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4-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以选择性蛋白尿为主的疾病是 A糖尿病性肾炎 B膜增生性肾炎 C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D红斑狼疮性肾炎 E早期肾小球肾炎(分数:1.00)A.B.C.D.E.2.AML-M3型白血病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 At(8;21) Bt(9;22) Ct(15;17) Dt(9.21) Et(17;19)(分数:1.00)A.B.C.D.E.3.下列有关胰岛素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B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到达靶细胞的胰岛素浓度 C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
2、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绝对或相对数目无关 D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 E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代谢变化(分数:1.00)A.B.C.D.E.4.尿酮体中 p-羟丁酸的比例约为 A48% B58% C68% D78% E88%(分数:1.00)A.B.C.D.E.5.不属于体外检测尿液 HCG的方法是 A放射免疫法 B生物学法 C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D酶联免疫吸附法 E单克隆胶体金法(分数:1.00)A.B.C.D.E.6.与浆细胞特征不符合的是 A核偏位 B可见核旁淡染区 C胞浆内可见 Auer小体 D胞浆有泡沫感 E核染色质浓密成块(分
3、数:1.00)A.B.C.D.E.7.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是 A尿量少,比密升高 B尿量多,比密低 C尿量多,比密高 D尿量少,比密低 E尿量多,比密正常(分数:1.00)A.B.C.D.E.8.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分数:1.00)A.B.C.D.E.9.下列哪项因素对 ALP参考值范围影响最大 A性别 B年龄 C饮食 D职业 E地域(分数:1.00)A.B.C.D.E.10.胸腔积液呈绿色应考虑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外伤(分数:1.00)A.B.C.D.
4、E.11.关于类白血病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 BNAP 活性及积分通常明显增高 C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象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超过 30% D存在白细胞数不增多的类白血病反应 E诱因去除后,本病预后良好(分数:1.00)A.B.C.D.E.12.下列哪项不是羊水的来源 A母体血浆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B胎儿脐带产生的透析液 C胎盘表面羊膜产生的透析液 D胎儿尿 E母体的脑脊液(分数:1.00)A.B.C.D.E.13.血液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 A血小板体积 B血小板相对数量 C平均血小板容积 D血小板比容 E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分数:1.00)A.
5、B.C.D.E.14.下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模糊或消失,核染色质较细致,胞质较少,淡蓝色,透明,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该特征符合 A幼稚浆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幼稚单核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分数:1.00)A.B.C.D.E.15.前列腺肿瘤患者标本镜检可见 A红细胞增加 B发现滴虫 C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加 D精子 E淀粉样小体(分数:1.00)A.B.C.D.E.16.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用于估计 A红细胞数 BHct C血红蛋白浓度 D血红蛋白量 E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数:1.00)A.B.C.D.E.17.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大
6、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数:1.00)A.B.C.D.E.18.脑脊液检查,共采集几管脑脊液 A1 B2 C3 D4 E5(分数:1.00)A.B.C.D.E.19.诊断 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特异的标志是 ACD3 BCD4 CCD7 DCD8 ECyCD3(分数:1.00)A.B.C.D.E.20.有关试带法尿比密测定,错误的是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B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质 C尿液 pH7 时,应增加 0.005 D可用于浓缩稀释试验 E一般性筛选试验(分数:1.00)A.B.C.D.E.21.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用三棱
7、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 23mm 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第 l滴血含组织液多弃去不用(分数:1.00)A.B.C.D.E.22.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应激反应 C库欣综合征 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速发型超敏反应(分数:1.00)A.B.C.D.E.23.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是 AAML-M3 BAML-M5 CALL-L1 DCML ECLL(分数:1.00)A.B.C.D.E.24.不能用于尿本周蛋白检测的是 A蛋白电泳法 B加热醋酸法 C热沉淀-溶解法 D对-甲苯磺酸法 E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分数:1.00)A
8、.B.C.D.E.25.MDS预后较差的核型是 A20q - B11q - C-7/7q - D-5/5q - E正常核型(分数:1.00)A.B.C.D.E.26.有关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的试验选择,正确的是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oombs 试验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CG6PD 缺陷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冷热溶血试验 EPNH-血红蛋白电泳(分数:1.00)A.B.C.D.E.27.糖尿病的基本生化特点是 A高血糖 B低血糖 C血糖昼夜波动明显 D高血脂 E以上皆不是(分数:1.00)A.B.C.D.E.28.正常精液液化的时间
