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60 分钟)1.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分数:1.00)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2.胸膜腔内压等于 (分数:1.00)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跨肺压C.大气压+跨胸壁压D.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力E.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3.肺总容量等于 (分数:1.00)A.潮气量一肺活量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C.余气量+补吸气量D.余气量+肺活量E.余气量+功能余气量4.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是单突触反射B.感受器为
2、腱器官C.缓慢牵拉肌腱而产生D.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E.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5.糖皮质激素对维持正常血压是必需的,这是因为它能 (分数:1.00)A.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缩B.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C.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D.增加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E.增加红细胞数量和血容量6.去大脑僵直的原因是调节肌紧张的 (分数:1.00)A.易化区作用减弱而抑制区相对亢进B.抑制区作用减弱而易化区相对亢进C.易化区和抑制区均相对亢进D.易化区增多而绝对亢进E.抑制区增多而绝对亢进7.体重 60kg 的健康人,一次急性失血 400ml,其循环系统发生什么变化 (分数:1.00)A.
3、动脉血压明显降低,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B.动脉血压变化不大,无明显心血管功能障碍C.发生休克D.失血过多,导致头晕、手足冰凉E.因失血过多而死亡8.某人的血液在标准 A 型血的血清中发生凝集现象,而在标准 B 型血的血清中不发生凝集现象,说明此人的血型是 (分数:1.00)A.A 型B.B 型C.AB 型D.A2B 型E.O 型9.血清是指血液 (分数:1.00)A.抗凝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B.除去有形成分以外的液体C.抗凝后析出的上清液D.血液凝固后析出的上清液E.去除电解质的血浆10.心输出量是 (分数:1.00)A.每搏输出量B.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C.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D.心房
4、进入心室的血量E.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11.引起每搏输出量增大的因素是 (分数:1.00)A.心率加快B.心指数增大C.动脉血压升高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12.身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分数:1.00)A.动脉血B.静脉血C.组织液D.淋巴液E.肺泡气13.窦房结细胞 4 期自动除极的最重要离子基础是 (分数:1.00)A.Na+外流进行性衰减B.Na+内流进行性衰减C.K+内流进行性衰减D.K+外流进行性衰减E.K+外流进行性增强14.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分数:1.00)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肾上腺素E.糖皮质激素15.下列有
5、关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血红蛋白是含有铁卟啉的单亚基球蛋白B.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为 S 状C.1 个血红蛋白分子可与 1 个氧分子可逆结合D.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结构及氧解离曲线相同E.血红蛋白不是变构蛋白16.下列有关血浆清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分子量相对较小,在血浆中含量最多B.表面带有大量正电荷,能使水分子凝集在其表面C.可运输游离脂肪酸D.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E.并不参与血液凝固17.下列有关 m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为线状单链结构,有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B.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C.链的局部不可形成双链结构D.
6、末端特殊结构与 mRNA 的稳定无关E.三个相连核苷酸组成一个反密码子1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生物体内的无机催化剂B.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酶C.对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D.能显著地降低反应活化能E.在体内发挥催化作用时,不受任何调控19.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肠道吸收的葡萄糖B.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C.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D.非糖物质在肝脏异生成糖入血液E.乳酸循环中的乳酸在肝成糖后入血液20.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 (分数:1.00)A.软脂酸B.亚麻酸C.硬脂酸D.油酸E.十二碳脂肪酸2008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精
7、选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60 分钟)1.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分数:1.00)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解析:本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心动周期中心室射血过程各期的理解。 心室射血过程,包括室内压变化、瓣膜的启闭、心室内容积和血流方向等的变化。 心室的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缓慢射血期三个时期。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等四个时相。心室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动脉内血流向心室方向反流,推动动脉瓣关闭,使血液不能倒流人心室。此时室内压仍然明显高于心房
8、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肌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下降,但容积不变,处于等容舒张期。本题正确答案是 D. 2.胸膜腔内压等于 (分数:1.00)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跨肺压C.大气压+跨胸壁压D.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力 E.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解析:此题是对概念的理解分析题,考查学生对胸膜腔内压的理解。 胸膜腔内压又称胸内压。胸膜腔内压受两种方向相反力的影响。即大气压与肺弹性回缩力,所以胸内压一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力(D),若将大气压作为零,则:胸内压一一肺弹性回缩力,所以,胸内压实际上是由肺回缩力所决定的。本题答案 A、B、C 中除大气压外,涉及的概念均与胸膜腔内压无直接关系,
