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 C.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 D.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E.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分数:2.00)A.B.C.D.E.2.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降低 B.溶解性增加 C.共价键被破坏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不易被蛋白质水解(分数:2.00)A.B.C.D.E.3.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 E.磷(分数:2.00)A.B.C.
2、D.E.4.辅酶与辅基的差别在于 A.辅酶与酶共价结合,辅基则不是 B.辅酶参与酶反应,辅基则不参与 C.辅酶含有维生素成分,辅基则不含 D.辅酶为小分子有机物,辅基常为无机物 E.经透析方法可使辅酶与酶蛋白分离,辅基则不能(分数:2.00)A.B.C.D.E.5.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 CoA 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 A.乳酸循环 B.三羧酸循环 C.糖醛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分数:2.00)A.B.C.D.E.6.下列关于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 B.合成的原料是丙酮酸氧化生成的乙酰 CoA C.酮体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
3、 D.酮体只能在肝的线粒体内生成 E.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氧化(分数:2.00)A.B.C.D.E.7.肌肉中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A.氨基转换作用 B.加水脱氨基作用 C.嘌呤核苷酸循环 D.D-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E.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分数:2.00)A.B.C.D.E.8.关于刺激的阈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强度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B.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时,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C.是组织发生兴奋的指标 D.阈值与兴奋性成正变关系 E.是引起膜对 K+通透性突然增大产生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分数:2.00)A.B.C.D.E.9.在心动周期中,心
4、室血液中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 D.重力作用促进血液进入心室 E.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分数:2.00)A.B.C.D.E.10.在影响动脉血压的诸因素中,搏出量增多而其他因素不变时,脉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 B.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分数:2.00)A.B.C.D.E.11.决定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是 A.余气量的多少 B.潮气量的大小 C.肺活量 D.呼吸频率、潮气量与无效腔的大小 E.呼吸
5、频率与无效腔的大小(分数:2.00)A.B.C.D.E.12.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 B12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上段 E.结肠下段(分数:2.00)A.B.C.D.E.13.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A.肾交感神经兴奋 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C.快速静注大量生理盐水 D.静注高渗葡萄糖液 E.注射抗利尿激素(分数:2.00)A.B.C.D.E.14.下列对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数量有限 D.建立后可以发生消退 E.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分数:2.00)A.B.C.D.E.15.苯二氮
6、革类药物(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为 A.无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B.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 C.无中枢性肌松作用 D.可引起全身麻醉 E.无抗癫痫作用(分数:2.00)A.B.C.D.E.16.磺胺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为 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 RNA 合成 D.抑制细菌 DNA 复制 E.抑制细菌嘌呤、嘧啶合成(分数:2.00)A.B.C.D.E.17.关于毒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为 A.与药物剂量无关 B.与药物的使用时间无关 C.一般不造成机体的病理性改变 D.大多为难以预知的反应 E.有时也与机体高敏性有关(分数:2.00)A.B.C.D.E.18.阿托品的
7、不良反应为 A.瞳孔缩小,发热 B.瞳孔扩大,肠蠕动增加 C.烦躁不安,房室传导加快 D.调节麻痹,唾液分泌增加 E.调节痉挛,心率加快(分数:2.00)A.B.C.D.E.19.螺旋体感染首选 A.头孢噻肟 B.青霉素 G C.庆大霉素 D.异烟肼 E.甲硝唑(分数:2.00)A.B.C.D.E.20.地高辛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心房颤动 B.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心功能不全 C.轻度瓣膜病引起心功能不全 D.心房扑动 E.活动性心肌炎引起心功能不全(分数:2.00)A.B.C.D.E.21.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疾病为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性休克 C.支气管哮喘 D.单纯疱疹 E
