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10-2 及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1.志贺菌属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它包括哪些血清群(型) A痢疾志贺菌 B鲍氏志贺菌 C以上均是 D福氏志贺菌 E宋内志贺菌(分数:1.00)A.B.C.D.E.2.血液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的纵坐标代表 A血小板体积 B血小板相对数量 CMPV DPDW E血小板碎片(分数:1.00)A.B.C.D.E.3.免疫原性是指 A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异性 B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E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
2、免疫应答的特性(分数:1.00)A.B.C.D.E.4.痰液显微镜检查中见到放线菌,可诊断为 A肺吸虫病 B肺结核病 C肺癌 D支气管哮喘 E放线菌病(分数:1.00)A.B.C.D.E.5.由疖、痈病变继发的败血症,其细菌多为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葡萄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腐生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6.Hugh-Leifson设计的 O-F培养基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A酚红 B亚甲基蓝 C溴麝香草酚蓝 D溴甲酚紫 E结晶紫(分数:1.00)A.B.C.D.E.7.关于尿蛋白试带法检验不正确的是 A浑浊尿不影响比色 B黄疸尿对结果影响 C尿液过酸过碱均可引
3、起假阴性或假阳性 D对白蛋白球蛋白均敏感 E尿标本要新鲜(分数:1.00)A.B.C.D.E.8.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 A丽春红 S法 B艾氏法 C酚试剂比色法 D考马斯亮兰法 E双缩脲比色法(分数:1.00)A.B.C.D.E.9.抗原抗钵分子结合的最适比例为最适比,此时 A上清中有少量游离抗体 B上清中有少量游离抗原 C上清中无游离抗原或抗体存在 D出现沉淀物是肉眼不可见的 EA+B 均有(分数:1.00)A.B.C.D.E.10.取病人大便标本做悬滴法检查,发现运动极活泼,呈穿梭样的细菌,最可能是 A普通变形杆菌 B霍乱弧菌 C肠炎沙门菌 D大肠埃希菌 E痢疾志贺菌(分数:1.00)A
4、.B.C.D.E.11.试带法测定尿葡萄糖出现临床症状不相符的假阴性,应怀疑尿中存在大量 A结晶 B红细胞 C白细胞 D维生素 C E管型(分数:1.00)A.B.C.D.E.12.乳凝块状便可见于 A胃癌 B痔疮 C肛裂 D痢疾 E消化不良(分数:1.00)A.B.C.D.E.13.罗氏培养基用于培养哪种细菌 A幽门螺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结核菌 D麻风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分数:1.00)A.B.C.D.E.14.关于尿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尿液中有适量硝酸盐 B结果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感染 C阳性率与感染细菌含有的硝酸盐氧化酶有关 D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菌尿的可能
5、 E使用晨尿标本检测(分数:1.00)A.B.C.D.E.15.血沉测定质量评价的指标不包括 A抗凝剂 B器材 C患者是否为空腹采血 D温度 E标本处理(分数:1.00)A.B.C.D.E.16.获得性免疫包括 A吞噬细胞和吞噬作用 B皮肤和黏膜的屏障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EA+B(分数:1.00)A.B.C.D.E.17.在我国既可传播丝虫病,又可传播疟疾的媒介是 A按蚊 B库蚊 C伊蚊 D螨 E蝇(分数:1.00)A.B.C.D.E.18.有关试带法尿蛋白测定,正确的是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原理 B主要与球蛋白反应 C滴注青霉素可致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D尿液
6、 pH3.0 时,出现假阳性结果 E尿 pH9 可出现假阴性(分数:1.00)A.B.C.D.E.19.胎儿血液中出现高浓度的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表明有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分数:1.00)A.B.C.D.E.20.表位又称为 A化学基因 B半抗原 C抗原限制位 D独特位 E抗原决定簇(分数:1.00)A.B.C.D.E.21.导致以青年妇女为多见的毒素性休克综合征(TSS)的病原菌是 A军团菌 B空肠弯曲菌 C幽门螺杆菌 D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E金黄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22.脑脊液的形成部位主要是 A第三脑室 B脑组织 C脊髓蛛网
7、膜 D中脑导水管 E脑室脉络膜丛(分数:1.00)A.B.C.D.E.23.Koch在哪年发现 Koch现象 A1840 B1864 C1886 D1891 E1900(分数:1.00)A.B.C.D.E.24.“肉眼血尿”指每升尿中含血量大于 A1.0ml B3.0ml C5.0ml D2.0ml E4.0ml(分数:1.00)A.B.C.D.E.25.软性下疳的病原菌是 A杜克嗜血杆菌 B埃及嗜血杆菌 C副嗜沫嗜血杆菌 D副流感嗜血杆菌 E嗜沫嗜血杆菌(分数:1.00)A.B.C.D.E.26.第一管 CSF标本通常做 A细胞计数 B免疫学检查 C细胞学检查 D化学检查 E细菌学检查(分数
8、:1.00)A.B.C.D.E.27.尿中白细胞增多并伴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可见于 A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B肾盂肾炎 C新月性肾小球肾炎 D药物性变态反应 E女性阴道炎(分数:1.00)A.B.C.D.E.28.临床上 Rh血型的定义是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 AD 抗原 BC 抗原 CE 抗原 Dc 抗原和 e抗原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9.脑膜炎奈瑟菌可以氧化分解的糖类是 A葡萄糖 B果糖 C半乳糖 D甘露醇 E乳糖(分数:1.00)A.B.C.D.E.30.急性传染病时,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显著减少的机制是 A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交感神
9、经受抑制 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分数:1.00)A.B.C.D.E.31.输血可能感染 A丝虫 B痢疾阿米巴 C疟原虫 D血吸虫 E隐孢子虫(分数:1.00)A.B.C.D.E.32.羊水过少是指足月时羊水量 A1000ml B800ml C500ml D300ml E200ml(分数:1.00)A.B.C.D.E.33.蚊传播丝虫病的方式是属于 A机械携带 B发育式 C增殖式 D发育增殖式 E经卵传递式(分数:1.00)A.B.C.D.E.34.渗出液的原因中致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是 A食管破裂性积液 B化脓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类风湿积液 E外伤(分数:1.00)A.
