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7-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甲状腺素是 A一碘甲状腺原氨酸 B二碘甲状腺原氨酸 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D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E甲状腺球蛋白(分数:1.00)A.B.C.D.E.2.骨髓象分析的内容包括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B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C血细胞形态的改变 D血细胞的化学染色情况 E以上内容都包括(分数:1.00)A.B.C.D.E.3.下列选项中胰蛋白酶不能激活的酶原是 A糜蛋白酶原 B胰蛋白酶原 C胰岛素原 D弹性蛋白酶原 E胶原酶原(分数:1.00)A.B.C.D.E.4.慢性白血病病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慢性粒细胞
2、白血病最突出体征是巨脾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突出体征是全身淋巴结肿大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部分合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 3040%在不同的阶段出现骨髓纤维化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死亡原因是急性变(分数:1.00)A.B.C.D.E.5.有关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AL-M2b 常出现严重而广泛出血 B急淋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绿色瘤多见于急粒 D皮肤黏膜损害常见于急单 E急淋的淋巴结肿大较急非淋明显(分数:1.00)A.B.C.D.E.6.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偶见内皮细胞 B粒红比例 24:1 C容易见到核分裂象 D小儿淋巴细胞可达 40%
3、E原始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分数:1.00)A.B.C.D.E.7.未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的是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8.骨盐的主要成分 A磷酸氢钙 B羟磷灰石 C碳酸钙 D蛋白质结合钙 E有机钙(分数:1.00)A.B.C.D.E.9.正常阴道分泌物为 A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 B白带浑浊黏稠、量少 C量不增加 D白带量较多 E白带量多,清澈透明,稀薄似蛋清(分数:1.00)A.B.C.D.E.10.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尿酸 C葡萄糖 D肌酐
4、 E白蛋白(分数:1.00)A.B.C.D.E.1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4b 骨髓中的变化 A原粒+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细胞20% B原粒+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细胞30% C原单+幼单增生为主,原+早幼粒20% D原单牛幼单增生为主,原+早幼粒30% E具有粒单二标记的原始细胞30%(分数:1.00)A.B.C.D.E.12.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脉冲大小取决于 A细胞大小 B细胞厚薄 C细胞均一性 D细胞内酶的含量 E细胞形态(分数:1.00)A.B.C.D.E.13.红细胞对血液黏度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越多,血液黏度越高 B红细胞比容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C红细胞
5、表面负电荷减少,则血液黏度降低 D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增高 E红细胞体积越大,血液黏度越高(分数:1.00)A.B.C.D.E.14.血小板膜糖蛋白ba 的作用是 A参与血块收缩 B参与黏附反应 C参与聚集反应 D参与释放反应 E参与凝血(分数:1.00)A.B.C.D.E.15.CK-MM 主要存在于 A脑组织 B肝脏 C骨骼肌 D心肌 E红细胞(分数:1.00)A.B.C.D.E.16.体液抗凝成分的描述,错误的是 APC 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 B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 CTM 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 DTM 分为
6、细胞型和可溶型两种 EEPCR 由内皮细胞合成(分数:1.00)A.B.C.D.E.17.正常成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约为 A1.5L B50L C180L D3L E100L(分数:1.00)A.B.C.D.E.1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B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C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分数:1.00)A.B.C.D.E.19.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A肾脏 B胃肠道 C肝脏 D心脏 E胰腺(分数:1.00)A.B.C.D.E.20.出生后,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基本相等的第 2 次交叉时间在
7、A22 岁半 B2 岁半3 岁 C34 岁 D45 岁 E67 岁(分数:1.00)A.B.C.D.E.21.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是 ACD14 BCD19 CCD34 DCD38 ECD41(分数:1.00)A.B.C.D.E.2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A猩红热急性期 B钩虫病 C食物过敏 D应用肾上腺素后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23.白血病的 MICM 分型,不包括下列何项 A组织病理学 B分子生物学 C细胞遗传学 D形态学 E免疫学(分数:1.00)A.B.C.D.E.24.下列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态演变规律的是 A核浆比例由小到大 B核仁
