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综合)-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分数:2.00)A.腹壁薄弱B.营养不良C.腹腔压力增加D.腹部穿透伤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2.发生腹外疝最重要的病因是(分数:2.00)A.妊娠B.长期便秘C.排便困难D.腹壁强度降低E.肥胖3.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分数:2.00)A.难复性疝B.嵌顿性疝C.绞窄性疝D.易复性疝E.滑动性疝4.切口疝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分数:2.00)A.营养不良B.切口感染C.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D.术后咳嗽、腹胀E
2、.切口血肿5.嵌顿性疝手法复位后,护士应特别注意观察(分数:2.00)A.生命体征B.腹部情况C.局部有无疼痛D.局部有无肿块E.局部是否溃破6.ICU 的收治对象不包括(分数:2.00)A.休克病人B.大手术病人C.急性肾衰竭病人D.器官移植病人E.终末期肿瘤病人二、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7.男,27 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呕吐 5 小时,检查右腹股沟区包块,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分数:2.00)A.佩戴疝带B.紧急手术C.试行手法还纳D.择期手术治疗E.应用抗生素并观察8.男,18 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应密切观察(分数:2
3、.00)A.体温、脉搏B.血压C.神志D.尿量E.腹部体征9.女,45 岁,突发下腹部疼痛并呕吐 2 小时入院,查体左腹股沟区有一半球形突起,肠鸣音亢进,最佳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手法复位B.解痉镇痛C.应用抗生素D.补充血容量E.急诊手术治疗10.患者,男性,65 岁,腹股沟斜疝术后 1 周,恢复顺利。出院指导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B.3 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C.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而引起咳嗽D.保持大便通畅E.多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三、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22.00)患者,男,62 岁。5 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
4、,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 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分数:4.00)(1).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分数:2.00)A.立即手术B.手法复位C.药物止痛D.平卧观察E.抗生素治疗(2).患者治疗后即将出院,护士给予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出院后 3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B.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C.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D.定期随访,疝复发时可在家中观察E.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等男,35 岁,站立或咳嗽时右侧腹股沟区出现疝块,可进入阴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可回纳腹腔而消
5、失。拟诊腹外疝。(分数:8.00)(1).其疝环是(分数:2.00)A.股环B.卵圆窝C.腹股沟管浅环D.腹股沟管深环E.腹股沟三角(2).回纳疝块时,可闻及肠鸣音,疝内容物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乙状结肠B.小肠C.膀胱D.大网膜E.直肠(3).病人用力排便时,疝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伴有局部疼痛和压痛,此时该疝的临床类型属于(分数:2.00)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D.滑动性疝E.绞窄性疝(4).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分数:2.00)A.佩戴疝B.择期手术治疗C.试行手法还纳D.紧急手术E.应用抗生素男性,58 岁,右侧腹股沟肿块,站立过久出现,平卧消失无痛,有时肿块可进入
6、阴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内梨形肿块 10 cm8 cm 大小,可还纳,压内环腹压增加肿物不出现,透光实验阴性。(分数:10.00)(1).初步诊断为(分数:2.00)A.可复性腹股沟直疝B.可复性腹股沟斜疝C.难复性腹股沟直疝D.难复性腹股沟斜疝E.右侧睾丸鞘膜积液(2).术前灌肠的原因是(分数:2.00)A.防止术中呕吐B.防止术后腹痛C.防止术后便秘D.防止术后刀口出血E.防止术后伤口裂开(3).术前嘱患者将尿排尽的原因是(分数:2.00)A.防止术后尿潴留B.防止排尿在手术台上C.防止术后腹痛D.防止膀胱损伤E.防止术后尿失禁(4).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手术后,采取去枕平卧 68 小
7、时的原因是(分数:2.00)A.防止术后头疼B.防止术后呕吐C.防止术后伤口疼痛D.防止术后出血E.防止术后误吸(5).下列属于腹外疝发生的后天因素有(分数:2.00)A.腹股沟三角B.腹股沟管C.脐环D.体弱、腹肌萎缩E.股环四、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分数:4.00)(1).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分数:2.00)A.B.C.D.E.(2).最常见的腹外疝是(分数:2.00)A.B.C.D.E.A血尿素氮 B3P 试验 C黄疸指数 D血气分析 ESwanGanz 气囊漂浮导管(分数:6.00)(1).呼吸系统监护测定选
