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5-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1047       资源大小:158.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5-1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5-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具有鉴别意义的是 APh 染色体阳性 B白细胞总数升高 C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 D嗜酸性细胞增多 E嗜碱性细胞增多(分数:1.00)A.B.C.D.E.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最常用的制片方法是 A塑料切片 B振动切片 C直接推片 D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 E干片法(分数:1.00)A.B.C.D.E.3.粒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核形状的变化特点是 A圆半圆形 B圆类圆形 C圆凹陷分叶 D圆类圆形消失 E始终是类圆形(分数:1.00)A.B.C.D.E.4.关

    2、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B某些感染如伤寒等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C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分数:1.00)A.B.C.D.E.5.鉴别诊断青少年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是由于骨骼发育还是轻微肝功能异常引起,进行下列哪项检测最有用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D谷氨酸脱氢酶 E醛缩酶(分数:1.00)A.B.C.D.E.6.目前认为检测 B系敏感而特异的免疫学指标是 ACD3 BCD10 CCD19 DCD13 ECD33

    3、(分数:1.00)A.B.C.D.E.7.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 A肘正中静脉 B外踝静脉 C手背静脉 D颈外静脉 E股静脉(分数:1.00)A.B.C.D.E.8.对胸痛而 ECG和肌酸激酶-MB 均正常的患者,检查下列哪一项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有无微小心肌损伤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 C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cTnI)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数:1.00)A.B.C.D.E.9.肝硬化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特征是 A出现阶梯性状条带 B出现 - 桥 C出现单峰 D出现双峰 E出现不均匀条带(分数:1.00)A.B.C.D.E.10.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

    4、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被称为 A造血细胞 B造血祖细胞 C间充质干细胞 D基质细胞 E原始细胞(分数:1.00)A.B.C.D.E.11.肝素或双草酸盐抗凝血都不适用于 A血细胞计数 B血细胞比容测定 C血红蛋白测定 D生化或免疫测定 E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数:1.00)A.B.C.D.E.12.沉淀反应的抗原是 A颗粒性抗原 B可溶性抗原 C半抗原 D超抗原 E致敏抗原(分数:1.00)A.B.C.D.E.13.免疫组化技术组织标本的取材不包括 A活组织检查标本 B手术切除标本 C动物模型标本 D患者血液 E尸体解剖标本(分数:1.00)A.B.C.D.E.14.pH是溶液中的 AH +浓

    5、度 BH +浓度的负对数 COH -浓度 DOH -浓度的负对数 EH +浓度和 OH-浓度的乘积(分数:1.00)A.B.C.D.E.15.某生化指标在人群中为正态分布,制定其正常参考值范围通常用(分数:1.00)A.B.C.D.E.16.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为 A6% B10% C15% D16% E20%(分数:1.00)A.B.C.D.E.17.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五叶核以上粒细胞超过 0.03称核右移 B疾病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C核左移常为预后不良之兆 D核分叶多的细胞增多说明造血功能衰退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 113(分数:1.00)A.B.

    6、C.D.E.1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 APOX(-) BSB(+) CPAS(+) DPOX(+) ENAE(+)(分数:1.00)A.B.C.D.E.19.直肠癌患者粪便的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绿色 D紫色 E棕色(分数:1.00)A.B.C.D.E.20.下列有关 ELISA竞争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用于检测抗原 B待测成分优先于酶标记物与固相结合 C被测物含量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少 D待测管显色颜色越淡表示被测物含量越少 E只用于检测抗体(分数:1.00)A.B.C.D.E.21.下列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 B是一种定

    7、量检测技术 C主要用于抗原检测 D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呈正比 E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分数:1.00)A.B.C.D.E.22.正常成年男女性别间,下列哪种酶的血清浓度有明显差异 A碱性磷酸酶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D肌酸激酶 E乳酸脱氢酶(分数:1.00)A.B.C.D.E.23.对因胸痛而立刻就诊的患者,如心电图正常,应首选下列哪种措施 A让患者回家 B只测定 CK-MB C只测定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cTnI) D只测定肌酸激酶 E测定肌红蛋白和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cTnI)(分数:1.00)A.B.C.D.E.24.下列关

    8、于肾性糖尿的原因,正确的是 A肾小球滤过糖增多 B肾小管分泌糖增多 C空腹血糖升高 D糖耐量试验异常 E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25.双特异性抗体的最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大 B灵敏度高 C双特异性抗体分子片段可在体外构建 D能同时结合两种抗原表位 E亲合力大(分数:1.00)A.B.C.D.E.26.临床通常不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的是 A微量蛋白质 B激素 C小分子药物 D肿瘤标记物 E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E.27.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A溶酶体颗粒 B致密颗粒 C 颗粒 D 颗粒 E 颗粒(分数:1.

