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血液学检验-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1392       资源大小:153.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血液学检验-3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血液学检验-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NEC)百分数应 A.30% B.50% C.60% D.80% E.90%(分数:2.00)A.B.C.D.E.2.AML-M6血涂片及骨髓中幼红细胞常见的形态学异常是 A.巨幼样改变 B.Howell-Jolly 小体 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核染色质明显固缩 E.细胞质嗜碱性增强(分数:2.00)A.B.C.D.E.3.AML-M6红白血病期骨髓中增生明显的是 A.网织红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早幼红细胞 D.中晚

    2、幼红细胞 E.异形红细胞(分数:2.00)A.B.C.D.E.4.患者男性,21 岁。发热、鼻出血,血红蛋白 85g/L,脾左肋缘下 5cm,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统占 61%,幼红细胞呈巨幼样变,原始粒细胞 3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AML-M1 C.AML-M6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B.C.D.E.5.AML-M730%的原始或幼稚细胞是 A.颗粒型巨核细胞 B.产板型巨核细胞 C.裸核巨核细胞 D.幼稚巨核细胞 E.原始巨核细胞(分数:2.00)A.B.C.D.E.6.AML-M7未成熟型主要增多的巨核细胞是 A.产板型

    3、巨核细胞 B.原始巨核细胞 C.裸核巨核细胞 D.颗粒型巨核细胞 E.幼稚巨核细胞(分数:2.00)A.B.C.D.E.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总数为 A.正常 B.显著减低 C.轻度增高 D.轻度减低 E.显著增高(分数:2.00)A.B.C.D.E.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是 A.晚幼红细胞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网织红细胞增多 E.组织嗜碱细胞增多(分数:2.00)A.B.C.D.E.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贫血类型是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双相性贫血(分数:2.00)A.B.C.D.E

    4、.10.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象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发病初期即出现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C.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D.发病初期即出现血红蛋白明显减少 E.原始粒细胞大于 10%(分数:2.00)A.B.C.D.E.11.下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特点错误的是 A.原始粒细胞10% 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骨髓增生减低 D.NAP 积分明显降低或消失 E.粒系增生以中、晚幼粒和杆状核为主(分数:2.00)A.B.C.D.E.12.下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 B.脾脏进行性肿大 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

    5、胞20% D.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E.血中及(或)骨髓中原始粒细胞10%(分数:2.00)A.B.C.D.E.1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脾脏进行性肿大,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占 25%,该病例的分期在 A.急变期(慢粒急粒变) B.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C.慢性期 D.加速期 E.急变期(慢粒急单变)(分数:2.00)A.B.C.D.E.1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出血加重,骨骼疼痛,外周血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占 38%,该患者疾病的分期在 A.急变期(慢粒急粒变) B.加速期 C.慢性期 D.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E.急变期

    6、(慢粒急单变)(分数:2.00)A.B.C.D.E.1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高热,乏力,脾脏明显增大,贫血加重,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 27%,该病例的分期在 A.加速期 B.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C.急变期(慢粒急单变) D.慢性期 E.急变期(慢粒急粒变)(分数:2.00)A.B.C.D.E.1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来脾脏明显肿大,发热,贫血加重,骨髓中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占 29%,该病例的分期在 A.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B.慢性期 C.急变期(慢粒急单变) D.加速期 E.急变期(慢粒急粒变)(分数:2.00)A.B.C.D.E.17.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血常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早期表现 B.白细胞总数常减低 C.篮细胞明显增多 D.淋巴细胞30% E.绝对不见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分数:2.00)A.B.C.D.E.1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中显著增多的细胞是 A.异常淋巴细胞 B.原始淋巴细胞 C.幼稚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19.浆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涂片分类特点是 A.异常淋巴细胞增多 B.浆细胞增多,20% C.少见浆细胞 D.淋巴细胞增多 E.不见浆细胞(分数:2.00)A.B.C.D.E.20.浆细胞白血病血象及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总数多升高 B.血

    8、小板计数多减少 C.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 D.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 E.浆细胞形态正常,不见原始及幼稚浆细胞(分数:2.00)A.B.C.D.E.21.浆细胞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点是 A.骨髓增生程度 B.贫血的类型 C.外周血片分类浆细胞20% D.血小板计数 E.血沉(分数:2.00)A.B.C.D.E.22.下述不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的是 A.白细胞总数1010 9/L B.骨髓中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C.外周血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D.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40% E.篮细胞明显增多(分数:2.00)A.B.C.D.E.23.下述描述多毛细胞白血病

