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江苏省麻醉高级职称考试试题_副高职称考试试题-案例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4.00,做题时间:60 分钟)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 岁,因右下肺癌拟行右下肺叶切除术。身高 1.67m,体重 65kg,血压2012kPa,心率 64次分。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有七年冠心病病史,二年前有心肌梗塞,近年无心绞痛发作。能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肝肾功能生化检查各项正常。(分数:14.00)(1).提问:估计此患者病情哪些是对的? AASA 病情估计分级为第级 BASA 病情估计分级为第级 C术前应检查呼吸道解剖及其病理改变 D术前一天应停止吸烟 E术前肺功能测定,若最
2、大通气量(MVV)A.B.C.D.E.F.G.H.(2).提示:病人痰少,无咯血,双肺呼吸音清晰,颈部发育正常,口腔及呼吸道无解剖异常。 提问:选择什么麻醉方法较为合适? A针刺麻醉+局麻 B双腔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C气管内插管,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 D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 E面罩给氧,全凭静脉麻醉 (分数:1.00)A.B.C.D.E.(3).提示:病人入手术室后精神紧张,血压升达 2413kPa,心率 100次分,呼吸 18次分,顺利完成了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 提问:关于气管插管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导管进入气管的长度成人为5cm,小儿为 2-3cm B气管导管插入过深,易进入左支气管 C下
3、颌发育不全的病人通常经口腔明视插管操作是困难的 D快速诱导插管可顺利解除呼吸道不全梗阻 E主动脉瘤压迫气管是行气管插管的适应证 F插管前若用局部麻药向舌作充分喷雾,几乎可完全抑制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G诱导时适当增加芬太尼药量,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H适量的给予 -阻滞剂可减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分数:1.00)A.B.C.D.E.F.G.H.(4).提示:病人的 SpO2.gif99,呼气末 CO2.gif波形、波幅正常。 提问:控制呼吸时,在麻醉机上哪些操作和参数是正确的? A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0-15次,小儿 20-30次 B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6-18次,小儿 25-40次
4、 C成人潮气量为 200ml D吸气时压力 7-15cmH2.gifO E吸气时压力20-40cmH2.gifO F吸气与呼气比保持在 1:1 G吸气与呼气比保持在 1:1.5 H呼气末 CO2.gif波形出现凹陷说明呼吸道梗阻 I呼气末 CO2.gif波形出现凹陷说明病人出现自主呼吸 J只要存在自主呼吸就不必要辅助呼吸 (分数:1.00)A.B.C.D.E.F.G.H.I.J.(5).提问:关于通气血流比值(VQ)下述哪些是对的? A正常人全肺平均通气血流比值为 0.8-0.9 B正常人坐位时的 VQ,肺上部低,下部高 CVQ 增高时,表示生理短路增大 DVQ 降低时,表示生理死腔增大 E出
5、血性休克,血压降低,肺栓塞等是肺泡死腔量增大的原因 (分数:1.00)A.B.C.D.E.(6).提示:病人吸入安氟醚及 50N2.gifO-O2.gif,流量 1.0升分钟,病人血压维持在178kPa,心率 80次分,麻醉深度适当,手术已开始。 提问:下列常用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哪些是正确的? A氟烷:0.77-0.84 B安氟醚 1.2 C异氟醚 1.68 D安氟醚 1.68 E异氟醚 1.15 F氧化亚氮 105 G氧化亚氮 100 (分数:1.00)A.B.C.D.E.F.G.(7).提问:对 MAC影响的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APaCO2.gif在 90mmHg以上及
6、 10mmHg以下,MAC 升高 BPaCO2.gif在 10-90mmHg之间,MAC 不受影响 C代谢性酸中毒时 MAC降低 D平均动脉压在 50mmHg以下,MAC 升高 E老年人的 MAC降低 F并用其它麻醉及镇痛药物时 MAC降低 G甲状腺功能升高时MAC升高 H甲状腺功能降低时 MAC降低 I代谢性碱中毒时 MAC升高 J使用促中枢神经儿茶酚胺增加的药物时 MAC升高 (分数:1.00)A.B.C.D.E.F.G.H.I.J.(8).提示:手术中心电图检查,提示 ST段 V5水平压低 0.075毫伏,SpO2.gif仍为 99。 提问:对这个病人选择哪些用药更合适? A术前给东莨菪
