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综合)-试卷 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当温度超过 45会刺激下列哪种接受器而引起不舒适(分数:2.00)A.热接受器B.冷接受器C.接受器D.疼觉接受器E.热疼痛接受器2.昏迷成人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分数:2.00)A.50B.6070C.7080D.8090E.1103.可以使用 6070水温的热水袋的患者是(分数:2.00)A.昏迷患者B.瘫痪患者C.老年患者D.婴幼儿患者E.神志清醒的青年人4.有关热疗应用目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促进浅表炎症消退和局限B.抑制炎症的扩散C
2、.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D.传导发散体内的热E.提高痛觉神经的兴奋性5.对伤口局部进行湿热敷时,应特别注意(分数:2.00)A.防止弄湿床单B.皮肤局部及周边涂抹凡士林C.水温要适度D.严格无菌操作E.及时更换敷料6.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禁用热疗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热疗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肿胀和疼痛B.热疗可导致细菌入血,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C.受伤范围小,热疗不方便、效果差D.局部皮肤敏感性差,容易烫伤E.缓解疼痛后,会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7.用冰槽降温时,为保护角膜,双眼应覆盖(分数:2.00)A.干纱布B.红霉素纱布C.石蜡油纱布D.凡士林纱布E.氯霉素眼药水
3、纱布8.观察患者开始的时间是(分数:2.00)A.来院挂号时B.入院 1 天内C.写护理病历时D.做护理体检时E.接触患者时9.当心脏病患者出现二联体时,其脉搏表现(分数:2.00)A.交替脉B.奇脉C.水冲脉D.绌脉E.间歇脉10.目前医学界逐渐开始以哪项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分数:2.00)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脑死亡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1.死亡的三阶段是(分数:2.00)A.昏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期C.肌张力减退、肌张力消失、神经反射消失D.意识模糊、昏迷、意识障碍E.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角膜反射消失12.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
4、分数:2.00)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尸斑出现D.各种反射消失E.神志不清13.被誉为“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灯塔”的临终关怀机构是(分数:2.00)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B.西欧修道院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4.临终病人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分数:2.00)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15.濒死期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分数:2.00)A.视觉B.听觉C.味觉D.嗅觉E.触觉16.尸体护理时,头下垫枕的目的是(分数:2.00)A.防止面部变色B.使尸体包裹外观良好C.防止下颏下垂D.保持尸体位置良好E.便
5、于家属认领17.进行尸体护理的做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撤去治疗用物B.放低头部C.装上义齿D.洗脸闭合眼睑E.用尸单包裹尸体二、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8.女性,20 岁,踝关节扭伤 12 小时,经检查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需进行冷敷,其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减轻局部组织充血B.促进炎症局限C.减轻局部疼痛D.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充血E.促进末梢循环19.男,66 岁,车祸撞伤脑部,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表现应属于(分数:2.00)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疾病晚期E.脑死亡期20.患者魏某,女,60 岁,
6、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分数:2.00)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21.陈先生,73 岁,胃癌晚期,近日病情加重,常抱怨家属照顾欠周到,要求停止治疗。此病人心理反应属于(分数:2.00)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三、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男,50 岁,脑出血昏迷入院两天。查:T36,P60 次分,R 16 次分,血压 15090 mmHg。现使用热水袋保暖。(分数:4.00)(1).该患者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能超过(分数:2.00)A.40B.
