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硬肿症B.骨髓炎C.二重感染D.化脓性脑膜炎E.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的关键是(分数:2.00)A.营养支持B.对症治疗C.免疫治疗D.维持体液平衡E.病因治疗及病灶清除3.新生儿硬肿症体温 32时,最主要的处理是(分数:2.00)A.用激素B.用阿托品C.应用抗生素D.复温E.补液及纠正酸中毒4.重度新生儿硬肿症复温的要求是(分数:2.00)A.迅速复温B.48 小时内体
2、温恢复正常C.812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D.1224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E.24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5.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顺序为(分数:2.00)A.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B.小腿大腿外侧上肢臀部面颊全身C.大腿小腿上肢臀部面颊全身D.面颊小腿大腿外侧臀部上身面颊全身E.上肢面颊臀部小腿大腿外侧全身6.新生儿硬肿常常首发的部位是(分数:2.00)A.面颊B.上肢C.大腿外侧D.上肢内侧E.小腿7.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首要措施是(分数:2.00)A.供给足够的热量B.供给足够的液体C.逐渐复温D.预防各种感染E.加强皮肤护理8.厌氧芽孢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是因为有(分数:2.
3、00)A.内毒素B.芽孢C.荚膜D.鞭毛E.菌毛9.注射 TAT的目的是(分数:2.00)A.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B.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C.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菌D.对确诊或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E.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10.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为(分数:2.00)A.细菌芽孢污染伤口B.菌群失调C.伤口的厌氧微环境D.细菌繁殖体污染伤口E.机体免疫力低下11.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其目的是(分数:2.00)A.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B.阻止细菌产生毒素C.中和结合在神经细胞上的外毒素D.中和游离于神经细胞外的外毒素E.中和进入血液中的外毒素12.紧急预防破伤风最好注
4、射(分数:2.00)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丙种球蛋白D.抗生素E.破伤风死菌苗13.对于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神经毒素B.化学性质为蛋白质C.该毒素可被肠道蛋白酶所破坏D.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E.该毒素毒性最强,对人致死量小于 01g14.属于破伤风梭菌形态染色方面的特性是(分数:2.00)A.有荚膜B.无鞭毛C.菌体呈竹节状排列D.菌体呈鼓槌状E.芽孢正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15.破伤风梭菌培养后的菌落特点为(分数:2.00)A.形成花菜样菌落B.血平板上形成薄膜状爬行生长物C.形成脐状菌落D.血平板上无溶血环E.血平板上菌落周围有双
5、层溶血环16.新生儿破伤风细菌入侵的途径是(分数:2.00)A.脐部B.呼吸道C.消化道D.皮肤E.胎盘17.新生儿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分数:2.00)A.发热B.牙关紧闭C.全身痉挛D.角弓反张E.呼吸衰竭18.治疗新生儿破伤风,首选的抗生素是(分数:2.00)A.红霉素B.青霉素C.氯霉素D.庆大霉素E.新霉素19.关于新生儿破伤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由破伤风芽孢梭菌引起的一种感染疾病B.破伤风芽孢梭菌侵入途径为脐部C.潜伏期 314 天,常于生后 48 天发病D.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E.本病不可以预防20.预防新生儿破伤风主要措施是(分数:2.00)
6、A.断脐后盖消毒纱布B.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C.早期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及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E.普及新法接生,严格无菌操作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21.患儿,日龄 4天,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不妥的处理是(分数:2.00)A.供给足够液体和热量B.尽量减少肌内注射C.应快速复温D.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E.注意有无出血倾向22.男性早产儿,出生 4天,因哭声低微,不吃奶 2天,紫绀,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紫绀,哭声低微,口鼻中少许血性泡沫,全身冷,皮肤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会阴,下腹部,面颊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双肺有中细湿啰音,首先考虑诊断为(分
7、数:2.00)A.新生儿水肿并肺炎B.新生儿皮下坏疽并败血症C.新生儿硬肿症并肺炎D.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E.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败血症23.出生 5天新生儿,2 天来拒奶,不哭、少动。体检:皮温低(重度低体温),面颊、四肢皮肤暗红色,僵硬。为使患儿复温,最适宜的方法是(分数:2.00)A.立即放入 3738的暖箱中B.放入 3738的温水中行温水浴C.放入 3032温箱中发温D.立即放入比其体温高 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 051E.在一般病室中自然复温24.男性 5天早产儿,因不吃奶、哭声弱、周身凉 2天入院。体检: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面色发绀,皮肤冷并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下腹部及面颊
8、部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新生儿水肿并肺炎B.新生儿硬肿症并肺炎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皮下坏疽E.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5.生后 8天女婴,来自山区,因拒奶 1天,全身冰冷入院。体检:体温不升,反应差皮肤呈暗红色,约10皮肤如硬橡皮样。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腹尚软,脐带已脱落,该患儿皮肤硬肿最早可以出现在(分数:2.00)A.会阴部B.臀部C.双肩胛区D.小腿外倾E.面颊26.男,8 天,36 周出生,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不吸奶,反应低下。体温 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如橡皮样,下述哪项治疗适宜(分数:2
