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0911       资源大小:146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43,分数:90.00)1.下列关于血清 CK 及其同工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总活性的测定比同工酶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B.血清 CK-MB 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C.目前心肌梗死诊断多采用 CK-MB 质量 D.血清中 CK-BB 含量极少 E.CK 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分数:2.00)A.B.C.D.E.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尿 AMY 约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 1224 小时开始升高 B.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血 AMY 比

    2、测定尿 AMY 更有价值 C.血清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和唾液腺 D.胰淀粉酶由胰腺-活性状态排入消化道 E.胰淀粉酶属于 -淀粉酶(分数:2.00)A.B.C.D.E.3.血清 ALP 活性极度上升,可达正常上限 50 倍,多见于 A.变形性骨炎 B.骨肿瘤 C.佝偻病 D.梗阻性黄疸 E.肝癌(分数:2.00)A.B.C.D.E.4.测定血清酶活性时,标本采集要点错误的是 A.采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B.大多数抗凝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酶活性 C.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 D.ALT 冷冻保持 10 个月活性变化不大 E.LD 在低温保存比在室温更稳定(分数:2.00)A.B.C.D.E.5.因 pH

    3、 改变而影响 Hb 携氧能力的现象称为 A.P50 B.血氧饱和度 C.氧解离曲线 D.Bohr 效应 E.HbO2解离曲线(分数:2.00)A.B.C.D.E.6.呼吸性酸中毒时 A.PCO2 B.AB C.pH D.SB E.TCO2(分数:2.00)A.B.C.D.E.7.细胞内的体液称为 A.细胞间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组织间液(分数:2.00)A.B.C.D.E.8.血钾测定时样本采集和处理错误的是 A.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作为钾测定的样品 B.血清或血浆可冰冻保存 C.测定结果明显受溶血的干扰 D.全血未及时分离或冷藏均可使血钾降低 E.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可使血钾

    4、上升(分数:2.00)A.B.C.D.E.9.呼吸性酸中毒 A.NaHCO3/H2CO320/1,原发性 H2CO3 B.NaHCO3/H2CO320/1,原发性 NaHCO3 C.NaHCO3/H2CO320/1,原发性 H2CO3 D.NaHCO3/H2CO320/1,原发性 NaHCO3 E.NaHCO3/H2CO320/1,继发性 H2CO3(分数:2.00)A.B.C.D.E.10.血清铁减低见于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铅中毒(分数:2.00)A.B.C.D.E.11.血清钙升高见于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维生素 D

    5、缺乏 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D.尿毒症 E.严重肝病(分数:2.00)A.B.C.D.E.12.血清钙降低见于 A.溶骨作用增强 B.恶性肿瘤骨转移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尿毒症 E.维生素 D 中毒(分数:2.00)A.B.C.D.E.13.血清铁增高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恶性肿瘤 D.急性感染 E.慢性感染(分数:2.00)A.B.C.D.E.14.在药代动力学中,生物转化与排泄两过程的综合称为 A.消除 B.处置 C.药物吸收 D.药物分布 E.药物转化(分数:2.00)A.B.C.D.E.15.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LDH 同工酶明显增高的是 A.LDH2

    6、B.LDH5 C.LDH1 D.LDH4 E.LDH3(分数:2.00)A.B.C.D.E.16.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显著升高的血清酶是 A.LDH B.ALP C.CK D.ACP E.AST(分数:2.00)A.B.C.D.E.17.关于 CK-MB 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诊断 AMI 的性能优于 AST B.可用于判断 AMI 再灌注 C.溶血标本干扰检测结果 D.可用于判断 AMI 再梗死 E.不能用于 AMI 的早期诊断(分数:2.00)A.B.C.D.E.18.根据 CK 及其同工酶诊断 AMI 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MI 发病 8 小时内 CK 不高,则可排除 AMI B.A

    7、MI 发病 24 小时 CK 的测定意义最大 C.发病 24 小时,CK 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 AMI D.CK 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 CK 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 E.心肌梗死范围小,CK 可不升高(分数:2.00)A.B.C.D.E.19.用于鉴别骨骼肌损伤和心肌损伤的指标是 A.CK-MB B.CK C.CK-MB/CK D.LD E.ACP(分数:2.00)A.B.C.D.E.20.急性心肌缺血发作后,下列指标在血中出现最早的是 A.肌红蛋白 B.CK-MB C.LD1 D.AST E.cTn(分数:2.00)A.B.C.D.E.21.BNP 检测标本采集后 A.立即冰浴