8、从无到有 C颗粒从有到无 D胞体由小到大 E核染色质由细致到粗糙(分数:1.00)A.B.C.D.E.25.下列哪种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最明显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地中海性贫血(分数:1.00)A.B.C.D.E.26.AST 含量最丰富的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骨骼肌 D肾 E红细胞(分数:1.00)A.B.C.D.E.27.胰高血糖素由胰岛的哪种细胞产生 A 细胞 B 细胞 C 细胞 D 细胞 E 细胞(分数:1.00)A.B.C.D.E.28.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原始淋巴细胞 B幼稚淋巴细胞 C异型淋巴细胞 D异常单
9、核细胞 E成熟小淋巴细胞(分数:1.00)A.B.C.D.E.29.临床上通常根据下列哪种激素来诊断早期妊娠 A雌激素 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孕激素 D雄激素 E孕酮(分数:1.00)A.B.C.D.E.30.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 B蛋白质 C糖 D脂肪 E氨基酸(分数:1.00)A.B.C.D.E.31.关于前列腺液标本采集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需通过按摩法采集标本 B保留第一滴标本 C弃去第一滴标本 D重复采集标本需 35d 以后 E如需做细菌培养,应遵照无菌操作程序(分数:1.00)A.B.C.D.E.32.粒细胞发育过程中,最先出现特异性颗粒的是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
10、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分数:1.00)A.B.C.D.E.33.Apo-C是下列哪一种酶的激活剂 ALPL BLCAT CHL DACAT EHGL(分数:1.00)A.B.C.D.E.34.用于分离亚细胞成分或蛋白质,进一步纯化的第一步过筛方法是 A自溶法 B盐析沉淀法 C凝胶过滤法 D差速或梯度密度离心法 E高速离心法(分数:1.00)A.B.C.D.E.3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最突出特点是 A全血细胞减少,细胞不能分型 B常规细胞组化染色阴性 C骨髓增生低下,无 Auer 小体 D多见于老人,起病慢,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E免疫表型有髓系分化抗原而不表达
11、B 和 T 细胞分化抗原(分数:1.00)A.B.C.D.E.36.在射精后 60min 内,精子活力的参考范围为 Aa 级精于 15%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45% Ba 级精子 20%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45% Ca 级精子 20%以上,或 a 和 b 级精于之和50% Da 级精子 25%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45% Ea 级精子 25%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50%(分数:1.00)A.B.C.D.E.37.CK 是由 2 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产生的同工酶有 A2 种 B4 种 C6 种 D3 种 E5 种(分数:1.00)A.B.C.D.E.3
12、8.磷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肠道 C汗液 D唾液 E胆道(分数:1.00)A.B.C.D.E.39.有关比浊测定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比浊法不是比色分析 B比浊法分为化学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 C免疫比浊法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D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散射比浊分析 E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比浊分析(分数:1.00)A.B.C.D.E.40.肝中参与胆红素生物转化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葡萄糖醛酸 C甘氨酰基 D乙酰基 E甲基(分数:1.00)A.B.C.D.E.41.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 A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B碳酸氢盐-碳酸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磷酸氢二钠-磷酸二
13、氢钠缓冲系统 EH +作为底物被利用(分数:1.00)A.B.C.D.E.42.脂肪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直肠 D食管 E结肠(分数:1.00)A.B.C.D.E.43.高分子激肽原 A参与止血过程 B参与凝血过程 C参与纤溶抑制过程 D参与纤溶激活过程 E参与抗凝过程(分数:1.00)A.B.C.D.E.44.降低血糖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皮质醇 C肾上腺素 D胰高血糖素 E生长激素(分数:1.00)A.B.C.D.E.45.甲状腺素中含有 A铁 B硒 C钙 D碘 E氯(分数:1.00)A.B.C.D.E.46.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 A红细胞膜缺陷 B红细胞酶缺
14、陷 C红细胞受铁补充不足所影响 D珠蛋白肽链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47.细胞外的主要阳离子是 A钾离子 B钙离子 C铁离子 D钠离子 E镁离子(分数:1.00)A.B.C.D.E.48.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烯醇化酶 C醛缩酶 D丙酮酸激酶 E磷酸烯酸式丙酮酸羧激酶(分数:1.00)A.B.C.D.E.49.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 BK + CCa 2+ DMg 2+ EFe 2+(分数:1.00)A.B.C.D.E.50.关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管收缩反应 B激活血小板 C局部
15、血液黏度下降 D促凝物质释放 E激活凝血途径(分数:1.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7-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甲状腺素是 A一碘甲状腺原氨酸 B二碘甲状腺原氨酸 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D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E甲状腺球蛋白(分数:1.00)A.B.C.D. E.解析:甲状腺素是四碘甲状腺原氨酸。2.骨髓象分析的内容包括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B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C血细胞形态的改变 D血细胞的化学染色情况 E以上内容都包括(分数:1.00)A.B.C.D.E. 解析:3.下列选项中胰蛋白酶不能激活的酶原是 A糜蛋白酶原 B胰蛋白酶原 C