    9、00)A.B.C.D.E.28.人体内运输铁的蛋白质是 A细胞色素类 B肌红蛋白 C血红蛋白 D铁蛋白 E转铁蛋白(分数:1.00)A.B.C.D.E.29.适用于血栓与止血检查的标本是 A全血 B少浆全血 C血浆 D血清 E血细胞(分数:1.00)A.B.C.D.E.30.有关精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错误的叙述是 A精液标本应放在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B应保温运送 C送检时间不超过 2小时 D少精症患者一般应间隔 12 周重复检查,连续 23 次 E能用避孕套采集标本(分数:1.00)A.B.C.D.E.31.下列哪种凝血因子属于接触凝血因子 A凝血因子 B凝血因子 C凝血因子 X D凝血因

    10、子 E凝血因子(分数:1.00)A.B.C.D.E.32.CK-BB主要存在于 A肝 B心肌 C脑组织 D红细胞 E骨骼肌(分数:1.00)A.B.C.D.E.33.下列哪种激素影响钙磷代谢 A雌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旁腺激素 D胰岛素 E胰高血糖素(分数:1.00)A.B.C.D.E.34.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 A常为“0” B一般大于 200分 C一般无明显变化 D明显增高 E常大于 100分(分数:1.00)A.B.C.D.E.35.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体的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 E应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 ELISA(分

    11、数:1.00)A.B.C.D.E.36.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白血病是 AM1 BM2a CM3a DM4 EALL(分数:1.00)A.B.C.D.E.37.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 A清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前清蛋白(分数:1.00)A.B.C.D.E.38.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型等级不再作为的指标是 AO 型有核红细胞 B型丝球型 C型花冠型或网型 D型破网型 E型颗粒型(分数:1.00)A.B.C.D.E.39.测定某一样品的含氮量为 5g,则该样品中所含蛋白质约为 A15.5s B21.5s C31.25g D8.95g E30.5g(分数:1.0

    12、0)A.B.C.D.E.40.不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的特点的是 A外周血可见大量幼稚淋巴细胞 B外周血可见大量篮细胞 C老年人多见 D白细胞数目增多 E常易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41.下列何种物质被公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A清蛋白 B胆固醇 C磷脂 D纤维蛋白原 E脂蛋白(分数:1.00)A.B.C.D.E.42.下列哪一组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A转铁蛋白, 1酸性糖蛋白,甲胎蛋白,结合珠蛋门 B铜蓝蛋白,C 反应蛋白, 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 C甲胎蛋白,铜蓝蛋白,C 反应蛋白,血红素蛋白 D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血

    13、红素蛋白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43.有关凝血因子 V正确的说法是 A在肝中合成 B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 C属于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 D在体内是最稳定的凝血因子 E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激活(分数:1.00)A.B.C.D.E.44.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所有溶血性贫血 C所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D叶酸或 VitB12缺乏所致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数:1.00)A.B.C.D.E.45.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 A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B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C未找到巨核细胞 D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 E粒细胞增多(分数:1.

    14、00)A.B.C.D.E.46.下面不属于浆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的是 A贫血 B出血 C低钙血症 D肾功能不全 E骨痛(分数:1.00)A.B.C.D.E.47.在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是 A骨骼疼痛 B不规则发热 C广泛性出血 D反复感染 E贫血(分数:1.00)A.B.C.D.E.48.关于病毒体,正确的描述是 A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脱去衣壳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分数:1.00)A.B.C.D.E.49.为了鉴别小原始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 染色 BPAS

    15、染色 CALP 染色 DASD NCE 染色 E-NAE 染色(分数:1.00)A.B.C.D.E.50.CK-MB主要存在于 A肝 B心肌 C脑组织 D红细胞 E骨骼肌(分数:1.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5-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具有鉴别意义的是 APh 染色体阳性 B白细胞总数升高 C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 D嗜酸性细胞增多 E嗜碱性细胞增多(分数:1.00)A. B.C.D.E.解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Ph染色体阳性而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阴性。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最常用的制

