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5 及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适用于高分辨率扫描的病变或部位是A肝结节病灶B甲状腺C肺结节D椎体E肾上腺(分数:1.00)A.B.C.D.E.2.16 岁幼儿骨龄测量照片,应摄取A双膝关节及足的正位B双膝关节及手的正位C双手及腕关节的正位D双肘及肩关节的正位E双踝关节及足的正位(分数:1.00)A.B.C.D.E.3.胆囊 CT 检查口服碘番酸,通常服用时间是检查前A1824 小时B1214 小时C810 小时D23 小时E30 分钟(分数:1.00)A.B.C.D.E.4.骶尾骨侧位片
2、上不能显示的影像是A尾骨B骶椎C髋关节D骶尾关节E腰骶关节(分数:1.00)A.B.C.D.E.5.医用 X 线胶片结构不包括A保护层B乳剂层C发光层D结合层E片基(分数:1.00)A.B.C.D.E.6.中心线倾斜 3035的摄影体位是A头颅正位B汤氏位(Townes)C颅底颌顶位D视神经孔轴位E颈静脉孔颏枕位(分数:1.00)A.B.C.D.E.7.下列属于显影剂的是A菲尼酮B溴化银C硫化钠D碳酸钾E钨酸钙(分数:1.00)A.B.C.D.E.8.下列颅骨疾患的摄影位置选择,错误的是A而骨骨折大瓦特氏位B颅骨凹陷骨折常规正侧位C颞骨骨折头颅侧位D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反汤氏位E眼眶肿瘤柯氏位(分
3、数:1.00)A.B.C.D.E.9.有关解剖学姿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B双上肢下垂置躯干两侧C两足并拢D足尖呈外展E掌心向前(分数:1.00)A.B.C.D.E.10.与定影速率无关的因素是A定影液温度B定影液浓度C乳剂的性质D水洗的时间E定影时搅动(分数:1.00)A.B.C.D.E.11.肝脏 CT 检查,需要采用窄窗的疾病是A肝腹水B肝巨大恶性肿瘤C肝脓肿D脂肪肝E肝硬化(分数:1.00)A.B.C.D.E.12.手正位摄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 3 掌骨头应在照片中心B应包括腕关节C各手指呈均匀离散状放置D拇指呈侧位像显示E骨纹理清晰可见(分数:1.00)A.
4、B.C.D.E.13.骶尾骨侧位片,不能显示哪一部位的影像A尾骨B骶椎C髋关节D骶尾关节E腰骶关节(分数:1.00)A.B.C.D.E.14.按照听眉线颅底向上扫描方向,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 CT 扫描层面为A第 1 层B第 3 层C第 5 层D第 7 层E第 9 层(分数:1.00)A.B.C.D.E.15.肾上腺 CT 扫描时,其 CT 扫描层厚、层距应为A3mm、3mmB3mm、5mmC5mm、5mmD8mm、8mmE10mm、10mm(分数:1.00)A.B.C.D.E.16.鼻咽部冠状面 CT 扫描的体位是A坐位,头后仰B仰卧,下颌内收C半蹲位,下颌前伸D仰卧,成标准的顶颏位E俯卧,听
5、眶线与台面平行(分数:1.00)A.B.C.D.E.17.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A右侧椎间孔B左侧椎间孔C右侧横突孔D左侧横突孔E椎孔(分数:1.00)A.B.C.D.E.18.CT 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矩阵的基本单元称为体素B体素属于模拟图像,像素属于数字图像C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D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的产物E体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分数:1.00)A.B.C.D.E.19.胸部病变检查的常规体位是A站立后前位及侧位B俯卧后前位及侧位C侧卧后前位及侧位D仰卧前后位及侧位E半坐后前位及侧位(分数:1.00)A.B.C.D.E.20.从四肢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肝静脉
6、期显示时间约为A30sB35sC45sD55sE60s(分数:1.00)A.B.C.D.E.21.手正位片,拇指显示为A轴位影像 B正位影像C斜位影像 D侧位影像E切线位影像(分数:1.00)A.B.C.D.E.22.能被用作显影液保护剂的是A碘化铯B硫酸铜C亚硫酸钠D氢氯化钠E碳酸氢钠(分数:1.00)A.B.C.D.E.23.欲观察病变的微细结构,应采用的扫描方式是A间隔扫描B动态扫描C快速扫描D标准全周扫描E超薄层扫描(分数:1.00)A.B.C.D.E.24.肩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肱骨中点B锁骨内端C大结节D小结节E喙突(分数:1.00)A.B.C.D.E.25.耳部 CT 常
