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练习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4 型题(总题数:4,分数:24.00)一青年男性,突然右下肢疼痛,水肿,患肢皮肤颜色发暗但无皮损,皮温略高,足背动脉有搏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都正常(分数:6.00)(1).根据病人表现,可认为病人发生了(分数:2.00)A.右下肢动脉堵塞B.右下肢静脉堵塞C.右下肢动、静脉都有堵塞D.双下肢静脉堵塞E.右下肢有炎症(2).经探查,其右侧大隐静脉有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血浆 -TG 都正常,Fg1.8g/L,APTT43s(正常对照 45s),PT9s(正常对照 13s),因子、的
2、促凝活性正常,病人指标异常的是(分数:2.00)A.血小板异常活化B.凝血因子异常活化C.肝素D.AT缺乏E.PC 或田缺乏-(3).经检测,病人 PLG 及 PAI 活性正常,PS 含量正常,但其血浆中加入富含正常 APC 的血浆后,其 APTT为 49s(正常对照 45s),由此可判断病人血栓形成的原因为(分数:2.00)A.PCB.PSC.纤溶酶原缺陷D.纤溶抑制活性增强E.APCR 现象某患者有 15 年肝炎史,现已诊断为肝硬化,近来鼻腔、牙龈出血,无继往出血史及家族史。(分数:6.00)(1).实验室检查结果为:PT25s(正常对照 13e),APTT60s(正常对照 44s),TT
3、s(正常对照 16s),可被甲苯胺蓝纠正。Fg2.58/L。出血的原因为(分数:2.00)A.内源凝血障碍B.外源凝血障碍C.共同途径凝血障碍D.维生素 K 缺乏E.体内抗凝物质过多(2).该病人体内抗凝物质的为(分数:2.00)A.ATB.肝素C.TFPID.APCE.狼疮样抗凝物质(3).若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叮 258(正常对照 13s),APTT60s(正常对照 44s),TT18s(正常对照 16s),Fg2.5g/LPLG 正常。则出血的原因为(分数:2.00)A.内源凝血障碍B.外源凝血障碍C.共同途径凝血障碍D.维生素 K 缺乏E.纤溶亢进某女性患者 3 年前诊断为 SLE,在
4、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 6610 9 /L,APTT90s(正常对照 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 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 2g/L(分数:6.00)(1).病人出血的原因很可能是(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纤溶亢进C.共同途径凝血障碍D.纤维蛋白原缺乏E.抗凝物质过多(2).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 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 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分数:2.00)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C.因子功能障碍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E.维生素 K 缺乏症(3).取该病人的
5、血浆进行 Lupo 和 Lucor 实验,Lupo 为 60s;Lucor 为 50s。该结果可证实病人出血的原因为(分数:2.00)A.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B.因子功能障碍C.自发性流产D.因子缺乏症E.凝血酶原缺乏某患者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M3 后住院治疗,一次因“感冒“注射药物后突然出现体表大片淤斑,且肌肉注射部位大片血肿,病人一般状态尚可。(分数:6.00)(1).实验室检查结果为 Plt5510 9 /L,PT24s(正常对照 13s),APTT87s(正常对照 35s),DD 阳性。病人出血的最初原因是(分数:2.00)A.白血病-血小板减少B.药物性血小板减少C.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D
6、.病人发生了 DICE.原发性纤溶亢进(2).医生在给鱼精蛋白控制病情的同时,又给予大量肝素治疗,目的是(分数:2.00)A.给鱼精蛋白的目的是使病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B.给鱼精蛋白的目的是使病人 D-二聚体转阴C.给鱼精蛋白的目的是防止病人发生原发性纤溶D.给肝素的目的是对抗鱼精蛋白的副反应E.给肝素的目的是纠正原发病引起的高凝状态(3).用药 3d 后,病人的 PT 为 16s(正常对照 12s),APTT85s(正常对照 36s),血小板 7810 9 /L。该结果说明(分数:2.00)A.病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B.病人仍存在内源性凝血障碍C.病人病情仍未得到控制D.病人病情开始得到控制
