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0957       资源大小:125.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A.风疹感染期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 C.百日咳感染期 D.猩红热感染期 E.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分数:2.00)A.B.C.D.E.2.肾移植手术后排异反应前期,外周血中绝对值增高的白细胞是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E.3.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推测其核象

    2、改变最可能为 A.核右移 B.中度核右移 C.轻度核右移 D.中度核左移 E.重度核左移(分数:2.00)A.B.C.D.E.4.患儿,4 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 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 EB 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百日咳 D.粒细胞缺乏症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数:2.00)A.B.C.D.E.5.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正常,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

    3、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2.00)A.B.C.D.E.6.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数:2.00)A.B.C.D.E.7.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右移,峰底增宽,常提示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B.C.D.E.8.尿标本冷藏保存时,时间最好不超过 A.2 小时 B.4 小时 C.6 小时 D.8 小时 E.10 小时(分数:2.00)A.B.C.D.E

    4、.9.检查管型、细胞等有形物质最适宜的标本为 A.空腹尿 B.餐后尿 C.随机尿 D.首次晨尿 E.3 小时尿(分数:2.00)A.B.C.D.E.10.Addis 计数的标本通常用 A.1 小时尿 B.3 小时尿 C.12 小时尿 D.24 小时尿 E.首次晨尿(分数:2.00)A.B.C.D.E.11.尿结核杆菌检查最适宜标本为 A.3 小时尿 B.12 小时尿 C.随机尿 D.24 小时尿 E.首次晨尿(分数:2.00)A.B.C.D.E.12.尿糖定性测定的最适宜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午餐后 2 小时尿 D.3 小时尿 E.12 小时尿(分数:2.00)A.B.C.D.

    5、E.13.尿胆原测定的最适宜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午餐后 2 小时尿 D.3 小时尿 E.12 小时尿(分数:2.00)A.B.C.D.E.14.1 小时尿有形成分排泄率试验最适宜的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餐后尿 D.3 小时尿 E.12 小时尿(分数:2.00)A.B.C.D.E.15.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3 小时尿 D.12 小时尿 E.24 小时尿(分数:2.00)A.B.C.D.E.16.尿肌酐排泄率测定应采用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3 小时尿 D.12 小时尿 E.24 小时尿(分数:2.00)A.B.C.

    6、D.E.17.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测定最适宜标本为 A.3 小时尿 B.12 小时尿 C.24 小时尿 D.随机尿 E.首次晨尿(分数:2.00)A.B.C.D.E.18.3 小时尿标本多用于 A.1 小时尿有形成分排泄率检查 B.尿糖定量 C.尿蛋白定量 D.尿肌酐清除率 E.尿儿茶酚胺定量分析(分数:2.00)A.B.C.D.E.19.导致尿酮体检查结果呈假阳性的药物是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B C.甲基多巴 D.新霉素 E.氯丙嗪(分数:2.00)A.B.C.D.E.20.导致试带法尿糖测定结果呈假阴性的药物是 A.麻黄素 B.睾丸酮 C.维生素 K D.H2O2 E.大剂量抗坏血酸

    7、(分数:2.00)A.B.C.D.E.21.维生素 C 对班氏法尿糖测定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无影响 B.产生假阳性 C.产生假阴性 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不能排除其影响 E.产生的影响与试带法相同(分数:2.00)A.B.C.D.E.22.保存卟啉尿的最适宜防腐剂为 A.碳酸钠 B.饱和石炭酸 C.苯酚 D.冰醋酸 E.甲苯(分数:2.00)A.B.C.D.E.23.检测醛固酮的尿液防腐应采用 A.甲醛 B.福尔马林 C.石碳酸 D.麝香草酚 E.冰醋酸(分数:2.00)A.B.C.D.E.24.甲苯用于尿标本防腐时,每升尿中最多加入 A.5ml B.10ml C.20ml D.25ml