7、用的扫描体位是A横断面、矢状面B矢状面、冠状面C斜面、矢状面D横断面、冠状面E横断面、斜面(分数:1.00)A.B.C.D.E.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38.00)26.显影液的疲劳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分数:2.00)A.处理容量B.显影液的消耗C.照片的黑化度D.显影液的类型E.显影液的 PH 值27.关于 CT 最大密度投影(MIP)的概念,正确的为(分数:2.00)A.利用投影成像原理,将三维数据朝着任意方向进行投影B.设想有许多投影线,取每条投影线经过的所有体素中最大的一个体素值,作为投影图像中对应的像素值C.由所有投影线对应的若干个最大密度的像素所组成的图像即为最大密度
8、投影所产生的图像D.重组后的图像为三维图像E.常用于显示密度相对较高的组织结构,如注射对比剂后显影的血管和明显强化的肿块等28.心脏摄影,需服钡剂的摄影体位是(分数:2.00)A.正位B.左侧侧位C.右侧侧位D.左前斜位E.右前斜位29.关于 CT 机 X 线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B.残光少恢复常态时间快C.常用的探测器有两种类型:固体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D.探测器将接收到的 X 线能量转换为电信县E.气体探测器灵敏度高,有较高的光子转换效率30.指出摄片体位与观察部位正确组合者(分数:2.00)A.53后前斜位眶外侧壁及视神经孔B.瓦氏位眶底及上颌
9、窦C.柯氏位眶内侧壁、眶顶及眶外侧壁D.侧位眶顶及眶底E.以上都不对31.滤线栅使用不当,会造成射线切割的是(分数:1.00)A.栅斜置B.栅反置C.中心线纵向偏距D.中心线纵向倾角E.焦片距与栅焦距一致32.高分辨率扫描通常用于(分数:1.00)A.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B.肾上腺C.视神经D.内耳E.肺结节性病变33.胸部正位片所见,描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照片包括两侧胸廓、肋膈角及全部肺野B.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C.所有胸椎显示清晰D.心影边缘处肋骨隐约可见E.纵隔右下方的弧形缘为右心房,上方为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复合影34.股骨正位摄影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分数:1.00)A.使
10、用滤线器B.平静呼吸方式C.FFD 为 100120cmD.总滤过2.5mm 的铝E.体表入射剂量1.0mGy35.核素成像,静态图像分析的要点是(分数:1.00)A.脏器位置B.脏器形态C.动态变化D.放射性分布E.脏器大小36.关于 CT 图像后处理的概念,正确的为(分数:2.00)A.多平面重组(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划线,并沿该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图像重组,得到该划线平面重组的三维图像B.表面阴影显示(SSD)是将三维容积数据中蕴含物体表面加上的明暗阴影进行显示的方法C.表面阴影显示为三维表面数学模式成像,立体感强D.容积再现法又称为体积重建法E.仿真内镜成像是用源影像(如 C
11、T、MR 等)所提供的容积数据,采用仿真技术,重建出管道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等内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37.造成显影液疲劳度变化的因素有(分数:1.00)A.显影液补充量减少B.显影温度低C.显影时间短D.pH 值下降E.溴离子浓度增加38.汤氏位摄影,中心线向足倾斜 2530,可观察(分数:1.00)A.枕骨B.迷路C.顶骨后部D.内听道E.枕骨大孔39.CT 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分数:1.00)A.氧气B.硫酸钡C.碘油D.离子型有机碘剂E.非离子型有机碘剂40.CT 扫描注意事项中,为保障 CT 机的良好工作状态,应做到(分数:2.00)A.CT 机房的温度保持在 20左右B.CT 机房
12、的湿度应在 50%70%C.每天开机后应进行 CT 球管训练D.对球管的训练是从高千伏、毫安到低千伏、毫安的多次曝光E.定期对 CT 值校准41.诊断环枢椎脱位最佳的摄影体位是(分数:2.00)A.颈椎正位B.颈椎侧位C.颈椎斜位D.颈椎张口位E.以上都不是42.对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提高 X 线剂量,可减小噪声B.X 线剂量增加 1 倍,噪声减半C.扫描层厚加厚,噪声减小D.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噪声减小E.骨算法较软组织算法噪声提高43.可进行功能位检查的部位有(分数:1.00)A.颈椎B.下颌关节C.胰腺D.颞骨E.腰椎44.男性盆腔 CT 检查,能观察的是(分数:1.