    8、送检 B.常温待检 C.37保温待检 D.-20可保存半年 E.-70可长久保存(分数:2.00)A.B.C.D.E.22.监测心肌梗死再梗的首选标志物是 A.ALT B.cTn C.CK-MB D.ALT E.LD(分数:2.00)A.B.C.D.E.23.在血液循环中与胆红素结合而将其运输到肝脏的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转铁蛋白 C.球蛋白 D.载脂蛋白 E.纤维蛋白(分数:2.00)A.B.C.D.E.24.具有细胞毒性的胆红素是 A.未结合胆红素 B.结合胆红素 C.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 D. 组分胆红素 E. 组分胆红素(分数:2.00)A.B.C.D.E.25.在血液循环中胆红素运

    9、输的主要形式为 A.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 B.游离胆红素 C.胆红素与 X 蛋白结合 D.胆红素与 Y 蛋白结合 E.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分数:2.00)A.B.C.D.E.26.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ALT B.AST C.c-AST D.m-AST E.ALP(分数:2.00)A.B.C.D.E.27.血尿酸测定主要用于诊断 A.痛风 B.糖尿病 C.脑卒中 D.胃炎 E.激素(分数:2.00)A.B.C.D.E.28.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是 A.尿微量清蛋白 B.血尿素 C.血肌酐 D.血尿酸 E.尿蛋白定性试验(分数:2.00)A.B.C.D.E.29.肾小球滤过率

    10、是指 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终尿量 B.单位时间内流经肾小球的血液量 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D.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E.肾小球滤出的物质总量(分数:2.00)A.B.C.D.E.30.远端肾单位每分钟能把多少毫升血浆中具有渗透压活性的物质加以清除称为 A.渗透容积清除率 B.自由水清除率 C.尿渗量 D.浓缩-稀释实验 E.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数:2.00)A.B.C.D.E.31.诊断急性胰腺炎最需检查的生化指标是 A.血淀粉酶 B.尿淀粉酶 C.血、尿淀粉酶 D.血钾、肌酐 E.转氨酶(分数:2.00)A.B.C.D.E.32.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升高达峰值时间为 A.26 小时

    11、B.812 小时 C.1272 小时 D.510 天 E.1015 天(分数:2.00)A.B.C.D.E.3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不可能出现的检测结果是 A.血钠降低 B.血钾降低 C.血钙降低 D.血糖升高 E.葡萄糖耐量降低(分数:2.00)A.B.C.D.E.34.下列不属于儿茶酚胺的物质是 A.酪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多巴(分数:2.00)A.B.C.D.E.35.目前国内外推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筛查项目是 A.血清 FT3、FT4 B.血清 TRH C.血清 TSH D.血清 TBG E.血清 TT3、TT4(分数:2.00)A.B.C.D.E.

    12、36.电泳是指 A.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B.在交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C.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D.在交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E.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缓冲液泳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现象(分数:2.00)A.B.C.D.E.37.利用有 pH 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技术称为 A.等电聚焦电泳 B.毛细管电泳 C.凝胶电泳 D.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E.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数:2.00)A.B.C.D.E.38.关于固定时间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使用比

    13、色法 B.先让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 C.不必停止酶反应 D.加入试剂进行呈色反应 E.历史上将其命名为取样法(分数:2.00)A.B.C.D.E.39.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 A.IgA B.菌毛 C.鞭毛 D.荚膜 E.SRBC(分数:2.00)A.B.C.D.E.40.厂家生产的抗 IgG 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 A.液体 4保存 B.液体-20保存 C.冷冻真空干燥保存 D.25保存 E.加叠氮钠保存(分数:3.00)A.B.C.D.E.41.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单克隆抗体。这种细胞是 A.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 B.经过免疫的 T 淋

    14、巴细胞 C.未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 D.未经过免疫的 T 淋巴细胞 E.脾细胞(分数:3.00)A.B.C.D.E.42.传统的胶乳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为 A.聚苯乙烯胶乳 B.明胶颗粒 C.活性炭 D.胶乳颗粒 E.醛化红细胞(分数:3.00)A.B.C.D.E.43.有关明胶凝集试验错误的是 A.特异性高 B.敏感性高 C.操作简便 D.检测病原体抗原 E.检测针对病原体抗原的抗体(分数:3.00)A.B.C.D.E.二、BB 题型/B(总题数:1,分数:10.00) A.反映测定前 8 周左右患者血糖的总体变化 B.反映测定前 23 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 C.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 D.了解

