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1-2 及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不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垂直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 E粪-口途径传播(分数:1.00)A.B.C.D.E.2.API试剂条中的靛基质试验所需的添加试剂是 AVP BNIT CTDA DZYMA EJames(分数:1.00)A.B.C.D.E.3.TCBS平板中没有的成分为 A胆盐 B蔗糖 C硫代硫酸盐 D枸橼酸盐 E亚硝酸盐(分数:1.00)A.B.C.D.E.4.人体感染血吸虫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 A消除性免疫 B伴随免疫 C带虫免疫 D免疫缺陷 E缺少有效的
2、获得性免疫(分数:1.00)A.B.C.D.E.5.使用 Levey-Jennings质控图,下列失控的是 A1 次结果处于 2SD B2 次结果连续处于一侧的 2SD之内 C23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D34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E57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分数:1.00)A.B.C.D.E.6.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 A抗体向含有抗原的琼脂内扩散 B抗原向含有抗体的琼脂内扩散 C抗原和抗体同时向琼脂内扩散,在比例合适处形成沉淀线 D可对抗体进行定量分析 E可对抗原进行定量分析(分数:1.00)A.B.C.D.E.7.参与型变态反应的相应抗体是 AIgA、IgG BIgM、IgG
3、 CIgE、IgG DIgA、IgM EIgA、IgE(分数:1.00)A.B.C.D.E.8.带虫免疫是指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其表现为 A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但对再感染无免疫力 B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C不能清除寄生虫,对再感染也无免疫力 D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对再感染亦有完全的免疫力 E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有完全的免疫力(分数:1.00)A.B.C.D.E.9.代表白血病相关性膜抗原的是 ATAA BTSA CTSTA DLAA ETRA(分数:1.00)A.B.C.D.E.10.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最常见于 A胸膜炎患者 B尿路感
4、染患者 C肠道感染患者 D烧伤患者 E恶性肿瘤患者(分数:1.00)A.B.C.D.E.11.下列微生物中,能形成包涵体的是 A钩端螺旋体 B解脲脲原体 C肺炎支原体 D放线菌 E沙眼衣原体(分数:1.00)A.B.C.D.E.12.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环境 pH为 A3.23.6 B4.24.6 C5.25.6 D6.26.6 E7.27.6(分数:1.00)A.B.C.D.E.13.关于室间质量评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及某个机构来进行的 B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也可以参加 C室间质评是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 D室间质评不能代替室内质控 E在我国室间质评是由卫生
5、部临检中心和各省市临检中心组织的(分数:1.00)A.B.C.D.E.1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 A有核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粒细胞(分数:1.00)A.B.C.D.E.15.关于自身抗体正确的解释是 A自己体内的抗体 B自身产生的抗体 C能与自身反应的抗体 D能与自身正常组织成分或改变的组织成分起反应的抗体 E能与自身正常隐蔽的组织成分或改变了的组织起反应的抗体(分数:1.00)A.B.C.D.E.1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定酶催化活性浓度的温度是 A25 B20 C4 D37 E15(分数:1.00)A.B.C.D.E.17.皮肤癣菌只能侵染皮肤是由于 A在
6、生长过程中需要氧气 B皮肤能提供皮肤癣菌生长的营养 C皮肤癣菌不具备穿透皮肤的能力 D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蛋白的特性 E皮肤癣菌对人体内的酶不具有抗性(分数:1.00)A.B.C.D.E.18.补体旁路激活途径首先激活的那一部分是 AC1 BC2 CC3 DC4 EC9(分数:1.00)A.B.C.D.E.19.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是 A幽门螺杆菌 B腺病毒 C埃可病毒 D葡萄球菌 E链球菌(分数:1.00)A.B.C.D.E.20.对桥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自身抗体是 A抗甲状腺球蛋白和微粒体抗体 B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抗平滑肌抗体 D抗心肌抗体 E抗线粒体抗体(分数:1.00)A.B.C.D.E