8、.多发性心肌炎(分数:2.00)A.B.C.D.E.22.“比奈西蒙量表”属于一种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画人测验 D.评定量表 E.投射测验(分数:2.00)A.B.C.D.E.23.“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称为 A.智力测验 B.投射测验 C.运动测检 D.感知测验 E.人格测验(分数:2.00)A.B.C.D.E.24.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从属于个性中的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兴趣(分数:2.00)A.B.C.D.E.25.在人本主义(询者中心)治疗中最重要的是 A.表达 B
9、.分析 C.指导 D.倾听 E.同情(分数:2.00)A.B.C.D.E.26.在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医疗保密的是 A.纽伦堡法典 B.赫尔辛基宣言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夏威夷宣言 E.千金要方(分数:2.00)A.B.C.D.E.27.关于同情感,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是起主导作用的医德情感 B.是最高层次的医德情感 C.是医务人员最起码的医德情感 D.是具有冲动性的情感 E.比责任感理性成分多(分数:2.00)A.B.C.D.E.28.在下列关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知情同意权包括知情与同意两部分权利 B.知情同意权是患者自主权的具体形式 C.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尊
10、重患者的体现 D.让患者参与人体实验必须尊重其知情同意权 E.在临床诊疗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不是必需的(分数:2.00)A.B.C.D.E.2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之一的是 A.互助 B.诚实 C.公正 D.互信 E.团结(分数:2.00)A.B.C.D.E.30.医德评价的依据之一是 A.动机与目的的统一 B.动机与手段的统一 C.目的与效果的统一 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E.手段与效果的统一(分数:2.00)A.B.C.D.E.31.某县(为非省直接管辖的县)县医院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负责首次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组织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应是 A.该
11、县卫生行政部门 B.该县医学会 C.该县卫生局的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即市级卫生局 D.市级医学会 E.省级医学会(分数:2.00)A.B.C.D.E.32.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注销注册,除了 A.死亡的 B.被宣告失踪的 C.受民事处罚的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E.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两年的(分数:2.00)A.B.C.D.E.33.医疗保健机构及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A.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除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根据病情,采
12、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对疑似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对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分数:2.00)A.B.C.D.E.3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 B.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分数:2.00)A.B.C.D.E.3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了公共场所范围。下列五类场所中,不属于公共
13、场所的是 A.候车室 B.候诊室 C.办公室 D.理发室(店) E.公共浴室(分数:2.00)A.B.C.D.E.36.要判断肺结核有无传染性,以下最可靠的依据是 A.PPD 试验呈阳性反应 B.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D.X 线胸片可见钙化点和空洞 E.有发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分数:2.00)A.B.C.D.E.37.诊断肺癌常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是 A.痰细胞学检查 B.支气管检查 C.胸部 X 线检查 D.胸腔积液检查 E.经胸壁穿刺活检(分数:2.00)A.B.C.D.E.38.下列哪一项检查对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最有价值 A.超声心动图 B.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 D
14、.踏车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 E.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分数:2.00)A.B.C.D.E.39.下述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除了 A.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B.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C.梗死后心绞痛 D.变异型心绞痛 E.稳定劳力性心绞痛(分数:2.00)A.B.C.D.E.40.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硬化代偿期的表现 A.乏力、食欲减退 B.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C.肝质地结实或偏硬 D.脾中度肿大 E.肝功能轻度异常(分数:2.00)A.B.C.D.E.4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分数:2.00)A.B.C.D.E.42.患儿 1 岁半
15、,发热 4 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其诊断是 A.风疹 B.幼儿急疹 C.猩红热 D.麻疹 E.水痘(分数:2.00)A.B.C.D.E.43.无菌操作原则中,错误的是 A.手术者的上肢前臂一旦触及有菌物后,应更换手套 B.发现手套有破口时,应立即更换 C.无菌手术单湿透时,应加盖干无菌单 D.禁止越过头部或从术者背后传递无菌器械物品 E.坠落在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分数:2.00)A.B.C.D.E.4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的是 A.骨关节痛 B.脾缩小 C.贫血、出血加重 D.以往治疗无效 E.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可无效(分数:2.00)A.B.C.D.