13、00)A.生殖器肿瘤B.前列腺炎C.前列腺增生D.前列腺结核E.泌尿、生殖器外伤45.X 线照片影像锐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两部分影像密度的转变是逐渐的还是明确的程度B.锐利度为:S=H/(D 1-D2)C.两密度移行幅度越大,其边缘越模糊D.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E.对比度增加,锐利度好46.机洗出现照片伪影或污染的原因是(分数:1.00)A.显、定影槽沉淀物太多B.冲洗水槽沉淀物太多C.水质不清洁,杂质多D.增感屏污染E.定影液混入显影液47.在常规 MRI 检查中,影响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组织特征值包括(分数:2.00)A.有效质子密度B.T1值C.T2值D.TRE
14、.TE48.膀胱造影用的摄影体位包括(分数:2.00)A.膀胱前后正位B.膀胱斜位C.膀胱加压位D.膀胱侧位E.膀胱轴位49.CT 扫描中使用平滑(或软组织)算法,结果是(分数:2.00)A.提高空间分辨率B.减少噪声C.改善密度分辨率D.降低空间分辨率E.增加噪声50.机洗照片密度过高的原因有(分数:1.00)A.显影液温度太高B.定影液温度太高C.干燥温度太高D.显影液补充过量E.未加启动液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5 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适用于高分辨率扫描的病变或部位是A肝结节病灶B甲状腺C肺结节D椎体
15、E肾上腺(分数:1.00)A.B.C. D.E.解析:高分辨率扫描常用于肺部某些疾病的诊断,如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肺结节、颞骨岩部、内耳等。2.16 岁幼儿骨龄测量照片,应摄取A双膝关节及足的正位B双膝关节及手的正位C双手及腕关节的正位D双肘及肩关节的正位E双踝关节及足的正位(分数:1.00)A.B.C. D.E.解析:骨龄测量:16 岁应摄取双手及双腕正位;1 岁以内应摄取双膝关节正位或足正位。7 岁以上应摄取双手、双腕、肘及肩关节正位。3.胆囊 CT 检查口服碘番酸,通常服用时间是检查前A1824 小时B1214 小时C810 小时D23 小时E30 分钟(分数:1.00)A.B. C
16、.D.E.解析:胆囊 CT 检查通常在检查前 1214 小时口服碘番酸。4.骶尾骨侧位片上不能显示的影像是A尾骨B骶椎C髋关节D骶尾关节E腰骶关节(分数:1.00)A.B.C. D.E.解析:骶尾骨侧位片显示的部位为第 5 腰椎至尾骨。5.医用 X 线胶片结构不包括A保护层B乳剂层C发光层D结合层E片基(分数:1.00)A.B.C. D.E.解析:发光层是增感屏的构成。6.中心线倾斜 3035的摄影体位是A头颅正位B汤氏位(Townes)C颅底颌顶位D视神经孔轴位E颈静脉孔颏枕位(分数:1.00)A.B. C.D.E.解析:向足侧斜 30对准眉间上方约 10cm 经枕骨大孔射入胶片。7.下列属
17、于显影剂的是A菲尼酮B溴化银C硫化钠D碳酸钾E钨酸钙(分数:1.00)A. B.C.D.E.解析:是较好的显影剂之一。8.下列颅骨疾患的摄影位置选择,错误的是A而骨骨折大瓦特氏位B颅骨凹陷骨折常规正侧位C颞骨骨折头颅侧位D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反汤氏位E眼眶肿瘤柯氏位(分数:1.00)A.B.C.D. E.解析:下颌骨髁状突骨折需采用下颌骨侧位摄影。9.有关解剖学姿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B双上肢下垂置躯干两侧C两足并拢D足尖呈外展E掌心向前(分数:1.00)A.B.C.D. E.解析: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双上肢下垂置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10
18、.与定影速率无关的因素是A定影液温度B定影液浓度C乳剂的性质D水洗的时间E定影时搅动(分数:1.00)A.B.C.D. E.解析:与定影冲洗时间无关。11.肝脏 CT 检查,需要采用窄窗的疾病是A肝腹水B肝巨大恶性肿瘤C肝脓肿D脂肪肝E肝硬化(分数:1.00)A.B.C.D. E.解析:对脂肪肝、多发肝囊肿病变多采用窄窗(W200250,C3035)。12.手正位摄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 3 掌骨头应在照片中心B应包括腕关节C各手指呈均匀离散状放置D拇指呈侧位像显示E骨纹理清晰可见(分数:1.00)A.B.C.D. E.解析:手正位像上拇指呈斜位显示。13.骶尾骨侧位片,不能显示哪一部位的