7、.21.ABC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中的桥是指 A生物素 B亲和素 C生物素化的抗体 D酶标生物素 E第一抗体(分数:1.00)A.B.C.D.E.22.下列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B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 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分数:1.00)A.B.C.D.E.23.夜现周期性是指 A蛲虫成虫夜间在肛门周围产卵 B丝虫微丝蚴夜间出现于外周末梢血液中 C日本血吸虫童虫夜间移行于肺血管内 D白蛉夜间吸血而传播前鞭毛体 E疟疾患者出现夜间周期性发热(分数:1.00)A.B.C.D.E.24.对于人工主
8、动免疫,免疫力通常出现于接种后的 A14 小时 B14 天 C14 周 D3 个月 E6 个月(分数:1.00)A.B.C.D.E.25.血清标本除菌可用的方法是 A煮沸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化学消毒法 D紫外线照射法 E滤过除菌法(分数:1.00)A.B.C.D.E.26.酶免疫技术中悬浮在溶液中具有液相反应速率的固相载体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 D磁性微粒 E尼龙膜(分数:1.00)A.B.C.D.E.27.不属于人畜共患疾病的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布氏菌病 C炭疽 D流行性斑疹伤寒 E地方性斑疹伤寒(分数:1.00)A.B.C.D.E.28.易检到狂犬病病毒包涵体的组
9、织是 A血液 B骨髓 C淋巴结 D大脑海马回 E外周神经组织(分数:1.00)A.B.C.D.E.29.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cm Bnm Cdm Dmm Em(分数:1.00)A.B.C.D.E.30.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 B脾脏和胸腺 C淋巴结和脾脏 D胸腺和骨髓 E黏膜免疫系统(分数:1.00)A.B.C.D.E.31.肺吸虫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引起肝肺等多个组织器官损伤,这种损伤属于 A机械性损伤 B夺取营养 C占位病变 D毒性作用 E免疫损伤(分数:1.00)A.B.C.D.E.32.有关连续划线分离法正确的是 A此法主要用于杂菌多的标本 B取多量标本接
10、种 C于平板 1/2处密集涂布 D密集涂布后,来回作曲线连续划线 E线与线间应有交叉(分数:1.00)A.B.C.D.E.33.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 AA 群链球菌 BB 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34.培养副溶血性弧菌的培养基是 A巧克力平板 B嗜盐菌选择培养基 C血琼脂培养基 DSS 培养基 E碱性蛋白胨水(分数:1.00)A.B.C.D.E.35.目前流式细胞分析仪技术中细胞染色应用了 AELISA B放射免疫技术 C化学发光技术 D荧光抗体技术 E金免疫技术(分数:1.00)A.B.C.D.E.36.多发性骨
11、髓瘤属于 AT 细胞异常 BB 细胞异常 C裸细胞异常 D单核细胞异常 E中性粒细胞异常(分数:1.00)A.B.C.D.E.37.经典的蛋白质抗原纯化分离方法为 A盐析沉淀法 B有机溶剂沉淀法 C凝胶过滤 D离子交换层析 E亲和层析(分数:1.00)A.B.C.D.E.38.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A小肠 B回盲部 C淋巴系统 D血液内 E横纹肌中(分数:1.00)A.B.C.D.E.39.脲酶试验阳性的支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 B生殖器支原体 C解脲脲原体 D人型支原体 E穿透支原体(分数:1.00)A.B.C.D.E.40.关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不正确的是 A由单株浆细胞增殖引起 B由
12、多株浆细胞增殖引起 C理化性质十分均一的 Ig增高 D可分为原发恶性、原发良性、继发性 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属于此类疾病(分数:1.00)A.B.C.D.E. A透明管型 B颗粒管型 C细胞管型 D蜡样管型 E脂肪管型(分数:1.00)(1).肾病综合征时常见管型(分数:0.50)A.B.C.D.E.(2).尿毒症时常见管型(分数:0.50)A.B.C.D.E. A血小板的黏附功能 B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 C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 D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E血小板三因子(PF3)(分数:1.00)(1).由外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分数:0.50)A.B.C.D.E.(2).由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诱导剂
13、引起的聚集反应(分数:0.50)A.B.C.D.E. A铁 B锰 C钴 D硒 E铅(分数:1.00)(1).作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的微量元素(分数:0.50)A.B.C.D.E.(2).作为维生素 B12重要的辅助因子的微量元素(分数:0.50)A.B.C.D.E. A冰冻切片 B石蜡切片 C振动切片 D塑料切片 E直接涂片(分数:1.00)(1).免疫组化染色中最常用的、能够较完好地保存抗原免疫活性的切片方法(分数:0.50)A.B.C.D.E.(2).新鲜组织切片,主要用于显示神经系统抗原分布研究(分数:0.50)A.B.C.D.E. A特异性抗毒素 B非特异性抗毒素 C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抗
