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2-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2716       资源大小:144.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2-2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2-2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不符合胶片保存条件的是 A胶片要冷藏 B储存条件要标准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E只要胶片不过期即可(分数:1.00)A.B.C.D.E.2.不能显示第 12 颈椎的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侧位 C开口位 D颈椎左前斜位 E颈椎右后斜位(分数:1.00)A.B.C.D.E.3.表示注药压力的统一标准单位是 APa Bml Cml/s DmmHg EkW(分数:1.00)A.B.C.D.E.4.腰椎斜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 A第 15 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B各椎弓

    2、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 1/3 处 C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 1/3 处 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 3 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应重合 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分数:1.00)A.B.C.D.E.5.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 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 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 E使用滤线栅法排除散射线(分数:1.00)A.B.C.D.E.6.在内耳 CT 扫描时,常选用 A软组织算法 B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 C高分辨率算法 D标准算法 E低通滤过加权算法(分数:1.00)A.B.C.D.E.7.对照片冲洗质量影响最重要的原因

    3、是 A显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B定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C显影液混入定影液 D定影液混入显影液 E冲洗水流量偏低(分数:1.00)A.B.C.D.E.8.多层螺旋 CT 与单层螺旋 CT 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 A机架的孔径增加 B变压器的体积增大 C探测器的排数增加 D球管的体积缩小 E检查床的操作可遥控(分数:1.00)A.B.C.D.E.9.肺部 CT 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 A软组织扫描模式 B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C重叠扫描方式 D局部放大扫描 E标准扫描模式(分数:1.00)A.B.C.D.E.10.下面组合,错误的是 A视神经孔Rheess B岩骨半轴位Town

    4、es C瓦氏位Waters D柯氏位Caldweells E许氏位Stenevers(分数:1.00)A.B.C.D.E.11.下述用于 CT 图像合适的窗位组合是 A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B软组织 308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C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 D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60150,肺-500-800 E软组织 308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分数:1.00)A.B.C.D.E.12.标准的跟骨轴位像,横径与纵径投影比例约为 A1:1 B1:1.5 C1:2 D1:

    5、2.5 E1:3(分数:1.00)A.B.C.D.E.13.放大倍数相同,所需曝光条件最高的是 A腕关节放大摄影 B肘关节放大摄影 C膝关节放大摄影 D肋骨放大摄影 E肾动脉放大摄影(分数:1.00)A.B.C.D.E.14.不能由 CT 机传输的是 A轴位扫描图像 B三维重组图像 C病人的信息 D扫描参数信息 E射线衰减信号(分数:1.00)A.B.C.D.E.15.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胸骨角中点(气管分叉)为定位点 B胸骨角处胸厚 1/2 为气管层面 C气管层面减 1.5cm 为左主支气管 D气管层面减 0.5cm 为右主支气管 E层间距取 2.5cm,上下各取

    6、12 层(分数:1.00)A.B.C.D.E.16.上腹部 CT 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 30min 一次口服的量是 A50100ml B100200ml C300500n11 D8001 000ml E5001 500ml(分数:1.00)A.B.C.D.E.17.肺部病灶 CT 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 A容易测量 B病灶范围比较大 C是病灶的实质所在 D减少容积效应影响 E此层面增强效果好(分数:1.00)A.B.C.D.E.18.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是 A碘必乐 B碘苯酯 C碘番酸 D碘化油 E碘肽葡胺(分数:1.00)A.B.C.D.E.19.膈上肋

    7、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摒气 B深呼气摒气 C深吸气摒气 D平静呼吸摒气 E腹式呼吸摒气(分数:1.00)A.B.C.D.E.20.必须摄取包括横膈立位腹平片的是 A肠扭转 B肠梗阻 C肠套叠 D肠穿孔 E急性肠炎(分数:1.00)A.B.C.D.E.21.CT 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A单面药膜分色片 B双面药膜感蓝片 C单面药膜色盲片 D双面药膜感绿片 E单面药膜感蓝片(分数:1.00)A.B.C.D.E.22.眼球异物定位摄影,放大率必须控制在 A1:1.0 B1:1.1 C1:1.3 D1:1.5 E1:2.0(分数:1.00)A.B.C.D.E.23.20cm 水模中心测得的 C