16、胰岛素原 D弹性蛋白酶原 E胶原酶原(分数:1.00)A.B.C. D.E.解析:胰蛋白酶原能自发转变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和胶原酶原都可以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酶。4.慢性白血病病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体征是巨脾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突出体征是全身淋巴结肿大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部分合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 3040%在不同的阶段出现骨髓纤维化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死亡原因是急性变(分数:1.00)A.B.C.D.E. 解析:慢淋常见死亡原因为感染。5.有关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AL-M2b 常出现严重而
17、广泛出血 B急淋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绿色瘤多见于急粒 D皮肤黏膜损害常见于急单 E急淋的淋巴结肿大较急非淋明显(分数:1.00)A. B.C.D.E.解析:出现严重而广泛出血的 AL 常见于 AML-M3。6.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偶见内皮细胞 B粒红比例 24:1 C容易见到核分裂象 D小儿淋巴细胞可达 40% E原始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分数:1.00)A.B.C. D.E.解析:正常骨髓象中是偶见核分裂象的。7.未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的是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 解析
18、:溶血性贫血是按发病机制分类。8.骨盐的主要成分 A磷酸氢钙 B羟磷灰石 C碳酸钙 D蛋白质结合钙 E有机钙(分数:1.00)A.B. C.D.E.解析:骨盐中的钙和磷主要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9.正常阴道分泌物为 A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 B白带浑浊黏稠、量少 C量不增加 D白带量较多 E白带量多,清澈透明,稀薄似蛋清(分数:1.00)A. B.C.D.E.解析: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味、量多少不等。10.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尿酸 C葡萄糖 D肌酐 E白蛋白(分数:1.00)A.B.C. D.E.解析:当血糖浓度在 10mmol/L 以下,近
19、曲小管能够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1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4b 骨髓中的变化 A原粒+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细胞20% B原粒+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细胞30% C原单+幼单增生为主,原+早幼粒20% D原单牛幼单增生为主,原+早幼粒30% E具有粒单二标记的原始细胞30%(分数:1.00)A.B.C. D.E.解析:12.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脉冲大小取决于 A细胞大小 B细胞厚薄 C细胞均一性 D细胞内酶的含量 E细胞形态(分数:1.00)A. B.C.D.E.解析: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13.红细胞对血液黏度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越多,
20、血液黏度越高 B红细胞比容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C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则血液黏度降低 D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增高 E红细胞体积越大,血液黏度越高(分数:1.00)A.B.C. D.E.解析: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减少,更易聚集,红细胞容易有缗钱状形成,黏度增高。14.血小板膜糖蛋白ba 的作用是 A参与血块收缩 B参与黏附反应 C参与聚集反应 D参与释放反应 E参与凝血(分数:1.00)A.B.C. D.E.解析:血小板膜是糖蛋白 2b/3a 由纤维蛋白原介导血小板发生聚集。15.CK-MM 主要存在于 A脑组织 B肝脏 C骨骼肌 D心肌 E红细胞(分数:1.00)A.B.C. D.E.
21、解析:本题考查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分布,CK-MB 主要分布于心肌中;脑、前列腺、肠、肺、膀胱、子宫、胎盘及甲状腺中 CK-BB 占优势;骨骼肌及心肌中 CK-MM 占优势。16.体液抗凝成分的描述,错误的是 APC 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 B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 CTM 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 DTM 分为细胞型和可溶型两种 EEPCR 由内皮细胞合成(分数:1.00)A.B.C. D.E.解析: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 K 的蛋白质是蛋白 C。17.正常成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约为 A1.5L B50L C180L D
22、3L E100L(分数:1.00)A.B.C. D.E.解析:成人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可达 180L,但每日排出的终尿量仅 12L,可见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约有 99%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1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B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C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分数:1.00)A.B.C.D. E.解析:19.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A肾脏 B胃肠道 C肝脏 D心脏 E胰腺(分数:1.00)A.B.C. D.E.解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