9、为 A1h 内 B1.5h 内 C2h 内 D2.5h 内 E3h 内(分数:1.00)A.B.C.D.E.29.脓血便可见于 A胃癌 B痔疮 C肛裂 D痢疾 E消化不良(分数:1.00)A.B.C.D.E.30.急性传染病时,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显著减少的机制是 A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交感神经受抑制 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分数:1.00)A.B.C.D.E.31.可以影响亚硝酸盐结果,但不包括 A标本因素 B运动因素 C致病菌因素 D食物、药物因素 E膀胱停留时间因素(分数:1.00)A.B.C.D.E.32.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是 AC
10、Dl4 BCDl9 CCD34 DCD38 ECD4l(分数:1.00)A.B.C.D.E.33.浆液性痰多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B肺脓肿 C支气管扩张 D肺淤血 E肺组织坏死(分数:1.00)A.B.C.D.E.34.下列关于 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 B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 C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D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 E纤溶系统被抑制(分数:1.00)A.B.C.D.E.35.不符合尿液分析仪 10项检测试带内容的是 A白细胞酯酶 B比密 C维生素 C D亚硝酸盐 EpH(分数:1.00)A.B.C.D.E.3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1、与缺铁性贫血鉴别主要选择下列哪项检查 A红细胞内游离原卟琳测定 B骨髓铁染色 C血清总铁结合力 DMCV、MCH、MCHC E血清铁饱和度(分数:1.00)A.B.C.D.E.37.出现明显的病态造血,PAS 染色红系细胞呈阳性反应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MDS C类白血病反应 D急性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38.粪便标本采集后到检验完毕一般应于 A1h B2h C3h D4h E1.5h(分数:1.00)A.B.C.D.E.39.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窄,提示为 A缺铁性贫血 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
12、巨幼细胞贫血(分数:1.00)A.B.C.D.E.40.载脂蛋白 E基因位于 19号染色体长臂 3 区上,含有 A3 个外显子和 3个内含子 B4 个外显子和 3个内含子 C3 个外显子和 4个内含子 D4 个外显子和 4个内含子 E没有外显子也没有内含子(分数:1.00)A.B.C.D.E.41.关于过碘酸-雪夫反应的染色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中幼红细胞呈阳性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呈阳性 CReed-Sternberg 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及幼稚单核细胞呈阳性 E戈谢细胞呈强阳性(分数:1.00)A.B.C.D.E.42.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13、诊断依据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C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D全血细胞减少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分数:1.00)A.B.C.D.E.43.按照尿中红细胞形态,可将血尿分为 A2 类 B3 类 C4 类 D5 类 E6 类(分数:1.00)A.B.C.D.E.44.在脂蛋白受体研究中,研究最详细的是 A清道夫受体、VLDL 受体、TG 受体 BLDL 受体、清道夫受体、VLDL 受体 CVLDL 受体、HDL 受体、清道夫受体 DHDL 受体、TG 受体、清道夫受体 ECM 受体、TG 受体、清道夫受体(分数:1.00)A.B.C.D.E.45.我国霍奇金病患者最为
14、常见的类型是 A结节硬化型 B混合细胞型 C淋巴细胞为主型 D以上各型均较常见 E淋巴细胞消减型(分数:1.00)A.B.C.D.E.46.下列哪项不属于血小板功能试验 A血小板聚集试验 B血块退缩试验 C出血时间测定 D血小板黏附试验 E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分数:1.00)A.B.C.D.E.47.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错误的是 A肝生成酮体过多,超过肝外组织氧化利用的能力,而使血中酮体升高 B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 C可有高钾血症 D可有严重脱水 E必有低钾血症(分数:1.00)A.B.C.D.E.48.采集羊水标本进行胎儿性别的基因诊断,一般选择在妊娠 A1012 周 B1620 周 C131
15、6 周 D2022 周 E1215 周(分数:1.00)A.B.C.D.E.49.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 E血浆含纤维蛋白原(分数:1.00)A.B.C.D.E.50.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可出现 A红细胞管型 B透明管型 C颗粒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分数:1.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4-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16、)1.下列以选择性蛋白尿为主的疾病是 A糖尿病性肾炎 B膜增生性肾炎 C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D红斑狼疮性肾炎 E早期肾小球肾炎(分数:1.00)A.B.C.D.E. 解析:非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2.AML-M3型白血病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 At(8;21) Bt(9;22) Ct(15;17) Dt(9.21) Et(17;19)(分数:1.00)A.B.C. D.E.解析:70%90%的 AML-M3具有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 t(15;17),是 NULL特有的遗传学标志。3.下列有