7、,但仍应继续观察E.病人 PT 高于正常,有出血危险,应停用肝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练习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4 型题(总题数:4,分数:24.00)一青年男性,突然右下肢疼痛,水肿,患肢皮肤颜色发暗但无皮损,皮温略高,足背动脉有搏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都正常(分数:6.00)(1).根据病人表现,可认为病人发生了(分数:2.00)A.右下肢动脉堵塞B.右下肢静脉堵塞 C.右下肢动、静脉都有堵塞D.双下肢静脉堵塞E.右下肢有炎症解析:(2).经探查,其右侧大隐静脉有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血浆 -TG 都正常,Fg1.8g/L,AP
8、TT43s(正常对照 45s),PT9s(正常对照 13s),因子、的促凝活性正常,病人指标异常的是(分数:2.00)A.血小板异常活化B.凝血因子异常活化C.肝素D.AT缺乏E.PC 或田缺乏- 解析:(3).经检测,病人 PLG 及 PAI 活性正常,PS 含量正常,但其血浆中加入富含正常 APC 的血浆后,其 APTT为 49s(正常对照 45s),由此可判断病人血栓形成的原因为(分数:2.00)A.PCB.PSC.纤溶酶原缺陷D.纤溶抑制活性增强E.APCR 现象 解析:某患者有 15 年肝炎史,现已诊断为肝硬化,近来鼻腔、牙龈出血,无继往出血史及家族史。(分数:6.00)(1).实验
9、室检查结果为:PT25s(正常对照 13e),APTT60s(正常对照 44s),TTs(正常对照 16s),可被甲苯胺蓝纠正。Fg2.58/L。出血的原因为(分数:2.00)A.内源凝血障碍B.外源凝血障碍C.共同途径凝血障碍D.维生素 K 缺乏E.体内抗凝物质过多 解析:(2).该病人体内抗凝物质的为(分数:2.00)A.ATB.肝素 C.TFPID.APCE.狼疮样抗凝物质解析:(3).若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叮 258(正常对照 13s),APTT60s(正常对照 44s),TT18s(正常对照 16s),Fg2.5g/LPLG 正常。则出血的原因为(分数:2.00)A.内源凝血障碍B.
10、外源凝血障碍C.共同途径凝血障碍D.维生素 K 缺乏 E.纤溶亢进解析:某女性患者 3 年前诊断为 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 6610 9 /L,APTT90s(正常对照 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 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 2g/L(分数:6.00)(1).病人出血的原因很可能是(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纤溶亢进C.共同途径凝血障碍D.纤维蛋白原缺乏E.抗凝物质过多 解析:(2).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 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 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分数:2.00)A
11、.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C.因子功能障碍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E.维生素 K 缺乏症解析:(3).取该病人的血浆进行 Lupo 和 Lucor 实验,Lupo 为 60s;Lucor 为 50s。该结果可证实病人出血的原因为(分数:2.00)A.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B.因子功能障碍C.自发性流产D.因子缺乏症E.凝血酶原缺乏解析:某患者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M3 后住院治疗,一次因“感冒“注射药物后突然出现体表大片淤斑,且肌肉注射部位大片血肿,病人一般状态尚可。(分数:6.00)(1).实验室检查结果为 Plt5510 9 /L,PT24s(正常对照 13s),APTT87s(正
12、常对照 35s),DD 阳性。病人出血的最初原因是(分数:2.00)A.白血病-血小板减少B.药物性血小板减少C.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D.病人发生了 DIC E.原发性纤溶亢进解析:(2).医生在给鱼精蛋白控制病情的同时,又给予大量肝素治疗,目的是(分数:2.00)A.给鱼精蛋白的目的是使病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B.给鱼精蛋白的目的是使病人 D-二聚体转阴C.给鱼精蛋白的目的是防止病人发生原发性纤溶D.给肝素的目的是对抗鱼精蛋白的副反应E.给肝素的目的是纠正原发病引起的高凝状态 解析:(3).用药 3d 后,病人的 PT 为 16s(正常对照 12s),APTT85s(正常对照 36s),血小板 7810 9 /L。该结果说明(分数:2.00)A.病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B.病人仍存在内源性凝血障碍C.病人病情仍未得到控制D.病人病情开始得到控制,但仍应继续观察 E.病人 PT 高于正常,有出血危险,应停用肝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