12.在 DSA 检查中,与提高信噪比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分数:2.00)A.矩
4、阵大小B.X 线剂量C.球管焦点D.摄影体位E.采像速率13.理想的 DSA 摄影条件,应达到(分数:2.00)A.足够高的信噪比B.最低的患者照射剂量C.适当的 X 线管负荷D.最小的 X 线脉冲宽度E.以上均应达到14.关于 DSA 的临床应用,哪项描述不正确(分数:2.00)A.可行数字化信息存储B.所用对比剂浓度低,剂量少C.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D.可作为功能检查手段E.DSA 图像质量高,血管及其病变显示清楚15.关于 DSA 成像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增强未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的 X 线信号B.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的图像扫描C.模拟信息经 A/D 转换成数字
5、信息D.造影图像的信息与未造影图像信息相减E.血管像被减去,显示骨骼与软组织影像16.CT 扫描时,球管旋转数秒后停止,检查床移到下一个扫描层面,重复进行下一次扫描的扫描方式是(分数:2.00)A.常规扫描B.螺旋扫描C.间隔扫描D.持续扫描E.高速扫描17.CT 值的单位是(分数:2.00)A.KWB.HUCWD.HLE.CM18.CT 成像中与产生伪影无关的准备工作是(分数:2.00)A.做好患者呼吸训练B.不吃含有金属类药物C.给予镇静剂D.患者更衣,换鞋入室E.去掉金属饰物19.多排螺旋 CT 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扫描速度快B.图像分辨率高C.可以多参数成像D.提高了 X
6、 线利用率E.可以进行更薄层扫描20.CT 滤波函数中关于软组织模式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B.会提高密度分辨率C.会降低噪声D.会降低对比度E.会强化边缘、轮廓窗口技术是将全范围 CT 值分时分段进行显示的技术。被显示灰阶的范围称为窗宽(W),其中间值称为窗位(C),窗宽以外的 CT 值不显示。根据此概念,可以计算出 CT 值显示的范围:显示下限为窗位减去 1/2 窗宽,上限是窗位加上 1/2 窗宽,数学表达式如下:C-W/2(下限)C+W/2(上限)。(分数:10.00)(1).如某一脑部图像的窗宽和窗位分别是 80HU 和 40HU,那么它所显示的 CT
7、 值范围为(分数:2.00)A.040HUB.4080HUC.0120HUD.080HUE.80120HU(2).显示的 CT 值的下限是(分数:2.00)A.0HUB.40HUC.80HUD.60HUE.120HU(3).显示的 CT 值的上限是(分数:2.00)A.80HUB.60HUC.120HUD.40HUE.20HU(4).显示的 CT 值的中心值是(分数:2.00)A.0HUB.20HUC.40HUD.60HUE.80HU(5).若窗宽变为 100HU,窗位变为 50HU,则所显示的 CT 值的范围是(分数:2.00)A.050HUB.50100HUC.075HUD.0100HUE
8、.75100HU透光率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在数值上等于透过光线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阻光率指照片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透光率的倒数。照片阻光率的对数值称作照片的光学密度值。(分数:6.00)(1).如果透光率为 0.1,则光学密度是(分数:2.00)A.0.1B.1.0C.0D.0.01E.10(2).如果两张照片的光学密度都是 1.0,两张照片叠加后的光学密度是(分数:2.00)A.1.0B.0.5C.2.0D.0.1E.0.2(3).若照片上某处的阻光率为 10,则光学密度是(分数:2.00)A.0.1B.0.2C.1.0D.0.5E.5焦点的尺寸在 X 线摄影中受投影学因素