    9、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人呈全血细胞减少 B.具有特征性的多毛细胞出现 C.常有骨髓“干抽”现象 D.毛细胞白血病来源于 T 细胞系 E.发病以中老年居多(分数:2.00)A.B.C.D.E.24.“多毛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是 A.胞体大小一致 B.核染色质呈明显块状 C.边缘不齐,有许多不规则纤绒毛突起 D.胞质少,嗜碱性增强 E.胞质内嗜天青颗粒很多(分数:2.00)A.B.C.D.E.25.双表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表示 A.同时存在 T 细胞和 B 细胞 B.一个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又有髓细胞系特征 C.一个细胞既有 T 细胞又有 B 细胞标志 D.同时存在淋巴细胞系和髓系原始细胞 E.同时存

    10、在原始淋巴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26.双系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表示 A.同时存在原始淋巴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 B.同时存在 T 细胞和 B 细胞 C.一部分表达髓系特征,另一部分表达淋巴系特征 D.一个细胞既有 T 细胞又有 B 细胞标志 E.同时存在原始粒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2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下述正确的是 A.不伴有骨髓增生及病态造血 B.主要发生于年轻人 C.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D.不会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E.病程中不出现贫血(分数:2.00)A.B.C.D.E.28.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11、DS)骨髓红系病态造血描述正确的是 A.胞质嗜碱性明显增强 B.胞质中出现颗粒聚集 C.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D.幼红细胞核质发育正常 E.可有类巨幼样变(分数:2.00)A.B.C.D.E.29.有助于早期诊断 MDS 的巨核细胞类型是 A.原始巨核细胞 B.颗粒型巨核细胞 C.幼稚巨核细胞 D.小巨核细胞 E.产板型巨核细胞(分数:2.00)A.B.C.D.E.30.霍奇金病组织学分型不包括 A.混合细胞型 B.淋巴细胞消减型 C.低分化型 D.结节硬化型 E.淋巴细胞为主型(分数:2.00)A.B.C.D.E.31.霍奇金病晚期病变浸润骨髓后外周血象为 A.血红蛋白减少,其他正常 B.全血

    12、细胞减少 C.白细胞减少,其他正常 D.血小板轻度减少,其他正常 E.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分数:2.00)A.B.C.D.E.32.霍奇金病骨髓中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A.原始淋巴细胞 B.幼稚淋巴细胞 C.异常组织细胞 D.幼稚浆细胞 E.R-S 细胞(分数:2.00)A.B.C.D.E.33.下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正确的是 A.淋巴结外的病变较少见 B.青壮年多见 C.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 D.比霍奇金病发病率低 E.不会出现单发在结外淋巴组织(分数:2.00)A.B.C.D.E.34.下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象和骨髓象检查正确的是 A.不会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血小

    13、板不会减少 C.病情早期出现淋巴细胞减少 D.晚期可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分数:2.00)A.B.C.D.E.35.下述多发性骨髓瘤描述正确的是 A.只能分泌免疫球蛋白的重链 B.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C.只能分泌免疫球蛋白轻链 D.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没有受到抑制 E.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不受抑制(分数:2.00)A.B.C.D.E.36.对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细胞总数升高 B.多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 D.外周血片绝对不见骨髓瘤细胞 E.可见大量晚幼红细胞(分数:2.00)A.B.C.D.E.3

    14、7.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描述正确的是 A.骨髓瘤细胞5% B.骨髓增生减低 C.骨髓瘤细胞形态与正常浆细胞形态一致 D.早期患者骨髓瘤细胞可呈灶性分布 E.原始淋巴细胞可增多(分数:2.00)A.B.C.D.E.38.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髓中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异常淋巴细胞 B.原始及幼稚浆细胞 C.淋巴样浆细胞 D.大淋巴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分数:2.00)A.B.C.D.E.39.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骨髓偶有“干抽”现象 B.红系、粒系增生 C.以红系增生显著 D.巨核细胞减少 E.各阶段有核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分数:2.00)A.B.C.D.E.40.下述对

