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1383       资源大小:17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2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急性肝炎时 AST/ALT 比值 A.小于 1 B.大于 1 C.等于 1 D.大于 3 E.大于 2(分数:2.00)A.B.C.D.E.2.有助于诊断骨骼和肝脏疾病的血清酶是 A.AST B.CK C.ALP D.ACP E.LPS(分数:2.00)A.B.C.D.E.3.肌酸激酶组织含量最高的是 A.肺脏 B.骨骼肌 C.肾脏 D.红细胞 E.肝脏(分数:2.00)A.B.C.D.E.4.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最常见于 A.急性肾炎 B.骨肿瘤 C.恶性贫血

    2、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梗阻性黄疸(分数:2.00)A.B.C.D.E.5.GOD 用于检测 A.葡萄糖 B.转氨酶 C.脂肪酶 D.乳酸脱氢酶 E.肌酸激酶(分数:2.00)A.B.C.D.E.6.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 A.ALT B.LD C.CK D.AST E.ALP(分数:2.00)A.B.C.D.E.7.血清酶测定标本溶血不影响结果的是 A.CK B.LD C.ALT D.AST E.GGT(分数:2.00)A.B.C.D.E.8.在病理情况下可从尿液中检测到的酶是 A.CK B.LD C.ALT D.AMY E.GGT(分数:2.00)A.B.C.D.E.9.Hb

    3、 与氧的亲和力不受影响的因素是 A.温度 B.pH C.2,3-DPG D.PO2 E.Hb 量(分数:2.00)A.B.C.D.E.10.氧含量是指 A.Hb 结合的 O2量 B.物理溶解 O2量 C.血液与大气接触后,Hb 与 O2结合的量 D.循环过程中,血液释放给组织的氧量 E.隔绝空气条件下,血液中实际的含氧量(分数:2.00)A.B.C.D.E.11.判别代谢性酸中毒较好的指标是 A.pH B.PCO2 C.CO2结合力 D.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E.H2CO3(分数:2.00)A.B.C.D.E.12.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期可出现A血浆 pH 和 降低,PCO

    4、 2升高B血浆 PCO2和 降低,pH 升高C血浆 pH、PCO 2、 均降低D血浆 pH 和 PCO2降低, 降低E血浆 pH、PCO 2、 (分数:2.00)A.B.C.D.E.13.脱水时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B.水分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浆渗透压降低 E.血容量增多(分数:2.00)A.B.C.D.E.14.高血钾可导致酸中毒的原因是 A.K+促进葡萄糖酵解成乳酸 B.肾小管细胞 H+与 Na+的交换增加导致血浆H +减少 C.K+抑制肾的糖异生,间接减少铵盐生成 D.血浆 K+与细胞内 H+交换,使血浆H +升高 E.K+促进脂肪

    5、动员,生成酮体(分数:2.00)A.B.C.D.E.15.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的主要电解质是AZn 2+ BNa + CCa 2+DK + E (分数:2.00)A.B.C.D.E.16.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 A.血 O2含量 B.PCO2 C.Hb 水平 D.PO2 E.血 pH(分数:2.00)A.B.C.D.E.17.正常人血液 pH 范围为 A.7.257.35 B.7.157.25 C.7.457.55 D.7.357.45 E.7.557.65(分数:2.00)A.B.C.D.E.18.血浆系缓冲系统中缓冲能力最强的是 A.NaHCO3/H2CO3 B.还原型 Hb/Hb C.血浆蛋

    6、白-Na/血浆蛋白 D.Na2HPO4/NaH2PO4 E.KHCO3/H2CO3(分数:2.00)A.B.C.D.E.19.37时,血浆中 CO2的溶解度系数约为 A.0.003 B.0.03 C.0.3 D.0.13 E.1.03(分数:2.00)A.B.C.D.E.20.钾在体内主要分布于 A.组织间液 B.细胞内液 C.骨骼 D.血液 E.肝细胞线粒体(分数:2.00)A.B.C.D.E.21.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Ca2+ B.Mg2+ C.Na+ D.K+ E.H+(分数:2.00)A.B.C.D.E.22.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Mg2+ B.Na+ C.K+

