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39,分数:74.00)1.补体升高见于 A.急慢性肝炎 B.大面积烧伤 C.感染的恢复期 D.肝细胞癌 E.营养不良(分数:2.00)A.B.C.D.E.2.关于抗 ENA 抗体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A.抗 Sm 抗体是 SLE 的血清标志抗体 B.高滴度抗 RNP 抗体是 MCTD 诊断的重要依据 C.抗 SSA、抗 SSB 抗体多见于硬皮病 D.抗 J0-1 抗体常见于多发性肌炎 E.抗 Scl-70 抗体几乎仅见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分数:2.00)A.B.C.D.
2、E.3.自身抗体检测对某些自身免疫病诊断的价值正确的是 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B.敏感性低,特异性强 C.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 D.敏感性低,特异性低 E.相关性不明显(分数:2.00)A.B.C.D.E.4.SLE 特异标志性自身抗体是 A.抗 Sm 抗体和抗 dsDNA 抗体 B.抗 dsDNA 抗体和 ANA C.抗 ssDNA 抗体和 ANA D.抗 DNP 抗体和 ANA E.抗 SSA 抗体和抗核蛋白抗体(分数:2.00)A.B.C.D.E.5.关于自身免疫病(AID)基本特征,不正确的是 A.均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B.大多数是自发性或特发性 C.女性多于男性,
3、老年多于青年 D.病程一般较长,但多可彻底治愈 E.易伴发于免疫缺陷或恶性肿瘤(分数:2.00)A.B.C.D.E.6.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补体变化情况是 A.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恢复正常 B.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升高 C.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升高,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恢复正常 D.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升高,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下降 E.整个疾病过程中,补体水平均下降(分数:2.00)A.B.C.D.E.7.HLA 分型的临床应用最重要的是 A.疾病的确定诊断 B.寻找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 C.器官移植前的组织配型 D.输血前的检查 E.疾病预后的判断(分数:2
4、.00)A.B.C.D.E.8.与强直性脊柱炎最具相关性的选项是 A.B7 B.B13 C.B27 D.B51 E.B52(分数:2.00)A.B.C.D.E.9.艾滋病患者体内明显减少的 T 细胞亚群是 A.Ts B.Tc C.Th D.Td E.Tcs(分数:2.00)A.B.C.D.E.10.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药物过敏性休克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D.过敏性哮喘 E.荨麻疹(分数:2.00)A.B.C.D.E.11.不属于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是 A.血清病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慢性免疫复合物病 D.血清过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分数
5、:2.00)A.B.C.D.E.12.不属于型变态反应的是 A.结核菌素实验 B.麻风患者皮肤的肉芽肿形成 C.接触性皮炎 D.重症肌无力 E.同种异体间的移植排斥反应(分数:2.00)A.B.C.D.E.13.关于自身免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 Ig 升高 B.Ig 含量波动与疾病活动及稳定有相关性 C.、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自身免疫病,活动期补体升高 D.、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自身免疫病,活动期补体下降 E.自身反应性 T 淋巴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病补体无明显变化(分数:2.00)A.B.C.D.E.14.可作为 SLE 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A.抗 ssDNA 抗体
6、B.抗 SSB 抗体 C.抗 Sm 抗体和抗 dsDNA 抗体 D.抗 DNP 抗体 E.抗 SSA 抗体(分数:2.00)A.B.C.D.E.15.血清中出现 M 蛋白见于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发性骨髓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前列腺癌(分数:2.00)A.B.C.D.E.16.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出现 A.贫血 B.血中其他 Ig 正常或升高 C.本-周蛋白 D.骨损害 E.游离轻链(分数:2.00)A.B.C.D.E.17.关于 AIDS 的免疫学特征不正确的是 A.CD4+T 细胞下降 B.B 细胞受损 C.CD4+T 细胞升高 D.单核-巨噬细胞、NK
