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3 型题/B(总题数:3,分数:16.00)患者女性,68 岁。口干,眼干病史 10 年,伴夜尿增多。(分数:6.00)(1).临床疑诊 A.风湿热 B.糖尿病 C.红斑狼疮 D.干燥综合征 E.甲亢(分数:2.00)A.B.C.D.E.(2).应进一步进行的筛查试验为 A.外周血白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内皮细胞抗体 D.尿蛋白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数:2.00)A.B.C.D.E.(3).如筛查呈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最应做的检查是 A.外周血白细胞 B.抗 SSA/SSB 抗体 C
2、.抗内皮细胞抗体 D.尿蛋白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16 岁。临床疑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数:4.00)(1).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项目是 A.LE 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 dsDNA 抗体 D.抗 Sm 抗体 E.抗磷脂抗体(分数:2.00)A.B.C.D.E.(2).对判断 SLE 病情活动性帮助最大的项目是 A.LE 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 dsDNA 抗体 D.抗 Sm 抗体 E.抗磷脂抗体(分数:2.00)A.B.C.D.E.患儿 9 岁。自幼反复肺内感染,本次肺内感染再发入院,伴双膝疼痛。(分数:6.00)(1).该患者最有
3、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D.艾滋病 E.类风湿关节炎(分数:2.00)A.B.C.D.E.(2).应进一步做的实验室检查是 A.RF B.ANA C.Ig D.HIV 抗体 E.CRP(分数:2.00)A.B.C.D.E.(3).若检查结果:ESR 60mm/h,CRO 52mg/ml,ASO 1000IU/ml,IgG 200mg/L,IgA 45mg/L,IgM 50mg/L,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 A.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体液免疫缺陷病 D.细胞免疫缺陷病 E.类风湿关节炎(分数:2.00)A.B.C.D.E.二、BB 题型/B(总题
4、数:2,分数:18.00) A.化学发光剂作为酶反应底物 B.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 C.抗体包被在磁颗粒表面技术 D.二价的三联吡啶钌 E.荧光物质标记抗体(分数:10.00)(1).免疫荧光技术采用(分数:2.00)A.B.C.D.E.(2).电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分数:2.00)A.B.C.D.E.(3).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分数:2.00)A.B.C.D.E.(4).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分数:2.00)A.B.C.D.E.(5).化学发光酶免疫采用(分数:2.00)A.B.C.D.E. A.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型和型变态反应(分数:8.
5、00)(1).检测血细胞抗体是为确定(分数:2.00)A.B.C.D.E.(2).检测过敏原和血清特异性 IgE 是为确定(分数:2.00)A.B.C.D.E.(3).皮肤过敏试验是为确定(分数:2.00)A.B.C.D.E.(4).检测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为确定(分数:2.00)A.B.C.D.E.三、BA1 型题/B(总题数:31,分数:66.00)1.判断灭菌的效果是 A.芽胞是否被杀死 B.繁殖体是否被杀死 C.DNA 核酸是否断裂 D.是否有荚膜 E.动力是否消失(分数:2.00)A.B.C.D.E.2.L 型细菌的培养必须用 A.高渗培养基 B.含血清培养基 C.高渗含血清培养基
6、 D.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E.低渗培养基(分数:2.00)A.B.C.D.E.3.细菌初次分离培养时,不需要二氧化碳的是 A.化脓性链球菌 B.牛布鲁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淋病奈瑟菌(分数:2.00)A.B.C.D.E.4.ESBLs 确证试验中,判定菌株产生 ESBLs,头孢他啶/棒酸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棒酸与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应相差 A.5mm B.5mm C.8mm D.10mm E.25mm(分数:2.00)A.B.C.D.E.5.穿刺接种法不可用于 A.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B.保存菌种 C.观察动力 D.厌氧培养 E.增菌培养(分数:2.00)A.B.C.