    7、D.Mn2+ E.Ca2+(分数:2.00)A.B.C.D.E.23.正常血浆中 (分数:2.00)A.B.C.D.E.24.下列不是 K+的主要功能的是 A.维持细胞外液容量 B.参与细胞内的代谢 C.调节酸碱平衡 D.维持正常渗透压 E.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分数:2.00)A.B.C.D.E.25.临床常规测定血液中的一组阴离子是ACl -与 BCl -与CCl -与 D 与E 与 (分数:2.00)A.B.C.D.E.26.有关阴离子隙(AG)描述错误的是AAG(mmol/L)=Na +-Cl-+ (分数:2.00)A.B.C.D.E.27.关于铁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性条件有利于

    8、铁的吸收 B.草酸与铁结合成难溶沉淀不利于吸收 C.Fe3+较 Fe2+易吸收 D.铁主要从胃肠道、泌尿道黏膜脱落丢失 E.铁在血浆中与运铁蛋白结合运输(分数:2.00)A.B.C.D.E.28.关于铁代谢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贮存于肾脏 B.以 Fe3+形式被吸收 C.转铁蛋白是铁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D.铁参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合成 E.缺铁时血浆转铁蛋白降低(分数:2.00)A.B.C.D.E.29.碱中毒时引起抽搐的原因是 A.血浆 Ca2+减少 B.血钙增高 C.蛋白结合钙减少 D.血 K+降低 E.血 Na+减少(分数:2.00)A.B.C.D.E.30.关于磷代谢表述错误的是 A.血

    9、磷主要由肾脏排泄 B.血磷的浓度成人有生理波动 C.正常人钙磷乘积稳定在 3640 之间 D.儿童时期血磷浓度偏高 E.血磷通常是指血液中的有机磷(分数:2.00)A.B.C.D.E.31.关于镁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镁是常量元素之一 B.镁离子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C.镁离子和钙离子在生理功能上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D.镁离子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 E.体内镁 50%以上存在于骨骼中(分数:2.00)A.B.C.D.E.32.正常人体内镁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从肾脏由尿液排泄 B.从肝脏由胆汁排泄 C.汗腺排泄 D.从肠道由粪便排泄 E.从呼吸道排泄(分数:2.00)A.B.C.D.E.3

    10、3.促进新骨形成和钙化的物质是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素 C.降钙素 D.1,25-(OH)2D3 E.25-(OH)D3(分数:2.00)A.B.C.D.E.34.高钙血症临床常见的原因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低清蛋白血症 D.维生素 E 中毒 E.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数:2.00)A.B.C.D.E.35.关于镁代谢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 B.肾脏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器官 C.大量丢失消化液是造成缺镁的主要原因 D.肌肉是维持镁平衡的重要组织 E.溶血对血清酶测定影响不大(分数:2.00)A.B.C.D.E.36.离子钙测定的临床常用方法是 A.

    11、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邻甲酚酞络合铜法 D.离子选择电极法 E.EDTA 络合滴定法(分数:2.00)A.B.C.D.E.37.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参考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火焰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 E.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数:2.00)A.B.C.D.E.38.生理活性钙是指 A.蛋白结合钙 B.枸橼酸钙 C.碳酸钙 D.总钙 E.离子钙(分数:2.00)A.B.C.D.E.39.影响血中游离钙浓度的主要因素是 A.体温 B.血液 pH C.血浆球蛋白浓度 D.血磷浓度 E.血红蛋白浓度(分数:2.00)A.B.C.D.E.40.以下药物与

