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康复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肱骨干骨折的早期康复,不包括 A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B腕关节主动活动 C手部主动活动 D手部被动活动 E上臂旋转活动(分数:1.00)A.B.C.D.2.超短波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主要作用为 A消炎、控制水肿 B缓解粘连 C促进代谢 D肌肉收缩 E增加渗出(分数:1.00)A.B.C.D.3.类风湿关节炎手术治疗最不重要的治疗目的是 A改善外观 B缓解疼痛 C改善功能 D预防畸形 E恢复功能(分数:1.00)A.B.C.D.4.与低频电疗比较,中频电疗的生物效应不含 A消炎 B镇痛 C组织电解 D兴奋神经肌肉
2、E改善血液循环(分数:1.00)A.B.C.D.5.红斑作用最强的是哪个波段的紫外线 A长波 B中波 C全波 D短波 E无规律(分数:1.00)A.B.C.D.6.中耳炎的治疗不包括 A低频电疗 B超短波治疗 C紫外线照射 D直流电抗生素或碘离子导入 E耳痛不止,鼓膜膨隆,鼓室积脓时进行鼓膜切开术(分数:1.00)A.B.C.D.7.骨折固定应保持在 A休息位 B抗痉挛位 C功能位 D伸展位 E屈曲位(分数:1.00)A.B.C.D.8.按照常规,脊髓损伤后早期应该 A每小时翻身 1 次 B每 2h 翻身 1 次 C每 3h 翻身 1 次 D每 4h 翻身 1 次 E每 5h 翻身 1 次(分
3、数:1.00)A.B.C.D.9.挛缩是指 A肌肉痉挛 B瘢痕增生 C肌肉活动受限 D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 E关节损伤不能活动(分数:1.00)A.B.C.D.10.睑腺炎急性水肿时,可选择的物理治疗为 A热敷 B冷敷 C红外线 D激光 E蜡疗(分数:1.00)A.B.C.D.11.有关腰椎牵引治疗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椎间隙加宽,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减小 B关节突关节上下滑动,纠正关节的半脱位 C突出髓核完全还纳 D后纵韧带张力明显增大,黄韧带牵张 E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分数:1.00)A.B.C.D.12.为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独立进出,在阶梯或马路旁应设置 A导向块 B音响交通信号灯 C坡道
4、 D停步块 E红绿灯(分数:1.00)A.B.C.D.13.摆放脑卒中患者抗痉挛体位时,手应 A掌心向上,手指屈曲并并拢 B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 C掌心向下,手指屈曲并并拢 D掌心向下,手指伸展并分开 E掌心向下,手指屈曲呈握拳状(分数:1.00)A.B.C.D.14.假如人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外,则最可能的情况为 A仍可保持平衡 B失衡 C对平衡无任何影响 D出现协调功能障碍 E协调和平衡均出现问题(分数:1.00)A.B.C.D.15.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无尿期首选 A高频电 B低频电 C中频电 D光疗 E超声(分数:1.00)A.B.C.D.16.需要进行矫正训练的疾病为 A前庭功能损害
5、 B肩关节周围炎 C膝骨关节病 D脊柱侧弯 E肺气肿致桶状胸(分数:1.00)A.B.C.D.17.脑性瘫痪最常用的康复方法是 A神经发育学疗法 B传统康复疗法 C药物疗法 D言语疗法 E手术疗法(分数:1.00)A.B.C.D.18.手外伤致槌状指畸形,多见于伸指肌腱几区损伤 A区 B区 C区 D区 E区(分数:1.00)A.B.C.D.19.WAB 常用于评定偏瘫患者的 A运动功能 B日常生活能力 C功能独立性 D平衡功能 E言语功能(分数:1.00)A.B.C.D.20.感应电疗法属于 A直流电疗 B低频电疗 C中频电疗 D高频电疗 E静电疗法(分数:1.00)A.B.C.D.21.手功
6、能位姿势相当于 A握笔姿势 B握茶杯的姿势 C拳击姿势 D弹钢琴姿势 E握毛笔姿势(分数:1.00)A.B.C.D.22.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 A限制异常活动 B预防或矫正畸形 C维持功能性姿势 D重返家庭和学校 E促进生长发育(分数:1.00)A.B.C.D.23.下述治疗佝偻病的方法中,通常不采用 A药物疗法 B日光疗法 C毫米波治疗 D紫外线照射 E体位矫形(分数:1.00)A.B.C.D.24.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开始出现分离运动,这时属于 Brunnstrom 分期 A期 B期 C期 D期 E期(分数:1.00)A.B.C.D.25.人体重心支持面不稳定时 A身体的稳定极限上升 B身