    16、片方法是 A塑料切片 B振动切片 C直接推片 D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 E干片法(分数:1.00)A.B.C.D. E.解析:3.粒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核形状的变化特点是 A圆半圆形 B圆类圆形 C圆凹陷分叶 D圆类圆形消失 E始终是类圆形(分数:1.00)A.B.C. D.E.解析:4.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B某些感染如伤寒等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C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分数:1.00)A.B.C.D. E.解析:其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17、,粒、红及巨核细胞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显著。5.鉴别诊断青少年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是由于骨骼发育还是轻微肝功能异常引起,进行下列哪项检测最有用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D谷氨酸脱氢酶 E醛缩酶(分数:1.00)A.B.C. D.E.解析: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在淀粉凝胶电泳上的迁移率,从阳极至阴极依次命名为 ALP1、ALP2、ALP3 及ALP4。ALP3 增高常见于骨骼疾病,如骨肿瘤和肿瘤骨转移、Paget 病、佝偻病和骨软化症及其他疾病,如肾性营养不良、甲亢等。而 ALP1(来源于肝)阳性:见于肝外阻塞性黄疸、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充血和胆总管结石等,ALP2

    18、增高:见于肝内胆汁淤滞、急性肝炎、原发性肝癌等。6.目前认为检测 B系敏感而特异的免疫学指标是 ACD3 BCD10 CCD19 DCD13 ECD33(分数:1.00)A.B.C. D.E.解析:CD19 的反应谱系广,从早前 B细胞至前浆细胞,是鉴别全 B系的敏感而又特异的标记。7.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 A肘正中静脉 B外踝静脉 C手背静脉 D颈外静脉 E股静脉(分数:1.00)A. B.C.D.E.解析:成人静脉采血的最佳部位是肘正中静脉。8.对胸痛而 ECG和肌酸激酶-MB 均正常的患者,检查下列哪一项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有无微小心肌损伤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 C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

    19、TnT,cTnI)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数:1.00)A.B.C. D.E.解析:cTnT、cTnI 是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在心肌损伤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造成血浆中的水平快速、大量升高,是目前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最佳指标。9.肝硬化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特征是 A出现阶梯性状条带 B出现 - 桥 C出现单峰 D出现双峰 E出现不均匀条带(分数:1.00)A.B. C.D.E.解析:肝硬化患者常有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 - 桥,即从 区到 区连成一片难以分开,或两区间仅见一浅凹,- 桥出现的原因系由 IgA增加所致,IgA 在电泳上位于 区和 区之间,

    20、使 区与 区融合成一片,出现了 - 桥。10.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被称为 A造血细胞 B造血祖细胞 C间充质干细胞 D基质细胞 E原始细胞(分数:1.00)A.B. C.D.E.解析:造血祖细胞是一组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11.肝素或双草酸盐抗凝血都不适用于 A血细胞计数 B血细胞比容测定 C血红蛋白测定 D生化或免疫测定 E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数:1.00)A.B.C.D.E. 解析: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瑞氏染色后产生蓝色背景,不适于 CBC、细胞形态学检查。双草酸盐抗凝剂可使血小板聚集、影响白细胞形态,不适

    21、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12.沉淀反应的抗原是 A颗粒性抗原 B可溶性抗原 C半抗原 D超抗原 E致敏抗原(分数:1.00)A.B. C.D.E.解析:沉淀反应的抗原是可溶性抗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颗粒抗原。13.免疫组化技术组织标本的取材不包括 A活组织检查标本 B手术切除标本 C动物模型标本 D患者血液 E尸体解剖标本(分数:1.00)A.B.C.D. E.解析:14.pH是溶液中的 AH +浓度 BH +浓度的负对数 COH -浓度 DOH -浓度的负对数 EH +浓度和 OH-浓度的乘积(分数:1.00)A.B. C.D.E.解析:15.某生化指标在人群中为正态分布,制定其正常参考

    22、值范围通常用(分数:1.00)A.B. C.D.E.解析:16.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为 A6% B10% C15% D16% E20%(分数:1.00)A.B.C.D. E.解析:17.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五叶核以上粒细胞超过 0.03称核右移 B疾病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C核左移常为预后不良之兆 D核分叶多的细胞增多说明造血功能衰退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 113(分数:1.00)A.B.C. D.E.解析:核右移常为预后不良之兆。1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 APOX(-) BSB(+) CPAS(+) DPOX(+) ENAE(+)(分

