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13-2 及答案解析(总分:48.50,做题时间:90 分钟)1.常用于检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商品菌片是( ) A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 B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C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D嗜热脂肪芽胞杆菌(ATCC7953) E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分数:1.00)A.B.C.D.E.2.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分数:1.00)A.B.C.D.E.3.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 ) A纤维蛋白原(分子
2、量 340000) B血清清蛋白(分子量 68500) C肌红蛋白(分子量 16900) D牛胰岛素(分子量 5700) E牛 乳球蛋白(分子量 35000)(分数:1.00)A.B.C.D.E.4.T、B 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 ACD3 BPWM-R C绵羊红细胞受体 D补体受体 ECD80 分子(分数:1.00)A.B.C.D.E.5.干扰素受体属于( ) A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B趋化细胞因子受体 C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D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E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分数:1.00)A.B.C.D.E.6.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蛋白浓度出现低下的是( ) A铜蓝蛋白 BC-反应蛋白 C前
3、清蛋白 D 1-酸性糖蛋白 E 1-抗胰蛋白酶(分数:1.00)A.B.C.D.E.7.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 A免疫耐受 B超敏反应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免疫缺陷 E免疫排斥(分数:1.00)A.B.C.D.E.8.墨汁染色要用于检测( ) A白色念珠菌 B新型隐球菌 C热带念珠菌 D烟曲霉菌 E镰刀菌(分数:1.00)A.B.C.D.E.9.关于 B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 A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B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C在胸腺内发育、分化、成熟 D在体液免疫应答中,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细胞 E可直接分泌产生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E.10.属于蛋白质和氨
4、基酸的代谢试验的是( ) AVP 试验 B吲哚试验 C氰化钾试验 D硝酸盐还原试验 E触酶试验(分数:1.00)A.B.C.D.E.11.痛风病的发生与下列何者有关( ) A氨基酸代谢紊乱 B蛋白质代谢紊乱 C核酸代谢紊乱 D脂类代谢紊乱 E糖代谢紊乱(分数:1.00)A.B.C.D.E.12.细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其作用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发生凝固。请问这种侵袭性酶是( ) A透明质酸酶 B血浆凝固酶 C过氧化氢酶 D胶原酶 E链激酶(分数:1.00)A.B.C.D.E.13.抗 TD抗原抗体产生过程中需要参与的细胞有( ) A中性粒细胞与 T细胞 B红细胞与 B细
5、胞 CT 细胞、B 细胞共同参与 D树突状细胞与 T细胞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4.葡萄球菌经革兰染色后呈(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E灰色(分数:1.00)A.B.C.D.E.15.蛋白质分子中对免疫原性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是( ) A甘氨酸 B谷氨酸 C半胱氨酸 D酪氨酸 E丝氨酸(分数:1.00)A.B.C.D.E.16.细菌的死亡菌数远远大于活菌数的阶段是( )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期 C衰亡期 D稳定期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7.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 A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佐剂 E载
6、体(分数:1.00)A.B.C.D.E.18.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 ATH 细胞 BTc 细胞 CTCR +细胞 DTCR +细胞 ETDTH(分数:1.00)A.B.C.D.E.19.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力包括( ) A氢键 B范德华力 C非共价键 D疏水键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0.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 ) A苯胺 B对氨基苯甲酸 C间位对氨基苯甲酸 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 E间位氨基苯甲酸(分数:1.00)A.B.C.D.E.21.巨噬细胞可提呈( ) ATI-抗原 B细菌
7、抗原 C病毒抗原 D肿瘤抗原 ELPS(分数:1.00)A.B.C.D.E.22.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T 和 B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ENK 细胞(分数:1.00)A.B.C.D.E.23.目前一般认为蛋白质的含氮量为( ) A16% B30% C40% D50% E80%(分数:1.00)A.B.C.D.E.2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 A沉降分析法 B凝胶过滤 C凝胶电泳 D质谱法 E盐析法(分数:1.00)A.B.C.D.E.25.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通常位于 2-区带位置的蛋白质是( ) A免疫球蛋白 B清蛋白 C铜蓝蛋白 D甲胎