10、B.C.D.E.35.早期肺结核 A鲜红色丝痰 B粉红色泡沫样痰 C铁锈色痰 D烂桃样痰 E黑色痰(分数:1.00)A.B.C.D.E.36.型变态反应是由于 A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 BIgG 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C补体 C3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D细胞黏附分子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EC+D(分数:1.00)A.B.C.D.E.37.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 ASIgA BIgG CIgM DIgD EIgE(分数:1.00)A.B.C.D.E.38.ACD保养液对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 A1 周 B2 周 C3 周 D4 周 E5 周
11、(分数:1.00)A.B.C.D.E.39.能在盐水介质中引起红细胞凝集的抗体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分数:1.00)A.B.C.D.E.40.检测 T细胞数量的试验是 A溶血空斑试验 BSmIg 荧光抗体染色试验 C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DE 玫瑰花环试验 E计算盘直接计数(分数:1.00)A.B.C.D.E.41.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不同种之间 E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分数:1.00)A.B.C.D.E.42.对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描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 B为革兰阴性小杆菌 C不能经
12、口感染 D不能在 4生长 E不会引起脑膜炎(分数:1.00)A.B.C.D.E.43.可利用分解尿素的支原体是 A解脲脲原体 B肺炎支原体 C口腔支原体 D人型支原体 E生殖道支原体(分数:1.00)A.B.C.D.E.44.黄疽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C胆道梗阻 D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E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分数:1.00)A.B.C.D.E.45.人类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A节肢动物叮咬 B输血 C吸入气溶胶 D摄入污染食物 E母婴垂直传播(分数:1.00)A.B.C.D.E. A血清铁正常,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B血清总铁结合力
13、增高 C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以颗粒型居多 D骨髓增生程度减低,巨核细胞缺如 E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水平降低(分数:1.00)(1).缺铁性贫血(分数:0.50)A.B.C.D.E.(2).溶血性贫血(分数:0.50)A.B.C.D.E. A胰蛋白酶原 B淀粉酶 C激肽酶 D弹力蛋白酶 E磷脂酶 A(分数:1.50)(1).胰腺直接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酶是(分数:0.50)A.B.C.D.E.(2).胰液进入肠道首先被激活的酶是(分数:0.50)A.B.C.D.E.(3).造成胰腺组织坏死和溶血的重要的酶是(分数:0.5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10-2 答案
14、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1.志贺菌属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它包括哪些血清群(型) A痢疾志贺菌 B鲍氏志贺菌 C以上均是 D福氏志贺菌 E宋内志贺菌(分数:1.00)A.B.C. D.E.解析: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根据生化反应与血清学试验该属细菌分为痢疾;福氏、鲍氏和宋内志贺菌四群。2.血液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的纵坐标代表 A血小板体积 B血小板相对数量 CMPV DPDW E血小板碎片(分数:1.00)A.B. C.D.E.解析:血小板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血小板体积,纵坐标代表不同体积血小板的出现频率。3.免疫原性是指 A抗原分子能与应答
15、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异性 B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E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分数:1.00)A.B.C. D.E.解析:免疫原性,即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4.痰液显微镜检查中见到放线菌,可诊断为 A肺吸虫病 B肺结核病 C肺癌 D支气管哮喘 E放线菌病(分数:1.00)A.B.C.D.E. 解析:痰液显微镜检查中见到放线菌,可诊断为放线菌病。5.由疖、痈病变继发的败血症,其细菌多为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葡萄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流
16、感嗜血杆菌 E腐生葡萄球菌(分数:1.00)A.B. C.D.E.解析:金黄葡萄球菌常引起疖、痈、外科伤口、创伤的局部化脓性感染,播散入血后可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6.Hugh-Leifson设计的 O-F培养基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A酚红 B亚甲基蓝 C溴麝香草酚蓝 D溴甲酚紫 E结晶紫(分数:1.00)A.B.C. D.E.解析:Hugh-Leifson 设计的培养基只含 0.2%蛋白胨,1%糖,指示剂是溴麝香草酚蓝。7.关于尿蛋白试带法检验不正确的是 A浑浊尿不影响比色 B黄疸尿对结果影响 C尿液过酸过碱均可引起假阴性或假阳性 D对白蛋白球蛋白均敏感 E尿标本要新鲜(分数:1.00)A.