7、体的稳定极限下降 C身体的稳定极限不变 D接触面变大 E接触面变小(分数:1.00)A.B.C.D.26.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下肢功能评定时重点评定 A屈膝能力 B屈髋能力 C下蹲能力 D行走能力 E跳跃能力(分数:1.00)A.B.C.D.27.昏迷患者为保持关节活动度可进行 A制动于功能位 B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C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D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E牵张训练(分数:1.00)A.B.C.D.28.痉挛常见于 A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B脊髓前角神经元病变 C小脑病变 D前庭病变 E脱髓鞘病变(分数:1.00)A.B.C.D.29.严重或完全性截瘫患者跟腱牵张的训练不包括 A站立床站立
8、 B手法牵张 C下蹲 D使用踝足矫形器 E被动运动(分数:1.00)A.B.C.D.30.目测类比测痛法(VAS)主要是评测疼痛的 A部位 B程度 C性质 D分类 E时间(分数:1.00)A.B.C.D.31.肌力训练的作用不包括 A防治制动后的肌萎缩 B促进外周神经损伤后的肌力恢复 C帮助维持肌病患者的肌肉舒缩功能 D明显地改善糖代谢水平 E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防治内脏下垂(分数:1.00)A.B.C.D.32.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近日劳累后上肢疼痛剧烈,在治疗时,不适宜的方法是 A激素 B无热量超短波 C直流电离子导入 D脱水剂 E温热量超短波(分数:1.00)A.B.C.D.33.压力疗
9、法治疗瘢痕,每天加压治疗的时间应为 A6h 以内 B612h C1216h D1222h E2324h(分数:1.00)A.B.C.D.34.关于自助具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 B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 C有助于重树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 D省力 E耗费时间(分数:1.00)A.B.C.D.35.属于直流电阴极下反应的是 A电极下产酸 B钠离子相对较多 C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D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E有利于水肿与渗出消散(分数:1.00)A.B.C.D.36.下列方法中,胃溃疡的治疗首选 A运动疗法 B调制中频电疗法 C康复工程 D认知疗法 E言语疗法(分数:1.00)A.B.C.D.37
10、.脊髓损伤患者血管调节性训练应采用 A被动活动 B桥式运动 C呼吸训练 D斜板站立训练 E增强肌力训练(分数:1.00)A.B.C.D.38.早期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夹板 B激光治疗 C药物 D蜡疗 E压力治疗(分数:1.00)A.B.C.D.39.脑性瘫痪最常用的神经促进技术为 ARood 法 BBobath 法 CBrunnstrom 法 DPNF 法 E运动再学习法(分数:1.00)A.B.C.D.40.作用深度能达到深层肌肉的高频电疗法是 A共鸣火花疗法 B线圈场法短波 C分米波疗法 D厘米波疗法 E毫米波疗法(分数:1.00)A.B.C.D.41.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静息
11、肌张力水平的比较,可将肌张力异常分为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E7 种(分数:1.00)A.B.C.D.42.超声波用于松解粘连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机械效应 B空化作用 C弥散作用 D触变作用 E解聚作用(分数:1.00)A.B.C.D.43.Cobb 角为 2045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 B休息为主 C平衡训练 D佩戴侧弯矫形器 E手术治疗(分数:1.00)A.B.C.D.44.固定原动肌起点的是 A原动肌 B主动肌 C拮抗肌 D固定肌 E协同肌(分数:1.00)A.B.C.D.45.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是指实施的时间在伤后 A4 周以内 B45