7、碱比阿托品合适 B术前给阿托品比东莨菪碱合适 C使用乙醚比氟烷为佳 D使用异氟醚比安氟醚为佳 E用芬太尼比吗啡更合适 F用氯胺酮比芬太尼更好 (分数:1.00)A.B.C.D.E.(9).提问: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状况,哪些指标是正常的? A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8mmHg B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22mmHg C心率收缩压乘积(RPP)9600 D心率收缩压乘积(RPP)16120 E心率收缩压乘积(RPP)11880 F三联指数(TI)168000 G三联指数 130000 (分数:1.00)A.B.C.D.E.F.G.(10).提问:哪些是避免心肌需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A体温不升
8、高 B充分供氧和保持正常血压 C血氧饱和度不过低 D心率不增加过快 E心室容积(前负荷)不增加过大 F血压(后负荷)不过高 (分数:1.00)A.B.C.D.E.F.(11).提示:此病人术中出血达 1200ml。输血的速度一时跟不上,血压一度下降为 136kPa,后经迅速补血补液恢复正常。低血压可排除麻醉的影响。 提问:出血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在下述哪些情况是不同的?A降低 B尿量减少 C心排血量减少 D四肢皮肤温度降低 E循环血量减少 (分数:1.00)A.B.C.D.E.(12).提问:万一病人心跳骤停采取哪些心脏复苏的方法是正确的? A立即由术者进行胸内心脏挤压 B心脏复苏首选药物为“心
9、脏三联针” C心脏复苏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 D心脏直接电除颤(胸内)电能为 100瓦秒 E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气管内给药和心内注射起效时间差别显著 F紧急时气管内给予碳酸氢钠 G一次静注 5碳酸氢钠液不应超过 75ml H保护脑功能的最有效办法是脱水降温和维持稍高的动脉压 I 降温应坚持到听觉恢复 J降温应坚持到瞳孔对光反射恢复 (分数:1.00)A.B.C.D.E.F.G.H.I.J.(13).提示:病人动脉血 Ph731,PaCO2.gif70mmHg,BE+8mmolL。 提问:此病人的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哪项是准确的?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并代偿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并代偿性碳酸
10、血症 D呼吸性酸中毒并代偿性高碱血症 E代谢性碱中毒 F呼吸性碱中毒对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是麻醉医师的基本功之一。 (分数:1.00)A.B.C.D.E.F.(14).提示:病人快速麻醉诱导时使用琥珀胆碱,术中又以万可松维持肌松。 提问:使用琥珀胆碱和万可松时,以下哪些概念是正确的? A琥珀胆碱是去极化肌松剂 B万可松是非去极化肌松剂 C琥珀胆碱有快速脱敏作用 D严重烧伤患者使用琥珀胆碱,可引起低钾血症 E心脏、肾脏病患者使用琥珀胆碱比万可松更佳 F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的病人,使有琥珀胆碱较合适 G琥珀胆碱脱敏阻滞时可用新斯的明拮抗 H万可松可用新斯的明拮抗 I个成串刺激 T4T1 恢复到 0.7
11、5-0.85表示呼吸功能足够 J病人清醒,头抬离枕头超过 5秒钟,不能表示呼吸功能足够 (分数:1.00)A.B.C.D.E.F.G.H.I.J.2011年江苏省麻醉高级职称考试试题_副高职称考试试题-案例题答案解析(总分:14.00,做题时间:60 分钟)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 岁,因右下肺癌拟行右下肺叶切除术。身高 1.67m,体重 65kg,血压2012kPa,心率 64次分。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有七年冠心病病史,二年前有心肌梗塞,近年无心绞痛发作。能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肝肾功能生化检查各项正常。(分数:14.00)(1).提问:估计此患者病情哪些是对的
