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分数:2.00)A.巨噬细胞B.浆细胞C.K 细胞D.T 细胞E.NK 细胞2.CD8 + 细胞可称为(分数:2.00)A.辅助性 T 细胞B.NK 细胞C.细胞毒性 T 细胞D.记忆性 T 细胞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 细胞3.B 淋巴细胞是通过以下哪一种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分数:2.00)A.IgG Fc 抗体B.E 受体C.C3 受体D.SmIg 受体E.IgE Fc 受体4.Tc 细胞是(分数:2.00)A.辅助性 T 细胞B.细胞毒性 T 细胞C.抑制性 T 细胞
2、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5.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分数:2.00)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T 和 B 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NK 细胞6.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分数:2.00)A.T 细胞B.B 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浆细胞7.免疫屏障结构包括(分数:2.00)A.腹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B.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C.皮肤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D.胸膜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E.皮肤与胸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8.特异性免疫包括(分数:2.00)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组织免疫和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和组织免疫D.自身免疫和细胞免疫E.自身免疫和组织免疫9
3、.人类 ABO 血型抗原属于(分数:2.00)A.异种抗原B.异嗜性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自身抗原E.半抗原10.以下各抗原性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多糖B.核酸C.类脂D.蛋白E.脂蛋白11.与抗原免疫原性强弱关系紧密的是(分数:2.00)A.分子量大小B.抗原亲水性C.抗原的异物性程度D.物理性状E.氨基酸多少12.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分数:2.00)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DAgD.TIAgE.共同抗原13.关于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激活物质是细胞壁成分B.从 C3 激活开始C.发挥
4、效应比经典途径晚D.亦有激活效应的扩大E.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14.在经典激活途径中,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补体单位是(分数:2.00)AC1BC2CC3DC4EC915.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分数:2.00)A.C1 的活化B.C2 的活化C.C3 的活化D.C4 的活化E.C1+C2 的活化16.人类补体系统由几种球蛋白组成(分数:2.00)A.3B.9C.11D.13E.1517.不属于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是(分数:2.00)A.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B.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D.促进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和表达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18.
5、下列哪种物质参与补体激活第一途径(分数:2.00)A.LPSB.D 因子C.P 因子D.B 因子E.免疫复合物(IC)19.创用了细菌的固体培养法的人是(分数:2.00)A.PasteurB.LeeuwenhoekC.JennerD.Robert KochE.Lister20.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数:2.00)A.二分裂法B.复制C.出芽D.孢子生殖E.出芽和孢子生殖21.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分数:2.00)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器E.核质22.细菌代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分数:2.00)A.氮源B.碳源C.蛋白质D.生长因子E.无机盐23.细菌的死亡菌数远远大于活菌数的
6、阶段是(分数:2.00)A.迟缓期B.对数期C.衰亡期D.稳定期E.生长期24.正常时无菌的部位是(分数:2.00)A.口腔B.鼻咽腔C.血液D.泌尿生殖道E.肠道25.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酶是(分数:2.00)A.血浆凝固酶B.链激酶C.链道酶D.氧化酶E.透明质酸酶26.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热原性B.针对性地侵犯靶组织C.败血症休克D.Shwartzman 反应E.DIC27.细菌的转位因子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中B.可自行复制C.有插入序列、转座子与转座噬菌体 3 类D.插入序列是最小的转位因子E.转座子携带有与插入功能有关的基因
7、和其他基因28.ATCC 是(分数:2.00)A.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B.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中心C.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D.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E.抗生素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9.葡萄球菌最主要的带菌部位是(分数:2.00)A.咽喉B.皮肤C.鼻腔D.肠道E.泌尿道30.肺炎链球菌发生 S-R 变异,是由于下列何种结构发生变化(分数:2.00)A.外膜蛋白B.荚膜C.脂多糖D.细胞壁E.M 蛋白31.流脑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肺炎链球菌B.军团菌C.脑膜炎奈瑟菌D.支原体E.衣原体32.我国分离出的志贺菌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痢疾志贺菌B.福氏志贺菌C.鲍特志贺菌
8、D.宋内志贺菌与鲍氏志贺菌E.宋内志贺菌33.空肠弯曲菌的特性不包括(分数:2.00)A.革兰阴性菌B.镜下观察菌细菌末端是尖的C.无鞭毛D.为微需氧菌E.镜下观察呈弧形、螺旋形等34.BCG 是(分数:2.00)A.类毒素B.脂多糖C.灭活疫苗D.减毒活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35.菌体革兰染色阳性、有芽胞成鼓槌状的细菌为(分数:2.00)A.蜡样芽胞杆菌B.破伤风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芽胞杆菌E.肉毒梭菌36.墨汁负染色主要用于检测(分数:2.00)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热带念珠菌D.烟曲霉菌E.镰刀菌37.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分数:2.