8、蛋白 E纤维蛋白原(分数:1.00)A.B.C.D.E.26.人类 HLA-类抗原 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 A第 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 6号染色体长臂 C第 9号染色体长臂 D第 2号染色体短臂 E第 6号染色体短臂(分数:1.00)A.B.C.D.E.27.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 ) A胸腺 B淋巴结 C骨髓 D肝脏 E卵黄囊(分数:1.00)A.B.C.D.E.28.影响蛋白质等电点(pI)值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溶液的 pH值 B溶液的离子强度 C氨基酸组成 D光学性质 E溶解度(分数:1.00)A.B.C.D.E.29.下列哪种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的效果最好(
9、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E解剖显微镜(分数:1.00)A.B.C.D.E.30.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 ) AB 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 BTD-Ag 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 CTD-Ag 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TD-Ag 需要巨噬细胞,T 和 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ETD-Ag 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分数:1.00)A.B.C.D.E.31.病原菌来自患者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感染称为( ) A外源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 C混合感染 D医院感染 E以上都不是(分
10、数:1.00)A.B.C.D.E.32.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所利用的是( ) A在某个体系内该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 B蛋白质所含酸性氨基酸的多少 C蛋白质是清蛋白还是球蛋白 D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 E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分数:1.00)A.B.C.D.E.33.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由细胞因子引起 D载体一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E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分数:1.00)A.B.C.D.E.34.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倒伞状生长,cAMP 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 A红斑丹毒丝菌 B产单核细胞李斯
11、特菌 C阴道加特纳菌 D炭疽加特纳菌 E流感嗜血杆菌(分数:1.00)A.B.C.D.E.35.关于细菌 L型,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细菌 L型是遗传性变异的细菌 B细菌 L型是细菌失去细胞壁所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 C细胞壁的缺陷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 D细菌 L型在脱离诱导剂后可恢复为原来的细菌 E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损伤细菌细胞壁而形成细菌 L型(分数:1.00)A.B.C.D.E.36.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出现( ) A 1-球蛋白 B 和 区带或 和 之间有条密集,染色深的区带 C-球蛋白 D 球蛋白 E 2-球蛋白(分数:1.00)A.B.C
12、.D.E.37.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的蛋白质是( ) A前清蛋白 B转铁蛋白 C清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C-反应蛋白(分数:1.00)A.B.C.D.E.38.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 B细胞表面( ) AMHC-类分子 BMHC- CPWM-R DC3b 受体 ECD2 分子(分数:1.00)A.B.C.D.E.39.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分数:1.00)A.B.C.D.E.40.诱导髓样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 AIL-3 BGM-CSF CIL-7 DG-CSF
13、EEPO(分数:1.00)A.B.C.D.E. AVLDL、LDL、CM、HDL BHDL、VLDL、LDL、CM CLDL、HDL、VLDL、CM DCM、VLDL、LDL、HDL ECM、LDL、VLDL、HDL(分数:1.50)(1).血清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分数:0.50)A.B.C.D.E.(2).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分数:0.50)A.B.C.D.E.(3).脂蛋白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pH8.6 电泳缓冲液)从负极到正极依次是( )(分数:0.50)A.B.C.D.E.41.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1.00)A.葡萄糖的吸收不
14、需消耗能量B.脑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能源供给C.载体转运葡萄糖时,同时需 Na+存在D.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E.以上都不正确42.关于 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进行发育成熟B.是抗原依赖性C.是产生免疫应答场所D.分化成浆细胞,分泌抗体E.是抗原非依赖性43.免疫应答包括( )(分数:1.00)A.T与 B细胞增殖与分化B.膜信号的产生与传递C.膜受体的交联D.抗体的产生与释放E.免疫记忆的形成44.目前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的常用指标是( )ALPA RTC CHDL-C DAPOA ELDL-C(分数:1.00)45.下列抗原中属非 TD
15、抗原的是( )(分数:1.00)A.类毒素、外毒素B.脂多糖、荚膜多糖C.聚合鞭毛、内毒素D.卵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E.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 DNA-聚蔗糖46.类毒素( )(分数:1.00)A.由细菌外毒素经处理而得到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C.与外毒素有相同的免疫原性D.与外毒素有相同的毒性E.对人无毒性47.糖耐量试验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食葡萄糖后从静脉血测定为宜B.试验时原则上用口服法给患者葡萄糖C.食葡萄糖前留标本测血糖和尿糖D.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必须控制在 5%的浓度E.以上都是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13-2 答案解析(总分:48.50,做题时间:90