12、周 C67 周 D89 周 E1011 周(分数:1.00)A.B.C.D.46.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最常用的是 A硬板床 B水床 C气垫床 D翻身床 E抢救床(分数:1.00)A.B.C.D.47.颈椎牵引最适用于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C脊髓型颈椎病 D臂丛神经损伤 E胸廓出口综合征(分数:1.00)A.B.C.D.48.普通轮椅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座垫 B车轮和刹车 C扶手和手柄 D电动装置 E靠背和脚踏板(分数:1.00)A.B.C.D.49.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不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为 A腰椎牵引 B超短波 C石蜡疗法 D红外线治疗 E水疗法(分数:1.0
13、0)A.B.C.D.50.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器不包括 A长臂量角器 B短臂量角器 C小型半圆形量角器 D等速测试仪 E圆规(分数:1.00)A.B.C.D.初级康复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肱骨干骨折的早期康复,不包括 A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B腕关节主动活动 C手部主动活动 D手部被动活动 E上臂旋转活动(分数:1.00)A.B.C.D. 解析:上臂旋转活动适合于内固定术后 23 周时的康复训练,早期康复不适用。2.超短波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主要作用为 A消炎、控制水肿 B缓解粘连 C促进代谢 D肌肉收缩 E增加渗出(分数:1.00)A. B.C.
14、D.解析:超短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水肿的消散,代谢产物、炎症产物和细菌毒素的排泄和清除。3.类风湿关节炎手术治疗最不重要的治疗目的是 A改善外观 B缓解疼痛 C改善功能 D预防畸形 E恢复功能(分数:1.00)A. B.C.D.解析:4.与低频电疗比较,中频电疗的生物效应不含 A消炎 B镇痛 C组织电解 D兴奋神经肌肉 E改善血液循环(分数:1.00)A.B.C. D.解析: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在电流的每一个周期的正半周期与负半周期内人体组织内的离子都向不同的方向往返移动,因而不能移到电极下引起电解反应。5.红斑作用最强的是哪个波段的紫外线 A长波 B中波 C全波 D短波 E无规律(分
15、数:1.00)A.B. C.D.解析:致红斑作用最强的是中波段的紫外线。6.中耳炎的治疗不包括 A低频电疗 B超短波治疗 C紫外线照射 D直流电抗生素或碘离子导入 E耳痛不止,鼓膜膨隆,鼓室积脓时进行鼓膜切开术(分数:1.00)A. B.C.D.解析:中耳炎的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疗法、紫外线照射、直流电离子导入法。7.骨折固定应保持在 A休息位 B抗痉挛位 C功能位 D伸展位 E屈曲位(分数:1.00)A.B.C. D.解析:8.按照常规,脊髓损伤后早期应该 A每小时翻身 1 次 B每 2h 翻身 1 次 C每 3h 翻身 1 次 D每 4h 翻身 1 次 E每 5h 翻身 1 次(分数:1.0
16、0)A.B. C.D.解析:卧床患者应定时变换体位,一般 2h 翻身 1 次,以防压疮形成。9.挛缩是指 A肌肉痉挛 B瘢痕增生 C肌肉活动受限 D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 E关节损伤不能活动(分数:1.00)A.B.C.D. 解析:挛缩是指关节本身、肌肉和软组织病变引起关节的活动范围受限。10.睑腺炎急性水肿时,可选择的物理治疗为 A热敷 B冷敷 C红外线 D激光 E蜡疗(分数:1.00)A.B.C.D. 解析:低强度激光有消炎作用,可治疗睑腺炎、睑板腺囊肿。11.有关腰椎牵引治疗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椎间隙加宽,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减小 B关节突关节上下滑动,纠正关节的半脱位 C突出髓核完全还
17、纳 D后纵韧带张力明显增大,黄韧带牵张 E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分数:1.00)A.B.C. D.解析:腰椎牵引的目的是消除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松解粘连,增大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12.为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独立进出,在阶梯或马路旁应设置 A导向块 B音响交通信号灯 C坡道 D停步块 E红绿灯(分数:1.00)A.B.C. D.解析:为方便轮椅出入,应在台阶处修延坡道,一般坡宽 1.5 米,坡道应防滑,操作轮倚最理想的坡道角度为 5。13.摆放脑卒中患者抗痉挛体位时,手应 A掌心向上,手指屈曲并并拢 B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 C掌心向下,手指屈曲并并拢 D