    1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数增多 B.血红蛋白增高 C.全血黏度减低 D.白细胞数增高 E.血小板数增高(分数:2.00)A.B.C.D.E.41.下列对骨髓纤维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B.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 C.有贫血和脾肿大 D.血涂片可见大量原始粒细胞 E.骨髓常有“干抽”现象(分数:2.00)A.B.C.D.E.42.下述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 A.贫血程度 B.血小板计数 C.肝脏、脾脏 D.免疫学检查 E.骨髓活检(分数:2.00)A.B.C.D.E.43.恶性组织细胞病最为突出和首发的症状是 A.贫血 B.肝脏肿大 C.黄

    16、疸 D.发热 E.出血(分数:2.00)A.B.C.D.E.44.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A.淋巴样组织细胞 B.多核巨组织细胞 C.正常形态组织细胞 D.吞噬性组织细胞 E.单核样组织细胞(分数:2.00)A.B.C.D.E.45.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错误的是 A.白细胞明显增高 B.贫血进行性加重 C.骨髓查到异常组织细胞 D.肝脾淋巴结肿大 E.黄疸(分数:2.00)A.B.C.D.E.46.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正确的是 A.起病缓慢,低热 B.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C.全血细胞减少 D.多见于老年人 E.无贫血和出血(分数:2.00)A.B.C.D.E.47.对反应性组织细

    17、胞增多描述错误的是 A.原发病去除病因后可愈 B.一般无明显贫血及出血 C.对抗生素、激素治疗反应好 D.骨髓中可查见较多异常组织细胞 E.无多核巨细胞(分数:2.00)A.B.C.D.E.48.对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象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 B.粒细胞系统明显增加 C.粒细胞系统明显减低 D.缺乏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 E.当病情恢复时,所缺乏的粒细胞相继恢复到正常(分数:2.00)A.B.C.D.E.49.对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低 B.粒细胞胞质中可有中毒性改变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 D.血小板正常或增多 E.血涂片可见

    18、幼稚细胞(分数:2.00)A.B.C.D.E.50.对类白血病反应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系统可见核左移 B.粒细胞系统可见中毒性改变 C.少数病例原始和幼稚细胞增多 D.异常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E.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分数:2.00)A.B.C.D.E.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血液学检验-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NEC)百分数应 A.30% B.50% C.60% D.80% E.90%(分数:2.00)A.B.C.D. E.解析:2.AML-M6血涂片及骨髓中幼红细

    19、胞常见的形态学异常是 A.巨幼样改变 B.Howell-Jolly 小体 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核染色质明显固缩 E.细胞质嗜碱性增强(分数:2.00)A. B.C.D.E.解析:3.AML-M6红白血病期骨髓中增生明显的是 A.网织红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早幼红细胞 D.中晚幼红细胞 E.异形红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4.患者男性,21 岁。发热、鼻出血,血红蛋白 85g/L,脾左肋缘下 5cm,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统占 61%,幼红细胞呈巨幼样变,原始粒细胞 3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AML-M1 C.AML-M6 D.铁粒

    20、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B.C. D.E.解析:5.AML-M730%的原始或幼稚细胞是 A.颗粒型巨核细胞 B.产板型巨核细胞 C.裸核巨核细胞 D.幼稚巨核细胞 E.原始巨核细胞(分数:2.00)A.B.C.D.E. 解析:6.AML-M7未成熟型主要增多的巨核细胞是 A.产板型巨核细胞 B.原始巨核细胞 C.裸核巨核细胞 D.颗粒型巨核细胞 E.幼稚巨核细胞(分数:2.00)A.B. C.D.E.解析: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总数为 A.正常 B.显著减低 C.轻度增高 D.轻度减低 E.显著增高(分数:2.00)A.B.C.D.E. 解析:8.慢性粒细胞白血

    21、病的特征之一是 A.晚幼红细胞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网织红细胞增多 E.组织嗜碱细胞增多(分数:2.00)A.B. C.D.E.解析: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贫血类型是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双相性贫血(分数:2.00)A.B. C.D.E.解析:10.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象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发病初期即出现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C.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D.发病初期即出现血红蛋白明显减少 E.原始粒细胞大于 10%(分数:2.00)A.B.C. D.