    15、患者的肾糖阈 E.-羟丁酸测定(分数:10.00)(1).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分数:2.00)A.B.C.D.E.(2).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分数:2.00)A.B.C.D.E.(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数:2.00)A.B.C.D.E.(4).尿糖测定(分数:2.00)A.B.C.D.E.(5).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分数:2.00)A.B.C.D.E.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43,分数:90.00)1.下列关于血清 CK 及其同工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总活性的测定比同工酶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16、和特异性 B.血清 CK-MB 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C.目前心肌梗死诊断多采用 CK-MB 质量 D.血清中 CK-BB 含量极少 E.CK 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同工酶由于组织来源不同,组织特异性更强,因此同工酶的检测比测定总活性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尿 AMY 约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 1224 小时开始升高 B.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血 AMY 比测定尿 AMY 更有价值 C.血清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和唾液腺 D.胰淀粉酶由胰腺-活性状态排入消化道 E.胰淀粉酶属于 -淀粉酶(分

    17、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 812 小时血清 AMY 开始增高,1224 小时达高峰,25 天下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约于发病后 1224 小时开始升高。急性胰腺炎发病后血清淀粉酶 34 天恢复正常,尿淀粉酶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 AMY 更有价值。3.血清 ALP 活性极度上升,可达正常上限 50 倍,多见于 A.变形性骨炎 B.骨肿瘤 C.佝偻病 D.梗阻性黄疸 E.肝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血清 ALP 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不同疾病的升高程度不同。在变形性骨炎时极度升

    18、高,可达正常上限 50 倍。发生其他备选答案的疾病时,升高幅度较之为低。4.测定血清酶活性时,标本采集要点错误的是 A.采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B.大多数抗凝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酶活性 C.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 D.ALT 冷冻保持 10 个月活性变化不大 E.LD 在低温保存比在室温更稳定(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标本采集要点:采血后 12 小时实验室必须及时离心,分离血清。除非测定与凝血或纤溶有关的酶,一般都不采用血浆而采用血清作为测定标本。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分离血清如不能及时测定应放在冰箱中保存,常用酶如 ALT、AST、ALP、CK 等冷冻保存 10 个

    19、月活性变化不大。但有些酶如LD 在融冻时被破坏,在低温反而不如室温稳定。5.因 pH 改变而影响 Hb 携氧能力的现象称为 A.P50 B.血氧饱和度 C.氧解离曲线 D.Bohr 效应 E.HbO2解离曲线(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当血液中 pH 由正常的 7.40 降为 7.20 时,Hb 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释放氧增加。pH 上升至 7.60 时,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氧解离曲线左移,这种因 pH 改变而影响 Hb 携氧能力的现象称为 Bohr 效应。6.呼吸性酸中毒时 A.PCO2 B.AB C.pH D.SB E.TCO2(分数:2.00)A.

    20、 B.C.D.E.解析:解析 呼吸性酸中毒时血 pH 下降,因呼吸原因引起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导致体内 CO2潴留,PCO2,TCO 2,AB,SB。7.细胞内的体液称为 A.细胞间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组织间液(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人体的体液以细胞膜为界,可分为两大部分。在细胞内的体液叫细胞内液。在细胞外的体液叫细胞外液。血管内的液体叫血浆。在血管外面并直接浸浴着细胞的体液叫细胞间液或组织液。8.血钾测定时样本采集和处理错误的是 A.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作为钾测定的样品 B.血清或血浆可冰冻保存 C.测定结果明显受溶血的干扰 D.全血未及时分离

    21、或冷藏均可使血钾降低 E.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可使血钾上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汗液、粪便、尿及胃液均可作为测定钠钾样品。血清或血浆可在24或冷冻保存。因为红细胞中钾比血浆钾高二十几倍,故样品应严格防止溶血。全血未及时分离或冷藏均可使血钾上升。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可使血钾上升。9.呼吸性酸中毒 A.NaHCO3/H2CO320/1,原发性 H2CO3 B.NaHCO3/H2CO320/1,原发性 NaHCO3 C.NaHCO3/H2CO320/1,原发性 H2CO3 D.NaHCO3/H2CO320/1,原发性 NaHCO3 E.NaHCO3/H2C

    22、O320/1,继发性 H2CO3(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部病变,排出的二氧化碳减少,使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于体内,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碳酸浓度增加。故为原发性 H2CO3。酸中毒时 NaHCO3/H2CO320/1。10.血清铁减低见于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铅中毒(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铁的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缺铁性贫血。11.血清钙升高见于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维生素 D 缺乏 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D.尿毒症 E.严重肝病