7、D.E.6.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 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分数:2.00)A.B.C.D.E.7.G-细菌在 EMB 平板上菌落颜色不同是因分解哪种糖能力不同 A.葡萄糖 B.蔗糖 C.乳糖 D.麦芽糖 E.鼠李糖(分数:2.00)A.B.C.D.E.8.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不包括 A.V-P 试验 B.七叶苷水解试验 C.甘露醇发酵试验 D.马尿酸水解试验 E.菊糖分解试验(分数:2.00)A.B.C.D.E.9.氨基酸脱羧酶试验阳性呈色为 A.橘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紫
8、色(分数:2.00)A.B.C.D.E.10.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是 A.CAMP 试验 B.结核菌素试验 C.抗“O”试验 D.肥达反应 E.外斐反应(分数:2.00)A.B.C.D.E.11.枸橼酸盐试验阳性的是 A.克雷伯菌属 B.埃希菌属 C.志贺菌属 D.爱德华菌属 E.耶尔森菌属(分数:2.00)A.B.C.D.E.12.下列七叶苷阳性的细菌是 A.D 群链球菌 B.B 群链球菌 C.A 群链球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分数:2.00)A.B.C.D.E.13.关于 VP 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B.生成红色化合物 C.丙酮酸脱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D.需
9、加入甲、乙两种试剂 E.VP 试验与甲基红试验结果通常一样(分数:2.00)A.B.C.D.E.14.下列不属于血清学试验的有 A.血浆凝固酶试验 B.荚膜肿胀试验 C.抗链“O”试验 D.锡克试验 E.冷凝集试验(分数:2.00)A.B.C.D.E.15.肠杆菌科细菌与 O 特异抗血清反应不出现凝集的原因是 A.细菌表面抗原的存在 B.细菌 O 抗原发生变异 C.细菌鞭毛抗原的存在 D.反应条件不当 E.其他原因(分数:2.00)A.B.C.D.E.16.因子血清是指 A.仅含有一种细菌的相应抗体 B.仅含有一型细菌的相应抗体 C.除去非特异性抗体仅余特异性抗体 D.除去特异性抗体仅余非特异
10、性抗体 E.仅含有一属细菌的相应抗体(分数:2.00)A.B.C.D.E.17.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是根据 A.细菌酶活性的差异 B.细菌毒素活性的差异 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 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 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分数:2.00)A.B.C.D.E.18.动物试验常用于检测细菌的 A.质粒 B.基因变异 C.型别 D.产毒性 E.能量代谢(分数:2.00)A.B.C.D.E.19.纯系动物的特点错误的是 A.由兄妹交配繁殖 20 代以上而形成 B.具有遗传多样性 C.实验敏感性一致 D.实验结果重复性好 E.应用最广泛的是纯系小白鼠(分数:2.00)A.B.C.D.E.20.失去
11、荚膜的肺炎球菌恢复荚膜的方法是 A.在巧克力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B.在鸡蛋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C.在血清肉汤中连续传代 D.小白鼠腹腔接种 E.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分数:2.00)A.B.C.D.E.21.链球菌属与葡萄球菌属的初步鉴别试验是 A.DNA 试验 B.触酶试验 C.氧化酶试验 D.葡萄糖发酵试验 E.蔗糖氧化试验(分数:2.00)A.B.C.D.E.22.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 G-球菌 B.不耐高盐 C.液体培养基呈透明生长状态 D.不易产生耐药性 E.引起的化脓性病变较局限(分数:2.00)A.B.C.D.E.23.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特性,下列错
12、误的是 A.为 G+球菌,呈链状排列 B.在血琼脂平板上呈草绿色溶血环 C.菌落较小、灰白色 D.又称 -溶血性链球菌 E.在各型链球菌中,致病性最强(分数:2.00)A.B.C.D.E.24.关于链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不正确的是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鞭毛、无芽胞 C.菌体圆形,呈链状排列 D.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并表现为澄清生长 E.在脓汁标本中为短链(分数:2.00)A.B.C.D.E.25.关于肠球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肠道正常栖居菌 B.触酶阴性 C.是 G+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 D.所致感染中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 E.在血平板上主要是 -溶血(分数:2.00
13、)A.B.C.D.E.26.关于淋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 G-肾形双球菌 B.只寄生于人体 C.通过接触感染引起淋病 D.与新生儿的眼结膜炎有关 E.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内(分数:2.00)A.B.C.D.E.27.关于脑膜炎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A.G-肾形双球菌 B.可位于细胞内 C.对干燥、室温抵抗力弱 D.对磺胺、青霉素敏感 E.本菌是引起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分数:2.00)A.B.C.D.E.28.脑膜炎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不包括 A.G-肾形双球菌 B.氧化酶试验阴性 C.能产生自溶酶 D.专性需氧,初次分离需要供给 5%10%CO 2 E.对寒冷、干燥极敏感(分数:3.00)A.B.