19、影像A尾骨B骶椎C髋关节D骶尾关节E腰骶关节(分数:1.00)A.B.C. D.E.解析:骶尾骨侧位片,不能显示髋关节。14.按照听眉线颅底向上扫描方向,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 CT 扫描层面为A第 1 层B第 3 层C第 5 层D第 7 层E第 9 层(分数:1.00)A.B. C.D.E.解析: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 CT 扫描层面为第 3 层,为第二脑室平面。显示侧脑室及第三脑室。15.肾上腺 CT 扫描时,其 CT 扫描层厚、层距应为A3mm、3mmB3mm、5mmC5mm、5mmD8mm、8mmE10mm、10mm(分数:1.00)A. B.C.D.E.解析:肾上腺 CT 扫描时采用 3mm
20、 层厚,3mm 间隔。16.鼻咽部冠状面 CT 扫描的体位是A坐位,头后仰B仰卧,下颌内收C半蹲位,下颌前伸D仰卧,成标准的顶颏位E俯卧,听眶线与台面平行(分数:1.00)A.B.C.D.E. 解析:鼻咽部冠状面 CT 扫描的体位是俯卧,听眶线与台面平行。17.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A右侧椎间孔B左侧椎间孔C右侧横突孔D左侧横突孔E椎孔(分数:1.00)A.B. C.D.E.解析: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左侧椎间孔。18.CT 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矩阵的基本单元称为体素B体素属于模拟图像,像素属于数字图像C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D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的产物E体
21、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分数:1.00)A.B.C. D.E.解析: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19.胸部病变检查的常规体位是A站立后前位及侧位B俯卧后前位及侧位C侧卧后前位及侧位D仰卧前后位及侧位E半坐后前位及侧位(分数:1.00)A. B.C.D.E.解析:胸部病变检查的常规体位是站立后前位及侧位。20.从四肢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肝静脉期显示时间约为A30sB35sC45sD55sE60s(分数:1.00)A.B.C. D.E.解析:从四肢静脉注入对比剂后 45s 为肝静脉期;5060s 为门脉期。21.手正位片,拇指显示为A轴位影像 B正位影像C斜位影像 D侧位影像E切线位影像(分数:
22、1.00)A.B.C. D.E.解析:解析 手正位片,第 24 掌指骨呈正位,拇指呈斜位投影。22.能被用作显影液保护剂的是A碘化铯B硫酸铜C亚硫酸钠D氢氯化钠E碳酸氢钠(分数:1.00)A.B.C. D.E.解析:硫氧就是亚硫酸钠,是显影液的保护剂。23.欲观察病变的微细结构,应采用的扫描方式是A间隔扫描B动态扫描C快速扫描D标准全周扫描E超薄层扫描(分数:1.00)A.B.C.D.E. 解析:欲观察病变的微细结构,应采用的扫描方式是超薄层扫描。24.肩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肱骨中点B锁骨内端C大结节D小结节E喙突(分数:1.00)A.B.C.D.E. 解析:向足侧倾斜 20经喙突垂直
23、射人胶片。25.耳部 CT 常用的扫描体位是A横断面、矢状面B矢状面、冠状面C斜面、矢状面D横断面、冠状面E横断面、斜面(分数:1.00)A.B.C.D. E.解析:耳部扫描常采用的检查位置是横断面和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取仰卧位,听眶线与台面垂直,冠状面扫描取仰卧或俯卧,听眶线与台面平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38.00)26.显影液的疲劳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分数:2.00)A.处理容量 B.显影液的消耗 C.照片的黑化度 D.显影液的类型 E.显影液的 PH 值 解析:显影液的疲劳与处理容量、显影液消耗、照片的密度(即黑化度)、显影液类型、显影液的 pH 值及显影液与空气的接触
24、机会等有关。27.关于 CT 最大密度投影(MIP)的概念,正确的为(分数:2.00)A.利用投影成像原理,将三维数据朝着任意方向进行投影 B.设想有许多投影线,取每条投影线经过的所有体素中最大的一个体素值,作为投影图像中对应的像素值 C.由所有投影线对应的若干个最大密度的像素所组成的图像即为最大密度投影所产生的图像 D.重组后的图像为三维图像E.常用于显示密度相对较高的组织结构,如注射对比剂后显影的血管和明显强化的肿块等 解析: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后得到的图像为二维图像。28.心脏摄影,需服钡剂的摄影体位是(分数:2.00)A.正位B.左侧侧位 C.右侧侧位D.左前斜位E.右前斜位 解析:心脏左