18、掌心向下,手指伸展并分开 E掌心向下,手指屈曲呈握拳状(分数:1.00)A.B. C.D.解析:14.假如人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外,则最可能的情况为 A仍可保持平衡 B失衡 C对平衡无任何影响 D出现协调功能障碍 E协调和平衡均出现问题(分数:1.00)A.B. C.D.解析:15.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无尿期首选 A高频电 B低频电 C中频电 D光疗 E超声(分数:1.00)A. B.C.D.解析: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无尿期物理治疗选择超短波,而超短波属于高频电治疗范畴。16.需要进行矫正训练的疾病为 A前庭功能损害 B肩关节周围炎 C膝骨关节病 D脊柱侧弯 E肺气肿致桶状胸(分数:1.00)A.
19、B.C.D. 解析:对于脊柱侧弯,早期发现、早期矫正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17.脑性瘫痪最常用的康复方法是 A神经发育学疗法 B传统康复疗法 C药物疗法 D言语疗法 E手术疗法(分数:1.00)A. B.C.D.解析:脑性瘫痪最常用的康复方法的原则是遵循儿童神经发育学的规律。18.手外伤致槌状指畸形,多见于伸指肌腱几区损伤 A区 B区 C区 D区 E区(分数:1.00)A. B.C.D.解析:如果伸肌腱在远端之间关节与近端之间关节之间断裂,则不能主动伸直远端指间关节,出现杵状指畸形。19.WAB 常用于评定偏瘫患者的 A运动功能 B日常生活能力 C功能独立性 D平衡功能 E言语功能(分数:
20、1.00)A.B.C.D.解析:WAB 是西方失语成套测验的简写。20.感应电疗法属于 A直流电疗 B低频电疗 C中频电疗 D高频电疗 E静电疗法(分数:1.00)A.B. C.D.解析:感应电流是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一种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21.手功能位姿势相当于 A握笔姿势 B握茶杯的姿势 C拳击姿势 D弹钢琴姿势 E握毛笔姿势(分数:1.00)A. B.C.D.解析:手的功能位为腕关节背屈 30。22.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 A限制异常活动 B预防或矫正畸形 C维持功能性姿势 D重返家庭和学校 E促进生长发育(分数:1.00)A.B.C.D.解析:23.下述治疗佝偻病的方法中,通常
21、不采用 A药物疗法 B日光疗法 C毫米波治疗 D紫外线照射 E体位矫形(分数:1.00)A.B.C. D.解析:佝偻病疗法包括补充钙质、日光疗法、紫外线照射、体位矫形及按摩疗法。24.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开始出现分离运动,这时属于 Brunnstrom 分期 A期 B期 C期 D期 E期(分数:1.00)A.B.C.D. 解析:Brunnstrom 分期第 4 期特点是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25.人体重心支持面不稳定时 A身体的稳定极限上升 B身体的稳定极限下降 C身体的稳定极限不变 D接触面变大 E接触面变小(分数:1.00)A.B. C.D.解析:当人体支持面不稳定或面积小于
22、足底面积、质地柔韧或表面不平整等情况使双足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时,身体的稳定性(稳定极限)下降。26.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下肢功能评定时重点评定 A屈膝能力 B屈髋能力 C下蹲能力 D行走能力 E跳跃能力(分数:1.00)A.B. C.D.解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伴有髋关节活动受限。27.昏迷患者为保持关节活动度可进行 A制动于功能位 B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C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D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E牵张训练(分数:1.00)A.B. C.D.解析: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适宜对象为肌力在 3 级以下患者。28.痉挛常见于 A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B脊髓前角神经元病变 C小脑病变 D前庭病变 E脱髓鞘
23、病变(分数:1.00)A. B.C.D.解析:痉挛是上运动元损伤后,由于脊髓与脑干反射亢进而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增高状态。29.严重或完全性截瘫患者跟腱牵张的训练不包括 A站立床站立 B手法牵张 C下蹲 D使用踝足矫形器 E被动运动(分数:1.00)A.B.C. D.解析:此类患者无法完成下蹲。30.目测类比测痛法(VAS)主要是评测疼痛的 A部位 B程度 C性质 D分类 E时间(分数:1.00)A.B. C.D.解析:31.肌力训练的作用不包括 A防治制动后的肌萎缩 B促进外周神经损伤后的肌力恢复 C帮助维持肌病患者的肌肉舒缩功能 D明显地改善糖代谢水平 E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防治内脏下垂(分数