9、的支配而形成半影,即模糊阴影。其大小可按下式计算:H=F(b/a)。半影模糊 H=0.2mm 的模糊值是一般人眼生理视觉的模糊阈值。焦点的允许放大率,因为H=Fb/a=F(M-1),所以 M=1+H/F=1+0.2/F。(分数:4.00)(1).若某 X 线机的焦点为 0.6,放大率为 3,则所得影像的半影是(分数:2.00)A.1.0B.1.2C.1.8D.0.3E.2.0(2).若要影像不模糊,最大放大率为(分数:2.00)A.2B.3C.1.3D.1.2E.4高千伏摄影是指用 120kV 以上管电压产生的能量较大的 X 线,高能量 X 线通过肢体时,被吸收衰减的方式、吸收系数均与一般能量
10、的 X 线不同,形成了与一般 X 线摄影影像不同的对比度变化,从而得到与一般 X 线摄影不同的效果。(分数:10.00)(1).关于管电压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管电压与穿透深度无关B.管电压不影响照片影像对比度C.管电压升高,摄影条件宽容度增大D.高电压摄影可降低信息量E.管电压不影响照片密度(2).关于高千伏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影像显示层次丰富B.形成的对比度较低C.光电效应的几率增加D.康普顿效应为主E.骨与肌肉的对比度指数下降(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高千伏摄影可获得低对比照片B.高千伏摄影可延长球管寿命C.高千伏摄影散射线多D.高千
11、伏摄影利于患者防护E.高千伏摄影降低照片清晰度(4).关于高千伏摄影的优缺点,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获得低对比层次丰富的照片B.可提高照片清晰度C.可消除散射线,提高照片质量D.有利于患者防护E.延长球管寿命(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管电压越高,射线的最大波长越长B.对软组织摄影应用高管电压C.人体的吸收系统是常数D.高电压摄影得到低对比照片E.人体组织的吸收系数随管电压升高而升高在 X 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 X 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
12、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分数:4.0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能使用聚焦式滤线栅B.可能是滤线栅反置了C.可能是滤线栅双重偏离D.密度变化可能是栅切割效应所致E.密度变化与滤线栅无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B.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C.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D.滤线栅反置时两侧密度高,中间密度低E.滤线栅不能改善影像对比度X 线光子能量在 40keV、30keV、20keV 时,光电吸收分别占电子能量的 80%、93%及近 100%。在光电吸收方式中,其吸收系数与被照组织原子序数的 4 次方成正比,因而扩大了 X
13、线吸收差异,有利于软组织结构层次的显示。软 X 线摄影管电压一般在 40kV 以下,此时 X 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光电吸收为主。影像对比度提高,但患者受线量大。乳腺以软组织为主,故需软 X 线摄影,以光电吸收为主。(分数:6.00)(1).可作为软组织摄影用 X 线管阳极靶面材料的是(分数:2.00)A钨B铁C金D铝E钼(2).软 X 线摄影主要利用 X 射线的(分数:2.00)A.光电吸收B.康普顿吸收C.电子对效应D.光核反应E.相干散射(3).乳腺 X 线摄影主要利用 X 射线的(分数:2.00)A.相干散射B.光电吸收C.光核反应D.康普顿吸收E.电子对效应 A.D=lgI0/I B.
14、K=D1-D2 C.K=rlgKX D.S=H/K E.R=1/2d(分数:10.00)(1).光学对比度的计算式是(分数:2.00)A.B.C.D.E.(2).光学密度的表示式是(分数:2.00)A.B.C.D.E.(3).光学对比度与 X 线对比度的关系是(分数:2.00)A.B.C.D.E.(4).极限分辨力与物体大小的关系是(分数:2.00)A.B.C.D.E.(5).光学对比度与照片清晰度的关系是(分数:2.00)A.B.C.D.E.A1.24/kV p nm B1.5min C2.5min D (分数:4.00)(1).X 线最短波长是(分数:2.00)A.B.C.D.E.(2).