17、关胰岛素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B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到达靶细胞的胰岛素浓度 C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绝对或相对数目无关 D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 E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代谢变化(分数:1.00)A. B.C.D.E.解析:考查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到达靶细胞的胰岛素浓度,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绝对或相对数目,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代谢变化。4.尿酮体
18、中 p-羟丁酸的比例约为 A48% B58% C68% D78% E88%(分数:1.00)A.B.C.D. E.解析: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占 20%)、-羟丁酸(占 78%)及丙酮(占 2%)的总称。5.不属于体外检测尿液 HCG的方法是 A放射免疫法 B生物学法 C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D酶联免疫吸附法 E单克隆胶体金法(分数:1.00)A.B. C.D.E.解析:检测 HCG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学方法,如 ELISA法、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电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试验、检孕卡法、胶乳凝集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生物学试验是早期检查 HCG的主要方法。6.与浆细胞特征不符合的是 A核偏位
19、 B可见核旁淡染区 C胞浆内可见 Auer小体 D胞浆有泡沫感 E核染色质浓密成块(分数:1.00)A.B.C. D.E.解析:Auer 小体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结构。7.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是 A尿量少,比密升高 B尿量多,比密低 C尿量多,比密高 D尿量少,比密低 E尿量多,比密正常(分数:1.00)A.B.C. D.E.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尿液比密高;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尿量增多。8.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分数:1.00)A.B. C.D.E.解析:肾小球性蛋白
20、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9.下列哪项因素对 ALP参考值范围影响最大 A性别 B年龄 C饮食 D职业 E地域(分数:1.00)A.B. C.D.E.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生理变异,随年龄变化最明显的酶是和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碱性磷酸酶。10.胸腔积液呈绿色应考虑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外伤(分数:1.00)A.B.C.D. E.解析:绿色胸腔积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1.关于类白血病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 BNAP 活性及积分
21、通常明显增高 C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象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超过 30% D存在白细胞数不增多的类白血病反应 E诱因去除后,本病预后良好(分数:1.00)A.B.C. D.E.解析: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象正常。12.下列哪项不是羊水的来源 A母体血浆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B胎儿脐带产生的透析液 C胎盘表面羊膜产生的透析液 D胎儿尿 E母体的脑脊液(分数:1.00)A.B.C.D.E. 解析:羊水的来源有母体血浆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胎儿脐带和胎盘表面羊膜及尚未角化的胎儿皮肤产生的透析液;妊娠 1114 周以后胎儿尿排入羊水,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之一。13.血液分析仪血小板
22、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 A血小板体积 B血小板相对数量 C平均血小板容积 D血小板比容 E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分数:1.00)A. B.C.D.E.解析:血小板直方图,横坐标为血小板的体积,纵坐标为不同体积血小板的相对频率。14.下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模糊或消失,核染色质较细致,胞质较少,淡蓝色,透明,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该特征符合 A幼稚浆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幼稚单核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分数:1.00)A.B.C.D.E. 解析:在本题的 5个选项中,只有幼稚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符合题意。15.前列腺肿瘤患者标本镜检可见 A红细胞增加 B发现滴虫 C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加 D精子
23、E淀粉样小体(分数:1.00)A. B.C.D.E.解析:正常前列腺液中偶见红细胞,前列腺肿瘤时可见红细胞增多。16.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用于估计 A红细胞数 BHct C血红蛋白浓度 D血红蛋白量 E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数:1.00)A.B.C.D.E. 解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客观指标,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17.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数:1.00)A.B. C.D.E.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8.脑脊液检查,共采集几管脑脊液 A