16、分钟)1.常用于检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商品菌片是( ) A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 B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C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D嗜热脂肪芽胞杆菌(ATCC7953) E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分数:1.00)A.B.C.D. E.解析:2.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分数:1.00)A.B.C. D.E.解析:3.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 ) A纤维蛋白原(分子量 340000) B血清清蛋白(分子量 68500) C肌红蛋白(分
17、子量 16900) D牛胰岛素(分子量 5700) E牛 乳球蛋白(分子量 35000)(分数:1.00)A. B.C.D.E.解析:4.T、B 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 ACD3 BPWM-R C绵羊红细胞受体 D补体受体 ECD80 分子(分数:1.00)A.B. C.D.E.解析:5.干扰素受体属于( ) A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B趋化细胞因子受体 C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D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E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分数:1.00)A.B.C.D. E.解析:6.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蛋白浓度出现低下的是( ) A铜蓝蛋白 BC-反应蛋白 C前清蛋白 D 1-酸性糖蛋白 E 1-抗胰蛋白酶
18、(分数:1.00)A.B.C. D.E.解析:7.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 A免疫耐受 B超敏反应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免疫缺陷 E免疫排斥(分数:1.00)A.B.C.D. E.解析:8.墨汁染色要用于检测( ) A白色念珠菌 B新型隐球菌 C热带念珠菌 D烟曲霉菌 E镰刀菌(分数:1.00)A.B. C.D.E.解析:9.关于 B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 A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B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C在胸腺内发育、分化、成熟 D在体液免疫应答中,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细胞 E可直接分泌产生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 E.解析:10.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19、的是( ) AVP 试验 B吲哚试验 C氰化钾试验 D硝酸盐还原试验 E触酶试验(分数:1.00)A.B. C.D.E.解析:11.痛风病的发生与下列何者有关( ) A氨基酸代谢紊乱 B蛋白质代谢紊乱 C核酸代谢紊乱 D脂类代谢紊乱 E糖代谢紊乱(分数:1.00)A.B.C. D.E.解析:12.细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其作用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发生凝固。请问这种侵袭性酶是( ) A透明质酸酶 B血浆凝固酶 C过氧化氢酶 D胶原酶 E链激酶(分数:1.00)A.B. C.D.E.解析:13.抗 TD抗原抗体产生过程中需要参与的细胞有( ) A中性粒细胞与 T细胞 B红细
20、胞与 B细胞 CT 细胞、B 细胞共同参与 D树突状细胞与 T细胞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4.葡萄球菌经革兰染色后呈(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E灰色(分数:1.00)A.B.C.D. E.解析:15.蛋白质分子中对免疫原性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是( ) A甘氨酸 B谷氨酸 C半胱氨酸 D酪氨酸 E丝氨酸(分数:1.00)A.B.C.D. E.解析:16.细菌的死亡菌数远远大于活菌数的阶段是( )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期 C衰亡期 D稳定期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7.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 A
21、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佐剂 E载体(分数:1.00)A.B.C. D.E.解析:18.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 ATH 细胞 BTc 细胞 CTCR +细胞 DTCR +细胞 ETDTH(分数:1.00)A.B.C.D. E.解析:19.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力包括( ) A氢键 B范德华力 C非共价键 D疏水键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0.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 ) A苯胺 B对氨基苯甲酸 C间位对氨基苯甲酸 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 E间位氨基苯甲酸(分数:1.00)A
22、.B.C.D.E. 解析:21.巨噬细胞可提呈( ) ATI-抗原 B细菌抗原 C病毒抗原 D肿瘤抗原 ELPS(分数:1.00)A.B. C.D.E.解析:22.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T 和 B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ENK 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23.目前一般认为蛋白质的含氮量为( ) A16% B30% C40% D50% E80%(分数:1.00)A. B.C.D.E.解析:2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 A沉降分析法 B凝胶过滤 C凝胶电泳 D质谱法 E盐析法(分数:1.00)A.B.C.D.E. 解析:
23、25.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通常位于 2-区带位置的蛋白质是( ) A免疫球蛋白 B清蛋白 C铜蓝蛋白 D甲胎蛋白 E纤维蛋白原(分数:1.00)A.B.C. D.E.解析:26.人类 HLA-类抗原 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 A第 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 6号染色体长臂 C第 9号染色体长臂 D第 2号染色体短臂 E第 6号染色体短臂(分数:1.00)A. B.C.D.E.解析:27.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 ) A胸腺 B淋巴结 C骨髓 D肝脏 E卵黄囊(分数:1.00)A.B.C. D.E.解析:28.影响蛋白质等电点(pI)值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溶液的 pH值 B溶
24、液的离子强度 C氨基酸组成 D光学性质 E溶解度(分数:1.00)A.B.C.D.E. 解析:29.下列哪种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的效果最好(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E解剖显微镜(分数:1.00)A.B. C.D.E.解析:30.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 ) AB 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 BTD-Ag 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 CTD-Ag 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TD-Ag 需要巨噬细胞,T 和 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ETD-Ag 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分数:1.0
25、0)A.B.C.D. E.解析:31.病原菌来自患者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感染称为( ) A外源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 C混合感染 D医院感染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32.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所利用的是( ) A在某个体系内该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 B蛋白质所含酸性氨基酸的多少 C蛋白质是清蛋白还是球蛋白 D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 E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分数:1.00)A.B.C.D.E. 解析:33.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由细胞因子引起 D载体一半抗原结合效应所
26、致 E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分数:1.00)A.B.C.D. E.解析:34.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倒伞状生长,cAMP 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 A红斑丹毒丝菌 B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C阴道加特纳菌 D炭疽加特纳菌 E流感嗜血杆菌(分数:1.00)A.B. C.D.E.解析:35.关于细菌 L型,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细菌 L型是遗传性变异的细菌 B细菌 L型是细菌失去细胞壁所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 C细胞壁的缺陷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 D细菌 L型在脱离诱导剂后可恢复为原来的细菌 E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损伤细菌细胞壁而形成细菌 L型(分数:1.00)A. B.C.D.E.解
27、析:36.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出现( ) A 1-球蛋白 B 和 区带或 和 之间有条密集,染色深的区带 C-球蛋白 D 球蛋白 E 2-球蛋白(分数:1.00)A.B. C.D.E.解析:37.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的蛋白质是( ) A前清蛋白 B转铁蛋白 C清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C-反应蛋白(分数:1.00)A.B. C.D.E.解析:38.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 B细胞表面( ) AMHC-类分子 BMHC- CPWM-R DC3b 受体 ECD2 分子(分数:1.00)A.B.C.D.E. 解析:39.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
28、为( )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分数:1.00)A.B.C.D.E. 解析:40.诱导髓样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 AIL-3 BGM-CSF CIL-7 DG-CSF EEPO(分数:1.00)A.B.C.D.E. 解析: AVLDL、LDL、CM、HDL BHDL、VLDL、LDL、CM CLDL、HDL、VLDL、CM DCM、VLDL、LDL、HDL ECM、LDL、VLDL、HDL(分数:1.50)(1).血清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分数:0.50)A.B.C. D.E.解析:(2).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分数:0.50)A.B.C.D. E.解析:(3).脂蛋白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pH8.6 电泳缓冲液)从负极到正极依次是( )(分数:0.50)A.B.C.D.E. 解析:41.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1.00)A.葡萄糖的吸收不需消耗能量B.脑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能源供给 C.载体转运葡萄糖时,同时需 Na+存在 D.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42.关于 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进行发育成熟B.是抗原依赖性 C.是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分化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E.是抗原非依赖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