8、用(分数:2.00)A.B.C.D.E.(2).循环系统监护测定选用(分数:2.00)A.B.C.D.E.(3).泌尿系统监护测定选用(分数:2.00)A.B.C.D.E.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综合)-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分数:2.00)A.腹壁薄弱 B.营养不良C.腹腔压力增加D.腹部穿透伤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解析:解析:腹壁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增加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腹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腹内压力增加是一种诱发因素,如慢性咳
9、嗽、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婴儿经常大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2.发生腹外疝最重要的病因是(分数:2.00)A.妊娠B.长期便秘C.排便困难 D.腹壁强度降低E.肥胖解析:3.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分数:2.00)A.难复性疝B.嵌顿性疝C.绞窄性疝 D.易复性疝E.滑动性疝解析:解析:疝的临床类型有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等。易复性疝的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腹腔。难复性疝是指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者,其中包括滑动疝。当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
10、其不能回纳,这种疝称为嵌顿性疝。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者称为绞窄性疝。4.切口疝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分数:2.00)A.营养不良B.切口感染 C.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D.术后咳嗽、腹胀E.切口血肿解析:解析:腹部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行切口,原因是: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等组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向走行的,纵行切口势必切断这些纤维;在缝合这些组织时,缝线容易在纤维间滑脱;己缝合的组织又经常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而容易发生切口破裂。此外,纵行切口虽不至切断强有力的腹直肌,但因肋间神经可被切断。其强度可能因此而降低。除上述解剖因素外。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切口疝的重要原因。其中
11、最主要的是切口感染所致腹壁组织破坏(由此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 50左右)。其他如留置引流物过久,切口过长以至切断肋间神经过多,腹壁切口缝合不严密,手术中因麻醉效果不佳、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而致组织撕裂等情况均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病。手术后腹部明显胀气或肺部并发症导致剧烈咳嗽而致腹内压骤增,也可使切口内层破裂而发生切口疝。此外。创口愈合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切口内血肿形成、肥胖、老龄、营养不良或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5.嵌顿性疝手法复位后,护士应特别注意观察(分数:2.00)A.生命体征B.腹部情况 C.局部有无疼痛D.局部有无肿块E.局部是否溃破解析:解析:嵌
12、顿疝手法复位时,可能损伤疝囊内的肠管或复位不完全,故复位后应着重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肠梗阻或肠穿孔的迹象。6.ICU 的收治对象不包括(分数:2.00)A.休克病人B.大手术病人C.急性肾衰竭病人D.器官移植病人E.终末期肿瘤病人 解析:解析:ICU 收治对象包括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指病情危重,处于生死关头,甚至有猝死危险的病人,危重大多由于急性病变或慢性病急性变化造成。具体有:急需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患者;多发伤、复合伤和大手术后需监测救治的患者;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多脏器衰竭的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类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呼
13、吸衰竭的患者;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的患者;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患者;急性物理、化学因素致伤性危急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中暑等患者。二、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7.男,27 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呕吐 5 小时,检查右腹股沟区包块,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分数:2.00)A.佩戴疝带B.紧急手术 C.试行手法还纳D.择期手术治疗E.应用抗生素并观察解析:解析:该患者持续性疼痛,明显压痛,腹肌紧张,怀疑绞窄性疝,并有绞窄性肠梗阻,须紧急手术,以防肠道坏死。8.男,18 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应密切观察(
14、分数:2.00)A.体温、脉搏B.血压C.神志D.尿量E.腹部体征 解析:解析: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后有的可行手法复位,之后必须严密观察腹部体征,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应尽早手术探查。9.女,45 岁,突发下腹部疼痛并呕吐 2 小时入院,查体左腹股沟区有一半球形突起,肠鸣音亢进,最佳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手法复位B.解痉镇痛C.应用抗生素D.补充血容量E.急诊手术治疗 解析:解析:该患者最可能为股疝,最易发生绞窄缺血坏死,因此需急诊手术。10.患者,男性,65 岁,腹股沟斜疝术后 1 周,恢复顺利。出院指导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B.3 个月内应