9、.00)A.复温,逐渐调高暖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 36左右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 80卡,以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C.补液 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 6080 mlkg日,糖盐比为 4:1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E.地塞米松静滴,05mg1mgkg次,12 次日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血胆红素测定 B胃液振荡试验 C血常规检查 D肝功能检查 E血液培养(分数:4.00)(1).诊断新生儿败血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B.C.D.E.(2).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较有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B.C.D.E.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新
10、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硬肿症B.骨髓炎C.二重感染D.化脓性脑膜炎 E.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解析: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有时神经系统症状并不明显,但已并发此症。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做脑脊液检查。2.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的关键是(分数:2.00)A.营养支持B.对症治疗C.免疫治疗D.维持体液平衡E.病因治疗及病灶清除 解析: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治疗要点主要有: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对症、支持治疗。3.新生儿硬肿症体温 32时,
11、最主要的处理是(分数:2.00)A.用激素B.用阿托品C.应用抗生素D.复温 E.补液及纠正酸中毒解析:解析: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低,最主要的处理是复温。4.重度新生儿硬肿症复温的要求是(分数:2.00)A.迅速复温B.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C.812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D.1224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E.24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解析:解析:轻、中度患儿,体温30,产热良好(腋一肛温差为正值),立即放入适中环境温度,减少失热,升高体温。可将患儿置入预热至 30的暖箱内,箱温在 3034范围,在 612 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重症患儿,体温30或产热衰竭(腋一肛温差为负值),先以高于患儿体温
12、12的暖箱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 051,于 1224 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5.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顺序为(分数:2.00)A.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B.小腿大腿外侧上肢臀部面颊全身C.大腿小腿上肢臀部面颊全身D.面颊小腿大腿外侧臀部上身面颊全身E.上肢面颊臀部小腿大腿外侧全身解析:6.新生儿硬肿常常首发的部位是(分数:2.00)A.面颊B.上肢C.大腿外侧D.上肢内侧E.小腿 解析:7.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首要措施是(分数:2.00)A.供给足够的热量B.供给足够的液体C.逐渐复温 D.预防各种感染E.加强皮肤护理解析:解析: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8.厌氧芽
13、孢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是因为有(分数:2.00)A.内毒素B.芽孢 C.荚膜D.鞭毛E.菌毛解析:9.注射 TAT的目的是(分数:2.00)A.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B.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C.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菌D.对确诊或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 E.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解析:解析:发生创伤后,为预防破伤风,常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目的是中和南破伤风杆菌产生的致病外毒素。破伤风病人或疑似病人应注射 TAT。对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或爱伤前未经全程免疫者,除注射 1针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 TAT。10.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为(
14、分数:2.00)A.细菌芽孢污染伤口B.菌群失调C.伤口的厌氧微环境 D.细菌繁殖体污染伤口E.机体免疫力低下解析:解析:破伤风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其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南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破伤风梭菌为条件致病菌,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局部坏死组织多,局部供血不足,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的微环境,同时伴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11.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其目的是(分数:2.00)A.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B.阻止细菌产生毒素C.中和结合在神经细胞上的外毒素D.中和游离于神经细胞外的外毒素 E.中和进入血液中的外毒素解析:解析:破伤风抗毒素主要作用为
15、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但对已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无中和作用。对伤口感染较重及症状明显的患者,应争取发病后早期使用,并根据伤口情况及病情进展决定是否需要重复应用或加局部应用,以中和新产生的毒素。12.紧急预防破伤风最好注射(分数:2.00)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 C.丙种球蛋白D.抗生素E.破伤风死菌苗解析:13.对于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神经毒素B.化学性质为蛋白质C.该毒素可被肠道蛋白酶所破坏D.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E.该毒素毒性最强,对人致死量小于 01g 解析:14.属于破伤风梭菌形态染色方面的特性是(分数:2.00)A.有荚膜B.