12、? AASA 病情估计分级为第级 BASA 病情估计分级为第级 C术前应检查呼吸道解剖及其病理改变 D术前一天应停止吸烟 E术前肺功能测定,若最大通气量(MVV)A. B.C. D.E. F.G.H.解析:此时考生在胸外科,刚刚阅读完病历,并检查,询问过病人。此时答题的关键词是“估计病情”,潜在的含义是为了顺利通过麻醉和手术。此题第、项是全面估计病人情况,以便考生了解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因此,应熟记国际较适用的 ASA分级标准,以此标准第项是正确的,第项是错的,因病历中明确说明,患者有肺和心功能障碍,但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第项对估计气管插管的难度及方式是必须的。第项是错的,一般要
13、求是术前周停止吸烟。第项的数值和意义是对的,这是估计麻醉及术后危险性很有意义的指标。第项不是必须的,答了也不为错,随着麻醉监测仪器的发展,此项有可能成为一项指标。第项是错的。因一般规定,心肌梗塞病人个月后可行择期手术,此病人心肌梗塞已两年了,故不必延迟手术。第项是错的,因为平静时心电图正常不能否定冠心病,总之,此病人给麻醉者的概念是个老年心脏病人将行开胸肺叶切除,全身情况中等,对麻醉手术有一定代偿能力,麻醉手术处理得当,一般是能较顺利完成的。(2).提示:病人痰少,无咯血,双肺呼吸音清晰,颈部发育正常,口腔及呼吸道无解剖异常。 提问:选择什么麻醉方法较为合适? A针刺麻醉+局麻 B双腔管气管插
14、管全身麻醉 C气管内插管,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 D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 E面罩给氧,全凭静脉麻醉 (分数:1.00)A.B.C. D. E.解析: 此题应重视“较为”二字,因为麻醉选择不是绝对的,一种手术常可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但是也有相对来说比较更为合适的。因此,不要一项项来答,而要五种方法审阅后,加以比较,第、项是错的,因为不利于术中呼吸管理,操作上也复杂,效果又不一定确实,第项虽可采用,但有画蛇添足之嫌,病人痰量不多,又不大咯血,也无湿肺,何必选用双腔导管呢?答了也不为过。比较合适的是第、项,是国内普遍采用的,加之口腔,呼吸道无解剖异常,不难插管,可顺利完成操作。(3).提示:病人入手术室
15、后精神紧张,血压升达 2413kPa,心率 100次分,呼吸 18次分,顺利完成了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 提问:关于气管插管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导管进入气管的长度成人为5cm,小儿为 2-3cm B气管导管插入过深,易进入左支气管 C下颌发育不全的病人通常经口腔明视插管操作是困难的 D快速诱导插管可顺利解除呼吸道不全梗阻 E主动脉瘤压迫气管是行气管插管的适应证 F插管前若用局部麻药向舌作充分喷雾,几乎可完全抑制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G诱导时适当增加芬太尼药量,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H适量的给予 -阻滞剂可减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分数:1.00)A. B.C. D.E.F.G. H. 解析:麻
16、醉诱导、气管插管是全麻中较为紧张而又有一定风险的过程。麻醉者只有掌握关于呼吸道的解剖,气管插管的禁忌证、适应证,以及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加上轻巧准确的操作,才能安全、平稳地完成这一重要操作。此题考的即是这些内容。第、项是关于解剖的知识,第项是正确的,应死记,第项是错误的,因在成人右支气管与气管纵轴成角小,气管插入过深则易进入右支气管。气管插管后应常规听诊比较两肺呼吸音,确定导管位置是否合适。第、项是关于适应证问题,第项是正确的,第项是错误的,虽是插管的适应证,但禁用快速插管。第项是相对禁忌证,严格说也是错的,此病人入手术室后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原有冠心病史,故减轻插管反应是重要的,第、
17、项可达到此目的,是对的,第项是错误的,因表麻不能抑制舌根深部发生的反射。(4).提示:病人的 SpO2.gif99,呼气末 CO2.gif波形、波幅正常。 提问:控制呼吸时,在麻醉机上哪些操作和参数是正确的? A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0-15次,小儿 20-30次 B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6-18次,小儿 25-40次 C成人潮气量为 200ml D吸气时压力 7-15cmH2.gifO E吸气时压力20-40cmH2.gifO F吸气与呼气比保持在 1:1 G吸气与呼气比保持在 1:1.5 H呼气末 CO2.gif波形出现凹陷说明呼吸道梗阻 I呼气末 CO2.gif波形出现凹陷说明病人出