    12、地高辛同时使用时,会使地高辛血药浓度降低的是 A奎尼丁 B广谱抗生素 C苯妥英钠 D环孢素 E钙拮抗剂(分数:2.00)A.B.C.D.E.41.最常用于药物浓度监测的样品是 A尿 B血液 C唾液 D胃液 E头发(分数:2.00)A.B.C.D.E.42.在血液中与血细胞及血浆蛋白结合率达 95%以上,而血细胞结合部分为与血浆蛋白结合的 2 倍的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茶碱 C.环孢素 D.地高辛 E.碳酸锂(分数:2.00)A.B.C.D.E.43.口服不吸收的药物是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环孢素 C.地高辛 D.氨茶碱 E.三环类抗抑郁药(分数:2.00)A.B.C.D.E.44.口

    13、服吸收慢、不完全且不规则的药物是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环孢素 C.地高辛 D.氨茶碱 E.三环类抗抑郁药(分数:2.00)A.B.C.D.E.45.药物通过肾小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分数:2.00)A.B.C.D.E.46.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效果是 A.药物活性的灭活 B.药物活性的升高 C.药物活性的改变 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E.药物的极性降低,有利于吸收(分数:2.00)A.B.C.D.E.47.下列有关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经过肝脏首过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 B.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

    14、的影响 C.是评价原料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D.不同个体,口服等剂量药物后测得的量一效曲线的 AUC 相等 E.口服用药方式的 F 值,是由口服一定剂量药物后的 AUC 与静注等剂药物后的 AUC 的比值计算得出的(分数:2.00)A.B.C.D.E.48.大多数单剂量用药恒速静脉滴注的药物消除方式是 A.零级动力学 B.一级动力学 C.非线性动力学 D.恒量消除 E.首过消除(分数:2.00)A.B.C.D.E.49.要求用全血做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标本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苯妥英钠 C.氨茶碱 D.环孢素 E.碳酸锂(分数:2.00)A.B.C.D.E.50.血药浓度存在“治疗窗”的药物

    15、是 A.地高辛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庆大霉素 E.三环类抗抑郁药(分数:2.00)A.B.C.D.E.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急性肝炎时 AST/ALT 比值 A.小于 1 B.大于 1 C.等于 1 D.大于 3 E.大于 2(分数:2.00)A. B.C.D.E.解析:2.有助于诊断骨骼和肝脏疾病的血清酶是 A.AST B.CK C.ALP D.ACP E.LPS(分数:2.00)A.B.C. D.E.解析:3.肌酸激酶组织含量最高的是 A.肺脏 B.骨骼肌 C.肾脏 D.

    16、红细胞 E.肝脏(分数:2.00)A.B. C.D.E.解析:4.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最常见于 A.急性肾炎 B.骨肿瘤 C.恶性贫血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梗阻性黄疸(分数:2.00)A.B. C.D.E.解析:5.GOD 用于检测 A.葡萄糖 B.转氨酶 C.脂肪酶 D.乳酸脱氢酶 E.肌酸激酶(分数:2.00)A. B.C.D.E.解析:6.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 A.ALT B.LD C.CK D.AST E.ALP(分数:2.00)A.B.C. D.E.解析:7.血清酶测定标本溶血不影响结果的是 A.CK B.LD C.ALT D.AST E.GGT(分数:2.00)

    17、A.B.C.D.E. 解析:8.在病理情况下可从尿液中检测到的酶是 A.CK B.LD C.ALT D.AMY E.GGT(分数:2.00)A.B.C.D. E.解析:9.Hb 与氧的亲和力不受影响的因素是 A.温度 B.pH C.2,3-DPG D.PO2 E.Hb 量(分数:2.00)A.B.C.D.E. 解析:10.氧含量是指 A.Hb 结合的 O2量 B.物理溶解 O2量 C.血液与大气接触后,Hb 与 O2结合的量 D.循环过程中,血液释放给组织的氧量 E.隔绝空气条件下,血液中实际的含氧量(分数:2.00)A.B.C.D.E. 解析:11.判别代谢性酸中毒较好的指标是 A.pH B