9、00)A.行善原则B.不伤害原则C.公正原则D.尊重原则E.自主原则38.既可引起复发又可引起再燃的疟原虫是(分数:2.00)A.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D.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E.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39.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期是(分数:2.00)A.滋养体B.包囊C.1 核包囊D.2 核包囊E.4 核包囊40.阴道毛滴虫感染途径是(分数:2.00)A.经皮肤钻入B.经胎盘感染C.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D.经蚊虫叮咬感染E.饮用污染的水感染 A.内源性纤溶的激活物 B.外源性纤溶的激活物 C.抗血友病球蛋白 D.蛋白 C 抗凝系统物质 E.丝
10、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数:8.00)(1).蛋白 S(分数:2.00)A.B.C.D.E.(2).抗凝血酶(分数:2.00)A.B.C.D.E.(3).Fa(分数:2.00)A.B.C.D.E.(4).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数:2.00)A.B.C.D.E. A.二聚体 B.三聚体 C.四聚体 D.五聚体 E.六聚体(分数:4.00)(1).CK 是由两种亚基(M 亚基和 B 亚基)组成的几聚体(分数:2.00)A.B.C.D.E.(2).LDH 是由两种亚基(M 亚基和 H 亚基)组成的几聚体(分数:2.00)A.B.C.D.E.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
11、自稳功能失调 E.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分数:4.00)(1).病毒持续感染(分数:2.00)A.B.C.D.E.(2).超敏反应(分数:2.00)A.B.C.D.E. A.杀灭所有微生物 B.杀灭病原微生物 C.不存在活的细菌 D.抑制细菌繁殖 E.杀灭芽胞(分数:4.00)消毒A.B.C.D.E.(2).灭菌的指标是(分数:2.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分数:2.00)A.巨噬细胞B.浆细胞C.K 细胞D.T 细胞 E.NK 细胞解析:解析 T 细胞表面的 T 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12、(TCR)能对抗原特异性识别。2.CD8 + 细胞可称为(分数:2.00)A.辅助性 T 细胞B.NK 细胞C.细胞毒性 T 细胞 D.记忆性 T 细胞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 细胞解析:解析 T 淋巴细胞可分为 CD4 + T 细胞和 CD8 + T 细胞。CD4 + T 细胞主要为辅助性 T 细胞。CD8 + T 细胞主要为细胞毒性 T 细胞。3.B 淋巴细胞是通过以下哪一种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分数:2.00)A.IgG Fc 抗体B.E 受体C.C3 受体D.SmIg 受体 E.IgE Fc 受体解析:解析 BCR 是 B 细胞的特征性受体,由 B 细胞膜免疫球蛋白分子(mIg)构成。
13、BCR 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使 B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4.Tc 细胞是(分数:2.00)A.辅助性 T 细胞B.细胞毒性 T 细胞 C.抑制性 T 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解析:解析 Tc 细胞为细胞毒性 T 细胞,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5.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分数:2.00)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T 和 B 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E.NK 细胞解析:解析 T 细胞和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或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 T、B 细胞和记忆 T、B 细胞。记忆T、B 细胞介导再次免疫应答。6.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分数:2.00)A.T 细胞B.B 细胞
14、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浆细胞解析:解析 体液免疫应答由 B 细胞介导。B 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各种机制对结合的抗原发生排斥与清除。7.免疫屏障结构包括(分数:2.00)A.腹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B.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C.皮肤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D.胸膜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E.皮肤与胸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解析:解析 免疫屏障是防御异物进入机体或机体某一部位的生理解剖学结构,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方面,包括外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8.特异性免疫包括(分数:2.00)A.体液免
15、疫和细胞免疫 B.组织免疫和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和组织免疫D.自身免疫和细胞免疫E.自身免疫和组织免疫解析:解析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致病菌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等抗原分子接触后产生的一系列免疫防御功能,又称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9.人类 ABO 血型抗原属于(分数:2.00)A.异种抗原B.异嗜性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E.半抗原解析:解析 同种异型抗原是指同种间不同个体的特异性抗原。例如人类的 ABO 和 Rh 血型抗原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等。10.以下各抗原性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多糖B.核