25、侧位,主要观察左右心室、主动脉和肺动脉,要求摄片时服钡,待吞咽后屏气曝光。心脏右前斜位,主要观察左心房、肺动脉干和右心室漏斗部的增大、扩张及右心房增大情况,摄片时服钡,待吞咽后屏气曝光。充钡后的食管受压情况,是间接诊断心脏病的依据。29.关于 CT 机 X 线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B.残光少恢复常态时间快 C.常用的探测器有两种类型:固体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 D.探测器将接收到的 X 线能量转换为电信县 E.气体探测器灵敏度高,有较高的光子转换效率解析:固体探测器灵敏度高,有较高的光子转换效率,但 X 线利用率较低。30.指出摄片体位与观察部位正确
26、组合者(分数:2.00)A.53后前斜位眶外侧壁及视神经孔 B.瓦氏位眶底及上颌窦 C.柯氏位眶内侧壁、眶顶及眶外侧壁 D.侧位眶顶及眶底 E.以上都不对解析:常规投照不能充分显示其解剖部位,必须采取不同体位投照,才能显示观察骨之完整性。31.滤线栅使用不当,会造成射线切割的是(分数:1.00)A.栅斜置 B.栅反置 C.中心线纵向偏距 D.中心线纵向倾角 E.焦片距与栅焦距一致解析:滤线栅使用不当,会造成射线切割的是 ABCD。32.高分辨率扫描通常用于(分数:1.00)A.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B.肾上腺C.视神经D.内耳 E.肺结节性病变 解析:临床上,高分辨率扫描常用于肺部某些疾病的诊
27、断,如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肺结节,颞骨岩部、内耳等。33.胸部正位片所见,描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照片包括两侧胸廓、肋膈角及全部肺野 B.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 C.所有胸椎显示清晰D.心影边缘处肋骨隐约可见 E.纵隔右下方的弧形缘为右心房,上方为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复合影 解析:正常胸部正位片可以隐约显示 14 胸椎。34.股骨正位摄影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分数:1.00)A.使用滤线器 B.平静呼吸方式 C.FFD 为 100120cm D.总滤过2.5mm 的铝E.体表入射剂量1.0mGy解析:5mm 的铝当最;体表入射剂量1.0mGy。35.核素成像,静态图像分析的要点是(分
28、数:1.00)A.脏器位置 B.脏器形态 C.动态变化D.放射性分布 E.脏器大小 解析:C 不属于分析要点。36.关于 CT 图像后处理的概念,正确的为(分数:2.00)A.多平面重组(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划线,并沿该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图像重组,得到该划线平面重组的三维图像B.表面阴影显示(SSD)是将三维容积数据中蕴含物体表面加上的明暗阴影进行显示的方法 C.表面阴影显示为三维表面数学模式成像,立体感强 D.容积再现法又称为体积重建法 E.仿真内镜成像是用源影像(如 CT、MR 等)所提供的容积数据,采用仿真技术,重建出管道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等内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 解析:多平
29、面重组(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划线,并沿该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图像重组,最后得到该划线平面重组的二维图像。其余选项均对。37.造成显影液疲劳度变化的因素有(分数:1.00)A.显影液补充量减少 B.显影温度低C.显影时间短D.pH 值下降 E.溴离子浓度增加 解析:与新液相比,由于处理胶片造成显影液疲劳的因素有:显影液最减少;显影剂减少;保护剂减少;pH 值下降;溴离子浓度增加等。38.汤氏位摄影,中心线向足倾斜 2530,可观察(分数:1.00)A.枕骨 B.迷路 C.顶骨后部 D.内听道 E.枕骨大孔 解析:39.CT 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分数:1.00)A.氧气B.硫酸钡C.