    8、T 值标准偏差范围应是 A23HU B27HU C712HU D1218HU E19301HU(分数:1.00)A.B.C.D.E.24.下述关于肾脏 CT 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扫描前一周,禁服钡剂或含金属元素的药物 B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 1cm 至肾下极 C扫描前口服 1.2%稀释对比剂 1000m1 D通常平扫即可发现钙化或阳性结石 E肾脏 CT 不需要做增强扫描(分数:1.00)A.B.C.D.E.25.与摄影用 X 线管比,CT 用 X 线管的突出特点是 A双焦点 B外形尺寸大 C额定功率大 D阳极热容量大 E有效焦点面积小(分数:1.00)A.B.C.D.E.26.颅脑 CT

    9、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 A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 B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C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 D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 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分数:1.00)A.B.C.D.E.27.肘关节侧位摄影,叙述错误的是 A肘关节弯曲呈 90 B尺侧靠近台而 C掌面与台面垂直 D五指紧贴台面 E肩部与肘部平齐(分数:1.00)A.B.C.D.E.28.不符合胸部正位成像技术条件标准的是 A管电压取 120125kVp B选用大宽容度屏/片组合,相对感度 100 C滤线栅取 10:1 以上的栅比 DX 线管总滤过不低于 3.0mmAl E采用自动曝光控制(分数:1.00)A.B.C.D.E.29

    10、.有关 DSA 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血管先天性畸形 C严重的心力衰竭 D主动脉病变 E肺动脉病变(分数:1.00)A.B.C.D.E.30.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的造影是 A静脉肾盂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膀胱造影 D男性尿道造影 E肾动脉造影(分数:1.00)A.B.C.D.E.31.中心线需向足侧倾斜 25的摄影体位是 A梅氏位 B许氏位 C汤氏位 D瓦氏位 E瑞氏位(分数:1.00)A.B.C.D.E.32.不能用于直接 X 线摄影的胶片是 A感蓝胶片 B感绿胶片 C红外激光片 D乳腺摄影正色胶片 E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分数:1.00)A.B.C.D.E

    11、.33.不属于腰椎侧位诊断学标准要求的是 A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 B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 C椎间关节及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D腰椎椎体各边缘无双边显示 E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 0.5mm(分数:1.00)A.B.C.D.E.34.CT 图像后处理中电子放大的特点是 A图像放大,像素数量不变 B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增加 C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减少 D图像放大 2 倍,像素数增加 4 倍 E图像放大 2 倍,像素数减少 4 倍(分数:1.00)A.B.C.D.E.35.与 CT 诊断定性无关的因素是 A病人的体型 B病程的长短 C辐射发射的时间 D病人的呼吸 E病变的性质(分数

    12、:1.00)A.B.C.D.E.36.静脉胆囊造影应用的对比剂是 A碘番酸 B碘阿芬酸 C胆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欧乃派克(分数:1.00)A.B.C.D.E.37.摄取同一部位,与常规相比,放大摄影条件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条件相同 B需降低曝光量 C需增加曝光量 D很难确定增和减 E需降低 kV(分数:1.00)A.B.C.D.E.38.曝光量过度,影片密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胶片的 A互易律失效 B间歇曝光效应 C反转现象 D静电效应 E压力效应(分数:1.00)A.B.C.D.E.39.CT 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A双面药膜感蓝片 B单面药膜分色片 C单面药膜色盲片 D双面药膜感绿片 E单面药

    13、膜感蓝片(分数:1.00)A.B.C.D.E.40.关于胸部侧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胸部侧位片定位 B由胸部正位片定层 C圆形病灶不可采用圆轨迹 D人体冠状面平行于台面 E取标准侧卧体位(分数:1.00)A.B.C.D.E.41.能较好地反映胆囊浓缩功能的造影方法是 A静脉法胆系造影 B口服法胆系造影 C术中胆道造影 D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E内窥镜逆行胆道造影(分数:1.00)A.B.C.D.E.42.CT 拍片与常规 X 线拍片相同之处是 A曝光方式 B胶片类型 C照片冲洗 D灰度调节 E图像格式(分数:1.00)A.B.C.D.E.43.摄双肾区片,中心线应通过 A剑突 B肚脐 C耻