15、避免重体力劳动 C.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而引起咳嗽D.保持大便通畅E.多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解析:三、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22.00)患者,男,62 岁。5 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 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分数:4.00)(1).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分数:2.00)A.立即手术 B.手法复位C.药物止痛D.平卧观察E.抗生素治疗解析:解析:该患者发生了腹股沟斜疝嵌顿,应紧急手术治疗。(2).患者治疗后即将出院,护士给予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
16、.出院后 3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B.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C.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D.定期随访,疝复发时可在家中观察 E.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等解析:解析:对腹外疝患者要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出院后 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若疝复发应及时就诊。男,35 岁,站立或咳嗽时右侧腹股沟区出现疝块,可进入阴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可回纳腹腔而消失。拟诊腹外疝。(分数:8.00)(1).其疝环是(分数:2.00)A.股环B.卵圆窝C.腹股沟管浅环D.腹股沟管深环 E.腹股沟三角解析:解析:该患者腹股沟区疝块可进入阴囊,为斜疝。斜疝的疝环
17、为腹股沟管内环(深环),其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 1520 cm。(2).回纳疝块时,可闻及肠鸣音,疝内容物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乙状结肠B.小肠 C.膀胱D.大网膜E.直肠解析:解析:腹外疝的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小肠和大网膜,该患者回纳疝块时,可闻及肠鸣音,疝内容物最可能的是小肠。(3).病人用力排便时,疝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伴有局部疼痛和压痛,此时该疝的临床类型属于(分数:2.00)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 D.滑动性疝E.绞窄性疝解析:解析:嵌顿性斜疝多发生在强体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表现为肿块忽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肿块回纳。肿块紧张发硬
18、,明显触痛。(4).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分数:2.00)A.佩戴疝B.择期手术治疗C.试行手法还纳D.紧急手术 E.应用抗生素解析:解析:此时为嵌顿性疝,且有局部压痛和疼痛,需紧急手术治疗,以防疝内容物坏死。男性,58 岁,右侧腹股沟肿块,站立过久出现,平卧消失无痛,有时肿块可进入阴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内梨形肿块 10 cm8 cm 大小,可还纳,压内环腹压增加肿物不出现,透光实验阴性。(分数:10.00)(1).初步诊断为(分数:2.00)A.可复性腹股沟直疝B.可复性腹股沟斜疝 C.难复性腹股沟直疝D.难复性腹股沟斜疝E.右侧睾丸鞘膜积液解析:解析:腹股沟斜疝除局部坠胀感外,腹股沟区有一突
19、出肿块,平卧回纳后消失,站立或者咳嗽又可出现,可进入阴囊。(2).术前灌肠的原因是(分数:2.00)A.防止术中呕吐B.防止术后腹痛C.防止术后便秘 D.防止术后刀口出血E.防止术后伤口裂开解析:解析:术前灌肠是为了防止术后便秘,增加腹内压力使其复发。(3).术前嘱患者将尿排尽的原因是(分数:2.00)A.防止术后尿潴留B.防止排尿在手术台上C.防止术后腹痛D.防止膀胱损伤 E.防止术后尿失禁解析:解析:术前嘱患者将尿排尽,防止术中损伤膀胱。(4).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手术后,采取去枕平卧 68 小时的原因是(分数:2.00)A.防止术后头疼 B.防止术后呕吐C.防止术后伤口疼痛D.防止
20、术后出血E.防止术后误吸解析:解析:硬膜外麻醉术后头痛原因是因为穿刺处脑脊液漏出,引起颅内压降低所致,术后采取去枕平卧 68 小时,可以预防硬膜外麻醉术后头痛。(5).下列属于腹外疝发生的后天因素有(分数:2.00)A.腹股沟三角B.腹股沟管C.脐环D.体弱、腹肌萎缩 E.股环解析:解析:体弱、腹肌萎缩属于腹外疝发生的后天因素,而腹股沟三角、腹股沟管、脐环、股环为腹外疝发生的先天因素。四、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分数:4.00)(1).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由于股管几乎是
21、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因此股疝最易嵌顿。(2).最常见的腹外疝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7090,或占腹股沟疝的 8595。腹股沟直疝多发生于老年人。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多见于小儿,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韧,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上的疝,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A血尿素氮 B3P 试验 C黄疸指数 D血气分析 ESwanGanz 气囊漂浮导管(分数:6.00)(1).呼吸系统监护测定选用(分数:2.00)A.B.C.D. E.解析:(2).循环系统监护测定选用(分数:2.00)A.B.C.D.E. 解析:(3).泌尿系统监护测定选用(分数:2.00)A. B.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