    23、(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甲状旁腺素有升高血钙的作用,其他备选答案都导致血钙降低。12.血清钙降低见于 A.溶骨作用增强 B.恶性肿瘤骨转移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尿毒症 E.维生素 D 中毒(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低血钙症临床上比较多见,常见的原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 D 缺乏、严重肝病、慢性肾病、尿毒症等,其他备选答案都引起血钙升高。13.血清铁增高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恶性肿瘤 D.急性感染 E.慢性感染(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血清铁增高见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的溶血性贫血、红细

    24、胞再生成熟障碍而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他各选项常导致血清铁降低。14.在药代动力学中,生物转化与排泄两过程的综合称为 A.消除 B.处置 C.药物吸收 D.药物分布 E.药物转化(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药物体内转运的基本过程有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主要过程。在药物动力学中,生物转化与排泄两过程的综合称为消除。分布与消除过程通常称为处置。其他备选答案为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5.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LDH 同工酶明显增高的是 A.LDH2 B.LDH5 C.LDH1 D.LDH4 E.LDH3(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因为 LDH

    25、1 主要存在于心肌,故急性心肌梗死时 LDH1 增高明显。16.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显著升高的血清酶是 A.LDH B.ALP C.CK D.ACP E.AST(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因为 CK 在骨骼肌细胞中含量较丰富,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 CK 酶显著升高。17.关于 CK-MB 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诊断 AMI 的性能优于 AST B.可用于判断 AMI 再灌注 C.溶血标本干扰检测结果 D.可用于判断 AMI 再梗死 E.不能用于 AMI 的早期诊断(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由于红细胞中无 CK 和 CK-MB,故溶血标本不干

    26、扰 CK-MB 的检测结果。18.根据 CK 及其同工酶诊断 AMI 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MI 发病 8 小时内 CK 不高,则可排除 AMI B.AMI 发病 24 小时 CK 的测定意义最大 C.发病 24 小时,CK 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 AMI D.CK 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 CK 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 E.心肌梗死范围小,CK 可不升高(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AMI 诊断时注意 CK-MB 与 CK 的时效性。AMI 发病 8 小时内 CK 不高,不可轻易排除诊断,应继续动态观察。19.用于鉴别骨骼肌损伤和心肌损伤的指标是 A.CK

    27、-MB B.CK C.CK-MB/CK D.LD E.ACP(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CK-MB 并非心肌完全特异,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急性骨骼肌损伤时可出现 CK-MB 一过性增高,但 CK-MB/CK 常小于 6%,借此可与心肌损伤鉴别。20.急性心肌缺血发作后,下列指标在血中出现最早的是 A.肌红蛋白 B.CK-MB C.LD1 D.AST E.cTn(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由于 Mb 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心肌缺血发病后 13 小时血中浓度即可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在血中出现最早的指标。21.BNP 检

    28、测标本采集后 A.立即冰浴送检 B.常温待检 C.37保温待检 D.-20可保存半年 E.-70可长久保存(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由于 BNP 在体外 25保存一小时便会降解 10%20%,稳定性差,故 BNP 标本应采集后立即冰浴送检。22.监测心肌梗死再梗的首选标志物是 A.ALT B.cTn C.CK-MB D.ALT E.LD(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CK-MB 是监测再梗的首选标志物,其他指标在心肌梗死发生后持续时间较长,不易区分是否再梗。23.在血液循环中与胆红素结合而将其运输到肝脏的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转铁蛋白 C.球蛋

    29、白 D.载脂蛋白 E.纤维蛋白(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在血液循环中,胆红素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运输到肝脏。24.具有细胞毒性的胆红素是 A.未结合胆红素 B.结合胆红素 C.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 D. 组分胆红素 E. 组分胆红素(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血中未和清蛋白结合也未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游离胆红素,称为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是脂溶性的,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25.在血液循环中胆红素运输的主要形式为 A.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 B.游离胆红素 C.胆红素与 X 蛋白结合 D.胆红素与 Y 蛋白结合 E.胆红素-葡

    30、萄糖醛酸(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胆红素为非脂溶性物质,在血液循环中胆红素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的结合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26.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ALT B.AST C.c-AST D.m-AST E.ALP(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存在于线粒体的 AST 为 m-AST,当肝实质损坏严重时线粒体可被破坏,释放出 m-AST。故m-AST 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27.血尿酸测定主要用于诊断 A.痛风 B.糖尿病 C.脑卒中 D.胃炎 E.激素(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

    31、谢失调,引起尿酸生成过多。28.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是 A.尿微量清蛋白 B.血尿素 C.血肌酐 D.血尿酸 E.尿蛋白定性试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在肾脏损伤的早期尿蛋白定性试验虽然为阴性,但是尿中清蛋白浓度已经增加。其他各选项都出现在肾脏损伤的较晚期。29.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终尿量 B.单位时间内流经肾小球的血液量 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D.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E.肾小球滤出的物质总量(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30.远端肾单位每分钟能把多少毫升血浆中具有渗透压活