    22、E.解析:11.下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特点错误的是 A.原始粒细胞10% 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骨髓增生减低 D.NAP 积分明显降低或消失 E.粒系增生以中、晚幼粒和杆状核为主(分数:2.00)A.B.C. D.E.解析:12.下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 B.脾脏进行性肿大 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D.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E.血中及(或)骨髓中原始粒细胞10%(分数:2.00)A.B.C.D.E. 解析:1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脾脏进行性肿大,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占 25%,该病例

    23、的分期在 A.急变期(慢粒急粒变) B.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C.慢性期 D.加速期 E.急变期(慢粒急单变)(分数:2.00)A.B.C.D. E.解析:1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出血加重,骨骼疼痛,外周血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占 38%,该患者疾病的分期在 A.急变期(慢粒急粒变) B.加速期 C.慢性期 D.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E.急变期(慢粒急单变)(分数:2.00)A. B.C.D.E.解析:1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高热,乏力,脾脏明显增大,贫血加重,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 27%,该病例的分期在 A.加速期 B.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24、 C.急变期(慢粒急单变) D.慢性期 E.急变期(慢粒急粒变)(分数:2.00)A.B. C.D.E.解析:1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来脾脏明显肿大,发热,贫血加重,骨髓中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占 29%,该病例的分期在 A.急变期(慢粒急淋变) B.慢性期 C.急变期(慢粒急单变) D.加速期 E.急变期(慢粒急粒变)(分数:2.00)A.B.C. D.E.解析:17.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早期表现 B.白细胞总数常减低 C.篮细胞明显增多 D.淋巴细胞30% E.绝对不见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分数:2.00)A.B.C. D.E.解析:18.

    2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中显著增多的细胞是 A.异常淋巴细胞 B.原始淋巴细胞 C.幼稚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19.浆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涂片分类特点是 A.异常淋巴细胞增多 B.浆细胞增多,20% C.少见浆细胞 D.淋巴细胞增多 E.不见浆细胞(分数:2.00)A.B. C.D.E.解析:20.浆细胞白血病血象及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总数多升高 B.血小板计数多减少 C.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 D.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 E.浆细胞形态正常,不见原始及幼稚浆细胞(分数:2.00)A.B.C.D.E. 解析:21.浆细胞白血病

    26、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点是 A.骨髓增生程度 B.贫血的类型 C.外周血片分类浆细胞20% D.血小板计数 E.血沉(分数:2.00)A.B.C. D.E.解析:22.下述不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的是 A.白细胞总数1010 9/L B.骨髓中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C.外周血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D.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40% E.篮细胞明显增多(分数:2.00)A.B. C.D.E.解析:23.下述描述多毛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人呈全血细胞减少 B.具有特征性的多毛细胞出现 C.常有骨髓“干抽”现象 D.毛细胞白血病来源于 T 细胞系 E.发病以中老年居多(

    27、分数:2.00)A.B.C.D. E.解析:24.“多毛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是 A.胞体大小一致 B.核染色质呈明显块状 C.边缘不齐,有许多不规则纤绒毛突起 D.胞质少,嗜碱性增强 E.胞质内嗜天青颗粒很多(分数:2.00)A.B.C. D.E.解析:25.双表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表示 A.同时存在 T 细胞和 B 细胞 B.一个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又有髓细胞系特征 C.一个细胞既有 T 细胞又有 B 细胞标志 D.同时存在淋巴细胞系和髓系原始细胞 E.同时存在原始淋巴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分数:2.00)A.B. C.D.E.解析:26.双系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表示 A.同时存在原始淋巴细胞和原

    28、始单核细胞 B.同时存在 T 细胞和 B 细胞 C.一部分表达髓系特征,另一部分表达淋巴系特征 D.一个细胞既有 T 细胞又有 B 细胞标志 E.同时存在原始粒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分数:2.00)A.B.C. D.E.解析:2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下述正确的是 A.不伴有骨髓增生及病态造血 B.主要发生于年轻人 C.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D.不会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E.病程中不出现贫血(分数:2.00)A.B.C. D.E.解析:28.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红系病态造血描述正确的是 A.胞质嗜碱性明显增强 B.胞质中出现颗粒聚集 C.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D.幼