7、 细胞受损 E.B 细胞多克隆激活伴免疫球蛋白增多(分数:2.00)A.B.C.D.E.18.关于 HIV 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潜伏期短,病理进程较快 B.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C.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D.可发展为癌症和严重的条件致病菌感染 E.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分数:2.00)A.B.C.D.E.19.甲胎蛋白作为下列肿瘤诊断的最灵敏、最特异的指标的是 A.胃癌 B.肝癌 C.卵巢癌 D.直肠癌 E.甲状腺肿瘤(分数:2.00)A.B.C.D.E.20.关于肿瘤特异性抗原不正确的是 A.是肿瘤细胞所特有 B.只表达于肿瘤细胞 C.不存在于任何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常细胞
8、D.该种抗原不能为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 E.该种抗原能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和消除肿瘤细胞(分数:2.00)A.B.C.D.E.21.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 A.数分钟到数小时内 B.数周到数月内 C.3 个月内 D.2 个月内 E.数天到数周内(分数:2.00)A.B.C.D.E.22.GVHR 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其类型划分特征正确的是 A.急性型多发生于移植后 3 个月内 B.急性型多发生于移植后 6 个月以内 C.慢性型多见于移植后 6 个月以后 D.急性型多见于移植后 2 个月以内 E.慢性型多见于移植后 1 个月以内(分数:2.00)A.B.C.D.E.23.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
9、染色有关的是 A.中介体 B.核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E.质粒(分数:2.00)A.B.C.D.E.24.细菌 L 型的形成与下列结构有关的是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E.核质(分数:2.00)A.B.C.D.E.25.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1ml 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A.1 B.10 C.100 D.1000 E.10000(分数:2.00)A.B.C.D.E.26.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1000ml 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超过 A.1 B.3 C.10 D.100 E.1000(分数:2.00)A.B.C.D.E.27.除细菌总数外,哪种细菌数量也是细菌
10、污染空气的指标 A.结核分枝杆菌 B.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链球菌 E.大肠埃希菌(分数:2.00)A.B.C.D.E.28.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A.100、1020 分钟 B.121.3、1520 分钟 C.80、510 分钟 D.62、30 分钟 E.71.1、1530 分钟(分数:2.00)A.B.C.D.E.29.下列物品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是 A.普通培养基 B.手术器械包 C.玻璃器皿 D.生理盐水 E.血清(分数:2.00)A.B.C.D.E.30.下列方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间歇蒸汽灭菌法 C.流动蒸汽灭菌法 D.干烤法 E.
11、焚烧法(分数:2.00)A.B.C.D.E.31.罗氏培养基灭菌方法为 A.煮沸灭菌 B.流通蒸汽灭菌 C.间歇灭菌 D.干热灭菌 E.高压蒸汽灭菌(分数:2.00)A.B.C.D.E.32.用于除菌的滤膜孔径应为 A.0.15m B.0.22m C.0.450.5m D.0.8m E.13m(分数:2.00)A.B.C.D.E.33.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试验是 A.协同凝集试验 B.病毒血凝试验 C.荚膜肿胀试验 D.环状沉淀试验 E.Elek 平板毒力试验(分数:2.00)A.B.C.D.E.34.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会引起的疾病是 A.食物中毒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C.肠炎 D.猩红热 E.