14、C.D.E.29.肠杆菌科与弧菌科和非发酵菌的鉴别应采用 A.苯丙氨酸脱氨酶和氧化酶 B.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触酶 C.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 D.葡萄糖酸盐试验和触酶 E.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和氧化酶(分数:3.00)A.B.C.D.E.30.关于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不正确的是 A.G-短杆菌 B.多数有周鞭毛,能运动 C.普通营养肉汤中混浊生长 D.伊红亚甲蓝琼脂上菌落蓝紫色,有金属光泽 E.抗原只由 O、H 两种组成(分数:3.00)A.B.C.D.E.31.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痢疾杆菌 C.变形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霍乱弧菌(分数:3.00)A.B
15、.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3 型题/B(总题数:3,分数:16.00)患者女性,68 岁。口干,眼干病史 10 年,伴夜尿增多。(分数:6.00)(1).临床疑诊 A.风湿热 B.糖尿病 C.红斑狼疮 D.干燥综合征 E.甲亢(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长期口干、眼干史,考虑干燥综合征。(2).应进一步进行的筛查试验为 A.外周血白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内皮细胞抗体 D.尿蛋白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ANA 可以作为干燥综合征的筛
16、查指标。(3).如筛查呈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最应做的检查是 A.外周血白细胞 B.抗 SSA/SSB 抗体 C.抗内皮细胞抗体 D.尿蛋白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抗 SSA/SSB 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指标。患者女性,16 岁。临床疑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数:4.00)(1).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项目是 A.LE 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 dsDNA 抗体 D.抗 Sm 抗体 E.抗磷脂抗体(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标志性抗体是抗 Sm 抗体。(2).对判断 SLE 病情活动性帮助最大的项目是
17、 A.LE 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 dsDNA 抗体 D.抗 Sm 抗体 E.抗磷脂抗体(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抗 dsDNA 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患儿 9 岁。自幼反复肺内感染,本次肺内感染再发入院,伴双膝疼痛。(分数:6.00)(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D.艾滋病 E.类风湿关节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患儿自幼反复肺内感染史,考虑免疫缺陷类病。(2).应进一步做的实验室检查是 A.RF B.ANA C.Ig D.HIV 抗体 E.CRP(分数:2.00)A.B.
18、C. D.E.解析:解析 就以上实验,以首选检查免疫球蛋白。(3).若检查结果:ESR 60mm/h,CRO 52mg/ml,ASO 1000IU/ml,IgG 200mg/L,IgA 45mg/L,IgM 50mg/L,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 A.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体液免疫缺陷病 D.细胞免疫缺陷病 E.类风湿关节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该患者免疫球蛋白低,考虑体液免疫缺陷类病。二、BB 题型/B(总题数:2,分数:18.00) A.化学发光剂作为酶反应底物 B.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 C.抗体包被在磁颗粒表面技术 D.二价的三联吡啶钌 E.荧
19、光物质标记抗体(分数:10.00)(1).免疫荧光技术采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免疫荧光技术采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2).电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采用的发光底物是二价的三联吡啶钌。(3).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采用抗体包被在磁颗粒表面技术。(4).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化学发光免疫采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5).化学发光酶免疫采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20、化学发光酶免疫采用化学发光剂作为酶反应底物。 A.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型和型变态反应(分数:8.00)(1).检测血细胞抗体是为确定(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血细胞抗体与型变态反应有关。(2).检测过敏原和血清特异性 IgE 是为确定(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血清特异性 IgE 与型变态反应有关。(3).皮肤过敏试验是为确定(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皮肤过敏试验可用于型和型变态反应的检测。(4).检测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为确定(分数:2.00)A.B.C. D.E.解析:
21、解析 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型变态反应有关。三、BA1 型题/B(总题数:31,分数:66.00)1.判断灭菌的效果是 A.芽胞是否被杀死 B.繁殖体是否被杀死 C.DNA 核酸是否断裂 D.是否有荚膜 E.动力是否消失(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芽胞抵抗力强,判断灭菌的效果是芽胞是否被杀死。2.L 型细菌的培养必须用 A.高渗培养基 B.含血清培养基 C.高渗含血清培养基 D.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E.低渗培养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L 型细菌的细胞壁缺陷,培养必须用高渗含血清培养基。3.细菌初次分离培养时,不需要二氧化碳的是 A.化脓性链球
22、菌 B.牛布鲁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淋病奈瑟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B、C、D、E 需要 5%10%的 CO2。4.ESBLs 确证试验中,判定菌株产生 ESBLs,头孢他啶/棒酸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棒酸与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应相差 A.5mm B.5mm C.8mm D.10mm E.25mm(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两组中任何一组加棒酸的抑菌环直径与相应的不加棒酸的抑菌环直径相差5mm,即判定此菌株产。ESBLs。5.穿刺接种法不可用于 A.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B.保存菌种 C.观察动力 D.厌氧培养 E.