    14、骨联合上缘 D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E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分数:1.00)A.B.C.D.E.44.常规采取仰卧正位体位摄影的是 A胸骨正位 B胆囊正位 C心脏正位 D膈下肋骨 E锁骨正位(分数:1.00)A.B.C.D.E.二45.下列选择,正确的是(分数:1.00)A.颈肋取正侧位B.类风湿以腰椎正位为主,包括两侧骶髂关节C.脊椎裂以腰骶部正位为主D.脊椎滑脱除常规正侧位外,加照双侧斜位E.骶尾骨骨折取正位46.三种面颅形态的分类,正确的是(请从以下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3 个正确答案)(分数:1.00)A.中等型B.平凹型C.凸面型D.曲面型E.平面型47.男性盆腔 CT 检查,能观

    15、察的是(分数:1.00)A.生殖器肿瘤B.前列腺炎C.前列腺增生D.前列腺结核E.泌尿、生殖器外伤48.胸椎压缩性骨折,正确的摄影体位是(分数:1.00)A.胸椎正位B.胸椎侧位C.胸椎斜位D.胸腰段正位E.胸腰段侧位49.自动冲洗显影液中加入坚膜剂的作用是(分数:1.00)A.防止胶片乳剂膜因高温膨胀过度而脱落B.防止照片灰雾C.使胶片乳剂膜收敛固定D.使冲洗影像始终稳定E.防止显影剂氧化50.CT 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分数:1.00)A.氧气B.硫酸钡C.碘油D.离子型有机碘剂E.非离子型有机碘剂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2-2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6、1.不符合胶片保存条件的是 A胶片要冷藏 B储存条件要标准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E只要胶片不过期即可(分数:1.00)A.B.C.D.E. 解析:胶片的有效期是指在标准储存条件下的期限,如储存条件恶化,在有效期内质量也会下降。2.不能显示第 12 颈椎的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侧位 C开口位 D颈椎左前斜位 E颈椎右后斜位(分数:1.00)A. B.C.D.E.解析:颈椎正位可显示第 37 椎体正位影像,第 1、2 椎体因与颅骨重叠不能显示。3.表示注药压力的统一标准单位是 APa Bml Cml/s DmmHg EkW(分数:1.00)A. B.C.D.E.解析:表示

    17、注药压力的统一标准单位是 Pa,如颈总动脉注药时,对比剂用量 20 25ml/次,注射流率1218ml/s,压限:300PA4.腰椎斜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 A第 15 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 1/3 处 C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 1/3 处 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 3 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应重合 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分数:1.00)A.B. C.D.E.解析:腰椎斜位片各椎弓根投影在椎体正中或后 1/3 处。5.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 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

    18、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 E使用滤线栅法排除散射线(分数:1.00)A.B.C.D. E.解析:X 线波长越短,强度越大,产生的散射线就越多。6.在内耳 CT 扫描时,常选用 A软组织算法 B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 C高分辨率算法 D标准算法 E低通滤过加权算法(分数:1.00)A.B.C. D.E.解析:内耳 CT 扫描常选用高分辨率算法。7.对照片冲洗质量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显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B定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C显影液混入定影液 D定影液混入显影液 E冲洗水流量偏低(分数:1.00)A.B.C.D. E.解析:工作中不慎在显影液中混入定影液,会突然引起处理性能的异常表现,灰雾度上升,

    19、严重影响冲洗质量。8.多层螺旋 CT 与单层螺旋 CT 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 A机架的孔径增加 B变压器的体积增大 C探测器的排数增加 D球管的体积缩小 E检查床的操作可遥控(分数:1.00)A.B.C. D.E.解析:多层螺旋 CT 与单层螺旋 CT 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探测器的排数增加。9.肺部 CT 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 A软组织扫描模式 B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C重叠扫描方式 D局部放大扫描 E标准扫描模式(分数:1.00)A.B. C.D.E.解析:肺部 CT 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并改变层厚为12mm。10.下

    20、面组合,错误的是 A视神经孔Rheess B岩骨半轴位Townes C瓦氏位Waters D柯氏位Caldweells E许氏位Stenevers(分数:1.00)A.B.C.D.E. 解析:许氏位 25侧位。11.下述用于 CT 图像合适的窗位组合是 A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B软组织 308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C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 D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60150,肺-500-800 E软组织 308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分数:1.00)A. B.C.D.E