12、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分数:2.00)A.B.C.D.E.35.关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透明质酸酶 B.链激酶 C.链道酶 D.溶血素 E.血浆凝固酶(分数:2.00)A.B.C.D.E.36.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不包括 A.丹毒 B.肠炎 C.败血症 D.风湿热 E.猩红热(分数:1.00)A.B.C.D.E.37.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不包括 A.大叶性肺炎 B.风湿热 C.支气管炎 D.中耳炎 E.脑膜炎(分数:1.00)A.B.C.D.E.38.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群,多采用 A.MIU B.IMViC C.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 D.KIA E.鸟氨酸脱羧酶和柠檬酸盐(分数:
13、1.00)A.B.C.D.E.39.机体抗伤寒沙门菌的免疫主要依赖于 A.体液免疫 B.补体的作用 C.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D.抗生素的使用 E.细胞免疫(分数:1.00)A.B.C.D.E.二、BB 题型/B(总题数:3,分数:26.00) A.结合物 B.免疫吸附剂 C.包被 D.封闭 E.标记(分数:10.00)(1).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称为(分数:2.00)A.B.C.D.E.(2).固相的抗原或抗体称为(分数:2.00)A.B.C.D.E.(3).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B.C.D.E.(4).包被后再用小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
14、.B.C.D.E.(5).酶与抗原或抗体交联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B.C.D.E. A.白细胞介素 B.干扰素 C.红细胞生成素(EPO) D.肿瘤坏死因子 E.集落刺激因子(分数:8.00)(1).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分数:2.00)A.B.C.D.E.(2).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分数:2.00)A.B.C.D.E.(3).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或杀伤肿瘤细胞(分数:2.00)A.B.C.D.E.(4).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的造血生长因子(分数:2.00)A.B.C.D.E. A.抗甲状腺球蛋白微粒体抗体 B.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抗平
15、滑肌抗体 D.抗心肌抗体 E.抗线粒体抗体(分数:8.00)(1).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C.D.E.(2).对重症肌无力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C.D.E.(3).对乔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C.D.E.(4).对心脏术后综合征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39,分数:74.00)1.补体升高见于 A.急慢性肝炎 B.大面积烧伤 C.感染的恢复期 D.肝细胞癌 E.营养不良(
16、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补体增高较少见,主要见于感染的恢复期。2.关于抗 ENA 抗体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A.抗 Sm 抗体是 SLE 的血清标志抗体 B.高滴度抗 RNP 抗体是 MCTD 诊断的重要依据 C.抗 SSA、抗 SSB 抗体多见于硬皮病 D.抗 J0-1 抗体常见于多发性肌炎 E.抗 Scl-70 抗体几乎仅见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抗 SSA、抗 SSB 抗体多见于干燥综合征。3.自身抗体检测对某些自身免疫病诊断的价值正确的是 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B.敏感性低,特异性强 C.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 D
17、.敏感性低,特异性低 E.相关性不明显(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的特点。4.SLE 特异标志性自身抗体是 A.抗 Sm 抗体和抗 dsDNA 抗体 B.抗 dsDNA 抗体和 ANA C.抗 ssDNA 抗体和 ANA D.抗 DNP 抗体和 ANA E.抗 SSA 抗体和抗核蛋白抗体(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抗 Sm 抗体和抗 dsDNA 抗体对 SLE 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5.关于自身免疫病(AID)基本特征,不正确的是 A.均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B.大多数
18、是自发性或特发性 C.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年 D.病程一般较长,但多可彻底治愈 E.易伴发于免疫缺陷或恶性肿瘤(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自身免疫病病程一般较长,多为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出现,经久不愈。6.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补体变化情况是 A.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恢复正常 B.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升高 C.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升高,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恢复正常 D.疾病活动期补体水平升高,病情稳定期补体水平下降 E.整个疾病过程中,补体水平均下降(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的活
19、动期因补体消耗多而使补体水平下降,当疾病处于稳定期时,补体水平可恢复正常。7.HLA 分型的临床应用最重要的是 A.疾病的确定诊断 B.寻找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 C.器官移植前的组织配型 D.输血前的检查 E.疾病预后的判断(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临床上 HLA 分型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前的组织配型。8.与强直性脊柱炎最具相关性的选项是 A.B7 B.B13 C.B27 D.B51 E.B52(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HLA 和 AID 有相关性,其中强直性脊柱炎与 B27 最具相关性。9.艾滋病患者体内明显减少的 T 细胞亚群是 A.Ts B.
20、Tc C.Th D.Td E.Tcs(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艾滋病患者的血中 Th 亚群显著减少,是诊断该病的指标之一。10.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药物过敏性休克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D.过敏性哮喘 E.荨麻疹(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1.不属于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是 A.血清病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慢性免疫复合物病 D.血清过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血清过敏性休克属于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2.