17、B.C.D. E.解析:试带对清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 1/1001/50,可漏检本周蛋白,故试带法不适用于肾脏疾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8.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 A丽春红 S法 B艾氏法 C酚试剂比色法 D考马斯亮兰法 E双缩脲比色法(分数:1.00)A.B. C.D.E.解析:尿蛋白定量试验的检查方法有:沉淀法、比色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免疫测定法和尿蛋白电泳法等。目前染料结合法、比色法应用较广泛,免疫法及尿蛋白电泳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9.抗原抗钵分子结合的最适比例为最适比,此时 A上清中有少量游离抗体 B上清中有少量游离抗原 C上清中无游离
18、抗原或抗体存在 D出现沉淀物是肉眼不可见的 EA+B 均有(分数:1.00)A.B.C. D.E.解析:抗原抗体分子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上清液中没有游离的抗原或抗体存在。10.取病人大便标本做悬滴法检查,发现运动极活泼,呈穿梭样的细菌,最可能是 A普通变形杆菌 B霍乱弧菌 C肠炎沙门菌 D大肠埃希菌 E痢疾志贺菌(分数:1.00)A.B. C.D.E.解析:取霍乱弧菌患者米泔水样粪便做悬滴观察,可见该菌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11.试带法测定尿葡萄糖出现临床症状不相符的假阴性,应怀疑尿中存在大量 A结晶 B红细胞 C白细胞 D维生素 C E管型(分数:1.00)A.B.C.D. E.解析
19、: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14mmol/L)时,VitC 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12.乳凝块状便可见于 A胃癌 B痔疮 C肛裂 D痢疾 E消化不良(分数:1.00)A.B.C.D.E. 解析:乳凝块状便(蛋花样便)提示婴儿对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完全,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13.罗氏培养基用于培养哪种细菌 A幽门螺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结核菌 D麻风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分数:1.00)A.B.C. D.E.解析: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罗氏培养基,375%10%CO 2培养,定时观察,至 48 周。此方法可准确诊断结核杆菌。14.关于尿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尿液中有适量硝酸盐 B结
20、果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感染 C阳性率与感染细菌含有的硝酸盐氧化酶有关 D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菌尿的可能 E使用晨尿标本检测(分数:1.00)A.B.C. D.E.解析:尿 NIT阳性检出率取决于 3个重要条件:尿中致病菌是否存在硝酸盐还原酶、尿在膀胱内是否停留足够细菌作用的时间(4h)、患者尿中是杏存在适量硝酸盐。15.血沉测定质量评价的指标不包括 A抗凝剂 B器材 C患者是否为空腹采血 D温度 E标本处理(分数:1.00)A.B.C. D.E.解析:血沉测定时,抗凝剂与血液比例是否正确,所用器材是否干净、合格,测定温度及标本的正确处理都会影响血沉结果,而是否空腹采血对结果没有影响。16.获
21、得性免疫包括 A吞噬细胞和吞噬作用 B皮肤和黏膜的屏障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EA+B(分数:1.00)A.B.C. D.E.解析:获得性免疫可分为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17.在我国既可传播丝虫病,又可传播疟疾的媒介是 A按蚊 B库蚊 C伊蚊 D螨 E蝇(分数:1.00)A. B.C.D.E.解析:既可传播丝虫病,又可传播疟疾的媒介是按蚊。18.有关试带法尿蛋白测定,正确的是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原理 B主要与球蛋白反应 C滴注青霉素可致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D尿液 pH3.0 时,出现假阳性结果 E尿 pH9 可出现假阴性(分数:1.00
22、)A.B.C. D.E.解析:滴注青霉素 250万 U、2h,320 万 U、3h,480 万 U、5h,可能对于化学法产生假阴性。19.胎儿血液中出现高浓度的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表明有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分数:1.00)A.B.C. D.E.解析:IgM 是个体发育中合成和分泌最早的 Ig,在胚胎后期已经能合成,如果脐血中 IgM含量升高,提示胎儿可能发生了宫内感染。20.表位又称为 A化学基因 B半抗原 C抗原限制位 D独特位 E抗原决定簇(分数:1.00)A.B.C.D.E. 解析: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
23、团。21.导致以青年妇女为多见的毒素性休克综合征(TSS)的病原菌是 A军团菌 B空肠弯曲菌 C幽门螺杆菌 D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E金黄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 解析:金黄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能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TSS)。22.脑脊液的形成部位主要是 A第三脑室 B脑组织 C脊髓蛛网膜 D中脑导水管 E脑室脉络膜丛(分数:1.00)A.B.C.D.E. 解析: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70%来自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所形成的液体,30%由大脑和脊髓细胞间隙所产生。23.Koch在哪年发现 Koch现象 A184