18、现自主呼吸 J只要存在自主呼吸就不必要辅助呼吸 (分数:1.00)A. B.C.D. E.F.G. H.I. J.解析:麻醉者掌握控制呼吸的参数及调整操作,如同飞机驾驶员掌握飞机仪表,是保证病人安全、病情平稳的基本条件。因此,此题的有关参数应当熟记。第 1、4、7、9 项是正确的,第 2、3、5、6、8 项是错误的或正常情况下是不适当的。第 10项是绝对的错误,因为自主呼吸不能认为是有效的通气,只有科学的参数指标才是决定是否辅助或控制呼吸的依据。第 8、9 项是呼吸末 CO2.gif的监测,对未接触过这项监测的麻醉者来说是比较难的,但从发展上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应当从理论上予以掌握。(5)
19、.提问:关于通气血流比值(VQ)下述哪些是对的? A正常人全肺平均通气血流比值为 0.8-0.9 B正常人坐位时的 VQ,肺上部低,下部高 CVQ 增高时,表示生理短路增大 DVQ 降低时,表示生理死腔增大 E出血性休克,血压降低,肺栓塞等是肺泡死腔量增大的原因 (分数:1.00)A. B.C.D.E. 解析:麻醉者在呼吸管理的同时,必须了解肺的血流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有效的掌握呼吸管理。此提问看来较难,理解后就容易做出正确的回答。在 VQ 比值中,不仅要注意 V(即病人的通气量),也应注意 Q(病人肺的血流量),Q 减少时,VQ 比值增加,Q 增加时 VQ 比值减少,这样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20、除了第项应死记外,第 2、3、4、5 项均能通过理解做出判断,第 2、3、4 项是错的,第 5项是对的。(6).提示:病人吸入安氟醚及 50N2.gifO-O2.gif,流量 1.0升分钟,病人血压维持在178kPa,心率 80次分,麻醉深度适当,手术已开始。 提问:下列常用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哪些是正确的? A氟烷:0.77-0.84 B安氟醚 1.2 C异氟醚 1.68 D安氟醚 1.68 E异氟醚 1.15 F氧化亚氮 105 G氧化亚氮 100 (分数:1.00)A. B.C.D. E. F. G.解析:此题是个记忆题,麻醉者必须掌握自已所使用的麻醉剂的强度。这里有个
21、重要概念,即是 MAC(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 越低麻醉效果越强。为了结合实际掌握 MAC概念,需了解影响 MAC的因素。(7).提问:对 MAC影响的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APaCO2.gif在 90mmHg以上及 10mmHg以下,MAC 升高 BPaCO2.gif在 10-90mmHg之间,MAC 不受影响 C代谢性酸中毒时 MAC降低 D平均动脉压在 50mmHg以下,MAC 升高 E老年人的 MAC降低 F并用其它麻醉及镇痛药物时 MAC降低 G甲状腺功能升高时MAC升高 H甲状腺功能降低时 MAC降低 I代谢性碱中毒时 MAC升高 J使用促中枢神经儿茶酚胺增加的药物时 MAC升高
22、 (分数:1.00)A.B. C. D.E. F. G.H.I.J. 解析:此题是检验麻醉者是否掌握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吸入麻醉剂的浓度可能会高?什么情况下需要吸入麻醉剂的浓度可能会低?与其说要麻醉医师“记忆”,莫如说更需理解。你只要掌握哪些情况病人对吸入麻醉剂耐受性强,哪些情况病人对吸入麻醉剂耐受性差,就很容易掌握此题的概念了。如 PaCO2.gif过高(90mmHg)或 PaCO2.gif过低(10mmHg)时,代谢性酸中毒、贫血、低血压(平均动脉压在 50mmHg以下)老年人,已用过镇静、镇痛、其它麻醉剂的病人,用过使中枢神经儿茶酚胺减少的药物(利血平、a甲基多巴等)和妊娠等均使 MAC降
23、低,而体温升高(不超过 42)、使用促中枢神经儿茶酚胺增加的药物(右旋苯丙胺等)和脑脊液中 Na+增加时(静注甘露醇、高张盐水等)可使 MAC升高。麻醉时间、昼夜、性别、种属、甲状腺功能的高低、代谢性碱中毒、苯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压、PaO2.gif在 40-500mmHg时则 MAC不受影响。理解了影响全麻效果的因素,再记忆个别情况,此题不难掌握。(8).提示:手术中心电图检查,提示 ST段 V5水平压低 0.075毫伏,SpO2.gif仍为 99。 提问:对这个病人选择哪些用药更合适? A术前给东莨菪碱比阿托品合适 B术前给阿托品比东莨菪碱合适 C使用乙醚比氟烷为佳 D使用异氟醚比安氟醚为佳
24、 E用芬太尼比吗啡更合适 F用氯胺酮比芬太尼更好 (分数:1.00)A. B.C. D. E. 解析:检查提示 ST段 V5水平压低 0.075毫伏,压低超过了 0.05毫伏,表明心肌缺血。加之既往有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病史,在麻醉用药上应尽量选择对心脏影响小的药物,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此题的关键词“更合适”,并非肯定一种药物,而否定另一种用药。从全面来比较,东莨菪碱比阿托品对心肌氧耗影响小,优点多于阿托品。乙醚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很多,虽然由于心率增快,而增加心肌氧耗量,但对心肌供氧的增加仍超过耗氧的增加,因此对于冠心病人来说乙醚仍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麻醉药,比氟烷对心脏的干扰