21、不属于型变态反应的是 A.结核菌素实验 B.麻风患者皮肤的肉芽肿形成 C.接触性皮炎 D.重症肌无力 E.同种异体间的移植排斥反应(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重症肌无力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3.关于自身免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 Ig 升高 B.Ig 含量波动与疾病活动及稳定有相关性 C.、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自身免疫病,活动期补体升高 D.、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自身免疫病,活动期补体下降 E.自身反应性 T 淋巴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病补体无明显变化(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自身免疫病,活动期补体减少。14
22、.可作为 SLE 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A.抗 ssDNA 抗体 B.抗 SSB 抗体 C.抗 Sm 抗体和抗 dsDNA 抗体 D.抗 DNP 抗体 E.抗 SSA 抗体(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SLE 的标志性抗体即抗 Sm 抗体和抗 dsDNA 抗体,对诊断 SLE 有重要价值。15.血清中出现 M 蛋白见于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发性骨髓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前列腺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M 蛋白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16.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出现 A.贫血 B.血中其
23、他 Ig 正常或升高 C.本-周蛋白 D.骨损害 E.游离轻链(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中其他 Ig 正常或升高。17.关于 AIDS 的免疫学特征不正确的是 A.CD4+T 细胞下降 B.B 细胞受损 C.CD4+T 细胞升高 D.单核-巨噬细胞、NK 细胞受损 E.B 细胞多克隆激活伴免疫球蛋白增多(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AIDS 的免疫学特征:CD4 +T 细胞下降而 CD8+T 细胞升高。18.关于 HIV 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潜伏期短,病理进程较快 B.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C.可出现神
24、经系统损害 D.可发展为癌症和严重的条件致病菌感染 E.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HIV 感染潜伏期长,病理进程缓慢。19.甲胎蛋白作为下列肿瘤诊断的最灵敏、最特异的指标的是 A.胃癌 B.肝癌 C.卵巢癌 D.直肠癌 E.甲状腺肿瘤(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20.关于肿瘤特异性抗原不正确的是 A.是肿瘤细胞所特有 B.只表达于肿瘤细胞 C.不存在于任何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常细胞 D.该种抗原不能为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 E.该种抗原能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和消除肿瘤细胞(分数:2.
25、00)A.B.C.D. E.解析:解析 肿瘤特异性抗原能为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21.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 A.数分钟到数小时内 B.数周到数月内 C.3 个月内 D.2 个月内 E.数天到数周内(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急性排斥反应可在移植后的数周到数月内发生。22.GVHR 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其类型划分特征正确的是 A.急性型多发生于移植后 3 个月内 B.急性型多发生于移植后 6 个月以内 C.慢性型多见于移植后 6 个月以后 D.急性型多见于移植后 2 个月以内 E.慢性型多见于移植后 1 个月以内(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急
26、性型 GVHR 在移植后 3 个月内发生。23.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有关的是 A.中介体 B.核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E.质粒(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有关的是细胞壁。G +菌及 G-菌细胞壁的差异影响乙醇的渗入及染料的吸附,导致染色不同。24.细菌 L 型的形成与下列结构有关的是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E.核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L 型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缺陷型。25.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1ml 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A.1 B.10 C.100 D.1000 E.1
27、0000(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1ml 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 个。26.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1000ml 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超过 A.1 B.3 C.10 D.100 E.1000(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1000ml 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超过 3 个。27.除细菌总数外,哪种细菌数量也是细菌污染空气的指标 A.结核分枝杆菌 B.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链球菌 E.大肠埃希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通常是测定 1m3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和链球菌
28、数作为细菌污染空气的指标。28.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A.100、1020 分钟 B.121.3、1520 分钟 C.80、510 分钟 D.62、30 分钟 E.71.1、1530 分钟(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高压蒸汽灭菌法通常是在 103.4kPa 的压力下,达 121.3,维持 1520 分钟,可杀灭所有芽胞和繁殖体。29.下列物品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是 A.普通培养基 B.手术器械包 C.玻璃器皿 D.生理盐水 E.血清(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包、玻璃
