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3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AIDS 属于(分数:2.00)A.细胞免疫缺陷病B.体液免疫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E.补体系统免疫缺陷病2.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分数:2.00)A.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病率增高B.超敏反应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率增高D.药物中毒E.自身免疫病发病率增高3.引起 GVHR 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分数:2.00)A.B 淋巴细胞B.NK 细胞C.巨噬细胞D.T 细胞E.中性粒细胞4.损伤机制中能激活 CTL 和 NK
2、细胞杀伤移植物,使 B 细胞产生抗体,介导 ADCC 的细胞因子是(分数:2.00)A.TNF-B.IFN-C.IL-2D.IL-4E.IL-55.关于器官移植的正确描述是(分数:2.00)A.不需 ABO 血型符合B.不需 HLA-DR 抗原一致C.靶抗原只是 HLA-类抗原D.供体最好从同胞中筛选E.使用免疫抑制剂就不用进行组织配型6.关于 HVGR 的正确叙述是(分数:2.00)A.发生在移植后数年B.主要由体液免疫介导C.是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成分的免疫应答D.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后数天发生E.超急性排斥反应多由 ABO 血型或抗 MHG-类分子 Ab 引起7.环孢素主要抑制的
3、免疫细胞是(分数:2.00)A.B 淋巴细胞B.NK 细胞C.巨噬细胞D.T 细胞E.中性粒细胞8.参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理因素是(分数:2.00)A.IgM 类抗体B.CTL 细胞C.NK 细胞D.抗 Rh 抗体E.单核-巨噬细胞9.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是(分数:2.00)A.B 细胞B.T 细胞C.巨噬细胞D.NK 细胞E.树突状细胞10.移植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加速性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E.迟发型排斥反应二、B 型题(总题数:14,分数:80.00) A.免疫电泳技术 B.对流免疫电泳 C.单向琼脂扩散
4、D.免疫固定电泳 E.双向琼脂扩散(分数:6.00)(1).同时利用电泳、电渗作用的技术为(分数:2.00)A.B.C.D.E.(2).用于抗原定量分析的技术为(分数:2.00)A.B.C.D.E.(3).用于血清蛋白成分分析的是(分数:2.00)A.B.C.D.E. A.B0% B.NSB% C.ED50 D.RER E.QCS(分数:6.00)(1).表示最高结合率的是(分数:2.00)A.B.C.D.E.(2).评价放射免疫方法整批误差的指标为(分数:2.00)A.B.C.D.E.(3).表示标准曲线的稳定性的是(分数:2.00)A.B.C.D.E.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四乙基罗丹明
5、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镧系螯合物(分数:6.00)(1).最大激发波长 496nm,发出黄绿色荧光的荧光素是(分数:2.00)A.B.C.D.E.(2).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所用的荧光素是(分数:2.00)A.B.C.D.E.(3).与 FITC 荧光对比鲜明,并与之共用双重标记的荧光素是(分数:2.00)A.B.C.D.E. A.包被 B.封闭 C.本底 D.钩状效应 E.基质效应(分数:6.00)(1).微孔板包被后,加入高浓度蛋白封闭空白位点,这一过程称为(分数:2.00)A.B.C.D.E.(2).与假阴性测定结果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E
6、.(3).未加入待测物质,试验结束后测定的 OD 值称为(分数:2.00)A.B.C.D.E. A.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NHS) B.生物素酰肼(BHZ) C.肼化生物素(BCHZ) D.光敏生物素 E.生物胞素(MPB)(分数:6.00)(1).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为(分数:2.00)A.B.C.D.E.(2).标记核酸的活化生物素为(分数:2.00)A.B.C.D.E.(3).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为(分数:2.00)A.B.C.D.E. A.Ab1 B.Ab2 C.anti-HRP D.HRP E.anti-AP在 PAP 技术中(分数:6.00)(1).起“桥联”作用的成
7、分是(分数:2.00)A.B.C.D.E.(2).与特异性抗体(Ab1)具有同种型抗原表位的成分是(分数:2.00)A.B.C.D.E.(3).能特异性识别待检抗原的成分是(分数:2.00)A.B.C.D.E. A.LPS B.Con-A C.PHA D.CD2 E.CD3(分数:6.00)(1).与人 T 细胞结合的丝裂原是(分数:2.00)A.B.C.D.E.(2).与人 B 细胞结合的丝裂原是(分数:2.00)A.B.C.D.E.(3).与 SRBC 结合的表面受体是(分数:2.00)A.B.C.D.E. A.生物学检测技术 B.免疫学检测技术 C.分子生物学技术 D.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E.免疫电镜技术(分数:6.00)(1).可检测样品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技术是(分数:2.00)A.B.C.D.E.(2).可直接测定样品中特定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的技术是(分数:2.00)A.B.C.D.E.(3).可直接测定样品中特定细胞因子的含量的技术是(分数:2.00)A.B.C.D.E. A.VCAM-1 B.ICAM-1 C.E-选择素 D.P-选择素 E.L-选择素(分数:6.00)(1).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配体为 LFA-1 的黏附因子是(分数:2.00)A.B.C.D.E.(2).介导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滚动的黏附分子是(分数:2.00)A.B.C.D.E.(3).与黑