16、E.45.关于流产的描述,以下哪项正确 A.流产的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 B.有先兆流产症状者绝对不应做阴道检查 C.难免流产时妊娠试验均为阴性 D.完全流产时虽然胎儿完全排出,就诊时阴道流血仍多 E.不全流产经休息及治疗,症状消失者可继续妊娠(分数:2.00)A.B.C.D.E.46.流行病学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数据误差 E.逻辑误差(分数:2.00)A.B.C.D.E.47.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
17、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分数:2.00)A.B.C.D.E.48.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其孕期吸烟史,分娩后分析吸烟史与婴儿低体重的关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临床研究 E.实验研究(分数:2.00)A.B.C.D.E.49.某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 A.从未患过该病的人 B.免疫水平较低的人 C.正在患该病的人 D.抵抗力较低且从未患过该病的人 E.具有最大的易感性且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分数:2.00)A.B.C.D.E.5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最好是 A.新发病
18、例 B.现患病例 C.死亡病例 D.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E.新病例和死亡病例(分数:2.00)A.B.C.D.E.(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 C.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 D.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E.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如 螺旋、 折叠和 转角等。氨基酸顺序指一级结构,亚基相对空间位置涉及四级结构,其余涉及三级
19、结构。2.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降低 B.溶解性增加 C.共价键被破坏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不易被蛋白质水解(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变性蛋白质丧失了其生物学活性。变性作用只改变空间结构,共价键不受破坏,分子量不变小,因构象松散,溶解性减小,更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3.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 E.磷(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无论哪种单核苷酸(组成核酸的单位),它的磷的含量是恒定的,而 C、H、O 和 N 却含量不一。4.辅酶与辅基的差别在于 A.辅酶与酶共价结合,辅基则不是 B.辅酶参与酶反应
20、,辅基则不参与 C.辅酶含有维生素成分,辅基则不含 D.辅酶为小分子有机物,辅基常为无机物 E.经透析方法可使辅酶与酶蛋白分离,辅基则不能(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方法除去;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将其除去。5.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 CoA 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 A.乳酸循环 B.三羧酸循环 C.糖醛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乙酰 CoA 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这种穿梭机制来实现。首先在线粒体内,乙酰 CoA 与草酰
21、乙酸经柠檬酸合酶催化缩合成柠檬酸,经由线粒体内膜上柠檬酸转运体协助进入胞液。胞液中柠檬酸裂解酶催化裂解为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要消耗 ATP)。乙酰 CoA 可用以合成脂肪酸,而草酰乙酸转变成丙酮酸,经线粒内膜上丙酮酸转运体协助进入线粒体,故称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6.下列关于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 B.合成的原料是丙酮酸氧化生成的乙酰 CoA C.酮体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 D.酮体只能在肝的线粒体内生成 E.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氧化(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体内脂肪大量动员时,脂肪酸 -氧化产生的乙酰 CoA 是合成酮体的原料。7
22、.肌肉中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A.氨基转换作用 B.加水脱氨基作用 C.嘌呤核苷酸循环 D.D-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E.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肌肉(骨骼肌和心肌)主要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去氨基:氨基酸经过转氨基作用(一次或多次)把氨基交给草酰乙酸,生成天冬氨酸;后者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反应生成腺嘌呤代琥珀酸,再裂解出延胡索酸和腺嘌呤(AMP)。肌肉中 AMP 脱氨酶则催化 AMP 脱氨恢复为 IMP,而原先氨基酸的氨基经这个嘌呤核苷酸循环而被脱下。这是因为肌肉不像肝、肾等组织,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极弱,难以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脱氨基。
23、8.关于刺激的阈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强度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B.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时,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C.是组织发生兴奋的指标 D.阈值与兴奋性成正变关系 E.是引起膜对 K+通透性突然增大产生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刺激的阈值是指在刺激强度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之一,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成反变关系。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中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 D.重力作用促进血液
24、进入心室 E.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当低于心房内压时便产生了“抽吸”作用,血液顺着房室压力差由静脉通过心房迅速向心室内流入,其充盈量约占总充盈量的 2/3 以上,心室舒张后期,心房收缩将心房内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进一步充盈,但其血量不多,仅使心室的充盈量再增加 10%30%。10.在影响动脉血压的诸因素中,搏出量增多而其他因素不变时,脉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 B.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分数:2.00)
25、A.B.C.D.E. 解析:解析 当心室肌收缩力增强使搏出量增大,而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表现为收缩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升高较少。其原因是:搏出量增多时,心缩期射入动脉的血液量增多,对动脉管壁侧压力增大,故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液加快流向外周,至心舒期末,动脉内存留的血液量与前相比增加并不多,故舒张压升高较少。11.决定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是 A.余气量的多少 B.潮气量的大小 C.肺活量 D.呼吸频率、潮气量与无效腔的大小 E.呼吸频率与无效腔的大小(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由于无效腔的存在,吸入的气体不是都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这
26、部分气体量称为无效腔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其计算方法是:(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这部分气体一般情况下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12.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 B12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上段 E.结肠下段(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胆盐随胆汁进入小肠后,94%以上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入门静脉,再回到肝,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13.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A.肾交感神经兴奋 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C.快速静注大量生理盐水 D.静注高渗葡萄糖液 E.注射抗利尿激素(分数:2.00)A.B.C. D.E.解析:
27、解析 交感神经兴奋及注射肾上腺素均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主要影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渗透性利尿);注射抗利尿激素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这两者都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则可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4.下列对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数量有限 D.建立后可以发生消退 E.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条件反射是机体在后天形成的,它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
28、上的结合,即强化。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条件反射的建立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15.苯二氮革类药物(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为 A.无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B.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 C.无中枢性肌松作用 D.可引起全身麻醉 E.无抗癫痫作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苯二氮革类药物(地西泮)具有镇静、催眠和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并有抗惊厥和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能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对快动眼睡眠影响较小,加大剂量也不引起全身麻醉。16.磺胺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为 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
29、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 RNA 合成 D.抑制细菌 DNA 复制 E.抑制细菌嘌呤、嘧啶合成(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对氨苯甲酸(PABA)相似,能与 PABA 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使核酸合成受到阻碍,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17.关于毒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为 A.与药物剂量无关 B.与药物的使用时间无关 C.一般不造成机体的病理性改变 D.大多为难以预知的反应 E.有时也与机体高敏性有关(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或消除器官功能低下时药物蓄积过多引起的危害性反
30、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急性毒性反应多损害消化、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反应多损害肝、肾、骨髓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等。18.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为 A.瞳孔缩小,发热 B.瞳孔扩大,肠蠕动增加 C.烦躁不安,房室传导加快 D.调节麻痹,唾液分泌增加 E.调节痉挛,心率加快(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阿托品的不良反应较多,可抑制腺体分泌,引起口干、皮肤干燥,抑制汗腺分泌可引起体温升高,对眼睛的作用可引起调节麻痹、瞳孔扩大,内脏平滑肌的松弛可引起便秘、排尿困难,过量中毒可出现烦躁不安,可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加快房室传
31、导。19.螺旋体感染首选 A.头孢噻肟 B.青霉素 G C.庆大霉素 D.异烟肼 E.甲硝唑(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青霉素 G 是治疗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螺旋体感染的首选药。20.地高辛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心房颤动 B.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心功能不全 C.轻度瓣膜病引起心功能不全 D.心房扑动 E.活动性心肌炎引起心功能不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地高辛为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可因不同情况而有差异。对伴有心房纤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疗效最好。对风湿性、高血压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也好。对心肌炎等心肌严重损伤所致的
32、心功能不全,疗效差而且易致中毒,因为缺氧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并且可以释放儿茶酚胺,提高浦氏纤维的兴奋性,故不用于活动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不全。21.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疾病为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性休克 C.支气管哮喘 D.单纯疱疹 E.多发性心肌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单纯疱疹为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因用药后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反使病毒感染扩散和加剧。22.“比奈西蒙量表”属于一种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画人测验 D.评定量表 E.投射测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比
33、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型的智力测验。23.“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称为 A.智力测验 B.投射测验 C.运动测检 D.感知测验 E.人格测验(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题干描述的正是投射测验的基本过程和目的。24.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从属于个性中的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兴趣(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上述这些都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是人的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
34、的行为模式。25.在人本主义(询者中心)治疗中最重要的是 A.表达 B.分析 C.指导 D.倾听 E.同情(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人本主义(询者中心)治疗的特点是:以询者为中心;将治疗作为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的治疗技巧。强调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倾听与理解而不是过多地分析、指导和表达,也不是一般的同情。26.在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医疗保密的是 A.纽伦堡法典 B.赫尔辛基宣言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夏威夷宣言 E.千金要方(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希波克拉底誓言体现了希波克拉底学派的道德理性,也反映了当时医学团体和行业组织的伦理原则,其提出不
35、伤害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成为西方医学道德的传统和规范。27.关于同情感,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是起主导作用的医德情感 B.是最高层次的医德情感 C.是医务人员最起码的医德情感 D.是具有冲动性的情感 E.比责任感理性成分多(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医德情感的内容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其中同情感是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医务人员最起码的情感;责任感是起主导作用的医德情感,其已经上升到职业责任的高度,是一种自觉道德意识;事业感是责任感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医德情感。所以同情感比责任感所具有的稳定性要差。28.在下列关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36、A.知情同意权包括知情与同意两部分权利 B.知情同意权是患者自主权的具体形式 C.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尊重患者的体现 D.让患者参与人体实验必须尊重其知情同意权 E.在临床诊疗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不是必需的(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一个最重要而具体的形式,是医学科研和人体实验、临床医疗领域的疾病伦理准则,其包括知情和同意(不同意)两个部分,是尊重患者的体现,因而知情同意权无论对与临床诊疗还是医学科研都是必不可少的。2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之一的是 A.互助 B.诚实 C.公正 D.互信 E.团结(分数:2.00)A.B.C.