    29、红细胞核质发育正常 E.可有类巨幼样变(分数:2.00)A.B.C.D.E. 解析:29.有助于早期诊断 MDS 的巨核细胞类型是 A.原始巨核细胞 B.颗粒型巨核细胞 C.幼稚巨核细胞 D.小巨核细胞 E.产板型巨核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30.霍奇金病组织学分型不包括 A.混合细胞型 B.淋巴细胞消减型 C.低分化型 D.结节硬化型 E.淋巴细胞为主型(分数:2.00)A.B.C. D.E.解析:31.霍奇金病晚期病变浸润骨髓后外周血象为 A.血红蛋白减少,其他正常 B.全血细胞减少 C.白细胞减少,其他正常 D.血小板轻度减少,其他正常 E.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30、减少(分数:2.00)A.B. C.D.E.解析:32.霍奇金病骨髓中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A.原始淋巴细胞 B.幼稚淋巴细胞 C.异常组织细胞 D.幼稚浆细胞 E.R-S 细胞(分数:2.00)A.B.C.D.E. 解析:33.下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正确的是 A.淋巴结外的病变较少见 B.青壮年多见 C.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 D.比霍奇金病发病率低 E.不会出现单发在结外淋巴组织(分数:2.00)A.B.C. D.E.解析:34.下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象和骨髓象检查正确的是 A.不会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血小板不会减少 C.病情早期出现淋巴细胞减少 D.晚期可并发急性淋巴细

    31、胞白血病 E.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分数:2.00)A.B.C.D. E.解析:35.下述多发性骨髓瘤描述正确的是 A.只能分泌免疫球蛋白的重链 B.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C.只能分泌免疫球蛋白轻链 D.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没有受到抑制 E.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不受抑制(分数:2.00)A.B. C.D.E.解析:36.对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细胞总数升高 B.多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 D.外周血片绝对不见骨髓瘤细胞 E.可见大量晚幼红细胞(分数:2.00)A.B.C. D.E.解析:37.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描述正确的是 A.

    32、骨髓瘤细胞5% B.骨髓增生减低 C.骨髓瘤细胞形态与正常浆细胞形态一致 D.早期患者骨髓瘤细胞可呈灶性分布 E.原始淋巴细胞可增多(分数:2.00)A.B.C.D. E.解析:38.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髓中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异常淋巴细胞 B.原始及幼稚浆细胞 C.淋巴样浆细胞 D.大淋巴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分数:2.00)A.B.C. D.E.解析:39.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骨髓偶有“干抽”现象 B.红系、粒系增生 C.以红系增生显著 D.巨核细胞减少 E.各阶段有核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分数:2.00)A.B.C.D. E.解析:40.下述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

    33、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数增多 B.血红蛋白增高 C.全血黏度减低 D.白细胞数增高 E.血小板数增高(分数:2.00)A.B.C. D.E.解析:41.下列对骨髓纤维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B.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 C.有贫血和脾肿大 D.血涂片可见大量原始粒细胞 E.骨髓常有“干抽”现象(分数:2.00)A.B.C.D. E.解析:42.下述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 A.贫血程度 B.血小板计数 C.肝脏、脾脏 D.免疫学检查 E.骨髓活检(分数:2.00)A.B.C.D.E. 解析:43.恶性组织细胞病最为突出和首发的症状是 A.贫血 B.肝脏肿大

    34、C.黄疸 D.发热 E.出血(分数:2.00)A.B.C.D. E.解析:44.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A.淋巴样组织细胞 B.多核巨组织细胞 C.正常形态组织细胞 D.吞噬性组织细胞 E.单核样组织细胞(分数:2.00)A.B. C.D.E.解析:45.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错误的是 A.白细胞明显增高 B.贫血进行性加重 C.骨髓查到异常组织细胞 D.肝脾淋巴结肿大 E.黄疸(分数:2.00)A. B.C.D.E.解析:46.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正确的是 A.起病缓慢,低热 B.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C.全血细胞减少 D.多见于老年人 E.无贫血和出血(分数:2.00)A.B.C

    35、. D.E.解析:47.对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描述错误的是 A.原发病去除病因后可愈 B.一般无明显贫血及出血 C.对抗生素、激素治疗反应好 D.骨髓中可查见较多异常组织细胞 E.无多核巨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48.对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象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 B.粒细胞系统明显增加 C.粒细胞系统明显减低 D.缺乏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 E.当病情恢复时,所缺乏的粒细胞相继恢复到正常(分数:2.00)A.B. C.D.E.解析:49.对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低 B.粒细胞胞质中可有中毒性改变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 D.血小板正常或增多 E.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血液学检验-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