14、体等 D细胞免疫 E溶菌酶(分数:1.00)(1).对细胞外细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靠(分数:0.50)A.B.C.D.E.(2).对外毒素致病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靠(分数:0.5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1-2 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不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垂直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 E粪-口途径传播(分数:1.00)A.B.C.D.E. 解析:2.API试剂条中的靛基质试验所需的添加试剂是 AVP BNIT CTDA DZYMA EJames(分数:1.00)A.B.C.D.E. 解析:3.TCBS
15、平板中没有的成分为 A胆盐 B蔗糖 C硫代硫酸盐 D枸橼酸盐 E亚硝酸盐(分数:1.00)A.B.C.D.E. 解析:4.人体感染血吸虫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 A消除性免疫 B伴随免疫 C带虫免疫 D免疫缺陷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分数:1.00)A.B. C.D.E.解析:5.使用 Levey-Jennings质控图,下列失控的是 A1 次结果处于 2SD B2 次结果连续处于一侧的 2SD之内 C23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D34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E57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分数:1.00)A.B.C.D.E. 解析:6.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 A抗体向含有抗原的琼脂内扩散
16、 B抗原向含有抗体的琼脂内扩散 C抗原和抗体同时向琼脂内扩散,在比例合适处形成沉淀线 D可对抗体进行定量分析 E可对抗原进行定量分析(分数:1.00)A.B.C. D.E.解析:7.参与型变态反应的相应抗体是 AIgA、IgG BIgM、IgG CIgE、IgG DIgA、IgM EIgA、IgE(分数:1.00)A.B. C.D.E.解析:8.带虫免疫是指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其表现为 A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但对再感染无免疫力 B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C不能清除寄生虫,对再感染也无免疫力 D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对再感染亦有完全的免疫力 E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
17、除,但对再感染有完全的免疫力(分数:1.00)A.B. C.D.E.解析:9.代表白血病相关性膜抗原的是 ATAA BTSA CTSTA DLAA ETRA(分数:1.00)A.B.C.D. E.解析:10.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最常见于 A胸膜炎患者 B尿路感染患者 C肠道感染患者 D烧伤患者 E恶性肿瘤患者(分数:1.00)A.B.C.D. E.解析:11.下列微生物中,能形成包涵体的是 A钩端螺旋体 B解脲脲原体 C肺炎支原体 D放线菌 E沙眼衣原体(分数:1.00)A.B.C.D.E. 解析:12.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环境 pH为 A3.23.6 B4.24.6 C5.25.6 D6
18、.26.6 E7.27.6(分数:1.00)A.B.C.D.E. 解析:13.关于室间质量评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及某个机构来进行的 B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也可以参加 C室间质评是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 D室间质评不能代替室内质控 E在我国室间质评是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各省市临检中心组织的(分数:1.00)A.B. C.D.E.解析:1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 A有核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粒细胞(分数:1.00)A.B.C.D. E.解析:15.关于自身抗体正确的解释是 A自己体内的抗体 B自身产生的抗体 C能与自身反应的抗体
19、 D能与自身正常组织成分或改变的组织成分起反应的抗体 E能与自身正常隐蔽的组织成分或改变了的组织起反应的抗体(分数:1.00)A.B.C.D. E.解析:1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定酶催化活性浓度的温度是 A25 B20 C4 D37 E15(分数:1.00)A.B.C.D. E.解析:17.皮肤癣菌只能侵染皮肤是由于 A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氧气 B皮肤能提供皮肤癣菌生长的营养 C皮肤癣菌不具备穿透皮肤的能力 D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蛋白的特性 E皮肤癣菌对人体内的酶不具有抗性(分数:1.00)A.B.C.D. E.解析:18.补体旁路激活途径首先激活的那一部分是 AC1 BC2 CC3 DC4 EC9(