37、 D.E.解析:解析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互助、诚实、互信和团结是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但不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30.医德评价的依据之一是 A.动机与目的的统一 B.动机与手段的统一 C.目的与效果的统一 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E.手段与效果的统一(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医德评价的依据是目的与效果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31.某县(为非省直接管辖的县)县医院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负责首次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组织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应是 A.该县卫生行政部门 B.该县医学会 C
38、.该县卫生局的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即市级卫生局 D.市级医学会 E.省级医学会(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的市级医学会及省(市、自治区)县(市)的医学会为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者。本案例发生在非省管县,故应由市医学会负责组织。32.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注销注册,除了 A.死亡的 B.被宣告失踪的 C.受民事处罚的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E.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两年的(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见医师法第十六条,没有有关对受民事处罚者给予注销注册的规定。33.医疗保健机构及卫生防
39、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A.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除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对疑似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对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见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第一、二款。其中对可疑艾滋病
40、者没有规定在明确诊断前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3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 B.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参见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3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了公共场所范围。下列五类场所中,不属于公共场所的是 A.候车室 B.候诊室 C.办公室 D.理发室(店) E.公共浴室(分数:2.00)A.B.C. D.E.解析:36.要判断肺结核有无传染性,以下最可靠的依据是 A.PPD 试验呈阳性
41、反应 B.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D.X 线胸片可见钙化点和空洞 E.有发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不仅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而且痰菌阳性还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即具有传染性。PPD 试验阳性仅能提示曾感染过结核或接种过卡介苗;X 线胸片可见钙化点和空洞仅能说明肺内存在结核病灶,而不能判断是否为开放性病灶;发热、乏力等症状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均是不典型症状,提示可能有结核活动,但同样不能明确是否有传染性。37.诊断肺癌常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是 A.痰细胞学检查 B.支气管检查 C.胸部 X 线检查 D.胸腔积液检查
42、 E.经胸壁穿刺活检(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诊断肺癌常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是胸部 X 线检查,大多数肺癌经 X 线摄片和 CT 检查可获得临床诊断。痰细胞学检查须连续 3 天收集清晨痰进行,阳性率 80%,但有假阳性,为 1%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可见到肿瘤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或刷检,阳性率 80%。胸腔积液检查对胸腔有积液者可进行,阳性检出率为 38%80%。经胸壁穿刺活检用于周围型肺癌,在 X 线透视、CT 或 B 超引导下进行,阳性率为 70%90%,但有气胸、出血、感染、癌细胞沿针道种植等并发症。38.下列哪一项检查对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最有价值 A.超声
43、心动图 B.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 D.踏车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 E.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对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中,以运动核素心肌显像诊断价值最高,其准确性可达 95%以上,它不仅可确定有无心肌缺血,还可确定心肌缺血部位,并由此推断哪一支冠状动脉有狭窄。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在心绞痛不发作时检查阳性率极低,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尤其在更年期妇女其假阳性率可达 50%左右。39.下述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除了 A.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B.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C.梗死后心绞痛 D.变异型心绞痛 E.稳定劳力性心绞痛(分数:2
44、.00)A.B.C.D.E. 解析:解析 稳定劳力性心绞痛是指病程在 1 个月以上,发作的诱因、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的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均稳定不变,因此是属于稳定型心绞痛,而其余四种类型均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40.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硬化代偿期的表现 A.乏力、食欲减退 B.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C.肝质地结实或偏硬 D.脾中度肿大 E.肝功能轻度异常(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表现,代偿期的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失代偿期表现包括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和门静脉高压症,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之一。4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
45、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摄入不足而需要量增加、慢性失血和吸收不良。在题中给出的五种情况中以慢性失血最常见。42.患儿 1 岁半,发热 4 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其诊断是 A.风疹 B.幼儿急疹 C.猩红热 D.麻疹 E.水痘(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发病年龄为婴幼儿,发热 34 天、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点。43.无菌操作原则中,错误的是 A.手术者的上肢前臂一旦触及有菌物后,应更换手套 B.发现手套有破口时,应立即更换 C.无菌手术单湿
46、透时,应加盖干无菌单 D.禁止越过头部或从术者背后传递无菌器械物品 E.坠落在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手术者的上肢前臂触及有菌物后应加戴无菌袖套或更换无菌手术衣,而不是更换手套。4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的是 A.骨关节痛 B.脾缩小 C.贫血、出血加重 D.以往治疗无效 E.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可无效(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相同,原来的浸润表现会加重,如脾增大、贫血和出血加重、骨关节痛、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可无效等,这都是以往治疗无效而发生的急变。45.关于流产的描述,以下哪项正确 A.流产的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 B.有先兆流产症状者