7、50C.60D.70E.80(2).使用热水袋时观察的重点应是(分数:2.00)A.瞳孔B.意识状态C.生命体征D.治疗效果E.局部皮肤状况患者,男,22 岁,近日来感觉身体极度不适,伴发热,遂入院治疗。入院当日体温最高时达 394,最低时为 376。(分数:4.00)(1).此种发热的热型为(分数:2.00)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不规则热(2).护理该患者时,护士为其测量体温的间隔时间是(分数:2.00)A.2 小时B.4 小时C.6 小时D.8 小时E.12 小时患者女性,15 岁。确诊为白血病,近几天高热不退,其母亲站在门口悄悄流泪。(分数:4.00)(1).假如你
8、是责任护士,应该(分数:2.00)A.走上前问她,您的女儿还好吗B.您别太难过了C.您应该知道这种病是会发烧的,我们都在尽力,您别太伤心了,也许我们可以谈一谈D.我可以帮助您吗E.有医生在,没什么问题(2).此时护士与这位母亲之间适宜的人际距离应当是(分数:2.00)A.亲密距离B.朋友距离C.个人距离D.社会距离E.公众距离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死亡后 24 小时 B死亡后 46 小时 C死亡后 68 小时 D死亡后 810 小时 E死亡后 24 小时(分数:4.00)(1).出现尸斑的时间为(分数:2.00)A.B.C.D.E.(2).出现尸僵的时间为(分数:2.0
9、0)A.B.C.D.E.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综合)-试卷 1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当温度超过 45会刺激下列哪种接受器而引起不舒适(分数:2.00)A.热接受器B.冷接受器C.接受器D.疼觉接受器 E.热疼痛接受器解析:2.昏迷成人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分数:2.00)A.50 B.6070C.7080D.8090E.110解析:解析:成人使用热水袋水温为 6070。对意识不清、老年人、婴幼儿、末梢循环不良等患者,水温应低于 50。3.可以使用 6070水温的热水袋的患者是(分数:2.00)A.昏迷患者B.瘫痪患者
10、C.老年患者D.婴幼儿患者E.神志清醒的青年人 解析:解析:神志清醒的青年人,热水袋的水温可以是 6070;而婴幼儿、老人、瘫痪、感觉迟钝、循环不良者,热水袋的水温应低于 50,以避免烫伤。4.有关热疗应用目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促进浅表炎症消退和局限 B.抑制炎症的扩散C.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D.传导发散体内的热E.提高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解析:解析:热疗可促进浅表炎症的消退和局限;热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炎症后期用热疗可以促使白细胞释放出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5.对伤口局部进行湿热敷时,应特别注意(分数:2.00)A.防止
11、弄湿床单B.皮肤局部及周边涂抹凡士林C.水温要适度D.严格无菌操作 E.及时更换敷料解析:解析:局部有伤口热疗时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6.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禁用热疗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热疗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肿胀和疼痛B.热疗可导致细菌入血,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 C.受伤范围小,热疗不方便、效果差D.局部皮肤敏感性差,容易烫伤E.缓解疼痛后,会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解析:解析: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用热可加快血流,使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扩散,甚至造成颅内感染。7.用冰槽降温时,为保护角膜,双眼应覆盖(分数:2.00)A.干纱布B.红霉素纱布C.石蜡油纱
12、布D.凡士林纱布 E.氯霉素眼药水纱布解析:解析:使用冰槽降温时,双眼覆盖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8.观察患者开始的时间是(分数:2.00)A.来院挂号时B.入院 1 天内C.写护理病历时D.做护理体检时E.接触患者时 解析:解析:观察患者应从护士接触患者时开始。9.当心脏病患者出现二联体时,其脉搏表现(分数:2.00)A.交替脉B.奇脉C.水冲脉D.绌脉E.间歇脉 解析:10.目前医学界逐渐开始以哪项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分数:2.00)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脑死亡 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解析:解析:目前医学界逐步开始主张将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认为脑死亡后,生命活
13、动将无法逆转。脑死亡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11.死亡的三阶段是(分数:2.00)A.昏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期 C.肌张力减退、肌张力消失、神经反射消失D.意识模糊、昏迷、意识障碍E.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角膜反射消失解析:12.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分数:2.00)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尸斑出现 D.各种反射消失E.神志不清解析:解析: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终止,出现不可逆变化。此期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而且,随着此期的进展,会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