23、增菌培养(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穿刺接种法常用于观察动力、保存菌种,利用高层固体琼脂穿刺可进行厌氧菌培养。增菌多用液体培养基。6.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 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A、B、D、E 都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结果”,而不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就是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7.G-细菌在 EMB 平板上菌落颜色不同是因分解哪种糖能力不同 A.葡萄糖 B.蔗糖 C.乳糖 D.麦芽糖 E.鼠李糖(分数
24、:2.00)A.B.C. D.E.解析:解析 G -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平板上菌落颜色不同,大肠埃希菌呈现带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8.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不包括 A.V-P 试验 B.七叶苷水解试验 C.甘露醇发酵试验 D.马尿酸水解试验 E.菊糖分解试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包括糖醇类发酵试验、氧化发酵、七叶苷、V-P 试验、甲基红试验、ONPG 试验。9.氨基酸脱羧酶试验阳性呈色为 A.橘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紫色(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对照管为黄色,测定管呈紫色为阳性;若测定管也为黄色,
25、则为阴性。10.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是 A.CAMP 试验 B.结核菌素试验 C.抗“O”试验 D.肥达反应 E.外斐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CAMP 试验检测 B 群链球菌产生的 CAMP 因子,该因子可促进葡萄球菌的 -溶血素溶解红细胞的活性。在链球菌中,只有 B 群链球菌 CAMP 试验阳性,故可作为特异性鉴定。B 为皮试;C、D、E 为血清学试验。11.枸橼酸盐试验阳性的是 A.克雷伯菌属 B.埃希菌属 C.志贺菌属 D.爱德华菌属 E.耶尔森菌属(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在肠杆菌科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爱德华菌属、耶尔森菌属枸
26、橼酸盐试验阴性,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阳性。12.下列七叶苷阳性的细菌是 A.D 群链球菌 B.B 群链球菌 C.A 群链球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七叶苷主要用于 D 群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黑色为阳性。13.关于 VP 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B.生成红色化合物 C.丙酮酸脱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D.需加入甲、乙两种试剂 E.VP 试验与甲基红试验结果通常一样(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通常 VP 试验阴性而甲基红试验阳性,正好相反。14.下列不属于血清学试验的有 A.血浆凝固酶试验 B
27、.荚膜肿胀试验 C.抗链“O”试验 D.锡克试验 E.冷凝集试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血浆凝固酶试验是利用细菌产生凝固酶可使血浆凝固的特点,并非抗原抗体反应,由于玻片法操作很类似于凝集试验而混淆。锡克试验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状态,通过皮内试验用白喉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白喉抗毒素,也属于血清学试验。15.肠杆菌科细菌与 O 特异抗血清反应不出现凝集的原因是 A.细菌表面抗原的存在 B.细菌 O 抗原发生变异 C.细菌鞭毛抗原的存在 D.反应条件不当 E.其他原因(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由于细菌表面抗原包在细菌表面而使菌体 O 抗原不能与
28、抗血清起凝集反应,必须将细菌进行煮沸等处理,除去表面抗原后,再作试验。16.因子血清是指 A.仅含有一种细菌的相应抗体 B.仅含有一型细菌的相应抗体 C.除去非特异性抗体仅余特异性抗体 D.除去特异性抗体仅余非特异性抗体 E.仅含有一属细菌的相应抗体(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将一种含有多种抗原成分的细菌免疫动物制备抗血清,用具有交叉抗原的其他细菌吸收除去共同抗体,而仅留下一种或几种特异性的抗体,此种血清称为因子血清。17.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是根据 A.细菌酶活性的差异 B.细菌毒素活性的差异 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 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 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
29、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生化反应的差异是由于细菌含有不同种类的酶造成的,但是酶的差异通过生化试验一般是观察不到的,生化反应能观察到的只是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18.动物试验常用于检测细菌的 A.质粒 B.基因变异 C.型别 D.产毒性 E.能量代谢(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动物试验主要用于分离、鉴定致病菌,测定菌株产毒性等。19.纯系动物的特点错误的是 A.由兄妹交配繁殖 20 代以上而形成 B.具有遗传多样性 C.实验敏感性一致 D.实验结果重复性好 E.应用最广泛的是纯系小白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纯系动物