24、1 B2 C3 D4 E5(分数:1.00)A.B.C. D.E.解析: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穿刺成功后先做压力测定,然后采集 3管脑脊液:第 1管做细菌学检查,第 2管做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第 3管做物理学及显微镜检查。19.诊断 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特异的标志是 ACD3 BCD4 CCD7 DCD8 ECyCD3(分数:1.00)A.B.C.D.E. 解析:所有 T细胞抗原中,CyCD3 特异性较高。20.有关试带法尿比密测定,错误的是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B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质 C尿液 pH7 时,应增加 0.005 D可用于浓缩稀释试验 E一般性筛选试验
25、(分数:1.00)A.B.C.D. E.解析:试带法对过高或过低的尿比重不敏感,不可用于浓缩稀释试验。21.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 23mm 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第 l滴血含组织液多弃去不用(分数:1.00)A.B.C.D. E.解析:毛细血管采血法切忌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22.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应激反应 C库欣综合征 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速发型超敏反应(分数:1.00)A. B.C.D.E.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510 9/L。
26、常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23.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是 AAML-M3 BAML-M5 CALL-L1 DCML ECLL(分数:1.00)A.B.C. D.E.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易并发中枢系统神经白血病。24.不能用于尿本周蛋白检测的是 A蛋白电泳法 B加热醋酸法 C热沉淀-溶解法 D对-甲苯磺酸法 E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分数:1.00)A.B. C.D.E.解析:BJP 检测方法有: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对甲苯磺酸法、蛋白电泳法、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热沉淀-溶解法。加热醋酸法主要检测清蛋白和球蛋白。25.MDS预后较差的核
27、型是 A20q - B11q - C-7/7q - D-5/5q - E正常核型(分数:1.00)A.B.C. D.E.解析:35%70%MDS 病人有染色体异常,骨髓细胞克隆性染色体所有核型改变中-7/7q-病人的预后最差。26.有关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的试验选择,正确的是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oombs 试验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CG6PD 缺陷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冷热溶血试验 EPNH-血红蛋白电泳(分数:1.00)A.B.C. D.E.解析:G6PD 缺陷症的确诊采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27.糖尿病的基本生化特点
28、是 A高血糖 B低血糖 C血糖昼夜波动明显 D高血脂 E以上皆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考查糖尿病的定义和基本特点,糖尿病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的作用,通过未完全阐明的机制,引起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和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导致以高血糖症为基本生化特点的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8.正常精液液化的时间为 A1h 内 B1.5h 内 C2h 内 D2.5h 内 E3h 内(分数:1.00)A. B.C.D.E.解析:若超过 60min仍未液化为异常,提示前列腺炎。29.脓血便可见于 A胃癌 B痔疮 C肛裂 D痢疾 E消化不良(分
29、数:1.00)A.B.C.D. E.解析: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30.急性传染病时,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显著减少的机制是 A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交感神经受抑制 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分数:1.00)A.B.C.D. E.解析:有些急性传染病,因为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31.可以影响亚硝酸盐结果,但不包括 A标本因素 B运动因素 C致病菌因素 D食物、药物因素 E膀胱停留时间因素(分数:1.00)A.B. C.D.E.解析:亚硝酸盐检测的干扰因素有:标本、
30、食物、致病菌、药物、尿停留膀胱的时间。32.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是 ACDl4 BCDl9 CCD34 DCD38 ECD4l(分数:1.00)A.B.C. D.E.解析:在本题的 5个选项中,只有 CD34 是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33.浆液性痰多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B肺脓肿 C支气管扩张 D肺淤血 E肺组织坏死(分数:1.00)A.B.C.D. E.解析:浆液性痰多见于肺淤血、肺水肿。34.下列关于 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 B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 C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D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 E纤溶系统被抑制(分数:1.00)A
31、.B.C.D.E. 解析:DIC 时,伴继发性纤溶亢进。35.不符合尿液分析仪 10项检测试带内容的是 A白细胞酯酶 B比密 C维生素 C D亚硝酸盐 EpH(分数:1.00)A.B.C. D.E.解析:尿液分析仪 11项才有维生素 C3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主要选择下列哪项检查 A红细胞内游离原卟琳测定 B骨髓铁染色 C血清总铁结合力 DMCV、MCH、MCHC E血清铁饱和度(分数:1.00)A.B. C.D.E.解析: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方面的要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铁染色呈强阳性,而缺铁性贫血呈阴性。37.出现明显的病态造血,PAS 染色红系细胞呈阳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