9、色素瘤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是(分数:2.00)A.B.C.D.E. A.Raji 细胞法 B.单克隆类风湿因子凝胶扩散试验 C.PEG 比浊法 D.C1q 固相法 E.抗 C3-CIC-ELISA(分数:6.00)(1).利用循环免疫复合物与 C1q 结合的特性的是(分数:2.00)A.B.C.D.E.(2).能与变性 IgG 和免疫复合物中 IgG 结合而不结合游离 IgG 的是(分数:2.00)A.B.C.D.E.(3).其细胞表面有大量 C3b、C1q 和 C3d 受体的是(分数:2.00)A.B.C.D.E. A.前向散射光信号 B.侧向散射光信号 C.自发荧光信号
10、 D.激发荧光信号 E.特异荧光信号(分数:4.00)(1).表示细胞内颗粒的复杂程度的是(分数:2.00)A.B.C.D.E.(2).反映细胞体积大小的是(分数:2.00)A.B.C.D.E. A.HLA-DR B.HLA-A C.HLA-B D.HLA-DQ E.HLA-C(分数:4.00)(1).在器官移植中 HLA 配型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B.C.D.E.(2).在器官移植中不要求相配的 HLA 配型是(分数:2.00)A.B.C.D.E. A.QA B.EQA C.IQC D.QC E.QI(分数:6.00)(1).室内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分数:2.00)A.B.C.D
11、.E.(2).质量改进的英文缩写是(分数:2.00)A.B.C.D.E.(3).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分数:2.00)A.B.C.D.E.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加速性排斥反应 C.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迟发型排斥反应(分数:6.00)(1).肾脏移植后 24h 内发生的剧烈排斥反应为(分数:2.00)A.B.C.D.E.(2).肾脏移植后 35 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为(分数:2.00)A.B.C.D.E.(3).肾脏移植后 1015 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为(分数:2.00)A.B.C.D.E.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3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2、、A1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AIDS 属于(分数:2.00)A.细胞免疫缺陷病B.体液免疫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E.补体系统免疫缺陷病解析:2.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分数:2.00)A.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病率增高 B.超敏反应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率增高D.药物中毒E.自身免疫病发病率增高解析:3.引起 GVHR 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分数:2.00)A.B 淋巴细胞B.NK 细胞C.巨噬细胞D.T 细胞 E.中性粒细胞解析:4.损伤机制中能激活 CTL 和 NK 细胞杀伤移植物,使 B 细胞产生抗体,介导 ADCC 的细胞因子是
13、(分数:2.00)A.TNF-B.IFN-C.IL-2 D.IL-4E.IL-5解析:5.关于器官移植的正确描述是(分数:2.00)A.不需 ABO 血型符合B.不需 HLA-DR 抗原一致C.靶抗原只是 HLA-类抗原D.供体最好从同胞中筛选 E.使用免疫抑制剂就不用进行组织配型解析:6.关于 HVGR 的正确叙述是(分数:2.00)A.发生在移植后数年B.主要由体液免疫介导C.是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成分的免疫应答D.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后数天发生E.超急性排斥反应多由 ABO 血型或抗 MHG-类分子 Ab 引起 解析:7.环孢素主要抑制的免疫细胞是(分数:2.00)A.B 淋巴细
14、胞B.NK 细胞C.巨噬细胞D.T 细胞 E.中性粒细胞解析:8.参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理因素是(分数:2.00)A.IgM 类抗体 B.CTL 细胞C.NK 细胞D.抗 Rh 抗体E.单核-巨噬细胞解析:9.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是(分数:2.00)A.B 细胞B.T 细胞 C.巨噬细胞D.NK 细胞E.树突状细胞解析:10.移植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加速性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E.迟发型排斥反应解析:二、B 型题(总题数:14,分数:80.00) A.免疫电泳技术 B.对流免疫电泳 C.单向琼脂扩散 D.免疫固
15、定电泳 E.双向琼脂扩散(分数:6.00)(1).同时利用电泳、电渗作用的技术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用于抗原定量分析的技术为(分数:2.00)A.B.C. D.E.解析:(3).用于血清蛋白成分分析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B0% B.NSB% C.ED50 D.RER E.QCS(分数:6.00)(1).表示最高结合率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评价放射免疫方法整批误差的指标为(分数:2.00)A.B.C.D. E.解析:(3).表示标准曲线的稳定性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