30、是由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繁殖 20 代以上的纯品系动物,具有长期遗传的稳定性、个体间实验敏感性一致、重复性好等特点。20.失去荚膜的肺炎球菌恢复荚膜的方法是 A.在巧克力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B.在鸡蛋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C.在血清肉汤中连续传代 D.小白鼠腹腔接种 E.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肺炎球菌不论在何种人工合成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后都会失去荚膜,只有在体内培养才能恢复荚膜。21.链球菌属与葡萄球菌属的初步鉴别试验是 A.DNA 试验 B.触酶试验 C.氧化酶试验 D.葡萄糖发酵试验 E.蔗糖氧化试验(分数:2.00)A.B. C.D.
31、E.解析:解析 葡萄球菌属触酶试验阳性;链球菌属触酶试验阴性。22.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 G-球菌 B.不耐高盐 C.液体培养基呈透明生长状态 D.不易产生耐药性 E.引起的化脓性病变较局限(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G+球菌;耐高盐;液体培养基生长呈均匀混浊状;易产生耐药性;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23.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特性,下列错误的是 A.为 G+球菌,呈链状排列 B.在血琼脂平板上呈草绿色溶血环 C.菌落较小、灰白色 D.又称 -溶血性链球菌 E.在各型链球菌中,致病性最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
32、析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无色透明溶血环。24.关于链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不正确的是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鞭毛、无芽胞 C.菌体圆形,呈链状排列 D.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并表现为澄清生长 E.在脓汁标本中为短链(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链球菌属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而表现为沉淀生长。25.关于肠球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肠道正常栖居菌 B.触酶阴性 C.是 G+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 D.所致感染中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 E.在血平板上主要是 -溶血(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肠球菌属在血平板上主要表现为 -溶血和
33、-溶血。26.关于淋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 G-肾形双球菌 B.只寄生于人体 C.通过接触感染引起淋病 D.与新生儿的眼结膜炎有关 E.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内(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在脓汁标本中淋球菌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外。27.关于脑膜炎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A.G-肾形双球菌 B.可位于细胞内 C.对干燥、室温抵抗力弱 D.对磺胺、青霉素敏感 E.本菌是引起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体。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病原体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28.脑膜炎球菌
34、的生物学特性不包括 A.G-肾形双球菌 B.氧化酶试验阴性 C.能产生自溶酶 D.专性需氧,初次分离需要供给 5%10%CO 2 E.对寒冷、干燥极敏感(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脑膜炎球菌的氧化酶试验阳性。29.肠杆菌科与弧菌科和非发酵菌的鉴别应采用 A.苯丙氨酸脱氨酶和氧化酶 B.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触酶 C.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 D.葡萄糖酸盐试验和触酶 E.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和氧化酶(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肠杆菌科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除少数菌外,氧化酶阴性;弧菌科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试验阳性;非发酵菌对葡萄糖的代谢特点
35、是氧化型产生微量酸,非发酵菌中除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个别假单胞菌外,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30.关于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不正确的是 A.G-短杆菌 B.多数有周鞭毛,能运动 C.普通营养肉汤中混浊生长 D.伊红亚甲蓝琼脂上菌落蓝紫色,有金属光泽 E.抗原只由 O、H 两种组成(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大肠杆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三种构成。31.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痢疾杆菌 C.变形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霍乱弧菌(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普通变形杆菌 OX19、OX 2、OX 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