9、而答案 E 中肺弹性回缩力与大气压方向一致,则不会形成正常胸内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3.肺总容量等于 (分数:1.00)A.潮气量一肺活量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C.余气量+补吸气量D.余气量+肺活量 E.余气量+功能余气量解析:此题是概念理解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肺容量组成相关概念的理解。 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人或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之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而余气量是指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所以肺总容量是指余气量与肺活量之和,本题 D 是正确答案。 4.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
10、是单突触反射 B.感受器为腱器官C.缓慢牵拉肌腱而产生D.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E.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理解题,考查学生对骨骼肌牵张反射的理解。5.糖皮质激素对维持正常血压是必需的,这是因为它能 (分数:1.00)A.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缩B.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C.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D.增加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E.增加红细胞数量和血容量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 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肾脏对水的排泄,而不是增加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D)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红细胞数量,但由于增加水的排泄,而并不增加血容量(E)糖皮质激素
11、无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作用(C),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并非是直接作用使其收缩(A),而是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这是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6.去大脑僵直的原因是调节肌紧张的 (分数:1.00)A.易化区作用减弱而抑制区相对亢进B.抑制区作用减弱而易化区相对亢进 C.易化区和抑制区均相对亢进D.易化区增多而绝对亢进E.抑制区增多而绝对亢进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去大脑僵直机制的理解。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反射性伸肌紧张性亢进,即去大脑僵直现象。其原因是,由于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中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区域对抑制区的作用
12、,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使易化作用占有明显的优势,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7.体重 60kg 的健康人,一次急性失血 400ml,其循环系统发生什么变化 (分数:1.00)A.动脉血压明显降低,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B.动脉血压变化不大,无明显心血管功能障碍 C.发生休克D.失血过多,导致头晕、手足冰凉E.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循环血量及其生理意义的理解。 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它包括心血管系统中快速流动的循环血量和滞留在肝、脾、肺、皮下静脉中缓慢流动的储存血量。正常成年人血量约相当自身体重的 7%8%,一般认为成人一次失血
13、500ml 以下而不超过全身血量的 10%时,由于心脏活动增强,血管收缩和贮血库中血液释放等功能的代偿,血管充盈不发生显著变化,动脉血压变化不大,无明显心血管功能障碍,而且血量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恢复较慢,所以答案 B 是正确的。 8.某人的血液在标准 A 型血的血清中发生凝集现象,而在标准 B 型血的血清中不发生凝集现象,说明此人的血型是 (分数:1.00)A.A 型B.B 型 C.AB 型D.A2B 型E.O 型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学生对血型原理的理解。9.血清是指血液 (分数:1.00)A.抗凝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B.除去有形成分以外的液体C.抗凝后析出的上清液D.血液凝固后析出的上清
14、液 E.去除电解质的血浆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血液组成成分的理解。10.心输出量是 (分数:1.00)A.每搏输出量B.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C.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E.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解析:此题是概念记忆题,考查学生对心输出量概念的理解。 每搏输出量(A)是指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而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所泵出的血量,而不是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也不是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D 和 E),所以 C 是正确答案。 11.引起每搏输出量增大的因素是 (分数:1.00)A.心率加快B.心指数增大C.动脉血压升高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15、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影响每搏输出量因素的理解12.身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分数:1.00)A.动脉血B.静脉血C.组织液D.淋巴液E.肺泡气 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气体交换相关问题的理解。 身体内各部位氧分压的高低与机体摄取氧和各部位的代谢情况有关。气体交换主要在肺和组织附近的毛细血管进行,与淋巴液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 D 是错误的。静脉血是经过代谢过程组织换气后回流心脏的血液,氧分压大为降低,所以答案 B和 C 是错误的。动脉血(A)与肺泡气(E)相比较,由于肺泡气直接来源于大气(含氧量最高)而通过肺换气进入肺静脉形成动脉血,因此正确答案