16、酸C.类脂D.蛋白 E.脂蛋白解析:解析 在一定范围内,抗原性物质的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蛋白质的分子量大,抗原性强。11.与抗原免疫原性强弱关系紧密的是(分数:2.00)A.分子量大小B.抗原亲水性C.抗原的异物性程度 D.物理性状E.氨基酸多少解析:解析 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一方面取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和抗原的免疫方法。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必须具有异物性。12.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分数:2.00)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DAgD.TIAgE.共同抗原 解析:解析 抗
17、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的两种不同抗原,互称为共同抗原。13.关于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激活物质是细胞壁成分B.从 C3 激活开始C.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D.亦有激活效应的扩大E.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解析:解析 补体激活过程依据其起始顺序不同,可分为三条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 MBL 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 C3 开始激活的途径,称为旁路途径。在抗感染作用中,最先发挥作用的依次是不依赖抗体的旁路途径和 MBL 途径,最后才是依赖抗体的经典途径。14.在经典激活途径中,与
18、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补体单位是(分数:2.00)AC1 BC2CC3DC4EC9解析:解析 补体激活过程中,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Cl 启动激活的途径为经典途径。15.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分数:2.00)A.C1 的活化B.C2 的活化C.C3 的活化 D.C4 的活化E.C1+C2 的活化解析:解析 补体激活过程中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 C3 开始激活的途径,称为旁路途径。旁路途径越过经典途径的 C1、C4、C2,直接激活 C3,故又称 C3 途径或替代途径。16.人类补体系统由几种球蛋白组成(分数:2.00)A.3 B.9C.11D.13E.15解析:解析 补体是人或动物血
19、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多数是 球蛋白,少数为 或 球蛋白。17.不属于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是(分数:2.00)A.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B.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D.促进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和表达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解析:18.下列哪种物质参与补体激活第一途径(分数:2.00)A.LPSB.D 因子C.P 因子D.B 因子E.免疫复合物(IC) 解析:解析 补体激活第一途径(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激活。19.创用了细菌的固体培养法的人是(分数:2.00)A.PasteurB.LeeuwenhoekC.JennerD.Ro
20、bert Koch E.Lister解析:解析 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创用了固体培养基,可将细菌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成单一菌落,便于对各种细菌分别进行研究。20.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数:2.00)A.二分裂法 B.复制C.出芽D.孢子生殖E.出芽和孢子生殖解析:解析 细菌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21.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分数:2.00)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器 E.核质解析:解析 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22.细菌代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分数:2.00)A.氮源B.碳源C.蛋白质D.生长因子E.无
21、机盐 解析:解析 细菌主要从含碳化合物如糖类、有机酸等获得碳源,以合成菌体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成分,同时为细菌提供能量。23.细菌的死亡菌数远远大于活菌数的阶段是(分数:2.00)A.迟缓期B.对数期C.衰亡期 D.稳定期E.生长期解析:解析 细菌生长衰亡期死菌数远远大于活菌数。24.正常时无菌的部位是(分数:2.00)A.口腔B.鼻咽腔C.血液 D.泌尿生殖道E.肠道解析:解析 正常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等部位都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正常时血液中是无菌的。25.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酶是(分数:2.00)A.血浆凝固酶B.链激酶C.链道酶D.氧化酶 E.