    8、E.30ml(分数:2.00)A.B.C.D.E.25.测定尿 Ca2+时,尿标本防腐剂首选 A.甲醛 B.甲苯 C.浓盐酸 D.浓硫酸 E.碳酸钠(分数:2.00)A.B.C.D.E.26.麝香草酚用于尿液防腐时,100ml 尿中一般应加入的量为 A.0.1g B.0.2g C.0.5g D.0.8g E.1.0g(分数:2.00)A.B.C.D.E.27.有关 APTT 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患者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 3 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B.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可靠的筛选试验 C.血友病患者结果多延长 D.血中抗凝物质增多可使结果延长 E.可作为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

    9、之一(分数:2.00)A.B.C.D.E.28.用 APTT 监控肝素抗凝治疗,APTT 应维持的范围是 A.3143s B.50s C.75s D.与正常对照相当 E.正常对照的 1.53 倍(分数:2.00)A.B.C.D.E.29.APTT 测定中加入白陶土的作用是 A.活化因子 B.活化因子、 C.活化因子、 D.活化因子、 E.活化因子、/U(分数:2.00)A.B.C.D.E.30.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的参考值范围是 o A.10.15 o B.10.5 o C.1.50.15 o D.1.50.5 o E.11.5(分数:2.00)A.B.C.D.E.31.D-二聚体是

    10、以下何种成分的降解产物 o A.纤维蛋白原 o B.纤维蛋白单体 o C.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o D.交联的纤维蛋白 o E.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分数:2.00)A.B.C.D.E.32.有关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o A.在血栓前状态为阴性 o B.D-二聚体测定为阴性,基本可排除血栓形成 o C.在继发性纤溶时为阴性 o D.在原发性纤溶时为阳性 o E.不能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分数:2.00)A.B.C.D.E.33.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o A.DIC 时,D-二聚体阳性 o B.血友病 A 时,APTT 延长 o C.维生素 K 缺乏

    11、时,PT 正常 o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 o E.FDP 存在时,TT 延长(分数:2.00)A.B.C.D.E.34.疑为血友病,首选的筛选试验为 o A.复钙时间测定 o B.APTT 测定 o C.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o D.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 o E.凝血时间测定玻璃试管法(分数:2.00)A.B.C.D.E.35.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最有诊断价值的试验是 o A.纤溶酶活性测定 o B.D-二聚体测定 o C.纤维蛋白肽 B o 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测定 o E.3P 试验(分数:2.00)A.B.C.D.E.36.纤溶酶(PL)不能作用于 o A.纤维

    12、蛋白原 o B.因子、 o C.因子、 o D.纤维蛋白 o E.TF(分数:2.00)A.B.C.D.E.37.一般情况下,下列疾病不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是 o A.糖尿病酮症 o B.肾衰竭 o C.哮喘 o D.严重腹泻 o E.肾小管酸中毒(分数:2.00)A.B.C.D.E.38.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描述错误的是 o A.增加其溶解度便于在血中运输 o B.使它易于进入细胞内 o C.限制其进入细胞以免引起细胞中毒 o D.使其不易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o E.部分胆红素会与清蛋共价结合(分数:2.00)A.B.C.D.E.39.等渗性脱水解释不正确的是 o A.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 o

    13、 B.常见于呕吐和腹泻等情况 o C.血浆 Na+、K +浓度正常 o D.细胞内液量正常 o E.细胞内液随细胞外液量减少而减少(分数:2.00)A.B.C.D.E.40.肝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组合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o A.实验结果能说明肝脏的主要和损伤情况 o B.实验方法简便 o C.方法易于标准化 o D.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o E.项目越多越好(分数:2.00)A.B.C.D.E.41.下列指标中可对微小心肌损伤作出诊断的是 o A.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 o B.肌酸激酶 o C.心电图 o D.LDH o E.AST(分数:2.00)A.B.C.D.E.42.用于

    14、诊断胆道疾病的血清酶是 o A.LDH o B.ALT o C.CK o D.ACP o E.-GGT(分数:2.00)A.B.C.D.E.43.正常人糖耐量的 OGTT 结果为 o A.空腹血糖 67mmoL/L o B.口服葡萄糖 3060 分钟达最高峰 o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o D.2 小时血糖水平在 78mmol/L o E.葡萄糖峰值11.1mmol/L(分数:2.00)A.B.C.D.E.44.有关 C-反应蛋白(CRP)错误的论述是 o A.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 C 多糖的蛋白质 o B.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o C.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血浆浓度升高 o D.在肝细