    18、.PCO2 C.CO2结合力 D.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E.H2CO3(分数:2.00)A.B.C.D. E.解析:12.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期可出现A血浆 pH 和 降低,PCO 2升高B血浆 PCO2和 降低,pH 升高C血浆 pH、PCO 2、 均降低D血浆 pH 和 PCO2降低, 降低E血浆 pH、PCO 2、 (分数:2.00)A.B.C. D.E.解析:13.脱水时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B.水分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浆渗透压降低 E.血容量增多(分数:2.00)A.B.C.D.E. 解析:14.高血钾可导致

    19、酸中毒的原因是 A.K+促进葡萄糖酵解成乳酸 B.肾小管细胞 H+与 Na+的交换增加导致血浆H +减少 C.K+抑制肾的糖异生,间接减少铵盐生成 D.血浆 K+与细胞内 H+交换,使血浆H +升高 E.K+促进脂肪动员,生成酮体(分数:2.00)A.B.C.D. E.解析:15.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的主要电解质是AZn 2+ BNa + CCa 2+DK + E (分数:2.00)A.B. C.D.E.解析:16.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 A.血 O2含量 B.PCO2 C.Hb 水平 D.PO2 E.血 pH(分数:2.00)A.B.C.D. E.解析:17.正常人血液 pH 范围为 A.7.2

    20、57.35 B.7.157.25 C.7.457.55 D.7.357.45 E.7.557.65(分数:2.00)A.B.C.D. E.解析:18.血浆系缓冲系统中缓冲能力最强的是 A.NaHCO3/H2CO3 B.还原型 Hb/Hb C.血浆蛋白-Na/血浆蛋白 D.Na2HPO4/NaH2PO4 E.KHCO3/H2CO3(分数:2.00)A. B.C.D.E.解析:19.37时,血浆中 CO2的溶解度系数约为 A.0.003 B.0.03 C.0.3 D.0.13 E.1.03(分数:2.00)A.B. C.D.E.解析:20.钾在体内主要分布于 A.组织间液 B.细胞内液 C.骨骼

    21、D.血液 E.肝细胞线粒体(分数:2.00)A.B. C.D.E.解析:21.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Ca2+ B.Mg2+ C.Na+ D.K+ E.H+(分数:2.00)A.B.C. D.E.解析:22.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Mg2+ B.Na+ C.K+ D.Mn2+ E.Ca2+(分数:2.00)A.B.C. D.E.解析:23.正常血浆中 (分数:2.00)A. B.C.D.E.解析:24.下列不是 K+的主要功能的是 A.维持细胞外液容量 B.参与细胞内的代谢 C.调节酸碱平衡 D.维持正常渗透压 E.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分数:2.00)A. B.C.D.E.解

    22、析:25.临床常规测定血液中的一组阴离子是ACl -与 BCl -与CCl -与 D 与E 与 (分数:2.00)A. B.C.D.E.解析:26.有关阴离子隙(AG)描述错误的是AAG(mmol/L)=Na +-Cl-+ (分数:2.00)A.B.C.D.E. 解析:27.关于铁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性条件有利于铁的吸收 B.草酸与铁结合成难溶沉淀不利于吸收 C.Fe3+较 Fe2+易吸收 D.铁主要从胃肠道、泌尿道黏膜脱落丢失 E.铁在血浆中与运铁蛋白结合运输(分数:2.00)A.B.C. D.E.解析:28.关于铁代谢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贮存于肾脏 B.以 Fe3+形式被吸收 C.

    23、转铁蛋白是铁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D.铁参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合成 E.缺铁时血浆转铁蛋白降低(分数:2.00)A.B.C.D. E.解析:29.碱中毒时引起抽搐的原因是 A.血浆 Ca2+减少 B.血钙增高 C.蛋白结合钙减少 D.血 K+降低 E.血 Na+减少(分数:2.00)A. B.C.D.E.解析:30.关于磷代谢表述错误的是 A.血磷主要由肾脏排泄 B.血磷的浓度成人有生理波动 C.正常人钙磷乘积稳定在 3640 之间 D.儿童时期血磷浓度偏高 E.血磷通常是指血液中的有机磷(分数:2.00)A.B.C.D.E. 解析:31.关于镁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镁是常量元素之一 B.镁离子是