16、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四乙基罗丹明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镧系螯合物(分数:6.00)(1).最大激发波长 496nm,发出黄绿色荧光的荧光素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所用的荧光素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与 FITC 荧光对比鲜明,并与之共用双重标记的荧光素是(分数:2.00)A.B.C.D. E.解析: A.包被 B.封闭 C.本底 D.钩状效应 E.基质效应(分数:6.00)(1).微孔板包被后,加入高浓度蛋白封闭空白位点,这一过程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
17、2).与假阴性测定结果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未加入待测物质,试验结束后测定的 OD 值称为(分数:2.00)A.B.C. D.E.解析: A.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NHS) B.生物素酰肼(BHZ) C.肼化生物素(BCHZ) D.光敏生物素 E.生物胞素(MPB)(分数:6.00)(1).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为(分数:2.00)A. B.C.D.E.解析:(2).标记核酸的活化生物素为(分数:2.00)A.B.C.D. E.解析:(3).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为(分数:2.00)A.B.C. D.E.解析: A.Ab1 B.Ab2 C.
18、anti-HRP D.HRP E.anti-AP在 PAP 技术中(分数:6.00)(1).起“桥联”作用的成分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与特异性抗体(Ab1)具有同种型抗原表位的成分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能特异性识别待检抗原的成分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LPS B.Con-A C.PHA D.CD2 E.CD3(分数:6.00)(1).与人 T 细胞结合的丝裂原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与人 B 细胞结合的丝裂原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与
19、 SRBC 结合的表面受体是(分数:2.00)A.B.C.D. E.解析: A.生物学检测技术 B.免疫学检测技术 C.分子生物学技术 D.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E.免疫电镜技术(分数:6.00)(1).可检测样品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技术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可直接测定样品中特定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的技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可直接测定样品中特定细胞因子的含量的技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VCAM-1 B.ICAM-1 C.E-选择素 D.P-选择素 E.L-选择素(分数:6.00)(1).与炎症反应
20、密切相关,配体为 LFA-1 的黏附因子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介导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滚动的黏附分子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与黑色素瘤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Raji 细胞法 B.单克隆类风湿因子凝胶扩散试验 C.PEG 比浊法 D.C1q 固相法 E.抗 C3-CIC-ELISA(分数:6.00)(1).利用循环免疫复合物与 C1q 结合的特性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能与变性 IgG 和免疫复合物中 IgG 结合而不结合
21、游离 IgG 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其细胞表面有大量 C3b、C1q 和 C3d 受体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前向散射光信号 B.侧向散射光信号 C.自发荧光信号 D.激发荧光信号 E.特异荧光信号(分数:4.00)(1).表示细胞内颗粒的复杂程度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反映细胞体积大小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HLA-DR B.HLA-A C.HLA-B D.HLA-DQ E.HLA-C(分数:4.00)(1).在器官移植中 HLA 配型最重要的是(分数:2.0
22、0)A. B.C.D.E.解析:(2).在器官移植中不要求相配的 HLA 配型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QA B.EQA C.IQC D.QC E.QI(分数:6.00)(1).室内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质量改进的英文缩写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分数:2.00)A.B.C.D. E.解析: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加速性排斥反应 C.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迟发型排斥反应(分数:6.00)(1).肾脏移植后 24h 内发生的剧烈排斥反应为(分数:2.00)A. B.C.D.E.解析:(2).肾脏移植后 35 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为(分数:2.00)A.B. C.D.E.解析:(3).肾脏移植后 1015 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为(分数:2.00)A.B.C. 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