    15、胞内分解 o E.也是第一个被确定为急性时相反应的蛋白(分数:2.00)A.B.C.D.E.45.阻塞性黄疸的特征是 o A.血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增高 o B.血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红素阳性 o C.血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增高 o D.血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红素阳性 o E.粪便颜色加深(分数:2.00)A.B.C.D.E.46.胰淀粉酶的活性改变可出现在 o A.心肌病变 o B.前列腺疾病 o C.骨髓疾病 o D.胰腺疾病 o E.肝脏疾病(分数:2.00)A.B.C.D.E.47.高蛋白饮食不影响检测血清中的 o A.尿素 o B.血糖 o C.尿酸 o D.血氨 o E.胆

    16、固醇(分数:2.00)A.B.C.D.E.48.具有电泳和分子筛双重作用的电泳利用的支持介质是 o A.琼脂糖凝胶 o B.醋酸纤维素薄膜 o C.聚丙烯酰胺凝胶 o D.淀粉胶 o E.滤纸(分数:2.00)A.B.C.D.E.49.最能反映肝脏清除排泄物质能力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o A.血清胆红素和总蛋白测定 o B.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测定 o C.血清胆汁酸和胆红素测定 o D.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o E.血浆总蛋白和胆固醇测定(分数:2.00)A.B.C.D.E.50.急性胰腺炎诊断中,不正确的是 o A.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 612 小时开始升高 o B.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 2448 小

    17、时开始下降 o C.淀粉酶值可正常或降低正常 o D.血清淀粉酶值高低与病情轻重成正比 o E.尿淀粉酶在发病后 612 小时开始升高(分数:2.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A.风疹感染期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 C.百日咳感染期 D.猩红热感染期 E.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分数:2.00)A.B.C.D. E.解析:2.肾移植手术后排异反应前期,外周血中绝对值增高的白细胞是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

    18、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3.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推测其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A.核右移 B.中度核右移 C.轻度核右移 D.中度核左移 E.重度核左移(分数:2.00)A.B.C.D. E.解析:4.患儿,4 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 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 EB 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百日咳 D.粒细

    19、胞缺乏症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数:2.00)A.B.C.D.E. 解析:5.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正常,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2.00)A.B. C.D.E.解析:6.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数:2.00)A. B.C.D.E.解析:7.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右移,峰底增宽,常提示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0、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B.C.D. E.解析:8.尿标本冷藏保存时,时间最好不超过 A.2 小时 B.4 小时 C.6 小时 D.8 小时 E.10 小时(分数:2.00)A.B.C. D.E.解析:9.检查管型、细胞等有形物质最适宜的标本为 A.空腹尿 B.餐后尿 C.随机尿 D.首次晨尿 E.3 小时尿(分数:2.00)A.B.C.D. E.解析:10.Addis 计数的标本通常用 A.1 小时尿 B.3 小时尿 C.12 小时尿 D.24 小时尿 E.首次晨尿(分数:2.00)A.B.C. D.E.解析:11.尿结核杆菌检查最适宜标本为 A.3 小时尿

    21、 B.12 小时尿 C.随机尿 D.24 小时尿 E.首次晨尿(分数:2.00)A.B.C.D. E.解析:12.尿糖定性测定的最适宜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午餐后 2 小时尿 D.3 小时尿 E.12 小时尿(分数:2.00)A.B.C. D.E.解析:13.尿胆原测定的最适宜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午餐后 2 小时尿 D.3 小时尿 E.12 小时尿(分数:2.00)A.B.C. D.E.解析:14.1 小时尿有形成分排泄率试验最适宜的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餐后尿 D.3 小时尿 E.12 小时尿(分数:2.00)A.B.C.D. E.解析:15