14、尸体腐败等。13.被誉为“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灯塔”的临终关怀机构是(分数:2.00)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B.西欧修道院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解析:14.临终病人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分数:2.00)A.否认期 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解析:解析:一般将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与接受期。15.濒死期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分数:2.00)A.视觉B.听觉 C.味觉D.嗅觉E.触觉解析:解析:濒死病人常表现为希氏面容,即面肌瘦削、面部呈铅灰色、嘴微张、下颌下垂、眼眶凹陷、
15、双眼半睁呆滞、瞳孔固定。病人视力逐渐减退,视力模糊至丧失。语言逐渐混乱、发音困难。而听觉通常最后消失。16.尸体护理时,头下垫枕的目的是(分数:2.00)A.防止面部变色 B.使尸体包裹外观良好C.防止下颏下垂D.保持尸体位置良好E.便于家属认领解析:解析:头下垫枕,抬高头部,可防止面部瘀血变色。17.进行尸体护理的做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撤去治疗用物B.放低头部 C.装上义齿D.洗脸闭合眼睑E.用尸单包裹尸体解析:解析:进行尸体护理时应撤去治疗用物,使尸体仰卧,头下垫一枕,以防面部变色。二、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8.女性,20 岁,踝关节扭伤 12 小时,经检
16、查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需进行冷敷,其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减轻局部组织充血 B.促进炎症局限C.减轻局部疼痛D.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充血E.促进末梢循环解析:解析:冷敷可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的早期。19.男,66 岁,车祸撞伤脑部,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表现应属于(分数:2.00)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D.疾病晚期E.脑死亡期解析:解析:临床死亡期的主要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该病人应属于临床死亡期。2
17、0.患者魏某,女,60 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分数:2.00)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 D.愤怒期E.否认期解析:解析:否认期: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 愤怒期:当否认无法再持续下去时,病人常表现
18、为生气与激怒,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护人员、朋友、家属等接近他的人发泄,或对医院的制度、治疗等方面表示不满,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协议期: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为了尽量延长生命,做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的心理。此期病人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 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
19、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21.陈先生,73 岁,胃癌晚期,近日病情加重,常抱怨家属照顾欠周到,要求停止治疗。此病人心理反应属于(分数:2.00)A.否认期B.愤怒期 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解析:三、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男,50 岁,脑出血昏迷入院两天。查:T36,P60 次分,R 16 次分,血压 15090 mmHg。现使用热水袋保暖。(分数:4.00)(1).该患者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能超过(分数:2.00)A.40B.50 C.60D.70E.80解析:解析
20、:该患者为昏迷病人,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能超过 50。(2).使用热水袋时观察的重点应是(分数:2.00)A.瞳孔B.意识状态C.生命体征D.治疗效果E.局部皮肤状况 解析:解析: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脑出血昏迷状况可知患者对热的敏感性差,应重点观察局部皮肤状况。患者,男,22 岁,近日来感觉身体极度不适,伴发热,遂入院治疗。入院当日体温最高时达 394,最低时为 376。(分数:4.00)(1).此种发热的热型为(分数:2.00)A.稽留热B.弛张热 C.间歇热D.回归热E.不规则热解析:解析: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 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1,但最低体温都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
21、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2).护理该患者时,护士为其测量体温的间隔时间是(分数:2.00)A.2 小时B.4 小时 C.6 小时D.8 小时E.12 小时解析:解析:对高热病人,测量体温应每隔 4 小时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 3 天后改为每天 2 次。患者女性,15 岁。确诊为白血病,近几天高热不退,其母亲站在门口悄悄流泪。(分数:4.00)(1).假如你是责任护士,应该(分数:2.00)A.走上前问她,您的女儿还好吗B.您别太难过了C.您应该知道这种病是会发烧的,我们都在尽力,您别太伤心了,也许我们可以谈一谈 D.我可以帮助您吗E.有医生在,没什么问题解析:(2).此时护士与这位母亲之间适宜的人际距离应当是(分数:2.00)A.亲密距离 B.朋友距离C.个人距离D.社会距离E.公众距离解析: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死亡后 24 小时 B死亡后 46 小时 C死亡后 68 小时 D死亡后 810 小时 E死亡后 24 小时(分数:4.00)(1).出现尸斑的时间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尸斑出现在死亡后 24 小时。(2).出现尸僵的时间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尸僵出现在死亡后 46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