    24、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C.镁离子和钙离子在生理功能上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D.镁离子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 E.体内镁 50%以上存在于骨骼中(分数:2.00)A.B.C. D.E.解析:32.正常人体内镁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从肾脏由尿液排泄 B.从肝脏由胆汁排泄 C.汗腺排泄 D.从肠道由粪便排泄 E.从呼吸道排泄(分数:2.00)A. B.C.D.E.解析:33.促进新骨形成和钙化的物质是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素 C.降钙素 D.1,25-(OH)2D3 E.25-(OH)D3(分数:2.00)A.B.C.D. E.解析:34.高钙血症临床常见的原因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甲

    25、状旁腺功能亢进 C.低清蛋白血症 D.维生素 E 中毒 E.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数:2.00)A.B. C.D.E.解析:35.关于镁代谢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 B.肾脏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器官 C.大量丢失消化液是造成缺镁的主要原因 D.肌肉是维持镁平衡的重要组织 E.溶血对血清酶测定影响不大(分数:2.00)A.B.C.D.E. 解析:36.离子钙测定的临床常用方法是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邻甲酚酞络合铜法 D.离子选择电极法 E.EDTA 络合滴定法(分数:2.00)A.B.C.D. E.解析:37.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参考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6、 B.火焰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 E.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数:2.00)A. B.C.D.E.解析:38.生理活性钙是指 A.蛋白结合钙 B.枸橼酸钙 C.碳酸钙 D.总钙 E.离子钙(分数:2.00)A.B.C.D.E. 解析:39.影响血中游离钙浓度的主要因素是 A.体温 B.血液 pH C.血浆球蛋白浓度 D.血磷浓度 E.血红蛋白浓度(分数:2.00)A.B. C.D.E.解析:40.以下药物与地高辛同时使用时,会使地高辛血药浓度降低的是 A奎尼丁 B广谱抗生素 C苯妥英钠 D环孢素 E钙拮抗剂(分数:2.00)A.B.C. D.E.解析:41.最常用于药物浓度监测的

    27、样品是 A尿 B血液 C唾液 D胃液 E头发(分数:2.00)A.B. C.D.E.解析:42.在血液中与血细胞及血浆蛋白结合率达 95%以上,而血细胞结合部分为与血浆蛋白结合的 2 倍的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茶碱 C.环孢素 D.地高辛 E.碳酸锂(分数:2.00)A.B.C. D.E.解析:43.口服不吸收的药物是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环孢素 C.地高辛 D.氨茶碱 E.三环类抗抑郁药(分数:2.00)A. B.C.D.E.解析:44.口服吸收慢、不完全且不规则的药物是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环孢素 C.地高辛 D.氨茶碱 E.三环类抗抑郁药(分数:2.00)A.B. C.D

    28、.E.解析:45.药物通过肾小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分数:2.00)A.B.C. D.E.解析:46.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效果是 A.药物活性的灭活 B.药物活性的升高 C.药物活性的改变 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E.药物的极性降低,有利于吸收(分数:2.00)A.B.C.D. E.解析:47.下列有关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经过肝脏首过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 B.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C.是评价原料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D.不同个体,口服等剂量药物后测得的量一效曲线的 AUC 相等 E.口服用

    29、药方式的 F 值,是由口服一定剂量药物后的 AUC 与静注等剂药物后的 AUC 的比值计算得出的(分数:2.00)A.B.C.D.E. 解析:48.大多数单剂量用药恒速静脉滴注的药物消除方式是 A.零级动力学 B.一级动力学 C.非线性动力学 D.恒量消除 E.首过消除(分数:2.00)A.B. C.D.E.解析:49.要求用全血做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标本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苯妥英钠 C.氨茶碱 D.环孢素 E.碳酸锂(分数:2.00)A.B.C.D. E.解析:50.血药浓度存在“治疗窗”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庆大霉素 E.三环类抗抑郁药(分数:2.00)A.B.C.D.E.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