24、:1.00)A.B.C.D. 解析:肌力训练适应证包括失用性肌肉萎缩、关节源性肌肉萎缩、神经性肌肉萎缩、肌源性疾病时肌肉收缩功能异常、内脏下垂、尿失禁等。32.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近日劳累后上肢疼痛剧烈,在治疗时,不适宜的方法是 A激素 B无热量超短波 C直流电离子导入 D脱水剂 E温热量超短波(分数:1.00)A.B. C.D.解析:中小剂量超声波作用能使神经兴奋性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33.压力疗法治疗瘢痕,每天加压治疗的时间应为 A6h 以内 B612h C1216h D1222h E2324h(分数:1.00)A.B.C.D.解析:压力疗法治疗瘢痕,每天停息时
25、间最好不要超过 30 分钟。34.关于自助具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 B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 C有助于重树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 D省力 E耗费时间(分数:1.00)A.B.C.D.解析:自助具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抵消了残疾人的缺陷和不足。克服了他们自身的功能障碍,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消除了残疾人重返社会的物理障碍,现残疾人的平等、参与与共享。35.属于直流电阴极下反应的是 A电极下产酸 B钠离子相对较多 C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D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E有利于水肿与渗出消散(分数:1.00)A.B. C.D.解析:在直流电作用下,金属离子钠、钾、钙、镁向阴极移动,并且阴极下碱
26、性升高,细胞膜通透性升高,神经肌肉兴奋性提高。36.下列方法中,胃溃疡的治疗首选 A运动疗法 B调制中频电疗法 C康复工程 D认知疗法 E言语疗法(分数:1.00)A.B. C.D.解析:胃溃疡通过调制中频电疗法调节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胃十二指肠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促进溃疡愈合。37.脊髓损伤患者血管调节性训练应采用 A被动活动 B桥式运动 C呼吸训练 D斜板站立训练 E增强肌力训练(分数:1.00)A.B.C.D. 解析:38.早期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夹板 B激光治疗 C药物 D蜡疗 E压力治疗(分数:1.00)A.B.C.D.解析:压力治疗通过局部的机械压力促进血液回
27、流,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缺血缺氧,从而控制瘢痕增生。39.脑性瘫痪最常用的神经促进技术为 ARood 法 BBobath 法 CBrunnstrom 法 DPNF 法 E运动再学习法(分数:1.00)A.B. C.D.解析:Bobath 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异常姿势与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康复技术。40.作用深度能达到深层肌肉的高频电疗法是 A共鸣火花疗法 B线圈场法短波 C分米波疗法 D厘米波疗法 E毫米波疗法(分数:1.00)A.B.C. D.解析:上述几种高频电疗法比较,分米波疗法作用深度最深,可达 79cm,可达深层肌肉。41.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静息肌张力水平的比较,可将肌张力异常分为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E7 种(分数:1.00)A. B.C.D.解析: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静息肌张力水平的比较,可将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增强、肌张力过低及肌张力障碍 3 种。42.超声波用于松解粘连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机械效应 B空化作用 C弥散作用 D触变作用 E解聚作用(分数:1.00)A. B.C.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