    22、.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标本为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3 小时尿 D.12 小时尿 E.24 小时尿(分数:2.00)A. B.C.D.E.解析:16.尿肌酐排泄率测定应采用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3 小时尿 D.12 小时尿 E.24 小时尿(分数:2.00)A.B.C.D.E. 解析:17.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测定最适宜标本为 A.3 小时尿 B.12 小时尿 C.24 小时尿 D.随机尿 E.首次晨尿(分数:2.00)A.B.C. D.E.解析:18.3 小时尿标本多用于 A.1 小时尿有形成分排泄率检查 B.尿糖定量 C.尿蛋白定量 D.尿肌酐清除率 E.尿儿茶酚胺定量分

    23、析(分数:2.00)A. B.C.D.E.解析:19.导致尿酮体检查结果呈假阳性的药物是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B C.甲基多巴 D.新霉素 E.氯丙嗪(分数:2.00)A.B.C. D.E.解析:20.导致试带法尿糖测定结果呈假阴性的药物是 A.麻黄素 B.睾丸酮 C.维生素 K D.H2O2 E.大剂量抗坏血酸(分数:2.00)A.B.C.D.E. 解析:21.维生素 C 对班氏法尿糖测定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无影响 B.产生假阳性 C.产生假阴性 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不能排除其影响 E.产生的影响与试带法相同(分数:2.00)A.B. C.D.E.解析:22.保存卟啉尿的最适宜

    24、防腐剂为 A.碳酸钠 B.饱和石炭酸 C.苯酚 D.冰醋酸 E.甲苯(分数:2.00)A. B.C.D.E.解析:23.检测醛固酮的尿液防腐应采用 A.甲醛 B.福尔马林 C.石碳酸 D.麝香草酚 E.冰醋酸(分数:2.00)A.B.C.D.E. 解析:24.甲苯用于尿标本防腐时,每升尿中最多加入 A.5ml B.10ml C.20ml D.25ml E.30ml(分数:2.00)A.B.C. D.E.解析:25.测定尿 Ca2+时,尿标本防腐剂首选 A.甲醛 B.甲苯 C.浓盐酸 D.浓硫酸 E.碳酸钠(分数:2.00)A.B.C. D.E.解析:26.麝香草酚用于尿液防腐时,100ml 尿

    25、中一般应加入的量为 A.0.1g B.0.2g C.0.5g D.0.8g E.1.0g(分数:2.00)A. B.C.D.E.解析:27.有关 APTT 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患者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 3 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B.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可靠的筛选试验 C.血友病患者结果多延长 D.血中抗凝物质增多可使结果延长 E.可作为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之一(分数:2.00)A. B.C.D.E.解析:28.用 APTT 监控肝素抗凝治疗,APTT 应维持的范围是 A.3143s B.50s C.75s D.与正常对照相当 E.正常对照的 1.53 倍(分数:2.00)A

    26、.B.C.D.E. 解析:29.APTT 测定中加入白陶土的作用是 A.活化因子 B.活化因子、 C.活化因子、 D.活化因子、 E.活化因子、/U(分数:2.00)A. B.C.D.E.解析:30.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的参考值范围是 o A.10.15 o B.10.5 o C.1.50.15 o D.1.50.5 o E.11.5(分数:2.00)A. B.C.D.E.解析:31.D-二聚体是以下何种成分的降解产物 o A.纤维蛋白原 o B.纤维蛋白单体 o C.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o D.交联的纤维蛋白 o E.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分数:2.00)A.B.C.D. E.解析

    27、:32.有关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o A.在血栓前状态为阴性 o B.D-二聚体测定为阴性,基本可排除血栓形成 o C.在继发性纤溶时为阴性 o D.在原发性纤溶时为阳性 o E.不能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分数:2.00)A.B. C.D.E.解析:33.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o A.DIC 时,D-二聚体阳性 o B.血友病 A 时,APTT 延长 o C.维生素 K 缺乏时,PT 正常 o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 o E.FDP 存在时,TT 延长(分数:2.00)A.B.C. D.E.解析:34.疑为血友病,首选的