    21、.解析:窗位的设定应取所需观察部位的平均值,如软组织 060,肌肉(增强)60 150,肺-300-750。12.标准的跟骨轴位像,横径与纵径投影比例约为 A1:1 B1:1.5 C1:2 D1:2.5 E1:3(分数:1.00)A.B.C. D.E.解析:标准的跟骨轴位像,横径与纵径投影比例约为 1:2。13.放大倍数相同,所需曝光条件最高的是 A腕关节放大摄影 B肘关节放大摄影 C膝关节放大摄影 D肋骨放大摄影 E肾动脉放大摄影(分数:1.00)A.B.C.D.E. 解析:放大倍数相同,所需曝光条件最高的是肾动脉摄影。14.不能由 CT 机传输的是 A轴位扫描图像 B三维重组图像 C病人的

    22、信息 D扫描参数信息 E射线衰减信号(分数:1.00)A.B.C.D.E. 解析:不能由 CT 机传输的是射线衰减信号。15.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胸骨角中点(气管分叉)为定位点 B胸骨角处胸厚 1/2 为气管层面 C气管层面减 1.5cm 为左主支气管 D气管层面减 0.5cm 为右主支气管 E层间距取 2.5cm,上下各取 12 层(分数:1.00)A.B.C.D.E. 解析: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层间距应为 0.5cm。16.上腹部 CT 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 30min 一次口服的量是 A50100ml B100200ml C3

    23、00500n11 D8001 000ml E5001 500ml(分数:1.00)A.B.C. D.E.解析:上腹部 CT 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 30min 一次口服的量是300500ml。17.肺部病灶 CT 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 A容易测量 B病灶范围比较大 C是病灶的实质所在 D减少容积效应影响 E此层面增强效果好(分数:1.00)A.B.C.D. E.解析:肺部病灶 CT 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减少容积效应影响。18.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是 A碘必乐 B碘苯酯 C碘番酸 D碘化油 E碘肽葡胺(分数:1.00)A.B.C. D.E.解析

    24、: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有:碘番酸、碘阿芬酸、胆影葡胺。19.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摒气 B深呼气摒气 C深吸气摒气 D平静呼吸摒气 E腹式呼吸摒气(分数:1.00)A.B.C. D.E.解析: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分别与肺组织、腹腔脏器重叠,两者对 X 线的吸收差异很大,应根据膈上肋深吸气,膈下肋骨深呼气的技术选用曝光条件。一般使用滤线器,行高于伏摄影。20.必须摄取包括横膈立位腹平片的是 A肠扭转 B肠梗阻 C肠套叠 D肠穿孔 E急性肠炎(分数:1.00)A.B.C.D. E.解析:肠穿孔时必须摄取包括横膈立位腹平片,以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21.CT 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A单面

    25、药膜分色片 B双面药膜感蓝片 C单面药膜色盲片 D双面药膜感绿片 E单面药膜感蓝片(分数:1.00)A. B.C.D.E.解析:CT 拍片用的胶片是属于单面药膜分色片。22.眼球异物定位摄影,放大率必须控制在 A1:1.0 B1:1.1 C1:1.3 D1:1.5 E1:2.0(分数:1.00)A.B. C.D.E.解析:眼球异物标准片所见,必须严格按照 1:1.1 的比例对眼球进行摄影。23.20cm 水模中心测得的 CT 值标准偏差范围应是 A23HU B27HU C712HU D1218HU E19301HU(分数:1.00)A.B. C.D.E.解析:20cm 水模中心测得的 CT 值

    26、标准偏差范围应是 27HU。24.下述关于肾脏 CT 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扫描前一周,禁服钡剂或含金属元素的药物 B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 1cm 至肾下极 C扫描前口服 1.2%稀释对比剂 1000m1 D通常平扫即可发现钙化或阳性结石 E肾脏 CT 不需要做增强扫描(分数:1.00)A.B.C.D.E. 解析:肾脏、肾上腺检查通常需作增强扫描。它能够清楚的显示肾脏的血供、肾上腺和肾实质内病灶和周围血管及淋巴结情况等。25.与摄影用 X 线管比,CT 用 X 线管的突出特点是 A双焦点 B外形尺寸大 C额定功率大 D阳极热容量大 E有效焦点面积小(分数:1.00)A.B.C.D. E.解析