30、碘油D.离子型有机碘剂 E.非离子型有机碘剂 解析:CT 对比剂可分为阳性和阴性对比剂两大类。阳性对比剂多数为水溶性,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离子型对比剂,另一种是非离子型对比剂。40.CT 扫描注意事项中,为保障 CT 机的良好工作状态,应做到(分数:2.00)A.CT 机房的温度保持在 20左右 B.CT 机房的湿度应在 50%70% C.每天开机后应进行 CT 球管训练 D.对球管的训练是从高千伏、毫安到低千伏、毫安的多次曝光E.定期对 CT 值校准 解析:对球管的训练是从低千伏、毫安到高千伏、毫安进行多次曝光。41.诊断环枢椎脱位最佳的摄影体位是(分数:2.00)A.颈椎正位B.颈椎侧位 C
31、.颈椎斜位D.颈椎张口位 E.以上都不是解析:颈椎侧位片见环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关节间隙增宽,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张口位脱位时齿状突偏移,两侧小关节不对称,是诊断的辅助征象。42.对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提高 X 线剂量,可减小噪声 B.X 线剂量增加 1 倍,噪声减半 C.扫描层厚加厚,噪声减小D.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噪声减小 E.骨算法较软组织算法噪声提高 解析:要使噪声减半,X 线剂量需增加 4 倍。43.可进行功能位检查的部位有(分数:1.00)A.颈椎 B.下颌关节 C.胰腺D.颞骨E.腰椎 解析:CD 无法进行功能位检查。44.男性盆腔 CT 检查,能观察的是(分
32、数:1.00)A.生殖器肿瘤 B.前列腺炎 C.前列腺增生 D.前列腺结核 E.泌尿、生殖器外伤 解析:在男性,盆腔 CT 检查可观察有无膀胱、前列腺和睾丸的良、恶性肿瘤、炎症以及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等。45.X 线照片影像锐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两部分影像密度的转变是逐渐的还是明确的程度 B.锐利度为:S=H/(D 1-D2)C.两密度移行幅度越大,其边缘越模糊 D.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 E.对比度增加,锐利度好 解析:锐利度为:S=D 2-D1/H。46.机洗出现照片伪影或污染的原因是(分数:1.00)A.显、定影槽沉淀物太多 B.冲洗水槽沉淀物太多 C.水质不
33、清洁,杂质多 D.增感屏污染 E.定影液混入显影液解析:定影液混入显影液后会使照片的显影能力下降,显影出实地黑色,菲林密度下降,片基呈灰色较暗。47.在常规 MRI 检查中,影响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组织特征值包括(分数:2.00)A.有效质子密度 B.T1值 C.T2值 D.TRE.TE解析:影响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组织特征值包括有效质子密度、T 1值和 T2值。48.膀胱造影用的摄影体位包括(分数:2.00)A.膀胱前后正位 B.膀胱斜位 C.膀胱加压位D.膀胱侧位 E.膀胱轴位 解析:膀胱的摄影体位有仰卧前后位,左、右斜位,侧位,轴位等摄影体位。49.CT 扫描中使用平滑(或软组织)算法,结果是(分数:2.00)A.提高空间分辨率B.减少噪声 C.改善密度分辨率 D.降低空间分辨率 E.增加噪声解析:软组织算法可以减少噪声,改善密度分辨率,但使空间分辨率降低。50.机洗照片密度过高的原因有(分数:1.00)A.显影液温度太高 B.定影液温度太高C.干燥温度太高D.显影液补充过量 E.未加启动液解析:机洗照片密度过高的原因有显影液温度太高;显影液补充过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