    23、数:1.00)A. B.C.D.E.解析:过氧化物酶(POX)与苏丹黑(SB)染色:各阶段淋巴细胞均阴性,阳性的原始细胞小于 3%。糖原(PAS)染色:约 20%80%的原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酸性磷酸酶(ACP)染色:T 细胞阳性,B 细胞阴性。其他:非特异性酯酶及溶菌酶均呈阴性反应。19.直肠癌患者粪便的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绿色 D紫色 E棕色(分数:1.00)A. B.C.D.E.解析:直肠癌病变组织出血坏死,因其不受消化液的影响,所以为红色。20.下列有关 ELISA竞争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用于检测抗原 B待测成分优先于酶标记物与固相结合 C被测物含量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

    24、少 D待测管显色颜色越淡表示被测物含量越少 E只用于检测抗体(分数:1.00)A.B.C. D.E.解析:竞争法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以测定抗原为例,受检抗原和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因此如果被测物含量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少。21.下列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 B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 C主要用于抗原检测 D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呈正比 E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分数:1.00)A.B.C.D. E.解析:放射免疫分析中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呈反比。22.正常成年男女性别间,下列哪种酶的血清浓度有明显差异 A

    25、碱性磷酸酶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D肌酸激酶 E乳酸脱氢酶(分数:1.00)A.B.C.D. E.解析:男性的肌酸激酶正常值高于女性,其他几项无差别。23.对因胸痛而立刻就诊的患者,如心电图正常,应首选下列哪种措施 A让患者回家 B只测定 CK-MB C只测定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cTnI) D只测定肌酸激酶 E测定肌红蛋白和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cTnI)(分数:1.00)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具有特异、快速、灵敏、窗口期长的优点,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的确定性指标。而肌红蛋白不升高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24.

    26、下列关于肾性糖尿的原因,正确的是 A肾小球滤过糖增多 B肾小管分泌糖增多 C空腹血糖升高 D糖耐量试验异常 E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 解析:肾性糖尿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引起的糖尿。25.双特异性抗体的最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大 B灵敏度高 C双特异性抗体分子片段可在体外构建 D能同时结合两种抗原表位 E亲合力大(分数:1.00)A.B.C.D. E.解析:双特异性抗体指的是一个抗体分子中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可分别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的抗体。26.临床通常不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的是 A微

    27、量蛋白质 B激素 C小分子药物 D肿瘤标记物 E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E. 解析:27.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A溶酶体颗粒 B致密颗粒 C 颗粒 D 颗粒 E 颗粒(分数:1.00)A.B.C. D.E.解析: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最重要的是一些颗粒成分,如 颗粒、 颗粒(致密颗粒)和 颗粒(溶酶体)。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颗粒,每个血小板中有十几个 颗粒。28.人体内运输铁的蛋白质是 A细胞色素类 B肌红蛋白 C血红蛋白 D铁蛋白 E转铁蛋白(分数:1.00)A.B.C.D.E. 解析:转铁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

    28、解释放的铁。29.适用于血栓与止血检查的标本是 A全血 B少浆全血 C血浆 D血清 E血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若向血浆中加入钙离子,血浆会发生再凝固,因此以血浆作为血栓与止血检查的标本。30.有关精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错误的叙述是 A精液标本应放在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B应保温运送 C送检时间不超过 2小时 D少精症患者一般应间隔 12 周重复检查,连续 23 次 E能用避孕套采集标本(分数:1.00)A.B.C.D.E. 解

    29、析:不能用避孕套采集标本。31.下列哪种凝血因子属于接触凝血因子 A凝血因子 B凝血因子 C凝血因子 X D凝血因子 E凝血因子(分数:1.00)A. B.C.D.E.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 F、F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32.CK-BB主要存在于 A肝 B心肌 C脑组织 D红细胞 E骨骼肌(分数:1.00)A.B.C. D.E.解析:CK-MM 型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K-BB 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CK-MB 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33.下列哪种激素影响钙磷代谢

    30、 A雌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旁腺激素 D胰岛素 E胰高血糖素(分数:1.00)A.B.C. D.E.解析: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34.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 A常为“0” B一般大于 200分 C一般无明显变化 D明显增高 E常大于 100分(分数:1.00)A.B.C. D.E.解析:病毒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 NAP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化;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 NAP积分值增高。35.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体的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 E应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 ELISA(分数:1.00)A.B. C.D.E.解析:ELISA 间接法可通过变换包被抗原,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检测多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36.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白血病是 AM1 BM2a CM3a DM4 EALL(分数:1.00)A.B.C. D.E.解析:M3a 白血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37.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 A清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前清蛋白(分数:1.00)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5-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