23、外界进入的异物(如毒物,药物,食物添加物,致癌物及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20.出生后,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基本相等的第 2 次交叉时间在 A22 岁半 B2 岁半3 岁 C34 岁 D45 岁 E67 岁(分数:1.00)A.B.C.D. E.解析: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到第 69 天逐渐降低到与淋巴细胞大致相当,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到 23 岁后淋巴细胞逐渐降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到 45 岁两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二次交叉。21.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是 ACD14 BCD19 CCD34 DCD38
24、ECD41(分数:1.00)A.B.C. D.E.解析:CD34 是造血干细胞特有的标志。2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A猩红热急性期 B钩虫病 C食物过敏 D应用肾上腺素后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 E.解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23.白血病的 MICM 分型,不包括下列何项 A组织病理学 B分子生物学 C细胞遗传学 D形态学 E免疫学(分数:1.00)A. B.C.D.E.解析:MICM 是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英文缩写。24.下列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态演变规律的是 A核浆比例由小到大 B核仁从无到有
25、C颗粒从有到无 D胞体由小到大 E核染色质由细致到粗糙(分数:1.00)A.B.C.D.E. 解析: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核染色质演变规律是由细致到粗糙。25.下列哪种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最明显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地中海性贫血(分数:1.00)A.B.C.D. E.解析:溶血性贫血可促使红系增生,网织红细胞也相应增高。26.AST 含量最丰富的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骨骼肌 D肾 E红细胞(分数:1.00)A. B.C.D.E.解析:本题考查 AST 的组织分布, AST 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骨骼肌和肾,还有少量
26、存在于胰腺、脾、肺及红细胞中,肝中 AST 大部分(7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27.胰高血糖素由胰岛的哪种细胞产生 A 细胞 B 细胞 C 细胞 D 细胞 E 细胞(分数:1.00)A. B.C.D.E.解析:考查考生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部位的记忆,胰高血糖素是一种含 29aa 残基的多肽激素,由胰岛 细胞分泌。28.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原始淋巴细胞 B幼稚淋巴细胞 C异型淋巴细胞 D异常单核细胞 E成熟小淋巴细胞(分数:1.00)A.B. C.D.E.解析:异常淋巴细胞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异性细胞。29.临床上通常根据下列哪种激素来诊断早期妊娠 A雌激素 B绒
27、毛膜促性腺激素 C孕激素 D雄激素 E孕酮(分数:1.00)A.B. C.D.E.解析:临床上通常根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诊断早期妊娠。30.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 B蛋白质 C糖 D脂肪 E氨基酸(分数:1.00)A.B. C.D.E.解析: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受某些物理因素(加热、紫外线照射等)及化学因素(酸、碱、有机溶剂等)的作用而变性或沉淀,丧失酶活性。并利用酶蛋白的抗原性,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直接测定酶的质量,直接用质量单位 ng/ml、mg/L 来表示酶含量的高低。31.关于前列腺液标本采集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需通过按摩法采集标本 B保留第
28、一滴标本 C弃去第一滴标本 D重复采集标本需 35d 以后 E如需做细菌培养,应遵照无菌操作程序(分数:1.00)A.B. C.D.E.解析: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应弃去第 1 滴腺液,再用玻璃片或玻璃管收集随后的腺液进行检验。如需做微生物培养,标本须无菌采集。32.粒细胞发育过程中,最先出现特异性颗粒的是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骨髓粒系细胞发育过程中是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三种特异性颗粒:嗜中性颗粒、嗜碱性颗粒、嗜酸性颗粒。33.Apo-C是下列哪一种酶的激活剂 ALPL BLCAT CHL DACAT
29、 EHGL(分数:1.00)A. B.C.D.E.解析:考查 Apo-C的生理功能, Apo-C能激活 LPL 和 LCAT。34.用于分离亚细胞成分或蛋白质,进一步纯化的第一步过筛方法是 A自溶法 B盐析沉淀法 C凝胶过滤法 D差速或梯度密度离心法 E高速离心法(分数:1.00)A.B.C.D. E.解析:差速或梯度密度离心法利用密度梯度来进一步纯化分离亚细胞成分或蛋白质。3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最突出特点是 A全血细胞减少,细胞不能分型 B常规细胞组化染色阴性 C骨髓增生低下,无 Auer 小体 D多见于老人,起病慢,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E免疫表型有髓系分化抗原而不表达 B 和 T
30、 细胞分化抗原(分数:1.00)A.B.C.D.E. 解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表达髓系分化抗原而不表达淋系分化抗原。36.在射精后 60min 内,精子活力的参考范围为 Aa 级精于 15%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45% Ba 级精子 20%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45% Ca 级精子 20%以上,或 a 和 b 级精于之和50% Da 级精子 25%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45% Ea 级精子 25%以上,或 a 和 b 级精子之和50%(分数:1.00)A.B.C.D.E. 解析:射精后 60min 内,a 级精子25%;或 a 级和 b 级精子总和50%。37.CK 是由 2 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产生的同工酶有 A2 种 B4 种 C6 种 D3 种 E5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