    32、性的物质加以清除称为 A.渗透容积清除率 B.自由水清除率 C.尿渗量 D.浓缩-稀释实验 E.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五个备选答案都是肾脏功能的指标,渗透容积清除率是指远端肾单位每分钟能把多少毫升血浆中具有渗透压活性的物质加以清除。31.诊断急性胰腺炎最需检查的生化指标是 A.血淀粉酶 B.尿淀粉酶 C.血、尿淀粉酶 D.血钾、肌酐 E.转氨酶(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都是胰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由于尿淀粉酶水平波动较大,升高较血淀粉酶出现晚,所以用血清淀粉酶检测为好。32.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升高达

    33、峰值时间为 A.26 小时 B.812 小时 C.1272 小时 D.510 天 E.1015 天(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后 212 小时活性开始升高,1272 小时达峰值。3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不可能出现的检测结果是 A.血钠降低 B.血钾降低 C.血钙降低 D.血糖升高 E.葡萄糖耐量降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增多,导致促进肝糖原异生,拮抗胰岛素作用,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肝葡萄糖输出增加,葡萄糖耐量减低;同时大量皮质醇有潴钠、排钾作用,所以血

    34、钠升高。34.下列不属于儿茶酚胺的物质是 A.酪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多巴(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在化学结构上均为儿荼酚胺类。35.目前国内外推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筛查项目是 A.血清 FT3、FT4 B.血清 TRH C.血清 TSH D.血清 TBG E.血清 TT3、TT4(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TSH 不受 TBG 浓度影响,也较少受能够影响 T3、T4 的非甲状腺疾病的干扰,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指标。36.电泳是指 A.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

    35、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B.在交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C.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D.在交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E.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缓冲液泳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现象(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电泳是指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37.利用有 pH 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技术称为 A.等电聚焦电泳 B.毛细管电泳 C.凝胶电泳 D.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E.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利用有 pH 梯度的介质分离等

    36、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技术称为等电聚焦电泳。38.关于固定时间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使用比色法 B.先让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 C.不必停止酶反应 D.加入试剂进行呈色反应 E.历史上将其命名为取样法(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固定时间法也称为取样法,常使用比色法,先让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然后停止酶反应,加入试剂进行呈色反应。39.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 A.IgA B.菌毛 C.鞭毛 D.荚膜 E.SRBC(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可溶性抗原是指呈溶解状态下的抗原,本题只有 IgA 是溶解状态的物

    37、质,同时它也是大分子蛋白,可以作为抗原物质。40.厂家生产的抗 IgG 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 A.液体 4保存 B.液体-20保存 C.冷冻真空干燥保存 D.25保存 E.加叠氮钠保存(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真空干燥保存生物制品的方法属半永久保存方法,厂家生产抗 IgG 制剂普遍采用冷冻真空干燥保存。41.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单克隆抗体。这种细胞是 A.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 B.经过免疫的 T 淋巴细胞 C.未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 D.未经过免疫的 T 淋巴细胞 E.脾细胞(分数:3.00)A. B.C.D.E.解析:解

    38、析 小鼠骨髓瘤细胞由小鼠 B 细胞转化而来,故考虑与 B 淋巴细胞融合,为获得较多的阳性克隆,一般须经免疫将有关的 B 淋巴细胞激活。42.传统的胶乳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为 A.聚苯乙烯胶乳 B.明胶颗粒 C.活性炭 D.胶乳颗粒 E.醛化红细胞(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备选答案均为间接凝集试验常用的载体,但传统的胶乳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颗粒为聚苯乙烯胶乳。43.有关明胶凝集试验错误的是 A.特异性高 B.敏感性高 C.操作简便 D.检测病原体抗原 E.检测针对病原体抗原的抗体(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明胶凝集试验即用全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致敏

    39、明胶颗粒检测相应抗体。以上备选答案 AC为该试验特点;根据上述概念,答案 D 叙述为错误的。二、BB 题型/B(总题数:1,分数:10.00) A.反映测定前 8 周左右患者血糖的总体变化 B.反映测定前 23 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 C.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 D.了解患者的肾糖阈 E.-羟丁酸测定(分数:10.00)(1).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反映的是测定前 8 周左右患者血糖的总体变化。(2).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反映的是测定前 23 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4).尿糖测定(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尿糖测定可以了解患者的肾糖阈。(5).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指标是 -羟丁酸测定。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