25、少得多。异氟醚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较安氟醚为轻,是目前认为适宜于心脏病病人的全麻药。芬太尼对心肌收缩力和血压无明显影响,但使心率减慢。目前认为,对冠心病病人和心脏储备差的病人,用芬太尼代替吗啡更为合适。氨胺酮对心肌本身有抑制作用,又由于兴奋交感神经中枢,出现对心脏的兴奋作用,使心率增快,心脏指数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加大,心肌氧耗增加,应避免使用。此题提示我们,对心脏病人的用药要求较高,不仅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心肌负变力性的(抑制的)药物,还应选择对心脏有益的药物,要求“锦上添花”。(9).提问: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状况,哪些指标是正常的? A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8mmHg B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26、)22mmHg C心率收缩压乘积(RPP)9600 D心率收缩压乘积(RPP)16120 E心率收缩压乘积(RPP)11880 F三联指数(TI)168000 G三联指数 130000 (分数:1.00)A. B.C. D.E. F.G. 解析:麻醉中,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及氧耗的监测是极重要的。明确其正常值是对麻醉医师起码的要求。此题将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氧耗的简繁两种方法都提出来了。第 1、2 项需用漂浮导管测定,对一般麻醉医师要求掌握是不切实际的,但了解其正常值则是应该的。第项是正常的,第项是异常的。监测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pressure-Product,RPP)是反映心肌供氧与需氧
27、之间平衡最简便的方法。RPP 正常时12000,TI 正常时150000。(10).提问:哪些是避免心肌需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A体温不升高 B充分供氧和保持正常血压 C血氧饱和度不过低 D心率不增加过快 E心室容积(前负荷)不增加过大 F血压(后负荷)不过高 (分数:1.00)A.B.C.D. E. F.解析:此题的关键词是“心肌”、“需氧量”。冠心病病人的基本矛盾是心肌供氧与需氧之间的矛盾。为防止这个病人发生心肌梗塞,既要防止影响心肌供氧量的因素(如低血压,缺氧),更应尽力避免增加需氧量的因素。此题考查的是后者。第项是错的,因为问的是心肌而不是全身的需氧量,起码不是主要的。第项只是供氧问题
28、,也是错的,第项是反映供氧的指标,也不对。第 4、5 项是对的,是对心肌需氧量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此两者的增加和增大,不仅增加心肌的氧耗,且对心肌的血流灌注也有影响。第 6项也是个因素,但较前两者稍次,答了也不为过,因此列为无效答案(11).提示:此病人术中出血达 1200ml。输血的速度一时跟不上,血压一度下降为 136kPa,后经迅速补血补液恢复正常。低血压可排除麻醉的影响。 提问:出血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在下述哪些情况是不同的?A降低 B尿量减少 C心排血量减少 D四肢皮肤温度降低 E循环血量减少 (分数:1.00)A. B.C.D.E. 解析:根据术中提示,引发休克的病因就能判断,术中病人
29、曾一度发生失血性休克。但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麻醉医生还应从一些临床指标上判断出血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的异同。第 1项是对的,当然要结合血压等指标来判断。第 2、3、4 项是错的,这两种休克都会出现这些体征。第项是对的,不难理解。(12).提问:万一病人心跳骤停采取哪些心脏复苏的方法是正确的? A立即由术者进行胸内心脏挤压 B心脏复苏首选药物为“心脏三联针” C心脏复苏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 D心脏直接电除颤(胸内)电能为 100瓦秒 E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气管内给药和心内注射起效时间差别显著 F紧急时气管内给予碳酸氢钠 G一次静注 5碳酸氢钠液不应超过 75ml H保护脑功能的最有效办法是脱水降温和维