    27、:D 属于此特点。26.颅脑 CT 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 A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 B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C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 D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 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分数:1.00)A.B. C.D.E.解析:颅脑 CT 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又称大脑基底线。27.肘关节侧位摄影,叙述错误的是 A肘关节弯曲呈 90 B尺侧靠近台而 C掌面与台面垂直 D五指紧贴台面 E肩部与肘部平齐(分数:1.00)A.B.C.D. E.解析:肘关节侧位摄影时,肘关节屈曲 90,尺侧在下,并使掌面垂直于胶片。28.不符合胸部正位成像技术条件标准的是 A管电压取 1201

    28、25kVp B选用大宽容度屏/片组合,相对感度 100 C滤线栅取 10:1 以上的栅比 DX 线管总滤过不低于 3.0mmAl E采用自动曝光控制(分数:1.00)A.B. C.D.E.解析:胸部高压摄影,应选择大宽容量具有扁平颗粒技术的屏片,相对感度在 400 而小是 100。29.有关 DSA 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血管先天性畸形 C严重的心力衰竭 D主动脉病变 E肺动脉病变(分数:1.00)A.B.C. D.E.解析:严重的心衰病人是 DSA 的禁忌证之一。30.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的造影是 A静脉肾盂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膀胱造影 D男性尿道造影

    29、E肾动脉造影(分数:1.00)A.B.C.D. E.解析:只有男性尿道造影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其他有的肾排泄,有的需导管、尿管等。31.中心线需向足侧倾斜 25的摄影体位是 A梅氏位 B许氏位 C汤氏位 D瓦氏位 E瑞氏位(分数:1.00)A.B. C.D.E.解析:许氏位用于检查乳突,中心线需向足倾斜 25。32.不能用于直接 X 线摄影的胶片是 A感蓝胶片 B感绿胶片 C红外激光片 D乳腺摄影正色胶片 E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分数:1.00)A.B.C. D.E.解析:红外激光片需要激光打印机的激光束曝光,不能用于直接 X 线摄影。33.不属于腰椎侧位诊断学标准要求的是

    30、A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 B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 C椎间关节及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D腰椎椎体各边缘无双边显示 E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 0.5mm(分数:1.00)A.B.C.D. E.解析:D 属于体位显示标准要求,而不是诊断学标准要求。34.CT 图像后处理中电子放大的特点是 A图像放大,像素数量不变 B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增加 C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减少 D图像放大 2 倍,像素数增加 4 倍 E图像放大 2 倍,像素数减少 4 倍(分数:1.00)A. B.C.D.E.解析:后处理中电子放大,只是一种电子增强放大,是利用软件功能的放大,不能改变像素的数量。35.与 C

    31、T 诊断定性无关的因素是 A病人的体型 B病程的长短 C辐射发射的时间 D病人的呼吸 E病变的性质(分数:1.00)A.B.C. D.E.解析:CT 诊断性无关的因素是辐射发射的时间。36.静脉胆囊造影应用的对比剂是 A碘番酸 B碘阿芬酸 C胆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欧乃派克(分数:1.00)A.B.C. D.E.解析:静脉胆囊造影应用的对比剂有泛影葡胺和胆影钠。37.摄取同一部位,与常规相比,放大摄影条件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条件相同 B需降低曝光量 C需增加曝光量 D很难确定增和减 E需降低 kV(分数:1.00)A.B.C. D.E.解析:放大摄影时,肢片距较大,透过肢体的低能量射线易被空气

    32、吸收,故总的曝光条件较普通 X 线摄影稍大。38.曝光量过度,影片密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胶片的 A互易律失效 B间歇曝光效应 C反转现象 D静电效应 E压力效应(分数:1.00)A.B.C. D.E.解析:曝光量过度,影片密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胶片的反转现象,反转现象的产生是潜影溴化的结果。39.CT 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A双面药膜感蓝片 B单面药膜分色片 C单面药膜色盲片 D双面药膜感绿片 E单面药膜感蓝片(分数:1.00)A.B. C.D.E.解析:CT 拍片用的胶片属于单面药膜分色片。40.关于胸部侧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胸部侧位片定位 B由胸部正位片定层 C圆形病灶不可采用圆轨迹 D人体冠状面平行于台面 E取标准侧卧体位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2-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