24、0 B1864 C1886 D1891 E1900(分数:1.00)A.B.C.D. E.解析:Koch 现象为 Koch在 1891年观察到的。24.“肉眼血尿”指每升尿中含血量大于 A1.0ml B3.0ml C5.0ml D2.0ml E4.0ml(分数:1.00)A. B.C.D.E.解析:如果 1L尿中含血量在 1ml以上,肉眼能观察到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如镜下红细胞3/HPF,此时肉眼不能看到尿液显血(红)色,称为镜下血尿。25.软性下疳的病原菌是 A杜克嗜血杆菌 B埃及嗜血杆菌 C副嗜沫嗜血杆菌 D副流感嗜血杆菌 E嗜沫嗜血杆菌(分数:1.00)A. B.C.D.E.解析:杜
25、克嗜血杆菌为性病软性下疳的病原菌。26.第一管 CSF标本通常做 A细胞计数 B免疫学检查 C细胞学检查 D化学检查 E细菌学检查(分数:1.00)A.B.C.D.E. 解析:CSF 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穿刺成功后先做压力测定,然后采集 3管脑脊液:第 1管做细菌学检查,第 2管做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第 3管做理学及显微镜检查。27.尿中白细胞增多并伴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可见于 A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B肾盂肾炎 C新月性肾小球肾炎 D药物性变态反应 E女性阴道炎(分数:1.00)A.B.C.D.E. 解析:尿中扁平上皮细胞大量出现或片状脱落,或伴白细胞、脓细胞,多见于尿道炎,但女性患者,
26、应排除阴道分泌物的污染。28.临床上 Rh血型的定义是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 AD 抗原 BC 抗原 CE 抗原 Dc 抗原和 e抗原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由于 D抗原的抗原性强,临床上,习惯将有 D抗原者称 Rh阳性。29.脑膜炎奈瑟菌可以氧化分解的糖类是 A葡萄糖 B果糖 C半乳糖 D甘露醇 E乳糖(分数:1.00)A. B.C.D.E.解析: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30.急性传染病时,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显著减少的机制是 A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交感神经受抑制 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分数:1.
27、00)A.B.C.D. E.解析:有些急性传染病,因为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31.输血可能感染 A丝虫 B痢疾阿米巴 C疟原虫 D血吸虫 E隐孢子虫(分数:1.00)A.B.C. D.E.解析:外周血中的红内期疟原虫进入人体内可引起疟疾。32.羊水过少是指足月时羊水量 A1000ml B800ml C500ml D300ml E200ml(分数:1.00)A.B.C.D. E.解析: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 300ml。33.蚊传播丝虫病的方式是属于 A机械携带 B发育式 C增殖式 D发育增殖式 E经卵传递式(分数:1.00)A.B. C.D.E.解析:丝虫幼虫进入
28、蚊子体内后只发育而没有数量的增多。34.渗出液的原因中致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是 A食管破裂性积液 B化脓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类风湿积液 E外伤(分数:1.00)A.B. C.D.E.解析:化脓性感染时由于细菌对葡萄糖的酵解,使葡萄糖明显减低。35.早期肺结核 A鲜红色丝痰 B粉红色泡沫样痰 C铁锈色痰 D烂桃样痰 E黑色痰(分数:1.00)A. B.C.D.E.解析:36.型变态反应是由于 A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 BIgG 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C补体 C3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D细胞黏附分子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EC+D(分数:1.00)A. B.C.D.
29、E.解析:型变态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主要特点是游离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若免疫复合物不能被及时清除,则在局部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参与下,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而致组织损伤。37.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 ASIgA BIgG CIgM DIgD EIgE(分数:1.00)A.B.C. D.E.解析:IgM 是机体受感染后最先分泌的抗体。38.ACD保养液对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 A1 周 B2 周 C3 周 D4 周 E5 周(分数:1.00)A.B.C. D.E.解析:ACD 保存液包括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ACD 液 PH较低,对保存红细胞不利,只能保存 21d。39.能在盐水介质中引起红细胞凝集的抗体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分数:1.00)A.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