30、持稍高的动脉压 I 降温应坚持到听觉恢复 J降温应坚持到瞳孔对光反射恢复 (分数:1.00)A. B.C. D.E.F.G. H. I. J.解析: 一个麻醉医生对任何一次麻醉都应有心肺复苏的准备,以便万一出现手术和麻醉意外,最大程度的减少不良后果。此题考的是心肺复苏的基本功和基础知识,第项是对的,手术室内的心脏复苏,胸内胸外心脏挤压孰先孰后,哪种最快最有效先进行哪个。第 2项是错的,起码不应首选,研究表明“三联针”使用弊多利少。第 3项是对的,且可增大用量。第 4项是错的,电除颤的原则是从低电能开始,开胸电除颤应为 5-40瓦秒,胸外电除颤电能为 100-200瓦秒,不超过 360瓦秒为好,
31、必要时可反复,但不可盲自加大。特别应配合使用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药物,坚持有效的心脏挤压。第 5、6 项是错的,三种给药途径,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碳酸氢钠气管内给药是禁忌的。第、项是对的,值得提及的是心跳恢复后,应平稳地使动脉压升至正常或正常偏高的水平(平均动脉压 90-110mmHg),因低血压将加重无再流现象,高血压和血压骤然波动则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降温应在心跳恢复后及早进行。降温应坚持至听觉的出现,因听觉是大脑皮质机能恢复的信号,所以第项是正确的,第项是错误的。(13).提示:病人动脉血 Ph731,PaCO2.gif70mmHg,BE+8mmolL。 提问:此病人的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
32、哪项是准确的?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并代偿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并代偿性碳酸血症 D呼吸性酸中毒并代偿性高碱血症 E代谢性碱中毒 F呼吸性碱中毒对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是麻醉医师的基本功之一。 (分数:1.00)A.B.C.D. E.F.解析:此题的关键是“准确”。通过 pH,PaCO2.gif?BE 来判断。为了准确的诊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首先头脑中牢记一个重要方程式,即 Henderso-Hasselbalch方程式:MZ1.gif 无论HCOz3-.gif或 PaCO2.gif怎么变化,只要其比值保持MZ2.gif不变,pH 亦将保持 740 不变,pH、HCOz3-.gi
33、f、PaCO2.gif三量相关,故此公式又称三量相关方程式。诊断前分析方法:1.根据 pH决定是酸血症还是碱血症,此例 PH731,应为酸血症再看 BE与 PaCO2.gif的变量关系,反向变量诊断为复合性的酸碱失衡,若 BE与 PaCO2.gif呈同向变量,可能二者关系为原发过程和继发代偿,此例 PaCO2.gif为 70mmHg是增高的,BE 是+8mmolL,亦是增高,是同向变量关系。再看 pH倾向性,即 PH731,倾向于 PaCO2.gif70mmHg(增高),因此“呼吸性”是原发的,BE 为+8mmolL,未超过(15mmolL)失代偿的范围,所以尚未形成碱中毒,仅有高碱血症的存在
34、,故第 4项的诊断是准确的。学会诊断的思路比死记正常值去诊断更重要。 (14).提示:病人快速麻醉诱导时使用琥珀胆碱,术中又以万可松维持肌松。 提问:使用琥珀胆碱和万可松时,以下哪些概念是正确的? A琥珀胆碱是去极化肌松剂 B万可松是非去极化肌松剂 C琥珀胆碱有快速脱敏作用 D严重烧伤患者使用琥珀胆碱,可引起低钾血症 E心脏、肾脏病患者使用琥珀胆碱比万可松更佳 F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的病人,使有琥珀胆碱较合适 G琥珀胆碱脱敏阻滞时可用新斯的明拮抗 H万可松可用新斯的明拮抗 I个成串刺激 T4T1 恢复到 0.75-0.85表示呼吸功能足够 J病人清醒,头抬离枕头超过 5秒钟,不能表示呼吸功能足够
35、 (分数:1.00)A. B. C. D.E.F.G. H. I. J.解析:使用肌松剂,一方面要确保通气,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肌松条件,另一方面要掌握药理特性,避免对病人的危害和肌松延迟,使其术后能及时、有效的恢复呼吸功能,此题考的是后者。第 1、2、3 项是正确的,第 4、5、6 项是错误的,严重烧伤病人,使用琥珀胆碱可引起高血钾,甚至导致心跳骤停,应警惕。万可松对心、肾病患者影响小,优于琥珀胆碱。用洋地黄的病人,使用琥珀胆碱易导致心律紊乱,是不合适的。第、项是正确的,均可用新斯的明拮抗,拮抗的方法则另当别论。4 个成串刺激是监测肌松的基本指标,第 9项是正确的,第 10项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目前尚不能每个病人都采用 4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当病人握拳有力,抬头离枕达 5秒以上时,T4T1 可恢复到 0.9,说明呼吸功能是足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