16、应为 E. 13.窦房结细胞 4 期自动除极的最重要离子基础是 (分数:1.00)A.Na+外流进行性衰减B.Na+内流进行性衰减C.K+内流进行性衰减D.K+外流进行性衰减 E.K+外流进行性增强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学生对特化心肌细胞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机制的理解。 窦房结细胞 4 期呈现自动除极。目前研究认为,4 期自动除极形成与三种离子流有关。K+外流的进行性衰减;Na+内流的进行性增强;生电性 Na+一 Ca2+交换。因此,答案 A、B、C 和 E 均是错误的,只有答案 D是正确的。 14.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分数:1.00)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
17、D.肾上腺素E.糖皮质激素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激素和神经系统关系的理解。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生长素是影响机体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是影响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是对代谢具有广泛影响的激素;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广泛影响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生理活动的激素,其对于骨骼肌和脑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所以答案 B 是正确的。 15.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血红蛋白是含有铁卟啉的单亚基球蛋白B.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为 S 状 C.1 个血红蛋白分子可与 1 个氧分子可逆结合D.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结构及氧解离曲线相同E.血红蛋白不是变构
18、蛋白解析:本试题考核“血红蛋白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 大多数正常人血红蛋白组成是 azJ3z(两个a 亚基、两个 8 亚基),不是由单亚基组成,故 A 叙述不正确。组成血红蛋白的 4 个亚基均可结合氧分子。所以一个血红蛋白分子可结合 4 分子氧,可见 C 叙述也不正确。血红蛋白结合氧、释放氧受变构调节,呈“S”形曲线,这与肌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矩形”曲线不同,可见答案 E 叙述是错误的,只有 B 叙述正确。 16.下列有关血浆清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分子量相对较小,在血浆中含量最多B.表面带有大量正电荷,能使水分子凝集在其表面 C.可运输游离脂肪酸D.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19、E.并不参与血液凝固解析: 解析:本试题考核“血浆清蛋白性质及功能”。 本试题也是要求从各种叙述中,找出错误的叙述。血浆清蛋白是血浆蛋白质中分子量较小,所含数量最多的分子,所以 A 叙述正确。血浆清蛋白是多种物质的载体,可运输脂肪酸、胆色素、药物分子等;相对较多的分子数量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可见 C、D 相关叙述也是正确的。显然,参与血液凝固的是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相关分子,而与清蛋白无关,所以 E 叙述正确。清蛋白与大多数血浆蛋白质一样,通常带大量负电荷,因此 B 叙述是错误的,为本题应选答案。 17.下列有关 m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为线状单链结构,
20、有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B.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C.链的局部不可形成双链结构D.末端特殊结构与 mRNA 的稳定无关E.三个相连核苷酸组成一个反密码子解析:本试题考核“mRNA 结构及功能”。 mRNA 与其他 RNA 一样,都是由单链核糖核苷酸链组成,但局部可形成双螺旋结构。mRNA5端有一个 mGppp 帽结构,3端有多聚 A 尾结构,可增强 mRNA 稳定性。在帽、尾结构之间为由三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可做为蛋白质合成时的模板。在试题所给出的几种关于mRNA 的叙述中。备选答案 A 叙说“5端有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显然“混淆”了与 3端尾结构的差别;答案 C 关于“局部双链”的描述恰好与
21、事实相反;D、E 所描述的有关结构、功能错误,只有 B 答案叙述是正确的。 1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生物体内的无机催化剂B.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酶C.对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D.能显著地降低反应活化能 E.在体内发挥催化作用时,不受任何调控解析:本试题考核“酶相关知识”。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催化生命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方向,所以备选答案 A 中“无机催化剂”的叙述是错误的。从分子组成上看,酶有单纯蛋白质的酶(单纯酶)和结合蛋白质的酶(结合酶),只有后者才有辅基或辅酶,可见并非所有“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酶”,故而答案 B 叙述也是错误的
22、。酶催化作用物(底物)反应具有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及立体异构特异性,视具体酶而定,可见答案 C 叙述错误。酶在体内发挥催化作用是被多种机制调节的,不仅在合成、分解方面受调节,控制酶含量,同时在结构上可发生化学修饰,或经变构调节酶功能,可见答案 E 叙述也是错误的。酶能加速反应是通过形成酶作用物中间复合物,也即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从而缩短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所以 D 答案叙述正确。 19.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肠道吸收的葡萄糖B.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C.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 D.非糖物质在肝脏异生成糖入血液E.乳酸循环中的乳酸在肝成糖后入血液解析:
23、本试题考核“血糖来源”相关知识。 血糖可由食物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补充,也可由肝糖原分解或由非糖物质在肝异生为糖来补充,因此,A(肠管吸收的葡萄糖)、B(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D(非糖物质在肝脏异生成糖人血液)和 E(乳酸循环中的乳酸在肝成糖后入血液)叙述都是正确的。但是,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这是因为肌组织缺乏葡萄糖 6 磷酸酶(或 6 磷酸葡萄糖酶),而是先变成乳酸,经血循环到肝脏异生为葡萄糖,所以 C 叙述错误,为本题应选答案。 20.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 (分数:1.00)A.软脂酸B.亚麻酸 C.硬脂酸D.油酸E.十二碳脂肪酸解析:本试题考核“营养必需脂肪酸”。 营养必需脂肪酸为体内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必需脂肪酸有亚油酸(18:2,9“。)、亚麻酸(18:3,9,12,15)和花生四烯酸(20:4,5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