29、器皿、生理盐水等。血清用滤过除菌法。30.下列方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间歇蒸汽灭菌法 C.流动蒸汽灭菌法 D.干烤法 E.焚烧法(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流动蒸汽灭菌法可将细菌繁殖体杀死,但对芽胞的作用不大。31.罗氏培养基灭菌方法为 A.煮沸灭菌 B.流通蒸汽灭菌 C.间歇灭菌 D.干热灭菌 E.高压蒸汽灭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罗氏培养基中主要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含有不耐热的卵黄成分,间歇灭菌法是采用间歇方式达到灭菌目的,使不耐高热的物质免受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热、耐湿物品的灭菌。32.用于除菌的
30、滤膜孔径应为 A.0.15m B.0.22m C.0.450.5m D.0.8m E.13m(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目前常用的滤膜由醋酸绎维素制成,用于除菌的滤膜孔径为 0.22m。33.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试验是 A.协同凝集试验 B.病毒血凝试验 C.荚膜肿胀试验 D.环状沉淀试验 E.Elek 平板毒力试验(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血清学反应指的是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病毒血凝试验是病毒凝血素具有凝血的功能,并不是抗原抗体反应。荚膜肿胀试验是细菌荚膜抗原与抗细菌荚膜血清抗体的反应,Elek 平板毒力试验是白喉毒素抗原与白喉抗毒素血清抗体的
31、反应。34.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会引起的疾病是 A.食物中毒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C.肠炎 D.猩红热 E.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猩红热是由 A 群链球菌感染引起。35.关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透明质酸酶 B.链激酶 C.链道酶 D.溶血素 E.血浆凝固酶(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不是链球菌的致病因素。36.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不包括 A.丹毒 B.肠炎 C.败血症 D.风湿热 E.猩红热(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包括急性化脓性感
32、染、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败血症等,不包括肠炎。37.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不包括 A.大叶性肺炎 B.风湿热 C.支气管炎 D.中耳炎 E.脑膜炎(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可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脑膜炎、鼻窦炎及败血症等,风湿热主要由乙型链球菌引起。38.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群,多采用 A.MIU B.IMViC C.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 D.KIA E.鸟氨酸脱羧酶和柠檬酸盐(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群,多采用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
33、葡萄糖酸盐试验阳性和两者均为阴性反应三个类群。39.机体抗伤寒沙门菌的免疫主要依赖于 A.体液免疫 B.补体的作用 C.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D.抗生素的使用 E.细胞免疫(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伤寒沙门菌感染人体后,主要寄居于吞噬细胞内,引起机体细胞免疫。二、BB 题型/B(总题数:3,分数:26.00) A.结合物 B.免疫吸附剂 C.包被 D.封闭 E.标记(分数:10.00)(1).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称为结合物。(2).固相的抗原或抗体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
34、解析 固相的抗原或抗体称为免疫吸附剂。(3).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4).包被后再用小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ELISA 板包被后再用小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以消除非特异性吸附的过程即封闭。(5).酶与抗原或抗体交联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将酶与抗原或抗体交联称为标记。 A.白细胞介素 B.干扰素 C.红细胞生成素(EPO) D.肿瘤坏死因子 E.集落刺激因子(分数:8.00)(1).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
35、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白细胞介素是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2).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干扰素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3).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或杀伤肿瘤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肿瘤坏死因子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或杀伤肿瘤细胞。(4).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的造血生长因子(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的造血生长因子是红细胞生成素(EPO)。 A.抗甲状腺球蛋白微粒体抗体 B.抗乙酰
36、胆碱受体抗体 C.抗平滑肌抗体 D.抗心肌抗体 E.抗线粒体抗体(分数:8.00)(1).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抗平滑肌抗体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诊断意义。(2).对重症肌无力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对重症肌无力有诊断意义。(3).对乔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抗甲状腺球蛋白微粒体抗体对乔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4).对心脏术后综合征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抗心肌抗体对心脏术后综合征有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