22、透明质酸酶解析:解析 氧化酶与细菌侵袭力无关。26.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热原性B.针对性地侵犯靶组织 C.败血症休克D.Shwartzman 反应E.DIC解析:解析 内毒素主要生物学活性包括致热反应、白细胞反应、Shwartzman 现象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内毒素血症与休克。没有特异性的组织亲和性,不针对性侵犯靶组织。27.细菌的转位因子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中B.可自行复制 C.有插入序列、转座子与转座噬菌体 3 类D.插入序列是最小的转位因子E.转座子携带有与插入功能有关的基因和其他基因解析:解析 转位因子必须依赖于染色体或质粒
23、而进行复制。28.ATCC 是(分数:2.00)A.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 B.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中心C.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D.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E.抗生素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解析:解析 ATCC, American Fype Culture Collection, 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29.葡萄球菌最主要的带菌部位是(分数:2.00)A.咽喉B.皮肤C.鼻腔 D.肠道E.泌尿道解析:解析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最主要的带菌部位是鼻腔。30.肺炎链球菌发生 S-R 变异,是由于下列何种结构发生变化(分数:2.00)A.外膜蛋白B.荚膜 C.脂多
24、糖D.细胞壁E.M 蛋白解析:解析 肺炎链球菌失去荚膜,菌落可由光滑(S)型变为粗糙(R)型。31.流脑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肺炎链球菌B.军团菌C.脑膜炎奈瑟菌 D.支原体E.衣原体解析: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原菌是脑膜炎奈瑟菌。32.我国分离出的志贺菌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痢疾志贺菌B.福氏志贺菌 C.鲍特志贺菌D.宋内志贺菌与鲍氏志贺菌E.宋内志贺菌解析:解析 我国以福氏志贺菌最为多见。33.空肠弯曲菌的特性不包括(分数:2.00)A.革兰阴性菌B.镜下观察菌细菌末端是尖的C.无鞭毛 D.为微需氧菌E.镜下观察呈弧形、螺旋形等解析:解析 空肠弯曲菌有鞭毛
25、。34.BCG 是(分数:2.00)A.类毒素B.脂多糖C.灭活疫苗D.减毒活疫苗 E.基因工程疫苗解析:解析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是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 13 年 230 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用于预防结核病。35.菌体革兰染色阳性、有芽胞成鼓槌状的细菌为(分数:2.00)A.蜡样芽胞杆菌B.破伤风梭菌 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芽胞杆菌E.肉毒梭菌解析:解析 破伤风梭菌革兰阳性,菌体细长,有芽胞,芽胞位于菌体顶端,呈圆形,使整个细菌体呈鼓槌状。36.墨汁负染色主要用于检测(分数:2.00)A.白色念珠菌
26、B.新型隐球菌 C.热带念珠菌D.烟曲霉菌E.镰刀菌解析:解析 新型隐球菌常用墨汁负染色来观察荚膜。37.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分数:2.00)A.行善原则B.不伤害原则 C.公正原则D.尊重原则E.自主原则解析:38.既可引起复发又可引起再燃的疟原虫是(分数:2.00)A.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D.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E.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 解析:解析 疟原虫子孢子在遗传学上有两种类型,即速发型子孢子和迟发型子孢子,两型子孢子同时侵入肝细胞后,速发型子孢子继续发育繁殖完成红外期的裂体增殖;而迟发型
27、子孢子在肝先变成休眠子,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休眠期后,才开始红外期的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是引起疟疾复发和再燃。卵形和间日疟有迟发型子孢子,所以既有再燃又有复发,而恶性和三日疟无迟发型子孢子,仅有再燃没有复发。39.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期是(分数:2.00)A.滋养体B.包囊C.1 核包囊D.2 核包囊E.4 核包囊 解析:解析 蓝氏贾第鞭毛虫成熟包囊是四核包囊,也是其感染阶段。40.阴道毛滴虫感染途径是(分数:2.00)A.经皮肤钻入B.经胎盘感染C.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D.经蚊虫叮咬感染E.饮用污染的水感染解析:解析 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滴虫病,也是属于性传播性疾病,所以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28、 A.内源性纤溶的激活物 B.外源性纤溶的激活物 C.抗血友病球蛋白 D.蛋白 C 抗凝系统物质 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数:8.00)(1).蛋白 S(分数:2.00)A.B.C.D. E.解析:(2).抗凝血酶(分数:2.00)A.B.C.D.E. 解析:(3).Fa(分数:2.00)A. B.C.D.E.解析:(4).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数:2.00)A.B. C.D.E.解析: A.二聚体 B.三聚体 C.四聚体 D.五聚体 E.六聚体(分数:4.00)(1).CK 是由两种亚基(M 亚基和 B 亚基)组成的几聚体(分数:2.00)A. B.C.D.E.解析:(2).LDH 是
29、由两种亚基(M 亚基和 H 亚基)组成的几聚体(分数:2.00)A.B.C. D.E.解析: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E.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分数:4.00)(1).病毒持续感染(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病毒感染细胞,类似于机体突变的肿瘤细胞,靠免疫监视功能清除。(2).超敏反应(分数:2.00)A.B.C.D.E. 解析: A.杀灭所有微生物 B.杀灭病原微生物 C.不存在活的细菌 D.抑制细菌繁殖 E.杀灭芽胞(分数:4.00)消毒A.B. C.D.E.解析:解析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2).灭菌的指标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及芽胞。芽胞抵抗力强,灭菌要以杀灭芽胞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