15、医用 X 线波长范围是(分数:2.00)A.B.C.D.E. A.4060cm B.75100cm C.150180cm D.180200cm E.200cm 以上(分数:6.00)(1).四肢摄影的摄影距离一般是(分数:2.00)A.B.C.D.E.(2).肺部摄影的摄影距离是(分数:2.00)A.B.C.D.E.(3).心脏摄影的距离是(分数:2.00)A.B.C.D.E.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4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关于高温快显胶片的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低银薄层B.不需防静电剂 C.需加入较多附加剂D.175m 厚E.聚酯片基解析
16、:2.组成图像矩阵中的基本单元的是(分数:2.00)A.体素B.像素 C.元素D.灰阶E.视野解析:3.用原始数据经计算而得到影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模数转换B.数模转换C.重建 D.滤波E.量化解析:4.数字图像形成的过程不包括(分数:2.00)A.信息采集B.重建 C.量化D.转换E.分割解析:5.将图像上的重要内容突出,将不重要内容抑制改善图像质量的方法是(分数:2.00)A.图像重建B.灰度处理C.强化处理 D.均衡处理E.频率处理解析:6.为提高微细强度差异的可察觉性可采用(分数:2.00)A.滤波处理B.均衡处理 C.灰度处理D.频率处理E.强化处理解析:7.CR
17、经 X 线照射后在影像板存留的是(分数:2.00)A.模拟影像 B.数字影像C.黑白影像D.彩色影像E.电信号解析:8.非晶硒 FPD 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成像环节少B.吸收率高C.灵敏度高D.量子检出效率高E.无电离辐射 解析:9.关于 CR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CR 将透过人体的 X 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B.IP 不能重复使用 C.IP 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D.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E.CR 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解析:10.DSA 中采集到的
18、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没有对比剂的图像称为(分数:2.00)A.数字影像B.对比影像C.Mask 影像 D.减影像E.原始影像解析:11.DSA 造影期间一般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前,一次是在(分数:2.00)A.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后B.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 C.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后D.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前E.对比剂消退后解析:12.在 DSA 检查中,与提高信噪比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分数:2.00)A.矩阵大小B.X 线剂量 C.球管焦点D.摄影体位E.采像速率解析:13.理想的 DSA 摄影条件,应达到(分数:2.00)A.足够高的信
19、噪比B.最低的患者照射剂量C.适当的 X 线管负荷D.最小的 X 线脉冲宽度E.以上均应达到 解析:14.关于 DSA 的临床应用,哪项描述不正确(分数:2.00)A.可行数字化信息存储B.所用对比剂浓度低,剂量少C.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D.可作为功能检查手段 E.DSA 图像质量高,血管及其病变显示清楚解析:15.关于 DSA 成像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增强未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的 X 线信号B.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的图像扫描C.模拟信息经 A/D 转换成数字信息D.造影图像的信息与未造影图像信息相减E.血管像被减去,显示骨骼与软组织影像 解析:16.CT 扫描时,球
20、管旋转数秒后停止,检查床移到下一个扫描层面,重复进行下一次扫描的扫描方式是(分数:2.00)A.常规扫描 B.螺旋扫描C.间隔扫描D.持续扫描E.高速扫描解析:17.CT 值的单位是(分数:2.00)A.KWB.HU CWD.HLE.CM解析:18.CT 成像中与产生伪影无关的准备工作是(分数:2.00)A.做好患者呼吸训练B.不吃含有金属类药物C.给予镇静剂D.患者更衣,换鞋入室 E.去掉金属饰物解析:19.多排螺旋 CT 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扫描速度快B.图像分辨率高C.可以多参数成像 D.提高了 X 线利用率E.可以进行更薄层扫描解析:20.CT 滤波函数中关于软组织模式叙
21、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B.会提高密度分辨率C.会降低噪声D.会降低对比度E.会强化边缘、轮廓 解析:解析 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函数,不会强化边缘,反而会降低边缘锐利度。窗口技术是将全范围 CT 值分时分段进行显示的技术。被显示灰阶的范围称为窗宽(W),其中间值称为窗位(C),窗宽以外的 CT 值不显示。根据此概念,可以计算出 CT 值显示的范围:显示下限为窗位减去 1/2 窗宽,上限是窗位加上 1/2 窗宽,数学表达式如下:C-W/2(下限)C+W/2(上限)。(分数:10.00)(1).如某一脑部图像的窗宽和窗位分别是 80HU 和 40HU,那么它所显示的
22、 CT 值范围为(分数:2.00)A.040HUB.4080HUC.0120HUD.080HU E.80120HU解析:(2).显示的 CT 值的下限是(分数:2.00)A.0HU B.40HUC.80HUD.60HUE.120HU解析:(3).显示的 CT 值的上限是(分数:2.00)A.80HU B.60HUC.120HUD.40HUE.20HU解析:(4).显示的 CT 值的中心值是(分数:2.00)A.0HUB.20HUC.40HU D.60HUE.80HU解析:(5).若窗宽变为 100HU,窗位变为 50HU,则所显示的 CT 值的范围是(分数:2.00)A.050HUB.5010