    28、筛选试验为 o A.复钙时间测定 o B.APTT 测定 o C.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o D.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 o E.凝血时间测定玻璃试管法(分数:2.00)A.B. C.D.E.解析:35.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最有诊断价值的试验是 o A.纤溶酶活性测定 o B.D-二聚体测定 o C.纤维蛋白肽 B o 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测定 o E.3P 试验(分数:2.00)A.B. C.D.E.解析:36.纤溶酶(PL)不能作用于 o A.纤维蛋白原 o B.因子、 o C.因子、 o D.纤维蛋白 o E.TF(分数:2.00)A.B.C.D.E. 解析:37.一般情况下,下列疾病不引起代

    29、谢性酸中毒的是 o A.糖尿病酮症 o B.肾衰竭 o C.哮喘 o D.严重腹泻 o E.肾小管酸中毒(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哮喘易引发呼吸性酸中毒,以上其他疾病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38.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描述错误的是 o A.增加其溶解度便于在血中运输 o B.使它易于进入细胞内 o C.限制其进入细胞以免引起细胞中毒 o D.使其不易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o E.部分胆红素会与清蛋共价结合(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限制其进入细胞以免引起细胞中毒。39.等渗性脱水解释不正确的是 o A.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 o

    30、B.常见于呕吐和腹泻等情况 o C.血浆 Na+、K +浓度正常 o D.细胞内液量正常 o E.细胞内液随细胞外液量减少而减少(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等渗性脱水由于丢失的水和电解质基本平衡,因而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电解质浓度变化不大。等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细胞内液正常。40.肝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组合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o A.实验结果能说明肝脏的主要和损伤情况 o B.实验方法简便 o C.方法易于标准化 o D.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o E.项目越多越好(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项目越多越好和符合肝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组合应遵

    31、循的原则,而加重病人经济负担,败坏社会风气。41.下列指标中可对微小心肌损伤作出诊断的是 o A.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 o B.肌酸激酶 o C.心电图 o D.LDH o E.AST(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cTnT 可以检测出小范围心肌损伤,cTnI 不仅能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还能检测微小损伤。42.用于诊断胆道疾病的血清酶是 o A.LDH o B.ALT o C.CK o D.ACP o E.-GGT(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GGT 是诊断胆道疾病较特异的血清酶指标。43.正常人糖耐量的 OGTT 结果为 o A.空腹

    32、血糖 67mmoL/L o B.口服葡萄糖 3060 分钟达最高峰 o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o D.2 小时血糖水平在 78mmol/L o E.葡萄糖峰值11.1mmol/L(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正常人糖耐量的 OGTT,口服葡萄糖 3060min 达最高峰,此后开始降低。44.有关 C-反应蛋白(CRP)错误的论述是 o A.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 C 多糖的蛋白质 o B.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o C.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血浆浓度升高 o D.在肝细胞内分解 o E.也是第一个被确定为急性时相反应的蛋白(分数:2.00)A.B.C.D. E.解析:

    33、解析 C-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45.阻塞性黄疸的特征是 o A.血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增高 o B.血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红素阳性 o C.血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增高 o D.血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红素阳性 o E.粪便颜色加深(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阻塞性黄疸由于胆道阻塞,生成结合胆红素不能顺利通过胆道排泄,被迫返流入血。46.胰淀粉酶的活性改变可出现在 o A.心肌病变 o B.前列腺疾病 o C.骨髓疾病 o D.胰腺疾病 o E.肝脏疾病(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胰淀粉酶的活性改变主要反映胰腺疾病。47.高蛋白饮食不影响检

    34、测血清中的 o A.尿素 o B.血糖 o C.尿酸 o D.血氨 o E.胆固醇(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血糖测定一般不受蛋白影响。48.具有电泳和分子筛双重作用的电泳利用的支持介质是 o A.琼脂糖凝胶 o B.醋酸纤维素薄膜 o C.聚丙烯酰胺凝胶 o D.淀粉胶 o E.滤纸(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具有电泳和分子筛双重作用的电泳支持介质聚丙烯酰胺凝胶,这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形成特点决定的。49.最能反映肝脏清除排泄物质能力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o A.血清胆红素和总蛋白测定 o B.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测定 o C.血清胆汁酸和胆红素测定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