16、无鞭毛C.菌体呈竹节状排列D.菌体呈鼓槌状 E.芽孢正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解析:解析: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长 48m,宽 0305m,周身鞭毛,芽孢呈网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15.破伤风梭菌培养后的菌落特点为(分数:2.00)A.形成花菜样菌落B.血平板上形成薄膜状爬行生长物 C.形成脐状菌落D.血平板上无溶血环E.血平板上菌落周围有双层溶血环解析:16.新生儿破伤风细菌入侵的途径是(分数:2.00)A.脐部 B.呼吸道C.消化道D.皮肤E.胎盘解析:解析: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南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 7天左右发病,临
17、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17.新生儿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分数:2.00)A.发热B.牙关紧闭 C.全身痉挛D.角弓反张E.呼吸衰竭解析:解析:新生儿破伤风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18.治疗新生儿破伤风,首选的抗生素是(分数:2.00)A.红霉素B.青霉素 C.氯霉素D.庆大霉素E.新霉素解析:解析:青霉素、灭滴灵能杀灭破伤风杆菌。19.关于新生儿破伤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由破伤风芽孢梭菌引起的一种感染疾病B.破伤风芽孢梭菌侵入途径为脐部C.潜伏期 314 天,常于生后 48 天发病
18、D.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E.本病不可以预防 解析:解析:新生儿破伤风是南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南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潜伏期大多48(314)天。潜伏期与出现症状到首次抽搐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差。一般以哭吵不安起病,患儿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眉举额皱,口角上牵,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成角弓反张状。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肉收缩仍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声、光、轻触、饮水、轻刺等)常诱发痉挛发作。呼吸肌与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膀胱及直肠括约肌痉挛可导致尿潴留和便秘。 患儿神志清醒,早期多不发热
19、,以后体温升高可因全身肌肉反复强直痉挛引起,亦可因肺炎等继发感染所致。经及时处理能渡过痉挛期者,其发作逐渐减少、减轻,数周后痊愈。否则因越发越频、缺氧窒息或继发感染而死亡。20.预防新生儿破伤风主要措施是(分数:2.00)A.断脐后盖消毒纱布B.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C.早期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及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E.普及新法接生,严格无菌操作 解析:解析: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推广新法接生,在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端的清洁处理是预防的根本措施。对于高危孕妇,应接受破伤风免疫注射。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21.患儿,日龄 4天,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不妥的处
20、理是(分数:2.00)A.供给足够液体和热量 B.尽量减少肌内注射C.应快速复温D.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E.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解析:解析: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包括应快速复温,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尽量减少肌内注射,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但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22.男性早产儿,出生 4天,因哭声低微,不吃奶 2天,紫绀,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紫绀,哭声低微,口鼻中少许血性泡沫,全身冷,皮肤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会阴,下腹部,面颊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双肺有中细湿啰音,首先考虑诊断为(分数:2.00)A.新生儿水肿并肺炎B.新生儿
21、皮下坏疽并败血症C.新生儿硬肿症并肺炎D.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 E.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败血症解析:23.出生 5天新生儿,2 天来拒奶,不哭、少动。体检:皮温低(重度低体温),面颊、四肢皮肤暗红色,僵硬。为使患儿复温,最适宜的方法是(分数:2.00)A.立即放入 3738的暖箱中B.放入 3738的温水中行温水浴C.放入 3032温箱中发温D.立即放入比其体温高 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 051 E.在一般病室中自然复温解析:24.男性 5天早产儿,因不吃奶、哭声弱、周身凉 2天入院。体检: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面色发绀,皮肤冷并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下腹部及面颊部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双肺
22、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新生儿水肿并肺炎B.新生儿硬肿症并肺炎 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皮下坏疽E.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析:25.生后 8天女婴,来自山区,因拒奶 1天,全身冰冷入院。体检:体温不升,反应差皮肤呈暗红色,约10皮肤如硬橡皮样。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腹尚软,脐带已脱落,该患儿皮肤硬肿最早可以出现在(分数:2.00)A.会阴部B.臀部C.双肩胛区D.小腿外倾 E.面颊解析:26.男,8 天,36 周出生,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不吸奶,反应低下。体温 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如橡皮样,下述哪项治疗适宜(分数:2.00)A.
23、复温,逐渐调高暖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 36左右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 80卡,以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 C.补液 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 6080 mlkg日,糖盐比为 4:1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E.地塞米松静滴,05mg1mgkg次,12 次日解析:解析:依题意患儿为硬肿症,在做好生命体征监护的同时,必须补足能量,保证热卡来源,从2092 kJ(kg.d)5(kcal(kg.d)开始,随体温上升增至 4184 kJ(kg.d)100kcal(kg.d)。在消化功能未恢复时,早期喂乳要防腹胀、呕吐,可先用静脉高营养,待消化功能正常后再喂奶。三、B1 型题(总题数:
24、1,分数:4.00)A血胆红素测定 B胃液振荡试验 C血常规检查 D肝功能检查 E血液培养(分数:4.00)(1).诊断新生儿败血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是指致病菌进入血液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血液细菌培养可阳性。(2).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较有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胃液振荡试验有助确诊,泡沫多者可排除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