23、0HUC.075HUD.0100HU E.75100HU解析:透光率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在数值上等于透过光线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阻光率指照片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透光率的倒数。照片阻光率的对数值称作照片的光学密度值。(分数:6.00)(1).如果透光率为 0.1,则光学密度是(分数:2.00)A.0.1B.1.0 C.0D.0.01E.10解析:(2).如果两张照片的光学密度都是 1.0,两张照片叠加后的光学密度是(分数:2.00)A.1.0B.0.5C.2.0 D.0.1E.0.2解析:(3).若照片上某处的阻光率为 10,则光学密度是(分数:2.00)A.0.1B.0.2C
24、.1.0 D.0.5E.5解析:焦点的尺寸在 X 线摄影中受投影学因素的支配而形成半影,即模糊阴影。其大小可按下式计算:H=F(b/a)。半影模糊 H=0.2mm 的模糊值是一般人眼生理视觉的模糊阈值。焦点的允许放大率,因为H=Fb/a=F(M-1),所以 M=1+H/F=1+0.2/F。(分数:4.00)(1).若某 X 线机的焦点为 0.6,放大率为 3,则所得影像的半影是(分数:2.00)A.1.0B.1.2 C.1.8D.0.3E.2.0解析:(2).若要影像不模糊,最大放大率为(分数:2.00)A.2B.3C.1.3 D.1.2E.4解析:高千伏摄影是指用 120kV 以上管电压产生
25、的能量较大的 X 线,高能量 X 线通过肢体时,被吸收衰减的方式、吸收系数均与一般能量的 X 线不同,形成了与一般 X 线摄影影像不同的对比度变化,从而得到与一般 X 线摄影不同的效果。(分数:10.00)(1).关于管电压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管电压与穿透深度无关B.管电压不影响照片影像对比度C.管电压升高,摄影条件宽容度增大 D.高电压摄影可降低信息量E.管电压不影响照片密度解析:(2).关于高千伏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影像显示层次丰富B.形成的对比度较低C.光电效应的几率增加 D.康普顿效应为主E.骨与肌肉的对比度指数下降解析:(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
26、数:2.00)A.高千伏摄影可获得低对比照片B.高千伏摄影可延长球管寿命C.高千伏摄影散射线多D.高千伏摄影利于患者防护E.高千伏摄影降低照片清晰度 解析:(4).关于高千伏摄影的优缺点,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获得低对比层次丰富的照片B.可提高照片清晰度C.可消除散射线,提高照片质量 D.有利于患者防护E.延长球管寿命解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管电压越高,射线的最大波长越长B.对软组织摄影应用高管电压C.人体的吸收系统是常数D.高电压摄影得到低对比照片 E.人体组织的吸收系数随管电压升高而升高解析:在 X 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
27、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 X 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分数:4.0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能使用聚焦式滤线栅B.可能是滤线栅反置了C.可能是滤线栅双重偏离D.密度变化可能是栅切割效应所致E.密度变化与滤线栅无关 解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B.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C.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 D.滤线栅反置时两侧密度高,中间密度低E.滤线栅不能改善影像对比度解析:X 线光子能量在 40keV、30keV、20keV
28、时,光电吸收分别占电子能量的 80%、93%及近 100%。在光电吸收方式中,其吸收系数与被照组织原子序数的 4 次方成正比,因而扩大了 X 线吸收差异,有利于软组织结构层次的显示。软 X 线摄影管电压一般在 40kV 以下,此时 X 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光电吸收为主。影像对比度提高,但患者受线量大。乳腺以软组织为主,故需软 X 线摄影,以光电吸收为主。(分数:6.00)(1).可作为软组织摄影用 X 线管阳极靶面材料的是(分数:2.00)A钨B铁C金D铝E钼 解析:(2).软 X 线摄影主要利用 X 射线的(分数:2.00)A.光电吸收 B.康普顿吸收C.电子对效应D.光核反应E.相干散射解
29、析:(3).乳腺 X 线摄影主要利用 X 射线的(分数:2.00)A.相干散射B.光电吸收 C.光核反应D.康普顿吸收E.电子对效应解析: A.D=lgI0/I B.K=D1-D2 C.K=rlgKX D.S=H/K E.R=1/2d(分数:10.00)(1).光学对比度的计算式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光学密度的表示式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光学对比度与 X 线对比度的关系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极限分辨力与物体大小的关系是(分数:2.00)A.B.C.D.E. 解析:(5).光学对比度与照片清晰度
30、的关系是(分数:2.00)A.B.C.D. E.解析:A1.24/kV p nm B1.5min C2.5min D (分数:4.00)(1).X 线最短波长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医用 X 线波长范围是(分数:2.00)A.B.C.D. E.解析: A.4060cm B.75100cm C.150180cm D.180200cm E.200cm 以上(分数:6.00)(1).四肢摄影的摄影距离一般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肺部摄影的摄影距离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心脏摄影的距离是(分数:2.00)A.B.C.D. 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