20、分数:1.00)A.B.C. D.E.解析:19.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是 A幽门螺杆菌 B腺病毒 C埃可病毒 D葡萄球菌 E链球菌(分数:1.00)A. B.C.D.E.解析:20.对桥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自身抗体是 A抗甲状腺球蛋白和微粒体抗体 B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抗平滑肌抗体 D抗心肌抗体 E抗线粒体抗体(分数:1.00)A. B.C.D.E.解析:21.ABC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中的桥是指 A生物素 B亲和素 C生物素化的抗体 D酶标生物素 E第一抗体(分数:1.00)A.B. C.D.E.解析:22.下列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B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
21、完成 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分数:1.00)A.B.C.D. E.解析:23.夜现周期性是指 A蛲虫成虫夜间在肛门周围产卵 B丝虫微丝蚴夜间出现于外周末梢血液中 C日本血吸虫童虫夜间移行于肺血管内 D白蛉夜间吸血而传播前鞭毛体 E疟疾患者出现夜间周期性发热(分数:1.00)A.B. C.D.E.解析:24.对于人工主动免疫,免疫力通常出现于接种后的 A14 小时 B14 天 C14 周 D3 个月 E6 个月(分数:1.00)A.B.C. D.E.解析:25.血清标本除菌可用的方法是 A煮沸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化学消毒法 D紫外
22、线照射法 E滤过除菌法(分数:1.00)A.B.C.D.E. 解析:26.酶免疫技术中悬浮在溶液中具有液相反应速率的固相载体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 D磁性微粒 E尼龙膜(分数:1.00)A.B.C.D. E.解析:27.不属于人畜共患疾病的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布氏菌病 C炭疽 D流行性斑疹伤寒 E地方性斑疹伤寒(分数:1.00)A.B.C.D. E.解析:28.易检到狂犬病病毒包涵体的组织是 A血液 B骨髓 C淋巴结 D大脑海马回 E外周神经组织(分数:1.00)A.B.C.D. E.解析:29.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cm Bnm Cdm Dmm Em(分数:1.00)
23、A.B.C.D.E. 解析:30.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 B脾脏和胸腺 C淋巴结和脾脏 D胸腺和骨髓 E黏膜免疫系统(分数:1.00)A.B.C.D. E.解析:31.肺吸虫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引起肝肺等多个组织器官损伤,这种损伤属于 A机械性损伤 B夺取营养 C占位病变 D毒性作用 E免疫损伤(分数:1.00)A. B.C.D.E.解析:32.有关连续划线分离法正确的是 A此法主要用于杂菌多的标本 B取多量标本接种 C于平板 1/2处密集涂布 D密集涂布后,来回作曲线连续划线 E线与线间应有交叉(分数:1.00)A.B.C.D. E.解析:33.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
24、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 AA 群链球菌 BB 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分数:1.00)A.B. C.D.E.解析:34.培养副溶血性弧菌的培养基是 A巧克力平板 B嗜盐菌选择培养基 C血琼脂培养基 DSS 培养基 E碱性蛋白胨水(分数:1.00)A.B. C.D.E.解析:35.目前流式细胞分析仪技术中细胞染色应用了 AELISA B放射免疫技术 C化学发光技术 D荧光抗体技术 E金免疫技术(分数:1.00)A.B.C.D. E.解析:36.多发性骨髓瘤属于 AT 细胞异常 BB 细胞异常 C裸细胞异常 D单核细胞异常 E中性粒细胞异常(分数:1.00)A.B. C.D.
25、E.解析:37.经典的蛋白质抗原纯化分离方法为 A盐析沉淀法 B有机溶剂沉淀法 C凝胶过滤 D离子交换层析 E亲和层析(分数:1.00)A. B.C.D.E.解析:38.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A小肠 B回盲部 C淋巴系统 D血液内 E横纹肌中(分数:1.00)A. B.C.D.E.解析:39.脲酶试验阳性的支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 B生殖器支原体 C解脲脲原体 D人型支原体 E穿透支原体(分数:1.00)A.B.C. D.E.解析:40.关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不正确的是 A由单株浆细胞增殖引起 B由多株浆细胞增殖引起 C理化性质十分均一的 Ig增高 D可分为原发恶性、原发良性、继发性 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属于此类疾病(分数:1.00)A.B. 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